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係造定唔造?
【吉利汽車】李書福萬字文分析「全球車企存活數量不會太多」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882452?r=mcsdfb2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林海陽老師官方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林海陽老師官網 https://www.askjenny.com.tw/ 林海陽老師官方頻道YOUTUBE【免費訂閱+小鈴鐺】 http://bit.ly/2PIq6H8 ---------------------------------------------- 【 其他熱門主題】 = 12生肖配...
存活分析r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年人工作,年輕主管對你哪裡有意見?]
昨天下課後,有幾位學員留下來跟我深談他們的未來職涯發展,其中一位來到55歲,他的生涯發展從順風順水到到處碰壁,最足以讓大家警惕在心。
他具有一技之長,過去都在外商或大企業任職,轉戰各地都受到莫大觀迎,而且都是別人主動來挖角,炙手可熱,行情看好。這使得他從來不認為找工作是難事,所以不斷換工作。中間還中斷職涯,出國讀書,最可怕的是賺多少花多少,沒有任何存款。
這種人在我的新書《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案例不少,這個現象挺普遍的。但是過了50歲之後。他猛然發現時不我予,找工作出現以下三種狀況:
1. 沒有工作會來找他,必須他反過來出去找工作。
2. 待業期間逐年拉長,找到的工作因為各種原因也都做不久。
3. 工作往下流動,公司越找越小,工作越找越差,薪水越找越低。
他很感慨地說沒能夠早認識我,比如看我的書﹑或是聽我的演講,及早知道上班族過了中年,完全是另一番人生風景。這樣的話,在我每次上課之後,總有中年人趨前來跟我說一遍。對此,我也是很有心得,因為在網路上,我的文章一直出現兩種聲音隔空交戰:
第一種聲音來自年輕人,他們批評我老是恐嚇上班族;
第二種聲音來自中年人,他們都鼓勵我繼續寫,讓年輕人趁早明白職場的現實一面,趁早做預防與準備。
所以就算早點聽說我的剖新與論述,只要還年輕,都不太會聽進去;唯有過了中年,親身見證了,才會震撼到,體悟到我所言不假,句句是肺腑之言。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成長過程,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不要說讀者,即使是我自己,也常覺得若是可以早點認識洪老師該有多好,少走好多冤枉路。但是千金難買早知道,不是嗎?為了成長,我們都要付出代價。
可惜的是,有些代價比較沈重一些,要花更多的時間才能夠扳回一城,或是頂多避免不斷往下墜落的頹勢。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要改變!不過我也得說,中年人要做出改變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因為台灣就業市場對中年人極度不友善,不只是企業本身,還包括子女輩的年輕人也排斥中年同事。
這位中年人說,他最近換的新工作,才領三萬多元,屈居於一名年輕主管手下,對方才28歲!他是老闆面試錄用的人,但是他長這位主管近20歲,真要說起來,也夠當自己的孩子。反過來說,這位年輕主管看他有如父母輩,想當然爾,沒有人喜歡跟父母共事,不是嗎?他有如主管背上的芒刺,直覺上就是拔掉他,他再怎麼努力都是格格不入,無法取得對方的歡心,於是辭了工作。
政府近日不斷提倡「銀青共事」,可見得這件事有多困難,還要勞動政府再三呼籲與推廣。不過我不會單方面袒護中年人,就問他電腦使用的情形如何。他坦承會使用,但是手腳不如年輕人快,更不用談靈活運用的能力。他說:
「年輕人做事真的快很多……」
反過來說,他就是比較慢囉。你說,這能怪罪年輕人不愛跟中年人共事嗎?當然不能!中年人做事就是要快,不要慢。在職場,動作慢顯得笨手笨腳,年輕人不愛這一味,而這一味叫作「老人味」。當我們不再年輕,時間不站在我們這一邊,卻要繼續工作,就想辦法跟年輕人看齊,至少做到四點:
1. 嫻熟新技能
2. 轉進新風口
3. 手腳要快點
4. 身段須低點
在年輕人的眼裡,中年人給人的印象無非是「傲嬌」二字。時代早已離他們遠去。卻還在堅持既有的工作技能﹑既有的做事方法﹑既有的職場思維,並要年輕人來適應他們,這不是倚老賣老,又是什麼?也有人以為自己的資歷深﹑經驗老到,年輕人該聽他們的。其實時代巨輪不斷往前推進,產業更迭劇烈,這些經驗老早已成為包袱與負擔。
用一個舉例來比喻就簡而易明,政治經濟學家熊彼得提出「非連續性創新」這個理論,他曾說,把送郵件的驛馬排成一列,也不會變成鐵路。是啊,馬走的是馬路,跟鐵路是完全斷裂的兩條路。當時代進步到鐵路,還堅持要做一匹日行千裡的馬,有用嗎?沒用啊!一旦被淘汰,要責怪鐵路嗎?那就成了天大的笑話。
所以中年人若是要繼續在職場存活,絕對不能夠成為時代的笑話,唯一解決之道是與時俱進。不過在同一個領域做了一二十年或二三十年,要轉進新風口容易嗎?答案是不容易!這是「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所致。
「路徑依賴」是美國著名學者布來恩亞瑟(W. Brian Arthur)和保羅大衛(Paul A. David)提出,他們是受到生物學和社會學研究「路徑依賴」所啟發,作為技術經濟學的分析工具。到了1993年,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思因為運用「路徑依賴」成功闡釋了經濟制度的演進規律,還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這個理論類似物理學中的「慣性定律」,指的是只要一旦進入某一個路徑,無論好的壞的,就有可能對這個路徑產生依賴,自我強化之後,進入鎖定狀態,想要脫身就會變得十分困難。
而這就是我們平常在說的「舒適區」,它不是真的舒適,而是在這個區域習慣了,不想移動,也就是變懶了。歸納起來,中年人若是求職不順,主要原因是這三個;
1. 不想改變舊習慣
2. 懶於學習新事物
3. 拒絕進到新風口
當我們願意謙虛地面對這三件事,求職哪裡是難事!這世界上唯一阻礙我們前進的,只有自己。一旦我們願意被改變,這世界就會張開雙手歡迎我們。
*** ***
免費斜槓講座【斜槓2.0必修課】課程報名:https://enstar.cc/Z6vcF
有任何課程問題可以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更多洪雪珍老師影片:https://reurl.cc/jD2nn
--------------------------------
洪雪珍最新著作《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各大書店有售,歡迎馬上網路訂購:
博客來:https://pse.is/38r6sl
城邦讀書花園https://pse.is/38a3h5
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s://pse.is/39u6gp
誠品網路書店:https://eslite.me/395zmf
Pchome:https://pse.is/38h6nl
--------------------------------
「失業危機下,上班族如何超前部署?」(收費講座)
高雄場
時間:2020年12月26日(六) 14:00-16:00
地點:威易聯合辦公室博愛店(高雄市三民區博愛一路366號14樓)
報名請上:https://pse.is/39t4xe
攝影:洪子傑
台中場新書講座
存活分析r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根據刺胳針臨床醫學期刊於2020年3月11日的報告指出,截至目前的資料顯示感染新冠肺炎的個案81%為輕症,但因病需住院案例,仍需更多資訊才能釐清。
其中, Zhou博士研究團隊,針對191為染新冠肺炎住院個案的進行分析,其研究結果指出,住院案例平均年齡為56歲、 62%為男性、48%病例有共病,而因病於醫院死亡的病例中,其因病於醫院死亡的原因有年紀大、高指數的〝加護病房評估病患重症的指標指數〞 (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血中d-dimer濃度高於1 ug/ml,以及有嚴重肺炎者,此外,其研究結果也指出,於存活的新冠肺炎住院個案中,COVID-19病毒傳染力平均為20天,範圍從8天到37天,但於COVID-19病毒死亡的個案中,到其死亡為止, 都可偵測到COVID-19病毒。
此研究結果與先前的SARS和MERS研究結果相似,此篇研究提供了對因新冠肺炎住院之重症病例更完整的了解,但在治療方面仍需更多研究結果,才能提高新冠肺炎住院之重症病例的存活。
(中文摘要轉譯:「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蔡慧如博士整理)
📋Clinical course and mortality risk of severe COVID-19 (2020/03/17)+中文摘要轉譯
➥Author:Paul Weiss, David R Murdoch, et al.
➥Link: The Lancet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0633-4/fulltext
#2019COVID19Academic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存活分析r 在 林海陽老師官方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林海陽老師官網 https://www.askjenny.com.tw/
林海陽老師官方頻道YOUTUBE【免費訂閱+小鈴鐺】
http://bit.ly/2PIq6H8
----------------------------------------------
【 其他熱門主題】
= 12生肖配對!超準分析 =
http://bit.ly/32pfCmH
= 2020 各生肖月運勢 =
http://bit.ly/2H49YfD
= 2020鼠年各生肖運勢 =
http://bit.ly/35DdV4T
= 每週運勢 =
http://bit.ly/36Wcpfw
-------------------------------------------
【 追蹤我們】
Facebook
http://bit.ly/2suWwhq
林海陽老師官網
http://www.askjenny.com.tw/
Line官方帳號連結
https://line.me/R/ti/p/%40qzc1213o
Line官方帳號ID
@qzc1213o
命理親算/風水 服務專線
台灣撥打02-2737-3000 海外撥打886-2-2737-3000
存活分析r 在 機器學習及演算法-第九課人工智慧基礎6(存活分析模型)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是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及公共衛生研究所在上學期開設的課程,本課程利用目前最流行的統計程式語言( R 語言/Python),逐步帶領學生學習資料處理、數據 ... ... <看更多>
存活分析r 在 Re: [問題] 請問R的中文書- 看板R_Langu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andrew43 (apan)》之銘言:
: : 推 tai34:那請問如果連程式語言都不懂的初學者是要先從程式語言入門 04/02 13:41
: : → tai34:還是可以從上述的書直接入門? 因為我有買第一本,但是看不懂 04/02 13:42
: : → tai34:程式語言的邏輯與他的用法。 04/02 13:42
: : 推 zmack0905:初學的話還是推fortran.R很自由不過有些"感覺"學不到 04/03 00:11
: 如果不懂程式語言,自修 R 應該會很辛苦。
: 經驗告訴我你需要的是學習同伴或可請教的對象,
: 不然真的會發生「每行程式碼都看不懂,但書已經看完了」的現象。
: 去聽用 R 的課吧!
對各位來說R可能都不是第一套語言了,
我目前學R大概也才兩三個月吧,
不過講一下沒有programming經驗的人的學習歷程,
可能對類似的人比較有幫助。
背景:
我是唸經濟的碩士,不過因為論文或是報告都是實證研究,
所以對於統計、計量經濟學上的概念都還可以。
在大學\研究所的時候使用的軟體都是STATA,
去年做研究助理的時候要運用前一個學長留下來的code,
才第一次對if/else條件、for、while迴圈有初步的印象。
動機:
因為未來想試試看data analyst或mining的工作,
STATA應該只在少數的學術圈裡有應用,
R應該是更通用且promising的工具。
入手:
倒不是害怕英文,不過我的確入門R的時候找的都是中文書。
因為沒有programming背景,我認為有些概念還是先從熟悉的語言理解,
然後再靠英文的書籍補強完整的概念。
我所找到的第一套講義是台北大學林建甫老師的<<醫學統計與R>>
( 下載: https://web.ntpu.edu.tw/~cflin/ )
篇幅不長,文字也很清晰,主要講解R的整個概觀、控制流、資料結構跟簡單的函數,
R的函數講解下方通常會附上程式碼與output,
存活分析的部分如果沒有需要的人可以跳過,
在這份講義裡面我主要不理解的還是apply族的函數,
不過我認為這是因為那時心裡想著「這玩意STATA沒有我應該也用不到吧」的想法。
然後是淡江大學吳漢銘老師的<<統計計算語言R學習手冊>>
( 下載: https://0rz.tw/zramw )
這本不像是上一份是以文字為主的講義,
看起來像是上課投影片的集合,可能稍微亂一些。
這本講解了很多基本的統計學檢定跟模型的寫法,
如果不熟悉運算式寫法的人應該可以在這本書的練習中獲得許多。
(ps. 此書的進階篇涵蓋的範圍則是比較應用在特定領域,可以先略過。)
到這邊其實應該有能力讀懂一些簡單的code、然後自己寫點東西來玩玩了。
像是這篇我學長的blog文章:
https://www.everdark.info/2013/01/r_8.html
簡單的code裡面包含了for迴圈、if/else判斷式、抽樣等等概念,
基礎內建圖包、最後還有Functional Programming的作法。
而這篇<坦克問題與平行運算>中所提到的噗友其實就是我啦 XD
https://www.everdark.info/2013/01/r_30.html
這就是我在讀完上述書籍跟code之後想自己嘗試的第一號作品,
當然平行化運算的方法就跟我無關 XD
這是很有成就感的,畢竟你不會第一次寫模擬就成功,
中間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要抓蟲什麼的,
(ex. 如果計算出來是個空的東西拿去賦值會怎樣)
看看說明文件就會學習的比較快。
接下來就看了一些原文書:
<<25 Recipes for Getting Started with R>>
<<R for Beginners>>
<<An Introduction to R>>
第一本比較是任務式的,每個篇章有一個要跑的東西或問題,
然後用R來實現。後兩本就是比較全面性的介紹。
聽說<<R in a Nutshell>>是本好書,
是否有看過的先進推薦一下適合哪個程度的學習者?
進階:
其實還沒有進階(默)
<<The Art of R Programming>>只剛念了一點點。
因為後來玩R想要寫點別的東西的時候,
發現R其實還是比較著重在數理統計計算上面,好像也不能包成exe檔,
就想學個更general的語言,所以目前正在啃Python,
而兩者之間其實是有套件互通的,所以應該是相輔相成吧。
打算等Python的入門完成之後讀這幾本書,跟R做個融合:
<<Data Mining with R-Learning with Case Studies>>
<<Data Analysis with Open Source Tools>>
<<Exploring Everyday Things with R and Ruby>>
目前有訂閱R-bloggers,
看看有沒有什麼有興趣的package,或是數據可視化的概念可以學習。
這個部落格 <<數據科學與R語言>> https://xccds1977.blogspot.tw/
也包含蠻多R的應用,主要在Data Science方面,他也整理了一份推薦的書單。
以我的學習經歷來說,沒有programming經驗還是可以上手R的,
只是統計模型的背景要稍微有一點,是說沒有的人來學R的確有點怪 XD
菜鳥意見,還請先進指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4.162.12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