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淨山,與扶青團登和美山〉
#淨山#
非常榮幸跟3482地區扶青團社團的朋友們一起淨山。我們約在新店捷運站,綠線終點站,現場佈滿五顏六色的旗幟和人群,是不同的社團部門在排隊集合,看我猶豫不決的樣子,一位舉旗的阿姨問我:「是參加寶貝加油團嗎?」我說抱歉我不是,我還在找自己的隊伍。看來新店站確實是聚會活動的「綠頭牌」。
當天日照不陰不灼,最適合戶外運動,橋下是碧綠的潭水,遠處青山鬱鬱蔥蔥,雲霧斑斕處,像是山巒穿上精神抖擻的迷彩服。我們心情愉悅地跨越碧橋,來到和美山登山入口,陸續抽取策劃人準備的籤子,分成二人淨山小組。出乎意料的是,山路很乾淨,沒有什麼垃圾,這倒是難為我們了。
找不到垃圾怎麼辦?隊友竟打起了蝸牛殼的主意,張牙舞爪著鋁鉗要去夾它,我們大驚不行不行!就算是殼,也算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比起它們,我們人類才更是這山林中的突兀和多餘。
沈寂已久,一位團員忽然驚呼:「我發現一個好大的垃圾,一直跟著我!快看!」邊說邊用手比劃身邊的隊友,大家哈哈大笑。
CH叔叔是今天的小領隊,他火眼金睛看到木階梯外藍色的寶礦力寶特瓶,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個箭步翻身出去撿了回來,他說:看!我撿到「寶」了!我們的眼睛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掃射,像兩隻高功率探照燈,時刻等待捕捉垃圾蹤影。從未試過發現垃圾跟發現新大陸一樣高興!
#恐怖懸疑片#
我們登到半山腰,袋子還是空空如也。終於在一個停車場大小的平臺發現有好多垃圾,說來也怪,其品相種類十分詭異,如塑膠手套,一次性口罩,麻繩,鞋墊,鞋帶⋯這些東西乍看之下沒什麼稀奇,但當你在同一範圍內接二連三挖掘到的時候⋯你很難不將其聯繫起來,繼而腦補出一部驚悚懸疑片。
草叢中有撕開的食品的包裝袋,插著塑膠吸管的咖啡杯,一半陷入泥土的保利龍,一卷髒汙的毛線,應是出現在生化實驗室裏的裝滿綠色藻類植物的培養罐,這些人類看來都深感匪夷所思的物品,山裏的昆蟲動物對這些垃圾摩擦兩只觸角時的心理活動准是一頭霧水:「這是啥玩意啊?」
#雅典娜#
一片較為平坦陰翳之處,被開發為登山休息站,彙集從宮廟、碧潭不同路線四面八方上山的遊客。大家在這裏喝水進食、補充能量、擦汗乘涼。
黑色的拉布拉多幼犬蹲坐在石階上,哈哈喘著粗氣,它面前還放著自己的淺紅色飲水盆,主人告訴我它是米米,它看起來很喜歡山上的風景。
CH叔叔指著角落的一條幽深小徑說:「這裏就是我剛剛講的會有大片螢火蟲出現的地方,可惜修了方便遊客行走觀賞的水泥路以後,螢火蟲就少了。」
陰涼處坐著一群背雙肩包的叔叔阿姨,看到他們頭上編織的草環,我忙衝過去:「請問可以借我拍照嗎?」我本想幫他們留影,結果阿姨直接從頭上取下送給我了!她說製作很簡單,將草兩頭對折,繞幾圈捆在一起就是了。
欣喜之下,我即刻將草環戴上,大家看了都說:「你好像雅典娜喔!」我嘴上說沒有啦過獎了!心裡卻是暗喜,徬彿瞬間移動到了奧林匹克山,高舉勝利的火炬⋯
一個望不見盡頭的洞窟中傳出悠揚活潑的笛聲,大家好奇地張望,都說好聽,也有人說是「收音機放的」,議論紛紛中,CH叔叔說不是,是人現場吹的,我們問你怎麼知道,他神秘地說:「因為我聽出來他有走音!」為了一探究竟,我大膽地走進山洞,果然有一位阿北坐在小板凳上歡快投入地演奏著,手邊便探進來的花草,眼前是廣闊蔥蘢的林木,綠油油暖融融的一片,穿堂風沖走我們的燥熱。與山河共興雅樂,真是懂得生活的奧妙啊。
#人與大自然#
登高遠眺,101在層層霧靄中顯得朦朧夢幻,有人靠在欄桿上放空,有人貪婪呼吸新鮮氧氣,有人目光追隨天邊盤旋的鷹。隨著進程深入,我們手中的垃圾袋總算是豐滿了起來,滿載而歸,心情自然愉悅起來,有說有笑地下山了。
「看!他的鞋子開了!」原來是一位團員的鞋子大分家,像鱷魚張開大口,我們瞬間東倒西歪,笑罷,大家忙支招。童軍團出身的CH叔叔用透明膠將鞋子纏繞固定,倒也讓它支撐了一段路程,團員說叔叔這般體貼,實在是「以德報怨」,我們又大笑。
淨山除了清淨環境,更是我們這群九零後都市年輕人與自然神交的靈性提升之旅。
大片的灌木讓人彷彿置身於遠古的侏羅紀世紀,樹幹粗壯嶙峋的大樹讓我想到了土地公公的拐杖,枝杈參天的榕樹遠遠望去就像是高傲的神鹿,山間荒蕪的庭院自顧自地長滿藤蔓和雜草,像一部自然人文合奏的交響樂,山頂出現的一池紫色荷花,陽光下恬然盛放,給人無限驚喜。
天牛爬上我們的鉗子,又焦急地揮舞自己的兩個小角叫囂著要下來,紮著花朵發圈的小妹妹看著一隻翩翩蝴蝶入了迷,眼波隨之流轉,童年的幸福和純真不就是這樣子嗎?
《精靈的神秘世界》一書作者有看見精靈的能力,她說精靈對孩子有一種特殊的偏愛,孩子們和他們一樣,會被一顆石頭、一朵小花、一片樹葉所吸引,這樣的特性與精靈們是最相近的,所以精靈會特別關注孩童。我真羨慕小精靈啊,我真羨慕孩子們啊。
#奉獻的喜樂#
分類垃圾的過程中,大家不住發出乾嘔,垃圾在山上發酵、腐化後的形態和味道實在讓人難以忍受。整個工作完成後,看著一袋袋垃圾,我們一個個神清氣爽,世界乾淨了,心也透明瞭!
走出步道入口,CH叔叔請我們吃碧潭老街的冰棒,果香四溢,甜徹心扉,分享的滋味更是友情的催化劑。
我想起從前一位從事社工職業的朋友曾跟我說:「我很小的時候就發現,每每付出時,我內心都會感受到巨大的喜樂。」
喜樂,這真是一個美妙的詞。這個早上,我們同樣感受到了這般喜樂,遊人對我們的行為發出讚嘆和鼓勵,一位阿姨燦爛地對我說:「謝謝你!」那一刻我覺得好感動,我明明沒有為「她」做什麼,她卻真誠地謝謝我。
臺灣民間很多這樣自發的公益活動,這個世界本質是一體的,你我沒有這麼多的分別和界限。嗯,這可是宇宙人生的重要一課哦。
2019.10.06
碧潭環繞和美山
好 市 多 拉 繩 垃圾袋 在 打特斑DotBam|食尚x愛x時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剛才特地去7-11替花蓮賑災出一份力,
希望大家也一起為這美麗的台灣盡一份心力🙏
捐款步驟相當方便,直接至ibon,選擇儲值繳費>慈善捐款>點選0206花蓮賑災(花蓮縣政府),然後填捐款人資訊印出單子後至櫃檯繳費就完成了!
🚨災情資訊請看:消防署粉絲頁
👉 https://www.facebook.com/NFA999/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 http://www.emic.gov.tw/9/index.php?
—下方引用自林依晨粉絲專頁內容—
這幾年地震、風災、水災實在太頻繁了,始終覺得預先做準備絕對有幫助,因此心血來潮整理了所謂「避難包」的打包要點,以下集結了網上各家說法之大成,非營利用,趕緊為我們自己和家人們準備好吧!
首先,建議大家找一個較大的雙肩背包( 雙肩背包在逃難時可以讓你的雙手空下來做其他的事),並最好符合下列條件:
1.主體以帆布或尼龍等堅固的布料製成。
2.各背帶處最好有特殊縫線補強。
3.有腰部與胸部固定帶者為佳。
4.分隔的口袋都有拉鍊者為佳。
接著,去超市買一種超堅韌的黑色大垃圾袋(就是營業用的那種,大家應該有看過),把垃圾袋打開來,開口朝上,直接套進背包中成為內袋,調整袋內使其與背包形狀服貼,然後就可以開始把求生避難的物品放進去~
1)飲食:礦泉水2公升(或另準備攜帶型的濾水壺或淨水劑)、可久放/高熱量/可立即食用的食物如:營養口糧、八寶粥、堅果、果乾、罐頭、巧克力、洋芋片(必要時亦可作為火種生火)3天份。
2)隨身衣物:禦寒衣褲襪、耐走非薄底之運動鞋(避免被玻璃、釘子等破碎物品刺傷)、輕便型雨衣、工作用棉紗手套(如需在瓦礫堆中開路)、遮陽帽。
3)睡袋 1 只: 可選擇質輕、保暖、摺疊後體積小的睡袋,並建議加上防風、防水之錫箔毯(急救毯)。
4)防災用品:繩索(50 呎,粗細各一條,可負重、套取、救援、攀爬、止血帶等用 )、工具刀 1 只(選擇多用途及防鏽之刀具,如:瑞士刀 )。
5)通訊設備:收音機(含新電池)選擇輕便型並最好能防水。
6)照明/求救裝置 2 種以上:如(手搖)手電筒、頭燈、螢光棒、蠟燭、防風打火機、 防水火柴、口哨等,並置於背包中明顯、容易拿到的地方,以便能在黑暗中迅速找到(免用電池者佳,若需電池,則需定期更換)。
7)急救醫療包1份:簡易傷口消毒包紮藥品、止痛藥、腸胃藥,以及個人疾病用藥(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
8)溼紙巾或衛生紙、防塵/煙口罩。
9)重要證件影本:身份證、戶口名簿、護照、保險卡、健保卡、不動產權狀等,可裝在防水夾鏈袋中。
10)若干現金(包括些許零錢,手機沒電了至少還能打公共電話)。
11)家庭通訊錄、附近醫院及警察局等緊急救助單位的電話號碼。
整齊放好以後,將塑膠袋口向上拉起,然後打個很紮實的那種死結,再塞回背包內並扣上背包就完成了。
這個垃圾袋的功能可不僅僅為了防水而已,一旦遇到水災時把你淹沒時,背包內的垃圾袋會成為一個氣囊,向上浮起,雖然其內部裝了很多東西,但剩餘的空氣仍然足以支撐一個成年男性以雙手攙扶,浮在水面上,就像使用浮板ㄧ樣,可爭取更多救援時間,同時,由於氣囊有背包的外層保護,不易破損,亦可保護內部物品不浸濕(還可運用數個這樣的背包搭配樹枝或棍棒,運送傷患或其他物資渡河)。
※避難包應是方便攜帶的,放在床邊或房子的出入口,當急難來臨時,家人可以輕易地抓起來就跑。不要讓避難包超重,因為在找到合適的庇護所前,我們可能要揹著它走遙遠的路。
※上述之避難包內容為基本建議,實際應該考量自己的需求,打造適合個人或全家用的避難包(如:家中有嬰幼兒的家庭應另外準備奶粉、紙尿褲及奶瓶),但請務必將「食物、飲用水、保暖物及藥品」等維持生命之基本物品列入優先考量。
※避難包之消耗性物品數量應以家庭人口數為基準來準備,所以一個家庭可能就需要同時準備好幾個避難包,每位家庭成員都需要有自己的避難包,除了基本的食物、水及衣服外,其他較重的物件可相互分配來擺放。
※不定期檢查物品狀態及每半年更新一次內容物。要注意食物及水的使用期限,檢查小孩子的衣服大小是否合適,冬天或夏天的衣物應稍作替換,並定期(可設定為每年生日或是換季時)檢查電池、手電筒、收音機是否可用。
好 市 多 拉 繩 垃圾袋 在 動物行為治療師戴更基醫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真的,人生就像一條狗
【人生就像一條狗……】--By 賴冠名
2013年4月7號
一個提供動物行為專業知識的網站,Post一篇招生訊息:「想成為國際認證訓犬師嗎! 想徹底的改變狗狗及貓咪的生活嗎! 想要轉換跑道從事訓練師的工作嗎!」。那是第一屆亞洲寵物訓練師培訓。
那時我大一。
沒錢!沒時間!
2015年3月11號
戴醫師的演講中,請訓練師站了起來,我賣力的鼓掌,賣力的想著:「會的,有一天,我也會是訓練師」
2016年10月23號
我坐在靠窗的座位上,螢幕上的小飛機離台灣越來越遠,心理想著這一年多,拼死命的家教,一切的一切,都梭哈在這上頭了。離夢越近,夢越清晰,不單單是興奮,還帶了點擔心,擔心自己醒了是否就只會是夢一場…
不知道過了多久,過了幾次關,換了幾次車,「唉呦~你們這條路很爛喔!」司機不客氣的跟度假村的客服說著,我們到了一條不像路的路,盡是滿滿砂石、泥濘,那是我們住處的入口。當時並不知道,這樣顛頗的開始,是老天給我未來六周的暗示……
心心念念的培訓營終於開始,但那樣的興奮與浪漫很快的就被漫天的應辦事項、代辦事項、注意事項所壓過。細講這些事項就好似電影劇透一般沒意思,但是給些預告與心路歷程總是不為過的!
六周,不長不短的六周,牽繩的另一端扣上不同的狗,卻有著共同的性質。狗就好似一面鏡子,不偏不倚的反射著自己:自己的行為、動作、態度,情緒……等。心理掛念著:「我都梭哈了,不可以不成功」…然後每週五檢核時…Fail;「我到底做的對不對,到底哪裡做錯了」…Fail;「我是不是沒有天賦,我是不是不是這塊料」…Fail
然後,幾周過去了,每每的禮拜五總是挫折,坐著吹風,躺著發呆,「我怎麼都沒有長進」「我到底在做什麼」「到底…唉…」風持續的吹,彎腰駝背,眼神空洞,覺得自己真的已經糟到不能再糟,就在那放棄邊緣……但,也沒放棄,就是放掉了那些想法,單純的跟下一隻狗相處,回到最初懵懂無知時,在路旁看到任何的狗狗,沒有想要下指令,沒有預期,就是單純希望與他有所接觸、互動,回到那樣的初心
不知道為什麼,表現好像還不糟,但是也不敢確定,擔心自己又再次好勝了起來。然後慢慢的體會到何謂「一切都是遊戲」,觀念漸漸統整,漸漸的學會自在的面對自己的表現,學習在誇獎狗的時候也贊美自己!
不論最後考試過了與否,你都知道,這不是終點,而是下一段旅程的開始!
在狗與人十八相送,人與人用笑容掩蓋不捨後各奔東西,回家的路上儘管再怎麼累,第一件事便是拿出手機,找到了這趟旅程的第一張照片慢慢的往後滑,想著當時不太熟的問候;想著四十幾天一樣的早餐;想著一起唱過的歌、一起玩過的牌;一起笑一起哭過;想著到市區買個麥當勞的小確幸;想著當時依靠著夥伴彼此打氣,撐過那放棄邊緣;在泥濘里兩個人一動也不動;想著當時套個黑色大垃圾袋,頂著狂風暴雨遛著狗;學姐們的加油,助教的溫馨提醒;猜著賭局等著鈴聲,默契的喊著「謝謝老闆」
耳邊會回蕩著戴醫師的聲音:「沒有問號只有驚嘆號」「訓練就是溝通」「一切都是遊戲」「一切都是套路」「怎麼我做就都可以了呢」「我是希望你們去思考」「都是人的問題」「很簡單吧,有沒有問題?沒有哦,等一下我出去看就又一堆問題」……
當你意識到這些現象,當你嘴角微微上揚,你也清楚,這段回憶已經刻在心理,擦不去抹不掉。這!就是ABRA訓練師培訓營!
「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人生就像是馬拉松…」�不,我說:【人生就像一條狗,你對他的愛會完全的反饋給你,而這培訓營就是兩者間的牽繩】
所以…來上牽繩吧 : )
(嘿!如果你是有錢有時間,依舊躊躇不前,願這篇文可以給你踏出去的勇氣;若是還在準備的你,希望你可以繼續堅持,努力的走下去,有一天,你也會是ABRA認證的訓練師)
第七屆ABRA認證 訓練師/行為治療師 訓練營
2017 3/13 - 4/23
中國 - 上海
報名請按粉絲專頁的「搶先預訂」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