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入戲劇系大一的時候,每一位老師都說過一樣類似的話:「在一個製作裡面,不管你在什麼崗位,都要對得起買票看戲的觀眾。」
這句話我一直放在心裡面。
但到底怎樣才是對得起買票的觀眾呢?
是要做一個大家都看得懂的戲?還是什麼?當然,這是一個大哉問。
所以,我從大學時期,就立下一個給自己的演員功課,就是在每一個演出裡面,都要找到一個任務,要找出至少一件我沒嘗試過,或是有些突破,或是挑戰的事情。
四年前開始,我真正開始專職做演員的工作(意思是靠接演員的案子維生),心得就是,挺消耗的。
每一個製作都會很貪心地接下來,原因不外乎是需要賺生活費啦、這是個很好的機會啦、很想跟這個團隊或這個導演合作啦等等的,當然,都是些非常正當而且非常合理的原因。
可是越接越滿的時候,似乎也越來越迷失。
到底一個演員的價值是什麼?
然後,這種時候就會想到我的恩師姚坤君老師這麼說過『你演戲,是因為你喜歡演戲。』。
是啊,我真的很喜歡演戲,我熱愛表演,我對表演真的充滿熱情,我好喜歡跟人聊哪個演員在哪部影集或電影裡面那個讓我揮之不去的橋段,那個精彩的鏡頭,那個精湛的表演。
回過頭期許自己能點燃每個角色的生命之火,讓他們在觀眾面前可以真真真正的好好活著,好好存在著,好好說好這些角色的故事。
我知道在這些別人或許看不到但確實存在的現實條件下,自己百分之九十九的時候,我都盡力了,我銘記在心絕對會為觀眾負責。
可是這樣夠嗎?
我真的不知道。
.
事情走到一個盡頭,發了個愣以後,總是得要拐個彎繼續走。
嗯。
學無止境,想挑戰的事情,想嘗試的角色還很多,持之以恆,努力不懈,莫忘初衷。
至於流言蜚語,都是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壯的燃料。
充實再充實。
期望,當一切的好就這麼來的時候,自己會是隨時準備好的,然後一切水到渠成。
我們都得,無愧於心。
並且永遠保有感恩的心。
.
攝影師|楊昇浩 @sheng_hao_yang
(2018)
姚坤君演員功課 在 姚坤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演員常遇到~你不孤單🤓]
相信有許多演員也曾經有類似以下的相同經驗:在排練的初期,導演試圖給予演員一些方向,使用一些比喻來做溝通,而對於這些比喻,雙方並不見得會有相同的認知;有些時候導演對於演員表演詮釋上所做的要求,聽起來就如同一個沒有做過完整功課的人所做出來的指令,著實令人質疑,此時聽話的演員便會想辦法照著去做,以滿足導演的要求。但弔詭的是到了排練的後期,導演又會要求演員以當初本來所選擇的詮釋方式來表演。在這樣的狀況下有幾種可能:一、導演是真的有可能不如做過完整演員功課的演員來得要了解角色。二、溝通上的落差所造成的誤解。由於第一點是屬於導演的自修範圍以及個人問題,在此不多做討論,因此此處將著重於第二點問題的探討,亦即演員個人的自修問題,不論導演的功力如何,「一個有正確訓練的演員……應該有能伸能屈的技術,來適應任何方式的指導,然後以他個人的實相為基礎來演出」(胡茵157),而在此要探究的是,溝通不良這件事是所有演員都有機會面臨的,因此重點將是如何更有效地自我訓練此一「能伸能屈的技術」,以真正滿足導演的要求。
摘自姚坤君的《演員功課》😘
詳見《演員功課》~🥰
姚坤君演員功課 在 姚坤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演員愛抒發⁉️🚫]🤓
演員會對一個不太理解的大段台詞,將之定義為角色為了「抒發情感」所說的台詞。其實這樣的定義,可能造成演員表演上的障礙,因為「抒發情感」完全說明不了說話的動機,演員並沒有弄清楚為甚麼要「抒發」?抒發又能帶給角色甚麼意義?這個角色在潛意識裡,是不是想要完成甚麼?我們不難發現到許多演員就以「抒發情感」為前提,結果演員便開始唱起詩來,只注意自己唸白的動作與聲調,而出現了做作的表演。「其實,在舞台上渾然忘我,情緒氾濫,只會令觀眾倍覺尷尬,根本談不上感動」(周慧玲 30),對於整個劇本的立意以及精神而言,此樣的段落反而宛如天外飛來的一筆;對於表演來說,就造成了失去焦點的缺陷。鎢塔˙哈根說得好:「通常所謂過火的演出,是指演員的表演對象是觀眾而不是舞台上的另一個人物。換句話說,他緊緊地抱著自己的情感不放,或是沈溺於錯誤的情緒裡」(胡茵夢 218),這便讓角色性格的邏輯線顯得斷裂,因此模糊了角色存在的意義。
摘自姚坤君的《演員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