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讚美之泉 - 2021 夏季 #創意敬拜課程】
參加了連續四星期的親子兒童敬拜
孩子愛❤️擊鼓🪘跳舞💃🏻學習
❤️悅悦妹妹老六穿的紅色敬拜t shirt 🎽是老大三歳穿的😱😱😆!留到現在!穿了幾個孩子😆😆老大巳16歳啦😆👍🏻我珍而重之,keep 得好好😄😄
我的灰色Tee 是之前我跟大女去台灣巡迴敬拜演唱會買的❤️❤️
感謝讚美之泉同Celine 一直的服侍👏🏻👏🏻期待跟大家再去 #台灣 #巡迴敬拜👍🏻👍🏻
*****
🌟香港讚美之泉2021夏季將推出一系列創意屬靈課程,除了Zoom線上課程外,更將舉辦久違的 *實體課程*!歡迎幼稚園至小學的孩子參加,用不同的方式讓孩子們從活動中認識自己是天父的創造,更多發掘天父賜給孩子的創意!🌟
🌟【最新主打課程】
1️⃣ 聖經誦讀夏令敬拜學校:課程設有粵語、英語及國語班。學習用不同語言去誦讀天父的話語,更多明白天父的心意。
*英語及國語聖經誦讀部份由讚美之泉加州同工教授*
2️⃣ 擊鼓跳舞讚美祂-親子敬拜班:是次課程讓家長可以與自己的孩子一同學習敬拜天父,興起一個又一個的家庭祭壇。
3️⃣ 手作大爆發:課程將透過藝術創作,讓孩子親手整作專屬他們的作品,呈現天父給他們的恩賜和領受。
🌟【創意藝術課程】
小小唱家班 / 唱家班Jr. / 來歡呼創意廚房 / 經文隨畫 / Ukulele班
🌟【上課方式】
是次夏季課程分別有【實體】及【線上】課程選擇,幫助大家不受空間限制,在任何地方也能開心學習!
📌詳情及報名:https://children.sop.org/2021hk-sum/
期待與大家相見🙌🏻
#SOP #streamOfPraise
#六個小孩的媽媽 推介
Korbut Wong
家庭祭壇經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跟大家分享昨晚發生在我們家的小故事⋯
昨天晚餐後,外子邀約我來一場悠閒既小浪漫的戶外散步,兩姐妹騎腳踏車陪我們(題外話:#女兒真的很貼心),在借車的時候,苡恩在ubike的提籃前發現了一張寫著「耶穌愛你」的卡片,我不騙大家,當時苡恩看到這張卡片,她說不出話又睜大雙眼,那感覺像是我們發現寶藏一樣驚訝又雀躍,原因就在於她知道上帝在對她的心說話⋯⋯
這次學校久違的運動會,苡恩被老師指派在年級接力賽跑中,要代表班上擔任第一棒的選手,苡恩本身就是個喜歡運動的孩子,剛開始接到任務時還很輕鬆面對、也會找時間自主練習跑步,還經常問爸爸「怎麼樣可以讓自己跑得更快?」,喜愛運動的爸爸,除了跟孩子分享跑步訣竅,也會親自教她預備起跑的姿勢,在預備的過程中,感覺得出來她是沒有壓力、很自在的,只是越到後面越接近預賽時間(就是明天)就開始很多的懷疑自我、控訴自己、否定自己,深怕不小心就會讓全班失去進入決賽的機會⋯看見孩子的樣子,不禁讓我想起自己好像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也是一樣,但這跟那張卡片有什麼關係呢?
在聽到她想主動放棄接力賽第一棒選手時,我們除了能擁抱、安慰與鼓勵,第一件事就是先帶她禱告,求上帝來安靜她焦慮不安的心,並透過禱告的方式尋求上帝,求主加添孩子更多的力量與信心,要相信上帝與我們同在,所以當她發現這個卡片的時候,苡恩就立刻覺得這可能是上帝透過別人要來告訴她「其實耶穌基督祂一直都在」⋯
更哈利路亞讚美主的是,昨晚睡前在進行「家庭祭壇」全家一同禱告時,我隨意打開手機app與外子、孩子們分享的這段經文「腓立比書三章13節」:『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我就跟苡恩分享,寶貝!妳看上帝正在跟我們說不要害怕,往前努力,祂始終都在唷!其實,在鼓勵孩子的當下,我們不也是同樣得到了安慰😌
當我們長大後,好多時候就得獨自面對生活中,大大小小不同人事物帶來的煩惱,經歷很多懷疑自己的時候,但認識上帝後我們不是不用面對那些壓力,而是祂讓我們在這些階段過程裡還能帶著祂賜給我們的信心、盼望與力量去面對,甚至將一切的責任交托給祂☝🏻因為祂會替我們妥善安排,因為祂在我們身上一定會有最美好的計劃✝️
大家說是不是超級超級阿門❤️🥰✝️☝🏻
#維尼家族的幸福花園 #感謝讚美主
家庭祭壇經文 在 Simon Chang 張 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 #小日子五月號 #張雍 創意現場專欄】
#07 伊拉克修道院的甜豆湯 / 對最細微的美好心存感激
text & photo by Simon Chang 張雍
今年三月二十一日,我在伊拉克北部庫德斯坦自治區的聖馬修修道院 (Monastery of St. Matthew), 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的修道院肅靜地鑲嵌在艾爾法山 (Alfaf) 海拔 820 公尺高的山脊間,西元 363 年的羅馬帝國,為了逃離當時反對基督教信仰的君士坦丁王朝皇帝朱利安二世 (Julian the Apostate, AD 330-363) 的迫害,一群來自 456 公里之外、今日土耳其東南部庫德族古城迪亞巴爾克 (Diyarbekır) 的隱修士們來到了伊拉克北部尼尼微省 (Niniveh Province) 地勢崎嶇險峻的山區,就在羅馬帝國最後一位崇信多神信仰的皇帝朱利安二世遠征波斯薩珊王朝 (Sasanian Empire) 身亡沙場的同一年,聖馬修與其他隱修士及僧侶夥伴們開始著手興建這座現存最古老的敘利亞東正教 (Syriac-Orthodox) 修道院。2014 年起,為期兩年的時間,伊斯蘭國 (ISIL -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 的極端勢力掌控了僅二十公里之外的摩蘇爾 (Mosul) ,修道院面臨了史無前例的威脅。在修道院已有十四年資歷的神父約瑟夫 (Father Yousif Ibrahim) 在那遠眺整個摩蘇爾城區的天台上回憶道: “伊斯蘭國的軍隊當時就在前方六公里處的前線伺機突擊修道院,鄰近幾座主為基督徒聚居的伊拉克城市如巴胥卡 (Ba'ashiqah) 和巴特拉 (Bartella) 等地,教友們早已舉家逃亡至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境內的庫德斯坦自治區或我們修道院裡,被居民們遺棄的城市只剩下教堂裡殘破的聖像、未爆彈與瓦礫…” 當憶及幾年前伊斯蘭國才在修道院週邊虎視眈眈的情景時,神父約瑟夫的神情頓時顯得深陷在那駭人的時空裡,“我們曾經一度同時收容了超過七十個來自摩蘇爾的難民家庭,伊斯蘭國只給異教徒兩個選擇:改信伊斯蘭教不然就取你性命。正當 ISIS 軍隊黑色的旗幟在對側山頭陸續集結時,不消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們便緊急疏散了所有的家庭、安排前往較安全的庫德斯坦自治區,我自己則帶著修道院裡珍藏的古物、聖像與禮拜儀式用的聖器和先前隱修士與主教們所留下來的珍貴手稿,趕緊驅車前往庫區首都阿爾比勒 (Erbil),當時幾位修士決心留守修道院,甚至替可能的殉教做了準備…” 教士們向聖馬修祈求保護的禱告終獲回應,庫德斯坦自治區軍隊及時趕到,與伊拉克政府軍聯手阻擋了伊斯蘭國極端聖戰士 (jihadist) 的染指,讓擁有千年歷史的基督教聖殿免於戰火的蹂躪。
耳邊傳來晚禱的鐘響,祭壇上僧侶們正以阿拉伯文和敘利亞語 (Syriac language) 虔誠地唱誦著晚禱經文。莊嚴的鐘響佐以修士們深沈幽微的嗓音,像極了來自另一個更古老、更遙遠世界的樂音,撫慰著長年為戰火試煉的信仰與心緒,正昇華成一縷縷傍晚修道院裡常見的山嵐輕煙,悄悄然從深鑿於山壁間的古老禮拜堂向外散去、穿越了以馬賽克石紋鋪飾的迴廊、依序填滿山巒間千年前隱修士們靜閉修行的大小洞穴、再順勢飄往山腳下大部份居民已遷離僅剩零星幾戶正晾曬著新洗衣物的院子裡。陣雨方停歇,空氣裡滿溢著西線無戰事的清新、對於眼前生活充滿感恩的喜悅更沁透著人們每一次的眨眼與呼吸。陸續歸巢的燕群忙著簇擁在鐘塔裡,雀躍的鳥鳴附和著教堂內彷彿海潮輕拍修道院山脊的晚禱祈曲。天台上原先忙著自拍的訪客們早已遠行,前方是伊拉克第二大城摩蘇爾華燈初上的夜景,戰後城市的供電不甚穩定,從修道院這邊望去,城市光點以那虛弱的電壓、摩斯密碼般低調地向外人暗示著掙扎依然持續的心情,眼前這座經歷了太多苦難、居民四處逃散的城市正趁此和平的空檔大口地喘息...
修道院裡沒有網路手機亦無收訊,恰好讓自己有機會專心傾聽眾多不可思議的故事與眾人當下的心境、並感受這裡人們與其信仰及簡單生活那如此誠摯且緊密的聯繫。修道院的警衛與養蜂人邀我一同晚餐,他們也都是逃離伊斯蘭國迫害的虔誠教友,負責修道院食膳的夫婦準備了米飯、番茄甜豆湯與炸蔬菜,是這趟旅行最美味的一餐,每一口咀嚼皆好似某種難得的福氣。神父替我在教堂邊留了個小房間, 即便是個不能再簡陋的空間,我將永遠記得在聖馬修修道院的那個夜晚 - 在那滿是破洞的長椅軟墊上,我像個初生嬰兒般睡得安穩香甜;生平首次體驗到人們口中的”和平”居然那般具體真切地近在眼前 - 來自宇宙深處的善意如此慷慨地將修道院裡的人們與自己一同給擁入懷裡,山丘後邊的 ISIS 的旗幟已不見蹤影,留下的是對眼前生活所有細微的美好皆心存感激的訊息。
23/03/2019, Mar Mattai monastery, Kurdistan, Iraq.
© Simon Chang 張 雍
(全文刊於五月號小日子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