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2 (日) 下午1600-1700 🔎 FM96.7 環宇廣播電台 客庄花路米
📌 #客庄DoReMi# #非客籍同學的客家傳統戲曲奇幻旅程#
📌本週單元來賓: #陳詠翔#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
🔻在客庄社區裡最有土地連結和文化不可取代性的「 #客家傳統戲曲# 」表演藝術,經過田野調查中發現,客家傳統戲曲之所以較不被一般大眾青睞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一般人對於客語的認知度有限,因此,客家傳統戲曲的精髓「 #客語# 」,反而成了客家傳統戲曲發展和傳承的甜蜜負擔。然而事實是如此嗎?究竟「 #語言# 」是傳統戲曲發展中最大的「 #助力# 」還是「 #阻力# 」呢?此外,傳統戲曲的魅力可不可以跨越世代和族群的「 #制式框架# 」呢?
🔻今天在我們每個月的《 客庄DoReMi》的單元,我們年輕在學的大學同學領路人,是來自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的「陳詠翔」同學,而且還是一位「 #非客籍同學# 」,但是主修的科目卻是「客家傳統戲曲」!在不暗客語的陳同學眼中及實際的學習上,客家傳統戲曲迷人的地方在哪裡?所面臨的學習及傳承的困境又在哪裡?我們要和陳同學及客家戲學系裡的非客籍學長、姐們,一同來搞清楚、弄明白!相當有趣喔。
🎼節目播放歌曲|
1)客家大戲─地獄變/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2)大戲/陳永淘
3)做得/吉那罐子
📢📢📢 #客家包打聽# #傳統戲曲#
引言人:李佳,客家戲曲學院的畢業生,桃園市的客家人,現為廣播及活動主持人。
台灣的傳統戲曲大致可分為大戲、歌舞小戲與偶戲三大類。「大戲」是指由演員扮演戲劇腳色,代言劇中各種人物,且情節結構完整,藝術形式周全之戲曲表演,目前台灣傳統大戲包括南管戲、九甲戲、北管戲、四平戲、歌仔戲、客家大戲及京戲等劇種。
而「客家大戲」則是從客家三腳採茶戲發展而成的,是客家族群的代表劇種。其曲調以平板為主,客家山歌和民間小調次之,有時也採用歌仔戲曲調。它的唱詞以四句七字為主,演唱時最大特色是以數來寶的表現形式,經常語帶雙關,內容詼諧逗趣。
客家大戲經由戲曲改良不斷演化,從【老時採茶】、【新時採茶】到【老腔平板】,漸漸演進成【平板】。目前,【平板】成為大戲的主要唱腔,又被稱為【改良調】,而客家採茶戲也開始兼備文戲與武戲的演出規模形制,而能與其他劇種在戲園表演場所中相互抗衡。
客家大戲唱腔除由「九腔十八調」發展變化外,也吸收其他劇種及民間歌謠小調,作為客家大戲的養分,不斷茁壯,與歌仔戲的發展過程相似,可算是台灣本土所產生的劇種之一,並不斷在創新演進,已逐漸走向精緻化與專業化,甚至進駐「國家戲劇院」,將客家戲曲文化帶到國家藝術殿堂,呈現新的藝術風貌!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江西省石城縣琴江大橋處於縣城中心位置,是連接琴江兩岸東西城區的重要交通樞紐。該橋年代已久,儘管修繕多次,但是已無法承擔該縣重要交通樞紐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經過專家論證和民意調查,該縣決定拆除原琴江大橋,在其原址上新建一座明清風格的現代化仿古廊橋——琴江廊橋。新建的琴江廊橋橋長151米、寬72米,是...
客家戲曲特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晏慈(Sparky 的制服女孩NFT上架囉! :)
https://www.oursong.com/project/jdwlazpr/song-share-card
===
<<限量 13 張,建議售價 $8.8 USD>>
<<持有 NFT 將解鎖完整尺寸圖片以及不定期發送更多制服女孩內容>>
可以錯過初戀,但不能錯過制服女孩!
「制服地圖」網站超人氣攝影師史旺基
具特色的臺灣高中制服與可愛的制服女孩
帶給你以「生活感」為主題的青春美好畫面
「青春、制服、汗水的絕對領域,制服控絕對不能錯過的台灣校園聖經!感謝史旺基。」── 波蘿日報 POLONEWS 洨記者
[關於模特兒]
小慈,本名張晏慈。莊敬高職-表演藝術科、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畢業。
外型清秀亮眼的她,曾參與多部廣告、舞台與MV拍攝演出,目前於餐飲業工作,同時也持續累積平面廣告的相關作品,拍攝內容包含飾品、安全帽、保養品等等。
FB:https://www.facebook.com/660949217700044
IG:https://www.instagram.com/sparky.1116
[關於攝影師]
史旺基,本名蕭宇程。《制服.女孩 × 史旺基》系列與《高校制服戀物論》攝影作者、朱學恒「阿宅反抗軍」及「制服地圖」特約攝影師。多次獲法國PX3和美國IPA攝影獎,攝影作品曾登上美國時代雜誌。
「照片上過時代雜誌的攝影師,專拍美少女,工作時的名言是「瀏海順一下」顯見他的龜毛,雖然想拍布料很少的那種,不知為何結果都是清純系。年輕時因為想打電動拒絕了景美熱舞社女孩的邀約,導致連續單身不知多少年,老天有眼,報應不爽。喔對他的正職是工程師,博士學歷的那種。」── 劉揚銘
個人網站:https://swanky.github.io
FB:https://www.facebook.com/SwankyParty
IG:https://www.instagram.com/swanbear
[拍賣收益說明]
作品中之模特兒將收到一半分潤
另一半收益將會用於史旺基未來作品拍攝之製作經費
您的贊助是對我們創作之路的極大鼓勵與支持!
追蹤 @swanky 讓你不錯過任何一個發行在OURSONG上的美少女NFT!
https://www.oursong.com/@swanky
客家戲曲特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興趣的寶寶們,歡迎與我聯繫,我盡我所能,協助你們報名的動作。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 客家戲學系招生日期異動
110年國一新生.轉學考國二.國三.高一招生中
最專業的課程、最年輕的師資、明日之星就是你!
一ヽ報名日期:即日起至7月29日(四)。
二ヽ報名資格:對表演藝術有興趣者,尤其對客家文化有志者。
三ヽ招考對象:國一新生ヽ國二.國三.高一轉學生。
四ヽ考試內容:聲音測驗ヽ動作測驗ヽ面試。
五ヽ報名方式:
1.網路上傳報名:本校網頁 http://exam.tcpa.edu.tw/enroll/ 招生資訊/招 生報名系統,需上傳相關證明文件。
2.紙本通訊報名:網路下載或購買簡章,填妥報名表,連同證明文件掛號郵寄(以郵戳為憑,逾期不受理)。
3.電洽客家戲學系:電話(02)2796*2666分機1554/1555
六、課程內容:客家唱腔、客家音韻、翻滾課程、兵器對打、戲曲武功、客家戲曲展演實作、戲曲妝髮、戲曲服飾穿戴…。
七、學系特色:全國唯一訓練客家表演人才之十年一貫制學府。
八、享有待遇:1.國中、高中免學雜費2.每日供應四餐(含宵夜)3.宿舍、學術科教室間間有變頻冷氣4.多項獎助學金5.巡迴表演6.海外教師授課。
九、未來出路:客家戲劇團、客家電視台、講客電台、主持人、配音員、活動企劃、表演藝術老師、客語薪傳師、戲劇演員…等。
報名網址
http://exam.tcpa.edu.tw/enroll/
招生影片
https://youtu.be/Nr4wyDrYDU8
客家戲曲特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江西省石城縣琴江大橋處於縣城中心位置,是連接琴江兩岸東西城區的重要交通樞紐。該橋年代已久,儘管修繕多次,但是已無法承擔該縣重要交通樞紐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經過專家論證和民意調查,該縣決定拆除原琴江大橋,在其原址上新建一座明清風格的現代化仿古廊橋——琴江廊橋。新建的琴江廊橋橋長151米、寬72米,是一座景觀廊橋,包括行車道、人行道、廊房三部分,其中行車道寬22米,為雙向四車道;兩側為人行道,每邊寬3米;廊房位於行車道兩側,主體為兩層,局部三層,高13.2米,佔地面積6644平方米,建築面積12500平方米。
琴江廊橋建設以「旅遊文化廊橋」為主題,極具古建築風韻,將集交通、特色商業、旅遊景觀、歷史人文為一體。該橋與江岸古寶塔、客家風情城、雍和文園、旅遊文化街交相輝映,形成琴江廊橋、塔映江心、漁舟唱晚的美景。石城是客家民系的搖籃。客家人與土著人共同開發當地,創造了極具特色的石城客家文化。石城燈會(燈彩)便是其中一顆燦爛奪目的明珠。據推測,燈會(燈彩)早在南唐(937~975年)就已開始在石城民間流傳,距今已曆千餘年。石城燈會(燈彩)道具、舞蹈、音樂皆美,是別具一格的戲曲表演藝術形式。燈彩有龍燈、獅燈、馬燈、蛇燈、茶籃燈、寶傘燈、牌燈、鯉魚燈、羅漢燈、蚌殼燈、船燈、八寶燈、板橋燈、麒麟送子燈等幾十種。表演時,龍燈、獅燈動作粗獷、豪放;菜籃燈輕盈、活潑、滑稽、潑辣、詼諧、靈活。音樂多為石城特有民間打擊樂,曲調以地方歌曲和贛南採茶戲音樂為主,節奏明快、悠揚悅耳。
寶福院塔位於中國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城琴江大橋東側,1957年被列為第一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作為贛州佛塔之一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寶福院塔建於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磚構,六角七級,穿壁繞平座式,高59.9米(含塔剎)。贛州佛塔位於中國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大餘縣、信豐縣、安遠縣、石城縣,共有五座佛塔,其風格、結構相似,建造年代相近,2006年被共同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雍和文園坐落在寶福院塔旁,占地20畝、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以文化旅遊產業為主題,服務、酒店、商貿、特色于一體的平臺式綜合性產業園。雍和文園整個建築富有濃郁的客家傳統風格,一樓展藏館內展示了硯臺、毛筆、奇石、根雕、字畫等眾多收藏品、工藝品、特色紀念品,二樓古玩收藏館內各種古玩琳琅滿目。
客家戲曲特色 在 SIMON廚房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元洲仔大王爺廟是香港一座廟宇,位於新界大埔區元洲仔,鄰近現時的前政務司官邸,建於清朝中葉。大王爺廟是大埔的一座水神廟,大王爺是王爺神,亦曾是昔日大埔的鶴佬漁民敬奉之鄉土神、水神。隨著地方發展,元洲仔已完全改變,再無艇戶棚屋,漁民不少已遷進高樓大廈,但鄉民仍敬神不絕。每年農曆五月初六開始(正誕在初八),為大王爺誕,在天后宮前風水廣場有神功戲賀誕,各花炮會及信眾,都會在這幾天來到戲棚神壇參拜,為大埔區的一大盛事。其中部份花炮會,為了方便村民信眾,選擇在周日舉行慶祝活動。
歷史:
大王爺的前身,為深圳河北岸的赤尾村村民,於清朝中葉期間,在元洲仔北岸豎立的一塊碑石,附近的水陸居民往往向此碑文燒香祝禱,認為十分靈驗。因此到了清朝末年,由大埔五姓漁民發起募捐(五姓分別是蘇、徐、李、鍾及石)。他們組成「僑港惠陽蘇徐李鍾石姓宗親聯會」,在現址移碑建廟。該廟在1988年曾進行重建,2014年又由大埔五姓漁民籌款重建。
神誕:
在1930年代開始,每逢農曆二月初五、二月十五及五月初六,大王爺廟都會慶祝大王爺誕,其中五月由初六起便會搭棚演粵劇及白字劇,神棚設於汀角路「風水廣場」近大元邨,還有巡遊及抽花炮等活動,初六稱為「請神」,初八為「正誕」,直到十五早才送神回廟,是大埔區水陸居民一大盛事。
鶴佬賀誕是具特色的傳統活動。醒獅部分除了一般的龍獅外,還有鶴佬麒麟、客家麒麟、金獅和貔貅,共計三十多頭動物。其中鶴佬麒麟,舞動者隨著鑼鼓嗩吶的伴奏樂聲,大動作地不停轉動,儼如民間音樂表演。現場還有功夫表演。隊伍由集合地點的大元邨泰欣樓,遊行穿過大埔新市鎮的街道,走至風水廣場,令沿途市民都感受到節日氣氛。
另外一個節目是婦女表演傳統風俗的陸上扒龍舟。婦女穿戴著自製的頭飾服裝,在鬧市中遊行表演,亦有人放懷高歌,表演傳統鶴佬歌曲。神功戲方面,除了粵劇外,亦有潮劇地方戲曲的白字戲。但抽花炮活動不是在同日進行,而是定在農曆五月十三的神功戲中舉行。
客家戲曲特色 在 SIMON廚房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1930年代開始,每逢農曆二月初五、二月十五及五月初六,大王爺廟都會慶祝大王爺誕,其中五月由初六起便會搭棚演粵劇及白字劇,神棚設於汀角路「風水廣場」近大元邨,還有巡遊及抽花炮等活動,初六稱為「請神」,初八為「正誕」,直到十五早才送神回廟,是大埔區水陸居民一大盛事。
鶴佬賀誕是具特色的傳統活動。醒獅部分除了一般的龍獅外,還有鶴佬麒麟、客家麒麟、金獅和貔貅,共計三十多頭動物。其中鶴佬麒麟,舞動者隨著鑼鼓嗩吶的伴奏樂聲,大動作地不停轉動,儼如民間音樂表演。現場還有功夫表演。隊伍由集合地點的大元邨泰欣樓,遊行穿過大埔新市鎮的街道,走至風水廣場,令沿途市民都感受到節日氣氛。
另外一個節目是婦女表演傳統風俗的陸上扒龍舟。婦女穿戴著自製的頭飾服裝,在鬧市中遊行表演,亦有人放懷高歌,表演傳統鶴佬歌曲。神功戲方面,除了粵劇外,亦有潮劇地方戲曲的白字戲。但抽花炮活動不是在同日進行,而是定在農曆五月十三的神功戲中舉行。
客家戲曲特色 在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的推薦與評價
演出地點:中壢藝術館音樂廳 (桃園市中壢區中美路16號) 開放索票:9月17日 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