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氣質流露的優雅城市|奧地利維也納Vienna
維也納是奧地利首都與最大城,雖然距離奧匈帝國的瓦解已經超過了一世紀的時間,但維也納依然處處閃耀著舊皇城的貴氣與優雅。除了賞心悅目的街景外,整體城市的氛圍與步調相較其他歐洲大城市又顯得更悠緩一些,也是最宜居城市的榜上常客。像我一樣喜歡建築、古典樂和歷史的人,也必定會相當喜愛維也納。
▌維也納的宮殿
作為哈布斯堡皇室的居住地,維也納共有兩座宮殿。一是位在市區的霍夫堡皇宮(Hofburg)與市郊的美泉宮(Schönbrunn)。位在維也納市中心的霍夫堡皇宮過去是哈布斯堡皇朝統治者的主要皇宮,在今日則是奧地利總統的起居與辦公處所。皇室過去居住的區域如今對公眾開放,包含最熱門的皇家公寓,可一窺過去末代奧皇約瑟夫與受人喜愛的茜茜公主過去的生活與辦公環境。
位在維也納市郊的美泉宮則是奧地利皇室的夏宮,除了宮殿本身外,還有幅員廣大的花園,堪稱奧地利版的凡爾賽宮。這座有1441間房間的皇宮無論在建築、文化、歷史上都是奧地利最重要的宮殿之一,也是了解奧國女皇特蕾莎時期歷史與建築的最佳去處。美泉宮十分熱門,遊客眾多,我會建議安排一大早就來參觀,避開人群。
但因為這兩處皇宮內部都是禁止攝影的,因此如果想拍照記錄皇宮的華麗,我會建議去同屬霍夫堡皇宮建築群的奧地利國家圖書館,此圖書館過去是皇家圖書館,建築華美外也開放拍照,值得一訪。
▌音樂之都維也納
維也納過去做為帝國的首都,是貴族、上流社會雲集之處,也因此藝術發展蓬勃,而維也納又以音樂最為世人所知。古典音樂史上赫赫有名的音樂家如莫札特、貝多芬、布拉姆斯、海頓、舒伯特、馬勒等人皆曾在維也納居住工作。但對近代維也納影響最大的音樂家,當屬華爾滋之王小約翰史特勞斯。他的著名作品『藍色多瑙河』,到今日仍然是維也納愛樂新年音樂會的必奏曲目。
而即便帝國崩解,古典樂仍在維也納留下豐富的觀光資產,各類音樂表演從較正式的國家歌劇院、維也納愛樂廳到一般小型的演奏廳都有演出,在維也納街頭也常有人分發傳單並介紹當天的演奏會,有興趣的人不妨先做好功課再去。
不過著名的樂團通常在旺季的七八月會休假,想聽音樂會的人可以避開這個季節,而想參觀與拍攝像是國家歌劇院這類場館的人,則可以趁此時前來參訪。
此外,維也納的中央墓園也是許多古典音樂大師如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約翰史特勞斯父子的長眠之處,想看古典樂巨頭跨時空相聚的樂迷,可前往維也納中央墓園的音樂家區一訪。
▌維也納的建築
在十九世紀中葉時,過去曾保護維也納免於土耳其人入侵的中世紀城牆反而成為都市發展的阻礙,因此皇帝下令拆除,城牆遺留下的空間就成了寬敞的環狀路。由於許多知名的維也納景點都座落在環狀路旁,又彼此有著不同的建築風格,例如新古典式的奧地利國會大廈和新哥德式的市政廳等建築,讓環狀路以及在其上循環的一號電車成為自助旅人遊覽維也納市景的最佳首選。除此之外,維也納還有許多著名的教堂建築,如壯觀的聖史蒂芬大教堂、金碧輝煌的卡爾教堂與彼得教堂等都值得一訪。
▌維也納的咖啡館
自從土耳其人入侵引進咖啡後,維也納便發展出數百年悠長且著名的咖啡館文化,甚至有以維也納命名的咖啡(維也納咖啡,即黑咖啡上加打發奶油)。通常在維也納咖啡館點咖啡都會附一杯清水與一顆巧克力。但我發現其實不只限於維也納,在布達佩斯亦同,或許是奧匈帝國遺風吧。過去維也納的咖啡館除了是社交場合,有精美的裝潢之外,也有許多人把咖啡館當成自家客廳的延伸,在咖啡館讀書、閱報數小時,也不會有人去打擾。有些人因為在咖啡館的時間很長,乾脆把自己的寄件地址改成咖啡館的地址,如中央咖啡館的常客Peter Altenberg,「如果我不在咖啡館,就是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的名句也因此誕生。
維也納是座內外兼具的美麗城市,能欣賞美麗的建築外,也可以參加許多藝文活動。維也納也鄰近許多名城,如匈牙利的布達佩斯與捷克的布拉格,不妨可以搭配火車、客運甚至遊輪串連造訪。
更多我的旅行照片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布達佩斯有「多瑙河明珠」的稱號,是匈牙利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此城被多瑙河分為東、西兩岸,西岸為布達(Buda)、東岸為佩斯(Pest)。蓋特勒山是首屈一指的觀景勝地,海拔235公尺。蓋特勒是聖本篤的傳教士,於11世紀前半從意大利被邀請過來,成為匈牙利第一位國王史提芬一世的兒子的老師。蓋特勒在匈牙利推...
奧國奧匈帝國 在 奧地利山邊小屋裡的Zero Waste樂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的他目前身在奧國首度維也納遊歷一週,對音樂家而言,參加音樂節,無論年紀老少,也不管是帶學生比賽、自身當演講者/授課教授,或是單純為了學術觀摩,都是一場饗宴。
這七天,他與迪安每天過著聽演講、參加學術研討、聆賞音樂會、交朋友的生活。除去了日常各樣瑣事煩憂,專心一致地投入音樂和與之相關的一切。
可以說,簡直美好的像幻夢一樣啊。
除此之外,徜徉在華美的維也納街頭,日日一個接一個博物館美術館逛下去,也是一大享受。曾為宏大遼闊奧匈帝國首府的維也納,其包羅萬象的氣度氛圍,體現在大街小巷。
他問我,「要捎帶什麼呢?」
我不愛名牌精品,也對大多數女子感興趣的時髦物事無感。
要的,當然是咖啡。蘊藏維也納氣息的咖啡。
但我不要常見的知名通路大品牌,我要隱藏在千百年巷弄裡及街角邊,或古老傳統或新穎精緻咖啡小舖,自家烘培的豆子。
我要有特殊風味的各樣單品咖啡豆,與有著咖啡師自身風格的獨門特調混合豆子。
請他踏著石板路沿途探究追尋。
第二樣要的是香料。
想要中東風味的,適合蔬食與肉食的香料若干。
與體現各國各民族咖喱傳統的獨到咖喱粉數份。
第三,是從一間只售食譜書與香草香料茶葉的獨立書店裡,找幾本精美獨到的蔬食食譜。
想一想,我要的東西,都不是昂貴之物,卻也無法漫不經心地取得。他心裡大概喟嘆著「真是不易相與不好打發的刁鑽女子啊」,也許隨手買個名牌包還省事一點呢。(彈煙蒂)
*圖一圖三分別取自咖啡烘培小舖與獨立書店的官網。
奧國奧匈帝國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這些年興起的XX一樣爛,換誰都一樣,我們應該都很清楚,越拼命解釋自己客觀的人,通常心有定見的越兇。
換誰都一樣?大方向不變?
對,這是正確的,但也是極不負責任的說法,因為會這樣說的大多是知識分子,除非遇到納粹或是共產黨,不然很少因為換誰上台就顛沛流離,白話一點是換誰對他們來說只有奇檬子的問題。
戰略上看待這些事情談的是框架,我就拿一次大戰當作例子。課本說的很清楚,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遇刺,是開戰的導火線。所以依照這類人的解釋,大戰只是早幾年發生,各國衝突跟矛盾遲早都會引爆,講錯了嗎?
當然講對,遲早會開戰,但也徹底講錯,因為細節差很大。
斐迪南大公的主張,在國內來講,對匈牙利來說是不利的,對剛兼併不久的波士尼亞來說是有利的。他認為匈牙利的自治太過頭,而且只是拿著民族自治的口號在迫害其他種族,會在根本上危及「帝國」統治。對波士尼亞來說,皇儲是施行善政,到處蓋醫院跟學校籠絡民心的貴族。
你當然可以說這跟日本殖民台灣是一樣的,啊不就廢話,想認真經營當然要這樣放福利,尤其斐迪南主張合併塞爾維亞,沒有大灑幣爭取民心,塞人誰鳥你啊,只有想殺雞取卵才會把新疆維吾爾這樣處理。
對塞爾維亞來說,這也是很微妙的,原本的皇室親奧匈帝國,結果被政變幹掉,換了民族主義者上台,主張大塞爾維亞,要奪回波士尼亞。這跟斐迪南大公主張長期來說,合併塞爾維亞到奧匈帝國,成為一個可以對抗諸國的強大帝國主張,根本對著幹。
故我見過不少人,認為局勢至此換誰都一樣,大戰都會開打,悲劇無可挽回。唉,歷史沒有如果,所以要這樣講成天命論真的很簡單。
皇儲斐迪南跟皇帝法蘭茲,對於國策的概念有很根本的不同,對於奧國參謀部與總長的信任也不同。斐迪南比較偏向新式工廠跟軍隊,主張強幹弱枝,建立強有力的中央軍,同時又較偏各民族平等待遇,有利帝國軍隊的完整。
講白了,斐迪南沒有死在塞拉耶佛,在行刺下保住性命,塞爾維亞只需要面對求償跟外交報復,皇帝法蘭茲跟地位岌岌可危的參謀總長也拿不到對塞爾維亞的戰爭藉口。多拖五年,奧國的工業化會更強,與德國的聯盟更緊密,軍隊實力會跟塞爾維亞徹底拉開,而支持塞國的俄羅斯則會因為難以取得跟法國的工業資源,相較落後。
屆時塞爾維亞的民族政府,面對根本不可能對抗的奧匈帝國,會選擇對抗到底,還是談判妥協?看到帝國威勢與過的快樂的波士尼亞人,大塞爾維亞主義還剩下幾分可行性?
當然歷史沒有如果,我只是想要跟大家說,戰略上為何我們那麼在意「沒辦法寫論文」的資料?
你不曉得這人背後的支持產業,細分到哪些公司行號,又有哪一些資金來源,屬於何方神聖。你怎麼會知道他的行為模式是什麼?
最後我也不想在講太多,XX一樣爛,換誰政策都不變,如果這套說法會成立。
那今年初讓韓國瑜上不就好了,反正台灣在美日中等國壓迫,大局勢下換誰政策都不變嘛。
這些人又會大聲說不一樣了。
我們談的是框架,A框架跟B框架只有一部份交集C,你拿C去說A跟B都一樣,數學老師會給你零分。
奧國奧匈帝國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布達佩斯有「多瑙河明珠」的稱號,是匈牙利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此城被多瑙河分為東、西兩岸,西岸為布達(Buda)、東岸為佩斯(Pest)。蓋特勒山是首屈一指的觀景勝地,海拔235公尺。蓋特勒是聖本篤的傳教士,於11世紀前半從意大利被邀請過來,成為匈牙利第一位國王史提芬一世的兒子的老師。蓋特勒在匈牙利推行基督教,但在1046年被反對他的人活活地塞在葡萄酒桶裏,更被推下多瑙河殉教。蓋勒特山是以「蓋勒特主教」之名命名。半山腰建有一座蓋特勒身穿教袍的雕像,右手高舉著十字架。山頂上還有一座高舉著棕櫚葉的自由女神雕像,原本這是一個天使雕像,為紀念一個艦隊司令的兒子在戰爭中犠牲,其後隨著匈牙利在二次大戰成為前蘇聯的附庸國,這個雕像改為與紅軍的解放紀念碑的意義統一起來,天使的雙翼被變成棕櫚葉了!蓋勒特山巔的護城碉堡能夠俯瞰全城及伊莉莎白橋,高度僅二百三十五米,不及香港太平山高度的一半,可以想像它有多高。山頂城堡是十九世紀奧匈帝國時奧國人所建,到了二次大戰時,德軍與紅軍曾在這裏打過殊死戰,所以山上還有一座紅軍紀念碑,紀念匈牙利得到蘇聯的「解放」。蓋勒特浴場Gellert Baths是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一個溫泉浴場,修建於1912年到1918年(維也納分離派)新藝術運動風格。二戰期間被毀壞,後來重建。早在13世紀,就發現這裡的溫泉具有治療效果。中世紀時期這裡設有一所醫院。鄂圖曼帝國統治期間,這一地點興建了浴場。蓋勒特浴場包括小型的溫泉浴池,水源來自蓋勒特山含礦物質的熱水溫泉,水中含有鈣,鎂,碳酸氫鹽,鹼氯,硫酸,和氟化物。有兩種不同的溫泉浴場,浴池牆上設有標誌,分別為大約36 ° C和38 ° C,溫泉浴池裝飾著精美的馬賽克瓷磚。浴場還包括桑拿和按摩池,一個露天游泳池,可以每10分鐘產生人造波浪,和一個泡騰游泳池。還設有帶冷水池的芬蘭桑拿浴和兒童游泳池。並設有按摩師服務。蓋勒特浴場還提供醫療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