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決算報告審核】(下篇)
今天再次推薦給各位關心市政的公民今年度最佳讀物──「2019年基隆市總決算暨附屬單位決算及綜計表審核報告」,內容真的非常豐富,提出很多財務與市政上精闢的建言,快來閱讀~
💻好讀下載處:https://www.audit.gov.tw/p/405-1000-6364,c420.php?Lang=zh-tw
文章不管怎麼減都太長QQ,這一篇來針對重大工程進度和幾個業務執行問題來跟大家分享——前瞻計畫工程進度落後,還有道路系統的問題、現勘勘查與大家關心的精神倫理補助方案,以及社會處仁愛之家的轉型促參進度、基隆轉運站、調和街轉運站等議題。
🛠工程延宕問題──前瞻計畫各工程與水環境
首先,是要肯定綜合發展處有定期地在更新前瞻計畫的各案的執行進度,但在格式或檔案形式上,還是希望可以再更進步。也希望在進度部分,可以標明核定計畫的預計完工時間,以檢視施工進度及效率。
本市前瞻計畫的問題,除了審計報告中提到關於道路改善工程的進度延宕、以及其他計畫的用地取得、採購問題外,上個月媒體報導「前瞻六億丟水裡」提到:「基隆市在水環境計畫第2批次裡,共提出11項工程計畫,有6項獲得核可,卻只有1項如期完工。另外,基隆南榮河的一項水質提升及水環境工程案,竟在一年內流標11次,直到今年才決標,諷刺的是,這項工程儘管延了快一年才動工,仍被市長林右昌當政績宣傳。」
查閱了相關資訊,「南榮河水質提升現地處理工程及南榮河沿岸水環境改善工程」第一次公開招標是在去年三月,的確如媒體報導流標超過10次,在今年四月底才決標,本來預計應該要在今年底完工的工程,從綜發處的進度報告上看來,只有「施工中」還沒有進度。
我希望市府能夠說明多次流標的原因及未來其他工程如何改善,以及南榮河水環境計畫目前的進度及預計完工的期程。也希望能夠全面來檢討前瞻計畫的執行問題。
🚧寬度4公尺以下道路維管──道路挖掘系統問題以及未實際驗收
基隆市挖掘道路管理自治條例規定道路申挖程序與勘驗規則,是道路主管機關執行依據。並在2000年設置基隆市道路挖掘管理系統,自2017 年開放轄內各區公所上線使用,但道路挖掘案件仍兼採線上及書面雙軌作業,經審計室查核,發現該系統未設計主管線上核決功能,各區公所仍需將相關文件印出後,再以書面方式簽送各主管核決,徒增行政作業程序。
另外,比較嚴重的問題是,道路挖掘路面修復完工案件僅以書面審核,像是審計室舉例,安樂區公所辦理道路挖掘路面修復完工之勘驗程序,僅以目的事業單位檢附之勘驗表、切結書、混凝土出廠證明暨品質保證書及施工前中後照片等相關文件進行書面審核後,即完成勘驗,並未會同目的事業單位進行實地勘驗,未能證實挖掘面積之真實性,亦無法驗證路面修復品質(如平整度、用料等)。我認為「書面審核」作業難以保證巷弄道路平整,更可能造成用路人的危險和困擾,這點是否能立即改善。
民政處長回覆說,道路挖掘系統是由工務處整合,區公所配合工務處呈報,未來會和工務處協調,經費允許的話,希望能在線上完成。針對挖掘勘驗,部分案件是書面審核,會要求區公所盡量以實際勘驗為主。
🤹精神倫理的內容公開和檢核指標在哪裡?
去年因為颱風來襲,很可惜無法在議場上直接得到市府針對精神倫理建設方案問題的回應。
精神倫理建設方案的經費屬於經常門,用於補助機關與團體辦理活動、目標是發揚精神倫理。今年審計室則針對「基隆市補助各社區維護及加強原有社區三大建設經費實施計畫」進行檢討,並確認此筆經費不得用於餐會、旅遊等。市府也回應該筆經費不再補助旅遊及餐會等相關費用。而根據「精神倫理建設方案內部審查作業標準」,精神倫理建設方案也不得補助政治活動、聯誼、旅遊、餐會及基層建設,但因補助「機關」部分的公開資訊不足,無法監督檢視。
對團體補助部分公開資訊過於簡略,無法了解補助於各「生態觀摩」、「文化觀摩」等活動之內容,根本看不出活動內容,有達到精神倫理建設效益、符合精神倫理建設的目標嗎?同時,針對認真辦理符合建設方案活動的團體來說,不公開內容與成果,等於無法驗證精神倫理補助的價值。我再一次強調,補助辦理活動支持在地發展好的活動,但精神倫理建設方案是全體市民繳納的稅金,主管機關應公開「機關」和「團體」的活動內容與成果,供全民檢視區公所審核基準與證明此補助成效。
另外,計畫申請書內容其實跟過去相比並沒有改變,「精神倫理建設方案內部審查作業標準」中也完全沒有提及精神倫理建設的內涵、公所審查基準為何以及關鍵績效指標如何訂定,這樣要怎麼讓機關和團體了解並設計出好的、確實能夠提升精神倫理的活動?又如何能提升這筆預算的使用效能呢?
民政處長回應,精神倫理申請活動後需要做效益評估(活動內容、活動效益、預期效益)做滿意度調查,並作為下次審查的評估標準,也有要求區公所不能補助餐費。在公開部分,會研議機關與團體的活動內容公開。
👵仁愛之家轉型長照園區BOT與OT規劃進度落後
老人安養機構仁愛之家從2016年就辦理長照福利服務園區促參案可行性規劃,2019年也由財政部補助做前置計畫,且應於2019年12月辦理公告招商作業、2020年3月完成招商及簽約會議,但審計室在今年的報告中提到「上述作業計畫因先期規劃報告經 7 次工作會議及 4 次審查會仍未定稿結案,截至 109 年 4 月底止,仍處於先期規劃作業階段,已較原訂 109 年 3 月完成招商之期程落後。另外,2018年度的審計報告中,審計室就提醒社會處,要盡速針對住民和行政人員的安排做出規劃。我請教促參進度落後如何改善,以及請社會處說明目前住民與行政人員的安排狀況。
社會處回覆說,整個促參工作會議超過10次,除了報告提到的會議外,今年8月份也配合財政部進行招商,促參司長在七月底也到基隆協助重新檢視法規條文。目前進度沒有問題,先期報告規劃算是審查通過,後續統整相關法規及公告文字,預計今年10-12月公告、招標。在人員安排上,已經按照住民的意願,已全部轉介到其他機構並持續關注,其中,公務人員的任用、升遷、調職都有程序及法規保障,目前調任正簽核到市長,後續再報告。
🚌基隆城際轉運站規劃和調和街轉運站使用率問題
基隆城際轉運站未來將會成為基隆市中心重要的國道客運節點,然而在規劃上卻因為容納的關係,將原定的15個月台刪除為13個,交通處回應說針對月台刪除,會再尋適宜地點補回,我詢問說要將月台設計在哪裡才能不影響搭乘民眾的迫切性和方便性?
而關於調和街轉運站因海科館營運後參觀人數遠低於預期,導致轉運站使用需求低落,到2020年4月底,全區已封閉閒置4年5個月,針對此問題,交通處回應調和街轉運站沒有使用急迫性,要等完工後再討論交付營運事宜。我特別請交通處明確說明如何發揮使用效益,以及先前交通處所說觀光小客車車流攔截圈並搭配轉乘接駁車紓解觀光車潮的規劃是甚麼?
交通處說明,轉運站附近一共有17條路線,原來規劃15席月台,現在因為動線先建置13席月台,而13席月台提供17條路線綽綽有餘,雖然2席月台會尋找地方補齊,但基本上目前月台數已夠用。針對調和街轉運站,當時是依照市政府和中央的契約,就是市政府要蓋,移交給海科館,因2015年地調所劃定該區為易崩塌路段,所以重作水保、土地變更而導致進度落後,去年下半年准許水保和土地變更,今年初申請建照(公開閱覽中),建照通過後就會招標。而原先蓋好轉運站之後,就會給海科館來營運,但海科館現在收入有問題,所以編不出接駁車預算,之前有找和平島商家和海科館研商來經營接駁車,但商家都覺得負擔太重,之後會再研議。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如何 當 設計主管 在 吳思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懷胎三年,終於可以生了?!
不要誤會!我說的是台灣終於要誕生第一個「#設計研究院」了!
設計是新興國力,台灣的設計能量已經放眼世界。
過去講求Made in Taiwan,現在世界關注的是 Design in Taiwan。
善用設計力,可以 #提升政策品質、#促進產業轉型、#強化社會創新、#打造國家品牌。
這是世界各國都在擴大投資的重要領域,台灣當然要迎頭趕上。
創意大國英國在1944年就成立了「 設計議會 Design Council 」,後續如日本、韓國、泰國等也都陸續設立了相關的設計振興專責機構。
在北歐丹麥,更創設了世界第一個國家設計長,來進行以「 Design Thinking 設計思考 」為基底的各項國家政策與公共服務,成為各國仿效學習的典範。
台灣設計主管機關是經濟部下四級機構 - 台創中心,政策量能明顯不足,更無法因應跨領域發展的時代需求。
因此思瑤擔任立委三年多來,不斷思索如何以組織提升的方式,來強化引領設計產業的發展。
借鏡1969年成立工研院來帶動台灣IT產業提升的經驗,催生設計研究院成了我與設計界共同努力的目標。
經過無數次的對話、質詢,也於今年促成全國北中南東四場設計政策論壇,行政院清楚宣示將於 #2020成立台灣設計研究院!
這樣的成果,要與所有一同努力的夥伴共享。
思瑤參加了全國設計會議的會前會,除了向大家報告幾項重要的推動事項外,更開心聆聽學習夥伴們討論多時的具體策略,這些都將是未來設計研究院重要的參考。
能夠這樣踏實地為台灣努力,真好!
2020設計研究院即將誕生,感恩每一位參與的朋友。
#國家級設計研究院ComingSoon
#設計是新興國力
如何 當 設計主管 在 繪本,生活練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繪本|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
一直很喜歡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他的作品,修正了我在繪本閱讀上的偏食習慣,在一步步跳脫框架後,有了走進單純思考的海濶天空。李奧尼曾說,他的作品不是特地為孩子創作的,而是為了每個人心中保有如孩童般的那份純真。我想,我是接收到了作者的引導,更靠近自己心中像孩子的那一部分,跨過藩籬,看得深入一些、根本一些,讓「好」有了更開濶的定義。
李奧尼是美國廣告界的奇才,擁有經濟學的博士學位,於知名雜誌公司擔任設計主管多年,對於繪畫、平面設計、雕刻、印刷、攝影皆精通。在他眾多的繪本作品當中,最頻繁運用的,反而是撕貼畫與剪貼畫,一項被外行人認為孩子也能進行的創作方式。撕貼畫創作,除了需要構圖的巧思,李奧尼花費許多心力駕馭各種紙材,掌握紙材肌理,創造生動豐富的畫面。一如《這是我的》,故事裡那隻被誤認為是大石頭的蟾蜍,似棕似綠帶有不規則紋路的一張紙,經過剪裁,確實像長了青苔的石頭,也像皮膚皺巴巴的蟾蜍。在《阿力和發條老鼠》中,李奧尼則選用和紙,拼作壁紙、鞋子和被套,讓作品中較少出現的室內場景,繽紛亮眼。除了撕貼與剪貼,李奧尼也以拓印、渲染、水彩、色鉛筆與蠟筆來作畫,展現素材的變化與新意。
49歲才出版第一本書的李奧尼,共有40多部作品,我們可以找到一個關鍵的主軸—「認識自己」,以及「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李奧尼心切卻不張揚的表達「自我肯定」的重要,同時也以故事告訴我們,在維繫「自我價值」與「和諧人我關係」兩者之間是不衝突、可以齊時並進的。《田鼠阿佛》裡的詩人阿佛,便是如此。阿佛明白自己擁有著詩人一般的心境與追求,不勉強加入田鼠們收集存糧的行列,但在冬日的盡頭,他慷慨付出自己獨特的才能與本領,加惠了田鼠家族。又如《鱷魚柯尼列斯》中那隻直挺挺走出蛋殼、名叫柯尼列斯的鱷魚。他站立走路、向猴子學習倒立,雖然總是換來伙伴們的冷嘲熱諷,但因為他對自我實現的篤定,已經讓口是心非的鱷魚伙伴們,期待「改變」的發生。
不論是《田鼠阿佛》、《鱷魚柯尼列斯》,李奧尼撰寫故事的特別之處,有一方面來自對生物特質的了解。他善於運用動物的天生特長與侷限,創造故事中難忘且寓意深遠的橋段。以《魚就是魚》來說,一隻蝌蚪與一條魚在水裡相遇成為好友,但是魚無法理解,蝌蚪怎麼長出腳、收起尾巴,最後成了青蛙走上陸地。當青蛙遊歷四處後,回來分享新奇見聞時,魚因受限於生活空間,侷限了認知的延伸。青蛙口中的鳥、牛、人,在魚的想像裡,全是以魚為身軀,長出翅膀、牛角、手與腳的奇怪生物。為了親眼見證,魚奮力躍上陸地,卻因缺乏空氣而差點沒了性命。回到水中的魚,重新感受水面下陽光照射的美好與悠遊的自在,他豁達安分的告訴青蛙,「你說的對,魚就是魚」。
李歐.李奧尼有二十世紀伊索的美名,也是經得起時代考驗的色彩大師。除了擅於寓言故事的創作,以顏色為寓意的故事更是李奧尼獨樹一幟的風格,色彩在他的筆下有了具生命力的新定義。例如,在《自己的顏色》裡,那隻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顏色」、「不隨環境變換顏色」的變色龍、《田鼠阿佛》中;顏色被視為冷凜冬日裡,一份溫暖的收藏;以及最為經典的綠色,象徵愛與包容的綠,來自小藍與小黃擁抱後,揉合而成的綠色,出自《小藍和小黃》。
以李奧尼的才華、歷練,他的繪畫能力毋庸置疑,但在所有的作品當中,他採用了親近孩子的繪畫風格、適合該主題的素材與技巧,取代追求個人繪畫功力的展現,並在這樣的前提下,著重細節、發揮創意。
有人解讀《小黑魚》裡聰穎又熱心的小黑魚,是所有作品中,李奧尼最貼近自己性格的描寫。而這本書也就是為我排除閱讀框架的那一塊敲門磚。初讀《小黑魚》,疑惑著那些微混濁、用色交疊的水底世界,如何使小黑魚勇敢生智。對畫面的主觀偏好阻礙了我進入到故事情境裡。反覆閱讀後才漸漸領略,李奧尼應用水彩淡墨畫來表現海底半透明而飄忽的水景,有其用心。當排除主觀意識對畫面呈現的喜好,單純跟著小黑魚行動,隨他逃脫大魚捕食、隨他孤行於幽暗深海、再隨著他懷抱希望,期待碰見海裡奇妙無比的生物,那麼當眼前來了「彩虹果凍似的水母」、「像怪手的大龍蝦」、「被線牽著游的怪魚」、「像森林似的海草」,我自然也跟著小黑魚歡呼起來。
李奧尼便是這麼的貼近孩子的心思,擁有看見萬事初心的眼光。我在他一本一本的創作裡,練習著單純的心境,自方方面面認識自己,也寬寬容容的觀照他人。但願每一個長大成人的我們,都能透過李奧尼的寓言,於眾多生動又性格鮮明的動物裡,找到呼應我心的一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