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遊記|知史百家
安煥然
趁演講之便,帶了三位學生來到馬六甲。
說是要來看古跡的,自然不能放過一個人,請她來當我們的另類導遊,最恰當不過。這位朋友就是我們熟悉於《星洲日報》的《明日遺書》、《笑看古城》專欄作者歐陽珊。
古城的古跡古物多。走沒幾步就可以駐足說個典故。拐個彎,抬頭看街屋的馬背山牆,就有多種造形。隨處可見牆上如鐵絞刀的壁鎖,那是荷蘭人引入的建築技術。我們還總硬拉著歐陽珊,要她帶我們去看屋牆上會「吐水的魚」。
走過荷蘭街,轉來打鐵街。單單在這裡,我們就逛了一整天。說它是打鐵街,當然是因為這條街的打鐵店。目前僅存兩三家。歐陽珊指著一間店屋說,以前這裡曾是馬六甲牛車的修理店,也有人說這間老屋是傳授手藝的匠堂,廳堂上還懸掛著「殊尊魯史」的大匾。可惜打鐵這一行,不是沒生意做,嘆只嘆,後繼無人。
打鐵街又叫大伯公街,因為街尾有間供奉大伯公的三多堂。這是一間由甲州廣東籍十餘間會館組成的管委會聯合管理的神廟。據說這間廟是僅次於青雲亭的老廟,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廟裡的特色是牌匾很多。整修後,有懸掛著的,也有暫時橫置著的。在我們另類導遊的印象中,廟的牌匾應該還不僅如此而已。
這條街,又有人叫它甲板街。可能是當年中國水客在馬六甲河口下船落腳的地方而得此名。歐陽珊兩度帶我們去看「美化」了的馬六甲河。晚上看了一次,白天又去看了一回。「美化」的背後,有商家居民以生命換回來居住權的辛酸故事。
走進打金街(今又稱之為「和諧街」),果然仿佛世界各大文明的靈光都匯聚在這條小小的街道上了。那裡有一間馬六甲最古老的興都廟和最古老的華人寺廟青雲亭。然而,尤其讓我們驚喜的是那座甘榜吉靈回教堂。據說是由印裔回教徒於1748年興建。古跡維護建築師陳耀威曾說,這間古老回教堂是「不同的建築風格和元素,在這裡出現近乎完美的融合」。
這座回教堂的建築,除了是「簪花重檐」,旁有印度式的高塔,其淨池卻是十足歐式風味的小噴泉,而且在回教堂的屋檐下竟用了潮州剪黏的藝術,甚至還出現了華文「囍」字。回教堂裡的「轎椅」,也很令我們注目。歐陽珊說,像馬六甲回教堂這樣的轎椅,與今天中國南京淨覺寺的講經座椅極為相似。是不是與當年的鄭和這位回教徒有關?值得考究。
在要走往青雲亭的路上,歐陽珊帶我們繞了個小徑,走過散布亞齊人的墓區,來到文豪文西阿都拉的故居,說了他的故事。歐陽珊說,跟著不同的導遊,會有不同的導引。華人導遊帶旅客走華人景點,馬來導遊走馬來人路線。洋人、日本人按地圖標誌「亂走」一通,卻也自得其樂。即使是三輪車夫,也有他們獨特的視點和軌跡。
1940年郁達夫遊馬六甲,曾寫了篇〈馬六甲遊記〉,他說:「走馬看花,馬六甲的五百年的古跡,總算匆匆地在半天之內看完了。於走回旅舍之前,又從歪斜得如中國街巷一樣的一條娘惹街頭經過,在昏黃的電燈底下談著走著,簡直使人感覺到不象是在異邦飄泊的樣子。馬六甲實在是名符其實的一座古城,尤其是從我們中國人看來。」那是戰前一位中國著名文人,他「中國人」的情意結,以及其視點的聚焦與局限。
1954年,魯白野在《馬來散記》中的一篇〈古城兩題〉,這樣對馬六甲人說:「太過沉緬於記憶也是不好的。一味想著過去的好日子,卻不想在目前創造好日子,是愚笨的……馬六甲人實在應該振作,浚深河道是首要工作,俾使商船能再像往昔一樣直駛岸邊,恢復當年鄭和太監在此築廠,使其成為東南亞商業中心的繁榮。」這是當年一位積極於參與構築馬來亞建國歷史的華裔知識份子,熱情而樂觀的期望,馬來亞要富強、要發展,馬六甲要再現繁華。
我曾在日本逛書局買了本《亞細亞之中的琉球王國》(2004年第四刷)的小書。作者高良倉吉是琉球大學教授。在〈馬六甲的琉球人〉一節,作者非常感嘆。其文大意是這麼說的:我在1974年最初到訪馬六甲,發現它只是馬來半島的一個小市鎮。葡萄牙的征服,荷蘭人的入主,英國殖民勢力的移入,把海峽殖民地的重心和建設轉移到新加坡,急速導致馬六甲的沒落。征服者對馬六甲古城的破壞實在太多了。近年來,又隨著經濟的發展,馬六甲的市街和郊外建起了很多豪華的旅舍,每逢周末吸引很多觀光客到來,馬六甲的變貌,更令人吃驚。曾經是東南亞首屈一指的貿易中心,遭受了世界歷史浪潮的沖刷,比琉球的歷史遣跡被破壞還要嚴重,真令人同情。
或許吧,對某些人來說,馬六甲人的古跡古物仍然很多,隨處都有故事可講,有古跡可看。然而,每次歐陽珊帶我們逛遊古城,總是「唸」個不停。對於這裡的古跡和世俗之人對古跡維護的態度和作法,她常常是執著地看不開,既好氣又發作不出來。談笑間,寂寞地,心事誰人知。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790的網紅3.3食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3.3_canteen 的头像 3.3_canteen #肉乾面包 #馬來西亞 #檳城 ———————————— 今星期要介紹的檳城美食 就是一樣在愉園茶室裡的肉乾面包 肉乾澳門有 面包澳門也有 但肉乾面包呢?? 想知更多 去片睇啦! ——————— ⛳️27, Lebuh Keng Kwee, G...
小亞細亞西亞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微冷 今晚我想......來看點石頭
照片三種礦物,上方的是軟錳礦(pyrolusite)是含二氧化錳(manganese dioxide)的礦物。左邊的是磁鐵礦(magnetite, Fe₃O₄),右邊的是菱鎂礦(magnesite, MgCO₃)。
ㄟ?你們名字怎麼那麼像。
這並不是巧合而是有歷史意義,三者追根究柢都來自古希臘叫做 Magnetes 的一支部族。
部族叫做 Magnetes 表示他們天生磁能,有在戰鬥中把敵人的鐵器隔空吸過來的能力 ❌ →錯錯錯。此為搞笑,請勿當真。
根據一部古希臘寫成史詩形式的族譜《列女傳》(Γυναικῶν Κατάλογος)的記載,Magnetes 人和北方的馬其頓人是親戚關係。Magnetes 族定居在希臘中部的色薩利一帶。今日稱為 Magnesia 瑪格尼西亞州的地方。
在荷馬《伊里亞德》的〈船隻誌〉(νεῶν κατάλογος)一節之中敘述了在盛大的開戰前進行的盛大點兵,逐一列舉眾多古希臘城邦之中有哪些貢獻了人力與船,去參加特洛伊圍事 (x) 戰事 (o)。而 Magnetes 人也在其中。
希臘本土的先天性問題是土壤貧脊,養不活太多人口,所以各城邦社群都很流行積極發展海外據點——希臘數量繁多的殖民地由此而來。Magnetes 人也跨過愛琴海,在小亞細亞今日土耳其的沿岸設立了殖民據點。
他們原鄉瑪格尼西亞的礦產,或者是在今日土耳其(伊茲米爾 İzmir 一帶)的殖民地:西皮洛斯山的瑪格尼西亞(Magnesia ad Sipylum)出產的礦產,就被廣泛稱作 「Magnetes 人的石頭」。
可是這名稱居然囊括了全部三種石頭!兩種黑色,一種白色的,就很混淆。
□ 被人家稱為「雄性的黑 Magnete 石」有會吸引鐵屑的性質,本身就可用於煉鐵,它就是磁鐵礦了。
□ 而「雌性的黑 Magnete 石」對鐵毫無反應,本身也不是鐵礦。但玻璃工匠很早就發現,若原本的一批玻璃原料含有雜質,會燒出黃綠色的色澤,只要加入碾碎的雌性黑 Magnete 石,成品就會變得澄清(加太多則會變黑褐色)。
於是它就獲得如今這個名字 pyrolusite,中文是軟錳礦。希臘文 pyro 是火,lus 是清洗的意思——號稱玻璃的洗潔劑。要到很久以後,化學家才確認它的是由錳這種元素組成的。就是我們國中化學課丟進雙氧水看泡泡噴發的藥劑二氧化錳了。
□ 白色的菱錳礦在古時候則無太大用處,純裝飾。
很久之後在英格蘭的 Epsom 鎮上,鎮民發現有些礦泉水味道苦到連羊都不喝,把該礦泉煮到乾就可以得到一種有苦味的白色鹽,吃下去的意外功效是可以讓人腸道通暢,一瀉千里。這種「Epsom 鹽」於是就一夕爆紅大受歡迎惹 😝。大家都想來一點,有便通便,沒便瘦身 [來源請求]。
後來我們知道它的成分是「七水合硫酸鎂」(MgSO₄.7 H₂O),大名鼎鼎的瀉鹽。1808 年化學家戴維(Humphry Davy)在倫敦的皇家研究院用獨家特製的高壓直流電通過這種鹽,成功電解了它,首次得到了鎂金屬。
直到今天換個形式的鎂劑:氧化鎂(MgO)都還是最常用的瀉藥/軟便劑的劑型,灌腸貫穿古今。
以上,磁鐵、鎂、錳三者有雷同的名字(考生抱頭痛哭),居然來自同一個古老地名,真是驚鴻一瞥~歷史的巧合嚇一跳。
我們下次見!
by 科宅
*認真說這不完全是巧合。因為鐵、鎂、錳都是構成地殼岩石的重要陽離子,離子半徑和電荷相近就經常會互相替代摻混在一起了。
小亞細亞西亞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佔領馬來亞的歷史溫度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15世紀,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控制小亞細亞和地中海沿岸東西方貿易的貨源。亞洲的香料和中國的絲綢等東方貨物,在歐洲的價格大漲。為了突破這樣的貿易困局,以及宗教傳播和對財富、對榮耀的追求,經過一個世紀的探險,歐洲人「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環繞了地球。此外,他們的探險隊也繞過非洲好望角,佔有印度港市,開闢並確立了從歐洲到亞洲的新航路。
15世紀末至16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方探險的海上強國。到了17世紀,荷蘭和英國後來居上。然而西方人的到來,是以掠奪資源和佔領土地的殖民方式而登場世界舞台。
我們(指馬來西亞)的國土,很早就納入世界海洋貿易圈。南中國海和馬六甲海峽,很早就是東西交通的重要航道。葡萄牙官員多默.皮列士(Tome Pires)就曾指說:「誰是馬六甲的主人,誰就扼住威尼斯的咽喉。」馬六甲港遂成為葡萄牙殖民者在佔領印度港市之後,下一個奪取的目標。
1511年,葡萄牙印度總督阿布奎親率軍艦,直駛馬六甲。激戰一個月,攻下馬六甲城,掀開了西方殖民的序幕。葡萄牙殖民馬六甲130年。1641年,荷蘭殖民者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得馬六甲,把馬六甲置於駐巴達維亞的荷屬東印度公司總督管理之下。1786年,萊特迫使吉打蘇丹將檳榔嶼租借給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為英國殖民勢力伸展到馬來亞的跳板。1824年《英荷條約》的簽訂,劃分荷蘭和英國人在東南亞的勢力範圍。1826年英屬東印度公司將新加坡、檳城和馬六甲,組成海峽殖民地。
以上是西方殖民者「東來」馬來亞的歷史常識。西方人的東來,話說是為了貿易和傳教,同時也帶來西方文明、現代制度和經濟發展。但是任何外來勢力的殖民統治,都有負面的傷害。(明朝)張燮《東西洋考》記說,馬六甲自從被西方殖民者佔領之後,華人南來發展,面臨三禍害。在陸地上開墾,有老虎吃人;在河中行船,要小心鱷魚;而在城市生活,則是遭受西方殖民者的迫害。
佔領馬來亞的故事,還不能忽略1941年底至1945年,長達三年八個月的日本殖民時期。可是,令人納悶。這段歷史僅在(馬來西亞)今版小學五年級歷史課本的第72頁以區區55字一筆帶過。實在是太過簡略了。
至於日本人的歷史教育呢?近日,日本愛知大學12名學生來南方大學學院參與為期三個月的「現地教學」課程,學習中文並用心接觸本地的多元文化社會。我在為他們講授「馬來西亞社會文化」的第一堂課的小測驗,特地出了兩道「課外」選擇題。第一題是:以下哪一個國家不曾佔領、殖民馬來西亞? a. 中國 b. 葡萄牙 c. 日本 d. 英國 e. 荷蘭。
第二道題是:1980年代馬來西亞首相提出「向東學習」。這「向東」指的是向哪一個國家學習? a. 日本 b. 中國 c. 韓國 d. 美國 e. 英國。
結果,日本學生大部份都答錯了。第一題,很多填「日本」,第二題大部份填的竟是「中國」。我跟太太說了這事,納悶:「我該用怎樣的詞語來跟日本學生說,日本曾經佔領馬來亞的這段歷史呢?」
太太說:「講,一定要講。愈早講愈好。」
如今,愛知大學學生來南方學習已一個多月了。這期間,我並沒有刻意突顯,也沒有隱瞞日本侵佔馬來亞的歷史事實。前幾天,學生交來「現地研究」第二篇「感想文」。一位日本學生寫其馬六甲遊記。文中一段,她這樣寫:
「日本佔領馬六甲,我覺得很悲哀。因為我討厭戰爭。而我覺得馬來西亞人是溫和的性格。儘管曾遭日本佔領,可是馬來西亞人對我們日本人仍很有人情、友善,所以我認為馬來西亞是非常好的國家。」
文句語法雖需修改,但文字的感染,讓人溫暖。
面對歷史,本來就不用刻意扭曲或隱瞞,也不用刻意高調重復的操弄。歷史就是歷史,自然而然的接觸,是有溫度的。
(原刊於2015年5月3日《星洲日報.言路.邊緣評論》。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小亞細亞西亞 在 3.3食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3.3_canteen 的头像
3.3_canteen
#肉乾面包 #馬來西亞 #檳城 ————————————
今星期要介紹的檳城美食
就是一樣在愉園茶室裡的肉乾面包
肉乾澳門有 面包澳門也有
但肉乾面包呢??
想知更多
去片睇啦!
———————
⛳️27, Lebuh Keng Kwee, George Town, 10100 George Town, Pulau Pinang, 馬來西亞
⏱10:00-19:00
?3RM/人
==========================
3.3食堂日常菜單 3.3canteen Weekly Menu
【亞細亞·周圍食】
台灣/馬拉/日本/韓國等亞洲地區美食推薦
【澳門美食探店】
澳門食店最hit最潮最經典推薦
【周末勁推薦】
每周推薦隱世/新開/人氣食店,珠海澳門為主
【食勻大灣區】
帶大家走遍珠深廣中,食勻大灣區人氣美食
【HIT爆自作煮】
介紹近期hit爆自煮網紅零食開箱系列
———————————————————
3.3食堂隱藏菜單 3.3canteen Secret Menu
每月不定期更新
【童姥飯局】
【劣評洗冤錄】
【耐人尋味】 【吃喝@玩樂】
#美食 #試食 #烹飪 #talkshow #搞笑 #綜藝
===============================
#macau #macaufoodie #macaufood #macao #macaofood #澳門食貨 #yummy #相機食先 #食評 #foodie #foodblogger #澳門美食 #澳門必食 #平民小食 #美食分享 #美食日記 #gourmet #馬來西亞

小亞細亞西亞 在 3.3食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亞細亞.周圍食】檳城系列
EP3 檳榔律馳名潮州煎蕊
#煎蕊 #馬來西亞 #檳城 ————————————
在馬來西亞有樣很出名的甜品
就是煎蕊啦~~
千萬不要被名字騙了
其實它不是煎的
想知更多
去片睇啦!
———————
⛳️27, Lebuh Keng Kwee, George Town, 10100 George Town, Pulau Pinang, 馬來西亞
⏱10:00-19:00
?3RM/人
==========================
3.3食堂日常菜單 3.3canteen Weekly Menu
星期一:【亞細亞·周圍食】
台灣/馬拉/日本/韓國等亞洲地區美食推薦
星期三:【澳門美食探店】
澳門食店最hit最潮最經典推薦
星期五:【周末勁推薦】
每周推薦隱世/新開/人氣食店,珠海澳門為主
星期六:【食勻大灣區】
帶大家走遍珠深廣中,食勻大灣區人氣美食
星期日:【HIT爆自作煮】
介紹近期hit爆自煮網紅零食開箱系列
———————————————————
3.3食堂隱藏菜單 3.3canteen Secret Menu
每月不定期更新
【童姥飯局】
【劣評洗冤錄】
【耐人尋味】 【吃喝@玩樂】
#美食 #試食 #烹飪 #talkshow #搞笑 #綜藝
===============================
#macau #macaufoodie #macaufood #macao #macaofood #澳門食貨 #yummy #相機食先 #食評 #foodie #foodblogger #澳門美食 #澳門必食 #平民小食 #美食分享 #美食日記 #gourmet #馬來西亞

小亞細亞西亞 在 3.3食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亞細亞.周圍食】檳城系列
EP1 夜市曼煎糕
#曼煎糕 #馬來西亞 #檳城
————————————
夾餅?呢塊係夾餅?
無錯呢塊就係檳城夾餅啦~
想知更多
去片睇啦!
———————
⛳️馬來西亞檳城日落洞夜市
⏱08:00-22:00
?3RM/人
==========================
3.3食堂日常菜單 3.3canteen Weekly Menu
星期一:【亞細亞·周圍食】
台灣/馬拉/日本/韓國等亞洲地區美食推薦
星期三:【澳門美食探店】
澳門食店最hit最潮最經典推薦
星期五:【周末勁推薦】
每周推薦隱世/新開/人氣食店,珠海澳門為主
星期六:【食勻大灣區】
帶大家走遍珠深廣中,食勻大灣區人氣美食
星期日:【HIT爆自作煮】
介紹近期hit爆自煮網紅零食開箱系列
———————————————————
3.3食堂隱藏菜單 3.3canteen Secret Menu
每月不定期更新
【童姥飯局】
【劣評洗冤錄】
【耐人尋味】
【吃喝@玩樂】
#美食 #試食 #烹飪 #talkshow #搞笑 #綜藝
===============================
#macau #macaufoodie #macaufood #macao #macaofood #澳門食貨 #yummy #相機食先 #食評 #foodie #foodblogger #澳門美食 #澳門必食 #平民小食 #美食分享 #美食日記 #gourmet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美食 #檳城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