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與 #蘋果日報 連線直播的主題是「#如何與孩子解釋死亡?」死亡是生命的常態,但很多人碰到家人死亡時我們會不太確定我該怎麼樣跟孩子說,甚至是能不能跟孩子討論死亡,又或者是要不要據實以告,我自己在面對自己第三個小孩的離世時也相當難受,尤其在自己失落的當下還是要照顧另外兩個孩子,這過程一定是段相當心力交瘁的歷程,這時候你身旁有親朋好友的支持會是很好的力量(我還滿慶幸自己學的是助人工作,所以身旁好友也都是助人工作者,大家在當時給了我們家很穩定的支持)。
我把今天直播的重點統整成下列三點,希望對於家裡正在經歷家人死亡,但你不太知道該如何跟孩子們討論與說明時,這三點會是滿重要的提醒:
1⃣ #共享具體資訊:大人在這場家人離世獲得了多少資訊量,也嘗試讓孩子一起理解這些資訊
#孩子現在不知道但不代表不能夠理解
很多成人會認為當家人過世之後,接下來所要處理的種種事情都不是孩子能夠參與的,包括喪禮進行過程、土葬/火化/樹葬的決定...等,的確在家人逝世後是需要依靠成人來協助處理後事,孩子雖然還不知道死亡後家裡會經歷哪些事情,但不等於孩子不會懂。
#缺乏資訊造成焦慮感提升
對於孩子來說他參與喪禮的經驗是缺乏的(甚至是零),孩子此刻所面對的事情是全然未知的,我們反過來思考,如果我們大人自己正在經歷一件我們全然未知或缺乏資訊的事件,身為大人的我們會有怎麼樣的想法跟心情呢?多數時候我們因為對於接下來事件的未知,所以我們的掌控感較低,相對地在掌控度較低的情況下我們就更容易感受到焦慮,因為我們不知道等等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等,以致於我們會不太確定該如何因應才是比較適切的。
#具體資訊來協助孩子安心並為告別做準備
孩子也是一樣,他真的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樣,不過大人們可以做的事情是讓孩子知悉後續會發生哪些事情,例如說:這幾天會有很多人會過來,親戚朋友會來看家人最後一面也來看看我們;或者是在告別式那天就會火化,現在這幾天想看家人時都可以到冰櫃去看看他,不過火化之後身體就會變成骨灰。這些資訊對於孩子來說是重要的,當他正面對一項未知的事情時,但身旁的大人是願意提供相關資訊讓他知道,一方面增加孩子對於後續事件的掌控感、減緩焦慮,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可以為告別家人有所準備。
2⃣#開放討論:不要忌諱與孩子討論死亡
#就算避談死亡但你要知道孩子對於家裡的轉變依然有感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一個經驗,就是當我們可能有意無意中聊到關於死亡的話題時,身旁的大人可能會突然告訴你不要講「這個」。在我們的文化裡常認為我們要避談死亡,而當我們是這樣成長過來之後,我們也很容易碰到孩子談論死亡時也希望要避談這件事。可是就算避談死亡,孩子在這段時間所擁有的想法感受都還是存在,尤其孩子是相當敏銳的,他對於家人死亡一定有相當多的好奇,這時候我們如果採用迴避談論的策略,這其實相對地也是告訴孩子「你要把這些想法感受壓抑下來」。
同樣再反過來想,如果大人的我們很想討論某件事情,但旁邊的人一直避談,你會怎麼樣?一定也會不好受。所以在這過程身為大人的我們,要讓自己知道,我們可以跟孩子保持開放討論的空間,就像1⃣談的內容,我們會分享這些資訊,也會願意跟孩子共同討論。
#繪本是討論死亡的好工具
如果大人們不太知道該如何討論,那麼「繪本」是一項很好運用的工具,我來舉幾本繪本,像是《雲上的阿里》、《爺爺有沒有穿西裝》、《小傷疤》、《爺爺的天堂筆記本》、《再見了!變成鬼的媽媽》、《想念》...等,市面上有好幾本關於可以跟孩子一起談論死亡的繪本,大家有需要的話可以在網路上google看看,或者是去書店或圖書館翻閱看看,都可以找到適合討論死亡的相關書籍。
3⃣#符合現實:勿因想保護孩子而用幻想的方式來告知死亡
大人常會認為要保護孩子,認為如果孩子在這麼小的情況下就得知爸爸或媽媽過世,孩子一定無法承受,所以大人會用「OO只是去很遠的地方旅行了」之類的方式來告知死亡。為什麼我們會建議盡量不要使用這樣的方法來說明死亡,最主要是因為你不知道孩子在聽到這樣的話語之後,他心裡頭想的到底是什麼?也許當你跟孩子說「OO去很遠的地方旅行」而孩子心裡頭想的是「OO為什麼去旅行不帶我一起去,OO是不是不愛我了」,孩子可能因此感受到的不是被保護,反而是被拋棄。
#當孩子長大後發現實情不是如此反而更有情緒
就算在此刻你讓孩子知道家人是去遠方,但孩子是會長大的,孩子慢慢就會理解這件事真實的情況跟他當初所獲得的資訊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是這個孩子,你會怎麼想呢?也許長大過後你會覺得當初的家人為什麼要「欺騙」我(對,就算對於成人來說是善意的謊言,但對於孩子其實是個不被信任,在情感上是個欺騙),你可能還會覺得如果當初確實地讓我知道實情,那我還可以好好地跟家人道別,卻因為當初不告知實情,反而讓這件事變成自己一輩子的遺憾。
#最難卻也最簡單的就是告知實情
死亡是生命的常態,而家人死亡的確是令人傷痛的,孩子在這段面對家人逝世的歷程中充滿許多未知,不過大人可以做的就是成為孩子理解死亡的橋樑。
要搭建這橋樑最重要的就是要符合實際情況的告知實情,我們協助孩子做準備,也許是讓孩子可以畫張卡片送給離世的家人作為祝福,孩子一定會有很多好奇和疑問,有的孩子會難過到不知所措,有的孩子可能會看起來好像很堅強平靜,這都是很正常的,因為哀傷是相當個人化的歷程,每個人都會表現得不太一樣,但是當我們可以把我們知道的訊息與孩子共享、和孩子開放地討論死亡,這些一步一步很踏實具體的陪伴,都會成為孩子面對親人離世時很穩定的支持力量。
--
【Video Talk】如何告訴孩子爸/媽離開人世?心理師經驗分享
蘋果新聞網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ppledaily.tw/videos/2469921249818315/
台灣《果燃台》
https://tw.feature.appledaily.com/applepie/video/5e86d91b86e14900063189c7
《蘋果新聞網》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34G-ZhPPHzY
孩子現在不知道但不代表不能夠理解 在 其實我是個不夠好的爸媽?」 然而當這些感受沒有被消化的 ... 的推薦與評價
而當父母親可以這樣想的時候,心裡也有更多空間去同理孩子的感受,能對著孩子說:「我知道你現在覺得很不公平,因為妹妹又把你的玩具用壞了」,孩子的焦慮與害怕也比較能夠 ... ... <看更多>
孩子現在不知道但不代表不能夠理解 在 Re: [閒聊] 結婚或生子後就很難買公仔遊戲了嗎? -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
現在流行先說結論,我認為只要跟家人溝通好,不要影響到生活都不是大問題
至於怎樣算影響生活的話,對我來說就是需要到借錢度日或刷爆卡費吧
過程直接跳過到結婚後好了,我跟老婆當年搬到一個小套房,沒太多空間放收藏品
但硬是擠出衣櫃和空間,我印象很深當初第一個買的 figure 是巡音
https://images.plurk.com/m14dKlLvUBqTmtImJrIXB.png
然後在婚前就有玩 cos 所以衣櫃有一小櫃放的是衣服,這家人包括老婆都很能理解
漫畫的話就倒是還好,所以就只是把費用換一下而已
到後面小孩長大之後我們搬到比較大的公寓,開始有獨立房間可以放各種東西
於是才漸漸東西越變越多,直到現在為了小孩上小學我們才正式定居在新北
挑了一個我們能夠負擔的起,也能同時兼顧交通和生活機能的位置
在上面這段時間先不論老婆,我爸媽都是無意之間會透漏出這些興趣對生活沒有幫助
當初應該要把這些花費留給未來居住或小孩身上,不過他們表面上不會直接阻止,
想法上也算相對比較開明一點,所以當下聽聽而已我也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
有時我反而也會講一下因為這些事情對我的生活有什麼改變(可能脾氣也有點上來就是)
老婆那邊其實相對比較容易溝通,畢竟都是結婚前就有的興趣
而且雖然她不算是這個圈內的,偶爾會逛場但都逛商業攤而已,然後以前會看看 BL 小說
現在沒記錯就是新世界狂歡 XD
我也很喜歡她有自己的興趣,有辦法規畫自己的消費,只要不影響到生活都好說
搬到新家之後我也安排了房間放自己的東西
https://images.plurk.com/lOs3d71dhCNqKvztNKh6h.jpg
cos 相關、球鞋和幾年來台灣日本買的本
https://images.plurk.com/3Q0FBNwBLV9EOJljYBSzlE.jpg
https://images.plurk.com/6DBLprDWTur3qyrSIzlxLf.jpg
經過老婆巧手整理出一櫃專門放フィギュア和周邊的地方(至今我還是不知道她怎麼塞的
在有上面這些東西之前,我們也都是努力讓生活不要脫離原本的軌道
尤其小孩出生之後一路下來的花費非常多
https://www.plurk.com/p/pevj9p
噗浪今天講另外一件事情有稍微提到現在我們家的時間和金錢分配情況
有興趣再點進去看就好
總之就是小孩能夠上小學和才藝班,有自己的興趣,這陣子常常拉著我玩馬力歐 3D
雖然有時候還是比較想做自己的事情但也是會挪出時間跟她一起過關
看起來她也很開心
https://images.plurk.com/2Dx8TDhZmuVPezsoR7ZVWC.jpg
https://images.plurk.com/3PgFn6535Ca4hPpKiWGyqj.jpg
前陣子她因為很喜歡馬力歐系列就拉著我說要看電影,我就帶她去看了英文版
https://images.plurk.com/6wz6Mn0SsL3FNTfCXhXH6M.jpg
https://images.plurk.com/dAh7wXQ1k9QjmmZ3wvIK6.jpg
她看我玩馬娘就也看了第一季動畫,會跟我借 ipad 玩中文版
https://images.plurk.com/Sm3YpLX7RCNbLzqwECtpz.png
她也看過之前拍的照片也沒啥問題,甚至還拿著衣服問我能不能穿穿看被她笑死
https://images.plurk.com/4AGfvVQz1PbfLUaNqIoI2b.jpg
甚至去年帶她逛了第一次的 CWT,讓她知道這個圈子都在討論什麼
因為她自己很愛畫畫似乎也因此開始在自己畫本!?(避免變黑歷史就先不貼了)
讓家人理解甚至可以融入到我的興趣,其實就是讓家庭減少衝突最簡單的方式
上面照片那些東西掛出來在房間,女兒從來也不會覺得很怪,她知道這就是我的興趣
所以有時候也會問我一些 cos 的東西
至於未來有沒有興趣就再說吧,她曾穿庫洛魔法使的衣服但就停留在穿好玩的程度而已
https://images.plurk.com/13USj4FXLWsEIzEqAEWdjG.jpg
附上今年和女兒比較近期的照片
最後我的結論是有多少薪水就過怎麼樣的生活
如果我月薪賺五萬除了生活開銷之外,能夠拿個幾千一萬當休閒支出就也不是什麼問題
想買更多當然賺更多就買的越開心而已 XD
重點是不希望在婚後有小孩之後改變太多原本的生活型態的話,就要看個人的努力
而這邊說的努力不單純是指提升自己的消費能力或擺放的空間,還有和家人的溝通
就算物理上有辦法繼續維持下去,不論家有多大錢有多少
沒有辦法讓他人理解的話都沒有用,最少應該要達到認同不要反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想法和甚至夢想
要捨棄這些到完全配合另外一邊預期的生活型態,不論是誰都會感到壓力的
能夠保持好溝通,互相理解和留一些空間給彼此的話,我想才能讓家庭走得長久
最後祝福各位已經結婚有小孩的,一起努力在維持家計的同時保有自己的興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70.1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96750551.A.4A3.html
因為畢竟是他們養大的當下也不能直接回說你們都不懂 什麼的
但還是要盡力讓他們理解自己的想法,不奢求支持但從反對到認同也要花不少時間
※ 編輯: lptskuld (114.24.70.149 臺灣), 10/08/2023 15:58:16
其他能給的當家人的就努力,然後不要讓她的價值觀有太嚴重的偏差
未來可以對自己和身邊的人負責,大概就算達到我的目標了吧
※ 編輯: lptskuld (114.24.70.149 臺灣), 10/08/2023 16:30:1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