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一兩天,最大的一條奧運新聞,是體操巨星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自承「身心無法負荷接下來的競賽」,而在女子體操團體項目決賽前夕,無預警宣布退賽。
拜爾斯是2016里約奧運四金得主,競技體操世錦賽與全美競技體操資格賽的金牌三連莊、也拿過三面全美自由體操大賽金牌。獎牌無數,而且她現在才24歲,假以時日,她會成為全美歷史最高紀錄。
但是就在東奧賽事正熾的時候,她在社群網站上寫下:「我覺得全世界的重量都在我的肩膀上。」
她選擇聆聽自己的身體與內心,做出這個痛苦,但重要的決定。
我們來講個古。眾所皆知地,體操賽場上為了保護選手的生命安全,有一些動作被禁止使用(或取消計點以達到實質禁止的效果)。其中一個叫做「#托馬斯空翻(Thomas Salto)」。
托馬斯空翻源自於庫特.托馬斯(Kurt Thomas),巔峰於1970年代的美國男子體操史傳奇人物。然而,因為托馬斯空翻的難度實在太高,一個不小心很容易造成死傷事故,是以包括起源國美國在內,民主國家,在1980年代就逐漸把這個高難度動作給淡出。即使有人練,也是處於自我挑戰的邊界,點到為止。
似乎是基於「輸人不輸陣」的心理,一直到1990年代在國際賽場上被禁為止,托馬斯空翻在前蘇聯和中國,一直是尖子選手的必備能力,幾乎可說是國家硬性要求他們得練這個動作。
災難於焉發生。1980年,當年才20歲的蘇聯女子體操天才選手,埃琳娜.穆希娜(Elena Mukhina)就栽在了托馬斯空翻上面。
在1979競技體操世錦賽(於美國德州達拉斯舉行)前夕的訓練中,穆希娜腳部骨折,使她錯過了這次世錦賽。我們知道,骨折雖然是重傷,但只要處置得當,多給幾個月到一年的時間,完全康復不是問題。
但是教練團等不及了。1980年的奧運,是莫斯科主場,而穆希娜如果缺席或表現不佳,黨和國家一個觀感不好,很容易就被其他激烈競爭上位的選手們踩下去。穆希娜的職涯榮譽、還有隨之而來的國家待遇,都會搖搖欲墜。
穆希娜很清楚自己的傷勢,也再三跟教練抗議。但胳膊拗不過大腿,二十歲的年輕女生,又怎麼扛得住來自黨、國家、師長和同儕選手的壓力呢?
不等穆希娜的腳好好痊癒,教練就急著讓她拆石膏、提早回到訓練場上。眾所皆知地,共產國家的所謂「訓練」,其實是幾乎與比賽強度無異的艱苦折磨,而像托馬斯空翻這樣的高難度動作,更是訓練菜單中的頭道大菜。
結果大家都不難猜到了。都還沒等到1980莫斯科奧運正賽,穆希娜就在訓練場上,一次失敗的托馬斯空翻,下巴重重著地、拗斷了脖子-最後,頸部以下全身癱瘓。而黨國意思意思地,頒給她一枚國家榮譽勳章,作為對她事故的補償。
黨國體育的巨輪並沒有因為穆希娜的事故而停下。事實上,1980年莫斯科奧運,蘇聯在體操項目大殺四方、摘金無數-不過那有點灌水,因為稍早蘇聯入侵阿富汗,致使民主國家集體杯葛退出該屆奧運的關係。
穆希娜在病床上折磨了二十幾年,於2006年逝世。
我在油管上搜尋了一下Thomas Salto,看到一支影片,標題是「女子體操賽場上最後一次托馬斯空翻(Last time a Thomas Salto performed in female gymnastics competition)」。
那是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畫面中的主角,是後來成為中國女子體操隊長的和雪梅。那年,她十五歲,嬌小的身材,恐怕還比不上一些台灣國小學童。
和雪梅是個幸運的人,平平安安地渡過她的體操生涯,至今健在。不過,她現在已經不是中國人;在幾次赴日短期留學與技術交流以後,她對日本的生活產生了興趣。2006年,她嫁給了一位日本的上班族,依照日本的入籍要求改冠夫姓,現在正名高堰雪梅。
在嫁人移民以後,高堰雪梅在日本的賽場上拼搏了好一段時間,現在則繼續以教練的身份活躍下去。
如果去中國的搜尋引擎上查找「和雪梅」三個字,得到的恐怕都不是什麼好話。「處心積慮改變國籍」已經是最溫和的評論了,也不少網民直截了當給了她一個「叛徒」的考語。而黨媒官媒對於她這號人物的存在似乎有點諱莫如深。
我不知道和雪梅移民日本最大的理由是什麼。中國的奧運獎牌選手,抱著體育專業移民海外的案例可不少。只能籠統地說,這是他們對於更美好的人生的一種嚮往吧!
平心想想,1992年,才十五歲,遠從雲南縱谷裡離鄉背井來到國際賽場的納西族少女和雪梅,身心都未臻成熟。但這樣一個不成熟的身心,卻已經被黨和國家押著,練成了托馬斯空翻大法。
我不能代替和雪梅說什麼,但如果是我,再多的榮譽與國家待遇,也很難掩蓋養成過程中的殘酷摧折吧!午夜夢迴之際,會萌生出遠走海外的念頭,恐怕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言歸正傳,實力日正當中的拜爾斯,選擇聆聽自己的身體與內心,而毅然退出賽場。在我來看,這非但不是一個污點,反而是一種勇敢,更是來自民主國家、一個富有人性的決定。更可貴的,是美國大眾,即使少不了一些網路酸民,但總普遍表現出一種「雖然惋惜,但完全可以理解,甚至給她鼓勵」的態度。
如果今天拜爾斯是中國人,又會怎麼樣呢?恐怕黨和國家,還有民族情緒爆棚的十四億人民,都不會給她一點退路吧!如果她真的傷退或失常,不消等黨國的處份下來,中國網民就會血洗她的微博了吧!
中國選手在賽場上「操」來「操」去的下流喊聲、與金牌失之交臂後的僵硬表情與毫無必要的道歉,在我看來,他們並不可恨,而是可憐。我知道,黨和國家和十四億人民,把他們逼到沒有退路,使得他們必須這樣做,來給快要爆炸的壓力桶消消氣。
我應該說,奧運賽場上的人性與示弱,終究是民主國家才有的奢侈品嗎…?
#SimoneBiles
#ThomasSalto
#ElenaMukhina
#HeXuemei
#Tokyo2020
(圖片來源:ABC News, sourced from Mike Blake/Reuters)
奧爾斯菜單 在 開動with貓-奧地利生活札記-Kaidong With Ka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親愛的貓友們Happy 牛🐮 Year】
農曆新年快樂🍤🍲🥟
除夕這日奧地利仍然是正常上班。
傍晚貓兒回家準備了年夜定食, 簡單吃&心意到!
.
定食菜單象徵
照燒鮭魚:年年有餘🐟魚頭魚尾以盤子象徵
水晶蝦餃:招財進寶🦐鴻(紅)運當頭
煙燻豬肉:諸事順利🐷朱玉滿堂
魚丸燒賣:圓圓滿滿🍢平安團圓
綠花椰菜:花開富貴🥦發財發財
橙香年糕:年年高升🍊大吉大利
.
這天是農曆2020庚子年的最後一日,即將迎接2021辛丑年。薩爾斯堡從凌晨下起了大雪,整個早上也是細雪飄搖。
.
㊗️貓友們2021辛丑年繼續保持健康&在生活的各方面更步入軌道,越來越順,與庚子年揮揮手👋華麗轉身!
.
#奧地利 #薩爾斯堡斯堡 #生活日記 #開動with貓 #Austria #Salzburg #KaidongWithKat
奧爾斯菜單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何寫一個故事的開頭?】
這次的作家談寫作,我們分享的文章出自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奧茲的文集《故事開始了》的序言。
作為多項知名文學獎的得主、甚至有過諾獎提名的他,也還是和一般創作者一樣,感嘆「開頭太難了」。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對於如何寫好故事開頭的絮絮叨叨吧。
-
如何寫一個故事的開頭?/ 阿摩司·奧茲
過去,我父親寫學術性著作。他總是羨慕我有小說家的自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腦子裡想的東西直接就可以寫到紙上去,不受各種預先搜尋資料然後再研究的限制,不須承擔先熟悉該領域所有現有資料的義務,擺脫了比較資料出處、提供證據、核對引文和加註腳的桎梏:像鳥兒一樣自由。您很想寫「什穆埃爾愛齊拉」不是?您只要動筆寫就是了。您想寫「可是齊拉愛的是吉伯特」不是?您寫就得了。您想加上「可是什穆埃爾是和吉伯特兩情相悅」嗎?誰能反駁您呢?誰又能走上前來,拿出相反的材料或者拿出您可能忽略掉的資料出處,對您表示異議呢?
而另一方面,我對父親懷有某種羨慕之情。他每次坐下來寫一篇學術論文,書桌上都擺得滿當當,有打開的書本、單行本、參考資料、各種辭書,就像是給大炮準備好充足的炮彈一樣。他從來不會像我一樣坐下來,呆看著一張了無生趣的書桌中間的一頁帶著嘲諷的白紙,仿佛月球表面的一個火山口。只有我,空洞和絕望。去無中生有吧。順便說一下,我說的還是那張書桌。我父親去世以後,他的書桌傳給了我。這張書桌年復一年都像是印度加爾各答的貧民窟一樣「人」滿為患,而今卻像科索沃的小型飛機場一樣空空蕩蕩。
實際上,誰沒有過這樣恐怖的經歷呢?坐在一張白紙面前,它衝你咧著沒有牙齒的嘴巴樂:開始吧,咱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動我一根指頭?
一張白紙實際上是一堵刷了白灰的牆,沒有門,也沒有窗戶。開始講一個故事就像是在餐館和一個素昧平生的人調情。還記得契訶夫的小說《帶狗的女人》裡的古羅夫嗎?古羅夫朝那隻小狗一次又一次晃動手指頭,示意它過來,直到那女人臉一紅,說:「它不咬人。」於是古羅夫就請求她准允他給那條狗一根骨頭。這就給古羅夫和契訶夫他們兩個人一條可以遵循的思路;他們開始眉目傳情,故事也就開始了。
其實,幾乎每個故事的開頭都是一根骨頭,用這根骨頭逗引女人的狗,而那條狗又使你接近那個女人。
想像一下,你決定寫一個來自納哈里亞的姑娘——我們就叫她瑪蒂達吧——她發現她在希臘有一個不認識的表姐。假定那位表姐也叫瑪蒂達。想一想啊,納哈里亞的瑪蒂達決定九月份去希臘,看望和她同名的表姐。那好啊,可是應該先寫什麼呢?一個晴朗的早晨,瑪蒂達醒來?瑪蒂達去了旅行社?瑪蒂達還是個小姑娘的時候,那一天她的手指夾在通風機裡了,使她難以忘懷?或者是,瑪蒂達在塞薩洛尼卡,在一個擠滿了農民的旅館裡租了個房間,她在那裡遇到一個養蜜蜂的人?或者,我們寫這個故事應該這樣開頭:詳細描寫樓梯下面的儲藏室裡那厚厚的蜘蛛網?第一章寫什麼?瑪蒂達凝視著那對曾祖母傳下來的耳環?曾祖母的名字也叫瑪蒂達。第一頁寫什麼?第一段又該寫什麼?第一句應該透露出多少東西?
在我們人生旅程的中途,我迷失了方向
離開筆直的道路,醒來發現自己
孤身一人在黑暗的森林裡。
——但丁《地獄篇》
或許,但丁的《地獄篇》開頭一節可以用作所有故事的標準的第一行:「在我們人生旅程的中途」,或多或少都是這麼多故事實際開始的地方。
所以,您坐下來,問您自己應該先寫什麼;怎麼樣進行人生旅程中途的開場?坐著。在紙上亂畫。把紙揉成一團。扔掉。在下一頁上亂畫:各種圖形,花兒,三角,菱形,帶一個小煙囪的房子,一隻沒長毛的貓。再揉成團。扔掉。到了這個時候,瑪蒂達開始消失了。您又掀開一頁。哎呀,這新的一頁並不比前一頁友好。還是老樣子:沒有狗——沒有女人。
實際上,這種事兒是一直發生的,不光小說家會遇到,不管誰要寫些什麼東西,都會遇到這種事兒。齊拉受廠裡委託要對吉伯特進行面試,他是一個應聘者,來一家製造廠應聘員工協理員職位。廠裡希望齊拉把她對他的印象寫一份書面報告。她寫道:「面試於晚上六點在巴格達咖啡館進行。」
她劃掉了。這樣寫可不怎麼對,因為面試晚上六點開始是不錯,但卻是在六點至六點四十五分之間進行的。再者說了,誰在乎是六點還是八點?是在巴格達還是在阿拉斯加?她又劃掉了。咬著鋼筆尖兒。思考。然後她寫道:「面試剛一開始,吉伯特給我提供了一份……」又劃掉,把「吉伯特」換上了「應聘者向我提供了一份簡歷,他堅持要我立刻就看,然後我們再開始談。那份簡歷是密封著的。」
劃掉。這又有什麼區別呢?還有,「堅持」在這兒口氣太重了,因為吉伯特當時實際上沒有那麼毅然決然。「請」?太弱了。事實上,他說話的口氣比堅持輕,比請要重,要我先看他的簡歷。有沒有一個介於「請」和「堅持」之間的詞兒呢?或許是「要求」?不行,他並沒有要求。他不是那麼毅然決然。總而言之,「毅然決然」這個詞兒可真是傻乎乎的。不管怎麼說,這份簡歷是要附在我的報告上的,如果我要設法寫這份報告的話,所以,誰在乎吉伯特是堅持、硬要、請我、求我還是引誘了我呢?(引誘了我?吉伯特?這冷不丁的,你腦子裡都在想什麼呢,齊拉?)哎,或許報告可以這樣寫:「應聘者給我的印象是,他是一個分外自信的人,儘管他好像是有點兒故意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不錯,而實際上是很臭:他給人的印象是,他在故意「試圖給人這樣的印象。」臭邏輯,希伯來語也很臭。此外,「分外自信」——你以為你是誰呀?一個有資格證書的自信心評估師嗎?
齊拉從頭再寫:「吉伯特,二十九歲,生於以色列國蓋代拉市,離異,曾任警察局巡官五年……」不對。見鬼,你難道直說事實都不會了嗎?他是從警五年,但他當警察局巡官只是過去的一年半的事呀。
幹嘛不從最帶勁的地方寫起呢?可是到底什麼才是最帶勁的呢?再說,天也晚了。齊拉答應過要在她下班前給瑪蒂達打電話的。
又是很臭。「她下班」指的是瑪蒂達下班還是齊拉下班,並沒有說清楚。
夠了。這報告齊拉今天是寫不出來了。明天又是一天。這並不是世界末日嘛。
又一次劃掉。「明天又是一天」簡直太老套了。但從另一方面說,那又怎麼啦?老套的東西有什麼不好?幹嘛不老套呢?以三個意思相近的問題結尾:「那有怎麼了?有什麼不好?幹嗎不呢?」,這樣結尾不是很笨拙嗎?
齊拉把草稿撕成碎片,給瑪蒂達打電話(瑪蒂達已經去希臘找另一個瑪蒂達了)。
開頭很難啊。
誠然,對付這一難題的策略是五花八門:有的作家從來不從頭寫起,而是從故事的中間選上幾個容易的場面開始寫,以便熱熱身。(問題是,即便從故事中間選上一個容易的場面,那也需要一句開頭的話。)有的作家,比如卡繆的小說《鼠疫》裡的格朗,寫一部書裡的第一句話,寫了一遍又一遍,寫了一百遍,還是寫不出來。可以推測,還有的作家就完全放棄,也許是萬念俱灰,疲憊不堪了,索性想到哪兒就從哪兒開頭,這究竟有什麼區別呢,從什麼地方開頭都可以,寫什麼都無所謂,即便是開頭平淡無奇或者有點可笑,都無所謂。比如說,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一篇名為《白夜》的小說開頭就不怎麼樣:「這是一個可愛的夜晚,親愛的讀者,一個只有在您風華正茂之年才有的夜晚。如此的夜色清朗,群星閃耀,當您遙望夜空時,腦子裡想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在這樣燦爛的天空下,難道還會有性情暴躁,喜怒無常的人。」
嗐,挺令人尷尬。即使那對「親愛的讀者」的獻媚之詞也無法彌補那多愁善感的陳腔濫調帶來的尷尬。而這不是旁人,畢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呀。天知道他寫了一稿又一稿,究竟寫了多少稿,重寫,毀掉,咒駡,亂畫,揉成團,扔進火裡,扔抽水馬桶裡沖走,最後定下來這種「就這樣了」。
或者,大概不是這樣子。《白夜》畢竟是用第一人稱寫的小說,以一個多愁善感的人物的觀點寫的,故事的副標題就是「一個傷感的愛情故事(選自一個做夢人的回憶)」。所以,這個很糟糕的開篇句也許是作者故意寫的,事先謀劃好要寫這麼糟糕的。
果如此,我們的問題就必須重新開始。陀思妥耶夫斯基寫了又寫,到底寫了多少稿,才最後寫出了這個糟糕的開篇句範例?對那滿布星斗的天空,那「親愛的讀者」,那「一個只有在您風華正茂之年才有的夜晚」,進行了多少提煉和蒸餾?換句話說,安徒生童話裡那皇帝的新裝實際上是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冒牌貨,為了揭露皇帝的愚蠢和眾人的墨守成規?或者,那個大叫「他什麼也沒穿」的勇敢男孩也許也是一個傻瓜,儘管可能是一個不同種類的傻瓜?有沒有這種可能:那一絲不掛的皇帝根本不是真的一絲不掛,而是身著華服?那個騙人的裁縫不是個騙子,而是一個令人稱奇的大師,他的天才也許遠遠超出的眾人和皇帝的理解力,遠遠超出了男孩的知識範圍?這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有那最敏銳的觀察者才有可能注意到了皇帝那華麗的新裝,而皇帝、大眾,甚至那個大膽的解構主義男孩,都沒有發現那新裝之美。那孩子一定是搜索了所有的檔案才揭露了皇帝是一絲不掛的,並不是因為這位皇帝比別的皇帝——或者別的人——穿得更少,而只是因為今天,一絲不掛的皇帝是本周的特賣廉價商品。
有人可能會將問題表述如下:用第一人稱刻畫一個多愁善感的人物,寫出一篇多愁善感的文本,這兩者之間有沒有一個分界線?如果有的話,這條分界線在哪裡?或者,是不是不再有所謂好的文本和不好的文本之分,而只有合理的、受歡迎的文本和別的文本,不無合理但不怎麼受歡迎的文本了?
回到我們兩難的命題來。一篇故事從哪裡開始才算恰當?一篇故事的任何開頭,都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一種合同。當然了,合同有各種各樣,包括那些缺乏誠意的合同。有時候,開篇一段或是第一章所起的作用就像是作者和讀者背著主人公簽訂的一份秘密和約。《唐吉訶德》和阿格農的《就在昨天》的開頭就屬這種情況。有具有欺騙性的合同,作者似乎是把所有的秘密都和盤托出,這樣毫不生疑的讀者就咬住釣餌,上鉤了,想著他實際上已經應邀進入了那個黑暗的房間,根本沒有意識到,那個「後臺」並不真的就在幕後,而只是另一個場景;就在讀者幻想他參與了一個陰謀,而實際上他只不過是一個更加撲朔迷離的陰謀的受害者而已;那份看得見的合同只不過是一個障眼法,是一份更隱秘、更微妙、更刁鑽的合同的外在形式而已。比如,克萊斯特的《米夏埃爾•科爾哈斯》、卡夫卡的《審判》和湯瑪斯•曼的《被挑選者》,這些作品的開頭就是這種情況。
(《被挑選者》第一章的題目是「誰敲的鐘?」,在這一章裡,作者一本正經地告訴讀者說,敲鐘的並不是敲鐘的人,而是「故事的精神」,然而,到了後來卻發現,這「故事的精神」實際上並不是精神,而是一個名叫克萊門斯的愛爾蘭人。)
有的開頭頗似一個甜蜜的圈套:一開始就引誘您,要麼是有聲有色的閒談,要麼是毫無保留地供認,要麼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冒險,然而您最後發現,您要得到的不是一條真魚,而是一條釀餡魚。比如說,在《白鯨》裡有很多冒險經歷,也有很多菜單上沒有提到的熟食,甚至在開篇合同(「叫我以實瑪利吧」)裡都沒有暗示到,但是卻作為一個特別的獎勵頒發給您——就好像是您買了一個冰淇淋,卻贏了一張周遊世界的獎券。
還有富有哲理的合同,比如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裡那著名的開篇一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而實際上,托爾斯泰本人不管是在《安娜•卡列尼娜》裡,還是其它作品裡,都是和這種二分法相矛盾的。
我們有時候會碰到一份很嚴苛的開篇合同,幾乎令人望而卻步,從一開始就警告讀者:此處票價非常昂貴。如果您覺得無力支付一筆令人不快的預付款,您最好乾脆不要試圖入內。不要指望有什麼讓步和折扣。比如說,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的開頭就是這樣。
然而,最後是,什麼是開頭呢?原則上任何故事是不是都會有一個恰當的開頭?是不是毫無例外總是有一個潛在的、開頭前的開頭?更在序言前面的引言之前的東西?《創世紀》之前發生的事情?造成最初因的因素的原因,但這個因素的主旨是不是還有一個原因呢?愛德華•A. 賽義德對「起源」(一個被動的存在)和「開頭」(他認為是一個主動的概念)進行了區別。例如,如果我們想寫一個故事,開頭一句是:「吉伯特出生于蓋代拉。他出生的前一天,一場暴風雨把苦楝樹連根拔起,並且毀掉了籬笆牆。」我們可能還得講講那棵苦楝樹是怎麼倒的,或許甚至要講講那棵樹是怎麼種下的,或者,我們還得回過頭講講吉伯特的父母何時,從何地來到了蓋代拉,有那麼多的地方,他們為何單單來到了蓋代拉。要講講為何在蓋代拉定居,以及那刮倒的籬笆牆在什麼地方。因為,如果是吉伯特•卡多什出生了,那就一定會有人不辭勞苦做了他的父親;一定有人曾有所希望;或者是怕了,愛了,或者是沒有愛。有人提出了要求,並得到了滿足;有人很喜歡,或者只是裝作喜歡。簡而言之,如果這個故事要完全履行其理想的職責,那麼就必須至少一路追溯過去,一直追溯到宇宙大爆炸這一宇宙的極度高潮期,可以推測,在這一刻,所有小的爆炸也開始了。順便問一下,就在宇宙大爆炸之前,這裡實際上存在著什麼呢?是不是蓋代拉原來的化身?
在我們的開篇合同中,那個有暴風雨和苦楝樹的故事裡,應該有一種類似染色體的東西,這種染色體有一天會使吉伯特•卡多什結婚,再離婚,加入警隊,然後退役,申請一份新的工作,而這正好使得他和齊拉邂逅,當他請——堅持;不,既沒有請也沒有堅持,而是介於請和堅持之間——他這麼一做,齊拉已經迷上他了,最後發現,愛她的什穆埃爾也愛上了吉伯特。
或者,我們是不是不應該從吉伯特或齊拉開始,而應該從這位什穆埃爾開始?或者,甚至從什穆埃爾的曾祖母瑪蒂達開始?而這位瑪蒂達也是齊拉的朋友瑪蒂達的曾祖母,而這位瑪蒂達去希臘尋找和她重名但並不認識的表姐了。
奧爾斯菜單 在 【無職轉生】最強登場實力穿心~"龍神"奧爾斯帝德與"人神"之謎!?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等這集很久了Wakuoo 瓦酷模擬器讓你輕鬆玩手遊→ https://tw.wakuoo.com/?utm_source=ken2021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 ... ... <看更多>
奧爾斯菜單 在 萱萱大食堂- 炎炎夏日午餐就是要來點清爽的輕食便當 好久 ... 的推薦與評價
奧爾斯 便當是台北很高人氣的外送輕食便當,沒有實體店面,外送依照各區有不同的數量門檻(內湖區 ... 照片提供菜單參考,台北各區域外送門檻可以再自行洽詢店家喲!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