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上的失敗與挫折,都是靈魂上的成功與進化。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在一段不甚滿意的關係中,甚至帶有破壞性的成分,也都試著讓自己自由,卻無法解脫歸於徒勞,是為什麼呢?這種深陷於深淵不出走,卻又極力把痛苦加在自己身上,其背後的心理動力是什麼呢?我在心理治療師歐文亞隆對於死亡與精神病理學中提到的幾則故事當中找到了原因,跟大家分享。
第一個故事是48歲的波妮,她有嚴重的循環系統疾病(伯格氏病),結婚20年膝下沒有兒女,和丈夫分居10年。她先生熱愛戶外生活,是個感覺遲鈍、自我中心、獨斷獨行的人。因為波妮健康不佳無法一起出外打獵釣魚,最後棄她而去。在分居的10年中,他完全不提供波妮生活開銷,與好幾位女性發生婚外情(並且把事情告訴她),每周到她住處一兩次,為的是使用洗衣機,看看有沒有商務電話的留言,每年和他做愛一兩次。
波妮出於強烈的道德標準,拒絕在尚有婚姻關係的情形下,與別的男性約會。她一直執著於丈夫,有時一看到他就生氣,有時卻仍迷戀他。生病、寂寞、和丈夫每週一次洗衣機之訪的折磨,使她的生活越來越消沉,可是他不願意離婚,不切斷他的電話,也不終止他的洗衣特權。
結婚21年的波妮,丈夫凡事都為她做決定,他是個萬事通先生,對她非常照顧,所以在他分居之後才了解「被照顧」會限制他的成長和自信,可是知道有一個人總是在保護和救援她的感覺實在很舒服。波妮罹患癌症的疾病,即使在分居10年之後,仍然固執地相信先生在外面照顧她。當治療師催促她回顧先生不在場時的生活,她就會非常焦慮。如果他發生緊急事件怎麼辦?他可以打電話給誰?沒有他的生活實在寂寞難以忍受。
顯然他是她不用面對嚴酷現實的象徵,其實並沒有人在外面,而緊急事件是不可避免的,並沒有象徵性或真實的人可以幫她解決問題。
第二個故事是與男性有一長串令人不滿意的關係的戴洛拉,她在35歲時嫁給一個心裡不成熟常常強迫對方的人。她結婚之前曾因慢性焦慮和十二指腸潰瘍接受心理治療,婚後丈夫一絲不苟的控制,很快就使她發現以前的焦慮實在算不了什麼。
他訂下戴洛拉週末的工作時間表,早上9:00到10:15整理花園,10:30到中午到雜貨店購物等。還要她把消費金額詳細列表,監聽她每一通電話,指責她花時間和別人在一起。沒多久戴洛拉就充滿焦慮和壓抑的憤怒,可是一想到分居或離婚就感到非常害怕。
戴洛拉就像波妮一樣害怕孤獨,雖然丈夫極度限制她,她卻寧可選擇婚姻的牢籠,而不願去自由的大街。她說自己就像被拋棄的人,好像沒有適當對象的女人,四處尋找偶然邂逅的單身男子。治療時只要請他想到分居,就足以引發嚴重而焦慮的過度換氣。
第三個故事是31歲的瑪莎極度渴望結婚,建立一個家庭。她交往多年的男友屬於一個神秘的教派,這個教派教導他越少做出承諾就越能得到更大的自由,以至於他是很喜歡瑪莎卻不願與她同居或做出長期的承諾。他警覺到她的需求,她抓得越緊,他就越不願意承諾。
瑪莎一心想和他在一起,因為他不願承諾而非常痛苦,然而她對他如此著迷,無法自由離開,每次她與他分手就覺得痛苦難耐,最後還是沮喪恐慌中打電話給他。他在分手期間非常冷靜,他雖然喜歡她,但沒有她也過得很好。瑪莎對他過於全神貫注,並沒有積極尋找其他關係,她人生的主要計劃,就是設法取得他的承諾,即使依照經驗和常理判斷這個承諾不太可能發生。
瑪莎讓自己的生活受未來掌控,當治療師請她想像放棄這位不願承諾的男友會是什麼情形時,她的反應是:「63歲仍獨自吃飯。」請她解釋承諾是什麼意思,她說:「它可以保障我永遠不會獨自生活或孤獨死去,」
瑪莎一直活在將來可能孤獨的恐懼中,他就像許多精神官能症病人一樣,並沒有真正活在現在,而是在未來中尋找過去(與母親的舒適連結)。瑪莎的恐懼和需要是如此巨大,使她無法和男人建立令她滿足的關係。她太害怕寂寞,不敢放棄目前並不滿意的關係,而她的需求是如此狂亂,以至於不敢離開預期中的伴侶。
以上述三個故事中的女性來說,連結的力量都不是關係本身,而是恐懼孤獨。在孤獨中最害怕的,就是缺乏神奇有力的他人圍繞著我們,觀察並預料我們的需求,並為其提供對抗死亡命運的盾牌。所以可以很明顯的理解,死亡焦慮能夠呈現在生活中的範圍是很廣大的。
以為的感情問題,其實與生存及死亡焦慮有關。
illustrator: lost7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苗博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苗博雅 這兩天讓許多關心臺灣的朋友們擔心了,真歹勢。 首先,我要對看到媒體標題,感到驚嚇、害怕、生氣的市民朋友們說聲抱歉。 早上接到記者電話問我「網友都在罵你昨晚在政論節目的言論,有什麼回應?」 一查才知道,原來是一週前(6/7)因指揮中心宣佈三級警戒延長至6/28,政論主持人問我對於延...
「害怕死亡怎麼辦」的推薦目錄:
- 關於害怕死亡怎麼辦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害怕死亡怎麼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害怕死亡怎麼辦 在 心理師的呢喃 王映之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害怕死亡怎麼辦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害怕死亡怎麼辦 在 李黎哈哈LilyHah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害怕死亡怎麼辦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害怕死亡怎麼辦 在 害怕死亡、消失-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害怕死亡怎麼辦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 我害怕死亡。一直都是。 我以為可以 ... 的評價
害怕死亡怎麼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你是A24的影迷,那麼趁著中秋假期去看看《綠騎士》(The Green Knight, 2021)吧;如果你喜歡打中古世紀的遊戲,也可以去看看《綠騎士》,因為主角高文爵士是亞瑟王的侄子;此外,《綠騎士》果然是A24的電影,完全不會讓人失望。
《綠騎士》是部中古時期的長詩改編,是個中古騎士養成計畫的寓言書。或許你會想說,現在都21世紀了,為什麼還要看個中古騎士的故事呢?因為這部改編過的《綠騎士》可謂每個人都合適的「轉大人」寓言,看過之後,有助於自己面對人生的困境與抉擇。
#中二騎士的砍頭遊戲
片名雖為《綠騎士》,但是實際上主角卻是高文爵士(Sir Gawain),一個百無聊賴的中二,沉溺在貴族放浪的閒逸人生,不僅毫無目標,還縱慾於妓院。不過,顯然他的母親看不下去,於是施魔請來神秘的綠騎士,讓他在聖誕節當天,帶給高文爵士一項艱難任務,幫助這位中二屁孩,早日變成可靠的男人,如此,才能在將來擔起國王的高位。
這個測驗是這樣的:今年的聖誕節,綠騎士很紳士地跪在地上,獻出自己的脖子,讓高文爵士將自己的頭以綠騎士的大斧頭砍下,如此,在明年的聖誕節,高文爵士必須前往綠騎士的教堂,也獻出自己的脖子,讓綠騎士拿起大斧頭砍下高文的頭。一頭換一頭,一刀換一刀,很公平。這個協議不得商量,高文非玩不可。
.
#懦弱男人的狼狽窘狀
於是,這個聖誕節,在亞瑟王的宮殿中,高文砍下綠騎士的頭,然後繼續屁孩人生,直到隔年的冬天將近,高文必須面對現實,前往綠騎士的教堂了。此時,高文開始好害怕,他該怎麼辦呢。
於是當他開始前往綠騎士的教堂時,一路上遇到許多的磨難,一關過完又一關,整個人愈來愈狼狽,根本是跌得四腳朝天外加嚇得失魂落魄。在這整個過程,他不只有肉體的磨難,還有慾望的試煉,但是這些人性測試,高文看來幾乎都沒過關,還跌跌撞撞窘態畢露。
.
#綠腰帶的試煉
其中最著名的人性試煉,是那條「綠腰帶」。距離隔年聖誕節只有三天,剛好此時的高文被一個城堡的主人救回,不僅提供他吃住衣物,也與他玩個遊戲——城堡主人每天會出門打獵,回家時,高文要給城堡主人今天在城堡中發現的東西。
此時,長得很像高文在妓院喜愛的那個女孩的城堡夫人,性感地來到他的房間,給他各式各類的誘惑。第二天早上,城堡夫人送給高文一條綠腰帶,說這綠腰帶具有魔法,可以抵擋任何危難。對於高文來說,這可是個好禮物啊,繫上這條綠腰帶,就可以不怕綠騎士的大斧頭了。於是高文視之如寶——同時暗示高文沒有勇氣面對諾言與死亡。
.
#控制不了自己身體又怕死
不過,「護身符」只是綠腰帶的表面意思,更深層的意義是慾望,這是在測試高文是否能夠克制自己的慾望,是否能當自己慾望的主人。可惜的是,高文沒有通過測驗。
更糟糕的是,當高文來到綠騎士的城堡時,已經跪在綠騎士面前的高文,嚇得發抖,不斷想要逃跑,他完全沒有勇氣面對綠騎士的那一刀。
.
#領導者的心理素質
或許你會想說,到底這麼莫名其妙的砍頭遊戲,是要測驗什麼呢?——勇氣、節制慾望、誠實、與承諾——這些都是成為一個國王/騎士的必要心理素質。
高文必須接受綠騎士的考驗,因為他將來必須扛起國家的安危興衰,肯定要有足以撐起這個工作位階的心理素質,就如同《沙丘》(Dune, 2021)的王子保羅,也是需要經過歷練,才能成為國王。
.
#缺乏歷練無法轉大人
《綠騎士》在故事的後半段,有透過高文的幻覺,預視沒有通過考驗的自己,未來將會成為什麼模樣,結果,沒有通過「心理素質測驗」的高文,後來變成一個懦弱又承擔不了責任的國王,不僅保護不了自己曾經喜歡的女人(妓院的女孩),保護不了自己的孩子(兒子戰場上死亡),保護不了自己的國家(王國被攻破),也獲得不了人心(連自己的母親都背離自己)。
於是,要成為一位王者,必須擁有很崇高的心理素質,信守承諾是首要條件(赴約綠騎士),接著必須節制慾望(不受城堡夫人誘惑)、也要待人誠實(不對城堡主人隱瞞綠腰帶),最後,還必須有視死如歸的勇氣(跪下獻出脖子給綠騎士)。
.
#轉大人的心理素質養成術
經過一千多年,《綠騎士》的轉大人養成術,至今仍舊不落伍。想成為一位讓人尊敬的領導者,勇氣、節制慾望、誠實、與信守承諾,都還是成為一位有擔當人物的必要條件。
當然,今日的轉大人養成術,不僅是男性/騎士的功課,許多女性也都願意接受挑戰,戰勝自己的懦弱,而成為領導者,這也是為何電影在最最後面,會出現一個戴上王冠的女孩。
.
.
害怕死亡怎麼辦 在 心理師的呢喃 王映之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封寫給未來的信》📝
#台北市心理健康衛生中心
#專欄 #生死 #面對死亡 #道別
✏️有病人告訴我:#死亡最可怕的,不是生病的辛苦,也不是失去現在所擁有的一切,而是再也沒有了未來。沒有未來意味著,無法再參與、無法得知、無法見證、無法創造關於自己與他人以及世界的任何點滴,是一種無以言喻的可怕與空虛。我們總以為,還有明天,而且明天自然會來臨,然而當面對死亡的事實即將發生,該如何面對?
🔖寄不出去的名信片
三級警戒降級後的周末,我和先生帶著女兒到城市近郊的山裡走走。走進山裡,來到一個頗知名的紫色森林園區,園區裡用花草、用香氣、用裝置藝術以及心靈活動營造著讓人心靈鬆緩的氛圍。在蜿蜒向上的花園步道左側,有幾個目的地不同的信箱,可以讓旅人在明信片上寫下隻字片語,把心意寄送到心之所向的目的地,有人想寫給友情、有人想寫給愛情、有人想寫給自己...當心思化為文字被手寫在紙上,就像看不見的意念幻化為具體而有溫度的物件,能真實切意的被感受。再往上走一點,來到了年輪郵局,是可以指定明信片要寄往哪裡的地方。然而,有一面牆上卻放滿了沒有寄出去的明信片,其中有張用娟秀的字體書寫的吸引了我的目光,店員說:「這面牆,是留給那些『寄不出去』的明信片。」。
誰會寫一封寄不出去的明信片?那該是沒有對象可以收件吧!那張娟秀字體的,是一位媽媽寫給女兒的信。她的女兒還未出世,母女尚未謀面就過世了。信裡寫著:「從妳來到我的生命,我沒有一刻不想像著妳的樣子,以及未來我們一起生活的一切畫面,那會是多麼的美好,可惜,妳提早離開了。雖然我沒有真正見過你,但妳真實存在過我的身體裡,謝謝妳曾經來過我的生命,我永遠會記得妳,會想妳,並且帶著對妳的愛,繼續過未來的每一天。」這位媽媽,寫了一封寄不出去的信,緬懷她那沒辦法參與她未來的女兒,然而,這封信延續的雖然不是生命本體,但 #未出世的孩子卻以媽媽記憶裡愛的形式參與著媽媽的未來。
📥一封寫給未來的信
一樣是一封寫給女兒的信,曾經有個病人,是因為自己要提前離開寫了一封寄往未來的信。
一位單親媽媽因為癌症末期住進5A安寧病床,那是在走廊的底端。那段時間,常常可以看到她漂亮的兩個女兒出入5A,只要有空,就到病房陪媽媽。
有天下午,看她一人在病房,我約了這位媽媽出來大廳曬曬太陽活動,也藉這個機會跟她聊聊天。她有著纖細的身體,但是兩隻腳因為腫瘤壓迫的關係,水腫地好嚴重,光從病房走到大廳,足足花了十幾分鐘,但她一個聲響都沒吭,看她皺著眉、咬著牙走的樣子,渾身散發出一種堅忍的生命力。我好奇這樣堅忍的女人,怎麼面對她的生命以及即將來臨的死亡,甚至是還有兩個年輕的女兒,身為母親的她心情如何,有跟女兒談生死?又該怎麼安排身後?
她坐上大廳的按摩椅,揉捏模式的力道剛好提供了疲憊的身體一個溫柔的承接,淋巴水腫的雙腳不適合按摩,只得把腳抬高,讓體液回流,稍稍緩解雙腿的沉重感。大概是這個輕鬆舒服的氛圍,我和她自然而然地聊了許多,她告訴我,現在的她,有種身經百戰後的坦然,但她曾經非常的不甘願,老天為什麼要這樣硬生生地把眼看逐漸要好轉的生活又給剝奪。單親的她,辛苦養育兩個女兒,一個剛出社會,一個還在念書,都還不是讓她能真正放心的時候,而且她曾經跟大女兒約定好,要牽著她的手走紅毯。聽上去很八點檔的戲碼,在病人身上真實發生。來到安寧以前,她用「#死纏爛打」來形容自己的抗癌歷程,什麼方式只要能多活一天她都願意,因為,她寧願這麼辛苦,只要一息尚存,她就有機會達成跟女兒的約定。
她,就是那個什麼都不怕,就怕沒有未來的病人。
怎麼辦呢?她又怎麼會願意來到安寧呢?解鈴還需繫鈴人,是她的大女兒,不忍心媽媽這樣受苦,出聲喊停。一次,在兩個療程中間的休息空檔,大女兒約她到陽明山二子坪步道走走,那裡是她們母女三人「女生約會」的秘密基地。體力不如前沒關係,對她來說,女兒才是一直以來她努力的動力,女兒也是她幸福的來源,只要能再跟女兒相伴走走,都是老天眷顧了,她心想:「我會繼續努力的!」,可不料,女兒卻向她開口: 「媽,#不要再這麼努力了…」,「妳這輩子都在為我跟妹妹而努力,#妳都沒有好好為自己過,現在明明已經很辛苦了,但妳卻覺得不夠還要繼續努力,妳覺得妳在努力,我看著卻像在折磨妳自己…妳這樣,我不捨得…我很希望妳是牽我走紅毯的人,但比起這個願望,我更希望未來的每一天,換我陪妳開心的過…只要妳不要再這樣受苦就夠了…」。她說她當下震驚的無法思考,她從未想過自己這樣努力反而給女兒帶來壓力,而且她真的從未想過什麼叫做為自己,那一天,她們幾乎再也沒有對話地下山。
幾天後,她想通了,牽手走紅毯只是儀式,但當自己好好過生活不讓女兒擔心、#可以更勇敢的面對生死,這才會是留給女兒真正的禮物。於是,她決定,善待自己的身體、珍惜自己的日子,好好治療但不苟延殘喘,直到了需要停止的時候,就把自己交給安寧團隊,再不舒服,都還能積極爭取有品質的生活,而身後就在陽明山花葬吧!她說:「這樣只要女兒想我,就到陽明山,就能想到我們『女生的約會』,去那裡看媽媽,也看看山林,就不會那麼悲傷了!」然後,她提筆寫了一封給女兒的信,她沒告訴我信的內容,但她說,那是一封寫給未來的信,待女兒要結婚時再看,裡面有留給女兒的結婚祝福。如此,她就不怕沒有親身參與到女兒的婚禮,因為她相信,她的祝福,會被女兒牢牢記在心底,永遠永遠…。
🕊心理師的呢喃
這個故事聽上去很美,而我真正想傳遞的,是人類在 #面對死亡恐懼的心路上每個人有不一樣的坎,但都一樣脆弱無助。然而, #人類的心靈有尋找出口的能力;如同故事裡的女兒看見母親的受苦而萌生與母親對話的勇氣,這是一次冒險,但也帶來改變,讓母親用不同的方式面對自己的害怕,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而我們被感動也覺得美好的,正是他們因為愛彼此而來的勇氣與智慧,在最後留下一個有亮點的生命故事。
#歡迎追蹤我的IG
#hearinnervoice
#心理師的呢喃王映之心理師
害怕死亡怎麼辦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苗博雅
這兩天讓許多關心臺灣的朋友們擔心了,真歹勢。
首先,我要對看到媒體標題,感到驚嚇、害怕、生氣的市民朋友們說聲抱歉。
早上接到記者電話問我「網友都在罵你昨晚在政論節目的言論,有什麼回應?」
一查才知道,原來是一週前(6/7)因指揮中心宣佈三級警戒延長至6/28,政論主持人問我對於延長三級警戒,會不會有「防疫疲勞」?。
我講了一句「我講一個比較慚愧的啦,其實全國20幾個縣市民眾,現在是一起陪雙北在坐牢。」
這句話在6月15日晚間,被熱心網友擷取出來,引發很多議論。
媒體直接下標「苗博雅:全國民眾跟雙北一起坐牢」確實很聳動,只看這一句,很可能會誤以為我在批評台北市民。
所以,我能理解打來辦公室飆罵髒話、嗆聲、斥責的人,大家都是希望台灣能早日走出疫情的陰霾。
有些市民朋友感覺被傷害,今天我也在反省,當時是否不該這麼直白?
如果我說「我很慚愧,台北市政府防疫的基本功沒做好,疫情還在延燒,必須全國延長三級,大家要一起撐下去」是不是會更好一點?
我整段發言的脈絡很清楚(請參見逐字稿)。我的訴求就是「台北市政府要做好防疫基本功」,絕對不是責怪市民朋友。
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在台北生活成長。我對這座城市的感情,絕對不會比市府高層少一分。
這一個月以來,我眼看台北市民,以及全國民眾,為了配合防疫,讓自己的生活大亂,讓生計逐漸窒息,但北市府高層的防疫作為每況愈下,還不斷演出自我感覺良好的政治表演秀。我必須承認,我真的很憂慮,很著急。
進入三級警戒以來,我收到民眾的求救陳情,一天比一天更多。
一開始是確診者得不到醫療、接觸者無法做篩檢、接觸者沒有隔離四處拋拋走;接著是停課不停學沒配套,家長快要崩潰;長輩確診、全家隔離,病人小孩沒人照顧;做小生意的、餐飲業、服務業、打零工的、藝文工作者存款逐漸見底,不知怎麼撐到六月底,更不用說封到七、八月該怎麼辦……
為什麼會用「坐牢」來形容?因為我在基層接觸到的一般百姓,已經苦不堪言了。
種種問題,市民四處求救,沒有答案,我們也只能盡力幫一個算一個。
也正是因為每天都接到各種真實的求救訊息,我才看得更清楚,每天市府光鮮亮麗的記者會背後,各種令人心痛的真相。
在政論節目上,因為時間有限,無法完整論述(後面要批判中央的紓困政策也被剪掉了)。謝謝熱心的網友,讓我有機會可以講得更清楚。
進入三級警戒後,我收到許多陳情是,有人確診,但同居的密切接觸者卻未被立即隔離,也沒有做篩檢。過了三天、五天、七天,最長甚至九天,才收到隔離通知書,而直到隔離期滿,都無法做篩檢。
匡列、隔離、篩檢是早已執行一年半的防疫基本功。但台北市的執行面,卻在三級警戒後出現大問題,造成「應隔離,未隔離;應篩檢,未篩檢」的漏洞,不只使台北疫情繼續悶燒,外溢造成外縣市群聚感染,甚至還不幸有死亡案例。
看著市長一下子說「沒辦法做疫調」,後來變成發明一堆新名詞。但更誇張的是,實際的作法跟市長在記者會的說法,還是不一樣。這麼重要的基本功,實際執行亂成一團,怎能不著急?
例如,市場攤商陳情希望市府提供資源,協助人流管制。但市府執意使用「攝影機照市場、神奇機器」等無效方法,對議員反映的民意充耳不聞。疫情較不嚴重的外縣市都紛紛實施分流管理,台北市硬撐到6/6才宣布實施市場分流。人流管制的基本功,做得這麼慢,令人匪夷所思。
例如,為了避免確診者遭遇「沉默缺氧」而急速惡化甚至重症死亡,中央早就宣布在中央的集中檢疫所,提供輕症、無症狀患者自我監測的血氧機。我跟市府爭取,希望緊急採購血氧機,讓台北市集中檢疫旅館的確診者自我監測,保護市民的生命。但市府的回應沒有採購計畫。市府募款超過三億,但連血氧機都不想提供給確診市民,這怎能讓人不錯愕?
例如,市府天天在記者會上要求「要疫苗」。但事實是台北市的疫苗施打狀況連連,許多有資格的第一線醫護、前三順位人員打不到,市府無法幫忙解決問題,來找議員求救。台北市獲配的疫苗數量明明足夠前三順位人員施打,但有資格的人打不到。原來疫苗管理的基本功是花拳繡腿。
之後更糟糕,甚至發生沒資格的大規模特權插隊。這怎能不讓人生氣?
例如,75歲以上長者施打疫苗,明明既有的里鄰催種系統可以順利完成,但市府高層堅持己見,錯失提早動員民政、社政單位的機會,導致基層人仰馬翻,民怨高漲,幫忙打疫苗的醫護,還要幫忙做市府沒做的行政工作。
很多台北市民不知道,市府許多單位(包括衛生局)的人員,每天都要「看記者會市長講了什麼」才知道政策細節,才知道明天要做什麼事情。市府橫向聯繫出這種狀況,能不心急嗎?
種種求救訊息,我們團隊每天都發揮100%的努力,在我們的職權範圍內幫忙解決。
但是還有太多事,需要市府才能解決,懸而未解。
民眾為了配合防疫,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但負責指揮調度的市府高層,還在自我感覺良好,基層事倍功半,累死小公務員和基層醫護
雙北市民,全國民眾,都是三級防疫的受害者。其他資源較少的縣市,都逐漸壓制疫情,而資源最豐沛的台北市政府,防疫表現竟然每況愈下,民怨越堆越高。身為台北市議員,我真的很生氣,也很慚愧。
議員的工作,就是指出應該改進的事情,強力要求市府改進。
我必須承認,「全國民眾陪雙北坐牢」是帶有情緒的,是對台北市政府的恨鐵不成鋼。
全國人民都這樣配合防疫了,台北市政府卻指揮失能,沒有發揮應有的防疫戰鬥力,這樣對人民公平嗎?
台北人不是自私的,全國同胞都是我們的手足。「同島一命」是真的,它不是要全國人民包容台北市政府做不好的藉口,而是更應該強力要求鞭策台北市政府做得更好的理由。
台北的圍堵殲滅必須成功,全國的經濟活動才能恢復正常。這是實話。
苗博雅只有一人,沒有大政黨做靠山,也沒有網軍。我的團隊每天所做的,都是在想怎麼幫忙民眾,協助市府漏接的需要幫助的人。
明天開始,我的團隊要繼續將100%的精力放在處理民眾的求救訊息,為民眾解決問題。所有政治口水,不再回應。
如果你還是很生氣,我很抱歉,如果攻擊苗博雅,可以圍堵病毒、壓制疫情,那請盡情攻擊我。
但我希望大家不要在電話中對我的員工飆罵髒話。我講的話,我負全責。我希望我的團隊可以把全部的心神,拿去幫助市民。
非常感謝支持我、愛護我的朋友們,我會繼續努力,不會辜負大家的盼望。
----
更多問政影片,請訂閱阿苗的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加入苗議員Line好友
👉 https://lin.ee/fIqp8Sm
陳情意見信箱
📪 tcc10717@tcc.gov.tw
陳情服務電話
☎️ (02)2729-7708 #7046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害怕死亡怎麼辦 在 李黎哈哈LilyHah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林安泰診所Podcast
今天想要跟大家聊一下,死亡的想像,你是逃避不談,還是從未想過?今天這集我們都分享了一些我們參加過的喪禮,還有對自己未來喪禮的想像,不管是你是什麼宗教,死亡都是我們的最後一步,害怕嗎?來聽聽我們怎麼說
▷▶︎ 更快的找到你的重點
▷▶︎ More 林安泰診所Podcast
----------------------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ly.hahahahana/
▪︎ Email: [email protected]
(人生有問題?感情有障礙?留學怎麼辦?工作好辛苦?都歡迎來信告訴我們,讓林安泰診所將提供你一張絕無僅有的處方簽)
▷▶︎ About 林安泰診所Podcast
---------------------
兩位歐洲留學生-李黎、哈哈
與在台灣打拚生活的貧男賽賽
分享各自生活與社會的大小事,試圖緩解文化衝擊,療癒身心。
歡迎與我們一起,幹話100,掛號200,就在林安泰診所
▷▶︎ Here 林安泰診所Podcast
---------------------
▪︎ Firstory上面可以找到各個平台喔!
https://open.firstory.me/user/linantai
害怕死亡怎麼辦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小鬼黃鴻升驚傳猝逝!奪命巧合曝光死因?
👉https://youtu.be/g95KpodrEiw
命理師震撼預言!黃鴻升注定難逃死劫?
👉https://youtu.be/PtcJggKWCfs
名字決定命運?林正義洩天機感應死期
👉https://youtu.be/wevBiazifJg
小鬼猝逝有跡可循?驚人病史震驚全場!
👉https://youtu.be/jfWtQU7d4BU
分段重點
00:00 開場介紹
01:59 小鬼四千多萬房子變遺產,怎麼辦?
08:05 從沒交集的生母,卻能分一半財產?
13:54 生父回來分遺產,媽媽落得沒房子住?
19:42 獨居在樓中樓,害怕自己被遺忘?
25:45 求救演習,假裝昏倒測試幼女!
28:50 猝死新聞不斷,大家開始安排後事?
36:06 一直單身,只好跟藝人小鐘私訂終身?
37:51 把遺產留給好麻吉,行得通嗎?
44:36 男女朋友共持有房子,有風險?
48:06 跟男友共買房子,卻有可能被趕出家門?
51:30 看到名人獨自猝死,單身族憂慮?
53:19 陪伴終年的老伴,最後遺產都拿不到?
56:18 一次胸痛,才驚覺遺產應該分給她!
1:02:08 遺產只想留給某一位孫子,有可能嗎?
1:04:45 自己一個人去開刀,開始重新思考人生!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黃鴻升 #小鬼 #猝逝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0
害怕死亡怎麼辦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 我害怕死亡。一直都是。 我以為可以 ... 的推薦與評價
朋友的老公過世了,我不敢去她的留言按讚,或其他的表情符號;朋友的家人過世了,我不知道如何去安慰對方;朋友的毛孩子死掉了,我不敢去看那些傷心的文字;朋友的朋友的 ... ... <看更多>
害怕死亡怎麼辦 在 害怕死亡、消失-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應該說從以前就知道死這件事,但是從來沒有很認真的去想自己消失了會是怎麼樣的一件事。想到的當下我胸口就會很痛很痛,是一種從來沒有的、極致的害怕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