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吵感情愈好嗎?不見得!但衝突是真正理解對方、改變關係的起點】
(((疫情效應之一:家人彼此厭惡?)))
疫情期間,不少家長私訊給我說家裡的衝突變得很多,除了親子之間,更有天天絕對不連戲、卻沒完結篇的手足衝突,有些連夫妻之間也怒目相對,床頭吵、但床尾也和不了,相看兩厭。
家人之間二十四小時被迫黏在一起,到底是親密的「靠」在一起,還是痛苦地「銬」在一起?相信有不少家庭這一陣子已暗潮洶湧、一觸即發,或是早已煙硝處處、千瘡百孔。
「疫後大未來」作者Scott Galloway精準說到疫情期間全球家庭的兩個共同點:
•開始厭惡配偶
•開始厭惡子女(或是子女更厭惡父母)。
在台灣疫情再度爆發時,一位在美國經歷了一年多封閉生活的同學跟我說,令她非常驚訝的是,不少只羨鴛鴦不羨仙的佳偶經歷了這一年多之後竟變成怨偶,還有人以離婚收場。
另外,則是青少年把自己封閉,爸媽看不慣他們,他們也完全不把爸媽放在眼裡,防疫禁令如同關禁閉,親子關係比室友還疏離。沉溺在數位世紀的青少年則有愈來愈高比例的憂鬱傾向。
(((從小一路吵到大的娘家,是我最能自在展現自己的所在)))
說到家庭衝突,我想到了我的國中生物課,其中有一章是講基因配對,有個重點是關於血型的配對。
我記得老師說,若爸媽都是O型,那麼,配出來的孩子就全部都是O型,風趣的生物老師還順便說了血型與個性的關係,最後,她居然下了一個結論:
「如果你們全家都是O型,那你家可熱鬧了,肯定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當時這段課程我上得可認真了,因為當下覺得老師已不是生物老師,而是個半仙,真說準了我家的狀況。老師還問:「有沒有人全家人都O型的啊?」我就傻傻地舉了手,老師報以神秘又同情的一笑。
我娘家共六人,爸媽再加上四個女兒,果真如生物老師的神機妙算,真的三天就有小拌嘴、一週內絕對來個大震盪。
通常一開始只有兩個人吵架,但因為O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雞婆天性,一定演變成四個人吵;最後,六個人全都會跳下海,變成全家大亂鬥,驚濤駭浪、雞飛狗跳,正是我娘家的寫照。
當時我驚訝地看著生物老師,點頭如搗蒜。
可是奇怪得很,一晃眼,快半個世紀過去了,從小一路吵到大的不平靜娘家,如今,卻是全宇宙中,讓我感覺最自在、最肆無忌憚的無偽全真所在。
幾個姊妹感情至真至深至切,濃得化不開的相互依存感,讓年過半百的我開始不大敢想像姊妹們終究會老去的未來。
娘家姊妹的Line時刻叮叮咚咚,一點芝麻豆大的事隨時貼、隨便貼、隨時嘻笑怒罵、感時傷懷、喳呼喳呼沒完沒了,一如小時候天天耍寶逗笑或吵鬧不休,只是,到如今,姊妹只耍寶、訴心曲,少了拌嘴與吵架。
而更奇快的是,從小在沒有教養技巧可言的打罵教育中長大的我們,如今卻是朋友眼中最孝順團結的家庭。老媽幾乎受到皇太后級的高級照護與孝順回報。
我就在想,為什麼一個從小吵到天翻地覆、全家人都伶牙俐齒、吵起架毫不留情的家庭,最後卻最具支持力量、最溫暖照人、最能讓每個成員無須偽裝展現真性情?
我是一個親子作家,但是,我自己也有栽在親子問題上受傷難過的時刻,這些時刻,我的姊姊們才不會在乎我是不是個專寫親子議題、道貌岸然的傢伙。
在她們眼中,我不過就是一個心不平靜、需要倒倒垃圾、抓抓浮木的平凡小妹,她們為一個別人稱呼為「老師」、「親子作家」的家人獻上毫不保留的及時救援。
(((不是愈吵感情愈好,而是愈吵愈懂自己與對方)))
難道,感情真的愈吵愈好?不!從小根本沒機會被教導好好傾聽、好好溝通與對話的我們,往往只會破口大罵、甚至演上全武行。
只不過,年齡增長的我們,馬齒並沒有徒長,各自也修持了幾十年,總歸有點長進,終歸學會了好好溝通的技巧。
但我真正想表達的是,對照一些寧可保持沉默、甚至冷漠疏離也不願把話說清楚講明白的家庭,我的感悟是:因為願意吵架,所以我們愈吵愈懂對方,最後吵成了彼此肚子裡的蛔蟲。
我們非常明瞭解彼此的個性與特質,對方的困境、限制、擔憂、苦楚與需求,一切盡在不言中。
因此,一起長大、一起變老,早就懂得繞過對方的雷、避掉對方的痛點,最後磨成了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最佳應援團。
我們姊妹之間連哭點笑點都不必點通,一個眼神、幾個字、一個動作,就能引發連鎖反應,笑出眼淚、哭成花臉。
在這裡我必須鄭重表明,我不是鼓勵吵架。吵架,很不好,代表彼此還沒學會更好的溝通對話技巧,但暗藏於其中有個值得鼓勵的動機,那就是因為在乎彼此,所以很想把話講清楚,有個心想把死結打開來。
我跟所有私訊我的家長說,家有青少年的家庭,千萬別用無菌高標準來衡量親子關係,因為此時期幾乎很難避開爭吵。
因為,孩子在短時間之內迅速變化,大多數的爸媽來不及適應與改變對應之道;而孩子也尚未具備完全獨立自我負責的能力,卻又力斥父母的監督與介入。這種充斥著矛盾的不平衡狀態,本來就處處埋藏地雷,沒有人可以完全不踩到。
我姑且稱此時期的親子爭吵為「激烈溝通」吧,乃是因為,我覺得其中至少也蘊藏著在乎彼此、想表達關心、想相互了解、想把心結打開的良善美意。
(((避免衝突、繞過問題,最後會累積成「衝突債」)))
在「良性衝突」(平安叢書出版)這本書裡,我很認同一個概念,那就是「衝突債」。
作者Liane Davey是組織心理學博士,他認為「每個組織都無法避免衝突、也都需要衝突,但是人們傾向避免衝突、或避免表達不同意見,以規避問題所在,最後就會形成『衝突債』。」
我們大多數人從小就被教導衝突是不好的,所以很多人習慣繞過問題,而非去穿越它們,但是作者說:「衝突是組織的基本要素」、「爭議性的問題必須解決才能繼續往前推動」。
若是問題一直沒有被提出來討論、讓彼此確認界限,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問題與對立就變成一種固定的存在,各自將在自己的玻璃罩下保持慣性且疏離、沒有溫度的關係。這絕對悖離人類合作的群性本質。
一個正常的家庭絕對會產生各種不同意見的擦撞,因為每個成員都有不同的個性與生活經驗、價值觀與解讀方式都不同,因此,夫妻意見相左、兩代衝突、手足爭吵,絕對不是「和諧」的相反詞,「正是通往真正深層理解與達到動態和諧的必要過程」。
累績過多懸而未決的內心疙瘩、維持脆弱的表面和諧,整個組織勢必在某一天爆發慘痛的代價:互不信任、彼此猜忌、淡漠疏離、不在乎彼此、無法相互支持照應,最後注定是分道揚鑣的平行線。
我省察到的是:我們姊妹若從小到大從不敢有衝突,或沒有勇氣表述自我,就絕對無法因撞擊而帶來彼此的覺知,因而去理解到對方的底線與痛點、在乎與不在乎。這將少掉了刺激自我省思、學習分清人我界線的機會。
良性的衝突,是一種「破壞性創新」,它像一座充滿礦產的危險高山,裡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如果願意好好挖掘資源,我們將學會看清對方的脆弱敏感,也能一次又一次讓我們更精準地預測對方的反應,避免挑釁對方的罩門,而隨著成熟度增長、隨著接觸到愈來愈多有效溝通的好工具,我們終將學會如何「好好的吵架」,甚或,平和有效的溝通。
人若非天生特具慧根,多數凡夫俗子勢必都得經歷一次次的良性衝突,才能提升對人際互動的敏感度,也才可能學會帶著覺知關照自己的表達方式。
但人們都討厭衝突,因為衝突帶來心裡的不平靜、關係的暫時斷線,但我告訴來信的家長們,當有一天連衝突都嫌煩、都懶的時候,那就是哀莫大於心死,代表連最基本的「在乎」都已消失。
(((衝突隱藏著豐富的資源,是自我靈性與群性最快速提升的機會)))
所以,請不要對「衝突」抱著這麼大的畏懼與懊惱,它的背後埋藏著豐富的資源,每一次衝突,請好好抓準這些資源,每個人將會對自己、對別人產生更深的覺知,這是讓自我靈性與群性獲得最快速提升的大好機會。
如今,若是家裡發生任何衝突,我已學會先觀照自己的情緒,然後,想一想,這個衝突裡面,我如何能讓對方感受到我的心情、想法、界線與原則?而又如何讓對方知道我之所以有這些想法的原因?
我是否真的能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到他的處境、他當下的心情、以及他背後隱藏的錯綜複雜的爆發源?我能展望到這次衝突帶來彼此更深的覺知與一起成長嗎?
這才發現,唯有經歷過意見相左、唯有願意如實表達內心的想法,才有機會成為關係親暱長遠、且值得信靠的真正家人。
任何一方若不斷隱忍、息事寧人,表面上看似風平浪靜,但最後可能造就出一個只懂自己、甚至只能利己而學不會善解、利他的巨嬰。
因為沒有任何浪潮打擊到對方的背脊,沒機會刺激到對方的鏡像神經及深層的心智系統。
這就是為什麼過度隱忍的父母可能養出無法感知別人痛處的自私孩子,但也可能剛好相反,因為這無疑的是一個錯誤的示範,也就是教導孩子,即使不公不義,也絕對不要站出來「用愛心說誠實話」、學習去爭取該有的權益。
規避問題的父母,很可能為子女示範息事寧人、維持脆弱而疏離的和諧,「因為衝突不被允許,你從未學會如何與人進行開誠布公、善意或有效益的衝突。」
我想說的是,沒有家庭是零衝突的,這不是要安慰所有疫情中有衝突的家庭,因為,我深切體驗到,衝突,不見得只會造成傷害,破壞裡隱含著「創造性資源」,且絕對遠遠多於「僅止於表面的平靜無波」,畢竟,有適度力道的浪頭,才能衝擊到石頭,石頭才有機會改變位置。
(((衝突帶來的痛苦,逼使我們學習更有效、締造雙贏的溝通技巧)))
當然,這裡所說的良性衝突絕非口無遮攔、無休止的大吵大鬧,而是,當難以避免義正嚴詞的「積極溝通」時,請絕對不要只有自責與自愧,在情緒過於激動時停下來、各自分開的那一刻開始,很可能就是開始挖掘資源且創造覺知的起始點。
於是,爸媽因而體會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在快速改變,開始學著思考如何運用智慧來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如何拿捏介入與監督的分寸,如何締造孩子感受到被相信的正向氛圍。
而這些看似氣氛搞砸弄僵的一次次激烈溝通,似乎撕裂了親子的情感,但是,隨著孩子不斷長大、隨著離家、隨著必須體驗獨自扛起責任的每個新階段降臨,孩子都會在回溯這些衝突中更加體貼到父母一路來的辛苦與無私。
這些效應,不可能發生在當下,但是,每一次的良性衝突,都有可能刺激到孩子去體認到父母的焦慮、難處與無條件的初心。
當然,學習避開引發恨意的溝通技巧,是另一個課題,但是,不斷衝突所帶來的痛苦,痛苦又引發衝突的無限循環,很可能就演變成一股最強勁的動力,逼使我們不得不去學習更有效、締造雙贏的對話與溝通方式。
所以,帶著覺知來看待衝突,就是引發改變的創造起點。
如何讓對方 離婚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婚姻經營分享:婚姻諮商就像樂團指揮家
奶爸是一個品質很優的男人,除了跟一般男人一樣,比較隱藏感覺,不太善於表達意見或情緒,這點常常讓我很火「你不爽你為什麼不說」!
像我這種被列入「威脅性」很高,學經歷較高的女性超級獨立超級做自己,加上環遊世界閱歷豐富、戀愛經驗也豐富的女生,基本上來挑戰追求我的台灣男性不多,前男友們也一字排開都是歐洲男。年輕的時候,雖然感情豐富,也是帶著非常非常相愛的心和重視的人生大決定與奶爸結婚,雖然當時不確定怎麼經營婚姻關係。
結婚五年來和另一半確實幾乎天天黏在一起,奶爸後來也完成英國碩士和在英國公司上班、和我一起拿到創業簽證,跟我一起努力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兩位老闆,我們夫妻一起經營事業,互相鼓勵互相扶持,陪伴對方渡過大大小小的事情。
只要我遇到不足的就會立刻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一開始我懷孕的時候我超級焦慮以及懷疑自己真的是準備好當大人當好媽媽,我那時候做的人生最正確最有智慧的的選擇就是立馬去找諮商師!
諮商師陪我度過了孕期,而且在諮商的過程當中我更能夠明確地說出我的情緒每一層的意義,我在擔心什麼害怕什麼,我更加的了解自己,也可以和童年的一些創傷事件和解,理解為什麼當時長輩會有這些作為和決定,我的能量更強大,所以我在懷孕的時候,在諮商師的輔導下,能夠有頭腦體力和精神來創辦我的英國公司。
在Nana剛出生的那一年我的公司擴展得非常快,也是因為諮商師的幫助他用心理學的專業知識來輔助我,教會我如何分辨自己的情緒教會我如何與更好的與自己相處,因為擁有這些認識自己的能力我學會更愛自己更能發揮自己的潛能!
我和先生一直以來都是朋友們羨慕的伴侶,每天早上他總會比我早起兩個小時弄Nana,弄早餐給我吃,每天晚上睡前他也一定聽我講完所有的事情才會睡著,娜娜哭的話第一個一定是找爸爸,我心情不好的時候一個擁抱或是一個親吻我就覺得我用充滿了電往前走!
因為奶爸一直在幫我充電,我也是一個很專注在事業和成就表現的女人,我對於他的愛表現的方式就是幫助他成長幫助他變強大,其實男人也是需要溫柔的疼愛,這次的紐約行讓我們更加緊密,也讓三個月英國健保免費的婚姻諮商心理師說我們畢業了🎓
在英國諮商是一件非常非常正確/專業/有智慧的事情,但是在台灣不知怎麼樣就是一直被污名化,婚姻諮商可以幫助夫妻們找到原來對方是用不同的語言來愛自己,還有幫夫妻們找到對的溫柔的說話方式,在台灣的教育當中老一輩或者是「智商未開化」的人都會排斥諮商,但是諮商在國外根本就是大公司必備,有些工作一個決定就是一兩百萬美金上下的,公司都有24小時的諮商師,無法下決定的時候都會要去找諮商師們談一談,就有點類似心靈導師的概念。
我有一些英國媽媽朋友聽到我做諮商的時候就會立刻說怎麼可以那麼厲害讓老公也一起參加,因為他們的老公都不願意,但是台灣就有一些人就覺得好像婚姻有問題,奇怪腎可以有問題肝可以有問題,情緒不可以有問題?
我周遭的很多例子婚姻就真的很有問題,他們寧願離婚寧願外遇寧願有小三也不願意去找諮商師來面對自己的問題。我有個離婚的朋友(算是事業上會共事)他是英國男,他每次都在跟我說為什麼他的老婆什麼都不說就直接離開他,他跟我坦承他覺得他沒有很多安全感,但是他說為什麼我那麼努力的說服我老公參加婚姻諮商,他老婆都沒有這樣就離開他。他多羨慕我們夫妻一起去做婚姻諮商,而且還八個月就排到!
然後接著他還會打給奶爸說為什麼你老婆這麼好?為什麼你老婆這麼好? 為什麼你老婆都會努力的溝通一萬次一起找出讓婚姻更恩愛更強大的力量?你怎麼那麼幸運😂
這就是我所追求的婚姻生活:兩人齊心努力學習持續往前進❤️ 感謝諮商的力量,讓我用專業的方式用科學的方法來思考判斷事情,讓我能夠用更對的方式來愛女兒守護他的快樂,讓她有安全感和愛的成長。讓我能夠在遇到挫折時用心理學的方法來面對,讓我能夠有更多的勇氣可以一邊當媽媽一邊念博士還有一邊管理公司,如果沒有努力看書學習,我大概就跟許多人一樣無能為力只能放棄吧。
PS: 在英國諮商是人人追求的,剛上博士班的時候同學還會一個拉一個去學校諮商中心排隊,但永遠都排隊排到地老天荒,而且健保有cover是完全免費,我去年去排隊的時候他讓我排了八個月才等到這一次的婚姻諮商,三個月後他就說我們畢業了因為他覺得我們真的很相愛而且我們找到如何讓對方更明白我們愛的方法,然後因為奶爸太愛諮商了現在他也有專屬的諮商師,我們兩個現在也有個人的專屬諮商師對我們的個人、婚姻、事業、育兒、家庭真的很有幫助!
我老公這輩子對我說過最感動的一句話不是我愛你而是,在一次激烈的溝通後,我比喻了無數的例子後他終於開悟的紅著鼻子說「我就知道我選對了伴侶,娶到妳是我人生最好的決定」
#讓我們一起繼續牽手走下去做任何不可能完成的事
#跟老公無法溝通不要花錢買包要花錢找諮商師
如何讓對方 離婚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婚姻經營分享:婚姻諮商就像樂團指揮家
奶爸是一個品質很優的男人,除了跟一般男人一樣,比較隱藏感覺,不太善於表達意見或情緒,這點常常讓我很火「你不爽你為什麼不說」!
像我這種被列入「威脅性」很高,學經歷較高的女性超級獨立超級做自己,加上環遊世界閱歷豐富、戀愛經驗也豐富的女生,基本上來挑戰追求我的台灣男性不多,前男友們也一字排開都是歐洲男。年輕的時候,雖然感情豐富,也是帶著非常非常相愛的心和重視的人生大決定與奶爸結婚,雖然當時不確定怎麼經營婚姻關係。
結婚五年來和另一半確實幾乎天天黏在一起,奶爸後來也完成英國碩士和在英國公司上班、和我一起拿到創業簽證,跟我一起努力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兩位老闆,我們夫妻一起經營事業,互相鼓勵互相扶持,陪伴對方渡過大大小小的事情。
只要我遇到不足的就會立刻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一開始我懷孕的時候我超級焦慮以及懷疑自己真的是準備好當大人當好媽媽,我那時候做的人生最正確最有智慧的的選擇就是立馬去找諮商師!
諮商師陪我度過了孕期,而且在諮商的過程當中我更能夠明確地說出我的情緒每一層的意義,我在擔心什麼害怕什麼,我更加的了解自己,也可以和童年的一些創傷事件和解,理解為什麼當時長輩會有這些作為和決定,我的能量更強大,所以我在懷孕的時候,在諮商師的輔導下,能夠有頭腦體力和精神來創辦我的英國公司。
在Nana剛出生的那一年我的公司擴展得非常快,也是因為諮商師的幫助他用心理學的專業知識來輔助我,教會我如何分辨自己的情緒教會我如何與更好的與自己相處,因為擁有這些認識自己的能力我學會更愛自己更能發揮自己的潛能!
我和先生一直以來都是朋友們羨慕的伴侶,每天早上他總會比我早起兩個小時弄Nana,弄早餐給我吃,每天晚上睡前他也一定聽我講完所有的事情才會睡著,娜娜哭的話第一個一定是找爸爸,我心情不好的時候一個擁抱或是一個親吻我就覺得我用充滿了電往前走!
因為奶爸一直在幫我充電,我也是一個很專注在事業和成就表現的女人,我對於他的愛表現的方式就是幫助他成長幫助他變強大,其實男人也是需要溫柔的疼愛,這次的紐約行讓我們更加緊密,也讓三個月英國健保免費的婚姻諮商心理師說我們畢業了🎓
在英國諮商是一件非常非常正確/專業/有智慧的事情,但是在台灣不知怎麼樣就是一直被污名化,婚姻諮商可以幫助夫妻們找到原來對方是用不同的語言來愛自己,還有幫夫妻們找到對的溫柔的說話方式,在台灣的教育當中老一輩或者是「智商未開化」的人都會排斥諮商,但是諮商在國外根本就是大公司必備,有些工作一個決定就是一兩百萬美金上下的,公司都有24小時的諮商師,無法下決定的時候都會要去找諮商師們談一談,就有點類似心靈導師的概念。
我有一些英國媽媽朋友聽到我做諮商的時候就會立刻說怎麼可以那麼厲害讓老公也一起參加,因為他們的老公都不願意,但是台灣就有一些人就覺得好像婚姻有問題,奇怪腎可以有問題肝可以有問題,情緒不可以有問題?
我周遭的很多例子婚姻就真的很有問題,他們寧願離婚寧願外遇寧願有小三也不願意去找諮商師來面對自己的問題。我有個離婚的朋友(算是事業上會共事)他是英國男,他每次都在跟我說為什麼他的老婆什麼都不說就直接離開他,他跟我坦承他覺得他沒有很多安全感,但是他說為什麼我那麼努力的說服我老公參加婚姻諮商,他老婆都沒有這樣就離開他。他多羨慕我們夫妻一起去做婚姻諮商,而且還八個月就排到!
然後接著他還會打給奶爸說為什麼你老婆這麼好?為什麼你老婆這麼好? 為什麼你老婆都會努力的溝通一萬次一起找出讓婚姻更恩愛更強大的力量?你怎麼那麼幸運😂
這就是我所追求的婚姻生活:兩人齊心努力學習持續往前進❤️ 感謝諮商的力量,讓我用專業的方式用科學的方法來思考判斷事情,讓我能夠用更對的方式來愛女兒守護他的快樂,讓她有安全感和愛的成長。讓我能夠在遇到挫折時用心理學的方法來面對,讓我能夠有更多的勇氣可以一邊當媽媽一邊念博士還有一邊管理公司,如果沒有努力看書學習,我大概就跟許多人一樣無能為力只能放棄吧。
PS: 在英國諮商是人人追求的,剛上博士班的時候同學還會一個拉一個去學校諮商中心排隊,但永遠都排隊排到地老天荒,而且健保有cover是完全免費,我去年去排隊的時候他讓我排了八個月才等到這一次的婚姻諮商,三個月後他就說我們畢業了因為他覺得我們真的很相愛而且我們找到如何讓對方更明白我們愛的方法,然後因為奶爸太愛諮商了現在他也有專屬的諮商師,我們兩個現在也有個人的專屬諮商師對我們的個人、婚姻、事業、育兒、家庭真的很有幫助!
我老公這輩子對我說過最感動的一句話不是我愛你而是,在一次激烈的溝通後,我比喻了無數的例子後他終於開悟的紅著鼻子說「我就知道我選對了伴侶,娶到妳是我人生最好的決定」
#讓我們一起繼續牽手走下去做任何不可能完成的事
#跟老公無法溝通不要花錢買包要花錢找諮商師
如何讓對方 離婚 在 丁威中律師- 離婚時有可能不用給對方任何一塊錢啦!!! 阿爛 的推薦與評價
經過這一次的修法,立法委員訂出了明確的標準,只要對方對於財產的增加沒有貢獻,又或者是都在扯後腿,那麼法官有更多的權限,甚至可以說依法就是要讓對方少分配,又 ... ... <看更多>
如何讓對方 離婚 在 怎麼讓老公主動跟我離婚 - 感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問老公為什麼要一直逼我,他說C告訴他一定要三個小時就要讓我餵奶不然孩子 ... 講清楚讓對方明白,好聚好散與其你想著等他離開,他也許一輩子都沒離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