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車比例高
#安全距離要保持
29日高雄沿海二路發生一起車禍,一輛小客車被兩貨車前後夾殺,頓時被擠成一團廢鐵,駕駛在被發現時已不幸身亡。交通事故層出不窮,遺憾的結果伴隨而來,該如何避免或降低傷害,是每個駕駛者的責任!
道路千萬條,但『安全』才是安心回家唯一的路。除了一直以來在倡導的「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保持適當的行車距離,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傷害,尤其是大型車輛千萬不要抱持僥倖心理反而害到他人,因為殃及到的可能是整個家庭。
#李眉蓁關心您
高雄交通事故比例高,盡可能避免悲劇的發生,是高雄市民共同的期望。大家都是用路人,遵守交通規則、永遠將安全擺在第一位,保護自己就是保護他人。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6的網紅陳麗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坪換一坪根本不公平?陳麗娜呼籲大林蒲公保地解編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今(26)日質詢高雄市都市計畫委員會主委林欽榮,為何大林蒲的公共設施保留地未能解編?若依市長所言,在公保地上蓋房子的能與住商用地一樣一坪換一坪,根本不公平。她也質疑,高市規劃的國土計畫內容有問題,目前高市人口逐年降低,如何達到300...
「如何適當關心」的推薦目錄:
- 關於如何適當關心 在 李眉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如何適當關心 在 17歲那年 我生下了一對雙胞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如何適當關心 在 吳志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如何適當關心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如何適當關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如何適當關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如何適當關心 在 如何給予適當的關心-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如何適當關心 在 康健雜誌- 【明明是關心,為什麼聽起來很惱火?】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如何適當關心 在 社會技巧訓練_校園篇_「我能適當回應別人關心」(正確版) 的評價
- 關於如何適當關心 在 請問女生對你怎樣你覺得是有被關心到? - Mobile01 的評價
如何適當關心 在 17歲那年 我生下了一對雙胞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我的ig臉書粉絲專頁,都沒什麼po文也沒什麼內容,有po也都是一些商業圖文,其實這真的不是我想po的,但是因為在工作崗位上,又ㄉㄟˇ面對「現實面」這塊,顧慮的多,完全沒有想法😂😂😂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最近遇到的,心裡也糾結的,也是自己正在面臨,因為自己體會過那種感受,所以很想讓大家了解!
這陣子發很多有關我當鋪的廣告文,陸續有接到幾條案子,我沒幫到他們真的要在這跟你們說抱歉,我有我的難處,不是不想幫忙!
最近幾條案件,當他們來我當鋪的時候,看他們的面容,跟動作還有照會的對答,發現他們是藥物癮君子,他們願意跟我坦白,我真的要跟他們謝謝,謝謝你們的信任🤜🏽🤛🏽
我敢跟大家打賭,100個人有95個人都先選擇不信任藥物成癮者,基本上大多數的人察覺到或聽說這個人有在使用藥物,幾乎是能閃多遠閃多遠,更別說,把他要說的話聽完,甚至有看不起,嘲笑,捉弄,的行為出現,我真的認為這才是讓很多藥物成癮者一直沒辦法戒斷的真正真兇!
也不怕告訴大家我自己以前也是k他命笑氣的成癮者,因為之前賺的錢快,壓力也大(當然這不能當藉口)接觸到了,時間久了也漸漸的成癮,當依賴越來越重的時候,想戒,根本有心餘力不足,一次一次的自打嘴巴,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的時候,很多次都想結束自己!回想當時的我,並不是沒有發出求救訊號,或許身邊的人也接收到了,但是重點來了,沒有一個人會知道該如何幫忙!當時我的爸爸,媽媽幫我掛過精神科,用藥物控制,治療,但是意志消沈的我根本連頭都抬不起來看醫生的臉!他問的說的全都是在對著我的媽媽!我媽媽根本也搞不清我到底怎麼了!又怎可以清楚的告訴醫生😂😂
後來我媽媽尋求一些專業精神科的醫生建議,我去了台北松德,住院兩個星期,那裡是採取封閉隔離式的病房,是被限制一些自由的,但基本上只有不能抽菸,喝酒,吃檳榔跟使用藥物,其他沒什麼!我在第一天住進病房,隔天我早上6點竟然不用鬧鐘自己可以起床!天啊,我有多少個年頭沒有早上6點起床!到底是給我吃了什麼神奇的藥,我的作息變正常了,思緒變正常了,我可以跟裡面的病友嘻嘻哈哈,可以撩漂亮的護士!後來我問我的主治醫生,「陳亮妤醫生」他告訴我原因很簡單,是因為在這邊沒有手機也不能亂跑,處於一個沒有外界壓力的地方,我才發現原來「壓力才是真正的病毒」,於是我很有信心的跟我的主治說,我覺得我明天就可以出院,我想趕快回到老婆身邊,回到工作崗位!
但是我的主治醫生跟我說,不行,基本上不是一級類藥品,就算沒有身體成癮,但是都有心癮,心癮的療程,最少要兩個星期,如果你現在踏出這個門,之前的壓力馬上又會回到身上,壓力大尋求釋放的方式又會重複著我以前的方式!所以乖乖的最少住兩星期再說!
那我問大家,要如何才能夠在平常生活中能夠處於一個沒有外在壓力勒?我在松德住4次,在松德的病友大多都是重複的病友,每次進去都大同小異,差異只有每個人老的快!一次比一次憔悴,現在還沒發明出讓人變年輕的藥吧,所以醫生也愛莫能助,就當成固定發病的週期吧☹️☹️☹️
大多數人最大壓力都是來自於金錢,在過來就是創傷,我認為前者好治,沒有特效藥沒有捷徑,就一個字賺,創傷,也就只能靠時間來撫平,每個人感受不同所以不能做比較!
那這樣看來,照理住院應該也會有痊癒的一天啊,為何病友們都越住越憔悴,住院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到後面有些人必須要用趕的出院😩😩😩以我自己來說,原來最大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標籤,我被貼了一個精神病的標籤,難聽一點就是吃壞掉,現在人常用的走針,而且也很直接的變成彼此討論的話題,這種感覺就像,如果你感覺到身邊的人都開始一直說著你的壞話,不斷地私下說著,你一出現氣氛就結冰,久而久之,有些人怕也會落得一樣下場,就自然而然的把很多的問題也就推向他,(做賊的喊抓賊的道理)所以自然而然就被排擠了!能想像這種壓力大到連最親近的人都怕深陷其中,連幫忙澄清辯解都不敢了!
人生又不是人人都如此順遂,起起落落,失敗跌倒小時候都知道要自己站起來,但是被貼上標籤的ㄋ?連自己最親的人都不想管了,更何況外人!臉書上常常會看到教人如何放過自己,卻都忽略了放過別人,我在第二次回松德的時候安排住院,我的老婆陪我去,我的主治醫生看到我的老婆知道我老婆也跟我一起承受一樣的壓力!甚至連住院休養的權利都沒有!我老婆過世後,我責怪自己好長一段時間,沒人願意接近我關心我,導致我開始怪著我身邊的每一個人!當然怪罪也改變不了什麼!(我的老婆也回不來了)我之前就有發過一篇文,讓大家幫忙來把也有困難的人身上標籤撕掉,但是效果好像不大,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改變文化,支持有些毒品合法化,到底是哪些腦殘可以聯想成合法就會濫用?酒合法,難道每個人都喝酒嗎?專業的人都知道,酒的傷害大過於毒品太多太多酒可能被管制嗎?😂😂😂!毒品合法,就管制就好啦,在適當的場合設備,在安全的劑量內,可以合法的使用,又不是人人都會喝酒,不喝酒的人都被當邊緣人,使用藥物也不再會莫名背上一大堆奇奇怪怪的黑鍋,當箭靶當另類!
我在剛認識我老婆的時候,我老婆問我年輕的時候都在做什麼(因為我跟我老婆差一輪)我還記得第一個跟他聊年輕的話題,就是桃園舞廳時期,獅子王,sky,48街,當時是我們呂副總統當縣長,我是半個呂家人,不得不稱讚我們呂副總統,超世代的思維!
之前都跟我老婆一直期待著桃園舞廳重開的一天,能夠手牽著手一起去體會!
這個真的是我個人的夢想😂😂😂
未完待續 (希望台灣能再次被世界看見)
#情能補拙(勤跟情都通用)
#支持部分毒品合法化
#藥物治人身文化治人心
#追蹤我的ig
#mm19830720
#歡迎批評指教
如何適當關心 在 吳志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親愛的志揚好友們
志揚的新書:【吳志揚的三度職棒管理學】上市發表了🎉。天下文化的新書發表會將於9/28下午兩點舉行。為配合防疫,現場人數受限,志揚特別將每週三下午三點的直播,改於記者會同時。
👀邀請您於9/28下午兩點,收看志揚的臉書直播,給予志揚支持。
新書除實體通路外,網路亦有販售,❤️請多多支持,感謝!
博客來:https://bookzone.pros.is/3m3d55
誠品:https://eslite.me/3qaqs9
momo購物:https://bookzone.pros.is/3jqyy4
讀墨電子書:https://bookzone.pros.is/3nqdjr
樂天kobo電子書:https://bookzone.pros.is/3nt3nr
天下文化官網:https://bookzone.pros.is/3nax9g
【新書簡介】 - 摘自 天下文化新書發表會簡介
#吳志揚的三度職棒管理學:制度 態度 溫度
中華職棒教我的事:會長,就是學會成長 ─ 吳志揚
以12個棒球術語,從1號王牌到12強賽,認識台灣國球、運動產業的再次升級。
當斜槓遇上跨域,從溝通、關心、創意到細節,12個中職領導故事,看吳志揚如何縱身躍入職業運動領域,以其獨到的三度管理學精彩自己的人生,並點亮中職的未來。
二○二○年十二月份,美國《時代雜誌》總結當年的年度大事時,將台灣的「中職開打」選入「最初與最後」(Firsts & Lasts)年表單元,為這艱困的一年畫下了句號。
這一年,也是吳志揚擔任中職會長的最後一個球季。
事實上,二○一四年當中職尋找下一任會長時,他並非主要的人選。
那時的吳志揚方才卸下公職,中職則正在努力起飛,同時積累了勞資爭議、球員薪資條件、球團智財權、球員肖像權及媒體轉播權等,許多未決的法律訴訟與法務工作。
身為一名律師,他熟稔合約和法律文件的處理,基於對自身專業的信心,吳志揚同意接任會長,並期許自己能為聯盟提供協助。
在職棒三十一年落幕的時刻,他也完成了這本著作,並以此總結過去六年來中職教會自己的一切。在書中,他用十二個棒球場上常見的數字術語作為引子,鋪陳出十二段和中職有關的領導故事。本書的核心,主要在闡述前中職會長吳志揚於六年在職期間,所展現的十二個關鍵領導能力。
他認為,一位成功的領導者必須:
能溝通、夠關心、有態度、EQ高、抓準定位、
提出願景、做足準備、堅持到底;
既能捍衛法治,也能激發新創意;
有大方向,也能抓小細節,並促成各方團結合作。
而這些關鍵的領導能力,就像棒球場上的各個攻守位置,共同為完成贏球的目標而努力。
該如何在適當的時機,將這些能力分配至需要的位置,就是他過去這六年來的工作重點。
回首這段滿載回憶與感激的旅程,作者自承經歷了不少起落,但也獲益良多。
吳志揚建議讀者,
若能試著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眼前面對的問題,
就有機會將可能的負面結果轉化成正面的成功力量。
他把自身的思考寫下來,希望有助其他人在職場和人生中,
作為參考。
對於喜歡棒球、或是對管理及領導感興趣的讀者,本書的內容將觸動你的心,為你帶來共鳴,未來當你在人生及職場上遇到管理或是領導的挑戰難題時,提供你一些思考上的幫助。
如何適當關心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坪換一坪根本不公平?陳麗娜呼籲大林蒲公保地解編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今(26)日質詢高雄市都市計畫委員會主委林欽榮,為何大林蒲的公共設施保留地未能解編?若依市長所言,在公保地上蓋房子的能與住商用地一樣一坪換一坪,根本不公平。她也質疑,高市規劃的國土計畫內容有問題,目前高市人口逐年降低,如何達到300萬人?20年要增加7140公頃的產業用地,但新增需求量根本沒這麼多,是在擴大圈地?林欽榮則堅持大林蒲無法進行公保地解編。
陳麗娜指出,大林蒲公共設施保留地有10公頃之多,市長曾說在上面蓋房子的可以一坪換一坪,是否不公平?要嘛得提高住商用地換地比例,要嘛得公保地解編,才能保障公平性。何況,若在公保地上面蓋房子的可一坪換一坪,未蓋房子的卻只能協議價購,是否變相懲罰守法者?林欽榮回應,大林蒲案中他接獲的命令是公保地不能解編,未屬於住商用地的皆採協議價購,以市價1.4倍為主,不過會顧慮在地居民合法權益,特別的事件給予特別的處理,會審慎再做研究。都發局長楊欽富補充稱,由於遷村後會做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因此不適宜再解編公保地,但會維護公保地土地所有權人權益,若施行都市計畫前的既有房屋,會一坪換一坪,如何等值則再作研討,但若是施行都市計畫後才蓋的房子,就不符合條件,只能以市價加4成做補償。
陳麗娜也質疑高市府所提出的「高雄市國土計畫」,目前規劃15年後高市人口數為300萬人,尚比目前都市計劃規劃的低,但目前高市人口已逐年降低,單靠遷出遷入未必能達標,因此高雄的產業發展顯得更為重要。她質疑,125年推估新增需求量只有1354公頃,但5年內新增土地面積卻高達2836公頃,更何況未來20年發展地區面積高達7140公頃,甚至高於目前高市法定工業使用土地總面積,產業用地供需之間有所矛盾,是否是擴大圈地?她也關心農地工廠問題,目前高市疑似農地工廠面積有2329公頃,但嘉華及烏林兩處產業輔導專用區相加僅有321公頃,顯然無法容納。包括螺絲起子工廠或資源回收業者等,有許多真正有需求的未被滿足,畫那麼大片地究竟要給誰用,說得清楚嗎?楊欽富稱,產業用地目前不足,但未來高雄6-20年的發展要轉型,需要六七千公頃產業用地;對於農地未登工廠會有所補償,此外還有6大產業發展區規劃,是未來產業規劃重要依據。
此外,陳麗娜也關注大坪頂大型車停車場亂象,並呼籲為避免大型車與民爭道,大型車停車場及其保修廠應納入都市計畫。林欽榮表示,將與地政局、交通局研究,目前大坪頂的大型車停車場占用機關用地,建議正規化,並尋求適當的對外道路,他也將去會勘;此外他也同意,應該在《產創條例》中新設的工業區,在其設置標準中就應納入大型車停車場與保修廠,並規劃好動線。陳麗娜希望下會期能夠對此有正式報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9lkmH-OYoY/hqdefault.jpg)
如何適當關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今天是禮拜五,我來跟大家科普一下,科普的主題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大腦,其實任何物種身體的大小和大腦的大小之間,都有強烈的關連。
如果以身體的大小的基本的維生跟監測功能所需來看,有的動物的大腦,似乎是比較大的,而動物的大腦的大小跟身體的大小,它的相關性的這個程度,它有個名詞叫做「腦化」。
一般認為,腦化它代表大腦在控制身體之外,可以做其他的閒置能力,比如說發展智力,而這個角度來看,人類無疑是動物界裡面的重量級冠軍,我們的腦化程度幾乎是最高的。
人類腦化的程度,比排名最近的瓶鼻海豚高了50%,幾乎是非人類靈長動物的兩倍,那今天我會特別跟你談關於腦化的部分,就是因為我最近讀到一本書,叫做《社交天性》它裡面分享的。
我想這本書談「社交」這個主題,應該跟我平常關注的專業和領域,也是非常有關的,所以我覺得很有趣,今天進一步來跟你談。
所以我們進一步來看,科學家就很好奇,那為什麼人類的腦化程度是這麼高的呢?他們提出三個假設。
第一個假設呢,就是多數人本能就會想到的,人類的腦化程度這麼高,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創新的能力呀!
就像小時候看電視影集馬蓋仙一樣,他只要有一把瑞士刀,還有很多各種的冷知識,他就可以用你完全沒有想過的方法,解決一大堆問題。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馬蓋先,但是呢,他所呈現出來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跟創新的能力,的確是我們腦化程度當中的一個特色。
而我們腦化程度會這麼高,第二個假設它的重點,就在於我們的「社交」能力,雖然人類這個物種是很善於發明解決問題的方法。
但是呢,單一的個體表現卻未必有這麼的好;只是比較有趣的一點,不管是第一個假設叫做「創新的能力」,還是第二個假設「社交的能力」,似乎在科學家的研究裡面,這些假設他們的證據力似乎沒有這麼的足夠。
所以呢,關於為什麼人類有比較大的大腦,發展出了第三個假設,這個假設是我們有了比較大的大腦。
這個假說的最大支持的證據,是在1990年代初期,一位演化人類學家叫做~羅賓鄧巴,他所提出的一個說法。
他說大腦新皮質變大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要讓靈長類的動物,能夠生活在更大的團體,並且更積極的跟彼此交流互動。
而所謂的「新皮質比」是指我們大腦當中,新皮質的尺寸相較於大腦其他部分的尺寸大小,他進一步的根據新皮質比,去估算每一種靈長類的動物,有效而且具有凝聚力的社會團體的最大規模。
而他的分析顯示,以人類來說,這個數字大概是150,這是靈長類動物當中最大的數值,這也被稱作是「鄧巴數字」。
後來發現有很多的人類組織,大概就是這個規模的運作,比如說從西元前6000一直到18世紀,推算的村里,一般來說一個村莊的規模大概都是150人上下,而古代跟現代的軍隊,也大概是150人為一個單位的編制。
所以當你聽到這邊,今天也科普的差不多了,你相信哪一種假說呢?你會覺得人類的大腦之所以會這麼大,是因為需要發展創新能力,還是需要發展社交能力,還是我們需要大規模的人際協作,儘管這個大規模大概就是150人。
可是當我讀到這裡,我想不管假說哪一個比較成立,這或許是科學家該關心的事,而我關心什麼呢?
我關心的就是,如果在我的生命世界裡,就有那150個我需要好好的相處、好好協作的人,那我有沒有能力好好跟他們相處呢?我想這才是關鍵的問題,不是嗎?
希望今天的科普,能夠帶給你一些不同的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請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尤其是今天談到的,我們的大腦為什麼那麼大,其實有很多證據都指向我們需要跟別人協作。
然而當我們在跟別人協作的過程當中,無論是任何形式的人際互動,第一步就是我們能不能懂別人的狀態,尤其是別人的情緒狀態。
透過能夠理解別人的情緒狀態,我們才能夠衍生出進一步,能夠創造更好連結的回應策略,你想要有效並且系統性的學會怎麼樣辨識別人的情緒,並且給予最適當的回應嗎?
如果這是你想要的,那就請你一定要把握,我在8月3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課程,這門課會用有系統的方法,讓你學會怎麼樣辨識別人的情緒,並且給予適當的回應,詳細的課程資訊與報名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
而且特別重要一點是,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名額也在個位數的倒數,所以這個時候如果你看到還有名額的話,就請你務必要把握這難得的機會,期盼我能夠在8月3號的教室裡見到你,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CoXmgGtilM/hqdefault.jpg)
如何適當關心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8/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3期(僅剩最後"1"位名額)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在某些專業工作的領域裡面,收費的標準都是按照所付出的時間,比如說像是一些顧問。
那你可能會好奇,這個顧問他是要幫他的雇主解決問題,然而他收費的方式,不是按照那個問題本身的影響層面,或者是衍生效應來收費。
而是按照時間來收費,沒有可能造成一個狀況,就是明明他只需要花10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他卻花了30個小時,甚至於是50個小時,因為這樣子可以收比較多錢呢?
其實你有這樣的顧慮,這是很正常的,可是你反過來看,其實有很多專業工作,他都是用這樣的邏輯來收費,你會不會覺得很奇怪,想說大家傻嗎?怎麼是用這樣的邏輯呢?
其實會有這樣的質疑,這也是很正常的,這也凸顯了我們平常的習慣,就是我們凡事是以問題解決作為出發點,而忽略了這個問題解決的背後,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的因素。
我們試著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今天是一個專業經理人,你被一個問題困住了,這個問題在你的公司經營裡面,可能卡住你了半年一年的時間。
而今天你找外援來幫忙,你請了一個管理顧問來協助你,結果呢,他卻花了兩三天就解決了!表面上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對不對?
而且你可能直覺上會覺得,你請到一個真的太厲害的顧問了,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一件事,別人不是你的內部人,他卻花兩三天就解決一個,你花了半年到一年都還沒有解決的問題,當你想到了這裡,你的面子要放在哪呢?
而你的領導統御,又要怎麼樣在這個狀況底下,讓你底下的對你有信服力呢?所以呢,當你聽到這裡,可能你不知道的部分就是,一個真正成熟的顧問,他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面看到問題的癥結,並且提供解決方案。
但是這樣的顧問,通常他都不會做這件事,並不是他要多賺那幾個小時的顧問費,而是他顧慮到了聘請他的「人」,那個人在那個組織裡面的位子啊!
你想想看,對顧問來說,他對於任何組織只是一個過客,可是呢,對於這位專業經理人,他卻是一直要在那裡安身立命,甚至於那就是他的事業。
有時候當你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你可能就會好心做壞事,你熱切的、你急匆匆的很快給別人的一個解決方案。
好,姑且不論他是不是真的能幫別人解決問題,那萬一解決了問題,反而你沒有幫到他,你還讓他在這裡難以立足,那你想想看,這是你協助任何人的出發點嗎?
所以呢,有一句老話是這麼說的,人對了什麼都對了,而人不對,再簡單的事情也都會變得複雜,這就說明了,有時候當我們接受了一些專業的訓練,我們有些技術、我們有些能力,能夠幫別人解決問題。
如果你是這樣的一個人,千萬記得在你發揮你的善念去幫助別人之前,你有沒有先考慮到方方面面的「人」,他們的需求各自是什麼?
有時候我們可能很快的解決了問題,但是我們沒有維護到還在那個局,在那個環境裡面的人,他們的面子,還有他們的自尊心,如果你沒有平衡解決問題跟別人的感受,那很有可能就是好心做壞事,或者是好人做壞事啊!
這就讓我想到,在商業經營裡面,就有類似的案例啊,比如說當年日本剛發明出電子鍋的時候,他們都以為家庭主婦會非常喜歡這樣的電器產品,但事實上結果就是賣得不好。
後來才發現,並不是日本的家庭主婦不喜歡電子鍋的功能,而是他們心裡有擔心的,就是如果他們用了電子鍋,他會讓自己的婆婆跟丈夫覺得自己很愉懶,這會讓他們感覺到很沒有面子,因為電子鍋真的太方便了。
你用過的人都知道,其實你只要把水啊、米啊弄弄之後按下去,它可以定時,然後它會煮得很好吃,而且很方便,從此以後就不用管。
可是正是因為這樣子,這些婆婆媽媽,這些家庭主婦會擔心他的家人,他的長輩是不是覺得他沒有認真在家務上面,這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你有很強大的能力解決了技術的問題,但是你卻忽略了相關人的感受啊!
所以呢,你回頭想想,自己在生活當中,特別在人際裡面的很多狀況,是不是很多時候,因為你想要證明自己,因為你有一個善念,因為你有一些能力想要幫助別人,但是反而讓這些問題變得越來越複雜。
所以回到日本的電子鍋的這個案例,後來呢,電子鍋的廠商他們的做法就變了,他們不再強調電子鍋省力,而是在廣告裡面特別強調,電子鍋做的飯更「健康美味」,而且是關心家庭健康品質的女性的首要選擇。
當訴求一轉,電子鍋的銷量就逐漸上升,從這些例子裡面也一再的提醒我們,其實我們在面對人生的很多問題的時候,本來就要試著去解決,而且呢,我們願意幫別人解決問題,本來就能夠證明我們是個好人。
但是當我們再出手解決任何問題的時候,你首先一定要考慮人性,你要理解相關的人,他們的自尊心,他們的感受,到底是什麼?
其實今天的這一段內容,是特別分享給那些所謂的好人,而且是勤奮的好人,如果你是這樣的人的話,永遠記得解決任何事情之前,要把人擺在第一位,人的情緒感受,才是你最需要關注的關鍵。
說到這裡啊,關於人的情緒跟感受,你怎麼樣培養出更好的「敏感度」?特別是用最直觀的方式,能夠辨識出別人的情緒,並且給予適當的回應和互動,創造人與人之間更好的連結。
如果你想要在這方面有所精進跟學習的話,我很鼓勵你,我在8月3號有一門實體課程叫做【人際回應力】,這門課就是用有系統的方法,來幫助你學會怎麼樣去辨識別人的情緒,並且創造更美好的互動跟連結。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啊,8月3號的【人際回應力】這門課,名額已經在倒數了,期盼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和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人際回應力】這一門課,相關的報名資訊,在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期待我能夠在8月3號的教室裡見到你,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4oGaINSBO0/hqdefault.jpg)
如何適當關心 在 康健雜誌- 【明明是關心,為什麼聽起來很惱火?】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明明是關心聽起來卻很惱火賴佩霞:同理對方的感受愛的交流不阻斷|大人社團- 與你一起實踐美好 ... 我很難分便是關心還是情緒做怪,而造成雙方傷害。 ... 語氣要適當。 ... <看更多>
如何適當關心 在 社會技巧訓練_校園篇_「我能適當回應別人關心」(正確版)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社會技巧是可以經由學習而獲得的技能,其有利人與人彼此互動,以引發正向回應。為協助大專特教學生習得正向的校園社會技巧,以利在校園中建立良好的 ... ... <看更多>
如何適當關心 在 如何給予適當的關心-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有時候關心很多餘有時候關心很溫情,我身邊的人都是這麼關心我的,你們盡量不要學起來,1⃣️家人版本,就在剛我吃晚餐時,門牙那顆賤齒今天吃到鐵板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