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事物|奇美博物館 蒂姆沃克攝影特展
多數人到倫敦參觀博物館時,都會去比較為人所知的大英博物館或自然歷史博物館等。但其實如果時間充裕,我還會推薦去Victoria & Albert Museum,即V&A博物館。
V&A博物館位於倫敦的南肯辛頓(South Kensington),就位在自然歷史博物館與科學博物館的對面。V&A博物館成立於1852年,藏品以工藝品為主,也包含照片,至今收藏了約80萬件攝影展品,而蒂姆沃克(Tim Walker)的照片作品則是於1998年首次被V&A收藏。這次的『美妙事物』(Wonderful Things)攝影展,就是Tim Walker與V&A的共同合作。
我最初接觸攝影時,就有關注Tim Walker 的作品。 這次雖然因為疫情不能前往英國看展,所幸 奇美博物館 Chimei Museum 與V&A合作,讓我們在台灣就能欣賞原汁原味、品質一致的展覽。也感謝奇美博物館的邀請,讓我能一圓欣賞他作品真跡的願望,真的非常開心。
▌誰是蒂姆沃克 Tim Walker
Tim Walker是出生於1970年代的英國攝影師,多次為時尚雜誌如Vogue等拍攝。但這並不代表他僅是一位時裝攝影師而已,我覺得比較精確的說法是,Tim Walker是極有創意的想像家,只是透過攝影藝術、模特兒、精品與道具把他腦中的夢幻想法實現。
也因為Tim Walker堅持不使用電腦修圖,所以為了呈現他的超現實的奇幻構想,在他照片中所見的一切,無論多麼誇張不真實,都是用實際道具搭建出來的場景。而這正是Tim Walker獨一無二的特色,在這次與V&A合作的也可以看到這個特色被淋漓盡致的發揮。
由於一般拍攝博物館,多數人會把重點放在拍攝展品本身。因此展前我也十分好奇,大師如Tim Walker能夠怎樣不落俗套地詮釋博物館的展品。 事後證明大師的創意與思考層次果然更高一籌,令我自歎不如、讚嘆不已,更是學習到不少。
▌奇美博物館 + V&A |蒂姆.沃克:美妙事物特展
蒂姆.沃克:美妙事物特展是他創作生涯以來最大的攝影展。為此他本人除了參觀了V&A館藏外,還深入了145間展間、庫房、文物保存修復工作室、屋頂甚至地下通道等各個角落,了解展品以及策展人、修復師與技術人員背後的故事。並以這些『美好事物』作為發想,創作了一系列的攝影作品。最後經過三年籌備,在V&A展出。
奇美博物館這站則是亞洲首站。為了維持與V&A一致的參觀體驗,奇美博物館館方在短時間內,花費極大的心思與精力,不斷的與V&A與Tim Walker工作團隊透過信件、視訊溝通與確認展場細節,並且反覆修改與確認,如壁紙花紋、場景佈置邏輯、燈光甚至文字陰影角度與位置等非常細膩的細節都力求到位,讓我對奇美館方如此講究展出品質感到讚嘆與敬佩。
從粉紅色的主題牆進到寫在彩虹上的wonderful things的入口後,隨後便會進到一處潔白展廳。這裡有為數眾多,Tim Walker於90年代出道後至今25年的攝影作品,有許多代表作,以及他經典的把幻境在現實中呈現的手法。很多作品雖都是拍攝像是Tilda Swinton、Alexander McQueen等名人,並穿戴許多時尚名牌的配件。但他們都毫不搶戲,只是恰如其分地作為建構Tim Walker幻境的零件。
之後就進入了Tim與V&A合作的部分。這裡就是Tim Walker在參觀V&A後,受到展品或者展品背後故事所啟發,進而拍攝的作品。主要包含文藝復興的彩繪玻璃、印度細膩畫、鼻煙壺、貝葉掛毯照片、插畫圖稿等等。每個展區無論是展品、Tim Walker作品與奇美博物館的策展過程都精彩萬分。我在照片敘述中會再詳細說明。
▌觀展感想
看完這次Tim Walker的美好事物特展後,除了收穫滿滿外,也覺得受到很大的啟發。尤其是因為我也是愛逛博物館的攝影師,沒想到Tim Walker看完展品後的發想與執行,遠遠超過我所想像的範圍,真的讓我學習到很多。不論對攝影是否有興趣,都相當推薦來看展,感受一下大師創意與才華。
但要注意的是,因為疫情,目前參觀採用上網預約制,且不提供導覽,但參觀時可以自行掃描現場入口QRCODE,或是上官網https://bit.ly/36woWYF ,便可找到官方製作電子版的簡易「觀展指南」了。
更多我的旅行照片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alex l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青森 攻略 睡魔之家 WA RASSE 文化觀光交流設施 睡魔祭 八月 Nebuta house 燈籠 手工藝品 時間 交通 必買 介紹 費用 歷史 青森攻略 http://www.mrlamsan.com/2019/01/Nebuta.html https://www.dcfever.com...
奇美 博物館 紙 藝 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南 偽出國,來奇美博物館一秒飛歐洲
還有超美的「博物館星巴克」!!!
-
每次來都有置身異國的錯覺,真心佩服許文龍先生如此海量的收藏,以及超越八十年的築夢故事。
-
「長大後一定要開一間博物館!」真的好感動,不止圓夢也是為大眾而設,免到歐洲,在本島也有媲美歐洲等級的大型博物館。來到奇美能深刻感受到,許先生並非以營利為目標,而是充滿愛,從館內工作人員身上也能感受到濃厚的溫情。
-
上趟來還是影子特展,本期展覽是紙張藝術主題,欣賞八組藝術家之手的精湛摺紙作品,不止台灣紙藝界大師洪新富,亦有國外作品。
-
沒想過紙張能有如此多變的樣態,一張紙,在彈指之間,有無限可能。除了豐富展品,還包含七大互動場域,邊玩邊觀展!大人孩子都能從中找到樂趣。讓我想起兒時常玩的紙燈籠,美術課的摺紙。
-
兵器廳百看不膩,很少能一口氣欣賞這麼多兵器盔甲。
大推自動樂器展區的表演!非常特殊!
-
特展|紙上奇蹟2-無所不彈
2020/10/1-2021/6/15
-
#台南景點
奇美博物館 Chimei Museum
奇美 博物館 紙 藝 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2021春遊台南輕旅行—紙上奇蹟藝術展覽文]🌈
到今年六月中【特展】紙上奇蹟2-無所不彈,
紙藝結合科學果然很有趣,
其中一項用A4紙創造出立體空間,
更可以讓大家發揮天馬行空五花八門DIY,
雖然我只用5分鐘畫出很小兒科的勞作,
發揮最簡單不過的日常行為,
心意上算是獻上滿滿的參與感😅😅😅
———————————————
🎒更多旅行紀錄點我➡️ #說走就走旅行文
🏖️更多墾丁度假點我➡️ https://reurl.cc/LbQn7
🎦YOUTUBE ➡️ https://reurl.cc/Q8ZyM
📌PIXNET ➡️ http://goo.gl/z8ArDR
🎯IG ➡️ https://reurl.cc/xD9vg5
🔴FB ➡️ https://reurl.cc/qZv5y
🦐 SHOPEE➡️ https://sho.pe/U5K72
👁🗨請按讚關注搜尋🔍「皇凱莉-空中瑜珈老師x時尚&生活部落客」臉書粉絲專頁/痞客邦部落格/YOUTUBE/IG/SHOPEE
#空中瑜珈 #皇凱莉 #空中舞蹈 #皇凱莉空中瑜珈 #台南 #奇美博物館 #紙藝術 #奇美博物館chimemuseum #台南博物館 #紙上奇蹟2無所不彈 #紙的藝術
奇美 博物館 紙 藝 展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青森 攻略 睡魔之家 WA RASSE 文化觀光交流設施 睡魔祭 八月 Nebuta house 燈籠 手工藝品 時間 交通 必買 介紹 費用 歷史
青森攻略
http://www.mrlamsan.com/2019/01/Nebuta.html
https://www.dcfever.com/travel/readtravelogue.php?id=44391
http://www.weshare.hk/kasang0728/articles/4652077
http://lam0728.chiba78.com/articles-39882.html
https://blog.stheadline.com/article/detail/960671
https://www.travellerblog.net/2019/01/05/wrr/
https://www.beautyexchange.com.hk/blog/249909
http://www.seewide.com/space-article-id-325457.html
http://www.beautylife.hk/home.php?mod=space&uid=120415&do=blog&quickforward=1&id=177457
https://mrlam0728.blogspot.com/2019/01/wa-rasse-nebuta-house.html
http://bit.ly/2GXvy8w
https://s.fanpiece.com/8Vxccbg
https://travel98.com/article/74557
我想第一次去東北的朋友
提起青森,只會想起蘋果
其實這裡除了蘋果,有好多風景,特色文化
來這裡,你會愛上這裡獨特性與城市完全不同
這座設施,就在青森車站旁邊走2分鐘就可以到達
館內放置了每年8月盛事睡魔祭的大型睡魔燈籠
全人手製作,令人讚嘆不已的手工藝
https://youtu.be/_L3Fs3HYkDA
一走入展館,已經有一個小型的睡魔燈籠歡迎遊客
進場前位置放置了合照打卡位
館內非常大,更有獨特既文化體驗,可以學跳學打鼓
在入口買了票就可以進場
成人收費600日圓
睡魔博物館,睡魔堂
八月睡魔祭典
是當地最重要盛大的一場節慶
所以一入場內,牆上展示了相關的演化歷史與介紹
可以看到由最初的祭典演化至今的圖文記錄
令人感動的文化承傳
有電子化體驗,獨作獨有的顏色睡魔
講解人員會用日文一直介紹當中既重點
其實大致上看圖片都會明白
2樓係博物館展區,走過通道
直達1樓就是放置了多個真正巡遊的睡魔
HANETO(遊行舞者)・伴奏樂團體驗
由實際參與睡魔祭的伴奏樂團擔任指導
近距離親身感受震撼的演出。
舉行時間
六・日・國定假日 11:00、13:00、15:00
每次約30分鐘
體驗影片
https://youtu.be/pylF-t0ALHU
當中幾座燈籠,細部近距離觀賞製作手藝真的超級神奇
美如藝術品一樣
展出的作品會是上一年的燈籠,每年都有略有不同
每一隻都花上3個月,要用20個人專門製作
每一隻視乎造型顏色,有不同難度,如此鮮艷美絕的工藝品
就算拉近距離細看,每隻既表情都充滿迫力
看起來好有感覺
完美結合,鐵絲,木架,和紙的燈籠
#青森
#日本東北
#睡魔之家
奇美 博物館 紙 藝 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吳昕恬專訪
陶瓷製夢者與她的夢境
夢如果是思想的殘留,那也許就是現實中的衍生。吳昕恬的陶瓷創作以靜態沉睡的人體,結合動態生長的植物,置入生活中的小故事,模糊觀者的現實界線。
首次見到吳昕恬,覺得人如其名恬靜溫和,卻在交談後對她改觀許多,年紀輕輕的她對事情很有想法、很有個性,令人感受到她對關心的事物那種堅持與態度,就像她的陶瓷作品在可愛的外表下有著信念與故事。
▶靜靜與土培養感情◀
成長於台灣南部的吳昕恬,家鄉位於台南歸仁。歸仁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一片片田地被人造物和鋼筋水泥所取代,憶起童年的玩樂,她說小就對土地與自然就很有感情,幼年到阿公家,自己一個就可以在樹下把玩土壤,也愛觀察自然環境裡的昆蟲與動物們。她也是一位很靜的小孩,只要給一張紙、一枝筆、一本書,她就可以這樣待一整天。從小就懂得與自己相處、不喜愛補習,比起進入才藝班接受指導,更愛在家按自己所想繪畫、創造自己繪本。這麼小就有這樣與自己獨處又愛自由創作的性格,似乎很適合當一位全職創作藝術家呢!
▶並非每人都要走一樣的路◀
問起求學的經驗,吳昕恬說當時她國中就近進入歸仁國中就讀,接下來進入台南女中,一路在台灣傳統升學體制下前進。在高中時期,經由學校比賽與活動經驗,畫插畫和設計各種活動宣傳品,她漸漸發覺自己的興趣是設計和藝術。高中參加社團「台灣文化隊」在寒暑舉辦許多體驗台灣文化與進入原住民部落學習的「部落遊學」,讓她對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文化、自然環境更加關切。在台南第一志願之一的高中就讀,讓她覺得身邊有許多很會讀書的人,不一定每個人都要走一樣的路。加上學校美術老師王政凱在她決定要就讀藝術設系相關科系後給予非常多建議、指導與幫助,種種因素加起來讓她對自己想要走的路多了份堅持。
▶貼近生活的作品,與家人互動◀
很有個性的吳昕恬「先做了再說」進入國北教的藝術與造形設計系的設計組主修工藝,一開始想走設計的方向,但歷經各種媒材的創作課程她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工藝創作,所以她最終選擇陶土為媒材進行創作,吳昕恬認為「土」是她童年的回憶,也是一種很親密、貼近自然的材質,以雙手接觸,可以感受到土的柔軟、冰涼與黏性,經由雙手增減的塑造成作品是很美好的過程。
吳昕恬過去在創作方面沒有與父親有討論與交集的機會,進入工藝組後開始做陶藝,便將與生活相關的器物拿回家使用,意外成為家人間彼此交流的話題,感受得到認可。這些器物透過使用陪伴在家人身邊,多了一層被需要的感覺。
▶共生,與自然貼近的創作◀
到台北念書後,吳昕恬覺得自己似乎離開土地很遠,雖然台北資源豐富,但她很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回到家鄉來創作。除了發現到歸仁的田地日益減少,近期可能會有新的建設消息,可能讓擁有豐富生態的沙崙大草原消失,在這塊日漸珍貴的自然地有許多鳥類與生物棲息,吳昕恬認為「開發這件事情就像一個單向道,如果決定開發後那些原本存在生態都即將消失、難以回頭。」她希望這塊土地與生態可被保存下來。因此有了這股動力將原本木口木版畫的平面作品轉化為立體作品〈共生〉,藉由這件作品讓大家更加注意自然生態維護的重要性。「人類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個物種,但開發卻從沒過問其它生物的意見,希望人類可以學習與其它生物共生。」
▶睡夢的人與植物◀
這次展出的作品多以沉睡中地人體各部位、植物結合作為表現。沉睡的人體代表著「靜態」,生長中的植物則是「動態」,兩者為對比的存在,但其實在夢醒後的白天他們卻又是相反的狀態。作品中各種奇妙的植物與帶點童趣插畫風的人體作各種結合,有雙腳長出菇類、或頭髮是植物的各種呈現方式。問吳昕恬說為何會想到將植物與人體作結合?一開始的靈感源自於原住民作家 亞榮隆.撒可努跟她說過一句話「朽木不可雕也,但可以種香菇。」她認為不是每個塊木頭生來都是要成為被作成雕塑品,也是有些木頭要拿來種香菇的,不能說無法被雕刻的木頭就是不好的,也許它出生的意義就是要拿來種香菇。如同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但在社會的觀點「成功」的定義是很狹隘的,而對吳昕恬來說「把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好,就是成功」也因此有了〈蘗〉系列第一件作品。「蘗」字義上有許多意思,吳昕恬取其新芽正在生長、萌發的意象。
▶夢中的我,我的夢境◀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提到,夢是「願望的完成」,是深藏在潛意識中的幻想,是運用了白日記憶的殘餘而產生的,就像是在消化白天腦中的思想、排解掉日常過多的思緒,如同一種保護機制,不存在的夢與現實可以說是有了一層連結與關係。她認為「夜裡人們總是道了晚安後入睡,而我是道了晚安後開始創作:『大家在床上作著夢,而我是在工作室做著夢。』我覺得創作就是我的夢,做陶是製夢的過程,而我就是夢的製造者。夢,可能來自於我的幻想,像是白日夢一般天馬行空;夢,也可能是我渴望、我欲求的或是我想企及的夢想,而這些夢都映照出我自身。我藉由創作自剖與反思,認識自己、找尋自己、捏塑自己、召喚自己,然後在夢中重新長出自己。」在吳昕恬每件作品都有背後都有個小故事,取材自她的生活當中,而我們的夢境來自現實,那夢境中的事情也許就是現實的衍生。
陶瓷創作結合植物與人體各部位,將生活小故事化為現實中的夢境。
吳昕恬簡歷:
學歷:
2013-20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設計組 主修工藝
2010-2013 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
2007-2010 臺南市歸仁國民中學
2001-2007 臺南市文化國民小學
工作經歷:
2016 國北教學務處心輔組 整學期海報設計
2015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奇美部落周邊商品與摺頁設計
2015 自然系教授委託昆蟲2:1模型製作
策展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