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我真的吃不下了之金獅樓 🦁
#說要吃小東西結果吃超飽
前幾天和老妹要去 #無心戒酒互助會 ,想說先去吃個小東西,結果不小心在 #金獅樓 吃好飽,為什麼?因為我們一直想要點一道好吃的做 ending,只是心好累🤣🤣
起源就是老妹覺得某介紹看起來不錯,我們就衝了~中間也一直在想 #西門町到底要吃什麼,可是怎麼看都覺得還好,有沒有小夥伴要推薦一波?
回到正題,金獅樓真的是很有年代感,空間氛圍和阿姨...不過阿姨們都很熱情,可能也是離峰時間,沒有那麼多人在煩阿姨們,所以很認真推薦~但真的吃不了那麼多,還有一點就是!金獅樓不知道是不是空間太大~要走很久,明是現點現做的,但到桌上都失溫了...Mayday Mayday!!
以下是我們當天點的,按照美味和推薦順序排列:
#芋頭酥 最後一道上桌,也是最好吃 and 體溫最高的一道,酥脆不油膩,架構很像水晶餃,只是外皮替換呈芋泥,包著肉餡、筍塊、小蝦蝦,鹹香可口,令人滿足,必點👍
#鼓汁排骨 一咬下去那噴香就知道有多入味,肉質嫩彈好咬,點了不會後悔。
#鳳爪 一咬下去就知道不太入味,但整體味道是不錯的,放進嘴裡就可以輕鬆吃光,也不會爛爛糊糊。
#虎皮蝦捲 感覺阿姨像是端著這盤走了一公里,失溫到外皮軟油軟油,內餡是結實可口帶鮮味的,但這道菜就是要燙到上顎脫皮那麼燙才好吃啊!!(踢桌子
#水晶蝦餃 應該是這名字啦~中庸之道的貫徹者,不難吃,也可以pass。
#鮮蝦腸粉 這種東西就是久久一次每次都沒好下場,但還是想挑戰,是不是我不懂它的美好?還是哪間餐廳的腸粉不吃會後悔?
#鮮蝦沙拉 聽到阿姨推薦沙拉,我們兩心裡想的是菜菜~結果是美乃滋吃到飽,原本以為把上層的美乃滋移開就可以撥雲見日,殊不知我道行太淺,下面還有一層啊!!!比美式的美乃滋高麗菜還高段!好險蝦蝦不錯吃~
👉以上,可以去吃一個懷念,或沒事的話打發時間,其他就...不要想太多了。
#尖峰時間很多人說要用搶的
#但離峰時間一道菜真的等好久
#然後還不是燙的
#質人星球在台北
#scentofsense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理科太太Plu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發現我的酒友對於酒精的誤解蠻深的 你覺得睡前小酌,可以幫助睡眠嗎? 喝醉吐完之後,酒是不是就醒了? 喝一點沒關係,一下就代謝掉了? 今天要幫你解一下酒,還有瞭解一下酒 . 🔬〖#喝酒的必備知識〗片段節錄 如果有一天你受困在山上,天氣很冷 你身上有酒的話,你千萬不要喝 因為酒精會讓你身體核心比較熱...
「失溫覺得熱」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失溫覺得熱 在 質人星球scent of sens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失溫覺得熱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失溫覺得熱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失溫覺得熱 在 理科太太Plu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失溫覺得熱 在 理想混蛋-雞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失溫覺得熱 在 itsrachel.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失溫覺得熱 在 [轉錄]失溫不是歡樂死- 精華區csmumountai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失溫覺得熱 在 背包狂人MadBackpacks - 什麼是失溫? 海拔愈高、氣候變化愈大 的評價
- 關於失溫覺得熱 在 學習失溫自救法,保護自己照顧他人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失溫覺得熱 在 [問卦] 感冒和多穿衣服的關係?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失溫覺得熱 在 反覆低溫燒=大病警訊? 失溫3階段恐奪命!|請問好心肝 的評價
失溫覺得熱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書劇透】~ 自序
如附件⋯⋯(當然不是這樣)
今天來談談自序中沒能寫完的部分⋯⋯帶我進入山林的貴人「褘哥」(急診科詹醫師)
在大學時期,我主要的運動是踢足球,直到進醫院見/實習之後,才因為不好找人一起踢球,開始爬爬郊山。
那時候就是個登山小白,天氣不會查,地圖不會看,裝備不會買⋯⋯穿個棉T、牛仔褲,連雨具都沒帶,印了張步道的示意圖,就出門了。
還好那時候雖然有爬山的熱情,但也不是蠢的,只會走走有指標的步道(不然迷路就更慘了),只是有時淋了雨,再加上風寒效應,差點失溫的情況也是有的!期間有幾次去爬百岳的路線,也都是乖乖跟團,完全沒有能在高山自己活下來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
一直到林口長庚當住院醫師之後,才認識了褘哥,讓我對於高山的認識,有了指數級的跳躍!
他是台大登山社出身,最愛走的就是探勘路線了⋯⋯
在那個手機地圖還不普及的年代(應該說連智慧型手機都還買不太起的時代),學會了用地圖製造機印出一張張A4紙,再用各色的麥克筆把路線、溪流、宿營點等重要資訊標註上去,最後再用膠帶貼好貼滿,做好防水工程。
上山後,手把手教我怎麼用指南針去定位認山頭,爬山要注意的事項,怎麼野營、怎麼生火⋯⋯
還在10多年前,就帶我去走一些想都沒想過的路線,(雖然那些路線現在都變熱門景點了),例如:西巒大山下巒安堂、石門北峰下小嘆息彎出小風口⋯⋯等;還有一個很想跟可是天數太長的,大濁水南溪上南湖大山。
聊天中,他還分享了他們隊伍也把走過的路線投稿到台灣山岳,那時候還聽都沒聽過,只覺得名字很酷炫;10多年過後,有在爬山的都朗朗上口了,分別是:劍龍稜和戒茂斯上嘉明湖。
真的是開了我的視野!
當然,在山上練肖話也是那段時間突飛猛進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段了:
-------------
賢:褘哥,要怎麼下山才能和你一樣順呀?怎麼可以下那麼快又不使用登山杖呢?
褘:丫這個很簡單呀,你就發現不太穩的時候,快把另一腳踩出去,這樣反覆進行,就下山了。
(X的,這和我問桌球怎麼拿奧運金牌,你回把每一球都打回去對方的球桌上,有什麼不同。)
--------------
現在褘哥回歸家庭生活,比較沒機會帶我上山了,不過他永遠是帶著我走入山林的貴人。(大家也可以想想是誰帶你走入山林?還有聯絡嗎?快點跟他表達感謝之意唷!)
想看更多,請鎖定粉專囉~
新書持續預購中
#你一定要知道的43項登山醫學知識
博客來【7-11、海外】
https://reurl.cc/ze2Q5k
蝦皮拍賣【全家、7-11、郵寄】
https://reurl.cc/Enqmak
失溫覺得熱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止住了,但彰化葡萄和屏東芒果產銷發生了什麼連鎖效應?】
「疫情爆發後,有報導說染疫者是『葡萄家族』,變成消費者一聽到葡萄就怕,都在問我們:『感染在溪湖發生,吃葡萄是不是可能會染疫?』我覺得對葡萄很冤枉啊。」
5月中,疫情突地在雙北熱區之外的彰化縣溪湖鎮發生群聚,是當時北部之外最大群聚事件。疫調足跡顯示與送貨到萬華的水果盤商有關,意外讓疫情衝擊從人擴散到「葡萄」身上。一夕之間,彰化的葡萄農民們,不只要防疫,還得面臨謠言帶來的退訂潮,農民們透過社群與品牌力減少損失,或做團購加減賣,中央到縣府也花招盡出,但仍止不了血,小農只能任由葡萄腐爛,或送人餵雞。
葡萄悲慘的命運,揭開政府反應不及的問題,卻也促使公部門加速改變、催生救市策略。一個月後,屏東枋山爆發Delta病毒群聚,當地芒果面臨相似的汙名與退訂,立刻從總統到整個農業部門都動員投入救市,6月底農會宣布完銷;社群媒體也在這波成為重要助攻,Facebook粉專「屏東迷」整理的芒果小農電話被KOL大量分享,直接媒合農民與消費者,到8月初仍有人來電要買芒果。
「疫情像是免費幫我們打廣告,打到翻天覆地沒人敢來」,葡萄以極其慘痛的代價替台灣農業疫情應變上了一課,溪湖鎮農會總幹事陳金源說,「只能說汙名大多是人的關係,不是葡萄的關係。希望時間能沖淡一切,呼籲大家多吃葡萄啦,富含單寧酸,能增加抵抗力。」https://bit.ly/3ypjJ0d
#專題報導【COVID-19下的農業現形記──失溫的人情、產銷和運輸冷鏈】https://bit.ly/2V3bPw4
★深入田野、看見幽微卻重要的角落,#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芒果 #葡萄 #農業產銷 #群聚 #報導者 #Covid19 #Delta #歧視 #汙名 #染疫
失溫覺得熱 在 理科太太Plu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最近發現我的酒友對於酒精的誤解蠻深的
你覺得睡前小酌,可以幫助睡眠嗎?
喝醉吐完之後,酒是不是就醒了?
喝一點沒關係,一下就代謝掉了?
今天要幫你解一下酒,還有瞭解一下酒
.
🔬〖#喝酒的必備知識〗片段節錄
如果有一天你受困在山上,天氣很冷
你身上有酒的話,你千萬不要喝
因為酒精會讓你身體核心比較熱的血,流到你的手腳
你可能會有失溫的可能
.
🧬記得訂閱新頻道 #理太PLUS
情緒的科學 ❤️💙💔 https://bit.ly/3gqmZRO
🧫原頻道進行中
#理科太太 https://youtu.be/WtnUNm4xfS8
🔬理家的私生活
https://www.instagram.com/liketaitai/
失溫覺得熱 在 理想混蛋-雞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如果他是魚而我是空氣就好了……。
我就可以成為他看似不必須、卻不可或缺的存在。
偷偷地滲透在水裡,不留痕跡地擁抱著他,
讓每一個親吻都化成水花。
那,就用黑魔法把他變成一隻魚好了!
「Piscifors!」
理想混蛋 2021 首發單曲〈我要用黑魔法把你變成一隻魚〉
1/27 各大數位平台 搖擺發行
★ 5K 超高畫質的 360° MV!在給力的網路環境下享受!
★ 用 YouTube APP 或是用電腦看以體驗完整的 360° 影片喔!
★ 搭配 VR Cardboard 眼鏡,更有臨場感!
◇◆◇◆◇◆◇
★ Demo 釋出即成獨立音樂平台熱門排行榜冠軍
★ 理想混蛋〈我要用黑魔法把你變成一隻魚〉正式版終於登場
理想混蛋2021年首發最新單曲〈我要用黑魔法把你變成一隻魚〉,不僅是理想混蛋團員們自己很喜歡的一首歌曲,在粉絲之間也早已是敲碗成一片、期待度破表!〈我要用黑魔法把你變成一隻魚〉的 Demo 於2018年就已公開在獨立音樂平台 StreetVoice 街聲,當初發布後隨即登上排行榜冠軍,更獲選為每日推薦單曲(Song of the Day)的殊榮;在許多次的現場演出中更是觀眾們點歌時的大熱門。歷時兩年多,正式版終於登場!
這首〈我要用黑魔法把你變成一隻魚〉是一首 Bossa Nova 曲風的可愛歌曲,聽了會讓人不自覺地跟著搖擺,尤其是前奏的水花氣泡聲,宛如將聽眾帶入美麗的水族箱中、與魚兒們一起悠游。這首歌以第一人稱口吻,表現深陷戀愛的人,既小心翼翼怕被發現、怕給對方壓力,卻又矛盾地希望自己被對方需要的心情,任性卻不失溫柔。關於為何選擇這首歌作為2021年的開端,主唱雞丁答道:「2020年,理想混蛋發行了首張全創作專輯與多首單曲、獲得了很多肯定和喜愛,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我們和粉絲們都很喜歡開玩笑說2020是『理想混蛋元年』。然而,其實2020年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很辛苦、很緊張的一年。我們希望2021全世界都能越來越好,也希望透過音樂帶給大家心情上的放鬆!希望大家聽了這首歌都能感到心情很好,跟著節奏一起搖擺一下。」
★ 少女心噴發 復古風編曲大升級
★ 首次拍攝 360° MV 一鏡到底給粉絲滿滿互動
在編曲製作上,繼單曲〈再一次就好〉,理想混蛋再次與吳奕宏老師合作。初次聽到奕宏老師的編曲,鼓手 Look 直接嗨起來表示:「這超級少女心!超級粉紅泡泡耶!」以原先不插電版本的 Demo 為基底,加上電吉他、電Bass與許多趣味的電子聲響,在間奏時更是引入了薩克斯風的 Solo,讓整首歌更增添復古風味。
〈我要用黑魔法把你變成一隻魚〉的 MV 使用 360° 相機拍攝,這也是理想混蛋首次拍攝 360° 音樂錄影帶。四位團員加上經紀人,一起戴上了各種海洋生物的頭套,由主唱雞丁手持自拍桿一鏡到底拍攝完成。吉他手阿哲表示:「雖然之前有看到其他歌手拍過的 360° MV,自己置身其中還是蠻有趣的!很難想像拍出來的成品到底如何,後來看到影片的時候真的覺得好好玩。」面對鏡頭,五個人追趕跑跳碰,大家更時不時與鏡頭互動,粉絲觀看時可以旋轉不同視角來觀賞。吉他手建廷:「我們就像魚一樣環繞在大家身邊喔!」
理想混蛋 首張全創作專輯【愚者】
各大通路已全面發行
博客來:https://reurl.cc/b53zM3
五大唱片:https://reurl.cc/Qd570O
佳佳唱片:https://reurl.cc/qdnmyq
誠品書店:https://reurl.cc/V603Ky
光南唱片:https://reurl.cc/nzqnW6
滾石購物網:https://reurl.cc/Y1YrRO
Follow Us!
理想混蛋 Facebook|https://reurl.cc/r8ZZ6Z
理想混蛋 Instagram|https://reurl.cc/zzrrY0
理想混蛋 YouTube|https://reurl.cc/GrXXAv
理想混蛋街聲頻道|https://streetvoice.com/Bestards
◇◆◇◆◇◆◇
〈我要用黑魔法把你變成一隻魚〉
詞曲/邱建豪
我要用黑魔法把你變成一隻魚
有著炫彩斑斕的孔雀尾巴
頭頂掛著燈籠 亮晶晶
我要用黑魔法把你變成一隻魚
圓的扁的胖的都可以
再送你一顆深海大鳳梨當玩具
魚 你在我的腦海裡游來游去
魚 察覺不到我溶化在水裡
我是優雅的空氣
啊 啊 如果你變成了魚
而我也變成了空氣
我們就不必再分離
啊 啊 如果你是魚我是空氣
我就是你看似不必須卻不可或缺的
我要用黑魔法把你變成一隻魚
你用氣泡吐出一句我愛你
美好結局可不可以不只在夢裡
魚 你在我的腦海裡游來游去
魚 察覺不到我溶化在水裡
我是優雅的空氣
啊 啊 如果你變成了魚
而我也變成了空氣
我們就不必再分離
啊 啊 如果你是魚我是空氣
我就是你看似不必須卻不可或缺的
【影像製作團隊】
導演 Director:理想混蛋 Bestards
妝髮 Make Up:廖郁心 Florence Liao
後期製作 Editor:陳科宏 Tim Chen
平面攝影 Photographer:黃翊軒 Huang Yi Xuan
【音樂製作團隊】
作詞 Lyricist:邱建豪 Kidding Chiu
作曲 Composer:邱建豪 Kidding Chiu
製作人 Producer:吳奕宏 Wu Yi Hung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吳奕宏 Wu Yi Hung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吳奕宏 Wu Yi Hung
編曲 Arrangement:吳奕宏 Wu Yi Hung
鼓 Drums:盧可沛 Look Lu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吳奕宏 Wu Yi Hung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吳奕宏 Wu Yi Hung
薩克斯風 Saxophone:葉云 Darwin Yeh
人聲編輯 Vocal Editing:河仁傑 Renjie He
和聲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邱建豪 Kidding Chiu、吳奕宏 Wu Yi Hung
和聲 Backing Vocal:邱建豪 Kidding Chiu
鼓組錄音室 Drum Recording Studio:荒原錄音室 Waste Land Studio
鼓技師 Drum Techs:張育維 Elvis Chang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Playroom
母帶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Brian Elgin Brian@sentientsoundlabs.com
ISRC:TWHE52100001
失溫覺得熱 在 itsrachel.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tsrachel.l/
去ig看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嗨大家!!超級超級久沒有上片啦🤣
10/16-10/18的時候和朋友還有男友一起去爬了奇萊南華,真的是超爽又超累!
(至於攻頂的故事我們就且待下回分曉哈哈哈😬)
奇萊南華是由「奇萊南峰」和「南華山」組成
海拔分別是3358、3184公尺
所以來奇萊南華可以一次撿兩顆百岳呀!!
我個人認為身為新手、沒有百岳經驗的話,這裡很適合當作第一站,除了沿路林道平緩好走,也沒有太陡上陡下的路段,第一天先踢13k就會到 #全台灣最豪華的天池山莊,然後吃熱騰騰的雞腿大餐!
我自己這次是沒有太嚴重的高山反應,雖然走到7k有一點頭痛,然後第二天晚上在帳篷裡完全睡不著(感覺有點吸不到空氣)所以整晚沒睡就攻頂去了哈哈哈哈
但整體而言我覺得還是很好玩!💚💚
當然,爬山最重要的還是隨時注意身體狀態,我覺得裝備的事前準備也很重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負重,穿合適的衣服,還有一定一定要備妥保暖衣物!!跟雨衣雨褲!!不然下雨真的會很容易失溫!!而且山上早晚溫差大,尤其10月我們去的時候,凌晨氣溫就已經降到差不多0-2度了!!
廢話這麼多,總之很感謝Vito、佳容就這樣一起揪了這坨人上山,可以跟IB學長姐們還有北一朋友一起上山真的很幸福!謝謝乾媽在山上的照顧,也謝謝立跟我一起完成我的人生清單之一✌🏻❤️
最後最後,謝謝美麗的山、美麗的台灣!
#奇萊南華 #台灣百岳 #天池山莊 #百岳 #金色草原 #南投 #台灣 #百岳新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usic:
Making all things new
august
With you
Mountain Vibe
失溫覺得熱 在 背包狂人MadBackpacks - 什麼是失溫? 海拔愈高、氣候變化愈大 的推薦與評價
失溫 的症狀感覺寒冷、皮膚蒼白、四肢冰冷、劇烈而無法控制的顫抖、. ... 會使血管擴張,將身體內部較溫熱的血流導引至身體周邊,加速血液循環,因而會覺得身體發熱。 ... <看更多>
失溫覺得熱 在 學習失溫自救法,保護自己照顧他人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得到救援或上岸後,先除去身上濕潤的衣物(可保留內衣褲),然後穿上或覆蓋乾毛毯或衣物,喝熱茶,靠近熱點取熱(如燈光下、汽車暖氣等),必要時可相擁抱取暖 ... ... <看更多>
失溫覺得熱 在 [轉錄]失溫不是歡樂死- 精華區csmumountai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DC2 信箱]
作者: [email protected] ("瑋")
標題: 失溫 不是歡樂死
時間: Thu Dec 7 21:26:36 2006
作者: zl (煩~為什麼這麼多問題) 站內: CSMU
標題: 失溫 不是歡樂死
時間: 2005/03/29 Tue 19:03:59
失溫 不是歡樂死
出自:山野論壇
我看關於在太白山遇難的華崢嶸的報告我覺得幾乎肯定是因為
失溫(原來我把這個詞hyperthermia直接翻成體溫過低,有點不象
專用名詞,庫存裏有寫這方面的東西.)
電解質不平衡除非在劇烈出汗等情況下效果是不明顯的,不會直接
導致失去判斷和行動能力甚至死亡.而失溫可以很快地導致人劇烈
顫抖,運動失調,口齒不清,麻木(早期),然後(中期)基本
不能有效使用手腳,顫抖停止,迷忙,淡漠,沒有絕望感,開始
不再感覺寒冷,後期,肢體僵硬,心臟功能衰弱,瞳孔放大,
不再想也不可能自救,甚至很放鬆.(黑色幽默:凍死了至少不痛苦)
,到晚期人喪失意識,因為心臟或呼吸衰竭死亡。去年董務新的
事故,今年的華崢嶸都是這個原因。
一個常見的無知的看法是"XX溫度並不太冷,不應該有危險".可以
這麼說,條件合適的話三十度以下的溫度都能導致失溫。那為什麼
從來沒聽說有人在二十幾度下被“凍死”的呢?那是因為失溫的
進程快慢決定於1)皮膚與環境溫差2)身體向環境散熱(失熱)速度。
如果皮膚暴露在空氣裏,它表面會產生一層很薄的溫暖空氣層。
在這個空氣層和人皮膚溫度很接近,所以人不會失溫。人在風裏
覺得冷,部分原因就是這層空氣被冷快速空氣替換
(另部分原因是水份蒸發加快。這在下面說),這時環境溫度就是
氣溫,但因為空氣散熱不太快,所以普通情況下吹風不會導致很快
失溫。如果把人泡在流動的水裏,要是水的溫度不太低,那身體
熱量消耗不太快,所以靠人本身的產熱能抵擋很長時間。但要是
長時間泡著,打顫(身體發現失溫,通過肌肉活動產熱以抵抗)是
不可避免的。再之後如果人不出水的話失溫會一直發展下去。要是
水的溫度低,那失溫會很快來臨,人的體力和反應會大打折扣,
比如老董的事故就是他在冰川中流出的接近零度的河水中很快失溫
造成的(詳見柏格達的報告《魂短夏特古道》)。很多溺水的人
災難性原因是失溫,然後才溺水的。
流動空氣比靜止空氣傳熱快,這知道的人不少。但你看冬天滿街都是
(尤其是南方長大的)領袖口不嚴、漏風,穿得挺多但還是冷得發抖
的人。在野外,一件簡單的封口的尼龍衫(用不著GORE-TEXR)在
有風時的保暖能力會讓你驚訝。其實面料本身不太隔熱,但它會讓你
身體附近的熱空氣層不遭破壞。這是它的效果所在。就是在幾乎沒風時
這種尼龍衫也有相當的保暖能力,所以超輕攀登者用它來代替抓絨衣
。但要注意,熱量還是會從很薄的面料散失,所以這種衣服不能在
低溫下代替厚的隔熱層。有經驗的人夏天用。
乾空氣的導熱性能低,但如果你身上是濕的,水蒸發是會帶走大量
熱量,所以冷的時候要避免穿濕衣服。現在大家常說的排汗內衣原理
就是把身體表面的水份(用其他物理過程)快速除去。當年沒有這種
材料時,如果沒有乾衣服,防止失溫的一個辦法是脫下內衣赤身等著
衣服涼乾。
一個簡短有效的防止失溫的說法是:冷、風、濕只允許接受兩者。意思
是說,只有寒冷和風時,普通的擋風隔熱的衣服就能解決;只有風和
濕衣服但溫度不冷(指氣溫接近體溫)時不會有問題;只有濕衣服和
寒冷時,找沒風的地方脫下衣服就會大大減緩失溫速度。注意,在攝氏
二十度就可以考慮成上面說的“冷”了。二十度下你要是不控制失熱就
終歸會很受罪,但失溫過程一般能讓你等到天亮或找到救援。到了十度
,不控制的失熱(比如你沒雨衣也沒地方躲,被冷雨澆了一夜)會讓人
失去大部分活動和判斷能力,進如早期失溫狀態,這時你要開始有意識地
懷疑自己的判斷力,技術性的活動要避免(有些貌似技術性的事故可能
基本原因是衣服沒帶夠!)。到了零上幾度,不控制的失熱就有很快有
很大生命危險了,人會很快失去自救能力。所以就是在零上溫度也會
“凍死人”,決定因素是失溫人失熱多快和失熱過程多長多長。
華崢嶸丟掉了他的裝備是他的致命錯誤。當時溫度可能在沒風情況下
並不低得嚇人。但結合大風和潮濕在沒有額外擋風隔熱衣服(或睡袋)
情況下幾小時內讓他達到晚期失溫是一點也不驚奇。晚期失溫的人心
臟弱得就是很輕微的移動也會導致心力衰竭。
失溫是戶外安全知識裏最基本的安全知識之一。它的隱患在於人們平時
根據日常生活喪失熱量很常見,讓人們很輕視它。但很少有人在日常
生活中進入到無法控制的喪失熱量階段,所以人們對失溫一般並不清楚。
別真以為凍死了至少不痛苦,全身性的顫抖就是肌肉痙攣後也止不住,
那不會舒服,知到自己要不行時的絕望也並不容易在精神上泰然處之!
別忘了到沒人的地方,除非溫度每天都會接近三十度,永遠在身邊多帶件
衣服。就是個大的塑膠袋也在防風防雨方面也能用一陣。很多條件下其他
的什麼冰裂縫,高山病,雪崩,滑墜並不比簡單的“冷”更危險。失溫在
原理上和解決技術上已經沒有疑點,不象高山反映什麼的。失溫而死*都是*
因為準備不足(包括無知)。
--
◤◥ Origin: ★˙淡淡的山岳天 bbs.tkumcc.idv.tw
◣◢ Author: zce 從 218-169-3-240.dynamic.hinet.net 發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6.49.2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