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為時不晚》部落格文章末,抽書兩本
你從學校畢業、即將踏入職場的時候,曾經期許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成為一個憤世嫉俗、道德妥協、人際疏離、脫節、驕傲、倦怠、空虛的人嗎?我相信,一定沒有人這麼期許過。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這些我們最不想成為的樣貌,卻總是悄悄地爬到我們身上。我們該怎麼辦?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didnt-see-it/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為時不晚》的作者是加拿大牧師暨思想領袖凱瑞.紐霍夫(Carey Nieuwhof),他也主持「Leadership Podcast」訪談各界成功人士,持續分享活出更好人生的秘訣。他曾經是個執業律師,但是在三十歲那年內心受到召喚,轉行當起了全職牧師,引導人們邁向心中嚮往的人生。
在他經營教會和傳道的經驗當中,他發現人們總是會面對到七種「內在危機」,分別是憤世嫉俗、道德妥協、人際疏離、脫節、驕傲、倦怠、空虛。這些狀態就如同英文書名「Didn’t See It Coming」,我們根本「沒有預料到它們會發生」,但是每個人都一定會遭遇到這些經驗。
幸好,這些內在危機都是「有跡可循」的,也可以提早「防範於未然」。作者在這本書教我們透過「自我察覺」(Self-Awareness)的方式,去發現潛在的危機訊號,並且透過具體的行動指引,讓我們能夠提早修正、避免自己身陷這些危機當中無法自拔。
這本書在 Goodreads 書評網站獲得了 4.46 顆星的高分好評,書中沒有老掉牙的故事,多的是作者多年傳道授業的真人真事,以及他本人非常露骨的真心表白。以下分享三個對我最具啟發的內在危機的察覺方法和處理方式。
.
1.#憤世嫉俗
.
有時候我會納悶,為什麼社會上(尤其在網路上)充滿許多憤世嫉俗的人,這種情緒有時候也會悄悄地影響我們自己。作者認為,憤世嫉俗其實是一種「選擇」,它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養成。生活不會讓人變得憤世嫉俗,是你讓自己變成了那樣。他用自己的切身經驗進一步說明。
在他仍是新手牧師的時候,在地方的小鎮認真經營教會,而且總是親力親為每天都拜訪教友。其中有一對教友夫婦,他們的生活並不寬裕,在財務和家庭關係上面充滿危機。因此作者特別撥心力照顧他們,幾乎對他們的各種需求有求必應。但隨著教會人數持續成長,這對夫婦的需求卻越來越像個無底洞。
在某一次的教會主日因為子女不守規矩地吵鬧,夫婦倆跟作者起了衝突,丈夫吼道:「這地方已經不適合我們,你不再關心我們了,我們要離開!」
作者滿頭疑惑地追問:「我當牧師以來從未花這麼多時間一對一關心一個家庭,整個教會也為了服務你們而一再犧牲。我到底哪裡做得不夠?」這個問題無濟於事,那對夫婦從此離開了教會。
一股憤世嫉俗的怨氣湧上作者的心頭,他感到浪費時間、不想再關懷別人、不要再為人付出了。這麼憤怒的原就是因為掏心掏肺卻幾乎沒有獲得回報,或者得到的回報與預期相反。事後他反省這件事情時說:「憤世嫉俗的形成,不是因為你有一顆封閉的心,而是因為你的心胸曾經敞開。」
這種痛苦的經驗,會讓我們面臨抉擇。我們很可能將過去的失敗經驗投射到未來的情境,我們也可能從此停止信任和盼望,結果會怎樣?如果我們任憑這種想法自由發展的話,最終我們會封閉自我,憤世嫉俗終將接管了我們。我們能有什麼解藥?
首先是再次「盼望」。我們必須體認到,各種創傷和背叛都是敞開心胸的人必然會遭遇的狀態,唯有擁抱相信的力量,對未來再度敞開心胸。不要讓過去的苦痛傷害了未來的璀璨。其次是運用「好奇心」,保留思考時間想像更多可能,多問「為什麼」和「為什麼不」,讓自己嘗試新做法,讓開放式的問題引領自己前進。在好奇心的面前,憤世嫉俗沒有立足之地。
.
2.#道德妥協
.
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曾經在《與成功有約》書中鼓勵每個人去想像自己的「喪禮」,在你人生的最後被蓋棺論定時,別人會怎麼評論你?作者說他擔任牧師二十多年來,從來沒有在哪個喪禮見過為人子女的展示自己父親的履歷。也從來沒有聽過子女站在棺木前討論著父母的身價淨值。跟你最親近的人,不會在你的人生歡送會上,朗誦你最近一季的業績數字。
作者用了一個很趣味的方法描述這個概念。當你過世之後,你認識的人在餐桌上聊到你時會說:「喔,凱瑞啊,他是一個______的人。你可以把莎莎醬遞給我嗎?」雖然聽起來很難接受,但是「人的一生,終究會被活著的人簡化成一個句子。」這個空格裡面填寫的,通常就是一個人「品格」的濃縮,一個正直或友善的人;一個虛偽或易怒的人。
在作者年輕時的律師生涯中,他見到許多同儕曾經面臨道德危機的訊號,包含在人前人後差距越來越大、掩蓋事實、無法說到做到、合理化自己的不良行為和決定、眼中只關注自己。如果不加以調整,就會漸漸走上道德妥協的不歸路。具體的方法是每天付出微小的努力刻意培養,例如承擔責任、言行一致、挪出時間保留給自我反省和成長。
我在讀這段的時候,也思考著作者為什麼選擇牧師當「志業」Calling)的這條路,因此我在自己的子彈筆記上面塗塗改改,最後寫下這段想法:「一個志業的召喚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它指的是把微小的信念好好地實踐出來。它就是每天履行正直、體面、誠信。偏離這些之外的任何事情,都只是偽裝之下的慾望罷了。」品格的養成不是一夕之間的壯舉,而是每天微不足道的累積。
.
3.#身心俱疲
.
「疲勞過度」(Burn-out)是現代人常見的內在危機之一,無論是受雇於人的上班族,或者是看似自由自在的自雇者,都很有可能面臨這個狀態。作者在他四十歲一場空前盛大的演講之後,體驗到了猶如自由落體般的倦怠感。他描述那是一種「沒有期待,沒有喜樂,雖然還活著,但實在不覺得自己完全活著」的感覺。
然而,我們該如何自我察覺到自己即將陷入倦怠?明顯的警訊有:熱情消退、不再感到情緒起伏、因為小事情抓狂、活力流失、憤世嫉俗、無法滿足、無法正確思考、生產力下降、再也不笑、睡眠也無法使你重振活力。如果我們面臨上述的狀況越多,就越接近疲勞過度的懸崖。作者提供了幾個方法幫我們調整自己的步調遠離倦怠。
首先是不要試著去否認倦怠,因為這麼做只會加速情況惡化。比較好的做法是「告訴別人」自己當下的感受,找個懂得聆聽的親友聊聊,善用人際關係的力量,因為當你不再相信自己的時候,你需要有人相信你。
其次是「調整步調」通常比「調整負重」更容易帶來緩解,因為步調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請一天假、關掉手機、取消會議,在狀態不好的時候讓自己退後一步、休息一下。放慢步調去回想這一切忙碌背後的意義,釐清思緒後再重新出發。
最後是「接受自己的破碎」,人生的境遇就如同潮水有高有低,我們總會遇到狀況差的時候。我們不需要時時刻刻堅持「完美」的姿態,而且要放下自以為可以處理完所有事情的「驕傲」。作者認為,要體認到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適時尋求親友、信仰和諮商,是修補身心疲勞的良方。勇於接受「破碎」的人才有機會意識到自己能力的盡頭,找到超越和改善的力量。
作者也引用神學家兼作家達拉斯.威拉德(Dallas Willard)談提升心靈健康的方法:「你必須痛下決心,除去生活中的匆忙。」面對疲勞的前兆,必須主動採取放慢步調和尋求人際協助的策略,不要著急,也不要拖延,容許它該多久、就多久。放慢腳步和調整步伐才能走得更久、更遠。
.
#後記:危機就是轉機
.
《為時不晚》的作者雖然是一位牧師,但是上帝和聖經的文字內容不至於喧賓奪主,反而在一些重要的章節扮演了畫龍點睛的效果。透過這本書可以提醒我們自己,憤世嫉俗、道德妥協、身心耗竭、無足輕重,這些都不該是我們人生的結局,而是可以預見的必經狀態,而且我們有能力提前做出準備。
在書中,作者一再提醒了「自我察覺」的重要性,要先能察覺這些內在危機的跡象,才有機會防範於未然。如果你本身不是基督徒沒有禱告的習慣,我很推薦參考另外兩本書《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或《靜下來工作》來培養「正念」的習慣,正念能夠幫你關閉漫不經心的自動導航模式,透過有意識的自我覺察、感知情緒,對世界做出正確且善意的回應。
最後,我想引用擅長教人克服恐懼的專家克莉絲汀.烏梅爾(Kristen Ulmer)的這段話:「別浪費任何一個危機。那是宇宙在考驗你學習一件新的事物,讓自己的潛能更上一層樓。」當你遇到任何一種內在危機的警訊,不要害怕它的到來,要知道,那或許是成就美好人生的重要轉機。
.
感謝 格子外面 提供抽獎贈書
同時也有20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Pumi Journ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學生手帳 #學年誌 #學生手帳挑選 _ 舖米 Pumi E-mail:[email protected] IG:PumiˍJournal (https://www.instagram.com/pumi_journal/) Tiktok:https://www.tiktok.com/@pum...
「子彈筆記 書」的推薦目錄:
- 關於子彈筆記 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子彈筆記 書 在 里恩太太 Severus Lian Illustr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子彈筆記 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子彈筆記 書 在 Pumi Journa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子彈筆記 書 在 Pumi Journa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子彈筆記 書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子彈筆記 書 在 [心得] 子彈筆記的失敗經驗與重新開始-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子彈筆記 書 在 EP.192 《子彈思考整理術》 子彈筆記不只是工具 的評價
- 關於子彈筆記 書 在 先行智庫- 【為你而讀】第86會︱實況報導書目一➤《#子彈筆記術 的評價
- 關於子彈筆記 書 在 起源》8月18日開啟測試西山居劍俠情緣26年傳承之作復刻端 ... 的評價
子彈筆記 書 在 里恩太太 Severus Lian Illustr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捐款助浪浪《浪貓為友》2022 公益貓桌曆|火熱募資中ლ(´ڡ`ლ)
支持認養,一起浪愛找回家👉 https://reurl.cc/52plnz
⠀
回家的路有多遠?
有的浪貓花費超過1700個日子,在收容中心內期盼的等待一個溫暖的家。你,願意聽聽他們的故事嗎?
⠀
今年,旅英畫家-里恩太太 以「與浪貓為友」為主題,與 Taiwan SPCA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 HOTAC、 吾等與貓毛 Feliformia 聯名合作,推出《浪貓為友公益貓桌曆》。
⠀
用色彩畫下12隻等待領養的浪貓,期待透過溫暖的圖文能傳遞浪貓朋友的可愛,讓更多人認識他們的美好。#支持募資同時做公益,浪貓為友的募資金額,最終將可以回饋給合作的動保團體,在收藏小物的同時 #支持認養與動保夥伴。
⠀
⠀
📆#浪貓為友2022公益貓桌曆|原創插圖✕助貓認養✕公益桌曆
邀請三方 #動保團體 參與,以 #一個月認識一隻貓友 為概念,12張暖心貓貓插圖與認養資訊頁面,串連起可愛的 #貓貓日常。動保團體的資訊以及貓貓故事,不論想要認養或是了解更多動保知識,都更加便利。
⠀
🐈⬛#浪貓為友公益文具組 |與貓生活✕放慢腳步
📖#浪貓漫步紙膠帶|📖#Unlimited無時效手帳日誌
聯名推出的公益文具組,紙膠帶充滿著12隻漫步中的貓貓,選用不咬紙的 #日本和紙 製作,搭配厚實好書寫的 #無時效 的手帳日誌,不論記事或是子彈筆記,貓貓都陪你。
⠀
那些容易淡忘的美好瞬間,隨著時間的醞釀,透過筆墨刻畫在紙上,每分每秒都是值得紀念的祝福。
⠀
★2022 浪愛找回家
一起成為浪貓之友吧👉 https://reurl.cc/52plnz
⠀
⠀
#浪貓為友 #旅英畫家里恩太太
#公益桌曆 #支持認養 #吾等與貓毛
#TSPCA #台灣之心 #流浪動物
子彈筆記 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知道現在職場上最關鍵的隱藏技能是什麼嗎?你知道可以不說一句話就讓合作機會找上門嗎?你知道如何在充滿雜訊和紛擾的年代脫穎而出嗎?答案就是,學會寫作。寫作一直都是關鍵的技能,只是它的重要性在時代的演變之下只會變得愈來愈重要。你或許會問,為什麼要寫作?如何寫作?寫些什麼?我想透過這篇文章回答你。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writing-as-weapo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作者是中國知名的寫作教育培訓教練師北宸,曾任鳳凰網科技頻道前主編和中國 LinkedIn 公關部門,現為《紐約時報》中文版專欄作家。他將在線下寫作課面對無數學員的教學經驗,搭配眾多的寫作案例,彙整成這本談寫作的書。
這本書裡面談的重點偏重於寫作的「心態」和「心法」,強調從建立內心的基本功先做起,先理解寫作會帶來的好處,然後認識一個好的寫作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心理素質,最後才是如何寫作的「技巧」和作者本身的經驗分享。
所以,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充滿了「寫作技巧」的操作手冊,這本書或許不適合你。如果你從來不曾覺得寫作很重要、想要了解寫作真正能帶來的好處、想知道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那麼這本書是初次接觸「寫作」的你很好的起點。在這篇文章裡,我試著用容易理解的方式總結這本書的一些重點跟你分享。
.
【為什麼要寫作?】
#無形之間行銷自己
作者認為,把自己「行銷」出去,是每個人一輩子都在做的事情。在求職履歷上做自我介紹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職場能力。在向上級提案做預算企劃時,是在行銷自己的策劃能力。在寫給隔壁部門的會議結論和待辦任務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跨部門合作能力。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行銷自己。
矽谷創業公司 37 signal 的創辦人傑生.佛里德(Jason Fried)曾經分享他如何挑選一個職位的最適合人選,他說:「要招募就招那個寫作最厲害的」。因為一個優秀的寫作者會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且他們懂得表達和溝通,他們讓事情更容易被理解,也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
無論對管理階層、行銷人、設計師、程式開發人員,寫作技巧都非常重要,一個優秀寫作者的特質,也是雇主想在任何求職者身上看到的特質。透過寫作,我們可以培養和精進自己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內心的想法有組織、有脈絡地付諸文字之上,讓別人從文章裡進一步認識你這個人。
.
#內向者的社交利器
我曾經聽過一個說法,身為一個內向者所能擁有最好的武器,就是寫作。作者在這本書裡面用這句話傳達總結了這個觀念:「好文章自己會走路。對於內向的人來說,這是最好不過的社交方式。」對於不擅長在社交場合中侃侃而談的內向者而言,寫作是一個非常值得建立的技能。
作者進一步說明:「內向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的。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能聚焦於內在世界,有更強的感受和反思能力,這反而能幫助內向的人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內向者在旁人看來孤僻不善社交的缺點,反而在寫作的時候得以發揮優勢。
在另一本寫給內向者的《安靜,就是力量》書中有一段是這麼說的:「內向者聽得多講得少,並且比較容易從寫作、而不是從對話中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們不喜歡衝突。他們很討厭閒談瞎扯,但是喜歡有意義的討論。」好的文章不但會自己走路,還會幫你說話。
.
#自我精進的武器
你身處的環境決定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開始寫作,可以讓你沉浸在一個持續精進的環境裡面。作者他舉自己為例,一開始他的英文特別差,但是他試著把自己浸泡在《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的高品質英文媒體環境裡,也訂閱了上百家科技媒體的文章大量閱讀。
此後,他一篇又一篇的翻譯優質的文章,不但提升了英文能力,也打下了撰寫科技文章的深厚基礎,造就他後來踏上媒體主編和寫作教練的道路。他調侃道自己開始寫作的時候就像是「群體裡面最差的人」,從寫作新手開始出發的他,等於無時無刻都要向更優秀的寫作者學習,讓自已沉浸在比自己的知識和視野更高的環境,才能不斷進步、寫出更好的文章。
我認為,高品質的文章本身就是一個「資訊含量充沛」而且容易「重複閱讀和賞味」的資訊載體,而且你很容易可以「照著寫寫看」。不同於影音之類的媒體,你要照著做的成本和門檻相對比較高。從高手的文章模仿寫作,挑選框架來給自己用,相對而言都是更簡單可上手的方式。學習寫作同時也會帶來自我精進,讓自己沉浸在好文章的環境之下,是一個跟高手的思維不斷靠近的過程。
.
【該如何寫作?】
#善用萬能的框架
在這本書裡,作者沒有教你一百種寫作技巧,而是只教你「一個」寫作技巧,那就是「萬能寫作法」。這是一個無論在什麼情境都可以運用的框架,簡單、易懂、好執行。無論是單一模組使用,或者是擴大成更大的框架,甚至是大框架包小框架,都可以有各種運用的方式。
萬能寫作法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觀點」,指的是有價值導向的主觀論點,或描述的客觀事實。第二個是「案例」,引用軼聞趣事、實驗案例、研究數據來輔助說明你的觀點。第三個是「總結」,回顧主題,用一句話、一個段落,總結核心觀點。
以下引用一個我自己的寫作範例給你參考。我在分享《與成功有約》這本書的讀書心得時,分別說明了書中提到的七個高效人士習慣,其中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的說明我是這麼寫的:
前半段是「觀點」:第一個是「主動積極」,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行為歸咎環境或他人;待人接物是根據本身原則與價值觀,做出有意識的選擇。
中段則是「案例」:史蒂芬引述《活出意義來》 作者法蘭柯的說法:「刺激與回應之間始終有段距離,而成長和幸福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利用這段距離。」法蘭柯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經歷過所有身外之物、僅有的尊嚴和身體自由完全被剝奪,身旁盡是絕望與痛苦的氛圍。
後半段是「總結」:他體悟到儘管外在環境再怎樣無法忍受、不受自己控制,人的內心卻仍可保有「人類終極的自由」,也就是選擇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積極,是一種選擇。
善用這種萬能寫作法的框架,你就可以把任何想要表達的觀點,用你想要引用的案例來說明,最後再透過總結來加深讀者的記憶。你可以把這樣一個段落當成是一個「模組」,一篇文章就是好幾個模組的組合。如同作者所說:「寫作之道,大道至簡」,掌握這個寫法,你可以應用在無限種不同的場景裡面。
.
#閱讀高品質資訊
要練就一身好的寫作本領就要注意自己吸收的資訊品質。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就是你吃進去的東西。」意思是你如果常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就會養成不健康的身體。嚮往健康的人們很在乎自己攝取的卡路里是否超標,也傾向選擇健康的食物。可是,我們對大腦「吃進去的食物」是否也有同樣程度的關注?
我們要去買新鮮和頂級的食材,需要付出相對高昂的成本;但是閱讀頂級的精神糧食,卻不一定要付出多麼高昂的代價。你攝取的資訊,決定了你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如同《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中提倡要攝取「慢媒體」的原因是「 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我自己很推薦從《華爾街日報》之類的優質新聞來源去吸收資訊,這通常會比看八卦小報和農場新聞的文章來得更好。
就很像做數據分析的科學家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垃圾進、垃圾出」,如果一個人總是吸收劣質和低廉的資訊來源,那些資訊就會影響他下筆寫出來的東西。因此,我們要慎選資訊來源,為自己營造出一個高品質的資訊環境。一個寫作者首先要有好的輸入,才可能有更好的輸出。
.
#寫作時必須誠實
在這本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的心,作者他說:「讀者不需要你完美,但他們需要你誠實。」起初我在練習寫作,並且鼓起勇氣公發表的時候,時常會在乎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會不會被人嘲笑太淺、太無聊。有時候想著想著,乾脆就不寫了,至今回想起來,也錯失了暢談許多主題的機會。那些自己還未臻成熟的想法、還不夠完美的表現,時常會在害怕和自我質疑的時候偷偷藏起來。
作者認為,人們之所以「不敢誠實」有一個主要原因,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缺點後,看不起、看不上自己。但是這種「害怕」,其實是對別人的不信任。一個作者如果不敢誠實,等於是不信任自己的讀者。真正支持你的讀者,會理解和體諒你,並且和你站在一起。如果一個作者不敢信任讀者,那麼讀者也難以信任作者。如果要寫出更好的文章,必須對自己的不完美更誠實,而且不要害怕公開自己的誠實。
.
【可以寫些什麼?】
#總是勤做筆記
在這本書中讓我很有收穫的,是作者提到他在寫作訓練營裡面,總結給學員們的最重要的經驗:第一,找到你這個行業最好的資料並努力深挖。第二,一定要做筆記,把你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想到的、有價值的內容通通記下來。如果要讓寫下的文章自己會走路,就公開分享出來。
作者提到他寫筆記的方式是從紙本筆記,轉變成電子筆記,再變成電子和紙本,到最後全部轉為紙本筆記。只要是對他有幫助的、他感興趣的、未來寫作主題可能會用到的,他一定毫不猶豫全部記錄下來。只是很可惜的是,書中說了很多他寫筆記的原因,但是對寫筆記具體的「方法」卻著墨甚少。
我在閱讀的時候也不斷懷疑,純紙本筆記真的比較好嗎?因為我本身習慣用數位的 Notion 筆記 App 和紙本的子彈筆記,數位筆記利於搜尋,紙本筆記利於激發思考。稍做比較之後,我還沒有作者這般把「所有」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的習慣,這點倒是值得每個寫作者持續探究的主題。
.
#寫日記週記總結
除了作筆記之外,我們還能寫些什麼?作者提供了三個很有意思的寫作練習方法,很適合每個想學習寫作的人開始提筆。分別是每天寫日記,每週寫複盤週記,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
首先,每天寫日記。作者認為最好的寫日記時段,是每天醒來的第一個小時。如同我在《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寫下:「早晨醒來的時候,精神品質和心情都處在清空的最佳狀態」,在起床後開始寫點東西,是最好的起床儀式之一。寫日記可以帶來五個好處:
1. 計畫性:可以做好一天的準備。
2. 忠實性:可以準確寫出昨天發生的事情。
3. 中立性:冷靜思考前一天的事情,可以中立地看待事情。
4. 持續性:對於大部分午餐和晚餐都奉獻給工作的上班族來說,早上是自己最自由自在的時間,不會讓寫日記的習慣被中斷。
5. 活用性:可以將過去的寶貴經驗運用在當天。
寫日記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承諾和一致性」。《影響力》這本書的作者曾經說過人類有一種天性:「人們一旦對自己的行為或選擇做出承諾,就會努力保持言行一致。」善用這種天性,利用日記來驅策自己完成每天早上對自己做出的承諾。
其次,每週寫複盤週記。作者認為定期整理筆記可以帶來去蕪存菁的效果,他每週會重新對筆記大掃除,把無意義和不重要的扔掉,留下那些可以強化現在和未來的有意義的筆記。複盤的時候,他也會思考自己當週哪裡做得不好,並思考改善的方式。用寫作的方法來複盤,可以讓你更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也方便日後回顧自己的轉變歷程。
最後,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作者舉工作為例,有些工作出現的頻率只佔 2%,卻可能影響你 90% 的工作績效,這件工作就是成果總結。所以平常期間,我們就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完成的事情,透過有主題性、系列性的方式做出總結。總結是屬於平時練習的少,可是卻很重要的工作。
.
#持續寫任何東西都好
很多人會以為寫作的時候,要有很多的「靈感」才寫得出來。但這是對寫作的根本誤解。作者提醒,無論是寫什麼,寫就對了。就像知名的高產出作家村上村樹和史蒂芬.金(Stephen King)都是以持續且規律的方式在寫作。
我很喜歡美國畫家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曾經說過的這句話:「靈感是給業餘人士用的,我們其他的人就只是每天出現並投入工作。如果你等著烏雲散去,或等著一道閃電擊中你的大腦,你就不會做出很多工作。所有最好的想法都來自於過程;它們來自於工作本身。」
因此,不要相信靈感,不要期待一個不會天天憑空出現的東西。寫作這個行為的本身,一定要養成習慣。你可以參考《彈性習慣》這本書提到的核心觀念,你想養成的習慣不能太困難,必須要可以在你狀況最差的那一天照樣能夠執行。重點不是去拼靈感爆發,而是建立能維持規律寫作的方式。
.
【後記:寫作永不嫌遲】
從《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閱讀過程之中,令我收穫最豐富的就是「讀者要看的不是你的文筆,他們要的是真實的你」這個觀念。作者希望我們擺脫寫作就是要文筆優美的老舊觀念,而更強調寫作對生活和職涯可以帶來的具體好處,以及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
這本書有點像是學習寫作的心靈雞湯,而不是技巧工具箱。如果你想學習除了「萬能寫作法」框架之外的技巧,我很推薦《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有著豐富寫作框架和步驟的書,其作者劉奕酉對使用框架是這麼評論的:「使用框架是為了跳脫框架,發展出自我的思考脈絡。」說得真好。
我也很慶幸自己曾經紀錄下來當初學習寫作的一些心路歷程,現在回味起來真的別有一番滋味。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在《學得更好》這篇讀後感分享過的六種學習寫作步驟,以及我在《心流》這篇讀後感分享透過寫作進入心流的方法。我透過這種書寫練習找到了自己寫作的意義。
最後,寫作真的會「讓機會自動找上你」。最近「生鮮時書」就找上瓦基一起合作,即將要開一堂「化輸入為輸出」的線上課程(早鳥問卷調查和優惠),我會淬鍊自己經營部落格兩年多來的經驗,分享有效輸入、高效輸出的實戰本領,教你如何在資訊紛擾的時代靠優質的文章內容脫穎而出。
寫作可以幫你達成自我行銷、提升職場形象、加深社交品質的功效,寫作也是最好的自我成長和精進的方式。或許,你也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動作開啟自己的寫作練習,不妨在留言寫下你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有什麼想法上的改變和收穫吧。開始寫作,永不嫌遲。
.
瓦基的第一堂線上課程「化輸入為輸出」早鳥問券和優惠進行中
https://user134068.psee.io/3jdfxx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mcN0ZK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WRITE
使用期限:8/22~8/29
.
感謝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提供抽獎贈書
子彈筆記 書 在 Pumi Journa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學生手帳 #學年誌 #學生手帳挑選
_
舖米 Pumi
E-mail:pumiii2018@gmail.com
IG:PumiˍJournal (https://www.instagram.com/pumi_journal/)
Tiktok:https://www.tiktok.com/@pumijournal
Shop:https://shopee.tw/pumi17
影片禁止轉載、二改、商用|本支影片非贊助影片
抽獎|抽出兩本學年誌手帳
時間|即日起至10/9(六)24:00
規則|訂閱舖米、底下留言 #我要抽獎 並告訴我你覺得被燒到哪個功能!
(IG那邊會抽出一本,記得去看貼文)
2022手帳季進階班|
EP1.老派日曆X拼貼指南
https://youtu.be/pzfcd4KEvuQ
EP2.寄思手帳X拼貼大賞
https://youtu.be/RmkdIKNMKdM
EP.3 學年手帳X挑選指南
https://youtu.be/Z9JuChSWttQ
EP.4 日本文具X選購指南(預告)
2021手帳季入坑指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PHyGMIhfDU&list=PL4O1rAHEUX_WL1wVLJ0RgCx7w05Jp_O_A
00:00 開場
00:58 什麼是「學年誌」
01:35 學年誌適合的三種人
01:43 1.作息符合學期的人
02:22 2.專門用來記錄讀書的人
03:00 3.年中想購入手帳的人
03:58 學年誌開箱1.橫式週計畫
06:22 學年誌開箱2.直式時間軸
07:57 抽獎
去看看其他影片吧|
👉🇰🇷韓國文創品牌Second Morning🍋文具開箱|Korean Stationery Haul|semo unboxing|舖米Pumi
https://youtu.be/pGdeEkoppJM
👉萬年不敗💕「無印良品」手帳本詳細開箱!|手帳控|手帳季|2021手帳季|舖米Pumi
https://youtu.be/-jC0A-t55TU
👉日付是什麼?又來放火🔥超豐富「主婦日付」詳細開箱!|手帳控|日付貼紙|日期貼紙|2021手帳季|舖米Pumi
https://youtu.be/lRBbNQbGqPY
👉海洋生物🐳十月子彈筆記設計分享 October Bullet Journal |海洋生物們🦈魟魚🐟Stingray| Plan With Me 2020|舖米Pumi
https://youtu.be/LvlksvKRvn0
樂曲提供:Production Music by http://www.epidemicsound.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9JuChSWttQ/hqdefault.jpg)
子彈筆記 書 在 Pumi Journa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八月份滿滿的週年慶包貨~喜歡我的原創、進貨文具,歡迎逛逛賣場喔🌸
_
舖米 Pumi
E-mail:pumiii2018@gmail.com
IG:PumiˍJournal (https://www.instagram.com/pumi_journal/)
Tiktok:https://www.tiktok.com/@pumijournal
Shop:https://shopee.tw/pumi17
影片禁止轉載、二改、商用|本支影片非贊助影片
相關推薦影片|
👉文具包貨療癒合輯~Studio vlog #1 開箱文具|文具網購|蝦皮文具|舖米Pumi
https://youtu.be/18w3ygN7IpI
👉ASMR|白噪音、睡前療癒不加速手帳🌙陪你讀書寫手帳|手帳紀錄|手帳拼貼|relaxing journal with me |study with me|#2|舖米Pumi
https://youtu.be/_L9t0_rAXLE
👉ASMR|睡前紓壓療癒、不加速手帳🌙陪你度過漫漫長夜|手帳紀錄|手帳拼貼|臺灣文博會素材|relaxing journal with me|舖米Pumi
https://youtu.be/BYnEkwu327w
👉雨聲療癒~睡前療癒晚安電台~陪你寫一天的手帳 Plan with Me 2020|一日手帳|舖米Pumi
https://youtu.be/nEbOz9g4ETU
👉睡前療癒晚安電台~陪你寫一天的手帳 Plan with Me 2020|一日手帳|舖米Pumi
https://youtu.be/2YUW8grl8E8
👉2020手帳安排配置|子彈筆記|月曆日曆|寄思手帳|Journal 2020|舖米Pumi
https://youtu.be/NsJfvEaHDTM
👉睡前療癒,陪你寫一天的手帳 Plan with Me #08|一日手帳|舖米Pumi
https://youtu.be/AZvg4Bia1Gg
👉用「子彈筆記小技巧」達成目標和夢想!|Bullet Journal Tips|生活規劃|舖米Pumi
https://youtu.be/jzakb0cHR8k
👉2020子彈筆記設計 Bullet Journal Set Up 2020|Plan with me|2020Journal|舖米Pumi
https://youtu.be/FiJywYmxCQo
#ASMR #手帳拼貼 #抒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6_GHU9uQ_s/hqdefault.jpg)
子彈筆記 書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3年由紐約的設計師Ryder Carroll發明的「子彈筆記術」,一推出就在各大社群媒體如Instagram、Facebook、YouTube上引發熱烈討論;間接推動了筆記本、鋼筆等傳統文具產品在各國的銷量增長。是什麼樣的筆記法讓用過的人都說讚?一起來看看吧!
影片授權:Shawna 手写的小日常(https://youtu.be/QjgC-PW4FI0)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caGf5y5rQA/hqdefault.jpg)
子彈筆記 書 在 EP.192 《子彈思考整理術》 子彈筆記不只是工具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本集節目由生鮮時書贊助播出】 歐普拉靈性導師的8 堂臣服實踐課今天介紹的這門線上課程,是由美國最受歡迎、連歐普拉都稱讚的心靈成長大師麥克· 辛格 ... ... <看更多>
子彈筆記 書 在 先行智庫- 【為你而讀】第86會︱實況報導書目一➤《#子彈筆記術 的推薦與評價
子彈筆記 含:"#行事曆"、"#代辦清單"、"#各式計畫" 你可以將所有你想紀錄的項目,都加到手帳內! 1、年度規劃/月規劃/週規劃/日規劃2、代買清單/書單/電影單/酒單3、 ... ... <看更多>
子彈筆記 書 在 [心得] 子彈筆記的失敗經驗與重新開始-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有圖好讀版:https://slowmatilda.com/bullet-journal-method/
(好讀版有子彈筆記的符號表)
原本很猶豫要發在文具版還是書籍版,
但想想,我是因為讀《子彈思考整理術》才重新開始寫子彈筆記的,
決定還是發在書籍版。
---
(正文開始)
我是在2019年年尾知道子彈筆記的。
當時,我的生活一團亂,無後援一打二,孩子一個快3歲,另一個快1歲,三餐幾乎自己煮
,我還全親餵。如果有同樣經歷的媽媽就應該知道,這代表我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當時
,從網路上知道這個筆記的方法,非常想試試看為什麼一堆人宣稱子彈筆記改變了他們的
人生。
我查了非常多資料才開始,但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真的看這本書,因此,這可不是用了子
彈筆記後人生一片開朗的勵志故事。而是我如何失敗,兩三年後又決定重新開始的故事。
如果你想開始寫子彈筆記,你可以把這些當作警惕,避免重蹈我的覆轍。
首先,我會從我的失敗經歷開始說起。
--
#過去的失敗,以及為什麼
先前情提要一下,在寫子彈筆記之前,我是一個完全沒寫日記、筆記、手帳,在職場時連
寫便條紙都會忘記放哪的人,總之,我不僅迷糊到不行,還很容易在生活中迷航,也就是
《子彈思考整理術》裡那種「在生活中無意識自動導航」的人。也買過幾次手帳,但因為
常常忘記要寫,就放棄了。
那時候,我有看閱讀前哨站的瓦基分享寫子彈筆記的經驗,也知道大概的重點在哪邊,但
因為後來在搜集版面的時候,被五花八門的漂亮版面給迷惑。雖說我已經盡量簡潔了,可
時間很少的情況下還是太多,後來因為二寶長牙、大寶生病,我又開始每天睡不飽的狀態
,沒體力半夜爬起來寫筆記而放棄。
▼下面就是我當時的週計畫&月計畫:
回顧過去,有兩個重點:
◎我不知道要把目標拆成任務。
◎不習慣把所有的事情和想法記錄下來,所以版面很空。
我在月計畫有三個目標,但是完全沒有把這幾個大目標拆成小任務放進週計畫,在記錄三
餐和小孩的狀態上又做得太細。結果導致我自己的目標沒有達成、也沒辦法真的了解小孩
子的狀況。(現在我回去翻閱,發現那陣子大寶一直在生病,這也是記錄的好處,可以回
頭檢視)
右上角有一個閱讀清單,是確實已經開始在閱讀了,但讀完這兩本書,我根本忘記後面到
底自己在幹嘛了,因為只記錄了小孩的睡覺時間,不清楚自己到底是睡多久、半夜起來幾
次。到後來,我連三餐都經常沒記錄,因為等我回頭補記,也常常忘記到底吃了什麼。
回頭翻閱,發現自己設計的版面很空,表示這些表格不適合當時的我,我用了太多「別人
的」想法。現在重新來,我才用幾天,發現其實每天都有好多事情要記。
---
##當時無法持續的原因
幾經思考,我問自己:如果回到過去,我該怎麼重新開始?
1.越簡單越好,先養成記錄習慣
2.目標要換成需執行的任務
3.要留出反思的時間
現在回過頭審視,我覺得我需要先養成記錄的習慣,因此,版型的選擇越簡單越好,而且
我也必須想辦法把所有想做的事情丟出來,清空腦袋,才能專注手邊的事情。然後,不管
我有什麼目標,都必須拆成一個個的動作或小任務,丟到每月、每週和每天的行程裡。
最後,如果我有好好記錄,就能在轉移任務時,去審視哪些事對我不重要,並且,我每天
需要找出固定的空白時間,才能靜心思考,未必要遵守「早上規劃、晚上反思」的規矩,
而當時,我真正固定的空白時間其實是小朋友的午覺時間,有時間靜心反思,記錄才能發
揮作用。
---
#《子彈思考整理術》內容摘要
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子彈思考整理術》的內容,我認為是「記錄」與「反思」──忠實
而精簡地記錄著生活,並在每天每週每月結束後進行反思,把不重要且無關的任務刪除,
只留下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子彈筆記的由來
一開始,作者會分享子彈筆記的核心系統,是因為記錄帶給他不一樣的人生。
911恐怖攻擊後,他一個藝術科系畢業的學生到處碰壁,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也因為整天
被老闆羞辱,難以找到生存的信心。某天,他翻開筆記本,發現自己的生活記錄上總是有
查找互動式網頁的資料,於是拿著僅存的錢上了課……
後來,他當上網頁設計師,開創公司,到如今成為世界級的暢銷作家,就是因為他花時間
記錄下自己的生活與想法,認真檢視,並專注在自己的目標上。
(補充:作者因為有ADHD的問題,才會開始做筆記。)
##子彈筆記是什麼?
我認為,「子彈」的意思是快速而精準,因此在記錄時必須精簡且明確,比如,記錄一項
事件「星期四晚上7:00去瑪利亞的舞會」,寫子彈筆記時就會在週誌的星期四欄位裡寫下
「PM7 瑪利亞舞會(@地點)」,換句話說,文字要精簡,但也不能讓回頭檢視的自己完全
看不懂。
---
#三年後,重新開始子彈筆記
##重新開始的原因
寫讀書筆記一陣子後,我喜歡拿一張廢紙,一邊看書一邊在上面丟下思緒,做為我的閱讀
記錄。也試過用打字的方式作閱讀記錄,卻拖累我閱讀和思考的速度,而且,看完書後畫
心智圖,手寫會更有感覺。
但這樣做也有個壞處,就是資料散落各處。我試過用線上筆記軟體來作整理,不過,用了
一段時日,發覺自己其實很少回去看,認真翻一下,也不是每本書都有仔細記錄,有些根
本只記一點點而已,導致回頭翻閱的我滿頭問號。
因此,某天看到IG閱讀帳「陳子楹★樂讀」推薦《子彈思考整理術》這本書,想把手寫資
料統整的我,決定先看這本書,真正了解子彈筆記的核心後,再重新開始寫子彈筆記。
##我如何重新開始
我還蠻推薦想開始子彈筆記的人先讀《子彈思考整理術》,不然,你上網查只會找到一堆
整整齊齊、漂漂亮亮的筆記版面而已,這肯定會讓很多手殘黨卻步,就算標題用「極簡」
,手殘如我,點進去看,也只覺得一點都不極簡。
現在,為了重新開始,我告訴自己,我要允許自己寫出世上最爛最醜的子彈筆記,因為是
給我自己看的,只要能讓我自己看懂就可以了。我想,這麼低的標準,應該不會再中途放
棄了吧。
##我目前的成果
我覺得要把這麼醜的東西公開實在是太羞恥了,但我想,說不定有人基於同樣的原因,無
法開始或中途放棄。好吧,那希望這些醜東西可以帶給你一點信心囉。
以下是我目前大致規劃的頁面,會略略說明一下我的思路是什麼:
↓我的目錄和格子頁:左邊是目錄頁,右邊是我之前筆記看別人做的,先把格子數好,這樣後面就知道幾格在中
間。
↓我的未來誌
書上寫說,「未來誌」是移轉日誌、週誌或月誌未完成任務的地方。我則是決定先把行事
曆畫出來,大概標記一下連假,後面則留了3頁,用來放我轉移過來或還沒排定日期的任
務,之後也有可能把這兩頁拿下來,重新做更動。
可以隨時更換是使用活頁筆記本的優勢,但缺點是無法做跨頁的表格。
↓我的月誌
我的月誌是在頁面中間寫出所有日期,左邊和右邊分別是家庭和工作,最下面寫未確定日
期的待轉任務,也有tracking格追蹤IG和部落格的進度。這個一分為二的版面是參考YT一
個很不錯的頻道「Shawna 手写的小日常」,她有提出一些我覺得很有幫助的思路,推薦
給你。
↓我的週誌
這個版面延續月誌的思路,一樣把格子左右分家庭和工作,空白處打算寫一些靈感或點子
、還有一些本週須完成但不知道要放哪天的任務。
比較不一樣的是左頁的標籤膠帶。因為我煮菜都看當天心情,「Shawna 手写的小日常」
提供了用便條紙移動任務的思路,就把冰箱食材能煮的主菜先寫個幾樣放旁邊,今天決定
好要煮哪樣就貼上去,等當天結束就寫下今天煮什麼菜,再把標籤移到菜單群組,不知道
要煮什麼的時候就翻一翻。
但現在菜單群組還很空,以後有機會再分享。
不過,我的週誌真的挺亂的,因為寫寫畫畫塗塗刪刪改改,中間還兩度寫錯日期,後來想
到以前有為了寫子彈筆記買的紙膠帶,趕快拿出來用別浪費,可惜沒有變得更好,希望下
週會更好,哈!
↓我的日誌
我先說,原本前兩天還沒有日誌的,總覺得週誌應該就夠用了,但作者會強調日誌的功用
不是沒有道理──我發現,日誌才是真的可以好好檢視自己的版面。等一整天結束,看看
日誌就能夠知道自己都做了些什麼、有什麼心情或想法。
如果在週誌寫註記,版面會非常擠,最好還是在日誌寫註記,因為有註記的任務或事件,
在回頭翻閱時才有檢視的效用。比如,最近小朋友生病,就用日誌註記她們的狀況。
#我寫子彈筆記的3個體悟
1.手寫真的有用
我也不過才寫了兩三天,就有這麼多想法,可見有沒有讀原著還是差蠻多的,而且,我突
然發現這個方式很適合長輩,可以記錄下很多事情,還能刺激大腦,避免健忘或失智的問
題。不過,我認識的長輩們都數位化了,沒幾個還在用紙筆記錄事情。
作者推崇用手寫的方式是有其依循的,在《最高學以致用法》裡,身為精神科醫師的作者
也提到,他會先用手寫的方式寫下所有想法,最後才用電腦彙整,因為手寫的方式可以刺
激並連結大腦,而我也確實發現,如果在電腦上寫文前先用紙筆寫下所有想法,會比使用
數位工具來得更有靈感。
當然,我知道很多人還是比較喜歡攜帶方便的數位工具,這也不要緊,畢竟現在線上筆記
種類繁多,只要你能夠參考子彈筆記的核心重點,用什麼工具都是可以的。
2.審視並統整腦中的想法
我是平時腦中會轉著很多想法的人,有時會用手機記錄下來,雖然很方便,可奇怪的是,
在數位工具上看就沒什麼感覺。用紙筆記錄後,看似速度慢,但真的會刺激我思考,但之
前用廢紙記錄太瑣碎,子彈筆記的系統就能夠幫我審視自己的思路,並整合這些手寫資料
。
3.工作和生活的事情都不遺漏
我非常的迷糊和健忘,因此,能夠把生活和工作統合在一起是很棒的事。
你可能覺得一般的日誌就可以解決我的問題了,但是子彈筆記的轉移系統對我這種人非常
有用,我可以先把想到但不知道要排在哪天的事全都記在未來誌,等我要寫月誌時檢查未
來誌,就可以先想一想是不是一定要做或者提醒我有這件事。
我其實買過好幾次外面賣的日誌,寫沒幾天就放棄了,覺得日誌和週誌能夠自己畫表格是最好的,雖然我手
很殘,但是依照需求去做表格是最重要的事,也是子彈筆記系統能夠風靡全世界的根本原
因。
我對子彈筆記抱持著很高的期待,主要還是因為最近已經習慣手寫記錄,如果跟我
一樣沒寫過任何筆記或日誌的你也想試試看,我覺得可以先從習慣手寫記錄開始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8.32.21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64545827.A.13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