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交會之地|土耳其概覽
土耳其位在東西方交會之處,在它悠長歷史中,先後有不同的文明與文化在此佇足。而除了歷史文化之外,土耳其也有豐富多樣的地貌景觀。在兩者交織下,有相當多可看之處,難以一次盡覽。我初次造訪前,對土耳其的認識,其實只有伊斯坦堡與卡帕多奇亞的熱氣球。這次實際一訪,雖然只有淺嚐,但已對土耳其的豐富程度驚豔不已,也定下我日後再訪的念頭。
▌土耳其的歷史
土耳其一名意為「突厥人的」。這群來自中亞的突厥人,後來擊敗了拜占庭帝國後,就在今日的土耳其、東南歐、中東與北非,建立了龐大的鄂圖曼帝國,也將伊斯蘭信仰散播至其境內。鄂圖曼帝國在18世紀後開始衰弱,最終在一次大戰戰敗後瓦解。後來在土耳其獨立戰爭中,終結了列強的割據,建立了今日的土耳其共和國,是一個世俗化的伊斯蘭國家。
但其實在更久遠以前,土耳其亞洲側的土地上,就有古希臘、羅馬的城市,其中包括著名的特洛伊城。隨著許多遺址在十九世紀陸續被挖掘出土,在今日已經變成熱門的觀光地點。
▌伊斯坦堡
舊稱君士坦丁堡的伊斯坦堡,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座落在黑海與地中海之間。地理位置關鍵,曾是絲路上的重要一站外,伊斯坦堡在世界歷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它曾作為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達一千六百年之久。直到土耳其共和國建立,遷都於安卡拉為止。伊斯坦堡是歐亞交會之地,有豐富的歷史與文化。
▌番紅花城Safranbolu
位在土耳其中部的番紅花城,在十七世紀時,以種植和貿易番紅花而得名(至今在城外也仍有種植)。以舊城區中完整保留的鄂圖曼時期老建築著稱。
▌安卡拉 Ankara
安卡拉位在土耳其中部的高原上,是土耳其的首都,也是僅次於伊斯坦堡的第二大城。安卡拉其實也是歷史古城,過去曾為波斯、馬其頓、羅馬與鄂圖曼等政權統治。我在安卡拉沒有太多時間,只造訪了現代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的紀念館。
▌卡帕多奇亞 Cappadocia
卡帕多奇亞以它獨特的地質景觀出名。搭熱氣球則是俯看這些特殊地形的最佳方式之一,而搭熱氣球本身,其實就很特別的體驗了。
▌蘇丹哈尼古驛站
由於位在過去的貿易路線上,又距離鄰近的兩大城孔亞、卡帕多奇亞,都各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因此設立驛站,供商隊休息。過去在古絲路上,平均每30-40公里就會有一座驛站,總計設有約100多座驛站。可惜在時間的洪流下,許多已傾頹,而蘇丹哈尼古驛站是其中保存最完整,規模也最宏偉的。
▌棉堡Pamukkale
棉堡位在土耳其西南方,自古希臘、古羅馬時期開始,數千年以來,棉堡就以它的天然溫泉與雪白水池,吸引眾人來訪。事實上,傳說這些層層疊加的白色水池,是巨人留下曬乾而固化的棉花,因而得名。在溫泉池一旁,則還有一座古希臘、羅馬城市希拉波利斯。
▌特洛伊 Troy
特洛伊城是古希臘時期,位在小亞細亞的城邦。因為荷馬史詩提到的特洛伊戰爭,而廣為人知。但在其遺址於1871年被發現之前,一直被視為傳說中的虛構城市。
▌以佛所 Ephesus
以佛所Ephesus (又譯艾菲索斯)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希臘羅馬城市。最早由古希臘人建於西元前十世紀。被羅馬帝國併吞後,變成羅馬帝國境內的一座主要城市,人口在四十萬至五十萬人之間。是亞細亞省的省會,有神廟、圖書館和可以容納兩萬五千人的劇院,甚至還有一間妓院。
以上各地的詳細介紹,會在未來幾週陸續刊出。其實此行下來,只走了半個土耳其,最遠僅及中部而已。土耳其深度與豐富程度,遠超乎我的預期,待疫情結束後,必會再訪!
▌用最低成本提升照片質感
其實不少人想要提升自己照片時,第一個動作就是花大錢升級器材。但是往往這些昂貴的器材,為照片帶來的改變相當的少。這是因為好的照片,並不是單靠高級的器材,就可以創造出來的。
事實上,成本最低,卻又能夠為照片帶來最顯著、最有感的提升,就是學會後製。許多人掌握了拍攝的技巧,卻少了照片後製這最後一哩路,相當可惜。更不用說,器材終會被間淘汰,但後製能力卻會隨時間越來越好。
雖然網路上有免費的後製教學,但往往相當零散,缺乏系統性。我當初自學的後製時候,就因為沒有方向地摸索,而走了不少冤枉路、浪費了不少時間。因此在我的Lightroom入門課程裡,我把所有技巧,由淺入深、有系統地,整理在2個半小時的課程裡,推薦給想要提升自己照片品質的人。
現在購買課程,輸入折扣碼『JFS6TV9QHXT』,就能享有75折的優惠。課程連結:https://bit.ly/31BsWVP
小亞細亞政權 在 黃越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雙十節,好友宋明麗代表全球僑胞致詞,高喊台灣加油!深感榮幸與欣慰。
馬英九埋怨蔡英文執政,近兩年來的雙十節都讓中華民國淪為配角。
「中華民國」是國民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共產黨節節打敗而無路可走的情況下,於1949年扛著旗幟率領了幾十萬大軍及百萬難民,於倉惶中入侵到其實1911年己經隸屬日本的台灣,是典型的外來政權。
如今若有中華民國有被淪為配角的感覺,不只是還原台灣的歷史真相,更是身為前總統的馬英九們,應該要負最大的責任,並須深感慚愧和嚴肅反省才對。
國民黨不但依附在蔣介石父子之下,獨裁統治了台灣超過半世紀,而且因為與共產黨的恩怨情仇,讓台灣被摒棄在世界之外,成了亞細亞的孤兒。
若非台灣人用血涙編織出自由民主的價值,化悲憤為包容的力量,並致力於經濟的發展,不但從亞洲的四小龍,更耀眼的變成今日的Taiwan can help,登上世界版面。
兩岸早已經開放互通多年,而國民黨從懼共變成舔共,到底還有多少成分是省籍的郷愁?還是因為夾雜著個人利益的糾葛,樂意淪為統戰工具?
尢其享有國家禮遇的退休將領們,竟然能夠說出台灣國家零戰力等,這種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論調,不但沒有軍格更沒有人格。
憑什麼他們可以當中共代言人,猖狂的在台灣主張和統或武統?真不知道他們是否還有臉,去面對一生反共的蔣介石父子。
如果沒有台灣實體的存在,就沒有中華民國容身之處。所以中華民國台灣,不是全民最大的共識,而是在還沒有制憲之前的權宜措施,這也是台灣為什麼必須go go go!因為我們的權宜也未免太久了。
小亞細亞政權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唐河西名將張議潮:唐帝國在西域最後的輝煌(二)|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續)
在地理位置上,河西走廊北部是歷來被游牧民族控制的蒙古高原,南部則是同樣被游牧民族控制的青海高原。這兩個地方始終處於中原農耕文明和塞外游牧民族反復進退的拉鋸戰中。因此,在很長歷史時期內,河西走廊是中原王朝進入西北西域地區唯一可靠的戰略通道。成為後世2000多年中,溝通中國中原與西北兩大領土地區最核心、最重要的戰略咽喉,也成為中央政府維護在西域地區主權和國家利益最重要的通道。
同時,正是由於河西走廊的開通,才使中國的商隊和使團得以擁有一條可靠的、安全的道路途徑西域後向更遠的西亞、歐洲地區前進,而西方的商隊和使團也得以途經小亞細亞、波斯、中亞、和西域後,通過河西走廊到達中原地區。從此,一條綿延數千公里,延續2000多年,對後世人類東、西方文明產生無法估量影響的文明之道——絲綢之路,正式誕生於歐亞大陸,拉開了人類文明交流史的新紀元。
同時,河西走廊地區對中原王朝還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和國防價值。該地區的祁連山草場水草豐美,是著名的畜牧業基地。併入中國版圖後,以祁連山馬場為代表,河西走廊地區迅速成為中原中央王朝重要的軍馬、軍駝生產基地。在此後2000多年裡,河西地區與河套平原地區、遼東半島地區、華北燕雲地區一道,成為中原王朝最重要的4個畜牧業基地,為中央王朝組建並保持強大的騎兵部隊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
河西走廊對原中央王朝具有不可替代的、極大的戰略價值。成為西漢開始歷代中原中央王朝都極力保護的戰略重地。同時,也正是由於具有如此重要的戰略價值,導致該地區成為歷代游牧民族政權極力企圖奪取的對象。雙方圍繞河西走廊展開激勵的爭奪。在很長時期內,中原政權都牢牢控制著這一戰略咽喉。但是,到唐朝中期,局面發生悲劇性逆轉。起因就是對中國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安史之亂。
公元618年,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都產生極為深遠影響的大唐帝國建國。大唐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其影響之大、之深遠,以至於今天海外華人依然被稱為「唐人」,華人聚居區被稱為「唐人街」。大唐開國後,舉國上下從皇帝到一般民眾,迅速成為一個極端崇尚武功的國度。從唐太宗起,在帝國強大的軍事打擊下,周邊宿敵東突厥、西突厥、高昌、吐谷渾、高句麗、百濟陸續被滅亡。帝國疆土在短短幾十年內,爆炸似的迅速擴張。
到極盛時期,大唐帝國的疆域最北端跨越蒙古高原,進入西伯利亞葉尼塞河上游,北海(注:今貝加爾湖)成為帝國內湖;東北到達今黑龍江口地區,並跨過日本海,擁有庫頁島;最西端瀕臨西海(注:今裏海)東岸,鹹海成為帝國的內湖;西南進入今巴基斯坦境內,最南端進入越南境內。大唐帝國成為後世公認的,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其經濟、軍事實力尤其是疆域超過當時西方三個強國即東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後來法蘭克帝國的總和。
隨著不斷的開疆拓土,大唐帝國的疆域迅速擴大,成為一個擁有極為廣袤的邊疆地區的大國。為了有效保證中央政府對邊疆的控制並鞏固邊防,公元722年,唐玄宗李隆基改變以往國防政策,在重要的邊境地區設立十鎮,任命九大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節度使擁有巨大的權力,在所轄區域內,掌管著軍事、經濟和民事。成為當之無愧的「海外天子」。李隆基設立節度使的本意是試圖在邊境地區建立起一套鞏固的國防系統,長官可以擁有實際權力,有效的抗擊外來侵略。
據《新唐書》記載,當時的節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但是,擁有巨大權力尤其是不受制約的兵權的節度使勢力迅速擴大,不久就成為事實上割據一方的、半獨立性質的地方政權。這就為帝國埋下內亂的禍根。唐玄宗李隆基執政中、晚期,這位曾經力挽狂瀾,將大唐帝國從內亂帶向鼎盛的皇帝此刻早已沒有了當年銳意進去的志氣。驕奢淫逸,任用奸佞,成為一個十足的昏君。在這方面,他和他的兩位有同樣經歷的前輩商紂王、吳王夫差非常類似。朝政的腐敗加劇了國內本就十分複雜的局勢。同時由於貪圖享樂,唐玄宗根本無心顧及國家大事尤其是最重要的國防軍事,放鬆了對邊疆地區節度使的警惕。同時,為對付外敵,還對節度使大肆放權,導致節度使的權力近一步增大。在這種局面下,有巨大野心的邊境節度使有了可趁之機。其中尤以安祿山野心最大。
(六之二,待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