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如何找回對土地的尊重,才能真正預約美好的未來。
今天出席 #守護縣市國土計畫中區座談會,會議除內政部及中區五縣市政府代表說明計畫,民間單位、團體也到場提出各式疑慮。
國土計畫本應有更高的格局,不該再保留開發圈地以提升產業經濟的思維,而是要思考 #國土永續如何可能如何發生,不論是氣候變遷調適計畫、未登記工廠輔導、廢棄物處置,以及國土保育等,也應該審慎考量。
#雲林國土計畫知多少🔍️
對於雲林,我也很清楚台灣農業的困境,不論是勞動力老化、不足,或者是農業產值成長空間有限,但那並不意味地方政府就該以 #農工並進的口號,圈畫5000多公頃的農二用地,聲稱要作為「彈性使用」的產業儲備、倉儲物流空間,卻提不出實質規劃。
也不是要把工業趕出雲林,完全不發展,但對於目前種種現在進行式的工業問題,縣府都沒有辦法好好交代、處理,環保稽查人手永遠不足,部分廠商總是推諉、不負責任,這樣要怎麼相信農工並進的可能性?
縣府提出的國土計畫,提到「ㄧ心二軸三業」的目標,卻要把大量農地劃為工業、產業保留廠區,#未來造成更多工農相爭誰能承擔?
#大感謝❤️
最後再次感謝 立法委員 陳椒華的召集,以及 時代力量台中黨部 簡嘉佑執行長、 吳韋達 彰化縣議員 、 時代力量 嘉義辦公室 楊牧晴主任的與會。
未來,各縣市國土計畫持續滾動修正,我也會作為雲林縣議員,持續監督縣府提出的方案。 也期待更多人願意與我們關注國土計畫!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