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有名,曾經很重要的寶雞
#另類遊記 part III 來了
-
當高鐵駛離西安往絲路前行的路上,我的心裡有說不出的興奮,那從小就夢想著好好領略一番什麼是黃沙滾滾的絲路風情,現在終於在前往的路上了。離開西安的第一站是寶雞,我望著月台上大大的寶雞兩字,不免覺得好笑,這麼大的一個城市為什麼地名要叫寶”雞”呢? 我在心裡想著古時地名的由來常常跟當地人文風俗有關,莫非這裡養了很多雞?而且是很厲害很寶貝很不尋常的雞?所以才叫寶雞,我對一旁的米蟲說著我心中的臆測,但很科學派的她卻不以為然,她說:媽咪,妳真的很會腦補耶,一個地名妳就能編出一個”很厲害的雞”的故事來。她邊說邊搖著頭,好像我正在誤人子弟般的替她自己惋惜些什麼。
-
高鐵的行進速度真是沒有其他陸上交通工具可比擬,一下子寶雞市區就消失在眼前,隨即而來的景緻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只見高鐵在崇山峻嶺中狹窄的山谷裡蜿蜒而行,最狹窄處彷若僅容軌道通過而已,我急急忙想拿手機拍下,畫面卻早已消失在眼前,這個動作做了千百次,每次事後都笑自己傻,我的老手速度是能超越時速幾百公里的高鐵嗎?到底能捕捉些什麼?
-
高鐵在層巒疊嶂的山脈間行駛了很久,我在心裡想著”不知這是什麼厲害的山脈?是中國地理南北分界線的秦嶺嗎?秦嶺到底有多長?從西安到寶雞嗎?”,雖說我喜歡地理但卻不精通,我必須很誠實地說要我背出秦嶺的全長與起始點,當下我是沒辦法的,把我打暈還比較快吧。(事後百科丸來了: 秦嶺全長1600公里,西起甘肅省臨潭縣北部的白石山)
-
但現在沒有人會因為我背不出地理而打我了,我都離開地理課本多少年了,何況坐在我旁邊那個米蟲小妞的地理程度更是令人乍舌,如果沒有媽媽正跟著她一起坐火車,搞不好車行方向是往蒙古她都不會發現坐錯車了。(好啦是我誇張了,其實是想說她跟著媽媽一起搭火車時,她都非常相信媽媽,像小時候一樣,跟好媽媽就好。)
/
說了這麼多廢話前言,故事都還沒開始認真講呢,後來有一次我看到寶雞地名的傳說,這才知道我沒有想錯喔,寶雞地名的由來還真的跟雞有關。事情是這樣的,據說這事是發生在唐玄宗年間安史之亂長安失守之後,當唐玄宗被逼失去了心愛的楊貴妃後,忍著淚水沿著渭水一路往西逃,準備前往蜀地避難,這時來到此地一座大山前,眼看後面的追兵就要追上了,此刻的唐玄宗雖然失去愛人心很痛,但筱關自個兒生死交關之際,螻蟻尚且貪生何況是尊貴的皇帝命呢,還是逃命要緊,於是唐玄宗帶領幾個親兵慌亂的往山裡奔逃,但很快的就面臨無路可逃的境地,唐玄宗看著四面陡峭的岩石無路可走,叛軍的戰馬就在不遠處嘶鳴,他哀痛的哭喊:命休此矣。說時遲這時快,突然眼前飛來兩隻山雞領路,於是一行人跟著山雞前行來到一處廟宇休憩,而叛軍在山下卻不得其路前進,只能用搖旗吶喊嚇人這招,這時突然雷聲大作,山下雷雨交加還下起了冰雹,山上卻晴空萬里,冰雹把叛軍打的潰散而去,終於唐玄宗逃過一劫。
-
出了廟門眾人想尋找解救他們的神雞時卻遍尋不著,但卻發現了兩隻昂首屹立的石雞,唐玄宗摸著兩隻石雞頓時感概萬千,想起此地的地理位置竟如此重要,這裡是西出陽關與南入四川貴州的咽喉,天然屏障的地形更勝過百萬雄軍,於是乎他說了句:陳倉,寶地也,山鳥,神雞也。寶地神雞因此而得名,天下是皇帝的,既然皇帝老子都說話了,於是乎這裡就改名叫寶雞。
-
但在被改名寶雞前,其實寶雞的古地名更有名,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一個成語: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對,這裡就是暗渡陳倉裡的陳倉,實際上這個成語的起源就是當時楚漢相爭的歷史事件,陳倉是地名。
-
棧道是漢中翻越秦嶺到陳倉的一條路,從漢中到巴中也就是蜀地都是漢王劉邦的天下,當時天下局勢是秦朝滅亡正由項羽主宰天下的時候,項羽將他最大的競爭對手劉邦封為漢王,給了他偏僻的領地漢中蜀地,而當時的劉邦翅膀還沒能長硬,還不敢跟項羽正面衝突,只好乖乖聽話領命前往偏遠的蜀地當起漢王,而且在前往漢中的路上,他聽取了張良的建議,沿途把棧道燒毀以此鳴志表示自己再無意離開漢中回到關中,減輕項羽對他的戒心。
-
後來劉邦在漢中養精蓄銳翅膀長硬後,可以出擊的時機到了,他先派出士兵假裝重修棧道,讓三秦諸王以為他會經由棧道出兵攻擊,未料劉邦這隻老狐狸卻派大軍走小路偷襲陳倉,三秦王因陳倉不設防迅速被攻破,劉邦因此佔領整個關中,於是乎這個典故便是成語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來源。
-
當你來到一個地方,這裡的地名跟典故竟是與成語相關,這種感覺挺奇妙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想想若我曾在國中的時候可以來到寶雞這裡,不僅學了楚漢相爭的歷史,安祿山之亂的歷史,還有成語暗渡陳倉的典故大概不用背就會了。
-
如果這樣還不能讓人對寶雞/陳倉起印象,那麼我再提一個人,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響噹噹人物,只要有看過電視應該都知道的一號人物,登登登,那就是神機妙算的諸葛孔明先生了。
-
什麼?連諸葛亮跟寶雞也有關係嗎?
請聽我娓娓道來,諸葛亮跟寶雞的關係可深了,如果說劉邦在陳倉(寶雞)寫下的故事是勝利與喝采的話,那寶雞對諸葛亮來說就是一生的痛,他活著的時候無緣踏上,北伐五次都沒能成功,但最後還魂斷陳倉五丈原,這裡成了他人生最後一哩路的斷魂處,實在令人不勝唏噓,是否命運真的會捉弄人?
-
寶雞之所以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是因為地形三面環山易守難攻的原因,南有秦嶺山脈,西有隴山北有千山,守住這裡長安就萬安,可以繼續歌舞昇平。當高鐵一路往西域的方向行駛時,原來當我在車廂裡震撼著在山脈峽谷深處建設高鐵的工程不知有多艱辛時,曾經這裡千百年來不知上演過多少戰事,多少身不由己替人打天下的士兵長眠於此?時間拉長來看,這些人連故事都沒能留下,但相信在當時,每一個生命的消逝,背後不知有多少傷心人流下傷心淚。
-
而這個當年兵家必爭,連神機妙算諸葛孔明都無法拿下之處,在時代更迭物換星移之後,現在的寶雞竟成了大陸房價倒數排行,數一數二不長進的地方,據說2房1廳、3、40年的老樓房大約2、3萬人民幣就可以買一間,對,你沒看錯,是一間不是一坪。
-
對照起如今的寶雞地皮如此的不值錢,而當年的諸葛亮卻為了想拿下陳倉而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在陳倉),他若有知會不會笑自己傻呢?或許有人會說”今非昔比”、”這麼說很好笑也很傻”、”誰能預知未來”,咦,這就對了,行走江湖真的要懂得保護自己,江湖術士的預言可別隨便亂聽阿,江湖上真的流傳一本據說是諸葛亮所作的預言書”馬前課”,聽說從蜀漢一路預言到民國。(曾經傳得沸沸揚揚的2012世界末日,就有人說諸葛亮在馬前課裡已經有說)
-
想想,有時懂得相信自己也是需要智慧的。
-
希望大家喜歡今天的故事,這個現在不有名,卻曾經很重要的寶雞。如果有天你經過這裡,希望可以想起這個故事,現在的寶雞曾經的陳倉,還有曾經那些英雄好漢...
-
喔,還有,若真要說起寶雞著名的觀光景點,那法門寺應該名列數一數二的朝聖點,據說這世界有四個地方供奉著釋迦摩尼佛的真身舍利,而法門寺就是其一。
.
如果喜歡大媽的另類遊記,希望大家能幫我點點讚,留言跟我一起說說五四三,精神鼓勵一下辛苦寫文章的我拉~(今天整整寫了10個小時..)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0121 黃偉民易經講堂 中共的愛國教育成功,武漢瘟疫的冠狀病毒,都乖乖的留在武漢,不會亂說亂動,在國內各地亂跑,破壞安定。 偶爾一兩個病毒滋事份子,溜了去深圳、北京,但主力仍是拿來懲罰香港的。 春運來了,幾億大陸人在全國流竄,冠狀病毒,留在武漢過年嗎? 大陸人很詭異,...
安祿山唐玄宗 在 看中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祿山率領部將史思明起兵反唐,史稱「安史之亂」。大唐經此動亂,從盛世巔峰轉入衰敗。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前,有許多高人都留下了預言,只是事後人們才理解過來。
#看史海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21/05/27/973056.html?utm_source=facebookpost&utm_medium=kzgfacebookpost&utm_campaign=monfacebookpost
安祿山唐玄宗 在 賴義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聽聽故事再看看自己」「做事要方、做人要圓」漢朝的劉邦害怕開國功臣會竊取皇位,整日提心吊膽首先命令宰相蕭何設計斬殺韓信,連呂雉皇后的妹婿樊噲從小一塊長大出生入死也命令宰相陳平追殺。陳平害怕殺掉樊噲事後遭到呂后報復,做事做人外圓內方免遭殺生之禍逃過一劫。特別的是唐朝唐玄宗塑造「盛唐」也毀了「盛唐」這個少年英銳的有為之君。在華清池的溫柔鄉中,成了唐朝中衰的罪魁禍首,安祿山、史思明的叛亂要不是唐玄宗縱容才大意失荊州,成了「天寶時代」的終結者。要不是郭子儀元帥帶領朔方軍,抄了安碌山老巢河北之地。郭子儀、李光弼屢戰屢勝「安史之亂」唐玄宗在「安史之亂」之後、吐蕃三番二次入侵長安,幸好郭子儀多次廷身而出擊敗吐蕃。郭子儀多次遭到宦官魚朝恩和一代奸相盧杞陷害死裏逃生,由於盧杞長相醜陋,而又妒賢嫉能,凡是嘲笑過他的人一律被其痛下殺手絕不留情。不得罪小人是郭子儀的智慧所在。任何時候只要一個人想辦大事,就一定會有小人阻擾小人是除不盡的,要做實事的人一定不能和除不盡的小人糾纏,因縱得賢名也將一事無成。郭子儀對小人忍氣吞聲,換來了大唐的安寧。郭子儀年近八十歲依舊在抵抗吐蕃的前線奮鬥,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入罪。郭子儀病逝享年85歲,郭子儀的一生完美地詮釋功高震主而能善終的境界名揚天下。再造大唐為人臣子盡忠職守、為人父家族祥和,郭子儀為將、為人、為臣足稱完人。郭子儀行誼可以做為現代政治人物的典範,郭子儀都可以行功立德,現代政治人物更要加倍努力行功立德永留青史。人生在世都是避不開的一道關卡,那就是長大成人在成為獨立的個體時,你是選擇逆流向上還是碌碌無為,全看你自己如何走出來。俗語說:辦事做人,一個人哪怕再聰慧再醒目,能力再無人匹敵,若犯了一下錯誤,不懂做人那麼他再好的前途,再大的奇跡也會大受影響。我們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才能讓自己扶摇向上呢?「做事要方、做人要圓」。《老子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一滴水可方可圓潤澤萬物,一個人能方能圓,方圓相濟便可活的豁達、圓滿。方圓之說源於我國古代的錢幣,外部是圓形、內部是方孔,看似撲實無華,但卻蕴含著人生哲理。做人也應當像這銅錢一般能圓能方,雖未能熠熠生輝,但也有存在的意義。 一、做事要方,方不是執拗,方是一種堅毅一種正直,更是一種做人的根本,亦是做人的氣節和原則。就像腳下的刹車,紅燈時適可而止、綠燈時一路前行,別猶豫徬徨。曾有個攔路搶劫的少年,潛逃到外地隱姓埋名四年,然而他還是被抓獲,不是因為躲避不及,而是一起見義勇為的壯舉讓他暴露了。在那個寒冷的早春他跳下冰冷的湖裏接連救起了兩個落水的兒童,他的義舉也暴露了自己自然就被捕了。記者問他當時怎麼想的,想沒想過那樣做會暴露自己,還是想這是一次將功贖罪的機會。他摇摇頭說:當時什麼也沒想,只想到趕快去救人,雖曾攔路搶劫,但心中有溫度、做事自有底線。人在世間又有誰能盡善盡美,心中有尺行事有度。 二、做人要圓:圓不是圓滑,圓是一種周全、一種寬厚、一種通融,更是一種大智若愚的人生智慧。蘇軾在63歲窮困潦倒之時曾寫下這樣的詩句: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須蕭散滿霜風、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哪知是酒紅。先說自己衰老,又借小孩之口自嘲,酒後的臉紅被誤認為臉色紅潤,用調侃來排解晚景淒涼的失意。有智慧的人歷經生活艱辛,依然內心向暖。正如蘇軾深諳:沉舟側畔千帆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生活雖然曲折不暢,但仍心胸坦蕩,情趣風生飽經世故,仍能保持方圓做到知世而不世故,明世俗而不受世俗浸染,歷圓滑而瀰天真,這才是對困苦歲月最好的回答。 三、人生至高的境界:在ㄍ資治通鑒》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魏王攻陷了一座城池大宴群臣,宴席之上魏王問文武百官你們說我是明君呢?還是昏君呢?大多數的官員都是趨炎附勢的人,紛紛說:大王當然是一代明君了,正當魏王飄飄然時,問到任座,正直的任座卻說:大王是昏君,魏王被潑了一盆冷水問:為什麼這樣說,任座回答說:大王你獲得了勝利攻下了城池,沒有按功勞分給了你的弟弟,而是分給了你的兒子可見你是昏君啊!魏王大怒馬上下令將任座趕出去聽候發落,接著問下一位臣子。這位大臣說:大王是明君魏王心中暗喜忙問你為什麼這樣說呢?這位大臣說:古人經常說:明君的手下多是些直臣,現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這樣的直臣可見大王是明君,魏王聽後立刻把任座重新請進來赴宴。只圓不方的人、沒有原則、沒有操守、沒有底線屬於世故小人。只方不圓的人說話不看場合讓對方下不了台,又很容易得罪人。唯有像那位大臣內方外圓既不讓人難堪,又給予別人如沐春風的溫暖,實是內方外圓的至高境界。 四、方圓人生:生活中無論守方還守圓常常讓我們左右為難,其實圓在方內除掉虛浮,別太圓滑世故有幾分穩重就好。方在圓中藏起鋒芒不那麼咄咄逼人,有幾分靈動也不失為一種人生智慧。做事不必處處方正,方圓人生也是一種愜意生活。但如手中執筆半緊半鬆最自然,做人不必事事圓滿。但有一事精緻便能扣人心弦,亦如人飲醇酒無需酩酊大醉,半醉半醒最適宜,這輩子方中有圓、圓中有方,方圓並濟做好了做對了,生活才豁達圓滿與朋友互勉!更讓我們一起來推動社會善良風喔!「聽聽故事再看看自己」「做事要方、做人要圓」漢朝的劉邦害怕開國功臣會竊取皇位,整日提心吊膽首先命令宰相蕭何設計斬殺韓信,連呂雉皇后的妹婿樊噲從小一塊長大出生入死也命令宰相陳平追殺。陳平害怕殺掉樊噲事後遭到呂后報復,做事做人外圓內方免遭殺生之禍逃過一劫。特別的是唐朝唐玄宗塑造「盛唐」也毀了「盛唐」這個少年英銳的有為之君。在華清池的溫柔鄉中,成了唐朝中衰的罪魁禍首,安祿山、史思明的叛亂要不是唐玄宗縱容才大意失荊州,成了「天寶時代」的終結者。要不是郭子儀元帥帶領朔方軍,抄了安碌山老巢河北之地。郭子儀、李光弼屢戰屢勝「安史之亂」唐玄宗在「安史之亂」之後、吐蕃三番二次入侵長安,幸好郭子儀多次廷身而出擊敗吐蕃。郭子儀多次遭到宦官魚朝恩和一代奸相盧杞陷害死裏逃生,由於盧杞長相醜陋,而又妒賢嫉能,凡是嘲笑過他的人一律被其痛下殺手絕不留情。不得罪小人是郭子儀的智慧所在。任何時候只要一個人想辦大事,就一定會有小人阻擾小人是除不盡的,要做實事的人一定不能和除不盡的小人糾纏,因縱得賢名也將一事無成。郭子儀對小人忍氣吞聲,換來了大唐的安寧。郭子儀年近八十歲依舊在抵抗吐蕃的前線奮鬥,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入罪。郭子儀病逝享年85歲,郭子儀的一生完美地詮釋功高震主而能善終的境界名揚天下。再造大唐為人臣子盡忠職守、為人父家族祥和,郭子儀為將、為人、為臣足稱完人。郭子儀行誼可以做為現代政治人物的典範,郭子儀都可以行功立德,現代政治人物更要加倍努力行功立德永留青史。人生在世都是避不開的一道關卡,那就是長大成人在成為獨立的個體時,你是選擇逆流向上還是碌碌無為,全看你自己如何走出來。俗語說:辦事做人,一個人哪怕再聰慧再醒目,能力再無人匹敵,若犯了一下錯誤,不懂做人那麼他再好的前途,再大的奇跡也會大受影響。我們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才能讓自己扶摇向上呢?「做事要方、做人要圓」。《老子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一滴水可方可圓潤澤萬物,一個人能方能圓,方圓相濟便可活的豁達、圓滿。方圓之說源於我國古代的錢幣,外部是圓形、內部是方孔,看似撲實無華,但卻蕴含著人生哲理。做人也應當像這銅錢一般能圓能方,雖未能熠熠生輝,但也有存在的意義。 一、做事要方,方不是執拗,方是一種堅毅一種正直,更是一種做人的根本,亦是做人的氣節和原則。就像腳下的刹車,紅燈時適可而止、綠燈時一路前行,別猶豫徬徨。曾有個攔路搶劫的少年,潛逃到外地隱姓埋名四年,然而他還是被抓獲,不是因為躲避不及,而是一起見義勇為的壯舉讓他暴露了。在那個寒冷的早春他跳下冰冷的湖裏接連救起了兩個落水的兒童,他的義舉也暴露了自己自然就被捕了。記者問他當時怎麼想的,想沒想過那樣做會暴露自己,還是想這是一次將功贖罪的機會。他摇摇頭說:當時什麼也沒想,只想到趕快去救人,雖曾攔路搶劫,但心中有溫度、做事自有底線。人在世間又有誰能盡善盡美,心中有尺行事有度。 二、做人要圓:圓不是圓滑,圓是一種周全、一種寬厚、一種通融,更是一種大智若愚的人生智慧。蘇軾在63歲窮困潦倒之時曾寫下這樣的詩句: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須蕭散滿霜風、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哪知是酒紅。先說自己衰老,又借小孩之口自嘲,酒後的臉紅被誤認為臉色紅潤,用調侃來排解晚景淒涼的失意。有智慧的人歷經生活艱辛,依然內心向暖。正如蘇軾深諳:沉舟側畔千帆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生活雖然曲折不暢,但仍心胸坦蕩,情趣風生飽經世故,仍能保持方圓做到知世而不世故,明世俗而不受世俗浸染,歷圓滑而瀰天真,這才是對困苦歲月最好的回答。 三、人生至高的境界:在《資治通鑒》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魏王攻陷了一座城池大宴群臣,宴席之上魏王問文武百官你們說我是明君呢?還是昏君呢?大多數的官員都是趨炎附勢的人,紛紛說:大王當然是一代明君了,正當魏王飄飄然時,問到任座,正直的任座卻說:大王是昏君,魏王被潑了一盆冷水問:為什麼這樣說,任座回答說:大王你獲得了勝利攻下了城池,沒有按功勞分給了你的弟弟,而是分給了你的兒子可見你是昏君啊!魏王大怒馬上下令將任座趕出去聽候發落,接著問下一位臣子。這位大臣說:大王是明君魏王心中暗喜忙問你為什麼這樣說呢?這位大臣說:古人經常說:明君的手下多是些直臣,現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這樣的直臣可見大王是明君,魏王聽後立刻把任座重新請進來赴宴。只圓不方的人、沒有原則、沒有操守、沒有底線屬於世故小人。只方不圓的人說話不看場合讓對方下不了台,又很容易得罪人。唯有像那位大臣內方外圓既不讓人難堪,又給予別人如沐春風的溫暖,實是內方外圓的至高境界。 四、方圓人生:生活中無論守方還守圓常常讓我們左右為難,其實圓在方內除掉虛浮,別太圓滑世故有幾分穩重就好。方在圓中藏起鋒芒不那麼咄咄逼人,有幾分靈動也不失為一種人生智慧。做事不必處處方正,方圓人生也是一種愜意生活。但如手中執筆半緊半鬆最自然,做人不必事事圓滿。但有一事精緻便能扣人心弦,亦如人飲醇酒無需酩酊大醉,半醉半醒最適宜,這輩子方中有圓、圓中有方,方圓並濟做好了做對了,生活才豁達圓滿與朋友互勉!更讓我們一起來推動社會善良風喔!
安祿山唐玄宗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121 黃偉民易經講堂
中共的愛國教育成功,武漢瘟疫的冠狀病毒,都乖乖的留在武漢,不會亂說亂動,在國內各地亂跑,破壞安定。
偶爾一兩個病毒滋事份子,溜了去深圳、北京,但主力仍是拿來懲罰香港的。
春運來了,幾億大陸人在全國流竄,冠狀病毒,留在武漢過年嗎?
大陸人很詭異,十幾億人,個個嘴巴說愛國,但行為上,對每寸山河大地,都破壞踐踏,毫不珍惜。
習仲勳的家訓,要兒孫人人去國,習近平留下,只為爭天下,爭千秋!
稍有人生歷練的人都知道,嘴巴每天說孝順的人,一定忤逆,說孝順只為了爭產;每天講義氣的人,只有黑社會,他們嘴巴講義氣只因為準備出賣你!
大陸不會有岳飛、文天祥的,發了達立即搬來香港的馬雲、馬化騰就很多。
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打了一年多,據說簽訂了第一階段的協議,劉鶴代表中共買下天文數字的美國農產品。表面看來是討好特朗普,他的票倉在中部農民,他要部署連任。
那張簽約圖片怪怪的。
國際條約,都是兩國對等的官員簽署,總理對首相,總統對主席,像中英聯合聲明,1984年在人民大會堂,就由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和中國總理趙紫陽簽訂。
兩國政府首長簽訂的《中英聯合聲明》,事後都不遵守,由副總理劉鶴代表簽署的協議,沒有打算執行吧!
代表美國的是美國總統,代表中共的,只能是劉鶴?他連政治局常委都不是。中共的國家主席在哪裡?國務院總理又在哪裡?
北京官場最爭論性的人物有兩個,人人都不服氣的,一個是王滬寧,一個是劉鶴。
一個爬上政治局常委,一個是副總理,但不受李克強指揮。
習近平身邊兩大寵臣,權力就建築在習近平的勢上。
觀察習近平,看這兩個人的浮沉就可作指標。保不住這兩大寵臣,就是習被逼宮了。
唐玄宗在馬嵬坡上被軍隊威脅,要他親自賜死楊貴妃。他的勢已盡,所以跟著只能退位給太子;乾隆死前,都無人敢碰和珅一條汗毛,他斷氣前權力仍在手上。
兩年前台灣縣市長選戰變天,執政民進黨輸掉了高雄、台中,新潮流派系用賴清德向蔡英文逼宮。
陳菊拚死護主,以美麗島系大老身份,政治冤獄受害人,台灣民主鋤頭派的半生功業,單天保至尊。
弱勢總統,在林鄭送中惡法,香港年輕人血染街頭半年的示範背境下,激出了台灣首投族,投票率衝上75%,小英拿下神話817萬票連任。
民氣可用,蔡英文這四年,長纓在手,可建一番功業。
一生冷靜自制,從不表露半點感情的蔡英文,謝票時在齒縫中擠出:
陳菊,永遠溫暖的大姐!
還有那一襲黑衣,是遙祭香港的無名浮屍和墮樓青年吧!
香港周日的中環遮打花園和平示威,又以流血、催淚彈作結。
這是林鄭政府的既定招數吧。
在示威人數最高峰時,腰斬集會,驅散人群。臥底製造衝突,引出警察欺凌。
也只是一招:打殘勇武派,嚇窒和理非!
一般香港人,看著我們用稅款養著的制服惡棍,用各式手段傷害我們的下一代,都感到無限憎厭吧!
今日當官,你能和林鄭一樣,沾沾自喜?
走過染有血漬的街頭,聞著刺鼻的催淚彈味,你能夠安心的如常生活?
這是「否」的時代,整個香港都閉塞不通。
根據《周易》,的宇宙規律,泰卦之後,便是否卦。
泰卦通達,否卦閉塞。
成年人享受了三十年香港經濟起飛社會制度建立的泰卦環境,九七後年輕人在否卦中歷煉人生。
泰卦的綜卦和錯卦,都是否卦。意思是,通達背後,無論綜錯,都只會發展成閉塞不通。
否卦的結構,上卦乾為天,下卦坤為地。根據陰陽兩氣的移動方向,陽向上走,陰向下流,陰陽不交,天地隔絕,萬物不生。
否卦卦辭:
否之匪人。
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否之匪人,社會上,充斥的,都是匪人,只有人的外形,沒有靈魂,沒有內在的。無價值,無追求,無夢想,所以造成「否」,社會上閉塞不通。
上卦乾,為君,為政府官員;下卦坤,為眾,為普羅大眾。
乾天象徵的權勢階層,將所有資源集於一身;坤土象徵的民眾,則空空如也。這象是朝野不和,上下不通。
泰卦之所以通達,因為卦象顯示社會資源在下不在上,在內不在外,藏富於民,所以才通。
否卦相反,資源集中在既得利益者身上,貧富懸殊,外強中乾,小數人的暴富,無法遮掩大部份人的空虛。
以個人處世來說,泰卦為什麼能亨通呢?
一個人,能像泰卦的卦象,外表是坤卦,厚德載物;內裡是乾卦,自強不息。頂天立地,到處都受歡迎。
相反,如果像否卦,外表是乾,扮有型,扮硬淨;裡面是坤,一個契弟的性格。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好睇唔好用,一開口就知你是草包。
在《易經》角度,這些便是“否之匪人”。
在「否」的環境,如何才能使上下內外交通,創造元亨利貞的「亨」呢?
如果生命的外在和內心,都在撕裂,各行其是,即使在世擁有再多,心靈都是空虛的,人生的寂寞只會愈來愈重。
看卦序,找方法。
天地否卦之後,便是天火同人卦。
同人卦是走向世界,結交天下英雄的卦。
它的卦辭說:
同人于野。
因為否卦是「禮失」,所以出路只能「求諸野」。
在否的時候,那些無權無勢,在野之人。
否卦時,在朝的人,掌權的人,壟斷所有資源,是「匪人」的代表。
一旦否卦過去,同人卦來臨,大環境改變了,像七六年,四人幫下台了,改革開放來了,極左派失勢了,老鄧反共了,走資了,毛主席的好學生都失勢了。
所以,在否卦時,應該選擇和長期被壓逼的人交朋友,交在野的朋友,不要交有權勢的人。因為在否卦中,有權有勢的,都必然是人格卑劣份子。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
在匪人(不是人,只有人形,沒有人心)充斥的時代,不能用正常社會,君子堅持正道的原則行事,和匪人交手。
否卦不是君子的社會,根本不是人的社會,用堅守君子做事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大往小來。
在否的局面,「大」象徵的陽爻逐步離去,「小」象徵的陰爻全面推進。君子離場,小人勢在,形勢閉塞不通。
泰卦相反,小往大來,付出小,收穫大。小人離場,君子進駐,所以通達了。
但否,大往小來,付出多,回報少,因為不通,陽剛正氣的遠離,陰柔邪僻的就會乘虛而入。
一般人,在匪人愈來愈多的環境中待久了,堅持做正常人,會覺得好辛苦。慢慢隨波逐流,跟現實妥協,自己也變為匪人了。
對比泰否兩卦,一個是圈子愈畫愈大,一個是空間愈來愈小。
不利君子貞,因為大往小來,在亂世中,先求明哲保身,這也是一種處事智慧。
否卦大象傳:
天地不交,
否。
君子以儉德辟難,
不可榮以祿。
上乾下坤,天地互不交通,這就是否卦的象。
《易經》告訴我們,在否的時候,君子要遠走避難。
無論是現代社會的資金避難,還是過去動盪時局的人身避難。只要有一個地方,一個環節「否」了,大家的日子都肯定很難過。
在否的背境下,既無安身的可能,也無賺錢的機會,所以,要儉德避難。
德,是人性美好的一面,都要儉,慳啲駛。
因為否卦時候,不利君子貞。社會黑暗,匪人太多,如果堅持好人行事風格,容易招來打擊。
不是不做,要儉,節制。因為君子在小人群中,連善行都要儉。要內歛,不能表現,以免招來打擊。在一個不正常的社會,連德都要韜光養晦。
整個環境,都是小人道長,君子道消。
這個時候,不可以榮以祿。祿,即俸祿,指做官。
否卦時代,最好不要做官。
世道黑暗,邪魔太多,公權力不彰,沒有維持正義的機制,民不聊生。
世道崩壞,做官未必能夠堅守原則,容易同流合污。
祿,做官,已不是光榮的事了。
這裡,也提醒我們,世間的榮和祿,都只是一時的,無法長久的。
2019年前,做警察是保護市民,但2019年6月後,已是惡棍了。

安祿山唐玄宗 在 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唐朝國勢由盛轉衰的重要關鍵,除了外戚宦官亂政之外,另一個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亂」,而安祿山就是其中的主角!
安祿山精通六國語言,深得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喜愛與重用。在唐玄宗晚期,治國鬆散,國政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導致安祿山與史思明叛變,拉開「安史之亂」的序幕!
安祿山大軍一路南下,唐軍兵敗如山倒,安祿山攻陷了洛陽,自立大燕稱帝,又接下來攻陷長安,唐玄宗只得帶著楊貴妃倉皇逃離,經過馬嵬坡,歷史上有名的楊貴妃在此自縊。
而安祿山則在稱帝後一年,被兒子安慶緒殺死,史思明則將安慶緒殺死後,又被自己兒子史朝義所殺,叛軍從內部瓦解,經歷七年多的「安史之亂」才告結束!
然而安史之亂後,又展開藩鎮割據,唐朝國勢急轉直下,甚至種下黃巢之亂的禍因與唐亡後五代十國的亂象。也因此,談到中晚唐歷史,絕對不能不提到安祿山與「安史之亂」!
想知道阿綱老師錄影時的小故事嗎?
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請上馮翊綱說文解字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FCCSD2016/

安祿山唐玄宗 在 安祿山 的推薦與評價
【#關鍵論壇 一旦唐玄宗去了四川,唐朝就會變成龜縮在西南的小政權?】 安史之亂發生後,唐軍的戰略可以歸結為「關門打狗」:把安祿山逼在一條狹長的平原通道內,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