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推薦的《愛自學的孩子,不會怕未來》。「自學」一詞,在台灣比較接近在描述一種「在家學習」而非在學校學習的制度,但從本書的概念來看,「自動自發學習」或「自主學習」比較接近原意....。
開學一段時間了,特別請出版社授權,把下列能幫助家長思考的文章,分享出來跟各位朋友討論。
對我來說,家長常過度強調課業,而忽視了健康的身體,對一個人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發育中的孩子。
「當孩子在參與體育活動時,他們可以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沮喪情緒,在壓力很大的情況下還要保持專注,並且持續的參與。他們可以學會調整情緒,不半途而廢…」
這一段話我非常認同,因為我本身就是這樣做。當我壓力很大的時候,我就會開始運動,有時候是單純散步,但有時候一定要運動到全身大汗地才停止。
有時候寫文章或備課沒有靈感,運動完之後,就會出現一些新的想法。光是動完之後,讓我情緒比較穩定,我就覺得值得花時間進行,何況還會有讓身體健康的好處。
有些注意力不佳、不想寫作業的孩子,也可以考慮把運動當成幫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因為,
「運動之後,大腦思緒會更加清明、運作更好,精神也會提高。」
這個部分,如果親子能共同進行,那更可以當成增進親子關係的重要活動,一舉數得。
.
愛自學的孩子,不會怕未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4131
--------------------------------------
【史黛芬妮.唐納德森-普斯曼, 瑞貝卡.傑克森, 羅柏特.普斯曼】
規律運動促進大腦發展
一家專門經營醫學健康資訊服務的網路公司WebMD醫療網,在網站上有一篇文章《好好運動來鍛練大腦》(Train Your Brain with Exercise),文章內容認為我們的大腦在身體運動之後可以運作的更好。孩子的情緒會更加平穩、快樂,專注力也會提高。聖地牙哥大學的安德森教授(Christin Anderson)說:「運動之後,大腦思緒會更加清明、運作更好,精神也會提高。」運動可以刺激神經系統丶提高身體與大腦的運作已經得到科學實驗的證明。
家長可能會很驚訝,但是體育與職場成功之間的關聯不僅在男士身上是如此,對女性亦是同樣的原理。在二○一一年,《財富》(Forbes)雜誌的記者珍娜.高卓雅(Jenna Goudreau)訪問了一些事業有成的女性(全球性財團的CEO與高層主管),發現她們不僅是在非常競爭的職場上獲得很高的成就,同時也積極參與團隊性的運動。高卓雅舉了一個奧本海默(Oppenheimer)的研究為例:
「身居主管階級的女性,有82%的人在國高中或是大專學校曾經加入運動校隊,此外,近一半收入超過七萬五美元的女性將自己歸類為『運動員』」。
讓孩子參加田徑活動與其他有趣的課外活動,不只是身心受益,也可以促進線上與課堂外的社交活動。體育能給孩子不同的發洩管道,讓孩子透過參與團隊活動,學會設定合理目標並且努力達成。當孩子在參與體育活動時,他們可以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沮喪情緒,在壓力很大的情況下還要保持專注,並且持續的參與。他們可以學會調整情緒,不半途而廢…。
根據奧本海默的研究表示,參與田徑活動的孩子,在校成績並不會受到影響,成年後進入職場反而對經濟能力有更大的幫助。當然,孩子要有所成就,一定要取得大學文憑,才能順利獲得雇用。僅有高中文憑的人,失業率是大學畢業生的兩倍或更高。
奧本海默台灣 在 整部電影奥本海默| 台灣2023 | 免費觀看高清 的推薦與評價
克里斯托弗·诺兰自编自导新片《奥本海默》,聚焦基里安·墨菲饰演的“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观众将看到一个谜一般的男人是如何陷入一个自相矛盾的困境:他为了拯救 ... ... <看更多>
奧本海默台灣 在 奧本海默評價、PTT 討論整理 的推薦與評價
奧本海默台灣 上映時間為7/21 週五,而香港比台灣早一天上映,香港上映時間為7/20,相信電影上映後將有一波熱潮,目前許多IMAX、TITAN 影廳票券所剩無幾, ... ... <看更多>
奧本海默台灣 在 Re: [討論] 論《奧本海默》與台灣政治現況的相似處-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tata123428 (檳榔教授)》之銘言:
: ※ 引述《ilovedt (台灣安全 人民有錢)》之銘言:
: : 筆者上週看完奧本海默
: : 電影中的情節到現在仍揮之不去
: : 最震撼的不是研發原子彈和爆炸的情節
: : 而是主角被國家政府迫害的悲劇
: : 對科學、對國家貢獻這麼大
: : 一個真心愛國的科學家
: : 卻因為政治立場的相異
: : 卻在麥卡錫主義下
: : 被政敵追殺、被國家壓迫
: : 即使美國民主那麼先進成熟的國家
: : 都還是會有這種集體愚蠢的舉動
: : 看看現在的台灣
: : 執政黨手握大部分的媒體
: : 用民粹煽情和仇恨來鞏固支持者
: : 對於反對勢力一律都冠上共產黨同路人
: : 國民黨和柯文哲跟奧本海默一樣
: : 在過去對國家和醫學作出重大貢獻
: : 但在國家機器追殺下被仇恨
: : 美國人民被集體帶風向
: : 過了很久才清醒
: : 奧本海默時隔多年才得到平凡
: : 不知道台灣何時能走回正道…
: 奧本固然在科學上很有貢獻
: 但這就代表他在其他領域也很厲害嗎?
: 看完電影就會發現奧本根本政治白癡
: 舉幾個點說明
: 1.研發原子彈之後會想要跟蘇聯共享
: 覺得只要簽一簽條約就可以帶來和平
: 如果是這樣 怎會有軍備競賽呢?
: 2.跟杜魯門說他雙手沾滿血腥
: 這就是一個矯情想當白蓮花的計畫主持人
: 製造跟下令發射原子彈的人都有原罪
: 製造的人在那邊自責,那豈不是說下令的不是人嗎?
: 這種話對誰說都行 為捨要對一個跟自己一樣被十字架的人講?
: 3.如果身邊的人都跟共產黨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 自己也常在課堂上發表政治觀點,還捐錢給左派團體,
: 在曼哈頓計畫之後為捨要一直用自己的聲量公開發表反對氫彈的言論
: 請問在那樣的時空裡面 你被認為疑似叛國應該是很合理的吧?
: 不喜歡氫彈計畫大可急流勇退就好 科學家不要搞政治拜託
※ 引述《tata123428 (檳榔教授)》之銘言:
: ※ 引述《ilovedt (台灣安全 人民有錢)》之銘言:
: : 筆者上週看完奧本海默
: : 電影中的情節到現在仍揮之不去
: : 最震撼的不是研發原子彈和爆炸的情節
: : 而是主角被國家政府迫害的悲劇
: : 對科學、對國家貢獻這麼大
: : 一個真心愛國的科學家
: : 卻因為政治立場的相異
: : 卻在麥卡錫主義下
: : 被政敵追殺、被國家壓迫
: : 即使美國民主那麼先進成熟的國家
: : 都還是會有這種集體愚蠢的舉動
: : 看看現在的台灣
: : 執政黨手握大部分的媒體
: : 用民粹煽情和仇恨來鞏固支持者
: : 對於反對勢力一律都冠上共產黨同路人
: : 國民黨和柯文哲跟奧本海默一樣
: : 在過去對國家和醫學作出重大貢獻
: : 但在國家機器追殺下被仇恨
: : 美國人民被集體帶風向
: : 過了很久才清醒
: : 奧本海默時隔多年才得到平凡
: : 不知道台灣何時能走回正道…
: 奧本固然在科學上很有貢獻
: 但這就代表他在其他領域也很厲害嗎?
: 看完電影就會發現奧本根本政治白癡
: 舉幾個點說明
: 1.研發原子彈之後會想要跟蘇聯共享
: 覺得只要簽一簽條約就可以帶來和平
: 如果是這樣 怎會有軍備競賽呢?
: 2.跟杜魯門說他雙手沾滿血腥
: 這就是一個矯情想當白蓮花的計畫主持人
: 製造跟下令發射原子彈的人都有原罪
: 製造的人在那邊自責,那豈不是說下令的不是人嗎?
: 這種話對誰說都行 為捨要對一個跟自己一樣被十字架的人講?
: 3.如果身邊的人都跟共產黨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 自己也常在課堂上發表政治觀點,還捐錢給左派團體,
: 在曼哈頓計畫之後為捨要一直用自己的聲量公開發表反對氫彈的言論
: 請問在那樣的時空裡面 你被認為疑似叛國應該是很合理的吧?
: 不喜歡氫彈計畫大可急流勇退就好 科學家不要搞政治拜託
奧本海默在片尾思考的問題其實很好說明一切
他原來擔心的「因核子彈爆炸」造成的連鎖反應沒有發生
但是「因核子彈」帶來的連鎖反應卻產生了
單就科學觀點來看 核子彈的成功是一種技術的突破
但人類社會的組成卻不是只有科學
不同的著眼點會產生不同的觀點 其實沒有對錯
單以科學角度來看 我們可以說他只是個愛科學的孩子
但是站在結束戰爭的角度來看
只是想減少自己國家的人死亡似乎也不是什麼錯誤
就像杜魯門嗆的一樣
最後人們更記得的是丟下核子彈的是美國 做決定的是杜魯門
但是不丟下去 杜魯門可能要面對更多自己國家軍人的傷亡
現在的事後論是因為我們有了確切的結果
惡意的政治追殺很過分沒錯 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用惡意的政治追殺去處理個人私怨也不對
但是奧本海默會被逼到那個地步
很難說跟他的過去沒有關係
如果你是一個以國家安全為核心思考的人
你的工作可能是國家安全局等等
那去排除任何潛在的威脅也只不過是必然該做的事
曼哈頓計劃事後確實有得知間諜的存在
每個人都無法直接讀取另一個人腦袋裡的想法
你可能是一個有一百萬個嫌疑行為但其實是忠心愛國的人
也可能是個乾乾淨淨但其實包藏禍心的人
他人都只能從事件、你的行為去判讀
說穿了這也是科學
科學就是任何我們無法理解的事 背後其實都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只是在你懂那個道理之前無法解釋而已
人的行為當然也是
奧本海默或許可以處理核子彈、氫彈
他們在實驗的過程需要同時去計算可能帶來的傷害、爆炸範圍等等
站在總統的角度、站在美國安全局的角度
他們也需要去計算丟、不丟核子彈帶來的傷害
他們也需要去計算「奧本海默是間諜、不是間諜」可能會帶來什麼影響
不同的角色 處理的資訊不同、要達成的目標也不同
史特勞斯算計他是私怨
但就因為奧本海默的過去可質疑 所以他被攻擊其實不難理解
奧本海默電影雖然著重在他這個人的歷程
但其實人的行為也是另一種科學
雖然最原po引申到台灣的政治環境可能扯遠了
但其實我覺得藉由電影 應該要更能去理解不同人的立場
因為透過電影你可以看得到奧本海默的困境
可是你看不到其他人、其他角色的困境
回應原原po觀點的話
我認為台灣現在的狀況其實是一種正常的過渡期
相較於過往 現在的選民更有管道去驗證資訊
現在的選民相較過去也更難操控
奧本海默被攻擊成這樣 最後也是透過旁人幫他證白
我覺得其實台灣現況 其實也只是一個發展過渡階段而已
如同科學一樣 需要辯證 也會試錯
就跟他們當初擔心「到底會不會造成大氣層燃燒」一樣
沒人敢說機會是零 有個人提出來 其他人就要再算一遍
如果看待質疑的方式只有把它當成「惡意」
就永遠不會進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131.2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90968299.A.CA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