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Chinese_New_Year在家玩中學的12種提案
這十幾天我們很認真的,想要在德國家裡營造過年的氣氛,一解相思,也讓生活多了期待。「創意」是一件很奇妙的習慣,它讓人快樂。雖然手邊的材料有彈盡糧絕之感,但翻翻找找之下,能夠就地取材發想的相關活動還是很夠。
能帶孩子一起來認識過節傳統的文化,我會感到離家比較近,度過了前一陣子在家學習、孩子配合度略低和反抗的「磨合期」,又再次找到親子間的平衡,看見Jivan專注的眼神。
這次在同一個主題上延伸至各領域,嘗試提供孩子環繞式的「綜合學習」,#讓他們能將一種經驗連結至另一種經驗_在不同的科目和技能之間架起橋梁。我盡力在有限的時間和能力下,滿足兩個不同齡的孩子跨科多元學習的體驗,條列在這:
🏮旺旺來:國字認知、手眼協調
🏮舞獅:美感、感官活動、手眼協調
🏮舞龍:顏色、小肌肉
🏮牛年大吉:字母、數字、恆毅力、國字、邏輯
🏮壽桃:感官活動、文化認識、烘焙
🏮年年有魚:美術、創作
🏮自製小春聯:手眼協調、國字、專注力
🏮橘子與蘋果:諧音、國字、感官活動
🏮燈籠:創作、小肌肉
🏮鳳梨:阿拉伯與國字數字、耐心
🏮團員手印:凝聚力、美術、家庭紀錄
🏮青花瓷插花:美感、季節性水果、嗅覺
其實整個主題是以「文化認識」為基礎,然後透過活動,讓孩子不要將各學科的學習當作各個不相干的獨立的片段,而是能夠欣賞各個領域間的關係,這對孩子的大腦和未來學習的技巧都有重要的影響。
以上活動中我沒有提到的地理、音樂、生活等活動,有在閱讀繪本和整個主題引起動機時,帶入哪裡有過中國新年的習俗(地理),播放新年歡慶歌曲(音樂和肢體律動),另外亦深入十二生肖的學習單的活動。
「自然」的領域操作較少(預計會再做實驗),不過我覺得在這個季節走到戶外觀察動植物和玩雪,就能夠視為是學齡前孩子關於「生活與自然」的體驗,將節日與季節的連結,然後和Jivan討論穿著(會依照對天氣的感覺挑選衣服也是一種學習呀)、新年穿紅色的意涵等等嘍!
#居家防疫幼稚園
#Jivan5Y1M_Mira2Y3M
_
生活小插曲,輕鬆紀錄孩子這個階段對語言掌握的小趣事,這都是我們封城日子裡的歡樂小火花:
1、 在操作旺旺來認國字「福」的時候,我問Jivan:「寶貝,你知道『福』代表什麼嗎?」他斬釘截鐵,自信滿滿地說:「知道啊!就是鯨魚在水裡才能『浮』起來的意思!」痾……
#此浮非比福
#為此還跟我說了一番鯨魚需要水才能支撐起龐大身體的道理
2、 Mira現在很會敷衍,最常用來打發媽媽的一句話竟然是一句歌詞。譬如說我:「妹妹,為什麼你把玩具拿到餐桌上?」Mira:「因為,不想分離」(用唱的)……
#不想跟玩具分離所以拿到餐桌上
#我要說的是你不能把玩具拿到餐桌上啊
#因為我剛好想揍妳
3、 點讀筆是一打二外加要上課的封城媽媽最好的夥伴,好幾次我必須讓Jivan一個人,自己帶Mira去午休時,就會聽到Jivan開啟我錄的故事當環繞音響,原來是覺得這樣媽媽也陪著他啊!
#聽到自己聲音好害羞
#分身有術
我們還用點讀筆玩紅包袋的錄音,可是,每次點播「恭喜恭喜新年好」的時候,Mira都會說成:「恭喜恭喜還沒好」,屢試不爽。
#好吧還是有押韻
#其實還沒好是她最近大號逃避換尿布的口頭禪
4、 賴馬《生氣王子》的繪本媽媽都知道吧?那你們家的孩子會跟著唱「好生氣、好生氣、快噴火了嗶嗶嗶」嗎?
我們家Mira會,而且還是驚嚇級:「好生氣~好生氣~快失火了嗶嗶嗶」……沒有快失火了好嗎!!!
#為什麼她總可以改編的很自然
#這是一種天賦無誤
「封釘紅包可以用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封釘紅包可以用嗎 在 Jivan小天涯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封釘紅包可以用嗎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封釘紅包可以用嗎 在 李忠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封釘紅包可以用嗎 在 [殯葬] 封釘或安釘儀式可否省略- 看板funera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封釘紅包可以用嗎 在 封釘紅包如何處理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疑難雜症 ... 的評價
- 關於封釘紅包可以用嗎 在 封釘紅包如何處理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疑難雜症 ... 的評價
- 關於封釘紅包可以用嗎 在 封釘禮金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封釘紅包可以用嗎 在 封釘禮金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封釘紅包可以用嗎 在 台灣禮俗研究所| 有人提問:「封釘」之後那根釘子怎麼處理 的評價
- 關於封釘紅包可以用嗎 在 封釘紅包要包多少、封釘禮、封釘輩份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封釘紅包可以用嗎 在 封釘紅包要包多少、封釘禮、封釘輩份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封釘紅包可以用嗎 在 紅包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封釘紅包可以用嗎 在 [殯葬] 封釘或安釘儀式可否省略- funeral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封釘紅包可以用嗎 在 Re: [問題] 請問釘棺材釘的儀式和注意事項? - marvel - PTT生活 ... 的評價
封釘紅包可以用嗎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要建國
圖文 By 迷因力量
兩張圖讓你清楚了解,當一個名為世界衛生組織,一旦變成中國的形狀有多蠢
這位WHO秘書長一路舔中,成為全球人笑柄,說不用緊張封境,結果北韓蒙古俄國可沒那麼傻,宣布封境
承認自己誤判從中度風險改成高度風險,還在胡扯不用擔心,中國做的很好,不用撤僑,結果30號才宣布武漢病毒是國際公共緊急事件,你看全球被拖延惡搞成怎樣,WHO才是世界防疫漏洞
還好美日可不蠢,果斷撤僑,日本撤僑回家後還3個確診武漢肺炎,以中國惡劣醫療環境,不撤僑是要等死嗎
結果我們有300個武漢台商想要回家,中國不鳥這些台商聲音,不鳥台灣聲請,根本垃圾國家
黃智賢/蔡正元/范瑋琪/大S/楊培安/敢不敢出來替這些台商說些話,罵中共沒人性不顧死活狗官他媽的爛政府
這些人就跟這位WHO秘書長譚德塞一樣,只會跪中,只想愛與關懷中國,台灣怎樣被不人道對待,成為防疫孤兒,都不關他們事, 我怎樣舔的讓中國人開心,是我唯一的工作
幸虧世界還是有正直聲音,這幾天,從日本安倍,加拿大,歐盟美國,都紛紛斬釘截鐵說,台灣不可成為防疫孤兒,要求WHO將台灣列入觀察員
蔡英文總統也不斷向世界發聲,更希望全台人民幫他傳出去,台灣在世界防疫工作不可缺席,台灣人民健康,不該成為世界防疫網的漏洞,台灣有能力在這場戰爭中貢獻力量
中共這幾年崛起已經成為世界黃禍,從聯合國,WHO,ICAO甚至哈佛都被掌控,我們面對的始終是最嚴厲的算計跟打壓,卻還有舔中政客藝人扯後腿,還有親中遠美的白目力量論述
台灣人必須團結起來,親美友日聯歐與世界他強打好關係,才能不被國際組織WHO care。
WHO宣告武漢病毒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https://reurl.cc/W4nYDy
加拿大議員逐字唸出TAIWAN,要求台灣加入WHO,總理杜魯道力挺
https://reurl.cc/5gmN7y
武漢肺炎 安倍晉三:有必要讓台灣參加WHO
https://reurl.cc/al3DQG
中國卡住台商撤僑,家屬心急如焚
https://reurl.cc/yyqbyq
[爆卦] ICAO霸凌懶人包
https://reurl.cc/24nOpa
蔡英文總統:#請幫我傳給全世界
https://reurl.cc/EKAvkA
--------------------------------
By 周軒
很多人覺得奇怪,為什麼WHO那位譚德賽總幹事(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 )看起來不像衣索匹亞人,倒比較像個中國人?其實考古一下,我們大概就知道原因了。
故事可以從上一任的WHO總幹事,香港籍的陳馮富珍開始說起,她從2006年上任後,在WHO一直奉行中國對台的立場,雖然引起諸多會員國質疑,卻也無法撼動她的地位,而從2009年開始,也就是馬英九剛當選那一年,中國同意台灣每年以陳馮富珍"邀請"的方式,參加WHA,也就是在日內瓦召開的世界衛生大會,而這也是國民黨那時最愛拿出來打民進黨的一點,因為我們的參與名稱叫做"中華台北",這就是馬英九承認九二共識換來的。
只不過在陳馮富珍任內,有兩份關於WHO如何處理台灣問題的文件被流出,但始終沒有被正式公布,其中一份是中國與WHO秘書處簽訂規範WHO與台灣互動的《諒解備忘錄》,另一份是WHO在2009年將台灣納入《國際衛生條例》(IHR)體系,以《內部備忘錄》(internal memo)規範WHO在IHR架構下,如何與台灣應對的方式。
第一份《諒解備忘錄》的重點大概是這樣:
為了遵守台灣退出聯合國後,WHO根據《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所通過的《WHA第25.1號決議》。這些文件要求WHO秘書處將台灣視為中國的一省,並且必須避免任何會造成認定台灣在WHO內有單獨地位的行為,任何涉及這個《諒解備忘錄》規範下的事物,都必須透過WHO總部的聯絡窗口,先行與中國在日內瓦的常駐代表團以及WHO的總幹事辦公室和法律顧問辦公室諮商。
換句話說,台灣要進不進WHO,用什麼方式什麼名稱進WHO,全部都是中國說的算。
第二份《內部備忘錄》,則是WHO要求其官員在內部文件提到台灣時必須使用「正確的用語」,即「台灣是中國的一省」,雖然台灣納入IHR體系,但台灣在WHO裡是中國台灣省的地位沒有改變,任何與台灣有關的資訊必須放在中國的項下,不能像其他國家那樣單獨列出。
而這兩份備忘錄就是中國用來卡死台灣以獨立個體加入WHO的大鎖,偏偏WHO的總幹事每一個跟中國都眉來眼去的,所以這樣的情況就持續到今天了。
嗯?那為什麼這個譚德賽跟中國看起來也是麻吉麻吉的?
話說聯合國底下有一個開發中國家的子團體 Group of 77,這原本一開始是一群開發中國家為了一起爭取經濟利益跟國際權益成立的,而中國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從1994年開始提供這個G77裡的成員國經濟與政治援助,咦?那你會問這個G77裡到底有什麼國家,隨便列幾個,喀麥隆、史瓦帝尼、迦納、盧安達、多哥、馬達加斯加、衣索比亞..........
對,非洲國家占了大多數,所以呢,當時2017年WHO總幹事要重新選舉的時候,由非洲國家組成的非洲聯盟推舉出來的這位衣索比亞籍的譚德賽,立場會倒向中國,還真的是一點都不令人意外,更別提這位譚德賽先生,2017年7月剛選上,8月就跑去北京訪問了,除了大力稱讚中國為百分之95的人口提供了"優質的健康保險"是世界值得借鏡的公衛典範外,還聲稱WHO可以跟中國一起為一帶一路的國家提供公共衛生的協助,最後還收到中國一份2000萬美金的大紅包,看到這邊,是否對於WHO這種把中國當自己老闆的行為一點都不感到意外了呢?
參考資料:
港籍陳馮富珍掌舵WHO長達10年將卸任 英籍候選人對台最有利
https://www.storm.mg/article/256027
Memorandum 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2005 China-WHO Taiwan MOU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Memorandum_on_implementation_of_the_2005_China-WHO_Taiwan_MOU
New vision and strengthened partnership for WHO and China
https://www.who.int/news-room/detail/21-08-2017-new-vision-and-strengthened-partnership-for-who-and-china
Group of 7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oup_of_77
封釘紅包可以用嗎 在 李忠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過去的經驗似乎顯示新科技、新發明即便會讓少部分的人失業,但整體人類福祉將提升,會有更多相應的工作會出現,畢竟汽車是如此,網路也是如此,AI 應該也會如此吧?
但『通往地獄之路是由善意所鋪成』,汽車、網路的出現讓人類經濟活動更頻繁、更密集,但全人類的福祉真的有增加嗎?會不會這是讓貧富差距變得更大的最致命一擊?
【工資降到6000人民幣,北漂離京,他們是第一批被AI乾掉的金融民工】一位信審員,一天可以申五十筆貸款。我們投資的用錢寶的人工智能,一天可以審幾十萬筆貸款,而且不要工資,只花電費,一天工作24小時,一年工作365天,沒有情緒,壞賬率更低。建議下崗的信審員不要再從事基於數字最客觀判斷的工作,轉型不會被AI取代的工作(如服務業)。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本財經(yibencaijing),作者戈森
信審員,曾有一段輝煌歷史。
在銀行時代,他們是核心職位,站在金錢的刀尖,掌握著放款的決策大權。而如今,風控進入「數據驅動」時代,信審員成了一個「雞肋」的職位。
面對即將被拋棄的命運,他們站在時代的岔口中,左右躊躇,難以邁步。他們有即將退場的自覺,卻難以掩蓋被遺棄的淒冷與糾結。
人工智能正在一步步取代人,時代滾滾向前,無人可擋,所有遲疑躊躇之人,都被殘忍地碾壓在車輪之下…
一、黃金時代
在金融領域,他們是第一波被驅趕到懸崖邊的人。
而驅趕他們的,是人工智能。
「我要離開這個崗位,離開北京」,信審員包小新語調低沈,盡是迷茫和落寞。
他必須得離開,他無處可逃。
而在銀行時代,信審員曾經享受過風光無限,時代將他們安放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被授予了勳章。
當時所有人申請貸款填寫的資料,都會匯總到信審員手中——他們通過各種手段,來權衡這筆貸款,是放還是不放。
也就是說,他們掌握了 「生殺大權」。
「信審員,是一個體面的工作」,曾經在銀行當過信審員的姚金珉稱,很多都是大學名校畢業生,才能進入銀行擔當這個職位。
2011年到2015年,是一個猛衝的年代。但凡有些商業想法的人,都氣粗壯膽地做起了買賣,借貸需求旺盛。
此時,金融潮水開閘,各地線下小貸公司林立,從事線下借貸的信貸員,迎來黃金時代。
2014年開春,90後的包小新,開始了他的北漂生涯。他進入一家小貸公司,成了一名 「全能」 信貸員。
「進入金融行業,信審無疑是最好的一個途徑,不需要太多金融學歷,只要你有闖勁,敢學習,就能幹」,包小新稱。
包小新的公司以經營類貸款為主,只要客戶有線下門店,經營超過一年,就能辦理最低2萬,最高15萬的貸款。
那時的風控極為原始,沒有信審系統。借款人先到公司填寫申請資料,第二天信審員再去店面上訪。
簽合同的時候,包小新把借款人的手機拿過來,隨機抽取幾個聯繫人電話。
信息會裝在一個信封里,封定起來,按期還款結束後,再原封不動的歸還借款人。
一旦借款人逾期,信封就被打開,會聯繫這些人進行催收。
在銀行和線下門店借款中,信審員是具有 「戰略核心」 地位,他們是 「反欺詐」 的主要骨幹。
在上門面訪的階段,包小新能連續和對方侃兩個小時,「你需要問他店的經營情況,什麼時候開的,開多久了,店員幾人,通過電費單,一天的流水,各種蛛絲馬跡,判斷他是不是一個有誠信的人」。
而面訪中,各種紛繁複雜的細節,都會 「洩露天機」。
一次,有個自稱賣豬肉的老闆來申請貸款。對方將他關在一個豬肉的大庫房裡,一片漆黑。
可 「老闆」 摸索半天,卻找不到開關。
「我心裡大概就明白,他不是老闆」,包小新判斷。
「因為掌握生殺大權,很多借款人都會給信貸員塞紅包,希望放他們一馬」,姚金珉稱。
那個年代,他們是風光無限的。
二、地位下沈
在借貸的黃金時代,除了線下借款的興起,線上的網貸平台,也遍地開花。
一批勇敢的精英爬上時代快車,認定日夜兼程的前方,定有奇跡發生。
2015年,網貸平台增長異常驚人,根據網貸之家數據,這一年,平台總量達到3769家。
此時,很多線下借貸的信審員,被挖到互聯網平台。包小新也從小貸公司離職,加入了網貸行業。
新辦公樓在北京最繁華的CBD,人人西裝革履,手捧咖啡,那一瞬間,他終於感覺找到了金融從業者的光鮮。
但很快他就發現,所謂的光鮮,只是「虛有其表」。在線上,信審人員的工作和重要性被大大壓縮。
線下借貸,金額高,單筆審核必須拼盡全力,覈實真偽;而線上的貸款,多為小額,根本沒有時間去每單細細審核——從成本考慮,也不需要。
他們必須,快,快,快。
在旺季,一個信審員一天需要審50單左右,一個小時需要審核4—5單,平均下來一單最多15分鐘。
為了保證這15分鐘的信審進度條流暢跑完,包小新精確計算過:查看客戶資料2分鐘,給客戶打電話2分鐘,第三方聯繫人打電話2分鐘,上網查客戶徵信5分鐘,填寫審批意見2分鐘。
15分鐘搞定,完美。
此時,大部分的信審人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通過電話審核,行話叫「電核」。
有時候除了聯繫借款人本人外,還會聯繫他留下的「聯繫人」,來進行交叉驗證。
對於信審員來說,就如一段「奇幻之旅」。
「你可以遇到各種千奇百怪的人」,有的人永遠說自己沒空,電話那頭卻是麻將牌被搓得噼里啪啦;有人質疑是詐騙,揚言要報警;有的說著一口方言,不知所云……
而這個過程,也確實還有幾許門道。
姚金珉所在的銀行,也開始做一些線上業務,他也加入了電核部門。
他們總結得出,雖然沒有面審那樣細節滿地,但也可以從電話中捕捉一些蛛絲馬跡。
比如,資料顯示是一個大老闆,電話那頭卻傳來公交站到站的聲音;有時候還能聽到「嘩啦嘩啦」翻資料的聲音,「偽造的信息太多,記不住,就會翻開資料來看」。有時候對方回答不上了,存疑,回答得太流利,也存疑,「像背書一樣,都是準備好的答案」。
剛加入信貸行業的可可,也摸出了一些門道,一般他把電核分5項步驟,完成一項,打一個勾。
第一覈實客戶信息,第二覈實使用的產品,第三問詢客戶還款方式,第四還款能力的評估,第五提醒客戶按時還款。
一通電話下來,最少也要5分鐘。
電話那頭的人,可可一個也不認識,在心裡,他畫出他們的肖像,熟悉他們的生活規律。
姓名,工作,上班地點,單身還是結婚……
可可試圖從自己的工作中,找出點樂趣來。
他還不知道,這個職業最大危機,已悄然而來。他們即將被一點點蠶食、瓜分,成為最微小的螺絲釘…
三、螺絲釘
突然間,時代變了,風勢變了。
2016年,現金貸和消費金融崛起,所有線上平台,開始了「搶客大戰」。
包小新悲傷地發現,在急速衝量的過程中,信審員成為最 「低等而廉價」 的勞動力,「純體力勞動,每天看資料,打電話,毫無技術含量。」
他的工作,無窮無盡,停不下來。
公司實行三班倒,早班從早8點到晚6點,中班10點到晚8點,晚班則是中午12點到晚上12點,且週末只能休息一天。
最忙的時候,他一天要審核100個單子,長期下來,他犯上了嚴重的職業病:視力下降,腰酸背痛。
「一到高峰期,單子直接塞給你,審不完不能回家」,包小新覺得,互聯網金融在急速奔跑,所有的都在催你,「客戶催著放款,主管催著業績」。
所有人都累趴下,審不動的時候,「經理實行獎勵政策,審最多的第一名獎勵5千,第二名三千,有些人為了錢命都拼了」。
而此時,大多數的信貸員,只能填寫「推薦意見」,連決定權都喪失殆盡。
信審人員,突然成為流水線中最底層一環,他們只是低廉的勞動力,重復著機械的工作,無休止的加班…
人力的速度,怎麼可能拼得過機器?
為了確保每天的放款量,很多公司開始引入貸前自動化審批系統。
此時已成為信審主管的可可,感覺自己陷入了尷尬位置。
他的周邊,一個個新的部門建立起來——建模組、反欺詐部、數據部等等,風控被拆分成7個部門。
但他很快發現原來的經驗不夠用了,風控,開始被很多「高大上」的詞來包裹。
第三方徵信數據、爬蟲軟件、白名單、黑名單、設備指紋,各種新鮮名詞,可可從未聽聞。
一時間,大數據、人工智能、量化風控等等概念,似乎才是真正在做風控的標配。
「有人聲稱懂大數據,張口就要50萬年薪,公司甚至不惜百萬年薪,去引進國外的風控人才」,可可看看自己剛剛過萬的年薪,有點不知所措。
以前人工審一天不過50單,現在機器審核量超過一萬單,在線上的高頻交易中,人,幾乎玩敗。
就連線下借貸平台,也開始漸漸用機器取代人工。
「我們的信審人力,在逐漸減少,最多的時候100多人,現在只有60人左右,未來他們將轉型」,捷越聯合授信評審副總監李強稱。
「目前市場上用於自動化審核的額度相對較小,一般在一萬以下額度,是自動審核,一到三萬之間,是人工加機器,3萬以上,還沒有辦法做的完全自動化審核」,李強稱。捷越聯合還是以線下5萬—10萬的貸款為主,因此才保留著部分信審人員。
當機器足夠強大,能大額放款之後,信審人員是否將完全被歷史淘汰?
已經成為螺絲釘的他們,驚恐地發現,甚至這顆螺絲釘都不在需要了……
四、何去何從
從掌握生殺大權的核心員工,到邊緣廉價勞動力,再到如今的可有可無,信貸從業者們,發覺轟隆隆向前的時代列車,已經衝到了他們眼前。
在可可看來,技術在不斷迭代,他將其分為4個時代:大數據1.0時代,有app,信審系統,客戶省去了上門時間,不用排著隊等待填寫表格;
2.0開始引進徵信系統;到了3.0接了徵信,有了建模、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等先進技術;到了4.0,則是完全的人工智能,機器學習。
而眼下,無疑正從3.0向4.0過渡。
因為徵信系統的缺失,人工智能的不健全,這個過渡階段,仍有20%—30%的灰色地帶,需要人工審核——這無疑是信審員的最後稻草。
但有不少專家斷言,這個留個人工信審員的時間,不過5—10年。
「未來信審會越來越少」,捷越聯合授信評審副總監李強稱,未來,所謂的人力,只會用對風控系統的建立、監督、維護上,所有的決策,都將「自動化」。
「我們裁掉了信貸人員,實現了完全的審核線上化」,某知名平台的CRO稱,他們完全用機器,取代了人。
「我們用數據和科技去進行驅動,完全解決了人工審批主觀性、效率低等弊端」,該CRO稱。
就連包小新的主管,都偷偷告訴他,讓他趕緊學點新東西,「信審自動化,肯定是大勢所趨」。
時代真的要拋棄他們了嗎?
幾乎所有的信息都在透露,一個肯定的答案。
擺在所有信貸從業者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主動轉型,要麼被動淘汰。
可可無疑選擇了第一種。
他自學了一些風控知識,也參加了一些基礎的風控課程。目前,他找到一份新的工作,負責初級的策略模型和數據分析。
「一步步來吧,既然時間給出了發展的軌跡,我們只能跟著時間往前爬」,可可說。
而包小新,卻沒有從絕望和不忿中走出,他心灰意冷,承受著現實的無情鞭撻和冷落。
「我要離開這個崗位,離開北京」,他決定離開北京,也離開拋棄他的信貸行業。
時間從來都是殘酷無情的。
不會給人留下任何喘息的機會。
面對轟隆隆的時代列車,要麼拼了命、放棄所有也要爬上去,要麼成為時代的祭品……
封釘紅包可以用嗎 在 封釘禮金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在僧道的指引下,死者親屬或門閥、顯貴,用斧(或槌)作勢以鐵釘封住棺木,僧道會 ...封釘啟靈@ 阿部的殯葬筆記本:: 痞客邦::父喪由族親長者(叔伯)擔任主釘,母喪則 ... ... <看更多>
封釘紅包可以用嗎 在 封釘禮金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在僧道的指引下,死者親屬或門閥、顯貴,用斧(或槌)作勢以鐵釘封住棺木,僧道會 ...封釘啟靈@ 阿部的殯葬筆記本:: 痞客邦::父喪由族親長者(叔伯)擔任主釘,母喪則 ... ... <看更多>
封釘紅包可以用嗎 在 [殯葬] 封釘或安釘儀式可否省略- 看板funera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父親過世,在和禮儀師討論時,
禮儀師說要先問過阿伯是否答應
封釘,當時沒問如果不答應怎麼
處理,因為本來媽媽自信滿滿說
阿伯一定會答應封釘,阿伯本來也
同意,但後來又推辭,我媽問
業務小姐時,她就說那就省略,
2個紅包都省起來,我媽覺得也好,
那儀式在那邊講吉祥話沒意義,
後來遇到禮儀師,我媽又再說
阿伯不封釘這件事,禮儀師說還是
要準備法師的紅包,我不在旁邊
所以不知道是怎麼說的,但我媽
意思是說這封釘儀式還是會進行,
但我查網路這儀式可省略,而且
我很難想像若沒人來封釘,怎麼
進行這儀式?法師直接講吉祥話?還是我媽有誤會?她覺得純粹是
禮儀師愛紅包,不知有沒有人可
解釋這情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2.136.5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uneral/M.1427499484.A.45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