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研究生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今天我來分享鍾玉玟的故事。就是這個很愛自拍的人,我們叫她莓子。
她是一個室內設計師,跟老公一起剛成立了一家設計公司接案子。昨天一大早五點出發時,老公還親自開車把新婚愛妻帶來桃園機場確保沒有我們不是什麼奇怪的團體。(其實是)
我最近這二三年來因為品牌重整的原因,結交認識了大量的設計師朋友,因為我是發自內心的佩服這些有藝術天分的人,也深深覺得這群藝術家才是可以翻轉世界的人。
但我發現這群人的問題出在他們不太會行銷(或是他們不在乎也不屑行銷更沒有理財規劃)。學校有教他們畫畫或是電腦3D繪圖,但並沒有教他們如何把作品賣出去。
於是我們台灣的設計費總是被低估,有理念的設計師自己也不太敢要求合理的設計費。
而我,不太會畫畫,但我是個懂行銷又肯亂花錢在設計上面的企業家。我的責任就是給予這些人支持,並且贊助藝術相關的活動。
曾經深受分家痛苦的我聽到莓子目前還有在婆家的設計公司幫忙,我告訴莓子,他們夫妻倆一定要從婆婆底下的設計公司走出來,並且自己成立正式的公司行號才能有自己的未來。
我看了他們的粉絲專頁覺得很有潛力,因為台灣目前最需要的空缺市場就是像這樣願意跟客戶細心溝通,並且站在對方立場著想的室內設計師。
莓子懷疑的問我:「每次的室內設計裝修工程都是好幾十萬,只靠Fb真的能把自己行銷出去嗎?」
「只要把自己的故事講好,欣賞你的人就會買單」才剛在新工廠兼研發中心的設計費花上千萬的我這樣回答她。
對,只是純設計費就讓我願意付出千萬以上也心甘情願,但那位國際級大師D.A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請大家點進去莓子小夫婦的粉專,ᴶᴬ+設計師小夫妻日常
如果有室內設計需要的可以找他們哦
室內設計 純設計 在 嫁給 RD 的 UI Design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要人家提供專業之前,先拿出可以讓人活下去去的報酬吧。
室內設計費一坪8,000,一坪5,000,一坪3,000,打折半買半送的有之,
一坪10,000起跳至20,000也不少,甚至更高的也有,怎麼來的?。
首先,讓我們先正規的,專業的,以國際標準的,先把設計專業跟工程專業分開,比方說,平面視覺設計師專心設計平面視覺,收取平面設計費,印刷廠專注印刷品質,收取印刷費用,建築師專心設計建築,收取建築設計費用,營造廠專心蓋房子,收取營造費用,所以,室內設計專心設計空間,收取設計費用,施工隊伍專心實施裝修工程,收取裝修與管理費用,各有專業,在這樣比較正常的前提,室內設計公司單純的將設計做好,提交完整的設計圖文,以收取設計費用為主要營利。
那麼,設計費用怎麼計算,純設計公司才活得下去?
我們以台灣最常見的設計公司規模:3~5名員工,來做個簡單的成本分析。
人員薪資部分:
老闆:5萬(自己創業還5萬乾脆回去上班)
可獨立作業的設計師:4萬以上(22K是不可能的)
聽得懂在講什麼的設計助理:3萬(22K是不可能的)
靈光的行政兼財務:3萬(22K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薪資成本約15萬/月,一年13個月=195萬(一個月獎金)。
再來,
勞保約1.5萬/月
健保約1萬/月
勞退相對提撥約0.9萬/月
所以:人員延伸出來的費用一年約40.8萬。
再來,
房租:5萬(地點不好,空間也不大,還要裝修成本的攤提)
水電通訊:2萬(還不含晚上通霄開燈開空調)
所以:7萬/月,一年就是84萬。
以上195+40.8+84=319.8萬/年。(一家3~5名員工,以專業正規的純設計營利的公司,這是一定要的,在家眾與個人工作室不算)
再來,
辦公室維護費用呢?軟硬體更新費用呢?教育訓練要不要?創新研發要不要?會計師要不要?營業稅要不要? 有的沒的要不要?
這個部分依每家公司情況不一定,但肯定還有一筆可觀的帳。
那麼,成本如此,設計費該怎麼計算?設計公司才活得下去?
如果一家專業正規的純設計公司,針對一個30坪大小的空間設計,進行一個完整完善的設計流程,最少需要1.5~2個月(國外那種設計好幾年的就不談了),詳細的圖文資料製作,從溝通階段到結案所需要的圖紙,至少200張(算少的),
以3~5名員工的規模,一年最多十個設計案,否則將因延長工時而影響設計品質,以及設計思考的深度。
也就是說,一年必須設計十個約30坪大小的空間,或者一年之中總設計面積必須達300坪以上,室內設計費一坪必須以10,000計算,公司才能維持基本運轉,支付319.8萬/年的基本管銷,但是沒有獲利。
萬一一年之中的設計委託不到300坪呢?
這家3~5名員工專業正規的純設計公司就得面臨虧損。
那麼我們要問,人家一坪8,000,一坪5,000,一坪3,000也活的好好的是怎麼回事?人家不專業嗎?
真相是,
他們很專業,但是業主用不到他們真正的專業。
真相是,
業主買到的只是設計師的反射動作,然後質疑設計師的反射動作怎麼”不貼心”。
真相是,
他們必須在這樣的環境下養家活口,實在沒有餘裕,也沒有心力再講什麼專業正規的純設計了。
真相是,
他們必須壓縮”專業正規”,爭取案源,賣設計的表皮投其所好(又是工業風)。
真相是,
他們必須在一年之中努力爭取設計600坪,甚至1000坪以上,燃燒生命,沒有生活,然後缺乏生活經驗。
真相是,
他們承攬工程謀生,他們必須變成工程裝修公司,面對業主鍵盤詢價的質疑,以及面對至少一年保固的成本。
真相是,
他們的設計越來越沒有對環境的影響力,只有風格的大鍋炒(還是工業風)。
真相是,
連國內設計相關工會或協會,都認為室內設計師的業務”好像”包含裝修工程。
真相是,
國內多數設計公司的設計流程,無可奈何的必須包含工程合約的簽訂,然後設計費”打折”。
真相是,
設計費用不足以生存,必須硬承攬工程以增加公司營利的情況下,這樣要叫人家設計怎麼專業的起來。
一家3~5名員工專業正規的純設計公司如此,規模再大些的呢?
你要他怎麼發展規模?
你要他怎麼專業的起來?
你要他們怎麼談創新研發?
你要他們怎麼改善環境?
你要他怎麼跟你說設計表象只是技術,而不是設計的目的與內涵?
你要他怎麼看國外的百年+百人設計公司所設計出來的作品?
你又怎麼好意思拿國外百年+百人設計公司所設計出來的作品,來要求你委託的設計師?
有機會當業主的,理解一家3~5名員工專業正規的純設計公司,不談發展不談創新研發不員工聚餐不買正版繪圖軟體的情況下,每年的基本管銷是319.8萬起跳。
然後,搞清楚你需要設計的原因,弄清楚你需要設計的規格,親自去了解你喜歡的設計公司的規模與工作內容,知道設計與工程是不同專業,各自分工。
再然後,你就知道台灣的醜,台灣的設計”不貼心”,不是沒有原因。
轉發文章 出於 TBDC 台北基礎設計中心 作者Roy Huang貼文
室內設計 純設計 在 是否可以只請設計師畫設計圖就好不要全包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你需要的應該是純設計付依坪數設計費設計師提供設計施工圖發包可以另找工程公司或自行發包不過若是設計加施工與同一廠商施作衣般設計費可以多少折抵 ... ... <看更多>
室內設計 純設計 在 純.設計- Home 的推薦與評價
就在松山! 天啊!看來小編也要去朝聖一下才行啊! 就算不是為了洗衣服,喝杯咖啡,看看室內設計的美也值得 ... ... <看更多>
室內設計 純設計 在 Re: [閒聊] 室內設計是不是都把客人當肥羊? - 精華區ck54th122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