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叫我們床墊富翁 🤣🤣🤣
我從第一胎開始就都用 cani生活有機棉 給怕熱的哥哥睡覺!
✅有機棉的材質就是透氣又親膚~
老二出生以後
一樣是cani的忠實主顧!
感謝好友 小雯媽咪愛漂亮 送給我們cani #一代 床墊加床邊床
讓啾比從月子中心回來的第一晚啾比就睡的超香甜🥰
完全看不出來床墊已經用了三年多!!!
支撐力一樣超夠力~~~~
我最愛cani aireave水洗床墊的地方就是✅可水洗!!!!!!!!!!!
要知道小嫩嬰胃好淺
動不動就溢奶
床鋪常常都濕一大塊
奶就算了
最可怕的是炸屎啊啊啊啊啊啊啊
一般的嬰兒床墊都只能洗床包
床墊洗了就報廢了
但cani床墊用✅PP無毒奶瓶材質製作而成
耐熱有保障
甚至可以用✅55度的熱水沖洗殺死塵螨
因為啾太容易溢奶
我們平均一兩周就會把床墊拿去沖
之前冬天洗完的床墊不會那麼快乾
但我們一天沒有cani啾比就睡不好
所以又拿了cani aireave #第二代 水洗床墊交替使用
第二代的功能更強大
添加✅竹炭+背面床包採用✅網布加強排濕
還引進了✅日本抗菌技術
防霉、抗菌的效果會比第一代更優秀!
✅五公分厚的獨立滾筒的支撐力
不管啾比趴或躺
都可以撐的穩穩
不會過硬或太軟~~~~~~
小嬰兒的脊椎還沒發育完成
airwave床墊醫學證實軟硬度最適合嬰幼兒
有舒適的床墊小嬰兒也比較容易自我安撫成功
養成小嬰兒 #自行入睡 的好習慣
不會因為過熱或是磨擦搔癢在那邊該該該
cani最棒的好處就是可以✅完全客製化
任何奇奇怪怪的嬰兒床尺寸都可以 #量身訂做
還可以另外加5公分增厚下墊
✅升級成10公分厚床墊!!
啾比一天有3/4的時間都在cani上吃喝拉撒
翻身、學趴、練爬也都在嬰兒床上奮力每天踢踢踢
投資一張好床墊真的好重要~
重點是床包加上超超超療癒的熊熊刺繡圖案跟小耳朵
每天早上跟寶寶說早安看到心情都好好啊
媽媽我是外貌協會無誤😂
更多一二代的詳細比較文
或天使啾這半年來的使用萌照歡迎參考文章喔
✔ https://beheap.pixnet.net/blog/post/3340642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睡眠守則:分房睡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不要趴睡」以外,近年來另一個議題是什麼時候要跟孩子分房睡? 尤其是前陣子的趴睡窒息死亡案例,那位嬰兒是放在自己獨立的嬰兒房中。兒科醫學會是建議父母跟嬰兒不要同「床」但要同「房」,目的在於方便餵奶及照顧。(母乳哺育要同床又是另一個議題,今天不多談) 想要跟孩...
嬰兒趴睡的好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嬰兒防抓手套(baby mittens)可能導致壞死截肢,要注意!】
這是今天整形外科學長分享的真實事件:
父母因為怕寶寶抓花自己的臉,所以套上防抓手套。為了避免鬆脫,於是用橡皮圈纏繞著防抓手套固定。結果造成腔室症候群,必須立刻接受手術。
類似的事件其實2015年也發生過。台中市一對父母替3個月寶寶戴上護手套,為求保暖並防止抓傷臉,又因天冷怕小寶貝著涼,隔三天才幫女兒洗澡。脫掉手套後才發現女嬰的小手指被手套內的縫線纏住太久,手指前端組織壞死,最後截肢!
小寶寶戴著好小的手套,真的很可愛~
但是使用上一定要注意!
1. 千萬不可用橡皮圈或繩子綑綁防止脫落,以免造成缺血性壞死損傷。
2. 最好把內面翻過來朝外穿戴,車線處朝外,可避免被線頭纏繞指頭。
3. 戴手套的時間不要太久,不要戴到隔天早上。
其實國內外醫師大多都表示寶寶手套並不是必需的,能不戴就不戴。主要的壞處在於:
1. 影響感覺統合及發展:手是寶寶認識世界的最重要工具,戴著手套會大大減少觸覺對腦部的刺激。
2. 口腔期無法獲得滿足:寶寶口腔期吸吮手指頭是重要的情感滿足來源,戴手套可能會影響情緒,沒有安全感。
3. 手部潮濕容易長濕疹:手套戴太久易使手部潮濕不透氣而出現濕疹,寶寶吸吮手套更易造成手套潮濕滋生細菌。
那不戴手套怎麼辦?怎麼防止寶寶抓花臉呢?
國內外醫師給的建議一致都是『幫寶寶勤剪指甲』,讓指甲不要超過指尖就好!
另外保持寶寶的皮膚清潔,並塗抹嬰兒滋潤乳液也很有幫助。
最後就算臉抓花了,又有什麼關係呢?
看醫生擦藥就好了,很快就好啦!
p.s.
有些人可能會說,
「我的寶寶就是愛抓臉啊!方法都沒效啊!」
「才一個出事而已,不要因噎廢食啊!」
我以前發了一篇勸世不要趴睡文,
結果一堆人給我在下面留言:
「我家幾個小孩趴睡都沒事啊!」
講什麼廢話?
你家沒事是你小孩上輩子燒的高香,
跟你沒有一毛錢的屁關係好嗎?
還敢在下面妖言惑眾,
我沒水桶你都是懶得計較好嗎!
嬰兒防抓手套是多注意就好,
但是戴久了也沒什麼好處。
我在門診看到如果2、3個月大的寶寶
如果還在戴手套的話,
都會說一下盡量不要戴了,
讓寶寶的手出來抓東西,
認識世界,
刺激手腦發育才會變聰明啊!
說給大家聽是我的責任,
聽不聽是你家的事。
我現在遇到這種人,
態度就是直接放生了!
我能勸一個是一個!
嬰兒趴睡的好處 在 愛嬰美智慧母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防止寶寶肌膚曬傷,戶內戶外均適用📣
寶寶游泳好處多多
✅#促進消化✅#提高BB睡眠質量✅#養成良好性格✅#促進大腦發育 等等
🔥美國Free swimming baby嬰兒遮陽游泳趴圈🔥
#美國育兒專家推介
室內室外都可以用 還可以防止寶寶曬傷
🐳多氣囊設計,提高數倍浮力,安全升級;
🐳兩側護翼加寬,寶寶搖晃也安全 ;
🐳專業級防護,背心式腋下設計,不怕滑離泳圈;
🐳防下滑式褲兜,呵護部份體型偏瘦的寶寶;
🐳配備尼龍繩,方便家長控制泳圈;
🐳環保安全材料,有EN71/CPC認證
#育兒 #台灣 #泳圈 #媽咪 #寶貝 #游泳 #夏天
嬰兒趴睡的好處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睡眠守則:分房睡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不要趴睡」以外,近年來另一個議題是什麼時候要跟孩子分房睡?
尤其是前陣子的趴睡窒息死亡案例,那位嬰兒是放在自己獨立的嬰兒房中。兒科醫學會是建議父母跟嬰兒不要同「床」但要同「房」,目的在於方便餵奶及照顧。(母乳哺育要同床又是另一個議題,今天不多談)
想要跟孩子分房睡幾乎是每個父母會面對到的。絕大部分的人會認為:分房睡可以讓孩子更獨立。錯!沒有根據,而且研究顯示,分房睡,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反而會可能讓小朋友更沒安全感,更喜歡吸手指。跟父母同房的小孩,反而表現出來更有安全感、更有自信,研究的真實性與可信度為何?這又是另外一個議題,但是歐美逐漸現在反其道而行,提倡跟父母同房(不同床)room-sharing.
那麼應該要什麼時候才可以分房睡呢?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做法:據統計,美國有87%的小朋友跟父母是分房睡,在新加坡只有20% ,在北歐大約有50%。所以不同的家庭文化,有不同的狀況。其實在醫學上,還真的沒什麼文獻跟規則,告訴父母應該什麼時候分房睡比較好。這個問題因素太多,但是最重要,就是要等孩子跟全部人都準備好才實行,不要操之過急。
有些網路上流傳著「性蕾期就最好要分房睡」、「不分房睡會性早熟」、「不分房睡以後會變媽寶」。其實都沒什麼相關。媽寶方面,那是體質關係…(不分房會導致性早熟,麻煩可以再扯遠一點、再離譜一點)
這幾年流行很多育兒方法,其中一種是百歲醫師的隨他哭cry it out。隨他哭或百歲醫師的書中所提到的是比較偏教養的方式,本來教養就沒有什麼對錯,這個就不評論也沒有不對。但是其中的一點,在兒科界裹,最為人詬病的是「趴睡」。有多少個嬰兒因為看了相關的書籍與概念,而發生意外,沒有人統計過。但是統計發現,不要趴睡,要躺著睡(back to sleep),確實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症後群S I DS的發生,這是一個事實。
除了躺著睡( back to sleep)以外,現在還有一個概念,值得父母大家去留意。就是父母也要陪著孩子 #趴著玩 tummy to play:
1️⃣建議每天陪著小朋友趴著玩(清醒的時候)
2️⃣每天玩三到5分鐘
3️⃣一天兩至三次
這樣的目的在於,減少頭部的壓力(很多父母都很在意頭型),改善頭骨不對稱的發展。也可以訓練寶寶的頸部與背部的肌肉支撐力,萬一發生小朋友他想要翻身的時候,有能力處理。要陪同喔,不能放著小朋友自己一個人爬著玩。
兒科醫學會也認為市面上的頭骨固定枕,或者頭型塑型產品,都沒有用。所以大家別浪費錢在哪些產品身上。
另外其實也要分辨小朋友頭型歪的原因,是單純習慣的問題?常常頭轉向固定一邊?還是說有斜頸的可能?這就要由兒科醫師來幫忙判斷
參考資料:
https://www.aap.org/en-us/about-the-aap/aap-press-room/pages/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announces-new-safe-sleep-recommendations-to-protect-against-sids.aspx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sleep/Pages/A-Parents-Guide-to-Safe-Sleep.aspx
Mileva-Seitz VR, Luijk MPCM, van Ijzendoorn MH, Jaddoe VWV, Hofman A,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infant nighttime-sleep location and attachment security: no easy verdict.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2016; 37: 1-12. Infant Ment Health J. 2016 Jan-Feb;37(1):5-16. doi: 10.1002/imhj.21547. Epub 2015 Dec 31.
Barajas RG, Martin A, Brooks-Gunn J, Hale L. Mother-child bed-sharing in toddlerhood and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Pediatrics 2011; 128: e339-47.
https://www.aap.org/en-us/about-the-aap/aap-press-room/aap-press-room-media-center/Pages/Tummy-Time.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