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停課,孩子們在家自學的時間變長了,大家都在傷腦筋怎麼安排學習的好...
雖然每個人的步調不同,大多數家庭和老師端會有許多不便,大家也都辛苦了...
希望這波疫情趕快平息,同心協力防疫...
/
近來有些媽咪詢問我們平時使用的電子書項目
『#myON|#BrainPOP|#Raz』這三家 #電子書 系統差異在哪?
以『Jane Goodall』當主題式學習並做了個簡單的圖表:
/
▲【#myON】附新聞時事,大多電子書可測『#AR閱讀測驗』
▲【#BrainPOP】是最佳主題學習包
▲【#Raz-kids】則有錄音功能
/
#這三家的圖書資源豐富到一個爆炸的多!!
/
☑ 電子書(文學/科普/主題..等)
☑ 可依程度進行分級閱讀
☑ 每本皆有朗讀輔助閱讀
☑ 每本皆有讀後測驗
☑ 各系統書籍不重疊(測驗也是)
.
當然還可透過其他平台延伸閱讀『Jane Goodall』(像是YouTube或其他網站),
然後還可再回頭深入學習→
善用【#BrainPOP】寫學單、拉心智圖、玩遊戲、做影片...等~
★【Brain POP ELL】則有 #文法、#跟讀...等功能!!
.
◆#實體書與電子書之間的差異?
/
我很愛實體書,
但我也喜歡電子書的便利!!
7~8年前我買了很多科普的實體書並花了很多錢,
但不一定有音頻可以搭讀!!
目前我當收藏的放書櫃擺著(因為出清轉售根本不划算)...
近幾年的電子書真的很方便,
因為書籍超豐富到難以消化的多!!
並且可善用工具來進行學習!!!
(#所以我也就不考慮小i)
.
◆#我們怎麼運用實體書與電子書呢?
/
以小E舉例而言,
她會先從平板進行『BrainPOP 和 Raz』這兩種系統的電子書閱讀,
然後去忙完其她事(或玩耍),
就會進行『實體書』的閱讀,
讀後便測『AR閱讀測驗』,
而『myON』電子書就在以上兩者之間游移,
讀完一樣會再去『AR閱讀測驗』。
.
◆#AR測驗和這三家電子書系統有何差異?
/
除了電子書的便利性,
我們深受實體書來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為重,
過去我們在英文閱讀書籍之後會從 #線上閱讀測驗 累積閱讀量...
並從多項數字分析找問題並解決之,
循序漸進的跨越一層層的障礙,
提升孩子的藍斯值能力。
我們用過『LitPro』和『AR』這兩家線上閱讀測驗,
而圖中的『myON』電子書大多則能從『AR』來閱讀測驗。
◇ AR的介紹
https://forms.gle/z9bCdtezCBBLsXwd7
.
◆#那適合什麼年齡層呢?
*
*【初級對象】
電子書大多會設有"初階書籍"可爬階閱讀,
在初階的步驟很需要 #先大量的聽讀,
所以建議是先擇一系統進行練習的好,
並先養成學習(閱讀)習慣。
*
*【進階對象】
到了"#有聽說讀寫的能力 時,
延伸學習和廣泛閱讀的會有交集點時,
那麼就可以依習慣與學習喜好來增添學習平台,
這時,小E就是很習慣這三種電子書系統的學習,
同時也會讀實體書,
並讀後測AR閱讀測驗。
.
◆#實體書與電子書的時間配置?
/
☆電子書的時間長
目前小E讀的電子書『RAZ』、『BrainPOP』和 『myON』
每本字數不多都約1千字上下(BrainPOP是影片),
所以她完讀一本+測驗大約是7~10分鐘,
一個閱讀的時間點會進行上述的2~3項系統的電子書"共3~5本",
所以占用的時間大約是30~40分鐘,
完成後就會玩點平板的遊戲如:『word damnation』或看『YouTube』,
那麼就是約45分鐘或1小時左右的平板使用時間(我知道時間很長😅)
.
☆實體書的時間長
家中的套書非常多(我也很愛買書),
小E讀的實體書通常是6千字~1萬初之間橋梁書,
目前讀完一本 Geronimo stilton 大約是40分鐘,
然後測AR測驗約5分鐘內。
通常是一天讀一本,
如果有空就會多讀一本(有時多讀兩本),
以此類推^^
.
(陸續將再補充 Q & A 進來..)
...
..
RAZ和BrainPOP連結請自用喔~
.
Myon的介紹
https://forms.gle/QqSTaMcqZFEQ4UnU9
+
#BrainPOP & #myON (官方號 )
https://lin.ee/3jNWBIr
.
#RAZ (加社團報名)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07733362701232
.
.
#SJE閱讀紀錄
#英文學習工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程式交易,是否一定要懂得電腦編程?」 非也,只要你有電腦就可以開始! ?「程式交易有甚麼好處?」 幫你同時分析海量數據,甚至對股票不利的Twitter訊息,助你全天候輕鬆操盤! ?「程式交易,究竟如何操作?」 《#致富解碼》今集邀請到《程式交易快穩準》作者 #蔡嘉民(Calvin),揭露程式...
實體書與電子書的時間配置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程式交易,是否一定要懂得電腦編程?」
非也,只要你有電腦就可以開始!
?「程式交易有甚麼好處?」
幫你同時分析海量數據,甚至對股票不利的Twitter訊息,助你全天候輕鬆操盤!
?「程式交易,究竟如何操作?」
《#致富解碼》今集邀請到《程式交易快穩準》作者 #蔡嘉民(Calvin),揭露程式交易「止蝕不止賺」之道。
【第17集主題:#程式交易】
主持:天窗文化集團 CEO #李偉榮、資深 iBanker #蕭少滔
業界嘉賓:蔡嘉民 (時富量化金融集團組合經理、香港程式交易研究中心聯合創辦人)
➤ 【投資Hotspot】與你捕捉環球及香港市場投資先機 00:00
00:41 中美貿易金融戰、中資股票退市風波
00:50 美國亂局對香港市場的影響
02:43 拜登上場會否強勢領導?
04:32 2020年科技股會否回塘?
➤ 【致富解碼】 邀請業界人才暢談財經金融,深入淺出與你配置Smart Money
07:20 本集主題:程式交易
07:32 嘉賓介紹
08:19 為何利用程式交易操盤?有何優勢?
12:09 有多少機構使用電腦操作?程式交易會帶來短時間大波幅的現象?
14:01 散戶如何入門程式交易?
17:15 甚麼背景人士適合程式交易?
20:10 如何利用程式交易達至投資成果?
22:22 追求多少投資回報?
25:22 如何處理虧蝕?
29:50 如何回應部分人士不信任科技的指控?
31:18 程式交易會不會追錯方向?程式交易建議甚麼硬件配置?
33:04 2021年值得留意的金融產品和程式交易趨勢
免費成為天窗會員 購買本書享9折 https://bit.ly/3nCnp9V
➤ 【iBanker見聞錄】資深 iBanker 蕭少滔(Alex)暢談投行二三事。
36:08 本集主題:股票被強制退市的影響
36:36 股票被強制退市,投資者和機構如何面對?
37:38 股票退市有何影響?
39:49 企業如何處理退市後工作?
40:52 如果行政命令出場,對其他等待正式上市的股票有何影響?
? 鎖定睿富財經頻道,《致富解碼》新集數逢星期六 9a.m. 上線!
======================================================
書籍推介 ➤ 程式交易快穩準 (蔡嘉民)
➤ 全書收錄程式交易基礎入門到進階的獲利策略,助讀者更能掌握短線交易的操作方法!
實體書、會員9折、全球運送 https://bit.ly/3nCnp9V
Google Play 電子書、試閱 https://bit.ly/3eKDhUB
各大書店現已有售
======================================================
【2021年1月活動 現正開放報名】
➤ 曾淵滄博士「拜登總統上場的股市投資新策略」分享會(?1月9日或之前報讀享有早鳥價優惠)
http://bit.ly/3miMfKX
【分享會內容】
✏️中美新關係的受惠股份
✏️中國新國策下的部署
✏️港股近期強勢股
======================================================
【更多推薦影片】
➤ 價值投資如何達成財務自由? | 嘉賓:簡志健(紅猴)、洪龍荃 https://youtu.be/-KM-G9IdblE
➤ 越秀房託成長性、增長點分析 | 嘉賓:林德良 https://youtu.be/dJTYfVoqrng
➤ 家族企業成功傳承之道 | 嘉賓:區玉輝 https://youtu.be/7tO7FsWkHjs
======================================================
【追蹤 WealtHub睿富,即可獲得最新財經金融資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althub18/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7O...
Website: http://www.wealthub.hk/
投資涉及風險。本節目純為嘉賓個人意見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招攬或建議。本節目對閣下因援引有關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Wealthub #iBanker見聞錄 #睿富財經頻道 #iBanker #投資銀行 #投行
實體書與電子書的時間配置 在 BrainPOP|#Raz』這三家#電子書系統差異在哪? 以『Jane ... 的推薦與評價
同時也會讀實體書, 並讀後測AR閱讀測驗。 . ◇#實體書與電子書的時間配置? / ☆電子書的時間長 目前小E讀的電子書『RAZ』、『BrainPOP』和『myON』 ... <看更多>
實體書與電子書的時間配置 在 Re: [討論] 尖端:惡意的揶揄大可不必(電子書品質爛- 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
Re: [討論] 尖端:惡意的揶揄大可不必(電子書品質爛 ... 要書來掃的授權貴, : : 所以台灣出版社普遍談授權完都是拿日文出版好的實體書去掃成電子檔, ... ... <看更多>
實體書與電子書的時間配置 在 Re: [討論] 尖端:惡意的揶揄大可不必(電子書品質爛-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hcbr (hcbr)》之銘言:
: ※ 引述《gary8442 (起秋風)》之銘言:
: : 有人說買電子書就沒事
: : 要知道尖端電子書漫畫品質更爛....輕小說則是各種斷尾或沒電子版
: : 尖端台版
: :
: : 日版
: :
: : 尖端漫畫電子書品質大部分都很爛(新書也沒好多少)
: : 自己去各大平台試閱就知
: : 再去跟日文原版電子書比較差距就更明顯了
: : 其他間出版社至少品質在進步 尖端是新書還是很爛 (大部分)
: : 上面那本是 公主殿下 拷問的時間到了...
: : 其他本可以自己去BW查
: : https://www.bookwalker.com.tw/vendor/26
: : https://www.bookwalker.com.tw/search?w=&m=2&v=26&series_display=1&order=sell_d
: : esc&page=1
: : 尖端漫畫單行本電子書價位從最低的91~98元
: : 到中等的140~154元
: : 還有160元以上的高價位都有
: : 唯一的共通點是..品質很多都很糟 真的傻眼 新書半斤八兩
: : 舉個新書當例子吧
: : 定價150元 202205出版
: : https://www.bookwalker.com.tw/search?series=16507
: : https://bookwalker.jp/series/199030/list/
: : 台版品質:
: :
: : 日版品質:
: :
: : 跨頁的部分尖端處理的有多爛就不用我再多說了吧
: : [閒聊] 尖端電子書處理得太差了吧
: :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20665718.A.B95.html
: : 從入坑電子書閱讀一年多來也購入數千本台版電子書了
: : 我應該有資格罵吧?
: :
: : 樂天KOBO書庫購買紀錄(包含台版/日版&外文書籍)
: 我記得這個很早之前有討論過,
: 真的就是因為COST DOWN,
: 因為你跟日本拿電子檔的授權費比你跟他們要書來掃的授權貴,
: 所以台灣出版社普遍談授權完都是拿日文出版好的實體書去掃成電子檔,
: (尖端搞成這樣我看跟本就叫工讀生掃的連調個參數都不做)
: 然後再翻譯嵌字,那個處理完的檔案再拿去印成書,
: 所以說,要不是電子檔->印書的中間過程,
: 印刷廠有下去幫忙調整,你拿到的成書印出來會更崩潰
: 這邊就不提一下現在出版正版A漫的優良廠商,
: 人家都是實打實跟日本那邊拿一手的高質量數位原稿,
: 不然哪有無碼版的書可以給出?
警察圖鎮樓
我不知道hcbr大大是反串還是真的愛用
但是以反文化入侵的角度來說
無論如何我都不建議使用對岸慣用詞語來替代台灣慣用語
-----虛弱無力的正文分隔線-----
大部分人以為的電子書出版製作
原檔 → 美術、翻譯 → 編輯完稿 → 印刷生產 → 紙本書 → 通路
↓
電子書檔案 → 電子書平台
實際上的電子書出版製作
原稿 → 美術、翻譯 → 完稿 → 紙書編輯 → 印刷生產 → 紙本書 → 通路
└→電子書編輯 → 電子書檔案 → 電子書平台
首先呢
小說的電子書(epub) 跟 漫畫的電子書 目前應該是兩套流程(大概)
可能有整合了也可能沒有,但是基底的技術跟重點應該還是有差
但是原則上不會差太多
就是
電子書的製作理論上跟印刷書的製作是完全的兩回事
單純的印刷完稿檔案並不能直接轉換成電子書使用
兩者的檔案成品會完全不一樣
首先呢,談論原稿
印刷用的原稿各方面來說非~常~大,尺寸跟檔案大小都大
這是某一本書的檔案,沒錯,一本1Gb
因為印刷的解析度需求非常高
這邊要先解釋一下印刷用的解析度單位
dpi : dot per inch 每一英吋內有幾個點→一般那個點是指像素
以我們最常見的電腦螢幕來說 72 dpi
彩圖大家常聽到的最低需求是 300 dpi
漫畫通常使用的解析度需求是 600 dpi
小說、文字之類的文字解析度 1200 dpi
這邊是在電腦端檔案的時候的規格
到製版機轉換的時候會變成所謂的 lpi「線數」: line per inch
啊幹印刷網點也都是點點啊,為什麼解析度變成線數了
師傅:啊...總之兩點一線啦,你DPI大概除以二就是LPI了
求學到入行至今我仍然不知道所謂的dpi跟lpi轉換原理到底是什麼
目前印刷品通常使用的網點解析度是150~200 lpi
所以要求圖檔解析度至少>300dpi是最低需求,大一點沒關係但是不要大太多
好
總之我們現在知道印刷用的檔案解析度超級大了
所以
你要把印刷用檔案直接打包成PDF去做電子書,就是在自殺
因為檔案超級大,你沒處理過的話,電子書也會超~級~大
所以就要經過壓縮
把圖片尺寸變小、解析度調低、釋放掉不必要的檔案資料
魔鬼就藏在這個檔案處理的過程。
大部分的漫畫作者都習慣使用網點作畫,製作出漫畫特有的網點上色效果
所謂的網點就是一定尺寸的黑點點以固定的方式排列
像是下面這樣
。。。。。。。。。。。。。。
。。。。。。。。。。。。。。
。。。。。。。。。。。。。。
再來要發揮想像力了,或是你可以自己拿紙筆來畫畫看
先說,這塊不是我的專業,只是我在經驗上的解釋,跟嘗試解決相關問題印刷問題
時去思考的方法,不一定正確。甚至非常可能有錯誤理解。
首先我們知道DPI跟網點結構了
所以你可以試想一下
有一個網點結構,是在100dpi的環境下,每一英寸的直線內有10顆5dot大網點好了
下面的0代表5dot的空白,1代表5dot的黑,所以組成起來就變成
01010101010101010101
這樣
如果這個網點的比例是被放在600DPI的檔案上
就變成一條線性空間上 600個dot 上
01010101010101010101
0=30顆白色dot,1=30顆黑色dot
所以呈現出來的是一英吋的空間內有10顆網點
然後這個網點的尺寸是100dpi環境下的5dot大
腦袋開始燒了嗎?我也開始懷疑我這樣解釋有沒有人聽得懂了 :D
總之呢
像現在這個狀況
600dpi的環境,一顆網點是由30顆dot組成,沒問題吧。然後有10個點跟10個白色空間
那我如果把解析度調整成72dpi呢?
72/20=3.6
所以在72dpi的狀況下,每個網點的尺寸變成3.6顆dot
欸?不對阿,dot是DPI的基本尺寸欸,怎麼會有小數點
沒錯,所以不會有這種東西。
那在各種美術編輯軟體中最常見的處理方法就是用內插法計算
重新分配點的配置,然後達到數據上的「這是縮小後的成果」
可能就變成有些點是3dot大,有些點是4dot大這樣
既然點不一樣大了,就會看起來有大有小
然後這種有大有小的點組成一個面
就產生了所謂的「網花」
像上面原文的附圖一樣
原本應該是均勻分布的網點,因為縮放後的內插法計算變成了有大有小的點
然後分布之後就變成了很微妙的網花圖
好啦我也不知道我在說什麼
就是舉例一個模稜兩可的方式
總之希望你可以理解
當網點的圖案做了不正確的縮放處理的話
就會有非常大的機會產生網花,不管在電子書還是印刷書上都一樣
有些電子書的製作端可能會覺得
「我把印刷檔直接縮小成電子書用的尺寸,就是電子書用的檔案了」
那就很可能會產生這種問題
那
日版電子書做了什麼調整了
有兩個可能
1. 作者本來就是畫灰階的,所以日本編輯部其實有兩個不一樣的檔案做兩種媒材的書
2. 日本編輯部用額外加工把網點結構處理為灰階圖
以上面的範例來說 2. 的機會比較大
仔細看人物的領口那個灰色效果的地方
日版其實是糊的
所以呢?日本人做了什麼?
就是「利用圖像後製,把原本的網點結構破壞掉變成類似灰色色塊,再進行縮放」
既然網點變回色塊了,那縮放就沒問題了對吧
至於技術細節,我不知道。各家有各家的處理方法
什麼才是正確的?
訂出SOP的BOSS就是對的(′;ω;`)
所以再來那本能幹貓也一樣啦
台版八九不離十是原檔直接縮小DPI的結果,然後沒有針對網點去做檢查調整
網點處理是一件超級無敵費工的事情,而且很容易出錯
我剛開始印漫畫的時候曾經一本書出了3套印刷版才解決問題
賠到懷疑人生
日版應該是相對成熟了,有一套作業流程可以解決大部分狀況
但是其實細看,還是會有一些不明顯的色塊不均勻問題(不確定是不是網路圖片不清楚)
所以說,這種細節
就慢慢雕慢慢練啦
有心要解決總有一天可以解決的
唯一的問題就是沒有錢又沒有人(′;ω;`)
題外話
有一次在出版社遇到大學的講師,稍微聊了一下數位出版
那時候講師表示:
做電子書有時候不需要原本印刷科班的學生
你找個資管系會寫html的說不定比較容易學會(針對epub)
不要再把電子書當作印刷書的副產品了
品質好的電子書根本上是幾乎要重新製作的
能延用的大概只有翻譯排版而已(′;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42.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59461037.A.AC3.html
網點結構本身就是一種非常不適合進行完稿後縮放的圖片
就算演算法漂亮,萬一真的有小網點被縮到比最小單位像素還小,一樣得出事
正常印刷漫畫稿的dpi都會超過600,我甚至看過2400的
從2400dpi → 72dpi 這樣的縮放真的不敢想像
況且網點上色跟單純的灰階上色還是有技法上的不同
要直接這樣輸出對於很要求的繪師來說應該不願意妥協
※ 編輯: w1000 (114.45.42.29 臺灣), 08/03/2022 01:29:53
所以出現了很多妖魔鬼怪的電子書
現在就變成編輯端定稿之後,要進兩個不同的轉換輸出流程
設定跟做法甚至軟體說不定都不一樣
省事嗎?
至少對於人力來說就是「兩個人生產兩個產品啦」
就像上面我跟講師的閒聊一樣啊
在epub推行的過程中
遇到一個很大的瓶頸是
專業排版專長的編輯,做電子書的能力可能會比一個資管剛畢業會寫html的大學生差
編輯部很少會有人懂得寫網頁吧,所以如果要效率最大化就變成要再擴編
當然沒錢擴編阿(′;ω;`)
對岸現在都在搞AI學習除海苔了
什麼事情都會發生
這倒是真的
在我眼中出版社搞電子書的那群人根本跟軟體前端工程師沒什麼兩樣了XD
至少原文連結那兩本看起來不像
不光是螢幕用72dpi
現在手機螢幕解析度都還有224dpi 192dpi
更不要說什麼Retina還有類瞳孔的
我覺得以後只會有更多複雜的檔案轉換問題
我也很怕自己有解釋錯誤的地方
還望有更專業的大師來說明解惑
但是漫畫的圖檔是點陣圖,永遠沒辦法變成向量檔
所以那些SVG、OPF/CSS編輯只能針對嵌圖外面版面上的html設計上去調整
封裝進去的JPG如果本身就已經爆炸了,那神也沒救
就我的理解是這樣啦
相對的
小說的epub是如果有照這些規範建立出完整流程的話的確可以比較有效率地進行
檔案裡面的網點填色就是你提的這種概念,指定的區域填入指定規格的網點
所以就算畫布尺寸、內容圖案任意縮放,都不會影響到網點,也不會有網花
但是這檔案......先不說CSP願不願意開源出來給大家用
而且adob都不支援,在印刷領域應該沒人會去相容他(市占率太低)
退一百萬步來說
假設開源、相容都解決了
手機app讀入CSP原檔,即時填入網點,會比打電動還燒吧
※ 編輯: w1000 (114.45.42.29 臺灣), 08/03/2022 02:10:58
印刷檔轉電子書基本上一定要重新壓縮處理
因為是完全不一樣的媒體
只是壓縮設定跟圖片處理還有很多細節
這些檔案處理就不是我的專長了
阿人家公訂規範就長這樣,你也不好說什麼
真的要抱怨也就抱怨說太小氣吧XD
而且針對螢幕解析度來說,用印刷原稿直接上不完全是好事
解析度只是「畫紙的大小」
問題不是圖大張就漂亮
藝術家用A4畫圖也是比我手殘普通人用A3畫圖漂亮
不過解析度高的確有優勢
在細節的豐富程度可以比較多
問題比較出在對於各種不同用途的檔案處理轉換細節不好
而是在檔案的重新轉換過程裡的處理細節阿
電子書還會有很多問題啦
單一檔案沒辦法對應全部不同解析度的螢幕
不同的紙張有不同的印刷適性,所以根據印刷品性質跟被印材特性做微調是很常見的
像是一般漫畫用的那種比較粗糙的漫畫紙就會使用比較低的LPI印製
而一些畫冊用的塗佈紙因為內容比較精細而且紙張的印刷適性好,就可以用比較高線數
換算成300dpi的話只有6.83inch約17公分
如果是以漫畫來說一般會使用600dpi
那更只剩下3.41inch約8.7公分
這樣就看出來壓縮的程度吧
正常的漫畫月刊原檔案尺寸是至少要B5尺寸 18.2*25.7 600dpi以上
其解析度至少應該會超過4300*6070
所以就算是日本的標準也是要壓縮過圖檔
那重點就一樣了
「壓縮的方法」
基本上就要手動把印刷稿中的每張拉頁刪掉,然後替換成原稿拉頁
再重新處理檔案
epub 1.0 2.0 3.2 其實不是重點
因為他其實就是一個框架的架構
甚至就是一個有有附帶特殊前綴xhtml的zip封裝
漫畫電子書的圖片毀滅是很單純的封裝jpg轉檔壓縮技巧問題
真的想要圖大字清晰
那就不能用印刷檔案轉換了
全檔案一開始都要重做,電子書+印刷書要兩套編輯流程
現在一本電子書定價是紙本書的7-8折就被靠北到死了
怎麼可能有預算再另外請人重新編輯
如果以有沒有侵犯版權來說
嚴格來講是「有」
如果版權方提出版權宣告並且要求我下架所使用圖片,我就一定要配合執行
只是實務上還會有所謂的合理使用
造成版權所有者的損害賠償的細部問題
所以會有強制執行跟罰則的力度差異
這塊問題很複雜,所以要獨立另外一個議題詳談才行
那個只是「類似灰階呈現的圖」
2.那種作法絕對存在,因為我很常在檔案上這樣搞,不然印刷會有問題
但是這個不是把點陣還原回灰階
只是另一種印刷視覺效果很好的破壞圖片方法
最後感謝大家的積極交流
真的沒想到現在電子書的使用者這麼多
竟然可以討論到爆文
也希望可以吸引到更多相關領域的大師們來分享八卦啦
這樣有趣多了
總之先來去上班
晚點如果有其他有意思的話題剛好又有些許的淺見可以提出再來分享
謝謝大家
※ 編輯: w1000 (60.250.93.25 臺灣), 08/03/2022 09:59:0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