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期7的今天,偶然看到幾個月前的一則日本新聞。這才是真正的施政。
因為Covid-19的疫情對大家造成心理傷害,日本自殺人數突增,女性自殺率尤其比前一年增加近15%,因此日本政府今年2月中旬宣布新設「孤獨與孤立事務大臣」職位,由坂本哲志出任,要「針對人民感到孤獨、與社會隔離等問題提出一套全面性的對策。」
也因而知道英國是在2018年就首設「孤獨事務大臣」的國家,當時首相梅伊說,「孤獨」問題是「現代生活的悲哀現實」,她要設法「解決老人、看護者、失去摯愛者所面臨的孤獨問題,這些人沒有傾訴的對象,也無從分享想法或經驗。」
而日本這次特別要找出緩解女性自殺率升高的原因,讀來驚心:
「東京等大都會有許多一人獨居的單身女性,疫情期間待在家中,避免探親,加劇了女性的孤立感;婦女失業率暴增,使她們失去穩定居所或難以養活自己。......
「已婚女性若居家辦公,家務和育兒分工的嚴重不平等,可能加重她們的負擔;而對於遭受家暴與性侵犯的女性,隔離使她們被迫與加害者關在一起,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去。」
這不是台灣社會也會發生的事嗎?
我們社會因為對其他國家的疫情麻木,而失去警覺的能力,輸了這一城,現在應該趕快參考日本的例子,及早準備因應疫情之下的孤獨課題,尤其是女性的壓力吧。
一個理想的社會的系統和環境,應該讓任何人都可以選擇過孤獨 Alone 的生活,但是在生活或心理需要他人協助的時候能找到支援,而不感到 孤離或孤單 Lonely。
孤獨事務大臣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In this world of divide, we connect. 在這個分裂的世代,我們彼此連結。
這兩個月對我和浩爾譯世界來說,都非常超現實。我們每一天在 #clubhouse 上看到好多不同的文化,經歷許多故事;節目上架 #podcast 之後,受到更多關注。

但無論數字排行🔢,每一個聽眾,每一次參與,對我們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無法量化的;像今天,我們再談 #新疆棉 聽到來自維吾爾族人的聲音;談日本孤獨事務大臣,有來自東京和英國的分享~如果你也認同 #參與式新聞 ;需要更細緻的 #慢新聞 #一起思考
聽聽他們的聲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moriningtaiwan/platforms?fbclid=IwAR0MA2seWmlvwkRGu2ZNlprxFnb69VHsp2tuw5irwebQCkYZHjVcXKI7T18
孤獨事務大臣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薇薇夫人:能獨處的人不怕孤獨,但卻不是人人都做得到】
獨處並不是人人可做到的,雖然獨處能讓人思考、放鬆、心靈沉靜,卻需要生活有理想、有目標。
年輕的時候,哪裡好玩就往哪裡衝,隨著年紀愈來愈大,感覺快被世界拋棄了嗎?既然不能改變時代,那就改變自己...⬇️⬇️閱讀全文
--------------------------------------------
🌳免費追蹤《口袋熊醫師》,一起健康過生活>>https://bit.ly/3jwfV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