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四年級了!!
孩子們殷殷期盼終於回學校正常上課的第一天來了
平常跟我一樣很會賴床的胖胖
昨晚不到九點就把今天上學要穿的衣服直接穿著睡覺
然後六點不到就來挖我起床
我硬是賴床個30分鐘才願意起來
這疫情讓孩子發現可以上學多麼珍貴阿
早餐吃了貝果🥯 炒蛋🥚 蝦子🦐 牛奶🥛 草莓🍓 橘子🍊
這樣營養夠均衡了
然後一定要拍照記錄一下
就讓鄰居帶走-因為隔壁孩子今天大班第一天
疫情關係大人無法進學校所以拜託兩個大姊姊可以帶他進去班上
(覺得我們鄰居間的那種情感也很難得)
媽媽繼續鑽回被窩再耍賴一下
畢竟對我來說好早啊🤪
翻出從大班開始就在這間學校的第一天照片
果然通通擺在一起就會有種「我女兒這麼大啦」的滄桑感😂
歲月催人老啊
感覺應該要來繼續紀錄一下胖胖在美國上學的日記
荒廢好久
剛剛自己看得很起勁也感恩之前自己有記錄著
太多有趣的事情沒記錄到
有人想看嗎?🙋🏻♀️
(不過感覺現在好少人在看痞客邦喔. 你們還有人會看嗎?)
#幼稚園日記—> https://www.ppmfam.com/blog/category/5441822
#美國小學日記—> https://www.ppmfam.com/blog/category/556110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MARY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其實都唔算係D咩日記X( MARY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Mary%E......
小學日記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澳洲小學日記:怎麼和五歲孩子談身體自主權
上週二下課時,教室門一打開,Lara便抓著一本小書開心地衝向我的懷抱。
原來是學校辦了一場活動,藉由小獅子人偶Ditto和阿姨的演說,向孩子們宣導身體自主權,並教導孩子設立身體安全界限的觀念。
我們去年起已讀過繪本《蝴蝶朵朵》,並在孩子更小時教導他們身體有哪些地方不能讓別人摸。但因為當時皆用中文表達,此時我還是好奇,五歲的Lara究竟有沒有聽懂校園的英文宣導?
「所以這個表演說了什麼呢?」我好奇地問Lara
「Ditto說有三個地方不能給別人摸。一個是嘴巴,一個是ㄋㄟ ㄋㄟ,一個是屁股。」
為什麼這些地方不能讓人摸呢?
「因為嘴巴會有細菌。內內和屁股,我不知道耶。」Lara說。
我說,內內和屁股是隱私部位,別人碰到,你可能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於是,只有一些情況下可以讓他人碰。
「嗯,就像是當媽媽幫我洗澡可以碰身體,爸爸不行碰。」Lara說。
「如果別人要碰我,如果我不要,我要說我不喜歡,用手把他推開。」Lara又補充。看來老虎Ditto的宣導,孩子有聽進去。
接著Lara一一翻起書的內頁,並開心地逐步向我說明內容。
雖然孩子才五歲,但從校方所發的活動手冊內容來看,裡頭結合了孩子喜歡的著色畫、迷宮、畫圖等活動,以生動且深入淺出的方式,為孩子傳達了三個重要觀念:
1) 我們都有權利在和他人相處時感到「安全」。
2) 當你感覺不安全/不確定,你可以說「不要」!
3) 沒有什麼是不可告人/噁心的祕密。
我發現小學活動本中的內容,和我最近與孩子共讀的繪本《秘密派對》有一大共同點:它們都提到了「好的感覺/不好的感覺」以及「好的秘密/不好的秘密」,並且最重要的是:沒有什麼祕密是不可告人的。
--
「那天Anna給我們看她的小內褲。」分享完一天的活動資訊,Lara突然又說。
我問她感覺如何?
「我不喜歡,但她在午餐時給我們大家看,我沒辦法跑走。」她說。
那怎麼辦呀?
「下次如果她再這麼做,我要跑走,然後跟老師說。」Lara說。
這個世代的孩子成熟很快,網路資訊四通八達,要防也防不了。而身為父母的我們能做的,便是與孩子建立緊密的關係,並趁早提供他們保護自己的資訊與能力。
與孩子談身體自主權的觀念,永不嫌早。
#大家都在孩子幾歲時讓他們認識身體自主權呢?學校又是幾歲呢?
(首圖為昨日Lara的口頭報告:她將自己的小吉他放在袋子裡給班上同學觸摸,猜測裡頭裝的是什麼。)
小學日記 在 林泰龍 摩西老師 打破紅海 讓台灣Good Time L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想念父親
#他如果仍在世他一定是口罩國家隊的英雄之一
我的父親,是我心目中偉大的發明家!他是黑手、創客、工廠老闆、工程師、更是可以自己組裝工具機產線的偉大英雄!若他今日仍健康在世,相信他會很高興成為這次抗疫「口罩國家隊」的成員之一。❤️
爸爸是口罩國家隊 小學日記刻下技術員光榮勳章
2020-03-14 21:58
〔中央社〕口罩國家隊為防疫奉獻心力,背後家人的支持也令人感動。一名技術人員就讀小學的兒子關心詢問為什麼最近很忙,他回答「爸爸在做口罩國家隊。」兒子在日記簿上寫下這件事並說以爸爸為榮,讓身為父親的技術人員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為了加速生產口罩機,不少技術人員離家北上,一待就是一個多月,面對在異地生活的不適應與交機時間的壓力,家人的支持成為技術人員的心理支柱。
在國家隊被暱稱為「蘇老師」的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工程師蘇春榮感受很深。他說,知道有國家隊的計畫時,當下就決定要到台北貢獻技術,由於預計會花上一個月至一個半月,因此在第一時間向家人說明。
蘇春榮回憶,當時他向兒子表示,「這是爸爸難得有機會可以直接幫人民做事,而且做口罩機是目前最有效率、能夠幫助大家的方式,民眾也會很有感。」
兒子在聽完他的說法後,引用學校老師的話「不一定要做大事,對大家有益就是好事」鼓勵他。這席話讓他非常感動,因此更能夠無後顧之憂在台北為國家奉獻。
蘇春榮說,雖然國家隊的成員都是想要為國家做事才來到這裡,但是一開始大家不太熟,晚上下班後一起吃宵夜或點心時,不知道要聊什麼,只好聊當天的工作情形。
不過隨著大家朝夕相處,越來越熟,話題也越來越廣,有時候會聊到彼此的家庭情形,以及家人對於他們參與國家隊的態度與想法。
蘇春榮回憶,有一個技術人員曾在某天吃宵夜時,跟大家分享自己與小孩間互動的小故事。
這名技術人員說,有一天他休假回家,就讀小學的兒子問,「爸爸你最近這麼忙,是在做什麼」,他回答「爸爸在做口罩國家隊。」
後來他的兒子在學校的日記簿上寫下了這一件事並說以爸爸為榮,這篇日記受到學校老師稱讚,這件事讓他非常感動。
蘇春榮說,這名技術人員告訴大家,作為國家隊的一員,不管有沒有收到鼓勵都沒關係,但是看到兒子的這個舉動,讓人感到很欣慰,覺得這一切都值得。
並非所有的技術人員在一開始就得到家人支持,蘇春榮提到,有些人原本以為應該1、2週就會完成任務,但沒想到一待就是一個半月,在這過程中要不斷跟家人溝通、說服。
不過隨著口罩國家隊的努力被看見,口罩產能也越來越穩定,原本有些疑慮的親屬都轉為大力支持。
口罩國家隊成軍初始,社會上有不同的聲音與意見,但當武漢肺炎疫情在全球陸續造成嚴重影響,搶購口罩成為日常生活一景時,台灣的口罩供給卻逐漸穩定,民眾的心理也相對安定,國家隊的犧牲奉獻逐步獲得肯定。
蘇春榮笑說,下週完成任務之後,還不適合出遊,但會和家人去吃些好料的。他也提到,兒子比較含蓄,不會表達太多的情感,但在這一段戰鬥期間曾向他說「爸爸,我支持你」,對他來說,這樣的肯定就是光榮的勳章。
小學日記 在 樂樂小學日記 的推薦與評價
#20210408. May be an image of one or more people, people standing, motorcycle, scooter · 2 Likes · 樂樂小學日記, profile pictur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