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跟酒談一場戀愛-財訊第639期
近日來最讓人血脈賁張卻又緊張到手心冒汗的,莫過於觀看台灣選手在奧運競技場上的奮戰。這場因新冠疫情而延宕一年的賽事,即便開幕前雜音不斷,但無論是開幕表演,或是接下來一項一項的競賽,都讓我們心臟狂跳,恨不能到場上振臂高呼的為他們加油。
回顧歷史,東京早在1964年便曾舉辦過奧運,山崎蒸餾所為了慶祝東奧二度舉辦,特別挑選了1960年陳放於水楢桶,而後在1964年換入美國白橡木桶熟陳的55年威士忌,總共裝出100瓶,於去年6月以大摸彩的方式供日本居民購買。為什麼是大摸彩?因為中籤者只需付出300萬日圓,合台幣僅約80來萬,便能購買一瓶。這是山崎有史以來裝出最高酒齡的一瓶酒,若與山崎50年動輒好幾百萬台幣的拍賣價相比,不是等同中了樂透彩嗎?
酒廠週到的將得標者名字刻在瓶身,一方面彰顯不凡的紀念意義,另一方面,我小人之心的揣測,酒廠並不希望得標者轉手獲利。不料6月抽完籤後,同一支酒馬上在8月香港邦翰斯拍賣場現身,並且以620萬港元驚人的高價落槌,大概是兩個月前買價的25倍,成為(到目前為止)全球最高價的日本威士忌!
身為一介升斗小民,若有機緣請回如此高酒齡神物,必當慎而重之的供養照護,萬萬不行沾惹塵埃,更要謹防破損,但由於沒有資格登記抽籤,只能眼巴巴的羨慕。當然,中籤者大概不會有人輕易開瓶,所以儘管酒廠不願看到高價炒作,但遲早也會進入拍賣場,到底瓶中滋味如何,只能憑藉著調酒師的敘述來想像。只是作為一個愛酒人卻不免感傷,所有的藝術品均可供人賞玩,但酒做出來的目的卻需要破壞(開瓶)才知真曉,假若製酒人知道自己的作品只是投資工具,會不會因此而長吁短嘆?
不過我還是參與了7月中羅芙奧「尊釀雲集」的春拍,說參與也不盡然,單純的做個旁觀者,沒有註冊,當然也沒舉牌。這次拍賣同樣受到疫情影響而延期,且在三級警戒下,只得以直播方式進行。原以為少了場上劍拔弩張的近身肉搏,喊價者應該會冷靜不少,但一路觀看下來,某些熱門酒款-尤其是日本威士忌,價格依舊扶搖直上,讓我看得瞠目結舌之餘,不免暗自盤算,假如我也將手中不再喜愛的收藏送拍呢?會不會違背了我的愛酒初衷?
我時常言,威士忌的收藏原因百百種,但投資的目的只有一種。當威士忌價格的漲幅在近幾年直衝天際後,不意外的,投資者都想藉此撈一票。國際上不乏私募基金將威士忌納入投資標的,甚至完全以威士忌為主,倫敦全球資產顧問公司Knight Frank於2021年的報告中,列舉了過去10年各種奢侈品的投資累積獲利,其中威士忌以近5倍的漲幅將其他奢侈品遠遠拋在後面。雖然這種漲幅驚人,但若與近年來威士忌拍賣動輒十數倍的漲幅比較,只能算穩健而已。無怪乎想靠威士忌發財的酒友躍躍欲試,更是許多酒友沒頭蒼蠅式的亂問「這支酒值不值得收」的原因。
確實,近年來出現某種趨勢,當熱門酒款上市,許多消費者聽到耳語傳言,興沖沖的把酒一箱一箱的搬回家,又有投資客著書立說的宣揚威士忌投資獲利600%,更是吹波助瀾,我對這種現象十分不以為然。第一,囤積居奇阻礙了商品流通,讓真正想喝的消費者買不到,或是得花更高的價錢才能買到;第二,酒價呈現不合理的飆漲,助長炒酒風氣,後繼投資客可能賠錢出局。這種現象品牌端當然也注意到,我曾向他們提問:你希望你們賣的酒能讓更多的消費者喝得到,還是只要銷售完畢即可?他的回答很簡單,酒廠連年不斷的生產,當然希望酒能進入消費者口中,不應該被當成投資商品囤放。
股票市場有句名言「不要和股票談戀愛」,所以設定停利損點停,該衝即衝、當殺就殺,絕不能優柔寡斷。換成威士忌,我大聲疾呼一定要跟酒好好談一場戀愛,不愛酒,就沒資格論酒,更完全失去了收藏的意義。多年前有一部我很喜愛的電影《寂寞拍賣師》,講述一名擁有超凡鑑賞、鑑價眼光的藝術品拍賣師,個性高傲拘謹、孤芳自賞,總與他人保持潔癖式距離,最愛的是巧取豪奪而來的女性畫像,可最終落入愛情陷阱而人去畫空。這是一部在虛偽和真實之間辯證、考驗人性與物慾的電影,只因他不清楚自己愛的是什麼。在威士忌這條路上,我希望酒友們都能清楚知道。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8萬的網紅微辣 Mann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重溫 第七集:【微辣學院】Sulin教你12個輪瑜伽招式 https://youtu.be/YIU-ChpD1gs 更多精彩請關注►►Let's #tastehappiness ▼ Follow 微辣Manner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
如何成為調酒師 在 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酒展四月天-財訊第633期
「四月總算結束了!」望著收拾乾淨的會場,我的許多酒商朋友都鬆一口氣,精疲力竭的返回久違的家庭,盡力彌補一個月來沒能照顧的家人。
也難怪,從四月的第二個週末開始,包括在台北花園飯店舉辦的「威士忌烈酒品味展」、世貿一館的「台北國際酒展‧純酒展」、大稻埕街廓熱熱鬧鬧的「琴酒嘉年華」,以及在圓山飯店壓軸的「世界威士忌烈酒展」,連續四個週末的酒展把大家累壞了。我無役不與,但角色有點特殊,除了琴酒嘉年華之外,都界於參觀者與參展商之間,就近觀察了許多文化和現象。
就酒展的特性而言,花園酒展是全年第一場,策展人複製成功的桃園酒展經驗揮軍北上,雖然場地稍微偏遠又狹小一些,但開場前排隊的人龍十分驚人,兩日內簇擁的人潮讓我大呼驚奇。相隔幾天之後,連續四日的純酒展胃納所有酒類,啤酒、清酒、燒酎、葡萄酒、干邑及各式烈酒通通上場,加上預先登記免費入場,人潮-不誇張-把世貿一館擠到寸步難行。琴酒嘉年華已是第五屆,不過首次參加的我感覺極度新鮮,也見識到了調酒對年輕人的吸引力,而週日適逢保安宮保生大帝聖誕繞境,喧天鑼鼓下,迪化街週遭人群水洩不通、熱鬧非凡。至於高踞圓山莊嚴又神祕的飯店,一向予人高不可攀的印象,很難想像在大紅圓柱與大紅地毯上舉辦酒展,所以當然不容錯過,何況週六晚上的國宴席開近三十桌,大夥兒呼朋引伴、酒酣耳熱,再也沒有與酒友歡聚更開心的事了。
從參加者的角度來看,時間、地點雖然都是考慮因素,不過風格與內容才是招引人付費進場的主因。依此而言,琴酒嘉年華最為特殊,以「人• 琴• 味」為主軸,集結了知名酒吧和調酒師,利用不同品牌的琴酒與素材各展奇技,再與迪化老街產生新舊衝突,共同演出一場巨型派對。純酒展雖然沒有單一主軸,卻足以招攬所有酒類愛好者一次嘗遍各式酒種,進而選擇出自我的喜好。至於花園、圓山兩場威士忌酒展,展商雖多有重複,但場地和時間差區隔了參加者,加上各自設置風格類型殊異的講堂,地域性的吸引不同的愛好者。
我們的社團在花園酒展租設了一個攤位,以單杯方式販售不常見的珍稀酒款,讓我們搖身一變成為展商。另外除了琴酒嘉年華,三場酒展都展出了我的《酒徒之書》和《新版威士忌學》兩本著作,因此我時不時的必須現身書攤去說書和簽書,也協助講解酒款。這些多重任誤,再再與過去純消費者身份不同,也促使我從展商角度檢視何謂成功的酒展。
我與花園和圓山酒展的策展人十分熟識,他把主要工作內容簡化為三大項:確定時間和地點,努力招商,再吸引酒友們買票進場。聽來簡單,需要照顧的眉眉角角卻十分繁瑣,更有多到不可勝數的臨時、緊急情況需要解決。
展商的考慮很單純:如何極大化坪效以增加來客提袋率。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攤位需考慮周遭空間和動線,盡可能佈置得亮眼突出,試喝的酒款要能立即打動消費者,同時還能清楚的解說品牌精神和特色。雖說都是老生常談,巧妙卻有不同,或聘請PG倒酒,或穿戴一式的服裝,也有舉牌到處走動者,以及定時舉辦小型品飲會。此外,威士忌的年齡層逐漸老化是個不爭的現實,如何將品牌觸角伸向年輕世代,攸關下個十年的市場消長。所以除了觀察入場人數之外,更要留意年輕或陌生的臉孔有否增加,成為酒展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
我曾多次提到,最令我厭惡的是酒展中消費者「喝到飽」的心態,以致酣醉不醒的隨地坐臥,甚至嘔吐而狼狽不堪。不過近幾年來展商也聰明了,只提供低年份的普飲款試喝,較昂貴的酒款改為付費單杯,長時間教育薰陶後,消費者逐漸接受這種做法,慢慢轉變為成熟市場該有的酒展模式。確實,我們必須思考,當酒價不斷飆高,在不清楚瓶中風味的情況下,直接購買其實存在風險,若能在酒展中花費小錢試飲,找出自我的喜好再下手,絕對是最經濟的方式,也是我以為酒展的重大目的。
酒展月結束了,策展人及展商總算能好好的鬆口氣。新冠疫情下,台灣是唯一可密集舉辦酒展的國家,雖然最近社區傳染的陰影突然緊張,不過下一次酒展辦在七月初的台中,應該有機會再度聚首,與中部地區的酒友們把酒言歡。
如何成為調酒師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Storyteller:【淺野忠信的斜棟人生】
你有想像過,一個人可以日間做設計師,夜晚送外賣嗎?又或者,日間是中環白領,夜晚是調酒師 ⋯⋯ 現在流行 Slash,其實,日本知名演員淺野忠信也是一名 Slasher。
Slash 是一個新名詞,來自鍵盤上的斜號(「/」),指那些以多重職業及身份生活的人士。大家都知道淺野忠信是屢獲獎項的知名演員,是熱愛音樂的樂團主唱,卻鮮少人知道,他也是一名畫家。
小時候,淺野家中總是掛滿了畫作。藝術家父親毫不忌諱地掛上詭異風格的畫作,其中一幅是知名畫家達利的名作〈Dali from the Back Painting Gala from the Back〉。小淺野常常盯著那幅畫看,盯著盯著就對畫畫產生興趣了,慢慢踏上繪畫之路。
十七歲時,淺野在父親的建議下加入了演藝圈。演藝圈的生活繁忙,淺野可以畫畫的時間越來越少。他從以前每天畫畫,變成三個月才能畫一次,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
「只要維持自己的節奏,就能不斷持續自己想做的事情。」
所謂「碎片時間」,就是每天整段工作時間之外的零碎時間。對我們而言,可能是等電梯、乘地鐵、睡前的時間,這些時間很多卻很零碎,常常一不小心就滑著手機虛度了。對淺野而言,碎片時間便是拍攝等開機或者回酒店休息等空檔,而他活用了這些時間。
當淺野執起筆,所有地方都是他的畫布,許多塗鴉、插圖以及漫畫就這樣誕生的。淺野常常在劇本、傳單、場記表、紙袋,甚至是藥袋上,用原子筆隨手作畫。
五年以內,數量已達三四千張。他把這些作品集結成書,並舉辦個人展覽,讓大家看見他作為藝術家的一面。
淺野忠信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有很熱愛很想做的事,就算多艱難也做得到。
每人一天都只有 24 小時,如何度過全取決於個人選擇。由今天起,不如你也試試在空閒中撿起那些碎片一樣的時間吧。
Text by StoryTeller Team @everyone.is.storyteller
Art from 浅野忠信 @tadanobu_asano
Exhibiton photos from Andrew Yeung @Andrewyeung_official
最近,淺野忠信的展覽「FREAK」已經在日本東京完滿結束,身處日本的插畫師 Andrew @andrewyeung_official 亦有親身觀賞,並專程拍攝了一些展場花絮,與各位讀者分享。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展覽故事 #電影故事 #淺野忠信 #碎片時間 #斜棟 #斜棟人生 #EveryoneisStoryteller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支持 StoryTeller 繼續創作美好的故事:
https://bit.ly/3mtkXmF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
→Follow @ztorybook.official 留意最新動向
如何成為調酒師 在 微辣 Mann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重溫 第七集:【微辣學院】Sulin教你12個輪瑜伽招式
https://youtu.be/YIU-ChpD1gs
更多精彩請關注►►Let's #tastehappiness
▼ Follow 微辣Manner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SbuhAD48A7RxbvflQfdjQ?sub_confirmation=1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ilamanner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annerproduction/
成為辣粉(部分地區因YouTube官方未開放暫時無法加入)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SbuhAD48A7RxbvflQfdjQ/join
演員YouTube
@佩男Puinam @HUGO TV @Bigman大文
▼微辣經典影片
【 劇場版MV -《再想當年》 】
►►https://youtu.be/YYtX7f8bpfc
【微辣大排檔】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_jnj_Gy1MoIFCKMuGjMiEZHQMTXkSqE9
【微辣遊戲王】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_jnj_Gy1MoLrdg07Qq8v7DQ41afvFcgQ
【微辣遊戲王 - 狼人殺】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_jnj_Gy1MoLkG4nIGuNLZzmBbK9kDDJ9
【微辣搞笑合集】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_jnj_Gy1MoL4eDz-J5M_uf419Jj2CLGv
【微辣音樂/劇場版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_jnj_Gy1MoKUKBKAmGUSrUp-eBiNIOUx
#雞尾酒 #調酒師 #cocktail
▼微辣MannerProduction
生活的調味►►http://mannerproduction.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JBYVdCGZ2A/hqdefault.jpg)
如何成為調酒師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我成長的年代裡,有很多電視節目,特別是綜藝節目,非常喜歡用那種「罐頭笑聲」;就是那種你一聽喔,就知道是做效果,而且很假的笑聲。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每一次我一聽到「罐頭笑聲」,也會跟著傻笑起來。雖然每一次事後,都覺得自己好蠢…這有什麼好笑的!或者是,啊這就是假的效果啊!
可是呢,當我自己學了心理學之後,我才發現喔,這是一種叫做「社會認同原理」造成的效果。也就是說,我們會很習慣的拿其他人的反應,來判斷這個節目是否好笑。
所以,當我們聽到「罐頭笑聲」的時候,我們就會跟著做出笑的反應,而沒有去考慮它本質上,到底有不有趣?
其實「社會認同原理」,在我們的生活裡是無所不在的。比如說,如果你去酒吧,你會發現那些調酒師,他會在自己的小費罐子裡,先放上一些鈔票,或者是一些零錢。
他絕對不會在剛開始營業的時候,放一個空的罐子在那裡。因為,當他放了空的罐子在那裡的時候,它造成的結果,要麼就是沒有人會丟小費;再不然就是呢,當大家要丟小費的時候,心裡沒有一個標準,我到底要丟多少?
所以你會發現,無論是調酒師的小費罐,或者是慈善團體的募款箱;甚至於是街頭藝人,當他表演完之後,他可能都會安排暗樁,首先的走到前面,丟一點錢到他的打賞箱裡。
這些都是同樣的原理,也就是說,我們很容易因為別人這麼做、因為有人先這麼做,而我們跟著這麼做。
其實不只是這樣子,在「克服恐懼」這個主題裡,心理學家班杜拉,他也做過了一個設計。他讓那些患有恐懼症的人,擺脫了極端的恐懼情緒。
他找了一些怕狗的學齡兒童,讓他們看一個小男孩快樂的跟狗玩耍,這樣的影片,每天看20分鐘。透過這樣的影片的示範,那些怕狗的小孩,在反應上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僅僅過了4天,有67%的小孩,就願意爬進圍欄跟這些狗玩耍,而等其他人都離開了房間,他們仍然願意繼續的去撫摸、逗弄這些小狗。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之後,研究人員再次測試,這些小孩對狗的害怕程度。他們發現喔,小朋友好轉的情況,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減退;反而比從前更樂意跟狗互動。
其實,在後續更多的實務工作裡面,我們都發現,無論是小孩還是成人,這些所謂的「示範作用」,透過「社會認同原理」都能夠有效的克服恐懼。
那如果順著這樣的邏輯,再繼續往下推的話,其實有時候,我們對於生命當中,一些讓你感覺到困擾的人際關係。
你會發現你每次見他、你每次跟他相處,你都不舒服;但是每次一想到,要放棄掉這些關係,或者是至少在這些關係裡劃清界限。
因為我們知道有一些關係,你可能沒辦法放棄,因為他可能是你的家人;但是至少你要劃清界限。有太多人只光想到這件事情,就覺得好難、好可怕。
然而這些難、這些可怕的原因,通常是來自於,你身旁那些能夠放下這些關係的人,他可能也不會再跟你提這些事情。
所以,你也就沒有可以模仿的對象,「社會認同理論」就沒有辦法發揮出來。但是,那些跟你有同樣困擾的人,你們有可能會很習慣的在一起取暖、舔傷口…;於是呢,你得到的更多的示範,就是無能為力的、更害怕、更恐懼的。
如果你已經再也受不了這樣的狀態,那麼我很鼓勵你,要為自己找一個好的示範;而嘉玲老師推出的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就是為你產生這樣的作用。
其實讓我們困擾的關係,不一定要選擇那種很決斷式的切割,我們反而可以用一個更有智慧的方法,去建立起自己心裡的界限。
當建立好這個界限之後,你會發現他固然還是在你身旁,但是他已經不為你造成任何影響了。就像那些怕狗孩子一樣,狗依然是狗,可是他已經不會再害怕了。
那麼我想「人際斷捨離」這一門課,就是能夠幫助你走過這個過程。它不只是從觀念到實務,讓你能夠一步一步的前進。
更重要的一點是,嘉玲老師精心設計了,很多實際的做法跟練習;讓你能夠在自己真實人生裡面,再面對那些讓你辛苦的關係,怎麼樣長出自己的力量,取得一個最有效的平衡?
我常常說啊,任何事情可能都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難,我們或許缺乏的,只是一個示範。我相信「人際斷捨離」這一門課,會為你帶來很好的示範。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無論是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還是我們的實體課程;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5vU_w8h5UI/hqdefault.jpg)
如何成為調酒師 在 品味壹番 A Matter of Tast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法國干邑直擊05〉如何成為釀酒大師? 路易十三首席釀酒大師Baptiste Loiseau專訪【林一峰Whisky School威士忌第116課】
如何成為釀酒大師(Cellar Master)或首席調酒師(Chief Blender)?走訪干邑與威士忌產業的釀酒大師或首席調酒師,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故事。
我們這一次來到法國干邑區的人頭馬(Rémy Martin),聽到的是路易十三首席釀酒大師巴蒂斯特•盧瓦索(Baptiste Loiseau)的故事。
路易十三首席釀酒大師這個職位,一向是以是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世代傳承,並由酒莊總裁親自任命。今年才39歲、身為路易十三第五代首席釀酒大師的巴蒂斯特•盧瓦索,是整個人頭馬莊園歷代最年輕的首席釀酒大師。
巴蒂斯特•盧瓦索出生於干邑區小鎮,從小就對葡萄酒莊的工作相當瞭解,2007年加入人頭馬。巴蒂斯特•盧瓦索在與前任釀酒大師皮埃雷特‧特里謝(Pierrette Trichet)並肩工作7年後,於2014年5月1日,以破天荒的34歲之齡,成為人頭馬莊園歷代最年輕的首席釀酒大師。
至於創立於1724年的人頭馬,雖然一直都是家族經營,但酒莊主人的姓氏卻有一些改變。1724年創立時,經營者當然是Rémy Martin本人;到了1910年,Paul emile Rémy Martin II,與世代都在大香檳區栽種葡萄兼釀製葡萄酒的Andre Renaud,決定合組公司。
1924年Paul emile Remy Martin Ⅱ過世後,由Andre Renaud買下了公司所有的股票,成為人頭馬莊園的擁有者。1942年,他的女婿Andre Heriard Dubreuil進入人頭馬公司,並決定自1948年起只生產和銷售特優香檳干邑。Andre Heriard Dubreuil在1965年繼承公司,自此人頭馬就由Dubreuil家族經營傳承。
這一次路易十三首席釀酒大師巴蒂斯特•盧瓦索與威士忌達人學院首席顧問林一峰會面的地點,正是以Andre Heriard Dubreuil命名的酒窖,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究竟巴蒂斯特•盧瓦索是如何成為人頭馬莊園歷代最年輕的首席釀酒大師的?路易十三首席釀酒大師的日常工作是什麼?巴蒂斯特•盧瓦索又是如何訓練自己?如何維持味覺的敏銳?來聽聽他在影片中的現身說法。
(製作/企劃/翻譯/撰文:高婉珮,攝影:吳致碩)
【警語: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未滿十八歲請勿飲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eIUANfQiG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