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所愛,好好的活一次】
去年聖誕節我在粉絲頁舉辦了一個心想事成的贈書活動,請大家寫下自己最想要的一本書,後來兩個梯次贈書合計共送出了一百多本書。
當時,我把一百多本贈書盡可能都速讀過一遍,而其中有一本叫做《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它是一百多本書當中最特別的一本(面積最大),也是唯一的一本繪本。
這是已故作家佐野洋子的一本經典故事繪本,在我拿到的時候已經累銷超過300萬冊,如果看過的人都哭過一次,那麼這本書應該讓人們哭過300萬次了。
今天我去逛誠品,發現這一本書恰好是這個月份誠品活動的主題,你到誠品每一間店(包含誠品網路書店)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活動看板上,應該就會是這一隻活了一百萬次的貓。我再拿起那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繪本,看完,再多哭一次(所以至少是300萬零1滴眼淚)。
我並沒有為任何商業利益推薦這本書(也未與出版社或誠品聯繫),但只是想分享我的讀後心得:有人說結局好淒美,有人覺得結局很溫馨,這端看每個人的人生體悟的不同。每一個心靈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不同體驗的需要、有著不同的使命,但是這一本書顯然引起許多不同心靈層次者的共鳴。如果想了解故事的內容,可以瀏覽以下說書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i6O0swX-u8
今天我翻閱或瀏覽的以下幾本新書我都很喜歡,僅供大家參考:
1. 《寂寞博物館:20段名畫旅程,收留你說不出口的憂傷》,作者謝哲清,圓神2019/01/04出版。
2. 《藝術的法則(二版):101張圖瞭解繪畫、探究創作,學習大師的好作品》,作者基特.懷特,木馬文化2019/2/27出版。
3. 《之間:誠品創辦人吳清友的生命之旅》,作者吳錦勳,天下文化2019/3/12出版。
4. 《傳說(附蔣勳說佛經故事CD)》,作者蔣勳,聯合文學2019/3/18出版。
5. 《你的善意,是孩子的光:有教無淚,從愛出發,神老師的陪伴全教養》,作者沈雅琪,平安文化預計2019/4/8出版(我僅看到內容簡介與目錄,但總覺得現代爸媽有需要看)。
❤️以上寫給每一位VIP好友們,Very Intelligent People.
❤️感謝已故的誠品創辦人 吳清友先生,感謝您豐富了許多熱愛閱讀者的心靈.
願善良、紀律、智慧與您我同在!
#感謝誠品創辦人吳清友
#我愛佐野洋子的繪本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型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無業配
寂寞博物館心得 在 安納金 國際洞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你所愛,好好的活一次】
去年聖誕節我在粉絲頁舉辦了一個心想事成的贈書活動,請大家寫下自己最想要的一本書,後來兩個梯次贈書合計共送出了一百多本書。
當時,我把一百多本贈書盡可能都速讀過一遍,而其中有一本叫做《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它是一百多本書當中最特別的一本(面積最大),也是唯一的一本繪本。
這是已故作家佐野洋子的一本經典故事繪本,在我拿到的時候已經累銷超過300萬冊,如果看過的人都哭過一次,那麼這本書應該讓人們哭過300萬次了。
今天我去逛誠品,發現這一本書恰好是這個月份誠品活動的主題,你到誠品每一間店(包含誠品網路書店)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活動看板上,應該就會是這一隻活了一百萬次的貓。我再拿起那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繪本,看完,再多哭一次(所以至少是300萬零1滴眼淚)。
我並沒有為任何商業利益推薦這本書(也未與出版社或誠品聯繫),但只是想分享我的讀後心得:有人說結局好淒美,有人覺得結局很溫馨,這端看每個人的人生體悟的不同。每一個心靈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不同體驗的需要、有著不同的使命,但是這一本書顯然引起許多不同心靈層次者的共鳴。如果想了解故事的內容,可以瀏覽以下說書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i6O0swX-u8
今天我翻閱或瀏覽的以下幾本新書我都很喜歡,僅供大家參考:
1. 《寂寞博物館:20段名畫旅程,收留你說不出口的憂傷》,作者謝哲清,圓神2019/01/04出版。
2. 《藝術的法則(二版):101張圖瞭解繪畫、探究創作,學習大師的好作品》,作者基特.懷特,木馬文化2019/2/27出版。
3. 《之間:誠品創辦人吳清友的生命之旅》,作者吳錦勳,天下文化2019/3/12出版。
4. 《傳說(附蔣勳說佛經故事CD)》,作者蔣勳,聯合文學2019/3/18出版。
5. 《你的善意,是孩子的光:有教無淚,從愛出發,神老師的陪伴全教養》,作者沈雅琪,平安文化預計2019/4/8出版(我僅看到內容簡介與目錄,但總覺得現代爸媽有需要看)。
❤️以上寫給每一位VIP好友們,Very Intelligent People.
❤️感謝已故的誠品創辦人 吳清友先生,感謝您豐富了許多熱愛閱讀者的心靈.
願善良、紀律、智慧與您我同在!
#感謝誠品創辦人吳清友
#我愛佐野洋子的繪本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型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無業配
寂寞博物館心得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轉貼分享】老年的退休規劃?年輕時邊享受邊理財才是王道。
...
年輕時邊享受邊理財是王道。
有多少就享受多少,不要一直忍耐為未來,平均一點各半,讓所有的日子都能精彩、能回味。
---(以下為原文結語)
或許是受這些老太太的影響,我對於退休規劃這件事特別熱衷。在做了許多功課、聽了許多故事後得出幾個心得:
1. 養兒防老不是萬靈丹,但在某些時候特別奏效。除非你抽到生下王八蛋孩子的下下籤,多數人的老後生活,孩子佔了很大比例的支持(經濟+精神+照料)。
2. 人算不如天算。你想著不要拖累家人、要認真存錢、買保險,這都是你無災無難的情況下去做的,災難一來,立即進入貧窮線。所以,趁年輕節儉地開心過好每一天,哪天老了窮了殘了,至少老娘曾經快樂過(我決定明天要去博物館,花最少錢看最多東西)。
5. 你問我那該怎麼辦?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件事:人勝不了天,但能做到管理風險。收入多元化是降低風險,找個高收入又穩定的人結婚是分散風險,年輕時邊享受邊理財是王道。
6. 別整天滑著 IG 羨慕別人的美好生活,多想想你自己的人生。同時,別害怕談論貧窮。我發現很多人怕極了這話題,只想看看美景聊聊美食,開心就好。你現在用逃避現實換來的開心,老後是要還的。面對現實與追求快樂,不衝突。
貧窮系列文第二集來了,今天要聊的是老後貧窮。
前幾日收到大樓管理員的來信通知,咱們大樓因去年維修費用高,住戶每月所繳的物業管理費不足以支付,故將一次性徵收一筆約莫 $1500 鎂的維修費。
我收到帳單後扶了一下心臟,這筆錢可以買多少隻唇膏啊!(心痛)但很快看開了。有產階級不好當,租房買房各有利弊,承擔便是。
外出回家後,一走出電梯遇見鄰居 C 老太太。她緊張地拿著帳單,手在發抖:「阿槿啊,我每個月終生俸加上勞保,能應付日常生活開銷,過生日還有錢買蛋糕。但是醫藥費年年漲,我實在是沒有多餘的錢來付維修費。怎麼辦呢這!」
忘記告訴大家,我是這棟樓的凡老師。從十三歲青春期屁孩,到坐輪椅的九十歲老人家都愛找我訴說心情。
C 老太太去年邀請我參加她的七十七歲生日趴,她脊椎彎曲無法站直,從沒結過婚也沒小孩。以前是國小老師,故有終生俸。根據我神探掐指一算,她每個月稅後收入約莫 $3700 鎂(包含勞保)。
您認為這收入很可觀是不是?扣除房屋稅、物業管理費、伙食費、生活必需品支出,一半已沒。因她沒有孩子、沒有同居人,是獨居老人,因此還要花錢請我們同棟大樓的彩虹阿姨(她的故事很經典改天說她)代購物品、做飯打掃、陪看醫生。
她雖然沒有告訴我每個月的醫藥費,但我對美國的醫藥費略懂略懂,即便有老年人醫保,依然是一筆很可觀的數目。她一週需做三次復健、一次針灸(自費)、其它慢性病治療等等,她是月光族的可能性高,想到我頭都痛。
我安慰 C 老太太別著急,週一我可以陪她去向管理員說明情況,看能不能分期付款。道別後我轉身離開,想起前一日樓下另一位 D 老太太也是告訴我她沒有錢繳付維修費。
D 老太太的狀況符合這棟樓的多數女性獨居老人。結過婚生過孩子,孩子不在身邊,老伴已去世。年輕時是家庭主婦,老伴留下的存款已用完,沒有終生俸、勞保領的是老伴的半俸。物業管理費還是孩子幫忙付的,但孩子也僅能做到貼補物業管理費。
基本上,這些女性獨居老人太太都在期盼同一件事:求一個好死。但願有一日睡下後就再也不用醒來,日復一日的錢包見底、身體衰老、強烈孤獨感,若不是宗教信仰支持著她們活下去,我看她們撐得很勉強。
班長曾問過我,這些獨居老太太為啥年輕時不工作存錢養老?我呵呵笑了。難道 D 老太太願意不工作?那年代職場文化性別歧視嚴重,加上女性生育後維持工作有難度。
D 老太太年輕時當過打字員,生下第二胎時孩子一出生就沒了心跳。她因此得了憂鬱症,成為了家庭主婦。很久以前一位廣告業女性前輩演講時是這麼說的:
「男女平等從女方懷孕的那一刻開始便終止了。如果妳生了孩子事業沒有因生育受影響,不是因為妳規劃得好,是妳運氣好。」
三樓還有一老奶奶幾年前問過我:「長壽真的值得慶祝嗎?我五十歲時老伴說等他退休後要帶著我環遊世界,真的等到他退休了,才發現收入銳減根本沒有錢旅行。我們過著不敢亂花錢的生活,直到他去世。那天他躺在病床上看著我,要我答應他會好好的。我也想好好的,可我哪知道自己會有活到八十歲的這一天。他留下的存款早用完了,我每天看著牆上的婚禮合影,好希望他能帶我一起走。」(ps. 她已如願去了天堂,死亡原因不詳)
或許是受這些老太太的影響,我對於退休規劃這件事特別熱衷。在做了許多功課、聽了許多故事後得出幾個心得:
1. 養兒防老不是萬靈丹,但在某些時候特別奏效。除非你抽到生下王八蛋孩子的下下籤,多數人的老後生活,孩子佔了很大比例的支持(經濟+精神+照料)。
2. 人算不如天算。你想著不要拖累家人、要認真存錢、買保險,這都是你無災無難的情況下去做的,災難一來,立即進入貧窮線。所以,趁年輕節儉地開心過好每一天,哪天老了窮了殘了,至少老娘曾經快樂過(我決定明天要去博物館,花最少錢看最多東西)。
3. 安樂死聽起來很美好,但真的能符合資格的人不多;八十歲以上、醫生判定壽命不超過六個月。可是生不如死的人,往往這兩項並不符合。C 老太太不孤單不寂寞嗎?D 老太太活著不痛苦嗎?三樓老奶奶不想死嗎?
4. 做好心理準備,你規劃好的預定退休年齡不會實現。這分兩種,第一種是你想六十歲退休但礙於錢不夠必須活到老做到老。第二種是你想著既然錢不夠用那不如做到六十五歲再退休,多存一點。很抱歉,你可能五十五歲就因各種原因老年失業,提前被迫退休。
5. 你問我那該怎麼辦?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件事:人勝不了天,但能做到管理風險。收入多元化是降低風險,找個高收入又穩定的人結婚是分散風險,年輕時邊享受邊理財是王道。
6. 別整天滑著 IG 羨慕別人的美好生活,多想想你自己的人生。同時,別害怕談論貧窮。我發現很多人怕極了這話題,只想看看美景聊聊美食,開心就好。你現在用逃避現實換來的開心,老後是要還的。面對現實與追求快樂,不衝突。
7. 女人要有錢、女人要有錢、女人要有錢。我不管妳是自己賺的、老公給的、被包養換來的,能拿則拿然後錢進了口袋就別輕易拿出來。跟男人比起來,女人容易收入中斷,還他媽的特別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