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伴侶的家庭作業來寫
--辨別自己的角色與責任,定位清楚,守住底線。--
我們可以選擇相愛的對象,而對方的家庭,則是決定互許終身後要面對和經營的環境。婚後會和不同背景和個性的人成為姻親,婆媳姑嫂的互動,都考驗著人際智慧。
婚姻是兩個世界的結合,適應不同家庭文化、找到應對方法都不容易。很多不和睦的故事,其實核心關鍵都是因為當事人(尤其是媳婦)與公婆或姻親相處時,抱持著錯誤的認知與期待。姻親本不是真正的親子或手足,所以不該不切實際的幻想,對方家庭會如同自己父母或家人一般疼愛或包容,當然也不需要戰戰兢兢或過分付出以換取肯定。
經營姻親關係,就如我們平常待人處事一樣。認清自己的角色與責任,盡可盡之力,不為了誰過於勉強,才能避免在相處中因為失望而導致關係失衡。我們真誠對待姻親、孝順公婆,並謹守該有的禮節。但萬一遇到無法承受忍耐的情況,即使對方是公婆是親戚,也要以智慧依循本心,學會劃出界線,守住底線。
這世上沒有什麼是該一個人概括承受的,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而自由是自己去爭取和創造的。
相對地,姻親關係中的尊重也需要靠自己去贏得,一個值得別人學習、景仰或喜愛的人自然容易得到禮遇。不論身為公婆、姑嫂、媳婦或是妯娌,檢討自己的態度和行為,就不難理解能或不能贏得他人尊重的理由。
「合則來,不合則相敬如賓」是我經營姻親關係的原則,相處愉快或有所學習的姻親,我熱情也用心對待,而無法認同的對象我則僅止於禮。如此,即便在無法改變的姻親關係中,讓人賞心悅目的人事物就會遠多過不舒服的互動,心情自然輕鬆也愉快,姻親關係也更健康與美妙。
我是女人,因此我會反思什麼樣的媳婦才是好媳婦?許多臺灣家庭裡一旦公婆生病,家人對媳婦的傳統期望就會出現,許多人們眼中傳統的好媳婦,理所當然地要代替先生孝順公婆,親力親為照顧公婆三餐、就醫、生活作息等。
我常想,如果不是甘願受、歡喜做,沒有發自內心的情願,其實不用勉強。並不是因為這些事困難、或現代的媳婦不該做,而是這屬於孝順父母的責任歸屬。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作業,照顧公婆嚴格說來,是屬於另一半與其手足們的功課,不是媳婦的工作。孝順父母除了是子女的責任,更是子女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心意,當父母年邁或生病,當然該是其子女盡孝道、貼身照料。身為媳婦的女人們,即便出嫁後,也該繼續孝順自己的父母。
當先生照料其父母,或者他的原生家庭需要幫助時,媳婦要能以同理心溫暖支持,多所體諒。舉例來說,我曾有個朋友在公婆病重時,其先生為了祈求奇蹟,什麼事都嘗試,一會兒去宮廟處理冤親債主,一會兒買十幾萬的水晶祈福,在這種生死交關或無助心痛的時刻,媳婦該試著感同身受,體諒另一半的茫然失措,靜靜陪伴也給予安定的力量。
任何關係都一樣,只承諾自己能負擔也願意付出的,
不做不必要的讓步,不美其名為愛犧牲而造成未來的怨懟。
當人際關係的定位清楚,就不會因為過於理想化的期待而失落挫折,說與不說的分際、做與不做的界線自然清晰明朗。
.
本文摘自
《#人生有所謂_決斷無所畏》
電通集團CEO唐心慧分享如何做好決定,告別糾結人生!(附「練出決斷力」引導式筆記)
.
作者:唐心慧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1)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各位朋友可以從作者的文字中,看見作者的果斷與自信。大方向抓穩了,就不再三心二意,做到自己能做的,不委曲求全,他人的評論與功課還給對方。
其實道理不難,但能像作者這樣做到的不多。非常推薦各位看這本書,作者的個性不多見,有溫情但不濫情,冷靜而不冷酷。
祝願您,能放下對人際關係的理想化期待,那是挫折的重要根源之一!
妯娌難相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些人就是要生氣才會開心
昨天看韓電影時,看到這句對白,怎麼這麼淺白的一句話卻這麼發人省思呢?好多例子可以舉喔:
譬如網路上的正義魔人,氣噗噗的去各個版面當糾察隊(或者現實當檢舉魔人然後po網),結果搞得被糾察的人氣噗噗,看戲的人更是氣噗噗;於是越多人氣噗噗、話題熱度越高,他就越開心,爆氣的氛圍好久成就感;
#但他們忘了當情緒渲染後就難以理出真相
#而且事情永遠不能只看單面
#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譬如家族內難相處的親戚,總在抱怨時事抱怨生活,當然也很愛找你碴(對的這個人可能正是妯娌與公婆),什麼都要嫌棄,最後當然要刁難一下你帶孩子、持家的能力,還要說是為了你好!尖酸待人後,看到你如喪家敗犬而對比了他的略高一籌,他就變得很開心;
#他們只是滿足自私不是真的為誰好
#他們善於用損人吸引注意力
#其實他們的批判往往無濟於事
#雞蛋裡挑骨頭誰不會蛤
譬如常常抱怨公司制度、長官機車的同事,每天來上班都在森七七,他最愛在午飯時抓著你八卦不停,沒有任何一個上司老闆能逃過他的嘴巴;你要是不跟著一起森七七他就會開始敵對你,你要是一起森七七他就會很開心;
#聽得越多情緒越負面
#對_他就是要你跟著一起負面
#你不會因為八卦聽多了就賺比較多錢啊
#也不會因為小道消息就升職更快捏
#職場無真愛這樣的朋友真的需要嗎
有些人很想當意見領袖,他讓自己竄紅的方式就是每天在爆氣、批判時事、抖內幕!譬如在你的職場領域中,總會找到某個人,自稱多理解產業內規、資歷有多厲害、多能洞悉職場規則......最終被捧著說好棒棒,他就會很開心,於是繼續爆氣;
#說到底他真的沒有專長沒發現嗎
#他們的資訊往往也是聊天聊來的
#到處打探攀關係然後更大家說自己很有人脈
#追隨爆氣的情緒真的讓你生活更舒壓嗎
#或者其實只是在幫自己找喪志的理由
\
有些人就是要生氣才會開心;
有些人就是要生氣才能生存;
這些人都有一個特色就是靠著生氣 #刷出存在感,
而你需要成為這樣的墊腳石嗎?
我這個人比較反骨一點,當我發現,這些人就是要生氣才會開心,🤔我就不想要你開心啊~
所以最直接的做法就是
#轉身走開
#別讓負面能量打壞了你的小宇宙。
如果說,剛好這個對象就是很難轉身不理睬的親戚家人,那就請設定一個「#自我防禦界線」,界線外讓他說、講開心,你可以當成耳邊風;當『超過你的情緒負荷』時,就禮貌的請他闔上嘴巴送他呸姐的音樂 #我不聽_我不聽;畢竟,能保護自己的第一防線難道不是你自己嗎?
畢竟你從來沒有拒絕過,就是開啟大門跟人家說:我就是個垃圾桶快來倒垃圾吧!!!
#而拒絕接受生氣就是改變生活的開始
#能保護自己的第一防正是你自己
(完蛋了也快沒有照片可以放了,2019怎麼這麼瘦?接下來的照片可能都要放我居家照片了哈哈哈哈)
妯娌難相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對不起,我愛你,但我無辦法繼續愛你的家人,也不想嫁給你的家人。」
「Hey, 如果我買機票邀請妳到波多黎哥與我一起渡假,妳願意來嗎?」
收到一封凌晨的訊息是他傳來的。
「謝謝你的邀請,但現在目前的疫情不適合,我要照顧小孩,沒辦法暫時把他們託付給誰。」我回覆。
然後隔日早晨,他打電話來,我們聊了幾個小時。
說實話,這是我們分開以來最長的一通電話。
「這陣子我想了很多,我決定想告訴你我在婚姻裡面最受傷的是什麼。」
然後我一邊掉眼淚,一邊告訴他我心裡的難處。
「我感到很抱歉,我不知道原來你這麼受傷。」他說。
其實,家家有難唸的經很正常,有幾個婚姻裡面的小故事,我以為包容就可以忍過去或是原諒就可以放下的,但畢竟人心是肉做的,受了傷也會痛的。
具體我的傷害是什麼,我也不願意多說,
但放心,絕對不是什麼偷吃還是小三之類的狗血原因,但我只能說他的家人也是關鍵之一。
曾經,我以為我們都是這麼好,
抱著感恩的心珍惜他和他家人。
直到這個疫情發生以後,我才有感覺到了,愛,其實也可以很虛假。
「我覺得,當我跟你在一起的時候,我感覺到我很重要,但是當我們跟你的家人一起的時候,我覺得我很不重要。」
還記得好幾次跟他的家人過節的時候,特別是那種大日子,像是聖誕節還是感恩節之類的,只要整個家族的人在一起的時候,他就會變了一個人—陌生人。
他放任我跟他的家人相處,他自己跟他的兄弟一起聊天之類的,其實我一開始覺得沒有關係,因為我也蠻喜歡我婆婆跟我小姑、大嫂、妯娌這些的,我們也相處的蠻好的,只是,我的內心總是還是有一點點的希望,他可以偶爾來搭理我一下,或是幫忙一下孩子,但是他跟他家人在一起的時候,總是一副大爺的樣子,要嘛媽寵他,要嘛爸疼他,有事我請他幫忙換尿布,他當眾不給我面子的說「不要,我在跟我爸聊天。」
其實我是一個很重面子的人,我當下面子不知道往哪邊擺,一個人裝作沒事要幫孩子尿布,另外一個也一直黏在我身上⋯。
其實,類似的事情發生很多次,但由於我是一個非常能委曲求全的人,所以這些事情我吞了又吞,一直假裝沒事,直到後來我發現我心靈病了。
我在台灣的期間,有一度美國疫情非常嚴重,我們有全家族的視訊通話,其實當時我好心很想要把口罩寄去美國給他們,但是得到的回應卻非常冷淡:「我們不需要,醫護人員才需要。」
結果後來他們家人全部的人除了公婆和小叔一家以外,其他大家都中了新冠肺炎,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我知道寫這一段可能有爭議,可其實我當時候內心感到很受傷,因為當時孩子的爸也超級冷淡的說:還沒有嚴重到需要口罩啦!)
因為美國的疫情當時相當嚴峻,我決定讓孩子在台灣多待,結果這一待,我就有一天收到了一封落落長的電子郵件,是我小姑寄來的,是以愛為前提卻充滿了非常多諷刺話語的信件,除了用情感勒索跟道德綁架以外也很直接的批評了我變瘦的外貌和追求性感是跟媽媽的形象是不符合的。信裡面也提到我不應該把個孩子的責任丟給我媽媽或是她媽媽,因為這是上帝給我們的責任。
其實,我收到信的時候當下我還一度以為她真的是愛我而寫。
過了幾個月以後,我在看了一次這封信,覺得很諷刺很傷人,我甚至感到很虛假。
我還讓幾個美國朋友看過這封信,問他們感受如何?其實心裡面有那麼一絲希望,希望是自己英文不夠好,所以可能有誤會。
但我得到的答案都很激烈。
「Jesus fxxxxxg Christ!! 」
「wow, i’m so sorry for you.」
他有一次跟我聊天的時候,跟我提到,他媽媽對他說「讓她一個人留在台灣就好,把小孩帶回來美國。」
我當時心想:哈嘍?🖐🏻請問一下,美國這麼嚴重你全家人都中獎,你要我孩子回去美國,我自己一個人留在台灣是什麼邏輯?
當下我就明白了,其實我的婆婆根本就不愛我。她還以為我是自己要把小孩”暗come”了。
後來他有為了他媽媽的這些話跟我道歉,跟我說也許老人家在想小孩了,但是,問題是,我們在台灣的期間,從來沒有接到一通電話是他們想跟小孩講電話,甚至,他在台灣的時候,他媽媽也只是打電話來關心他,從來沒有問過小孩好不好。
對,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那我就自己打電話就好了,其實,我也有打過了,但是裡面的談話是沒有溫度的,因為旁邊沒有男主角—她兒子。我們根本不是她主要關心的對象。
我們說了這麼多,他就只問了我一句。
「所以你不愛我了嗎?」
我說:「對不起,我愛你,但我無辦法繼續愛你的家人,也不想嫁給你的家人。」
#續
哈哈抱歉放一張圖文不符的照片
其實,我也想表達,當媽媽性感又如何?
人生只有一次,愛自己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