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20日早盤走高,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更飆漲逾12%...
#美股
「寶鹼股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寶鹼股價 在 經濟日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寶鹼股價 在 阿斯匹靈的理財航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寶鹼股價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寶鹼股價 在 [新聞] 紅杉美國最新52 頁PPT 分享,警告嚴峻- 看板Stock 的評價
- 關於寶鹼股價 在 寶僑美股、pg股價、寶鹼台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寶鹼股價 在 寶僑美股、pg股價、寶鹼台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寶鹼股價 在 籌碼定多空東鹼、華新、寶齡富錦還能抱嗎?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寶鹼股價 在 GMoney - 【理財總動員】ep78 籌碼定多空東鹼、華新 的評價
- 關於寶鹼股價 在 2022寶僑美股-媽媽社團最熱門的育兒資訊,精選在Youtube上 ... 的評價
- 關於寶鹼股價 在 [情報] 0526上市外資買賣超排行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寶鹼股價 在 [情報] 0526上市外資買賣超排行- stock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寶鹼股價 在 [情報] 0525 處置股風險統計排行 - PTT評價 的評價
寶鹼股價 在 阿斯匹靈的理財航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股盤後〉吉利德明星藥助攻 川普加快重啟經濟 道瓊締1938年來最佳雙週表現
週五 (17 日) 吉利德明星藥為新冠疫情帶來曙光,川普加快美國重啟經濟的步調,亦多頭埋下火種,能源股猛力拉抬下,美股四大指數全數收紅。
本週糟透了的經濟數據也無法抵擋多頭氣勢,道瓊週漲 2.2%,締造自 1938 年來最佳雙週表現 (15%),標普週漲 3%,自 2 月份以來首次連續第二週上揚,那指本週上漲 6.1%,亦創 2001 年以來最高雙週漲幅。
全球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延燒,全球 212 個國家淪陷,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221 萬例,死亡人數突破 15 萬。美國確診超過 68 萬例,死亡逾 3.4 萬人。西班牙、義大利、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確診超過 14 萬。
美國總統川普週四 (16 日) 盤後發布重啟經濟指南,分三階段實施,宣稱美國有多達 29 個州可能較快地復工。
同時,德克薩斯州長週五宣布,所有門市應能在下週五 (24 日) 恢復營業。紐約州長谷古莫強調,紐約需擴大新冠檢測規模,才能安全地復工。
週五 (17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 美股道瓊指數上漲 704.81 點,或 2.99%,收 24,242.49 點。
▪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75.01 點,或 2.68%,收 2,874.56 點。
▪ 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117.78 點,或 1.38%,收 8,650.14 點。
▪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14.78 點,或 0.87%,收 1,705.64 點。
標普 11 大板掌聲響起。能源週五翻紅領漲,其次金融和工業板塊。科技五大巨擎漲跌互見。亞馬遜 (AMZN-US) 下跌 1.38%;蘋果 (AAPL-US) 下跌 1.36%;臉書 (FB-US) 上漲 1.70%;Alphabet (GOOGL-US) 上漲 1.72%;微軟 (MSFT-US) 上漲 0.88%。
道瓊 30 檔成分股以波音 (BA-US) 領漲 (14.72%)。埃克森美孚 (XOM-US) 上漲 10.40%;雪佛龍 (CVX-US) 上漲 8.98%;摩根大通 (JPM-US) 上漲 8.99%;美國運通 (AXP-US) 上漲 7.42%;雷神科技 (RTX-US) 上漲 5.80%。
費半漲跌互見。AMD (AMD-US) 下跌 0.61%;英特爾 (INTC-US) 下跌 0.71%;美光 (MU-US) 上漲 0.37%;Nvidia (NVDA-US) 下跌 0.81%;高通 (QCOM-US) 下跌 0.88%;應用材料 (AMAT-US) 上漲 1.86%。
台股 ADR 連袂收高。台積電 ADR (TSM-US) 上漲 2.46%;日月光 ADR (ASX-US) 上漲 1.40%;聯電 ADR (UMC-US) 上漲 0.83%;中華電信 ADR (CHT-US) 上漲 1.02%。
焦點個股消息
吉利德科學 (GILD-US) 明星藥「瑞德西韋」的早期新冠臨床試驗證實,能幫助重症患者快速好轉,激勵其股價大漲 9.73%。
波音 (BA-US) 宣佈恢復賓州費城的商用客機產能,激勵其股價升天瘋漲 14.76% 至每股 154.00 美元,推動了道瓊大盤的強勢買氣。
寶鹼 (PG-US) 週五 (17 日) 上漲 2.63%,該公司盤前公布最新財報,疫情推動消費者搶購及囤貨必需品熱潮,其美國地區營收增長 10%,整體營收則達 172.1 億美元。
高盛集團分析師 Rod Hall 於週五 (17 日) 調降對於蘋果的股票評級,由「中立」下調至「賣出」,並將目標價由每股 250 美元調降至 233 美元。
華爾街分析
Keefe, Bruyette & Woods 交易部門主管 R.J. Grant 稱:「如果未來幾個月能最終獲得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而不是疫苗,那麽對週期性股票或任何對經濟敏感的股票都有好處。」
華爾街認為,近期美股反彈的最重要推動力是聯準會 (Fed) 救市措施,再加上美國政府接連推出刺激方案,Penn Mutual Asset Management 投資組合經理任志偉稱:「他們解除了大蕭條。聯準會是美股反彈的主因。」
摩根大通全球量化和衍生產品策略負責人 Marko Kolanovic 分析研究住院率和客戶病床等疫情大數據,預計明年上半年美股將重回高位,警告若與聯準會對抗,通常會以失敗告終。
然而,一些分析師表示,經濟復甦可能需要比許多人預期還要久。PIMCO 表示:「多久以後,大家才會再次感到舒服地去聽場音樂會?美國政府的刺激方案無法真正達到這點。」
https://m.cnyes.com/news/id/4466564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0-04-17(美國時間)
接收投資重要資訊,
阿斯匹靈官方的Telegram頻道-「阿斯匹靈的理財航路」
https://t.me/stock_aspirin
阿斯匹靈新書
https://pse.is/JALLK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寶鹼股價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沒有Star Wars的平行宇宙】#葉郎電影徵信社
Philip K. Dick的科幻小說《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高堡奇人》中,美國總統小羅斯福早在1933年被暗殺身亡,影響所及使德、日領導的軸心國勢如破竹地贏了二戰,並瓜分戰敗的美國。在這個世界裡,流傳著一本由高堡奇人撰寫的架空歷史小說,內容是關於美國如何打贏二次大戰並成為世界最強霸權的故事。
江湖流傳高堡奇人可能還寫了另一本比較不為人知的奇書,關於1977年美國導演George Lucas的心血之作《Star Wars》從來就沒能拍成,歷史因而完全改寫的平行宇宙。
如果你還不知道那個平行宇宙,現在讓你看看:
▇ 100種星戰不會發生的方式
|1.George Lucas會去拍《現代啟示錄》|
《The Godfather 教父》導演Francis Ford Coppola是George Lucas電影事業初期亦師亦友的重要夥伴,同時也是少數(跟高堡奇人一樣)推算過沒有星戰電影的那個平行宇宙模樣的先知:
「George稱得上電影奇才,而他的才華最後變成這樣(長期被星戰霸佔),真的讓我深感惋惜。我希望這麽講不會冒犯到他,但事實就是星戰電影那玩意兒是我們用十部原本可以無比美妙的George Lucas電影當成代價換來的。」Coppola近年受訪時說。
Coppola之所以到至今還在埋怨四十多年前Lucas為了星戰棄他而去,是因為他們哥兒倆在1970年代確實一起打過多場美好而精彩的戰役。而那些美好的冒險在他們的第三者——星戰電影介入之後嘎然而止,此後Lucas再也沒有拍過任何一部非星戰電影。
財務狀況始終多災多難的Coppola,人生第一次負債就是為了力保Lucas把他的學生作品《THX-1138 五百年後》拍成野心十足的長片。Lucas晦澀陰暗的處女作《五百年後》讓Coppola以及發行商Warner Bro.各自賠了很多錢,也導致後者撤回先前承諾要投資Coppola和Lucas的製片公司American Zoetrope的計畫。這筆改寫電影史的負債因緣際會結成了兩個美妙的果實:
一是Coppola為了償債而接拍了原本不感興趣的電影《教父》,二是挫敗的Lucas為此轉念決定改拍一些更振奮人心的電影,比如《Star Wars》。
所以假設有駕著DeLorean跑車的時空旅行者企圖回到過去妨礙星戰電影的誕生,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應該是讓1971年的《五百年後》大賣。但讓電影保證大賣好像是不可能的任務,比較可行的替代方案是破壞Lucas的下一部長片《American Graffiti 美國風情畫》,讓它賣垮。成本僅只77萬7千美元的《美國風情畫》上映時賣得了1.4億美元,在《The Blair Witch Project 厄夜叢林》之前一直都是史上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好萊塢電影。Fox之所以果斷收下已經被多家片廠回絕的《Star Wars》提案,正是因為《美國風情畫》令人咋舌的投報率紀錄。沒有《美國風情畫》,就沒有《Star Wars》。
更簡便實用的方法是直接改變George Lucas的職業選擇,讓他跳過電影學校,勇敢實踐從小就懷抱的賽車手或是戰鬥機飛行員的夢想。
這些職業選項顯然都會讓Francis Ford Coppola不開心。在Coppola心目中,Lucas應該繼續追求他對電影這個媒介的無畏實驗。我們不禁強烈懷疑Coppola就是那個企圖消滅星戰的時空旅行者,因為他毫不留情地把Lucas的《Star Wars》劇本初稿評為毫無章法、亂七八糟,力勸Lucas還是死了這條心,要他趕快去拍Coppola一直希望他拍的《現代啟示錄》。
每個歷史的節點可能都有100種如果,100種平行宇宙。一度預定執導《現代啟示錄》的George Lucas如果能把他已經開始勘景的《現代啟示錄》拍完,就不會有《Star Wars》,而Coppola本人也就可以閃過《現代啟示錄》這場持續天災人禍持續長達68週、甚至差點害他送命的製作災難。在那個平行宇宙裡,《現代啟示錄》很有機會變成一部準時殺青、沒有超支的電影。雖然Lucas的成品肯定會跟Coppola的經典版本大不相同,但仍有很高的機會是一部好電影。
而這才只是十部遺失的Lucas電影的第一部。
▇ 2019的電影業會大不同
|2.沒有人會用上映前三天的票房宣布李安的《Gemini Man雙子殺手》失敗了|
在《Star Wars》之前,沒有任何電影驅動過觀眾漏夜去電影院排隊買票。《Star Wars》不僅讓暑假開始前原本非常冷門的陣亡將士紀念日週末變成此後最搶手的檔期,並創造了新的高標:電影首週票房必須高到變成話題,而且必須變成街頭巷尾、老老少少都能插上一句的家常話題。
為了創造這個數字,行銷預算的水準被拉高了,上映的廳數也被拉高了。在DVD和週邊商品慢慢成為好萊塢收入主力之後,戲院票房數字的「廣告看板」作用更形重要。上映變成了行銷事件本身。再也沒有《The Godfather 教父》那種美國首週只有5家戲院,再依據觀眾反應慢慢加到第二週的316家戲院的可能性。
如果沒有《Star Wars》,就不會有任何人會在李安的《Gemini Man》上映前三天就用票房數字判該片死刑(甚至連具體會賠多少錢都算出來)。這個世界因此將回復1977年之前的耐性,願意給時間讓電影慢慢找到自己的觀眾,而不必用鋪天蓋地的昂貴廣告驅使最容易受廣告影響的青少年觀眾在上映第一天就去排隊充當活廣告。
|3.不會有Jar Jar Binks,但也不會有Pixar|
《Star Wars》反抗軍任務簡報中用的全像投影技術不僅啟發了今日的全像投影科技,即使當年用來「假裝」是全像投影的特效本身也是最尖端的科技——電腦動畫。
如果沒有《Star Wars》,電腦繪圖技術可能還會停留在伊利諾大學之類純學術研究機構非常多年。好消息是那個平行宇宙將不會有Jar Jar Binks這個角色。壞消息是因此也不會存在Lucasfilm底下由John Lasseter領導的電腦動畫部門,因此從Apple離職的Steve Jobs買走該動畫團隊變成獨立公司Pixar的這條支線也不會存在。
|4.Disney的購物車裡可能連Marvel都可能消失|
在沒有《Star Wars》的平行宇宙,Disney的購物車裡不僅會少了Lucasfilm和Pixar,他們可能連Marvel都不會買。
現今Disney董事長Bob Iger即位之前,前任董事長Michael Eisner早就評估過併購Marvel Comics,但當時的結論是Marvel的漫畫內容對他們來說仍太過激進,擔心Marvel產品會損及Disney闔家歡樂的品牌形象。
讓Disney改變主意把Marvel加入購物車裡的關鍵人物其實是Steve Jobs。
因為用Pixar換得了價值74億美元的Disney股票,Jobs一夜之間成為Disney最大自然人股東。Disney董事長Bob Iger不僅是諮詢過Jobs之後才下定決心要買Marvel,甚至連賣方都是Jobs親自打電話牽線。所以在沒有《Star Wars》、也沒有Pixar的平行宇宙,Disney就會失去Jobs這個媒人讓他們有機會迎娶Marvel。
|5.Disney的購物車裡也會少了Fox|
1977年《Star Wars》媒體試片一結束,一直被同業以為是誰家報社影評人的男子拎著包包立刻開始朝試片室外狂奔。現場的媒體同業不免好奇地問他發生什麼事,男子回答:「我要衝去買20th Century Fox的股票。」
這位用試片結果來決定股票買賣的奇特投資人完全押對了寶:《Star Wars》之後年營收翻倍的Fox股價應聲飆漲,從每股6元一路漲到27元。最先掌握續集電影宇宙公式的Fox也很快把這個公式複製在《Alien 異形》、《Die Hard 終極警探》和《X-Men X戰警》等系列電影之上,逐漸成為我們日後熟知的大片廠。
在沒有星戰電影的平行宇宙,Fox不會成為今日的Fox,並且早會在一再轉手交易給完全不同專業的財團過程中被欠缺電影專業的金主折磨得不成人形。即使2019年Fox仍然一息尚存,恐怕已不會是好萊塢世紀大決戰中Disney非得用來防守Netflix的關鍵武器。Disney根本不會出手買下這樣的Fox。
|6. 2019的串流大戰將會是完全不同的局面|
2019年的好萊塢世紀大決戰局面活像是最後一集哈利波特電影的情節:為了迎戰來勢洶洶的Netflix大怪物,Disney同學必須在過去幾個學期到處搜集死神聖物來準備最後的霍格華茲大決戰。好消息是在沒有《Star Wars》平行宇宙,Disney可能已經用不上Lucasfilm、Pixar、Marvel和Fox這些死神聖物。在那個世界裡串流大戰並沒有發生,因為好萊塢很可能早已經死了。
1977年George Lucas做的事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救了好萊塢,但殺死了電影。《Star Wars》定義了今天的好萊塢賣座鉅片的樣貌:簡單而上揚的故事,目不暇給的特效,一部高過一部的的拍攝成本和行銷成本,讓年輕觀眾事前就倒背如流的人物,上映首週瞬間衝高的票房,買不完的週邊商品,以及永無止盡的延伸作品(前傳、後傳、外傳)。
2019年的Disney壟斷整個市場百分之四十票房的空前成績,成為電影史上最成功的企業。但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Disney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低潮,本來應該專屬Disney的年輕觀眾通通湧到電影院排隊爭看Steven Spielberg和George Lucas這些新導演的電影。接下來一二十年自亂陣腳的Disney得用慘賠的1979年的《Black Hole 黑洞》和1982年的《Tron 電子世界爭霸戰》等等失敗嘗試來交學費(連2012年的《John Carter 異星戰場:強卡特戰記》這筆學費都要算在星戰頭上),直到四十多年後真正嫻熟Lucas的公式,打造了完全站在《Star Wars》商業模式基礎上的Marvel宇宙。
1960、1970年代那些在社會思潮中湧現的社會議題寫實電影如《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飛越杜鵑窩》、《Taxi Driver 計程車司機》和《The French Connection 霹靂神探》被Lucas殺死了,取而代之的是天真歡樂、溫馨和諧的1980年代好萊塢賣座電影。如果沒有《Star Wars》,1980年代之後的好萊塢將由Martin Scorsese、Francis Ford Coppola和William Friedkin這些寫實電影導演繼續統治。
在那個平行宇宙中,電影產業變得更多元,但體質變得更嬴弱。Steven Spielberg或是其他後起之秀如Ron Horward、James Cameron或是Michael Bay可能仍會打造出自己的賣座鉅片公式,但完全不可能取代《Star Wars》讓整個產業天翻地覆的影響力。
然後Netflix來了。沒有強調聲光效果的賣座鉅片,也沒有George Lucas為了統一電影院播放星戰的品質而制定的THX產業標準,電影院完全沒有能力對抗排山倒海而來的串流科技。夾帶著4K、Dolby Atmos、Dolby Vision等家庭劇院科技的Netflix會在2019年像摧枯拉朽一般推倒電影院這個通路,就像網路下載摧毀唱片業一樣勢如破竹。
在那個世界裡已經沒有好萊塢。好萊塢只是Netflix這個什麼都有賣的超級市場的其中一家供應商。
▇ 他們的人生會大不同
|7.Harrison Ford會是一名傑出的木匠|
沒有《Star Wars》,男星Harrison Ford的職業生涯應該會完全被顛覆。跳過這部讓他聲名大噪的電影之後,他或許仍有一點機會可能得到他的下一個生涯轉淚點《Raiders of the Lost Ark 法櫃奇兵》中的Indiana Jones一角,因為該片的製片兼共同編劇George Lucas仍會在第一人選Tom Selleck檔期衝突時,想起曾以木匠身份來Lucas辦公室施工的這名美國硬漢。Lucas曾因為兩人在星戰合作過一次而抗拒繼續合作第二次,因為他不想要像Martin Scorsese和Robert De Niro那樣固定合作的關係,所以如果沒有星戰電影,Harrison Ford說不定還會從Indiana Jones的第二人選升格成為第一人選。
問題在於這個平行宇宙中《法櫃奇兵》到底還會不會發生?
《法櫃奇兵》源自於George Lucas為了逃避《Star Wars》上映時極可能票房慘淡的壓力,買了張機票和Steven Spielberg逃去夏威夷度假時產出的點子。在沒有《Star Wars》的平行宇宙,Lucas就不需要跟Spielberg去夏威夷,也不會有Harrison Ford的《法櫃奇兵》。連續失去兩個生涯里程碑,Harrison Ford的表演生涯可能永遠不會起飛,不會成為中情局分析師Jack Ryan,不會成為追殺複製人的銀翼殺手,不會成為美國總統。
或許他會成為一個很厲害的木匠,這個世界還是有機會收成到他的才華。
|8.Mark Hamill會成為更活躍的嚴肅演員|
Mark Hamill的Luke Skywalker形象實在太深入人心,使他在《Star Wars》以外的演藝事業陷入半退休的狀態。除了少數電視或電影,他的後星戰時期代表作幾乎都是不需要露臉的電玩遊戲以及動畫版小丑配音工作。
履歷上少掉Luke Skywalker這個經歷,會讓Hamill的表演事業會多了非常多的想像空間。比如以下這個平行宇宙:
接演星戰之前的Mark Hamill借住在以《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 半夜鬼上床》中Freddy角色著稱的演員Robert Englund家中。Englund當時去試鏡《現代啟示錄》的同時,發現隔壁正好是《Star Wars》的試鏡,於是硬拉著還賴在他家沙發睡覺上的Mark Hamill去試試看Luke這個角色(他自己則試了Han Solo角色)。如果沒有《Star Wars》, Englund應該會逼Hamill去試鏡《現代啟示錄》,並改寫Mark Hamill的表演生涯。
歷史就是這麼巧,如果Hamill應徵上《現代啟示錄》,他很可能在劇組中Hamill見到兩位他不知道在哪個平行宇宙見過的熟面孔:也在該片客串的Harrison Ford,以及因為放棄星戰而選擇執導《現代啟示錄》的George Lucas本人。
|9.Carrie Fisher現在會健康的活著|
Carrie Fisher繼承了母親Debbie Reynolds的表演才華,但卻從來沒有準備好要面對成為明星這件事。《Star Wars》一夜成名後,Fisher選用了古柯鹼和海洛因作為她應對問題的方式。毒癮最終成為她一生的終極敵人,那個永遠打不倒、去了還會再回來(而且變更大一隻)的死星。2016年底Fisher猝死時,她身上仍驗出古柯鹼和海洛因的反應。
在那個沒有《Star Wars》的平行宇宙,Fisher和她的母親可能會維持更健康的關係,因為她再也不需要仇恨母親沒帶任何警告之下將她推入好萊塢這個深不見底的黑洞。母女兩人理所當然會活得更健康、活得更久。Fisher不會繼續當演員,但也因此她的表演才華將不會掩蓋她的第二專長——寫作。如果她的寫作事業像多數仰賴文字為維生的人那樣——勉強過活而不會太過成功的話,她將有很大的機會避開如Stephen King那樣染上毒癮的支線任務。
我們唯一的損失是,沒有毒癮和母女議題的Carrie Fisher就不會寫出《Postcards from the Edge 來自邊緣的明信片》這部電影的原著。好險該片女主角Meryl Streep只會因此從她的21次奧斯卡入圍紀錄中損失無足輕重的1次,仍遠比入圍第二多的Katharine Hepburn多了8次。
▇我們的人生也會大不同
|10.我們會省下大量時間抱怨星戰電影的前傳和後傳|
Prequel 這個1950年代才發明的詞彙是一直到星戰前傳之後才開始被廣泛使用。事實上,用來指單一某部電影的「第N部曲」這個古怪的中文詞彙也是在星戰前傳之後才被發明。在沒有任何一部電影是誰的「前情提要」或是「後事如何」的單純年代,每一部電影都可以是「不如我們重新來過」。只要《Star Wars》沒有發生,我們都可以省下大量力氣抱怨《Star Wars》的前傳電影和後傳電影,省下來的時間對於促進人類文明發展肯定有所助益。
|11.我們會省下大量金錢購買電影週邊商品|
電影衍生週邊商品比如玩具在《Star Wars》之前就已經存在,只是在片廠和玩具商眼中都是高風險的投資,如果電影失敗了,已經生產的玩具就變成難以擺脫的庫存。George Lucas談成了電影史上最划算的合約,他用低廉的導演費向Fox換來了週邊商品的權利,然後開始到處兜售《Star Wars》週邊商品。兩大玩具品牌Hasbro 和Mattel做下令他們懊悔終生的決定,先後拒絕和Lucas合作,結果是相對小的玩具品牌Kenner取得授權在接下來一年內賣出了1億美元的星戰商品。如今星戰玩具已經創造了十多億美元銷售紀錄,使Lucas成為電影史上從單一電影裡頭獲利最多的人。
《Star Wars》改變了電影投資的公式,許多仰賴週邊商品而非票房維生的電影企劃才因此有機會被按綠燈,比如玩具產值是票房好幾倍的《Cars 汽車總動員》。
依據International Licensing Industry Merchandisers' Association(LIMA)國際授權商品生產者協會統計,2018年全球授權商品約有2800億美元產值。如果沒有《Star Wars》對於授權商品商業模式的推波助瀾,這2800億就是我們一年可以省下來的買玩具的開銷。但好心的LIMA也推算過,在沒有這2800億產值的平行宇宙,將會使地球上減少數百萬的工作職務,對全球經濟影響的嚴重程度幾乎可以被稱作經濟大蕭條Episode II。
|12.我們會棄絕地教改信其他宗教|
在還沒有Facebook的2001年,一個帶有網路迷因性質的電子郵件在網路上快速散播開來:這封信半開玩笑地鼓勵大家在人口普查的時候將自己的信仰填寫為絕地教,因為政府規定只要超過8000人填寫就會在人口普查中被正式承認其宗教地位。結果多個國家的人口普查是受到這個網路迷因的影響:在英格蘭和威爾斯,統計出來信仰絕地教的人數高達39萬人。在基督宗教信仰非常普及的紐西蘭,絕地教甚至成為基督宗教以外的最大宗教。
近年已經發展出正式教會組織的絕地教吸引了越來越多人加入。「我想大家會開始排斥那些傳統宗教是因為那些宗教無法代表他們的觀點。而我們(絕地教)對於同性戀或任何類似的議題都沒有偏見。我們就是張開雙臂歡迎所有人。」信徒這麼說。所以如果沒有《Star Wars》,這些絕地教信徒大概也不會選擇基督宗教之類的傳統宗教。
或許飛天麵條神教?
|13.我們可能都被蘇聯統治|
第三部星戰電影《Return of the Jedi 絕地大反攻》上映的1983年,美國總統Ronald Reagan宣布了野心勃勃的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SDI)戰略防禦計畫,預計耗資千億佈建太空武器來攔截蘇聯的彈道飛彈。民主黨參議員Ted Kennedy第二天隨即用「星戰計畫」一詞嘲弄白宮不切實際的科學幻想。
「不切實際」的批評是真的,Reagan企圖使用的雷射武器直到近年才真正進入實用階段。但反對黨的「星戰計畫」嘲弄方式最後卻弄巧成拙,美國民眾對於《Star Wars》的既定印象反而使戰略防禦計畫聽起來得更酷、更厲害。
在那個沒有《Star Wars》的平行宇宙中,昂貴而不切實際的星戰計畫將不會得到這個暱稱的輿論推廣,因而難以得到美國國會的長年支持。被Reagan比做星戰電影中的「邪惡帝國」的蘇聯,也因此不需要在財務困頓中還要連年投入比美國更高的預算來研發相對應的防禦系統。
「蘇聯將躲過經濟崩潰,躲過聯邦解體的壓力,並在地產商人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後的2019年正式併吞美國,然後統治整個銀河系。」
高堡奇人在他的奇書中如是說。
(原載於端傳媒 https://theinitium.com/ )
寶鹼股價 在 寶僑美股、pg股價、寶鹼台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寶僑美股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pg股價、寶鹼台灣、寶僑美股就來美股台股投資觀測站,有最完整寶僑美股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寶鹼股價 在 寶僑美股、pg股價、寶鹼台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寶僑美股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pg股價、寶鹼台灣、寶僑美股就來美股台股投資觀測站,有最完整寶僑美股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寶鹼股價 在 [新聞] 紅杉美國最新52 頁PPT 分享,警告嚴峻- 看板Stock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標題:紅杉美國最新 52 頁 PPT 分享,警告嚴峻考驗的時刻到來 | 42章經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連結為中國文章 介意者勿點
原文連結:https://reurl.cc/ZA4W1V
※網址超過一行過長請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2022-05-25 11:15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記者署名:Sequoia 42章經
※原文無記載者得留空
原文內容:
原po注: 文非常長 且可能會有中國用語 不喜勿看
注:本文來自於紅杉美國今年 5 月 16 日的分享,以下內容由其多位合伙人共同分享完成
,其中內容有部分刪減。
我們首先回到 2000 年,那時我還是 PayPal 的 CFO。
2000 年 3 月,我們剛以 5 億美金的估值融了 1 億美金。一個月以後,納斯達克暴跌,年
中的時候有個小反彈,然後就一路大跌到了年底。
Michael Moritz(紅杉合伙人)很快提供了他們的建議:要認識到當下的情況,擴充現金流
,成為賺錢的生意。
對於我們團隊來說,那是一個非常現實的時刻,我們的現金流只夠 7 個月的時間。所以我
們:
1)進行各種運營成本的測算
2)把產品市場需求的匹配點轉化為盈利的生意
2000 年 6 月我們開始平台抽傭,後來又推出了創新的反詐騙機制等。最終,到 2002 年的
時候,我們達到了 2.5 億美金的年收入,並且盈利,公司價值也超過了十億美金。
今天,Paypal 市值是 900 億美金,每年的收入是 250 億美金,並有 40 億美金的稅前淨
利潤。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必須生存下來,必須專注,必須創新。
而基於當下的宏觀形勢、各種壓力,我們覺得和大家分享下現在市場到底在發生什麼,為什
麼發生這些事情,以及對你來說未來會如何演變及應對,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總而言之,這不是一個需要焦慮的時刻,只是需要暫停和重新思考。
Image
在後面的內容里,我們會講到
我們是如何走到現在這種情況的?
宏觀環境的情況如何?
二級市場的表現是怎樣的?
歷史能告訴我們什麼?
如何變得更強大?
如何更好地領導?
下一步該怎麼做?
Image
在疫情之後,美國政府推出了大量的資金刺激政策,來刺激經濟復蘇,這防止了經濟的衰退
,但同時帶來了很多問題。
從 2022 年以來,各種通脹、戰爭等帶來的問題,讓人們不僅對當下的通脹感到擔憂,更嚴
重的是,從債券市場來看,人們對未來五年的長期通脹問題的擔心程度之高,是歷史上少見
的。
Image
所以,美聯儲現在最大的目標就是:
控制通脹和收緊流動性。
而美聯儲的兩個核心工作就是最大化就業率及控制物價穩定,目前的情況大家都認為他們沒
有做好自己的工作。
Image
於是,過去一段時間里,最大的變化就是「資本」從免費的,變成了昂貴的。
由於市場的這個變化,原來表現最好的資產,比如科技、生物科技、和一些新的 IPO 公司
,變成了當下表現最差的資產。簡單來說,就是這個世界在重新衡量當資本變昂貴時,什麼
樣的商業模式是有價值的。
如果這只是 PS 倍數的一點調整還好,但目前看來,各項指標都預示著經濟的進一步惡化,
所以最終可能不是簡單的估值調整的問題。
我們現在剛開始看到一些資本變昂貴後帶來的結果。比如舉一個房地產領域的例子,在過去
的六個月里,因為資金成本變化的原因,同樣的房子的按揭貸款已經增長了 67%,這是過去
50 年來最大的變化,並把房市帶回了房地產泡沫的時候。
Image
從二級市場的角度來看,我們正在經歷納斯達克過去 20 年歷史上的第三大回撤。
過去六個月里,科技市場蒸發了難以想象的市值。
雖然目前還不算 2001 年或 2008 年,但納斯達克從去年 11 月以來跌去了 28%。
宏觀來看,市場並沒有互聯網泡沫或經濟危機的時候那麼大的挑戰,但如果我們不只是看大
盤股,會看到更多細節。
Image
所有的軟件、互聯網和金融公司里,有 61% 的公司目前的市值低於 2020 年疫情前的價格
。
這相當於市場全然無視了這些公司這兩年的發展,而這些公司在這兩年里大多都實現了收入
和利潤的翻倍。
Image
此外,還有 30% 以上的公司目前的市值是低於疫情最恐慌期間的最低點的。
我們知道因為很多的經濟政策等的實行,這些公司的股價在疫情期間曾經很快復蘇,但現在
當這些政策取消了之後,市場明顯認為當下的估值體系並不適用於當時的情況,甚至也不適
用於去掉所有免費的錢與政策之後的情況。
Image
而且,不計代價的增長也不會被認可了,不計代價增長而獲得回報的時代過去了。
我們看到,企業的估值倍數體系在過去六個月里跌去了一半,並且已經跌到了過去十年平均
值以下。如果算上對增長系數的調整,這個數字就更低了。
在通脹、加息和戰爭等的影響下,投資人更多的開始關注企業的短期確定性,資本變得越來
越值錢,宏觀不確定性越來越高,使得投資人越來越不肯為長期增長預期付費。
Image
所以,市場關注點開始向盈利公司轉移,結果就是摩根斯坦利的未盈利科技公司指數跌去了
64%。
Image
和以往不同,廉價資本也不會再來救市了。
一些大的對衝基金過去幾年里在一級市場里非常活躍,但他們現在首先要處理自己在二級市
場的虧損。
Image
從中長期來看,可持續增長仍然是最好的發展路徑。在任何市場中,持續的收入和利潤增長
都是最有效的方式,所以做好財務管理與規劃非常重要。
Image
而這次的復蘇不會是 V 字形的反轉,而會是一個長期的修復過程。
那在這種情況下,誰能存活下來呢?
答案是適者生存:
最終並不是最強大的物種存活,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擅長對變化做出應對的會存活下來
。
Image
就像上圖中的 A 和 B 兩家公司,最快做出應對的 B 公司擁有更多的現金流,更可能避免
死亡螺旋。
所以我們建議你計算好各種節約成本的方式,比如關停一些項目、停止研發、減少市場開支
、或其他,這並不是說你要馬上行動,但你要知道如果未來 30 天內就要用到,你是準備好
的。
我們看到,2008 年的時候,所有縮減開支的公司最終都活得更好。
不要把縮減開支當做一個負面的事情,而是把它當做節省現金和跑的更快的方式。
Image
此外,要思考你計劃做出的決策,和你希望你當初做出的決策的關係。
當你只剩六個月的現金流的時候,專注和決策會變得非常困難,所以不管你還剩多少錢,從
現在就開始思考。
Image
埃爾頓塞納(F1 車手)說過:
天氣好的時候你不可能超過 15 輛車,而陰雨天的時候可以。
所以危機也是一種機會。
Image
那什麼樣的人不只能存活,還能勝出呢?
是那些面對現實、快速應對、有紀律和原則、而不是後悔的創始人。
而且未來一段時間招聘會變得更容易,會有更少的大廠跟你競爭。
所以,把當下當做千載難逢的機遇,出對手中的牌,最終你會變得更加強大。
在這樣危機時刻,該如何變得更強大:
Image
機會只給做好準備了的人:
我聽說 WeCrashed 初創玩家 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美劇,你們中的許多人應該都看過…… 但
擁有所有的錢並不是真正的正確的做法。
如果只要有了錢的就是贏家,那麼 Zappos 怎麼能與亞馬遜競爭,並最終贏得鞋類市場呢?
DoorDash 怎麼可能後來者居上,並脫穎而出,成為擊敗 UberEats 的市場領導者?
所以,做好最充分準備的人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你該如何準備?
我們將給出一個框架,這是此前在一些非常棘手的危機時刻下都被使用過,並且多年來不斷
改進的框架。
Image
首先,你必須在思想上做好準備。
面對現實:這第一步是最難的。
每一次崩潰都始於創始人沒有真正去面對最嚴酷的現實。作為創始人,作為 CEO,你必須面
對現實。你的團隊或董事能幫忙的也許只有這麼多。
對於前面這三點,可能沒有比詹姆斯 · 斯托克代爾上將更好的例子來說明瞭。
斯托克代爾悖論講的是詹姆斯 · 斯托克代爾上將(James Stockdale)的故事。你可能在
吉姆 · 柯林斯(Jim Collins)的書《從優秀到卓越》中讀到過他。
他在 1965 年至 1973 年越南戰爭期間被俘虜了七年之久。他是當時美國最高級別的海軍軍
官之一。
在這個可怕的時期,斯托克代爾遭受了多次折磨,其他人都沒能活下來,但他卻找到了一條
生存之道最終活下來了。當你問他誰沒能活下來時,他反而說是: 「盲目的樂觀主義者....
.. 他們就是那些會說,我們會在聖誕節前出去。結果聖誕節來了又去了。然後他們會說,
我們會在復活節前出去,結果復活節來了又去了,還是沒能出去。然後是感恩節,然後又是
聖誕節。他們最終死於心碎。」
斯托克代爾會非常堅定地繼續告訴和他一起的那些囚犯,我們不會在聖誕節前出去,要面對
現實。
面對恐懼:
現在你已經面對你的現實了,那麼你必須防止自己陷入負面的循環中。
1998 年,在我還是 LinkExchange 的首席財務官時,我們嘗試讓公司上市,但在 1998 年
8 月 31 日,股市每小時下跌 100 個點。這在今天也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但在當時那個時
候是一件更大的事。
當年名譟一時的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創辦的對衝基金 LTCM 都跌落在俄債違約的塵埃中,
迫使美聯儲主席艾倫 · 格林斯潘召集多家銀行不得不介入進行救助,以防止金融危機金融
市場崩潰,整個金融領域都感受到了這種影響。所以,我們不得不擱置 IPO 上市的計劃。
沒有 IPO,我們很快就沒有了現金。我為此努力工作了很久,我開始為自己感到難過,而且
很快我就陷入到這種悲傷負面的情緒當中,這卻阻礙了我該去解決手頭真正該解決的問題。
你必須擺脫這種負面情緒的死循環,才能真正知道該如何讓我們擺脫困境。
擁有戰勝恐懼的勇氣:
勇氣是一種選擇,所以要去選擇有勇氣。無論我們今天將要面臨什麼,都不會比我們在新冠
病毒疫情開始時面臨的不確定性更糟。我們將戰勝一切。
從危機到機遇:
用中文寫的「危機」一詞由兩個字符組成。一個代表危險,另一個代表機遇。這個詞分開來
就是危險+變化的機會點。約翰·肯尼迪總統之前用它來稱為危險+機遇,讓它成了一個非常
流行的詞。
事實上,當有了危機,變化的機會點才更有趣。有了變化的機會,強者可以變弱,弱者也可
以變強。曾經誰都想要的成長股正在被拋售,而價值股正在被覬覦。那些增長較慢卻仍盈利
的公司現在擁有財務的靈活性,可以從燒錢的公司里回調。
如果你清楚地看到了機遇並且做好準備把握住了時機,那麼這個變化點將會是新的機遇。
Image
準備好你的團隊:
從「為什麼」開始,重申你的使命願景/價值觀。
這對你雇傭來的忠實的信徒來說非常重要。雇傭兵總是最先撤離的,當年在 LinkExchange
不能上市時,團隊裡的雇傭兵是第一個離開的,同樣的事情也在 Airbnb 和 DoorDash 身上
發生過。
在 911 事件之後,當 Zappos 的銷售額為零時,當時雇傭的團隊都逃去了 Nordstrom 或像
亞馬遜這樣的大公司。
這樣的情況一次又一次地發生,所以,確保你能留住你的團隊。
展現你的領導力:
瞭解你的受眾:客戶、員工、投資者等。他們都需要被提醒為什麼他們當初加入到你對未來
的願景里。他們都在向你尋求方向,都在期待你採取果斷行動。
最後就是使你的團隊保持一致性,要求他們做出承諾與貢獻,或者 …
禮貌地請他們離開,減輕救生艇的重量。
Image
讓你的公司做好準備
幾乎每家公司都有每日銷售或類似指標的儀錶盤,但 Zappos 有每日現金、現金流和現金生
命週期 (Cash runway) 報告。因為 2001 年 911 後我們幾乎用完了現金,這個報告確實幫
助我們度過了 2008 年的危機。
創建財務自由度
最好選擇:從客戶那裡賺取更多,比如
Airbnb-轉向長期入住市場
Tellme-改進產品和提高自動化
Zappos-增加選擇和客單價
較好選擇:改善你的單位經濟模型
Airbnb-減少營銷
Tellme-改進 ROI
Zappos-在第一單實現盈利
一般選擇:裁員
Airbnb-被迫削減(新冠)
Tellme-被迫削減
Zappos-被迫削減(2001)/ 主動削減(2008)
在做出改變後,他們都發現公司變得更有效率
如有必要:融資或融債,哪怕成本很高
活著的意義遠大於接受那些你不喜歡的條款:
Airbnb-接受 10% 利息的債權融資
DoorDash-2 輪非常艱難的融資
Zappos-股權和債權雙腿走路
聚焦投資你的未來
你不能通過縮減開支來獲得成功,你仍然要專注於你的未來,尤其是專注在最關鍵且起到槓
桿效應的投資上。
要遠離那些無紀律和原則的市場追求,比如 Airbnb 砍掉了絕大部分產品,但卻在關鍵的托
管業務和長期住宿業務上增加投入。Zappos 削減了市場營銷,但在客戶服務、客戶選擇和
工程優化上投入了更多。
由受約束轉變為創新
當你意識到自己受到很多限制時,你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用更好的解決方案來解決問題上
,而不是把更多的錢投到問題上。
所以,改變是你們的唯一選擇,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改變才能變強。而抱有僥倖是浪費時
間,不要坐在一起討論舊時的好時光,並期望它會回來。
這是一個動蕩的時代,管理變化是每個人的工作和任務。
下一步怎麼做?
我們今天相聚在這裡的目的不是為了一起焦慮。恰恰相反,我們相信,最優秀、最雄心勃勃
、最堅定的人會逆勢創造出真正非凡的事業。
前人有無數例子可以述說:
1987 年金融危機後的思科,2000 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後的谷歌和 PayPal,2008 年金融危機
中的 Airbnb,2020 年新冠期間的 Doordash。
但我們也相信,未來幾年的勝利將取決於企業能否果斷做出那些艱難的選擇,以應對那些過
去兩年自由資本膨脹和扭曲帶來的,可能令人不適的挑戰。
這次分享的首要目標是改變我們的思想觀念。我們正處於一個充滿不確定的、需要做出改變
的時刻,在這個艱難的時刻你的決策將對你的公司產生重大影響。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30字,無意義者板規處分
難道這次真的不一樣 不會V轉? 而是一個大U?
山雨欲來風滿樓 各大專家 機構一直在警告
到底鮑威爾能不能順利度過這危機?
北美 中國 各大廠都開始裁員了 08年的即視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0.15.123.60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53529008.A.0C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