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一首歌給明天——明白歌表演者曾伯豪寫在音樂會前的問候 ///
疫情影響下,好久沒和朋友碰面,沒和大家一起閒聊音樂、局勢。尤其各項工作接連延期、取消,究竟明天往哪走?已經變成某種早起面對鏡中自我的開場白。點一首歌給明天,不僅僅是面對未來其實也是面對過去,一個空緩慢慢沓沓寬寬聊聊勻勻時刻。而這次的嘉賓也讓我想起每個遇見的時刻。
嘉賓當中,和佩真是在《年度考核協奏》創作演出時認識,後來知道她發片後聽完《昏你》、《丁酉年正月二十一》、《答答答》立馬成為粉絲,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每個歌曲當中用不同方式透過文字或聲音畫面呈現的詩性,例如:「是冬天手中拿著冰角看伊溶肉會痛」,那個肉為甚麼痛,以及溶的時間,被小時候初次拿著冰塊的新奇和透過身體經驗學習到的痛覺交疊在一起,又會演戲又會創作真的是才氣迸發。
和奕碩是在北藝大認識,當時是因為我正在接觸南管音樂,透過傳音系的前輩認識了奕碩和百合花樂團,奕碩到國外交換的時候還傳給我他當時製作的DEMO我覺得很感動,那是一個在車子後面不斷倒退的畫面,但其實車子在前進,北方的灰色調很鮮豔的印在寂寥的韻字律詞上。在音樂會他以一首《假使我是一位女人》唱出一個複雜矛盾處境下前輩的心聲,聲聲喊進理解與否的交界。
和蔣韜、瑋傑的認識是在《寂靜的迴響》才真的開始,聽到蔣韜說的事唱的歌,我好像大概碰到一點點他感性的地方。而這個感性的地方扣回到明白歌他所寫的詞與音樂上的選擇,我似乎看到了某種石頭的質地,是中游之河的沉積有點銳角但整體尚稱圓潤,時而順水而流時不動。瑋傑也是在音樂會認識,當時在自我介紹時,印象深刻的是一首他和TITI還有好多人一起合作的歌曲,用歡快的節奏,卻透過客家印尼國語娓娓敘事出離家的新移民或移工的感受,那種某種忍著為了家庭或是生活的「還算夠用」「還能啦」,讓我想到曾經照顧家人的阿蒂阿姨,他不太會講中文、臺語,在家人過世的後事期間,我是他唯一的聊天對象,她先笑笑著拿著國三兒子照片跟我說:「這是我兒子,他很帥吧!我覺得他很帥,跟你一樣帥。我們好幾年沒見面了,你家人去世了,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了,如果沒有下一個老闆,我不知道要到哪裡去,兒子要上學。但如果回去我又可以看到兒子了。」後來人權藝術生活節的作品其中的配樂瑋傑也二話不說幫忙伴奏和編和絃,甚至不收任何報酬,讓我感覺到氣度與提攜的關懷。
和王榆鈞、莫子儀其實不算認識,與榆鈞第一次碰面或許是在《臺南公園的身體地圖-百日行走》與音樂碰面,當舞團身穿白紗,在樹林間與草地上流轉時的時光之聲。後來又在《假面遊行》聽到關於「讀」的日出,或許不新每日依舊,但在飲酒過度的隔天;憂慮堅持丟掉睡眠的隔天或種種理由經過的隔天,有不同感受的「讀」。與莫子儀,是在七堵那時我在《臺北歌手》電視劇美術組打工,當時只有匆匆幾面畢竟在趕製著巷弄、田園、旋轉舞台的佈景。但印象深刻是他總是和每個人點頭打招呼,有一夜大雨滂沱我們趕工到半夜大家也在另一個棚拍到半夜,他對著我們說:「辛苦了,快來喝」之類的,因為當晚有劇組煮的熱湯。後來才知道他在臺北歌手中的精彩表現,還有在香港反送中時期他的聲援。
淑娟和健藏是在明白歌的時候認識,雖然私下不是很熟,但是記得健藏睡眠需要非常安靜的環境,然後他很積極的找紓困方案給我看。淑娟健藏的表演也在排練中幫助我詮釋特務的聲音與身體,他們更是常常給予我肯定。當然巡演中間我有發生過一些有趣的事,淑娟每次都會有一句:「伯~豪~!」帶有不知如何是好又好氣又好笑的語氣,健藏則是淡定認真,後來也有和健藏合作,兩位都是很厲害的演員。
也不知為何,我們彼此都有過知道或不知道;記得或不記得的聯結,我可以是朋友、欣賞的觀眾或是夥伴等等,而這些聯結其實或許就是在某個時刻會響起的迴音。我們的過去也是由許多個明天組成,時間不斷裂解但又透過歷史感時而凝聚。在每個艱困的時間段,也都有著各自發光發熱彼此有著若有似無聯結的人們,帶著自身的複雜與獨特在艱困的環境下進行選擇,而正是每個選擇決定了未來可能長甚麼樣子,有的時候可能得過好久才會有擴大的迴響。在當下,能夠聚在一起聽一段故事、聽一首歌、唸一首詩,就很珍貴。我也很期待這次又會新認識到誰、接觸到甚麼,感受到甚麼?
讓我們一起點一首歌吧!
_____
#《點一首歌給明天》線上募資音樂會
直播時間|7/11 (日) 15:00-17:00
直播平台|再拒劇團及明白歌臉書粉絲專頁
出演者|王榆鈞X余佩真X林奕碩X黃衍仁X黃瑋傑
《明白歌》音樂設計、演出者|洪健藏X曾伯豪X蔣韜X劉淑娟
特別邀請 影像朗讀|莫子儀
主持人|林欣怡、黃思農
友情贊助|半路咖啡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簡單歌唱 Singpl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唱歌的時候總是覺得很卡、很吃力嗎?現在點擊下方連結,我將告訴你如何讓唱歌就像講話一樣自然, 輕鬆唱出好聽的歌聲!點我看答案:https://www.thisissingple.com/5-day-challenge/ 受夠了唱歌一直沒進步,想要在能夠馬上在朋友面前唱出好聽的歌聲? 點我了解一針見...
奕 寬 可 樂 果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個人的號外
踏入《號外》四十年,前輩們都說《號外》離他們生活好遠。
我不以為然。我這種被視為有能力帶領一點思潮的人,都好像對很多事情不以為然。
所謂「帶領潮流」的人,往往都會顧盼自豪。
某天我看黃偉文的面書,他貼了鄭中基的《人若然忘記了愛》的改詞版,說:「現在有人喜歡的事情,他二十年前已經喜歡了!」(Everything you like I liked twenty years ago!)這句印在很多T恤上的說話,引證了某種「自豪」感。的確,大概二十年前,我還是會聽著電台,看著收音機傳來什麼。是彭羚唱「其實我想結婚,橫掂有鋪結婚癮」(彭羚唱寄調《讓我跟你走》),還是「帶你老豆入廚房,我餵佢食橡皮糖,原來棚牙爛晒,帶佢放係大會堂。你有你入自由黨,我有我食話梅乾~」(黎明真人演繹《情深說話未曾講》之廚房版《帶你老豆入廚房》)……那時候,收聽的瞬間,還是有一點那一刻共享秘密壞事的快感。那個時代,電台仍是某種「瞬間的快感」的提供者,錯過,就沒有了。那時候的人,交往的時候會一起聽《嘩嘩嘩》,還會打給那時候的男/女朋友,邊聽邊笑。而且,有很多「傳奇瞬間」,過了就沒有了。比方說,以前卡拉OK剛流行,903會找來歌手交換唱歌,那主題叫「星星相惜交叉剔」。而我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聽到楊采妮版本翻唱蘇慧倫的《我一個人住》,不知道現在903的前輩們還有沒有留著。就算有,也不容易找出來再聽一次吧。
如果《號外》是一個人,不論他願不願意,時代也向前走著了。正如我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我在做電台,而電台的角色和功能都跟以前不同了。
以前電台是「微妙瞬間見證」的工具。你有聽,就是有聽。沒有聽,你聽同學、朋友覆述,也不是那麼一回事。所以,Radio magic 在這個世代已不復見。你這一秒不看,不聽,不理一件事,如果網路上有人留下了足印,你還是可以下載收聽。現在我的朋友聽《光明頂》,當然有人聽Live的。但有更多人,是加入了一些Line/ Telegram的群組,每天早上上班的時候聽四十五分鐘陶傑的發言。做電台節目,由一秒感動,變成傳世的傳奇。你的東西只有時效性,不能傳世,也沒有花時間的必要。網路上搶著要給你娛樂要你笑要的哭要的感動要你驚要你怕要你可憐的人,恆河沙數。你看,最近有一次連中東黎巴嫩有一個家務助理打嬰兒的短片上載了,香港的媽媽群組都群起攻之要尋個真相,找出那個打嬰孩的毒婦。我現在才知道香港人對中東嬰兒,都那麼大愛無疆。愛不愛不是重點,重點是媒體變了,生活方式變了。我們很多人在網路活得像一個身份,在現實世界可以是另一種模樣。而這種表裏無一性,造就了無謂的紛擾。當人人都有機會是媒體,人人都有機會做trendsetter(潮流製造者)。
當然,有機會不代表可以做到。《號外》給我的,不是一種「那時候流行什麼」的能力,而是一種「如何令某種東西流行」的力量。《號外》的原型是什麼呢?大抵是在香港經濟發展的時候,一群中產覺得現在香港的本土口味不夠「有品味」,現存的雜誌也不能再給他們滿足。大概創作原點有點像現在的「翻唱歌手」或 YouTuber 一樣,是別人做的雜誌不夠好看,所以自己捋起衫袖做吧?而在前網路時期,雜誌有著「建構社群」的功能。中學會考的時候英文科的老師一定會教我們寫 Letter to the Editor。寫稱謂的時候一定要用上Dear Editor,Editor要有大楷的E。老師說Editor是一個人,是帶尊稱的。原因是,每一本雜誌,也是一個族群的延伸。
某次在香港的大學聽到,建立「個人新聞台 PCHome」的創辦人,現在在台灣寫《國宴與家宴》賣到世界滿堂紅的詹宏志先生曾說:「雜誌是一個族群」。就像新聞群組、聊天留言板沒有出現之前,雜誌就是有著共同趣味的人交換訊息的地方。亦舒的半自傳體式小說《女記者手記》中也有提及,有些讀者,以前會像現在的網路噴子hater一樣,看到不滿的文章,如她寫過一些對某位外國歌手的辛辣批評,都會收到如雪片撒落的投訴信。而Letter to the Editor就是讀者與編者交流的接點。你讀的如果是釣魚雜誌,在某地方,那季節釣著某一條魚,那條魚用那個魚鉤比較好?如果你讀的是摔角雜誌,那個地方什麼時候有大賽,大賽有什麼選手參與,參與過後又有什麼後著,之後的發展若何?這些都是以趣味分割的族群建構,也是市場分割的部份。常聽人說,香港的雜誌以前是Trendsetting的能手。以前讀《yes!》,你真的會相信某個歌手是理應被稱作「毒瘤明」的。而讀《號外》的人又在追求什麼呢?從很多個《號外》留下的身影看來,有一群追求著更好、更潮、更時尚的人,是《號外》的追隨者。錢瑪莉的人生除了穿Kenzo,他們代表著精英族群的生活。他們看不起中文大學的人,他們會看《明報月刊》,他們會認中關社,他們不知道生活的趣味,穿著打扮也無聊透頂。從錢瑪莉的眼中看來,時尚的女人需要晒很多的太陽,以黑珍珠皮膚代替我們現在深信不疑的白就是美。錢瑪莉更不會明白,為什麼平庸的人只希望自己在「德福花園」供完房子就當自己完成人生的使命(我相信現在很多八、九十後也在想如何供完他們的三百多萬房貸吧?)錢氏代表的,是一種香港欣欣向榮,大家開始有餘裕的生活態度。四十年前,我們應當這樣。三十年前,大抵是《號外》族群的性取向使然吧,他們的生活也有介紹當時仍未「非刑事化」的同志生活指南。在同志作家葉志偉的筆下,《號外》給了他和他的族群朋友的同性戀生活啟蒙。那時候的同志,往往扉徊在即若離之間,究竟自己是不是?這種對同性的性慾是對抑或錯?葉氏筆下的主角,就是在這種賀爾蒙和道德對錯之間,在《號外》中找到救贖,穿著那時候很流行的Dr. Martens 皮鞋,戴著過多的手繩,按圖索驥的在《號外》的同志生活指南中,尋找那個在主流媒體隱形的生活空間。再過一段時間,當《yes》介紹的衣褲鞋衫都在幾百元的價位,潮流雜誌開始滿地開花,《號外》還是那個「生活品味」的重鎮。那時候還是電台節目主持的黃偉文在中學時代,據說也會購讀《號外》。而他曾在《號外》封面那一季,做「猿人襲地球」那一期,曾提及那時候買《號外》,是需要在午飯時間買的。還會有意無意的跟同學說「這雜誌的字很難懂的,你不會讀」。也許,每間學校都有一種這樣的人。那時候我的學校需要在屋村,我的父母雖不算目不識丁但也只是一天到晚擔心錢不夠用那種人。對我出身的那種家庭,所謂品味是遙遠的。讀物也只可以是老師介紹的「讀好書」書單,才會有機會讓我借讀。對,只是借讀,而不是購閱(說過了,家貧是事實)。那時候那種文化窗口,跟今時今日不同。我要讀村上春樹,也得要等圖書館的老師買回來,然後才有機會放出來給我們讀。對愛情的想像,來來去去都是梁望峰或是張小嫻。這些都不會是母親理解的世界。母親最希望我讀的,只是教科書:「你考試又唔係叻過人讀咩閒書。」對,因為我在班上永遠只是考第二、三的名次。陳浚旌(中學時代永遠考第一那一個人)永遠都比我優秀,而母親也會說「為什麼我沒有辦法考第一」。但那時候,在母親不知道的世界和空間中,也有一兩個同學會讀《號外》和他們的周邊人士寫的東西,如那時候的903會談及英倫流行音樂的潮流,Sex Pistol 是什麼?我當然不會知道。我只會聽陳慧琳的《誰願放手精選十七首》和許美靜的《靜聽精彩十三首》去完成我需要做的十五年會考Past Paper。那時候,卻有一個叫鍾思漢的同學,知道Sex Pistol,會在Past Paper 中掏出林奕華的《太多男人太少時間》,那本講北海道強生故事的那本小說。至於鍾思漢和陳浚旌在做什麼,我已沒有聯絡也不會打探了。只是依稀記得,那時候的自己,看著一群有閒錢讀《號外》,有樣貌空間交女朋友的朋友的生活,覺得自己很渺小,很遙遠。
進了大學,好像都沒有那麼認真的想像生活品味是什麼。一九九七年的時候會考,一九九九年的時候進了大學。那時候我們好像要進入新時代。我曾經在一家網路電台工作的,叫Radiorepublic。那時候寬頻仍沒有那麼快,網路電台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大概,我們都好像要做一些節目出來,然後要大家去聽。但由於沒有廣告,所謂網路電台也不知道如何生存。我做了大概半年就走了。那時候要做很多東西,要做清談節目,要做音樂節目。生活是什麼也不知道,有什麼態度可言?也像錢瑪莉的所言,我進的是中文大學,那兒的人相對比較簡單,比較直白,比較樸素。那是地理環境使然的:當你身在大學區,從宿舍走到超級市場都需要二十分鐘的腳程,要一排巧克力一個即食麵也需要努力,什麼中環,什麼同志,什麼生活品味,其實都會暫時放下。因為要完成課業生活,已不簡單。
再過一段時間,我去完日本唸書回來,遇上了好幾個奇怪的機會。如《號外》的前總編輯黃源順因為在《信報》讀過我的文章,就找我寫一月一次的人物專訪。那時候還有又一山人拍照,寫的人都是我選,而做的東西都很厲害。當時還沒有很多人在乎的何韻詩、陳淑莊、王貽興,我都好像有寫過。現在這些人,我是有手機,但也不再聯絡了。各種理由吧。是什麼都不再重要,也許我仍維持著某種在錢瑪莉身上感染的直白:看著曾經是朋友的人轉變,我會慢慢挪開身影。而為著寫稿子,我也需要下很多苦勁。其中一個啟蒙我的同代朋友,是大秀。你也許沒有很聽過他的名字,但他在《Milk》的文化欄目這些年,教了我很多事情:他說作家的態度就是吸收和輸出。要讀書才有東西可以寫。這跟也斯教學生的方法有類同的地方:也斯生前也教過學生,說「冇野寫唔好搞人,睇多D書」。直至今天,我也絕少在專欄中論另一個作家。像電影《小親親》中那個應可被現在的人稱作「文青女神」的吳秋月不一樣。寫專欄要讀書,是我一直相信的事。而大秀也教我讀很多台灣中生代的作家。他說黃國峻好看,黃春明的孩子那些傳奇事,都是他告訴我的。為什麼這些以前理應在《號外》中出現的人,卻到了《Milk》呢?黎堅惠在世之時,曾在書展跟梁文道、黃偉文搞講座,談的是「時尚書寫」。梁文道想切入的點子是,如果香港的作家要找下一個市場,《號外》式的、《Ameoba》的時尚書寫,會不會有一定的市場呢?可惜或可恨的是,那時候去書展趁的人,也許是粉絲,問黎堅惠或黃偉文的問題,大概都是問他們會不會有機會再做《Ameoba》之類啟蒙人心的刊物,我很記得黎氏說:「要搞都搞過了,以前搞的時候就被人家說我們搞小圈子。」的確,以前的《Ameoba》有著「年輕感覺《號外》」的氣味。找來當時得令,在903的舞台上撐一字馬的謝霆鋒做封面。找來 Dry(是雷頌德和馮德倫)起封面叫 Dry Wet Wet,淋濕了不苟言笑的馮德倫先生。那些傳奇,仍是歷歷在目的。只是,這十多年,誰在建構潮流呢?
也許,我玩面書這些年,都是在想像究竟什麼事情會令我生活好過一點。如果你認為《號外》曾做過trendsetter的角色,倒不如看看我這些年試過,有成功有失敗的 KOL 個案。如果你記憶比較好,「#如果你工作累鳥」這幾隻字,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網路上看奧運,集中看體育運動員胴體這「潮流」,是誰射入網路的呢?當時我在想,大家看奧運,為什麼要看誰贏?贏了又如何?跟我有什麼關係?很簡單,體育運動自從加入了商業贊助,那大家就直白一點說,其實運動員也只是在娛樂大家。為什麼歐鎧淳會比李慧詩更多媒體曝光機會?為什麼方力申司徒端祈可以成為藝員?那也不過是「你的樣子如何,你的身材如何,你的命運也必如何」。那網路的出現,只是把人的慾望更輕易的放大,更輕易的射到人類的體外。手機閱讀是私密的。以前看電視,你的家人必會跟你分享電視的內容。你聽收音機,如果被母親知道你偷聽《聖馬田寶貝紀念夜校》,她一定會罵你。但她自己背著丈夫聽顏聯武的《霎時衝動》,她就是對的。那時候唸男校的我有女同學打電話給我,電話由姐姐或父親聽,他們會叫我聽電話,老豆也會有意無意的說一句「阿仔呀,有個女仔搵你呀」,之後母親就會煞有介事的出來說「你求學時期不準談戀愛呀」。但現在你看看小孩的手機?誰知道他們的Tumblr在看什麼人性交的畫面?他們的Snapchat有幾個炮友群交的群組?總之他們看手機,父母很少機會知道他們在看什麼。因此,你不難發現,在網路上,關於性、交往、感情、港女港男糾結的事情,是最多人看的。因為香港人都愛面子,沒傳奇,大氣候要清淡無味。在這個喜愛用性和「交往人數」論斷人是否一個好人的「民族」,網路上對性或 「#又有性暗示」的需求,是「#唔可以原諒」地被需要的。那從2012年起,你應該明白為什麼Tom Daley越來越多人報道,阮馬素無端平白無事會變成某個商場特意要邀請他來為那元旦倒數的嘉賓,而他所得到的名錶及保健食品的廣告合約,也許都是網民在「#如果你工作累鳥」這遊戲下所衍生的副產品。
一次的出現,是偶然。那如果再出現一次,又如何呢? C Allstar 由旺角街頭走到叱吒大頒獎台再成為紅館歌手,那可以是現實世界的實力。而我也不相信《摘星天梯》和我時任的上司們看完後對他們四人讚不絕口是其中一個令他們那年獎運亨通的原因。他們要有實力,才可以上到那個位置。那吳業坤呢?2016年我曾經被一個網民恐嚇要淋我鏹水,而那網民已在留言說過她想去買但找不到。警察們聲稱他們會查但直至執筆之時什麼都沒有,也有很多朋友好像很關心我的在Whatsapp Line 和面書Messager中問我需不需要介紹定整容醫生給我一次過把我的樣子弄好。而那時候,我最脆弱的時候,吳業坤就在他要出去做運動之前,特意送我一程。這一點,我永遠都記得。吳氏是不是唱得很好,不知道。見人見智。但至少他在台上,態度清晰地告訴大家他很想也很願意唱歌,聽他唱歌的時候不需要像聽很多流行歌手一樣要提心吊膽。在他年頭一次過得到我最喜愛男歌手、新人獎金獎和我最喜愛歌曲《原來他不夠愛我》的時候,我已知道那是我們在網路上延綿慎密的努力就得到好報。首先,不論你相信或不相信也好,903的頒獎禮,要投票就是來真的。從多個証人給我的証供,他們都說商台的「網路投票」是真的。如果有些歌手覺得他們的歌不能得獎,是因為大傳媒「唔支持、唔播」,我倒真的是不可以接受的。如有一年,有一首歌叫《撐起雨傘》,有一些歌手說大傳媒不播。不播的話,商台又為什麼會讓他變成可投票選取的一隻歌,最後還要冒著這麼大的風險把一首跟佔領運動關係密切深刻的歌放到大台,變成那個頒獎禮「註腳」?自那次之後,我就知道如果網路是來真的,有些事情就可以做了。大家記得「#食好西」這件事是如何發生的嗎?是有一次,吳業坤開工過後,說自己「工作累鳥,要食好西」。大概他是想打「好東西」,而我卻截了他Instagram的圖,說:「現在的小孩說話真直接」。當然,「#食好西」是一種性暗示。究竟他吃飯之後會去那兒,他也不知道。但結果這三個字,現在仍跟著他,和很多的「廣告文案」都有挪用。當時 100毛的編輯朋友,仍對娛樂圈的人共事有點興趣,就知道「#食好西」這三字「有得玩」,但電視台的大員做訪問談這些「無聊事」不會有成果,結果 100毛的朋友就用了 Whatsapp短訊訪問的形式再炒大了這件事一次。之後,大家就留意了我和坤氏之間的交流。很多人以為我們很好朋友。對不起,我真的不會說。究竟一個人要做過什麼才是朋友呢?我想,在現實世界調侃一下大家,是朋友會做的事。但由於我的一點狡猾,令我和坤氏的面書都在互利的狀況下得到更多人關注。他現在做廣告的機會都比我多,收的價碼也比我高。我是高興的。因為,至少他成功了,沒有忘記我。而我再一次證實「#食好西」三隻字的力量,和我加瓊姐這些在網路上被視為廢青廢人的人,在各式各樣的制肘和冷言冷語之中,改變現實世界。
還有很多很多的。如藥妝店的新品介紹,最近是不是多了?關於讓座和世代之間的爭拗是不是長看長有?關於香港遊客在外地的「品格」問題,為什麼好像大家都很在乎?另外,有很多人在我回來時都告訴我:不要只做日本的資訊,現在都是韓流了,為什麼要寫日本。那為什麼各大網媒都在做日本的資訊?《逃避可恥但有用》這支舞,為什麼好像很多人在看?星野源是誰?大抵是以前903《是日本人鄭家輝》講的Luna Sea那種級數的「流行資訊」吧?
所謂KOL Key opinion leader 是什麼,老實說,我不知道。至少我不覺得我可以脫衣服上載一兩張照片就會很多人讚好。我也不會叫人食屎,或叫自己食屎。更不會自稱XXKOL然後廠商給你難喝得要死的薰衣草茶還要讚好,明明自稱文青的人都要舉高雙手脫腋毛。
意見領袖要帶起潮流,首先要問幾件事:你可以令現實世界有改變嗎?改變了你又會高興嗎?而要令現實世界改變,我要又付出什麼代價?所講意見領袖,首先你要有意見。以前我聽903會聽 Fool’s Garden、會聽Suede,因為他們會說那個好聽那個不好聽。那時候903的音樂節目,會有音樂人,唱片公司,DJ的人討論會將流行曲像《城市論壇》一樣,把《一生最愛就是你》和《濃情化不開》拿上檯面討論,誰比較好聽。當然,觀點角度見人見智,但總有點爭執點:「那有一天不想你的chorus那個hookline 是『是你嗎?是愛嗎?是你出於真心日日夜夜彷彿漆黑中說話~』和『情越濃越會化不開』比較……」現在呢?人人都是評論人了。李蕙敏再出來新歌寫得若何?鄧小巧的《強弱》、《煩可寧》、《荒唐》一次比一次來得精彩,為什麼沒有人留意?盧巧音也回來過,《哲學家》夠厲害了吧?可是卻也沒有了《垃圾》那時候的驚為天人。你去Clockenflap了沒?我覺得Chemical Brothers 不會給 Sekai no owari 來得精彩……人人都好像知道很多事情,而人人都好像想以「自己比別人知道得多」為榮。但問題是,知道又如何呢?
再者,以前的 Trendsetter 大抵比我們幸福。他們製造潮流的時候,不會被問及究竟你是黃絲抑或藍絲,你是撐警察還是屌警察的人。政治不動盪,才有閒心閒情。未來五年,我們會安定嗎?香港不安,世界也不特別寧,那要走到那兒去?
回看這些年,我好像被視為 KOL ,也有很多學生問我如何才可以做到 KOL。感覺就好像以前阿 Bu 看著電台的同事,只是回去做兩小時節目之後就可以去玩去滑水一樣愜意。對期望著 KOL 這份工作的人,大概只會覺得我可以坐在淺水灣畔的餐廳,喝著日本茨城縣運來的手工啤酒,邊寫稿子邊抽一抽水就可以有飯吃有日本可去,倒是一件樂事,right?可惜的是,當我嘗試把我的工作簡化傳達,我的學生都不相信。抽水不是很容易嗎?為什麼要想那麼多事情。
對,一次爆發,是意外。我是一次又一次的爆發,連續兩年被視為是「最有傳達力的香港面書專頁」,在我上面的是 100毛,在我下面的是富可敵國也可以殺我於無形的「蘋果日報面書專頁」。他們的資源,絕對是我的一百一千倍。我也只是量力而為的想像,究竟這個遊戲可以玩多久。畢竟我清楚知道,世道變,有些事情不變。酸人的事情不變(很多歌手本來以為自己很捍衛言論自由,到他們知道我在做黃昏節目,一個他們以為是很重要的言論自由橋頭堡的時候,已是我做了兩年的時候。他們如果真的很在乎一個電台的電台節目是不是言論自由的捍衛者,是不是應該在某些主持離開後,天天聽著那些節目然後告訴大家我是不是在維穩?他們沒有。因為他們只知道用新聞去為自己沾光的重要性),變的只是在媒體民主化(democraization of media)之後,逐臭愛醜的中國人基因性,在香港的網路會發揚光大,我們會見到更多不好看的女孩cosplay 露事業線,又或是有更多人在做自稱「社會實驗」的事情去證實香港人愛「睇人仆街」的根性去收割面書的那些engagement數字。KOL,說到底,只是虛渺的代詞。你看看你的面書,那個 KOL 真的對世道有很多意見?
有意見的人,如我,本早被視為瘋子,孤獨而卑微的一直在做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
~~~~~
原文刊於 2016年 《號外》雜誌。大家都在聊報紙,雜誌,閱讀之時,我在podcast 及以前的專欄都說過一丁點這些事。希望大家讀到。
長文?正經的?沒有人看的。都是轉發一條新聞,寫三個字(好似「咁都得?!」),就會有好多反應了。
奕 寬 可 樂 果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請不要無力,因為大家其實好忙
必須要坦白,自從九十年代尾二千年初出黎社會做事,就開始唔係特別鍾意蘋果嘅新聞報導模式。不過作為一個殖民地時代前後成長嘅香港仔,可以好肯定咁講,蘋果日報,無論新聞、財經、娛樂、專欄、副刊甚至波馬也好,或多或少都係伴隨我地呢代人成長。所以嗰份感覺好似一個從小認識但唔相熟嘅中學同學突然離開咁,如果話悲傷就太矯情扮嘢,不過係一份避唔到嘅可惜同有點失落。
發覺網絡上好多香港人覺得係香港未日,新聞已死,步入黑暗等等,隔咗半個地球都感受到嗰種無力感,彷彿從今天起就什麼都無嘢可以做到。
從來都唔鍾意賣情緒散播無力感,相反,蘋果日報停刊我唔相信係香港未日,更加唔代表新聞已死,所謂嘅「無力感」只係短暫嘅集體氣氛,事實上大家仍然有無限咁多空間,可以做好多嘢,可以好忙㗎!
失落、傷感總會有,但無可否認,我地多年黎嘅心態的確出現咗好多問題,間接令大家好容易感到無力。所以係咪可以借呢個機會「白事」當「喜事」去思考下之前有咩問題?
老實講,由九十年代開始,香港嘅食買玩即食文化,揾錢至上缺乏文學藝術修養,無國際視野(只有大中華視角)已經影響整個報紙傳媒生態,咩人睇乜嘢,咩社會做就乜嘢傳媒,如果話「新聞已死」嘅話,於個人而言...死咗好耐。然後,唔知幾時開始,香港嘅傳媒就帶起咗標題、口號、表態、畫面,但缺乏細節嘅論述模式,呢個現象延伸到網絡同依家嘅社交媒體時代。
呢個現象(同後果)係我、你同大家都有份營造出黎,唔應該亦唔可以賴誰,衰啲講係共業。去到依家咁嘅環境,失落過後應該借呢件事去集體面對下之前嘅不足,好老土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進入咗網絡時代已經好耐,只要有心唔會無新聞或者真相,哪怕係戰亂或者極獨裁國家(例如緬甸或者伊朗)都總有唔怕死嘅記者報導,問題係大家肯唔肯唔靠社交媒體,直接去各大國際傳媒去睇。什麼假新聞當道,唔知信邊個,笑話!同一單新聞可以睇幾個國家,唔同傳媒嘅報導。擔心英文水平唔得,咪順便練習英語閱讀囉。一次過提升香港人整體英語水平同國際視野,邊個夠膽話長遠無用?
一個地方嘅報紙其實就係反映當地文化,所以大家唔係純粹靠買份報紙支持,而係長遠思考點樣支持香港文化。唔洗諗得太文藝,電影、音樂、文字、攝影、畫畫、就算網絡創作都係文化嘅一部份。唔好覺得無用,講個關於英國人五六十年代對國民身份迷失嘅真實歷史比大家知。
經歷戰後重建,五十年代英國經濟雖然回穩,不過迎來嘅係蘇伊士運河危機,被盟友譴責遺棄,各個殖民地嘅獨立運動興起,英國人真正要面對帝國沒落,然後經濟回落,英鎊國際地位受挫,執政保守黨唔長進,全國直情要接受自己係「廢國國民」。
响呢個時候,利物浦就出現咗一隊樂隊,無錯喇就係Beatles,純流行音樂,結果响六十年代中做就"British Invasion",入侵美國繼而全世界。佢地就為英國帶黎超大嘅經濟利益,連英鎊都帶動埋,如果話救咗個國家同民族一啲都唔誇張。Beatles初期係無政治立場,不過一隊band帶動國家經濟,搞到當時嘅工黨首相Harold Wilson競選都要做攝石同佢地合照,影響政府嘅匯率政策。同時"British Ivasion"帶動整個英國創作工業向國際再一次輸出差啲變廢國嘅英國文化,而英國人就揾返自己嘅身份,。
所以,邊個話流行娛樂唔係文化?再深入啲講,Beatles當年無立場,無嘢要大大聲表態,但由佢地帶動嘅其他產業參與者呢?七十年代點解John Lenon响美國咁有政治影響力?即係咁,大家好憎TVB,但憎唔憎「天與地」,ViuTV算唔算中資,咁格仔Mike導呢?再遠啲,大家恥笑陳奕迅,咁佢唱林夕嘅詞有無影響力?
大家排隊賣報紙嘅時候,有無諗過將來點樣用嗰每日十蚊支持其他香港文化產業堅持緊嘅朋友?賣份報紙都未必由頭到尾睇晒(死唔信個個都連波馬經廣告都睇埋),咁可唔可以用同樣嘅寬容心態對待其它本地文化產業,就算有些少唔啱心水都揾可取之處企硬支持呢?有無諗過每日50萬份xHK$10第如幾多票房,幾多本書,幾多隻CD等等?香港人口雖然少,但勝在平均消費力異常強,勁過好多國際大城市甚至國家㗎,有無好好利用?
點樣無力感法?好忙喎,至少我都病都仲做緊,休息下瞓醒,又一日啦,朋友!
#有緣再會
奕 寬 可 樂 果 在 簡單歌唱 Singpl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唱歌的時候總是覺得很卡、很吃力嗎?現在點擊下方連結,我將告訴你如何讓唱歌就像講話一樣自然,
輕鬆唱出好聽的歌聲!點我看答案:https://www.thisissingple.com/5-day-challenge/
受夠了唱歌一直沒進步,想要在能夠馬上在朋友面前唱出好聽的歌聲?
點我了解一針見效的方法:https://www.thisissingple.com/become-pro-in-90-day-yt/
【開嗓器】免費學習讓你的聲音更強壯的發聲練習,立即下載!
http://bit.ly/thisissingple-warmup
總是唱歌被鄰居抗議嗎?戴上這個降噪口罩【練唱必備神器-beltbox台灣】馬上解決你的困擾:
https://shopee.tw/product/214571033/4834642875?smtt=0.0.9
【FB粉專場】有任何唱歌技巧問題?來找我們吧!
https://m.facebook.com/thisissingple
【唱歌診療室投稿】你也想知道自己的唱歌問題在哪?點我馬上投稿!:
https://thisissingple.typeform.com/to/gf5U3gVn
----------
關於 簡單歌唱 Singple. #157:星光大道應該是許多7、8年級的青春回憶,想到小時候常常坐在電視機前面看超級偶像或是星光大道這種的選秀節目,而且每次看到實力歌手間的廝殺就覺得非常刺激,這次Elena老師也挑選了星光大道的一、二屆冠軍林宥嘉、賴銘偉的奪冠演唱曲目,並且針對這兩首歌的演唱進行講評,同時老師也會分析林宥嘉和賴銘偉在唱這些歌曲的時候使用了哪些唱歌技巧,以及哪些橋段應該要使用何種歌唱技巧能唱的不同聽感,如果你也好奇同時想回憶過去的星光大道,記得馬上觀看!
0:31 首先要介紹的星光大道冠軍歌手,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林宥嘉,林宥嘉的說謊或是兜圈都非常有名,那這次我們是直接回顧10年前的林宥嘉,看看他的唱歌技巧是不是依然厲害
0:49 林宥嘉演唱 陳奕迅的 Last order
2:26 我們可以聽到林宥嘉在唱 陳奕迅的 Last Order時是非常游刃有餘的,包括他在唱這首歌的使用情緒一直往上疊加的唱歌技巧
2:52 林宥嘉唱last order 星光大道冠軍演唱片段
4:36 聽完這段其實我們可以發現,林宥嘉沒有唱的非常用力,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感覺得到他的情緒又更濃厚,而且他這邊使用了一個唱歌技巧是對於他的歌曲渲染非常有用的,呈現出的唱歌情感就會非常好
5:06 林宥嘉演唱陳奕迅的last order
5:19 Elena老師在聽完這一段之後發現另一個不同感覺的唱法,因為林宥嘉在唱這一句的時候沒有什麼聲帶閉合,Elena老師認為如果可以加重一點聲帶閉合,並且聽到扎實的聲音,就會聽起來比較有感覺
5:36 林宥嘉演唱陳奕迅的last order片段
5:56 這邊的聲帶閉合的唱歌技巧就應用的比上一段還要好,雖然是使用氣音的歌唱技巧,但是卻很有扎實度而且聽起來很舒服
6:29 Elena 歌唱訓練師認為林宥嘉之所以可以贏得這場比賽是因為,林宥嘉的表現是真的非常放鬆,而且他的聲音非常有辨識度,那這也是他在這場比賽奪得冠軍的原因之一,雖然是10年前的比賽片段,但是我們可以感覺到林宥嘉在舞台上的魅力以及唱歌功力深厚
7:45 在看完第一季的冠軍歌手之後,緊接著我們就來看第二季的冠軍歌手吧!第二屆的冠軍歌手是賴銘偉,他和黃美珍組了一個團叫做神木與瞳,之後更是出了許多ktv神曲,像是寬恕或是為你而活
8:16 賴銘偉演唱春泥的唱歌片段
8:28 聽完第一段之後,Elena老師認為賴銘偉的第一段唱的有稍微小走音,不過之後有拉回來
8:35 賴銘偉演唱庾澄慶的春泥
8:46 因為賴銘偉之前是唱搖滾的,所以他就容易出現唱歌時會有一點小用力的狀況,特別是唱到高音的時候他是使用用力的方式幫助他唱上,那這樣聽趕上就會覺得有一點小累的感覺,相比林宥嘉那一場比賽就會有一點小失誤
9:10 賴銘偉演唱庾澄慶春泥片段
9:49 賴銘偉在唱這一段的時候有跟上一段一樣的唱歌問題,就是在唱高音的地方都會唱歌用力,因為他可能想要製造出搖滾的效果所以他必須要這麼唱,那我們繼續聽下去
10:45 第二段之後賴銘偉唱的很好,因為他在這邊有使用共鳴轉換技巧,這樣聽起來就不會那麼吃力,而且力度也不會像第一段一樣使用這麼用力,所以整體聽起來是很舒服的
11:23 賴銘偉在唱這邊的時候加了一個滾喉音的唱歌技巧,那這樣就會使他的整首歌聽起來更有搖滾感,而且他的唱歌情緒是再更往上疊加的
11:51 賴銘偉演唱春泥
12:50 整體來講,賴銘偉的唱法就是屬於一個非常搖滾的演唱方式,當然他的歌唱情感是渲染得非常到位,整首歌的情緒是很重的,而且他不會因為使用很大的力氣就抓不住自己的聲音,他在控制力道的方面也是非常自如,看得出來唱歌技巧與唱功都非常了得
#星光大道 #林宥嘉 #唱歌技巧
奕 寬 可 樂 果 在 JJ Lin林俊傑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Starring 特邀演出 | 阮經天 / 林予晞
JJ林俊傑第14張專輯 首波前導單曲《交換餘生》
https://jjlin.lnk.to/NoTurningBackAY
儘管命運的曲折,為了所愛奮不顧身
願交換餘生,只求存在彼此一生。
無論身處任一時空,都要緊握著的手
願交換餘生,只求此刻還能相依相守。
交換餘生,是深深相愛的義無反顧。
有分合、有失去、有遺憾、有重新面對人生
蘊含著每份情感的託付。
_
當情感驅動著生命中的所有,則足以撼動餘生的每一刻擁有。
餘生,代表著一切,代表著所有,也代表著那位所愛的人
交換,是不顧一切,能放棄所有,只求換回那位所愛的人
宇宙與生命之間運行的奧妙,看似遙不可及且虛幻,但當情感作為運行的動力時,一切將融為生命的每個瞬間,組成每一種可能。JJ充滿情感的旋律遇上易家揚的優美文字,化為一首令人動容的作品。歌曲一開始的信號音,宛如解鎖著另一個時空的密碼,而隨即而來的弦樂,就像瞬間掉進了另一個狀態,曲勢的轉換,與歌詞緊緊密合著,開啟了另一段並行的故事,同時存在、相互擁有。易家揚的歌詞,從平行時空作為開端,優美之中卻帶有一絲哀戚,當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才是本質,一體兩面的故事情節,又將何去何從。
人總說完美的結局是不存在的,那麼無論故事盡頭是我,非我,反面的人生哭過笑過,會否活成另一個平行存在的時空?
_
MV 特別邀請 金馬影帝 阮經天跨刀與實力派演員 林予晞共同飆戲,用一首歌的時間,從相遇相知到相守,將一段深刻情感用力愛一遍。JJ林俊傑以客串角色為自己的MV畫龍點睛,成為兩段故事的串點,而貓咪又扮演著什麼角色,處處充滿巧思。MV虛實之間的拿捏,故事情節又寫實又虛幻,為動容的歌曲添加一份奇幻感受。兩段看似併行又看似互相牽引的故事線,是交換、是交錯,開放式結局引人深思。
#交換餘生#林俊傑#JJLIN
_
◼︎ 交換餘生
詞:易家揚 曲:林俊傑
孤單聽雨的貓往時間裂縫裡看到了我
雷電交加之外的另一些我
烏雲靜止以後 跳進平行時空
那些我 旅行中的妳我
回憶胡亂穿梭 墜落
交換餘生 是我 非我 苦與樂
陰天之後總有續命的晴空
如果我們幾經轉折 結局一樣不動
也才算無愧這分合
定位心海的錨讓時間停頓的像慢動作
妳說命運很壞吧幸好有我
如果沒有以後 如果平行失控
那些我 不同人生的我
會以什麼方式 哭過
交換餘生 是我 非我 苦與樂
陰天之後總有續命的晴空
如果我們幾經轉折 結局一樣不動
也才算無愧這分合
雲等風 人等夢 愛輾過時光等什麼
記不住 認不出 淚眼中誰一樣臉紅
等妳說 等我說 一等就是一個宇宙
日升換月落 真愛換寂寞
交換餘生 也許 忘了 第幾夢
那時我們身處第幾號時空
因為我們手心緊握 記憶也能緊扣
可不怕前方的蟲洞
愛是時間的古董
_
詞 Lyrics:易家揚
曲 Composer:林俊傑 JJ LIN
製作人 PRODUCER:林俊傑 JJ LIN
配唱製作 VOCAL PRODUCTION:林俊傑 JJ LIN
製作協力 PRODUCTION ASSISTANCE:黃冠龍 ALEX.D、周信廷 SHiN CHOU、蔡沛蓁
編曲 & 鍵盤 MUSIC ARRANGEMENT & KEYBOARDS:簡道生Dawson Chien、蔡政勳 Andy Tsai
弦樂編寫 STRINGS ARRANGEMENT:王韻筑 Liv Wang
弦樂 STRINGS:李琪弦樂團
吉他 GUITAR:黃冠龍 ALEX.D
低音吉他 BASS GUITAR:寗子達
鼓 DRUMS:Brendan Buckley
和聲編寫 BACKGROUND VOCAL ARRANGEMENT:林俊傑 JJ LIN
和聲 BACKGROUND VOCALS:林俊傑 JJ LIN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S:JFJ SANCTUARY (Taipei)/THE JFJ LAB (Taipei)/Smile錄音棚(Beijing)/ East West Studios(Los Angeles)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S:林俊傑 JJ LIN、周信廷 SHiN CHOU、李傑匯、Wil Anspach
鼓組音頻編輯 ADDITIONAL DRUMS ENGINEERING:Brendan Buckley
混音室 MIXING STUDIO:mixHaus (Encino, CA)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Richard Furch
後期母帶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林俊傑 JJ LIN
後期母帶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STERLING SOUND MASTERING , NY
後期母帶處理錄音師MASTERING ENGINEER:Chris Gehringer
_
Production 影像製作 | LUCKYSPARKS
Executive Producer 影像監製 | 高郁傑 Otis Kao
Director 導演 | 黄婕妤 Remii Huang
Production Manager 製片經理 | 黃盈慈 Kiki Huang
Scriptwriter 編劇 | 黄婕妤 Remii Huang
Assistant Director 副導 | 陶磊 Lei Tao
Still Photographer 劇照師 | 周書羽
Producer 製片 | 江修杉 Johnny Chiang
Line Producer 執行製片 | 楊育承 Jog Yang / 周沛磬 Echo Chou
Production Assistant 製片助理 | 吳兆育 / 吳京哲 / 蔡旻樺 Min Hua Tsai / 李宥 / 黃牧謙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攝影指導 | 周宜賢 Yi Hsien Chou
First Assistant Camera 攝影大助 | 黃煒程
Second Assistant Camera 攝影二助 | 游世楓
Camera PA 攝影助理 | 童冠毓
Underwater Operator 水下攝影師 | 白杰立
Movi Operator Movi 技師 | 林子傑
Gaffer 燈光師 | 孫誌騏
Best Boy Electric 燈光大助 | 李培源
Electrician 燈光助理 | 陳唯浩 / 林詩輮 / 王建銘 / 林宗賢 / 宋兆生
Art Director 美術指導 | 周志憲 Chin Hsien Chou
Set Decorator 執行美術 | 林璟吟
Art Department Assistant 美術助理 | 梁芳瑜 / 謝承頤 / 賴俊錡 / 張宇彤 / 劉牧晨
Costume Designer 造型指導 | 楊立佳
Makeup Artist 化妝師 | 黃柔涵 / 張珉薰
Wardrobe 服裝管理 | 許書瑋
Stunt Coordinator 飛車特技指導 | 黑影特技工作室 黃世典
Stunt Body Double 飛車特技替身 | 黑影特技工作室 李孝禎
Sound Crew 收音師 | 陳柏華
Boom Operator 收音助理 | 曾銹妮 / 黃奕瑞
Cast 演員 |
Baby Joe | 白潤音 Run Yin Bai
Baby Olivia | 吳以涵
阿全 | 隆宸翰
Extras 群眾演員 |
漁港船長 | 馮勝順
漁港釣客 | 黃彥棋 / 白啟耀 / 白慶霖 / 吳天生 / 蔡武建 / 黃瑞良
漁港攤販 | 謝雅慧 / 王筱婷 / 吳可薇 / 陳可青 / 邱天麟 / 潘芷萱 / 陳政翔 / 黃浩翔
市場攤販演員 | 宋昭儀 / 孫靜誼 / 黃浩翔 / 謝承恩 / 邱郁芳
工地工人 | 韓芮宜 / 鄭凱元 / 張天祥 / 張仕彬 / 劉智勝 / 簡璞 / 余小倩 / 殷文琦 / 廖映華 / 陳名雄 / 丁立 / 尤朝會 / 潘志軒 / 阮致宇 / 楊育承
工地建商 | 王尉麟 / 陶喜
工頭 | 洪章世 / 何翔宇
工地攤販老闆娘 | 葉蕙芝
游泳池泳隊 | 板小早泳隊 / 羅威士 Jovi / 王珮晴 Maggie / 任羽彤 / 許景涵 / 陳印恩 / 陳印平 / 羅葳 / 羅羿 / 羅仕 / 周立祐 / 游成濬 / 游晨煜 / 王和樂 / 陳妍淇
游泳池工作人員 | 孫靜誼 / 余明軒
救生員 | 莊俊喬
游泳池泳客 | 廖珍汨 / 王珮晴 / 謝承恩 / 黃牧謙
貓咪演員 | 小寬 / 吉古拉 / 絨絨
貓咪主人 | 吳依潔 / 吳侑庭 / 吳育琳 / 高嘉蔚
白潤音經紀公司 | 廣瀨經紀 Hirose Entertainment
經紀助理 | 詹晴文
阮經天經紀團隊
Artiste Management 經紀人 | 何宥箴
Artiste Management Executive 經紀執行 | 陳志忠 / 周業豪
Hair Stylist 髮型師 | ZOOM Rick
Hair Assistant 髮型助理 | ZOOM Ray
Makeup Artist 化妝師 | 陳佳惠
Makeup Assistant 化妝助理 | 梁安妘
Costume Designer 造型師 | 曹偉康
Costume Assistant 造型助理 | 陳爰綺 / 盧沛蕎
林予晞經紀人 | 游毓茹
隆宸翰經紀人 | Jenny
Transportation 劇組司機 | 陳建生大車隊 張裕芬 / 洪文忠 / 林孟廷 / 洪國勝 / 葉雙輝 / 謝春曙
Artiste Driver 藝人司機 | 小張哥車隊 / 張瑋中 / 楊金麟
Truck Driver 燈車司機 | 黃偉傑
Lighting Equipment 燈光器材 | 貞寶企業有限公司
Camera Equipment 攝影器材 | 宏達數位影業有限公司
Post Producer 後期製片 | 吳珮瑜 Sunny Wu
Post Producer Assistant 後期製片助理 | 王芃勻 Daiso Wang
Editor 剪輯師 | 林佳穎 Rémi Lin
Colorist 調光師 | 蘇佩 (TimeLine Studio 時間軸)
VFX Artist 特效師 | 林貫洋 Guan Lin
Additional Sountrack 片尾配樂 | 林俊傑 JJ Lin (JFJ Productions)
Sound Designer 音效 | Deer Post
Sound Mixer 混音 | Deer Post
Special Thanks 特別感謝 | 新北市協拍中心 / 水湳洞安檢所 / 福華市場總幹事呂榮華 / 福華市場全體攤販 / 盈象企業行張勝雄 / 新美齊集團 / 興雅國中全體師生
奕 寬 可 樂 果 在 Sandy H. 黃小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久違的觀光影片來囉~~~而且歌曲有中英文兩版!
先發中文版,英文的敬請期待!
小時候我曾經和家人住過埔里。
長大後每次回到南投,還是有著熟悉又溫暖的印象。
在南投旅遊,你不會覺得消耗體力,而是獲得更多的能量。
如果你最近剛好因為忙碌的工作或低落的心情,覺得需要「充電之旅」,不妨去南投踏踏青,讓自己回到一個舒服的狀態。
重新回到你的崗位時,又是一個蛻變過的自己了。
沒錯!它就是那麼神奇的地方。
------------------------
【我在南投心自由】是一支介紹南投觀光景點的MV,結合了我以前喜歡用的綠幕創意,配上實體拍攝、空拍、特效後製、把南投之旅呈現的像一場美麗的夢境~~ 這個影片的拍攝過程也很辛苦。和團隊們花二十多天取景,每一個素材都是親自拍攝。拍外景很看天氣,今天的天空不美,我們明天再來。感謝數十天的製作過程中協助我們的所有同仁,一起實踐這次的創意!
#南投其他推薦景點請留言分享喔
#過幾天會出全英文版🌍
【我在南投心自由】歌詞:
遙望著你
自在的神情
恰似溫柔的氣息
但悄悄散發自信
你的心
猶如山脈堅定
過濾所有的懷疑
心如水般的透明
雨天過後 你牽著我
走到綠色茶園的盡頭
日月潭上 映著一幅 最美麗的日落
你曾說過 學習大地 需要的是點寬容
用我的步伐踏上北峰
你會在那裡等我
我在南投 有好多的體會
讓雨水和太陽當我們快樂的泉源
我在南投 和你慢慢發現
原來永恆自由的心靈離我沒那麼遠
原來簡單自然的愛情可以如此純粹
聽微風 輕輕對我說
打開感官去享受
所有微小的感動
多年以後 當我回頭
是你教我隨自由漂流
不用難過 不用總是
活在別人的眼中
你總是說 學學大樹 慢慢的爬向高空
像瀑布一樣想哭就哭
提煉生命的溫度
我在南投 有好多的體會
讓風雨和太陽當我們快樂的泉源
我在南投 和你慢慢學會
原來永恆自由的心靈離我沒那麼遠
原來簡單自然的愛情可以如此純粹
the heart of my home 圓滿了我的夢
the heart of my home 漸漸忘掉憂愁
the heart of my home 讓我勇敢的走
the heart of my home~~~
原來永恆自由的世界就在我的心中
☀️出品 Presented by |南投縣政府 Nantou County Government & 黃小玫影音工作室 HXM STUDIO
☀️Music Production 音樂製作
演唱/詞/曲 Performed / Lyrics / Composed by |黃小玫 Sandy H.
製作 Produced by |黃小玫 Sandy H. & Stelios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憲樂錄音室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 | 鄭憲聰
人聲後製 Vocal Post | 朱秉彥 AYen Chu
混音 Mixing & Mastering | Romano Erafficci
☀️Video Production 影像製作
監製 Executive Producer |邱于庭 Sunny C.
導演 Director |黃小玫 Sandy H. & 高偉鳴
製片|邱于庭 Sunny C.
主攝|高偉鳴
副攝|洪敬堯、賴奕澤、黃瀚陞、黃揚舜
空拍|Benny
後期導演|黃小玫 Sandy H. 、邱于庭 Sunny C.
後製|高偉鳴、黃揚舜
妝髮造型|陶俐
造型助理 |Miuny
☀️特別感謝:
南投縣政府
林明溱 縣長
陳正昇 副縣長
洪瑞智 秘書長
觀光處
陳志賢 處長
黃山 科長
歐志鵬 科員
新聞及行政處
林琦瑜 處長
施東憲 科長
簡岳隆 科員
葉晉源 科員
曾聰顯 科員
紫南宮
中台禪寺
虎嘯山莊
日月山莊
溪頭自然教育園區
老英格蘭莊園
游山茶訪
天鵝湖茶花園竹筒餐
妮娜巧克力夢想城堡
見晴花園渡假山莊餐廳
箱根溫泉
清境農場
☀️小玫的其他影片 Other videos by Sandy H. ☀️
・【台湾で会おうね!】我們在台灣見吧! https://youtu.be/MtHwzjZSJxk
・【屏東 KEEP GOING!】(2020全中運主題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e7x6...
・【海與光】(我們在屏東見吧!)https://youtu.be/SMXyXMKUBdM
☀️Follow me on: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Ms.HXM/
Instagram: sandy.h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