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都不意大利的Bressanone】
在寫Bressanone遊記之前,
先說說「Alto Adige」(上阿迪者)這名字,
因為了解到這個名稱在不同語言上的分別及由來,
也許會對大家認識了解這地區的歷史及文化,
(事實上是個自治省) 會有所容易的理解。
Alto Adige是意大利文, Alto是指「上面」,
Adige (阿迪者)是意大利人對於一條河流的稱呼,
Fiume Adige (阿迪者河,也有翻譯成「阿迪傑河」)
是意大利第二長的河流 (Fiume Po波河是第一長),
源頭在意大利、奧地利及瑞士三國交界
阿爾卑斯山脈Lago di Resia (雷斯亞湖)附近,
從此開始, 經Merano、Bolzano (Bozen)、
Trento (特倫特/卓倫圖)、Rovereto,
再到知名的「浪漫之城維羅納」 Verona後,
經「古戰場」Legnago (利蘭高),
這地區由於位於Adige河的下流位置,
因此也有著「Basso Adige」(下阿迪者)之稱,
但好少Veneto人會用。
一直向東到達意大利世界文化遺產:
Parco Regionale Veneto (威尼托波河三角洲公園),
一處名為Rosolina Mare的出口處,
流進Mare Adriatico (亞得里亞海), 全長約410公里。
除了意大利文外, Alto Adige在(更常見的)英文,
卻是以South Tyrol (德文Sudtirol)之名出現,
South當然是指「南面」,
更重要是Tyrol (提洛爾/提洛, 意大利文Tirolo, 德文Tirol)一字,
在歷史上這是指意大利及奧地利之間,
橫越的阿爾卑斯山南北山區的一個伯爵國:
意大利文叫Contea del Tirolo,
德文叫Grafschaft Tirol, 英文叫County of Tyrol,
由神聖羅馬帝國建立於1140年, 14世紀中以來,
就受到顯赫的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統治,
其領土包括現在奧地利Innsbruck (因斯布魯克),
我正身處意大利的Bressanone,
更南面大城市Bolzano及Trento,
甚至去到Rovereto, 離Verona只有50公里左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
都是受到著日耳曼的「奧地利」文化影響多於意大利,
直到1919年一戰結束,
協約國跟奧匈在法國巴黎簽定了「聖日耳曼條約」,
奧匈帝國正式解散,
意大利王國作為戰勝國而控制了Tirolo的南半部,
也就是South Tyrol的地區,
建立了差不多現在的Trentino-Alto Adige自治區。
全文: http://www.sharpelawtravel.com/?p=29852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下文自Wikipedia) 維洛那(義大利語:Verona)是位於義大利北部威尼託大區阿迪傑河畔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2000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 莎士比亞的名作《羅密歐與茱麗葉》以此城為背景。 如今的維洛那因坐落在阿達湖和威尼斯的附近,成...
威尼托 在 阿尼尛 Anim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尛外電 「他們絕對是英雄!」 前空服員悼念911罹難同事 從波士頓徒步到紐約
----------------------------
Artist: DreamQ Art
----------------------------
2001年9月11日,震驚世界的911事件發生,當年共有4架班機被挾持,最後機上乘員無一生還,更造成無數平民、救難人員死亡。
2021年的現在,事件屆滿20年,一位前空服員為了紀念當時在機上服務而罹難的同事們,決定推著飛機上的飲料手推車從波士頓徒步到紐約。
這位前空服員名叫保羅•威尼托(Paul Veneto),911事件撞上世貿中心南座大樓的聯合航空175號航班,本來是他的例行服務航班,但他那天因為休假而逃過一劫。
但他的幾個同事卻因此不幸身亡,讓他一度深陷負面情緒之中,甚至染上嚴重的毒癮,最後還因此辭去工作,並額外花了5年時間戒毒。
他為了這次的長達350公里的徒步計畫,從去年10月開始訓練至今,每天推著飲料手推車行走大約26公里,並在8月21日開始了這段旅程。
對於在四架航班上罹難的機組人員,保羅表示:「他們在911事件中身處第一線,他們是英雄,他們絕對是英雄。和他們所做的相比,推著手推車走到紐約根本不算什麼。」
尛評:Press F to pay respect.
#願逝者安息 #願事件不再發生 #P編
--
Source: AP
#911事件 #空服員 #徒步 #美國 #波士頓 #紐約 #美國航空 #聯合航空 #紀念 #阿尼尛 #圖文
威尼托 在 帶我去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據說環繞加爾達湖的城鎮都非常迷人~且各個城鎮都有自己的特色!而眼前的馬爾切辛被認為是加爾達湖最美麗的中心唷~
#Malcesine, #Verona, #Veneto, #Italy #馬爾切辛 #維羅納省 #威尼托 #義大利 (#LakeGarda #加爾達湖)
Photographer 📸:@blogsognoitaliano
Original:https://www.instagram.com/p/CQoGbPiJ5ub/
IG搜尋:d57travel 🔍 ( 帶我去旅行IG )
IG看更多:https://www.instagram.com/d57travel/
#d57travel #帶我去旅行 #travel #旅行 #旅遊 #攝影 #photography #景點 #ScenicSpots #TouristAttraction #步道 #湖泊 #湖景 #散步 #悠閒 #Trail #lake #LakeView #stroll #leisurely
威尼托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下文自Wikipedia)
維洛那(義大利語:Verona)是位於義大利北部威尼託大區阿迪傑河畔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2000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
莎士比亞的名作《羅密歐與茱麗葉》以此城為背景。
如今的維洛那因坐落在阿達湖和威尼斯的附近,成為旅遊勝地和威尼托地區的經濟中心。
維洛那最雄偉的建築是競技場,它同時也是羅馬式的圓形露天劇場,它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三大圓形競技場,每年夏天都舉行歌劇演出,吸引了眾多的歌劇迷。
維洛那有多座教堂。Santa Maria Matricolare大教堂建於1187年,結合了羅馬式建築和哥德式建築兩種風格,大教堂因文藝復興後期偉大畫家提香的作品《瑪利亞升天》而出名。Sant'Anastasia教堂是維洛那最大的教堂,由多明我會建造於1290年至1481年間,它的正面保持著沒有完工的狀態,內飾豪華,並以駝背雕像背著的聖水池而出名。San Fermo Maggiore教堂由本篤會建造於1065年至1138年間,教堂正面展現了羅馬式和哥德式兩種不同的建築風格。Basilica di San Zeno教堂建於12世紀和13世紀,整棟建築呈現羅馬式,但屋頂卻是哥德式,引人注目的是教堂的鐘樓和教堂正面的巨型圓窗。
莎士比亞劇作《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發生在維洛那,羅密歐曾在茱麗葉家的陽台向朱麗葉求愛,這段悲劇愛情故事和朱麗葉的陽台一起留給了後世。維洛那城內仍保留著朱麗葉的故居,故居中「朱麗葉的陽台」每年吸引著數百萬的遊客。雖然這部戲劇的最早版本發生在錫耶納而不是維洛那,實際上也並不存在「朱麗葉的陽台」,維洛那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向慕名而來的遊客解釋這一遺憾的事實,但他們出於旅遊業的目的還是在故居後院中按照莎士比亞的巨作建造起一座象徵性陽台,以供遊客朝拜這座「愛的聖地」,故居牆上也留下了無數遊客愛情誓言的塗鴉。陽台下有一座朱麗葉的銅像,右胸因傳會帶來好運而已經被遊客撫摸得發亮。
維洛那曾留下過許多重要人物的足跡,同歐洲歷史息息相關,凱撒大帝曾選擇維洛那作為他的度假地,義大利東哥德王國的創始者狄奧多里克大帝和他的繼任者們,義大利倫巴第王國的建立者阿爾博因和倫巴第的公爵們、法蘭克王國國王查理大帝和他的兒子義大利國王丕平、義大利國王貝倫加爾一世、義大利文藝復興詩人但丁等都曾居住在維洛那,羅馬天主教會產生羅馬主教的教宗選舉也曾在維洛那舉行。維洛那也出現在德國作家歌德、法國作家司湯達和瓦勒里的旅行日記中。
威尼托 在 #威尼托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由於受到北部山脈與東部海洋的調節,威尼托的氣候較為涼爽。該產區的土壤表層遍佈淤沙,含有黏土和鈣質岩屑,很多葡萄園位於這些土壤的山坡之上,使得所產的灰皮諾白葡萄酒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