陳黎詩作的歷史敘事——〈太魯閣.一九八九〉及〈 紀念照(三首)〉 ◎詩手菜鳥
前言
陳黎是有名的台灣詩人,他的詩作偶有涉及本地的歷史。本文希望從〈太魯閣.一九八九〉及〈 紀念照(三首)〉中分析陳黎詩作的歷史敘事。
作品介紹
〈太魯閣.一九八九〉完成於一九八九年三月,收錄在《暴雨》。
〈 紀念照(三首)〉是是陳黎在編輯《洄瀾憶往——花蓮開埠三百年紀念攝影特輯》時,自照片中看到家鄉的舊貌,有感而作的系列詩作。〈 紀念照(三首)〉分別包含〈昭和紀念館〉、〈布農雕像〉、 〈蕃人納稅〉三首詩,完成於一九九三年十二月,收錄在《家庭之旅》。
詩作分析
陳黎的詩作可以從各個方面分析,本文將會集中在〈太魯閣.一九八九〉及〈 紀念照(三首)〉這四首詩中,在敘事技巧上作集中分析。
經整合分析,陳黎在〈太魯閣.一九八九〉及〈 紀念照(三首)〉這四首詩中使用的技巧主要有四項:從景色切入敘事、時間跨度大、以自然之物比喻、借用典故、強調不同語言。下文將會將會逐點詳細說明。
從景色切入敘事
陳黎在詩中一開始會先描寫一個靜止的畫面,勾勒出背景,之後才切入一個流動的敘事。
在〈太魯閣.一九八九〉第一節就是靜止的畫面,詩中以「萬仞山壁、雲霧推抹、濕潤中流轉、靜止的千綠、陡峭光滑的巖頂絕壁、莊嚴若蓊鬱的雨林、墨藍的星空、褶皺曲折的岩面、亂石崩疊的谷底」等描述太魯閣這個片土地,令太魯閣的形象、地貌鮮活地呈現在眼前,同時讓讀者有一個具體的畫面、舞台能接續後面敘事的「演出」。
〈 紀念照(三首)〉中也有相同的處理,〈昭和紀念館〉一開始的描述:
時間是昭和七年
六個穿著整齊制服的消防隊員,或立或坐
機械而對稱地分擁鏡頭中央兩輛
擦得鮮亮的消防車
後面是一根木頭電線桿和一棵檳榔樹
再後面是銅獅雄踞的紀念館
一朵雲剛剛飄過,停在照片外
不遠處花崗山公園的涼亭上
〈布農雕像〉中的:
九個布農族人
九塊頑固的石頭,並排坐在分駐所門前
〈蕃人納稅〉中:
「蕃人納稅」——六個耕織完畢的卑南族人
手持稅單,魚貫地走進午後的役場
他們筆直的身軀恭敬地向著端坐桌前
同樣恭敬的稅吏,向著滴滴答答,具體而微
勾勒往事的算盤,他們赤裸的腳踩在地上
〈 紀念照(三首)〉有附上照片,上面引用的部份是詩中簡單描述對的照片,讓讀者對大環境有具體畫面之後才進行下一步——切入敘事。
時間跨度大
這幾首詩的敘事主題都是歷史書寫,詩中敘述的事件,時間跨度都很大,時間從原著民時期到日治時期,再到民國時期,最後甚至跳到現在。詩作以大的時間跨度展現本身敘述的歷史經歷事件之多,時間之長,再讓讀者在這些不同時間的事件中有所感受。
在〈太魯閣.一九八九〉第二節有不同的人來到「你(太魯閣)的峽口採取砂金」,有紅毛的西班牙人、紅毛的荷蘭人、被滿州人驅逐過海的中國人、驅逐走滿州人的日本人。他們在太魯閣的峽口、山腰、溪頭築壘,架砲,殺人——發生爭鬥。最後,用刀漢人和用槍日本人說:「投降吧,太魯閣番!」有着紋身的原著民離開他們的家從深山逐漸遷移到平原。這裏展示了有不少到外族人因為利益(採取砂金)而來,對應不同時期的台灣:從荷治、西治到明鄭、清治到日治,發生不同的爭鬥、流血,從刀槍到槍炮,原著民從山裏被趕到平原去。
〈太魯閣.一九八九〉第三節接繼上一節,說「那些被中國人驅逐過海的中國人」國民黨來台,「帶著戰餘的炸藥,鄉愁,推土機/他們在你糾纏的骨骼間開鑿新的夢」開始在台灣發展和建設,跟着來台的人開始在這裏落地生根——「他們把自己種進你的身體」。時間快轉到現在,太魯閣已經有「那些坐著冷氣巴士遊覽你的人」,因現代化人們開始到太魯閣遊玩、欣賞美景,當中多少人知道或記得太魯閣孕育生命的地方。
在〈昭和紀念館〉中主要場景建築,從一開是阿美族出錢出力蓋成的阿美族會館,過渡到日治花蓮港廳消防組。詩中有敘述從一開始的台灣因海港而興旺起來,有築港者的血汗和勞動者殘留地上的檳榔汁;之後到二戰,有盟軍飛機飛來;再到,國民黨來台,把主要場景建築改成民防指揮部,接着再改國軍英雄館。詩中的時間回到現在,「我」的阿美族學生已經會說國語了。
在〈蕃人納稅〉中,詩作則是從日治的卑南族納稅,跳到現代拍或是收藏這張照片的人。
總括而言,陳黎在這幾首詩中的敘事時間跨度大,藉此表現出台灣經過的不同時期。
以自然之物比喻
陳黎在這幾道書寫歷史的詩作中不約而同使用自然之物比喻當中的人。
在〈太魯閣.一九八九〉第三節中,這樣寫道:「跟著新認識的異鄉女子,他們學習/接枝,混血,繁殖/一如一遍遍種下去的加州李,高麗菜,二十世紀梨/他們把自己種進你的身體」以以加州李、高麗菜、二十世紀梨比喻跟附國民政府來台的人,像外來種子一樣在本地生長,和「新認識的異鄉女子」——即本地的原居民學習。也用「接枝」、「他們把自己種進你的身體」這些用於植物身上的詞語套用在他們身上,以表示他們在台灣落地生根。另外,「接枝」指把從一品種的枝條移植在另一品種的上,也是一個對跟附國民政府來台的人一個切合他們背景的比喻。
在〈昭和紀念館〉以火比喻在之前的人們,而「英雄,因為他們像滅火一樣消滅/弱勢者的聲音、名字、紀念物」。之前在這片的人們是火,是自然的存在,是為生存的,同時具威脅的,被強大的國軍英雄館的「英雄」消滅。
在〈布農雕像〉和〈蕃人納稅〉中,詩作分別以「頑固的石頭」和「泥土連著泥土」比喻布農族人和卑南族人,這兩個比喻同樣是自然之物,而且石頭和泥土是和土地連結之物,更顯原著民和這片土地之間的親密連繫。
這幾首詩使用自然之物比喻當中的人,以表示他們和土地之間的連繫。
借用典故
詩作中有不少借用典故的地方,這樣令詩的閱讀層次增加。
在〈 紀念照(三首)〉最明顯引用的就是三張附上的照片,讀者在讀詩的時候也可以觀看照片,有實際的視覺對照。
除此以外,在〈布農雕像〉引用雕塑家羅丹的雕塑作品加萊市民(加萊義民)。加萊市民作品源於14世紀百年戰爭期間,英國軍隊攻陷法國加萊市。經談判,英方要求加萊市交出六名高貴的市民處死,以保全城市。詩中以「我不知道雕塑加萊市民的羅丹看到他們/會不會要他們站起來。九個布農族人」將詩中敘述的九個布農族人和加萊義民相提並論,連結起上來。
在〈太魯閣.一九八九〉第三節中兩處引用了典故。在「到一個叫天祥的地方撿賞落盡的梅花/他們把御榻鋪在溫泉的小徑,頂著熱氣/大聲朗讀正氣歌/但你不是華清池,不是馬嵬坡/不是迢遙朦朧的中國山水」當中,天祥和正氣歌連結。正氣歌的作者是文天祥,而太魯閣有一個地方叫天祥,兩樣明明不相關的東西,被後來從中國來台的人因懷念故土而將兩者拉在一起。後而提到的華清池和馬嵬坡是中國盛載歷史的景點,但太魯閣並不是那些地方,詩中以並列參照的方式強調這點。後面提到的「李唐的萬壑松風圖」有相同效果就不作贅述。
第三節後段提到「福爾摩莎」,福爾摩莎是台灣的代稱,傳說葡萄牙人航海時發現台灣,發出福爾摩莎——葡萄文美麗的之意的讚歎因而得名。詩中以福爾摩莎說太魯閣不是福爾摩莎,的確是美麗,但美麗不是它的全部。
強調不同語言
在〈太魯閣.一九八九〉第四節中,列舉四十八個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古地名。對名人而言,這些地名或許只是一些完洞的聲音,這些古地名在泰雅族語各有所指(參見陳黎在詩未之註)。接繼第三節現代人可能已經忙記太魯閣孕育生命的地方,第四節開首一連列了二十個尋找,希望一步步尋回太魯閣相關的事,之後列了四十八個泰雅族語的太魯閣地名,當中各有含意。
在〈昭和紀念館〉中有兩處提到語言,一是「日本製的消防車不曾擇定滅火的語言/它說日本話,它說台灣話/它說阿美族,泰雅族話,它說客家話/但沈默的歷史只聽得懂一種聲音:/勝利者的聲音,統治者的聲音,強勢者的聲音」和「救火聲,我的阿美族學生抱著一粒大白菜/從花崗山上走下來。他用國語說:」。前者提到消防員不分語言,不分國界為需要的人服務。這裏也可以從語言看到當時台灣種族多元。後者可以用前者後句的歷史聲音作連結,經過歷史的進度阿美族學生已經會國語了。
在〈布農雕像〉中「他們的眼睛正視前方,他們的臉龐刻著不同/發音的布農族語「莊嚴」:莊嚴的哀愁」這裏雖然沒有直接便用語言說話,但以無聲的方式將代表自身的語言和「莊嚴」、頑強作結合。
縱觀來說,強調不同語言在詩中有強調族群,也有土地連結的效果。
總結
陳黎在〈太魯閣.一九八九〉及〈 紀念照(三首)〉中是展現的敘事特色為先從描述景色構造有形的背景,再切入時間跨度大的歷史敘事,在詩中借用典故再次增加間跨度和層次,又以自然之物比喻和強調不同的語言,連結土地同時作出區分。
--
美術設計:游佳真
圖片來源:游佳真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09.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陳黎 #太魯閣.一九八九 #紀念照 #歷史敘事
太魯閣語發音 在 項明生 James H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嵐,山中的霧氣。 如:「山嵐」、「曉嵐」、「煙嵐」。 嵐的日語發音為Arashi、也是日本一個組合的名字。#太魯閣國家公園
#愛上台灣368
#請訂閱我的國語/粵語YT每日更新
請收看我最新的台灣遊記:
📍國語台: https://www.youtube.com/c/項明生遊學人生JamesHong
📍粵語台: www.youtube.com/akiotour
太魯閣語發音 在 SU YANG , 蘇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因為最近籌辦泰雅音樂節,非常開心榮幸的認識了許多優秀的泰雅音樂人創作人、其中有一個團隊真的讓我非常的敬佩,就迫不急待的想要邀請來節目中來介紹🌹❤️🌹❤️
今天來到我們「哈娜麥莎微醺時刻」的來賓,就是「傳源文化藝術團」的創辦人郭志祥 Bawhin Suyan,來自苗栗泰安鄉的他,在10年前創辦了以泰雅文化為基底,傳承與創新的「傳源文化藝術團」,在台灣,劇團生存已經不容易,何況是以泰雅族為主的劇團!而且10年來創作劇碼,一部比一部創新!一部比一部大型!我真的深深的感佩!也真心希望更多的人來支持!
「傳源文化藝術團」於2010年09月09日共同成立傳源文化藝術團,象徵傳承文化源源不絕。 以部落為創團的出發地,奠定賦予傳源文化藝術堅守傳統文化的使命。團名在泰雅族語原意為Amubwiy puing(意傳承根源):「傳」承新知、探索現代原民美麗的創作與文化;「源」之呼喚、尋找部落原民根源的力量與榮耀。文化傳承,是一個民族永續存活的命脈。現今社會,外來文化衝擊及多元環境的影響,文化更需要部落青年能夠認同並傳承延續母體文化,透過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的交融,創作出美麗及優美的原住民族文化藝術之美,期能保存傳統文化藉以維繫與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
傳源文化藝術團團長兼負責人,來自苗栗泰安鄉Maybagah司馬限部落的泰雅族青年,目前進修於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從家族、部落、廣場轉換到劇場舞台的表演形式,站在原住民族主體性思考原住民族生活樂舞與祭儀樂舞的脈絡發展,作為創作核心的精神,將文化本質嘗試引用當代肢體語彙方式來詮釋,保存著文化身體質地最純粹最原本的樣態。
傳源迄今的代表作品計有《2011尋找彩虹印記》、《2012源舞系列》、《2013山林的呼喚》、《2014彩虹下的約定》、《2015原音重現 泰美麗》、《2016根源Pu'ing》、《2017源流Qinplan》、《2017足跡Kakay》、《2017彩虹下的足跡》、《2018 Cinnunan Utux神靈的編織》、《2018溯Lyus》、《2018【從線 重現】洄》、《2018願景的力量》、《2018織.泰雅族樂舞》等作品。
今天在節目中將會播放他們劇團現場演唱許多泰雅傳統歌曲,也會在節目中訴說他們整個創團的故事,今天明天晚上八點,也請大家一定要準時收聽「哈娜麥莎微醺時刻」!
第73集
傳源文化藝術團上集 播出曲目
1、Mlahuy豐收歌 /溫嵐
2 T’hobing
3、大家要快樂
4、泰雅古訓
5、織布歌
第74集 下集
1 、少女的歌
2、年輕人的快樂歌
3、歡樂歌
4、泰雅竹北市群傳統應答式舞曲
5、莎韻DOZO 大合唱
🌹❤️🌹❤️
傳源文化2020年度大劇
「12個今天」
2020貓貍表演藝術節
傳源文化藝術團年度鉅獻 泰雅族文學舞作
「日出至日落是沒有重量的,房子們倚壁而伸,在交換族語後開始衰老。」----黃璽。
從過去主觀的歷史對原住民族的記憶,快速變遷的時代下原民議題,以自省、反觀、暗喻、反諷等各種編創手法,回溯過去數百年的歷史軌跡的傷痕。本團今年以台灣文學獎創作類-原住民漢語新詩創作獎得主-黃璽之作品《十二個今天》為劇本題材。回到熟悉的環境、踏出熟悉的土地,突破傳統肢體語彙結合當代科技模式,創作出更豐富的文化價值意涵,視覺與聽覺的傳遞不只是享受,更是傳統與當今社會上,炙手可熱的探討議題。
《十二個今天》原著—Temu Suyan黃璽
來自新佳陽部落擁有泰雅族與布農族血統的青年,就讀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曾於台灣文學獎 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第八屆、第九屆原住民文學獎獲獎小說、新詩組首獎。「十二個今天」讓衰頹風景與危險近逼的事實以文學包裝後呈現地更鮮明一些。因為在每一個日子裡,我的部落以及部落裡的親族們都正在與這些危機共存,共榮,共舞。有意無意地,好像本來就應當活得如此危危欲墜一樣。我盡我所能地描寫了當下,也在感慨過去且擔心未來,那是我對鮮少回去的部落、對鮮少溝通的父親的一種矛盾卻真誠的情感流露。
《十二個今天》藝術總監/編舞—郭志翔
《十二個今天》製作人—陳光明
《十二個今天》音樂總監—
Labaga Taru謝皓成
花蓮萬榮鄉太魯閣族。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演奏組。作品《泰雅族織布曲管弦樂》曾獲文化部文創之星藝術與文化應用類組第二名,《太魯閣傳奇數 位音樂》為最佳人氣獎。榮獲 2016Pulima 藝術新秀。多次受邀於國家音樂廳演 出。2017 年曾至紐西蘭毛利部落交流、表演、主持原民台外景節目《跟著 dapin 去旅行》。2018曲被用於世界花博主題曲。2018發行個人專輯─「獵首笛」。
文化部曾評論:謝皓成以管弦從傳統音樂創作出發,音樂性高表演創新,結合原住民傳統樂器和西洋樂器,創作出不同的音樂表演,展現出臺灣新世代的爆 發性創作能量。
🌹❤️🌹🥰❤️🥰
「12的今天」兩廳院購票連結
https://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rotyiUrPteRXZszkW8Vf3w
20:00-21:00
Alian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
每週六日晚八點
歡迎跟我蘇婭一起聽聽音樂
談談心 小小微醺一下 🥂🍷🥃🌹
App下載「Hinet Hichannel」
~「Alian FM96.3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
(手機電腦都可以聽)
http://alian963.ipcf.org.tw/programs_view.php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隨選節目網址~可以點選你喜歡的節目收聽)
🌹❤️🌹❤️🕊🕊🕊
#泰雅音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