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甲社區才藝嘉年華會李春金創意編織展作品創意十足
110.9.30
李榮茂/臺南報導
台南市學甲社區才藝嘉年華會於三十日在學甲區豐和里活動中心登場,除豐和社區媽媽土風舞表演與慈華宮大正琴演奏外,豐和里編織達人李春金創意編織展,展出各種編織品、鑰匙圈、錢包袋、迷您動物造型飾品等等琳瑯滿目,尤其以打包帶編織的嬰兒搖籃床,更讓與會者大開眼界。
學甲區長張明寶指出,市長黃偉哲對於疫情衝擊下的在地藝術展覽、表演團體等相當關切,疫情趨緩後指示各區舉辦社區才藝嘉年華,讓在地藝術展覽、表演團隊得以展出表演空間,活化社區活動中心,學甲區在豐和里里長賴清田鼎力支持,辦理社區才藝嘉年華會。
學甲區社區才藝嘉年華會,三十日上午九點在豐和社區媽媽媽土風舞隊隊長李美華與幹部莊陳惠娟帶領的媽媽粉墨登台,隨著樂曲婆娑起舞揭開序幕,接著平和里慈華宮大正琴研習學會謝春生老師帶領團隊演奏大正琴,悠揚的琴聲,增添會場的熱絡氛圍。
編織達人李春金創意編織展,也在區長張明寶、里長賴清田、前社區理事長周素蘭等作簡單介紹後正式登場,區長張明寶提及,編織達人李春金參加社區環保編織課程後,自行摸索,將回收材料做手提袋,且再鑽研製作技巧,作品愈做愈精緻,除常見的手提袋外,更編織小錢包以及飾品等等多元,送人或自用兩相宜,讓人愛不釋手。=的價值性,真正不輸百貨公司專櫃的東西,送人、自用都很實在,老師說編織作品最難處理就是收尾的工作,要能平整又要收的漂亮,才是真功夫。展出作品包括手提袋、小錢包、鑰匙圈、菜藍、魚簍、迷您動物造型、禮籃、餅盒、貴婦籃等等數十件,作品琳琅滿目,美不勝收,區長張明寶、市議員陳昆和助理周正乙、里長賴清田等等對編織達人李春金栩栩如生的作品,更是讚譽有加。
編織達人李春金憶及,她幼年在學甲區宅口長大,二十三歲那年經朋友介紹與豐和里賴三吉認識進而締結連理,婚後夫婦倆胼手胝足共創家園,育有一男二女,夫家開設雜貨店以從事養殖業,由夫婿負責養殖,她除照顧雜貨店生意,也兼作成衣代工,貼補家用,終將三名子女拉拔長大,且完成大學學業,並在教育與科技領域貢獻所得。由於兒女長大已無後顧之憂,開始參與社區活動。
李春金說,民國八十四年間前社區理事長周素蘭開辦環保編織課程,聘請編織老師傳授打包帶編織手提袋等等。也許早期從事成衣代工,對編織有股濃厚興趣,且力求變化,課餘後自行摸索,購買相關書籍鑽研,研發各種作品,對編織悟出訣竅,除利用打包帶外,也用真珠帶編織,作品愈做愈精緻,大學畢業兒子也對編織有興趣,並一起在網路觀賞其他編織作品,且揣摩學習。尤其兒子的動物造型狐狸更是栩栩如生,她最近獲聘擔任慈福里編織課程指導老師,在教與學相長之下,透過巧手編織的作品,以不同面貌呈現。李春金說,編織作品最難處理就是收尾,要能平整又要收的漂亮,才是真功夫。值得一提的,家裡經營雜貨店,為方便夫婿批發物品編織一只置物籃,其侄兒卻認為該置物籃猶如搖籃,要求再編織一只接送幼兒方便又安全,她再用打包帶編織仿古的嬰兒搖籃,小孩睡在搖籃床很舒服,在會場展示,十分吸晴,李春金展出作品都是其精心傑作,該項展覽於十月四日前在學甲區豐和里活動中心展出,值得民眾到場細細味味。
同時也有3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4的網紅義起幸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憶母親生平事略 先母陳包玉蘭,民國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出生於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的純樸漁村,自幼乖巧賢慧,家中排行老四,前有兩位兄長一位姊姊後有一位弟弟,小時家境非常的窮困,母親沒有機會上學讀書而目不識丁,從小除了幫忙家事謀生之外,還辛辛苦苦的「姊兼母職」一手帶大弟弟,日子雖然過的貧寒,...
「婆難等兒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婆難等兒子 在 台南學甲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婆難等兒子 在 新奇太太的日本戲虎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婆難等兒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婆難等兒子 在 義起幸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婆難等兒子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婆難等兒子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婆難等兒子 在 泰國佛牌婆難等師傅兒子婆難捨師傅製作聖物過程(二)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婆難等兒子 在 泰國佛牌婆難等師傅兒子婆難捨師傅製作聖物過程(一)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婆難等兒子 在 泰御佛舍- 婆難捨自身... - Facebook 的評價
婆難等兒子 在 新奇太太的日本戲虎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們家透瓦,長著長著忽然就變成大哥哥了,跟朋友家的弟弟妹妹們一起出門也很懂得禮讓,雖然常常還是會出現這個年紀常見的「活在自己世界」事件,但是真的是個很溫柔待人的男孩。
可是啊~可是養小孩真的沒有那麼容易,不是他溫柔好說話就沒有煩惱,要擔心的事情多到如天一般高,讓媽媽每天都覺得好忙。
直到透瓦4歲時,我都覺得自己有把他教成一個溫柔體貼有同理心的孩子,也常常告訴他很多事情不會沒關係、慢慢學;輸了也不用生氣,再練習就好。
但是大概5歲開始我發現情況不對勁,他真的很溫和,跟朋友比賽跑步輸了也完~全不生氣、玩具被搶走了就再拿下一個玩具、在學校學不會的東西他也就這麼算了!
欸欸欸欸但勒但勒,不是這樣的啊,媽媽不是這個意思😂
透瓦跟楷楷去的保育園,在3歲後有體育課,其實就是做做體操、跑跑步等一些簡單的運動,都是日本小學以後會練習的,像是跳箱、單槓、前滾翻後滾翻、平衡木、跳繩。
某天老師忽然跟我說:「透瓦平常都沒有脾氣,但是做單槓時會爆哭,說他肚子痛,全班都練會了,只有他還不會⋯」
回家後我邊問邊哄,透瓦都堅持他壓到肚子不舒服、不喜歡,「媽媽說不會也沒關係呀!」
「不會也沒關係,可是要練習呀!」我無奈。
「媽媽說的是,不會衝浪沒關係,可是學校做的運動要跟大家一起練習,不可以沒關係呀!」
最後的最後是爸爸用買遊戲給他,半哄半騙帶去公園特訓,才終於渡過難關。
諸如此類,透瓦5歲至今這一年我發現他變成一個心胸很開闊,但是完全不願意挑戰的孩子。
於是一直以來希望他成為一個寬容的人的媽媽教育方針,又要調整到讓他既寬容又願意面對挑戰。
#小孩才做選擇_我全部都要
#是不可能發生在小孩養成之路上的
#在爸爸看不到的路上媽媽要自己面對這些挑戰
#孤單寂寞覺得冷
再來是長大以後的夢想。
自從透瓦懂「夢想」一詞後,不管問幾次,他的夢想都是跟爸爸一起上班。但理由不是因為他喜歡爸爸的工作,而是他想要跟爸爸在一起不分開。
我又花了好多好多時間跟他說這世界上有好多好多不同的工作,每一種工作都很棒,最重要的是他喜歡什麼、想做什麼,而不是跟爸爸在一起。
有一天爸爸跟他說:「你是男生呀,長大要出去外面住,要自己去工作!」,結果他紅了眼眶:「可是我不想出去外面住,我要一直跟爸爸媽媽住一起!!」。
呃,孩子還小爸爸講這個是不是很容易造成誤會⋯匆匆安慰孩子結束這個回合,再找很多機會跟他討論他想做的工作。
警察:抓小偷好可怕
消防人員:消防車聲音太大了不喜歡
電車/公車司機:(沒有很有興趣)
講著講著,他忽然說出他想要去玩具公司上班。
「我很會做電車軌道,我要去玩具公司上班,做很厲害的軌道給別人玩!」
喔喔喔好棒好棒,雖然現實生活不是這麼簡單,但終於認真想到他想做的事了👏🏻
媽媽還沈浸在感動之中時⋯
透瓦:「但是我下班以後要回家吃飯睡覺喔!」
#希望你到高中還記得你曾經這麼不想離家
還沒真的去上學,話不能講太滿,但我想我不是會很在意成績的媽媽。
爸爸媽媽都是求學時期隨性過,長大後照著自己的想法去自己想去的國家打工/留學,雖然當過社畜,但現在也是繼續做著自己想做的事,真的只希望我的兒子們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想做的事,不要殺人放火不要軟爛啃老,盡量快樂的過每一天就好。
#好怕真的一直給我住在家裡
#我沒有要當煮飯婆當到老的打算
真人養成遊戲,既花錢又傷身傷心,想想以前玩明星遊戲的兒時回憶,好懷念啊🥺
婆難等兒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接送時間大挑戰⏱
本來以為小玫瑰上學之後我可以穩定下來專心把我現在最後階段的潤飾和修改完成。但很快我就發現不是這麼回事,一天來回兩趟,單程26分鐘起的接送時間加上他三點就下課,我的時間被切的支離破碎。一直卡著一個兩點半要準備出門接小孩在那裡,做做家事、算算帳安排日常庶務還可以,要進行什麼深度思考寫作根本是暖機還沒完成就要出門接小孩了。
🔘有困難就只好找解決方案。
小玫瑰的同學有家裡有au pair的,接送可以支援。也有那位生了六個小孩的家庭他們是有住家的家庭保姆的。這位保姆在他們家庭工作超過半世紀,爸爸小時候也是同位保姆帶大的。也有遇到爺爺奶奶幫兒子接的,奶奶說爸爸小時候也是唸同間學校,現在換孫女來唸他們幫忙接。
但以上方案對我們來說都不可行,我們沒有足夠的空間請au pair或負擔住家保母。公婆人正在西班牙騎腳踏車中,即使回倫敦他們也有他們的生活不會願意常規接送我們也不想這樣麻煩他們。
第一個問的是和學校合作的校車公司,但他們表示我家這邊沒有在他們的路線內。
接著我的希望是找到住附近的家長一起輪流接送,但上學這陣子觀察下來,還有家長之夜和其他家長聊天、接送時和其他家長聊天都沒有遇到真正住很近的。扣掉住學校附近的家長,其餘的住處都相當分散,目前我問到的東西南北都有。也有家長接送的其中一段行程是搭船,超酷!
A方案不可行就計畫plan B,我考慮腳踏車接送。地圖顯示17分鐘,來回一趟可以省近20分鐘。於是連著很多天我送完小玫瑰後我都自己騎公用腳踏車回家熟悉路徑。但我從未成功騎進17分鐘,最快我也要22分鐘。騎了幾次之後我和朋友買了二手親子電動腳踏車,我和小玫瑰也在週日車少時也試騎全程到學校去。這方法可行但我沒有太大把握,主要是腳踏車小台,載人重心太容易受影響。小玫瑰必需全程穩定坐好不動,每天來回兩次他都要做到我不那麼的有信心。
和我家玫瑰花討論,他也認為我有疑慮就不要載,安全第一。接著家長之夜有家長提到他是開車接送,路程其實還好不塞車。我接送小玫瑰是用大眾運輸,每次經過學校旁的主要道路車都很多就一直覺得開車會更塞,但其他家長說避開那條主要道路就還好。
接下來幾天我開始搭Uber、minicab等各種計程車上學實測。實際路程15-18分鐘,的確是有縮短。一開始的考慮是買車,但開始算養車的各種花費每月均攤下來,如果只為了送上學,那真的搭計程車或找人送便宜的多,更何況買車的話還是我要開車送。我婚後搬來和我家玫瑰花同居時我是有車的,但我在倫敦真的是很少開我也討厭開車,一年多後我把車子報廢掉到現在都沒在買車。
接下來我把目標鎖定在找司機送上學,這是最節省我時間的方式,我不用去更不用回。問了幾家車行,有的是有提供school drop off但沒有我們這區,有的是有報價,價錢也合理但跟我說目前沒有可以配合的司機請我過陣子再問。
於是,我問了往小玫瑰學校同方向上班的鄰居朋友能不能上班前送他上學?朋友表示她早上爬不起來但她先生這陣子有空檔可以幫忙送!就這樣,我找到了暫時的解答了!朋友先生願意但可以幫忙多久不知道,且戰且走以後再說吧!
至於下課接的部份,我先問小玫瑰去年的保母但她沒空。我和也在找share nanny的朋友一起面試了兩位,目前先試用一位但她也無法做長期,就一樣且戰且走吧!另外也請朋友幫忙詢問她的演藝人脈,她說很多年輕演員會接這種短工時的工作方便試鏡等等。朋友也有在尋找保母,我們就再互相交換情報了。
目前規劃是早上全外包請人送,下午兩天請課後保姆我拿回兩個整天,另外幾天我安排一些課後活動給小玫瑰。
由於還是我早起替小玫瑰準備早餐,我改成和小玫瑰一起吃早餐。吃完他出門後我就可以開始工作,把早上開工時間提前不再和我家玫瑰花一起吃早餐也請他早餐自理,這樣我每天早上都可以再多擠出一小時。
💭坐以待斃或只是抱怨都無法解決現狀,一條路走不通就找其他解決方案,直到找出可行方案這才是自救之道。目前的解法都是暫時的,不過有比沒有好,就且戰且走吧!
#身為照顧者有時真的就是拿錢買回時間了
#早起對我家玫瑰花來說很難我盡力能做就做
照片:和爸爸開碰碰車的小玫瑰
婆難等兒子 在 義起幸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憶母親生平事略
先母陳包玉蘭,民國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出生於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的純樸漁村,自幼乖巧賢慧,家中排行老四,前有兩位兄長一位姊姊後有一位弟弟,小時家境非常的窮困,母親沒有機會上學讀書而目不識丁,從小除了幫忙家事謀生之外,還辛辛苦苦的「姊兼母職」一手帶大弟弟,日子雖然過的貧寒,兄弟姐妹感情卻是彌足珍貴。
民國三十八年擔任醫護女兵和父親相識結褵,民國四十四年隨著父親帶著一歲女娃(大姊)跟著部隊,自浙江大陳島撤退來台,到了台灣先落腳於高雄美濃,寄住在簡陋的活動中心角落,生活非常的克難,慶幸的是再獲一女(二姊),因為一份軍餉無法養活全家,母親忍痛將大姊二姊分別寄養在兩位叔叔伯伯家,母親隻身到台北,為台灣有錢人家幫傭,數年後全家又再隨部隊遷移,落腳在澎湖縣西嶼鄉,再得三姊四姊五姊和么兒明義。
父親在澎湖服役於反共救國軍海上大隊,當時軍人眷屬生活極為困苦,為了填飽一家六個小孩的肚子,母親領著大姐四處撿拾地瓜、落花生帶回家補充糧食,為了改善生活在家圈養小豬二隻,大姊每天去軍中收集廚餘,挑回家中飼養小豬,把豬養大後賣掉變現貼補家用,後來父親又調回台灣到三重衛生大隊服務( 清潔隊 ),母親帶著我們一家大小住在三重正義南路垃圾回收場旁的「違章建築」,每天去垃圾場做回收分類賺一點微薄的收入貼補家用,有一年垃圾場發生大火,燒掉了我們遮風避雨的「房子」,那年爸爸決定退伍並簽約遠洋商船出海工作,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媽媽決定搬家到五股鄉貿商眷村租屋,為了讓孩子可以上學讀書。
母親一人養活五個小孩吃穿讀書,省吃儉用在家中做聖誕燈手工,所幸父親軍中老友幫忙,介紹到某校長家幫傭又到泰山高中當工友,母親看不懂字但能分辨公文,還會分類印刷考卷,學校任何雜務工作她都使命必達,62歲屆齡時必須辦理退休,校長、主任、老師、職員都捨不得最和藹可親的「陳媽」退休,時至今日母親在學校的待人處事、工作態度都還在老同事口中傳頌。
為了陳家,奉獻一生青春歲月,吃盡千苦萬難,韌命的無怨無悔,教養五女一子,雖未要孩子追求「求功成名就」,但母親以言行身教,引導子女們崇禮尚義、教忠教孝;有段時光母親嘴巴不說但對於分離近四十年未見的大陸親人,思念溢於言表,在政府開放兩岸探親之際,民國七十九年由明義陪伴父母兩老返鄉探親,從浙江寧波機場回家途中,翻山越嶺舟車勞頓,折騰近20個小時才找到兒時老家,父親見其家鄉親人,矜持依舊但仍是濕透眼眶,母親回到石浦老家見到兄弟姊姊,緊緊相擁泣不成聲,好似幾十年來所受的苦難,回到「娘家」,情緒徹底的崩潰渲洩,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命運的無奈。
來到寶島台灣,不論何人何時何地,她總是笑臉迎人,真誠親切,從一個道地外省婆變成安身立命,說著流利台語的台灣媽媽,每天早上5點就到後山走路運動,天光微亮就到土地公廟,誠心上香、奉茶、擦桌、掃地,三十年如一日,媽媽燒香拜佛從不求榮華富貴,只跪祈子孫平安。
媽媽的好人緣是鄉里鄰居公認,也是明義每次選舉的最佳助選員,幾次選舉她瞞著大家,自己默默背著文宣走到泰山市場沿路發送,見人就說這是我兒子「陳明義」他在選舉,請你幫幫忙投他一票,偶有反對者直言不支持,她臉上流著汗、心裡淌著血,仍然彎腰鞠躬禮貌謝謝,這是娘親疼子,母儀天下!
103年明義参選議員連任失敗,一段剪輯不實的影片形塑她的兒子是惡行惡狀欺負清潔隊的政客,透過電視網路報紙等媒體刻意傳播,明義以五票之差落選。這對媽媽的精神及健康無疑是一個嚴重打擊,雖然她知道兒子是因為擋下五股「設置火葬場、殯儀館」,被反撲攻擊而落選,但她無能為力,許多左鄰右舍、爬山拜拜的老朋友,都給予最大的安慰和鼓勵,媽媽卻還是因此淡出人群、沉默寡言。
104年明義依舊如常每日到服務處上班,但母子間相處卻有變化,常常相對無語, 她怕我難過,我怕她傷心,這一年,我第一次有時間為自己媽媽過母親節,親自為她別上胸花,但我知道這是媽媽一輩子最心痛的母親節。
105年5月,我遞補回議會再任議員,107年5月媽媽當選新北市模範母親,在公所的表揚會上我跪著奉茶,在市府的表揚會上朱市長頒證,全家人一同獻花,媽媽露出了好久不見的溫馨笑容,這份榮耀她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往後幾年媽媽少有出門,我每天都是早上告知「出門上班了」,晚上回到家她幾乎都已就寢入睡,這段時間媽媽眼睛越來越差,身體也日漸消瘦,精神偶有失憶,除了牙齒不好還算健康,但我已深刻體會到「 父母在不遠遊」的意義。
110年7月14日傍晚時分,我摯愛的母親無病無痛在家人子孫陪伴身邊下辭世,走完了辛苦坎坷的一生,看著安祥的遺容雖然不捨,但也慶幸媽媽修得善終,願媽媽一路好走,隨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的媽媽,全世界最偉大的母親!

婆難等兒子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MIRROR追星族|80後港媽帶仔女追MIRROR 父母早亡曾變蒲妹染毒 現追星當身教:填補咗以前嘅空白
香港樂壇已死、香港電視已死,這些咸豐年代的口號,恐怕難再得到認同。皆因這一年,香港人史無前例熱烈地追香港星、聽香港歌、睇香港節目,流行文化再次焫着大眾成為熱話,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單憑一隊港產天團MIRROR,成功令港女們由追韓星變回追港星,一批有心有力的「迷媽」,更成立媽媽專屬的鏡粉後援會,帶埋仔女齊齊追活動,買周邊,排隊十小時只見偶像一面,香港人,很久未笑得如此開懷,壞時代裏追星,彷彿成了集體的情緒出口。
「臨時收到消息,MIRROR今天下午在旺角有扭蛋活動,我們現在趕去,你在哪?」4月某個早上,收到媽媽鏡粉群組管理員、32歲的Catherine來電,立即更衣拎相機出發,跟這位素未謀面的受訪者追星。打開她們今年年頭新開的粉絲Telegram群組,未讀訊息幾千個,原來昨夜已在熱烈討論今天追MIRROR的策略,如何內應外合,先拔頭籌見到12子。
早上11時,烈日下在旺角某商場外已圍了百多人,外表細細粒、打扮年輕的Catherine特別易認,她說9時排隊頭的成員霸了好幾個位,有剛湊完仔女上學的,有趁lunch time瞞着老闆趕來的,也有剛被老公以電單車送過來的幸福師奶。媽媽們一呼百應,比同場少女更狂熱。這邊廂,年輕時追開星的迷媽忙着給意見,研究MIRROR從哪個出口現身,追蹤着12子的IG猜測到場時間;那邊廂忙着交換剛花了兩天搜刮的MIRROR封面雜誌,順道投訴一下,如果阿仔默書再退步就不帶他看演唱會。
現場又熱又吵鬧,我只覺暈眩,但偶像出場時,即使距離千百丈遠,卻莫名地欣喜若狂。記者在一遍尖叫聲中完成了第一次追星體驗。為何只見到幾分鐘甚至只是背影,都已覺值得?「看見喜歡的事物,就能釋放某種壓力,而且能影相畀阿仔阿女睇。」矮小的Catherine應該很難看到甚麼,卻瞇眼滿意地笑了,媽媽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分享着剛拍的直播影片。
孩子想追星 「努力考好呈分試」
「她追起上來很瘋狂,是黐線的!有一次在房中看Chill Club頒獎禮,我在房中做功課,她突然尖叫,MIRROR拿組合獎時又叫,見到Jer和教主又叫。」提起媽媽的瘋狂程度,子女不禁捧腹大笑,直指她迷妹指數有10粒星。
港媽Catherine在追看全民造星時已留意MIRROR,正式「落坑」變成忠粉,卻是受8歲的兒子迦諾和11歲的女兒迦稀所感染,「其實是女兒『荼毒』我,本來我對MIRROR一無所知,但前陣子工傷放假,身邊的朋友和仔女都叫我看《男排女將》,又說《全民造星》好正,於是就開始翻看ViuTV的節目。」無限斜棟有限公司、考有feel、 晚吹、Chill Club……一家人對ViuTV節目如數家珍,連原本沒興趣的爸爸,跟老婆馬拉松式看過《全民造星1》後都喜歡上MIRROR,雖不至於陪跑追星,但至少不會投訴。
Catherine笑言開始時只陪仔女追星,「我女兒很想入MIRROR fans club,她最喜歡Jeremy,一直想知道他的最新消息,我怕她年紀太細亂入group會說錯話,就陪她一起加入後援會。」 對TG、IG一竅不通的Catherine入齊12子的fans club收集偶像情報,MIRROR演唱會飛一票難求,Catherine除了準備好幾部iPad、電腦和電話搶飛,也特別在fans club為女兒抽飛,「抽到飛那天我們都開心到尖叫。不過我跟仔女約法三章,例如要努力考呈分試才能去,最後除非嚴重失手,否則我都會讓他們去看。」
我們小時候總會喜歡一些明星,聽情歌喊濕一個枕頭才叫青春過。Catherine的少女時代卻一片狼藉。母親在她4歲時自殺離世,父親忙工作,自小她得倚賴親戚照顧,寄人籬下,爸爸亦在她15歲時因末期肝癌離開了,她孑然一身,搬離從沒有愛的家,心卻一直空洞,「那時我開始半工讀,識了班朋友,早上返工,夜晚就落disco蒲。」飲酒、吸毒、尋開心,過了一段天花亂墜的日子,「身邊有些朋友因為吸毒後不願返工,甚至因為玩毒品而出事,有一刻覺得不能繼續墮落,惟有自救,就找些事寄託。」那年側田的歌陪她度過了艱難的階段,「側田真的救了我,那時我很喜歡他,但我基層家庭出生,拎綜援,平日生活已拮据,我有畀錢加入側田歌迷會,但沒閒錢追活動。」
曾是蒲妹染毒癮 追星夢未圓
「二百年後在一起,應該不怕旁人不服氣。」側田的《命硬》是Catherine跟前夫的愛情寫照,「我家庭背景比較複雜,前夫是獨子,成長於小康之家,他家人難免覺得我不是好的媳婦。」本想歷劫還是在一起,然而婚姻生活波濤洶湧,二人最終分開,子女跟Catherine一起生活。
「我本身已沒有好的家庭背景,到最後也未能為仔女提供一個跟親生爸爸一起生活的完整家庭,但想讓他們知道我愛他們,小時候我缺乏關顧,不想他們因為缺乏愛而行差踏錯。」一起追星成為親子活動,圓夢之餘也想讓他們明白,追星也是種身教和學習過程,同時在偶像奮鬥故事中彌補自己過去的空白,「跟他們一起追,一起瘋,希望關係親密一點,長大後他們有甚麼都跟你說。」
Catherine學舞十多年,鍾情跳Jazz,更考過CSTD(澳洲聯邦舞蹈教師協會),在舞蹈學校教過跳舞。她天生一把好嗓子,學校、教會合唱團總有她身影,然而只得146cm高的她常被笑像小儀,「中學比賽時很緊張,唱歌時常反白眼,就給人恥笑拿你來做笑話,自此不敢再參加比賽,因為沒人真正欣賞我把聲,由小到大我都自卑,覺得明明有才能,但永遠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所以Catherine鼓勵子女發展自己興趣,迦稀由小喜歡跳舞,就讓她學舞。
迦稀和迦諾以前愛韓星K-pop,但文化語言成為追星障礙;直至MIRROR出現,除了外表與才華,也迷上全民造星參賽者的追夢歷程,一班素人經歷無數次失敗才成功踏上舞台,「姜濤說自己沒朋友,因為以前是個胖子,可能都觸動到我兒子,因為他也是個小肥仔,但努力總會成功。所以他想學跳舞,之後會去偶像AK(Anson Kong)開的學校試堂。」迦諾擺出AK的招牌手勢,笑嘻嘻話要參加第18屆全民造星。
媽媽組粉絲團 照顧小鏡粉
今年1月,Catherine加入由一班媽媽組成的粉絲群組MIRROR HK Mama Fans Club,每天交流偶像情報甚至親子資訊,因為正職是CS公關姐姐,她擅長跟別人溝通,在群組中活躍度高,很快成為副會長,協助舉辦應援活動,例如到《男排女將》拍攝場地「瑜家廚房」用餐;到Jer《狂人日記》拍MV的雲吞麵店朝聖,近期大家密鑼緊鼓為MIRROR演唱會製作應援物品。除了相約買偶像周邊產品,媽媽們會分工合作走勻各區尋找有MIRROR訪問的報章雜誌,跟一般追星族最大的分別是,很多場合她們也帶同孩子,年紀4歲至十多歲的大小鏡粉,形成了一個特別的親子活動群組,互相照應。
過程中Catherine看見很多小朋友獨個追星,有工人姐姐帶同8、9歲女童出活動,也有些小學生獨個兒街上蹓躂,有時Catherine不忍心就會主動照顧小鏡粉,跟小朋友和少女打成一片,「重要的是識到一班朋友,大家都是有經歷的母親。雖然已不是妹妹仔般年輕,但現在可告訴別人,做媽媽也可以有鍾意的偶像,也可去追星。」問迦稀有個跟自己一起瘋狂的媽媽,會感到幸福嗎?內斂女孩想推搪了一會,才娓娓道出:「我覺得她很厲害 ,很少媽媽會這樣做,多謝你這樣不尋常地跟我們一起追星,不尋常得非常好。」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Mirror #姜濤 #全民造星 #AnsonKong #男排女將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婆難等兒子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鄭弘儀幫母辦後事 告別式一景象令人唏噓
► ►https://youtu.be/Kj6yXLcwOLI
⭐蔡咪咪憤離王令麟!40年豪門婚破局真相?
► ►https://youtu.be/Kj6yXLcwOLI
⭐領亡妻存款辦後事 兒子告父結果驚呆眾人
► ►https://youtu.be/U1FzOHW6VjI
⭐嫁百億尪淪通緝犯 分居15年竟換來這下場
► ►https://youtu.be/AXGKEYaUSRg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分段重點】
00:00 開場介紹
00:53 比爾蓋茲離婚了 雙方律師開戰?
06:48 有錢夫妻 為何還是百事哀?
12:48 比爾的老婆 在婚姻中還要爭平等?
23:30 老公外遇 為何吳娟瑜還覺得虧欠?
33:53 夫妻多年 問錢的問題還要心理準備?
41:52 住在豪宅 老婆卻認為沒有自己人生?
44:50 在老公心中 老婆沒地位 怎麼相處?
49:52 老公叫X吳娟瑜 故意前面冠夫姓?
51:25 成功女性為何在婚姻中很難成功?
55:15 醫院院長夫人 想要做一件壞壞的事?
58:00 楊定一在怎麼禪修 離婚原因也是...?
1:03:25 老公一天工作十六小時 是在忙什麼?
#比爾蓋茲離婚 #梅琳達 #離婚財產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1

婆難等兒子 在 泰國佛牌婆難等師傅兒子婆難捨師傅製作聖物過程(一)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泰國佛牌婆難等師傅兒子婆難捨師傅製作聖物過程(一). 177 views177 views. Sep 26, 2021. 0. Dislike. Share. Save. 佛牌神秘探索Riko. ... <看更多>
婆難等兒子 在 泰御佛舍- 婆難捨自身...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婆難 捨自身. 婆難捨是清邁控靈大師婆難等的親生大兒子,也是正規第二代五女靈持有傳人,但是婆難捨與父親婆難等的習法態度卻是修身正法,於是從小跟隨 ... ... <看更多>
婆難等兒子 在 泰國佛牌婆難等師傅兒子婆難捨師傅製作聖物過程(二)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泰國佛牌婆難等師傅兒子婆難捨師傅製作聖物過程(二). 62 views 1 year ago. 佛牌神秘探索Riko. 佛牌神秘探索Riko. 24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