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塑膠蛙很硬,這樣講其實不完全正確】 Every little d
跟背著氣瓶、有著各種複雜裝備的水肺潛水員不太相同,自由潛水員在海上賴以維生的工具,就只有俗稱「自潛三寶」的蛙鞋、面鏡、呼吸管。
而其中價位最高昂、品牌最多、也令人最難以抉擇的,莫過於一雙好看又好踢的長蛙鞋,但身為新手的我,爬遍了大大小小的網站,依舊是有看沒有懂,直到那天遇到潛水貨倉的死老闆Fred……
#潛水 #自潛 #長蛙鞋 #鞋板 #蛙鞋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小琉球 自潛 裝備 在 JJ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體驗自由潛水,實際上是怎麼進行的呢?
自潛實際上是具技術性跟相當危險性的一種運動,因此要安全地從事、是真的建議上過完整課程會比較恰當,但如果只是想先嘗試了解看看、而不是一次就花費一萬多加上三天時間,那麼體驗項目會相對適合還在觀望的你/妳
從九月到現在也經歷了好幾梯次,體驗完後我問學員會不會想繼續玩自潛?通常會是兩種答案,「會想繼續 & 應該不會了」,但不論是哪一種,其實都是好的,因為你實際感受過自潛是什麼了
當然也有體驗完直接報名三天課程的啦!
而不論是水肺或是自潛,「體驗項目」目的就是讓還沒接觸過的人有初步了解,把完整課程濃縮、簡化到大概半天的時間,難度上會降低許多、在教練的陪伴下也可以很安全地進行
自潛有理論背景,因此教練會先在室內稍微說明自潛是什麼、一些下潛技巧跟裝備介紹,然後就會直接到安全的開放水域進行練習!
練習的話也會循序漸進,從攀繩開始熟悉基本平壓技巧、然後試著踢蛙鞋,在兩個小時的練習時間內,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太相同、但也是很好藉機了解自己水性的時候,我遇過有些人可以很快速的掌握訣竅、如魚得水,比我剛開始學自潛那時還厲害😂
狀況好的學員,通常都能拍到不錯的照片!狀況不太好的我也會儘量幫忙紀錄的!慢慢進入冬天,最適合潛水的小琉球仍然是溫暖的,不過怕冷的話我們也是有提供防寒衣的喔
冬天的練習是為了夏天的到來,還沒體驗過的人、歡迎來找我報名
⭐️ 目前有名額梯次
11/20 上午
11/27上午&下午
12/2 上午&下午
12/3 上午&下午
上午場8:30-12:00、下午場13:00-16:30
(課程內提供全套自潛裝備 / 三人以上可自行跟我另約日期)
小琉球 自潛 裝備 在 莫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讓自己人生少點阻力
就是讓自己不斷有壓力
生活就是「壓力越大彈力越大」
有時候你必須先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也要做很多一開始你不想做的事
甚至多做很多其實你不需要做的事
你才有更多能力去做那些你想要做的事
更多機會找到你會喜歡的事
我是在大概快三年前學的自由潛水
記得第一堂自由潛水課程
是要在泳池裡試著憋氣
看自己能夠憋多久
記得當時在水裡憋了快三分鐘
橫隔膜抽動到我快嚇死
當時只覺得「天啊我好想呼吸」
但又覺得自己還可以憋不想放棄
自由潛水讓我一開始壓力比較大的應該是平壓
(因為我耳朵是那種超容易痛的)
還有就是要在水裡憋氣一段時間
可能很多事情一開始我們不想嘗試、或不敢嘗試
是因為我們都不希望生活過到突然有壓力
或我們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把心理的恐懼擊退
但當初如果我被壓力或恐懼打敗
我不會知道原來可以在海裡自潛是那麼美好的事情
更不會現在能拍到這些照片
雖然我到現在真的還是一個菜鳥感
不夠專業也不完美的姿勢
無法憋氣非常久
更無法潛得太深
但有開始才能有更多進步的可能
在這裡想要特別說一下
以前對於自潛裝備不太在意
覺得隨便買一雙樣式好看的蛙鞋就Go了
俗不知不好踢的蛙鞋有穿等於白穿
曾經有很多次都覺得自潛時踢的好費力
導致我一直很費氧
然後潛沒多久就超累腿又酸
直到上次在綠島時我們的水下攝影 @jim1426 跟我說
如果我想要以後自由潛水更好踢
我可以購入一雙更專業的蛙鞋
還有一個最大重點
他建議我穿「長蛙」
因為長蛙才能讓自由潛水照片身型更修長
拍照起來線條更美😂😂😂
(這很重要耶
所以這次我來小琉球我穿的這雙長蛙是 Lazy fish 的「碳纖維大理石長蛙鞋」
我選的軟硬度是Freedom = 軟
穿上這雙比較專業的
跟以前隨便亂買的蛙鞋比較
真的差 很 大XD
最大差別就是遇到流的時候
我發現這雙真的超級輔助到我!!!
整個真的很好踢🤯
自由潛水好像瞬間輕鬆三倍吧😂
我不太需要出太多腿力
在海裡就很輕鬆的下潛跟前進
差點以為自己真的變人魚吼
就像運動一樣
運動鞋要挑
蛙鞋真的也要挑XD
這是我個人的蛙鞋感想🌚
-
#最後一張我的表情是要憋到快窒息嗎
#但又覺得那張蛙鞋很美還是發上來吧
#我的蛙鞋是大理石紋的喔 ✌🏾❤️😆
-
Photography/ @jim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