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fb觸及率的差異,所以我把原文po在自己粉專才能讓更多人看到,並且加了更多照片。尤其是最後四張照片是我二十年前在台灣的首次媒體報導。年輕時期的裸奔者跟現在的內觀者比較起來,彷彿是完全不同的人格。但這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永遠不停的改變,無常,無常,無常。
我剛從內觀中心結束當十日的法工,我覺得那是很美好的經驗,想要跟大家分享
當你是去當內觀學員時,你過得像是比丘的生活,每天要做的功課只有不停的打坐去修練平等心跟開發身體每個部份的覺知。肚子餓了去食堂會有法工已經做好食物免費讓學員使用。
參加內觀課程是全程不用收費的,所以得靠自願的法工來服務學員們,為學員們煮食物,整理園區。內觀中心在世界各地的運作全部都是靠著法工自願服務。
你或許會問,那為什麼法工會做沒有薪水的付出?以我自身的例子來說,當然是因為我從中得到了利益,所以才會心甘情願來服務學員。而這個利益是完完全全超越任何金錢所能給我的。
我是個商人,我做任何事情都會評估有沒有值得我時間的投資報酬率,畢竟時間是最寶貴的資產。 尤其我有一個奉行的原則。就是無論我做什麼事,我一定會問自己:「有沒有學習?有沒有貢獻?以及好不好玩?」
而在內觀中心當法工服務就是以上這三項都有,而且非常好玩。
像學員那樣一天打坐十幾個小時的生活型態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在真實生活中我們必需要工作賺錢養家,不可能整天只有打坐,打坐完就已經有食物擺好在你面前。
反而當法工是可以學習把平時的修行方法帶進日常生活中
以我當過二次的廚房法工的經驗來舉例,我們廚房的6~7人小組每天要五點進廚房,在六點半之前煮好六十多人的早餐,還要洗大量的鍋碗瓢盆。過沒多久又要準備下一餐了。
一整天的工作量其實不輸給平常上班的時數,但會每天安插法工跟學員一起共修至少三小時的時間。當法工最大的樂趣在於可以學習如何處理很多平時不會使用的原型食物。像我學會了如何處理山藥,牛蒡,芋頭,南瓜,苦瓜,冬瓜,並且還學會了搭配枸杞,當歸,小米,糙米做成各式各樣不同變化的素食料理。也學會了如何炒芝麻醬跟辣椒醬。或是用檸檬皮做成酵素可以拿來清潔地版或作成洗碗精。 這些對上一代來說是稀鬆平常的常識,到了現代卻已經漸漸失傳。
因為現代的社會結構分工越來越精細,一個擁有很高學歷的知識份子或電腦工程師或許在他的領域很強,但可能卻不會自己去菜市場買菜煮成三菜一湯。我們看似擁有很高的薪水,在社會上擁有不錯的地位,但卻是個生活白痴,不懂如何真正的生活。
而我們當法工總是會有老一輩的法工帶領我們,他們就像是生活智慧王的活寶典,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生活智慧是很珍貴的經驗。我覺得是很好的傳承。
來這裡當法工,我不只是服務學員,我其實學會了生活的藝術,我學會了可以先把高麗菜跟香菇炒好,再加入飯鍋跟白米一起煮的新作法。 我學會了洗飯桶時殘餘的白米飯不要丟到垃圾桶,可以灑在地板上等麻雀來大快朵頤(順便娛樂自己)。我學會如何用香椿的嫩葉打成醬汁做香料。我學會了原來煮紅豆湯要前一天晚上開始先把紅豆泡水,因為紅豆是全部的豆裡面最難煮熟的。 而類似這樣的學習每天都在發生,每天都讓我讚嘆生命的美好。少了手機社群媒體的外界干擾,只有專注在跟自己的連結,光是用手洗衣服曬衣服也可以品嘗簡單生活的美好。回到原始的生活型態才是真正在品味生活,才是生活的藝術。
除了學習生活,從法工服務中我學到另一樣寶貴的禮物。我再舉一個親身的例子,因為只有自己體驗過才能稱之為真正自己擁有的智慧。
因為疫情的關係,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公共餐具,原本是自助式的早餐跟午餐,改成讓廚房法工為學員們服務,讓法工為學員們夾菜。有些學員會吃第二盤,所以我們必需像餐館的服務生一樣隨時待命幫他們夾菜。要等他們學員們全吃完,我們法工才能吃。
我原本以為我會討厭這樣的等待,畢竟我這輩子總是處於一個消費者的心態,我在過去一向最討厭的就是浪費時間的等待,像在過往我去餐廳之前都會先打電話點菜,確保我一到餐廳食物已經好了。
這樣自以為很有效率的生活習性,其實是給身邊的人很大的壓力。
沒想到這次在這裡的十天服務,我學會了在等待之間也可以睜開著眼睛修行內觀,外表看似在放空,其實我保持著警覺,正在掃描身體每一個部位的感受。如此一來,等待的時間就變得一點也不無聊,反而還學會了一個新的技能,讓自己可以處在什麼都不做的待機狀況,讓自己停留在省電模式,而不是讓自己的腦袋一直空燒。
現代人只要一有任何空檔就會拿起手機,讓自己一直處在一個很焦慮的狀態。我以前也是一天要使用十幾個小時的手機,如今我已經漸漸沒那麼依賴手機來娛樂自己。就算是只有自己一人的獨處,我也學會不那麼的焦慮。
當法工的另一個很大的益處是你可以體驗到「無我」,在這裡服務學員時,我們卸下平常在社會上職稱跟自我的驕傲。來這裡我保持著虛心請教的態度去認真學習廚房的每一個細節,叫我切菜,掃地,拖地,洗碗倒垃圾我都樂意去做,畢竟在家裡也都是我在做這些事情,所以我沒有太大的適應問題。 就算處理食材的方法錯誤被組長訓斥了我也是虛心接受,畢竟就是學習嘛。
但在我第二次當法工的第一晚,我受到了震憾教育。在內觀課程中,舊生們是沒有晚餐可以吃的,他們唯一可以喝的就只有檸檬水。可是因為第一天晚上我那負責擠檸檬水的法工同事沒有把比例弄好,所以份量不夠四個舊生們喝。
當第四個舊生(剛好是外國人)進來食堂要倒檸檬水時卻發現水壺已空,我手指了牌子,用英文對這個舊生說:「不好意思,這個檸檬水是給舊生優先」
「但我就是舊生啊」這個外國舊生動了怒氣,對我兇的態度,好像我就像是個餐館做錯事的小服務生。
我的天啊,我的人生已經當了十幾年的董事長,也常去各大學校或商周學院當客座講師,到處總是被禮遇被尊重。 突然被這樣兇,我還真的突然無法適應,甚至心中生起了對這位外國舊生厭惡的感覺。
「I am sorry」當下我只能低頭跟他道歉,但心中有股翻滾憎恨的情緒
事後我反省自己,其實是我的同事弄太少檸檬水,以及前一位舊生喝了太多的檸檬水,才會導致他生氣對我兇。其實他生氣的並不是針對我,而是我自己把自我看得太重。是我無法接受自己講出道歉的話。
人在社會上累積了足夠的經歷會夠旁人捧到自我膨脹,這會讓自己變得容易自我滿足,這樣會很可惜,因為會失去了客觀視野去看待事情。
而法工在內觀中心這十天的禪修跟學員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晚上九點學員下課後,助理老師會帶領我們法工們做另一種禪修的方法,慈悲觀。慈悲觀讓我們這些有服務的法工可以學會發送慈心給學員們,給自己,以及給所有這世界的人。(達賴喇嘛的書中有提到他每天早上做四小時的慈悲觀,難怪有他在的氣場就會充滿了慈愛)
當我練習了十天的慈悲觀後,在內觀的第十天可以說話時,我再次找那位沒有喝到檸檬水的舊生談話,這次心中帶著慈悲心,對他說:「I am sorry,第一天沒有給到你檸檬水,想到那是你唯一可以吃的晚餐卻沒得喝真是太可憐了,你有發現我從第二天開始都有倒給你多一點嗎?」
他露出了微笑說:「有,我有發現你都特別倒給我很多,謝謝」
同樣都是講Sorry, 第一天的sorry是心口不一致,而第十天的Sorry是真心誠意的sorry, 所得到的回饋讓我心中感覺卻是有很大的差別。 我想這是我這十天帶回給自己的禮物。
我把這次被兇的寶貴經驗用來隨時警惕自己不要過度自我膨脹,畢竟我的人生走到下半場已經很難得被兇了,這是很難得的經驗,讓我可以把自我self-ego給縮小一點點,也是我帶回家的最棒禮物。
我想,我的老年生活應該會過得蠻不錯的,因為我在我的中年之旅有刻意的在學習讓自己轉換個性,用與年輕時期完全不同的思惟去看待人生不如意事,成為一個人人跟我相處都覺得是舒服溫暖的智慧長者。
願有在讀這篇文章的你,也能有意識的在你的中年之旅好好進修,在人生下半場開始前就提前佈局讓你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註:內觀中心很缺法工哦,如果你之前已看了我文章參加過學員十日課程的話,那我會建議你去嘗試當內觀法工,會得到不一樣的超能力哦。
(本文天下雜誌稿費捐給六龜法邁內觀中心)
小組分工英文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四年只開三次會 DIGI+成效大問號❓
⚠️角色定位不清楚 整合如何有效果🤨
⚠️對抗疫情很重要 科技發展要跟上🚀
今日虹安上午開完空污記者會後,繼續於教文委員會中質詢行政院所推出的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 (DIGI+) 方案。這其中羅列了很多目標也跨足許多部會,甚至需透過部會及中央與地方的合作,並結合民間和產業能量整合各資源,但虹安發現方案計畫內容不明,令人擔心是否真的能發揮出效果?
首先針對「數位創新基礎環境」方案,屬於行動計畫還是配套措施,其定義不清,究竟行政部門又該如何推動相關政策?各單位怎麼會知道自己的角色定位?科技會辦辦公室回答不明確,也讓民眾無法直接了解。
其次也可以看到主軸行動計畫中,各部會都有分工,其中預算編列最多的為科技會報辦公室與科技部,然而經過詢問,到底科技會報辦公室人數有幾人?科技會辦執秘表示,共編制55員額,但就虹安掌握,正式編制為8個人,其他為行政院約聘雇16位,另31位是從法人借調(如工研院、資策會等)。而且之前與科技會報談法案時,科技會辦負責人表示,負責5G的1位,資安的也只有1位,恐怕無法因應整個龐大計畫的溝通。
另外,據科技會報辦公室執秘蔡志宏表示,其預算的執行單位還是回到各單位,跨部門協同協辦非常多。虹安發現這樣跨部門的分工方式,計劃書上卻只有簡單的列表,實際上是否會出現權責不清、績效管考不明、協調不易等情況出現?
就目前情況了解,DIGI+小組是由政委、六都首長、科技會辦、民間諮詢會組成。而此項計畫是9年期計畫,目前推動了4年,已經過了一半期程,卻只開了三次會。其中還是由林全院長主持一次、賴清德院長兩次,卻不見口口聲聲說要加速發展數位計畫的蔡英文總統及蘇貞昌院長主持。雖執秘表達目前蘇貞昌院長因防疫工作非常忙碌,但虹安再次強調,對抗疫情的同時,產業發展與科技發展也不能停止,甚至防疫科技正於此時異軍突起,希望相關部門能更加重視。
虹安期盼科技會報辦公室可主動提醒蘇院長數位計畫發展之重要性,並將散落於各部會的每年執行成果、預算執行情況等於三個月內送交教文委員會,行政院科技會辦更應將每年將方案執行成果、預算執行情況,揭示於官方網站上,以落實全民監督與了解。
<參考資料>
「DIGI+方案」推動成果—朝智慧國家邁進
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22a0ad26-653c-4e0e-854a-e53da6f759fc
小組分工英文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蕃薯不驚落土爛 只求枝葉代代湠」
不願認同仙島土地,無法理解台灣人蕃薯心的民族性格,這批有幸逃離中國來台定居的中國難民,註定終其一生當一個既不在屬於中國、也無法融入寶島台灣的無根漂泊異鄉魂。
名家論壇》吳崑玉/吳斯懷們是怎麼養成的?
「四不一沒有」: 不在意、不用功、不改進、不放手,沒有LP
吳斯懷抨擊蔡英文的兩岸挑釁說引起鄉民幾乎一面倒的撻伐,其實這位老將私下人緣不差,也算個可以談的人,他只是一大票深藍人士的縮影,會這麼不合時宜的講話,其實有他的思維背景。
筆者小時候身在藍營,某次巴拉巴拉講了些政策建議,大我最少二十歲的長輩回過頭對我緩緩的說:「你講得很好,但這些好東西是要做給誰的呢?」
「聽不懂?!」
「現在老大是誰?為什麼要做給台獨呢?」當時總統叫作李登輝。
許多年以後才理解,在老一輩藍營政治人物的心中,仍存著「恩庇-侍從」體制下的打工仔思維。老大才是一切權力與利益的來源,也是所有交換與奉獻進貢的對象,所有工作都是要為老大服務的。小市民生活的好壞,在他們的價值系統中,遠不如老大的歡喜與厭惡來得重要,甚至不如自己家族的存在與富足來得重要。在他們心中,所有權在誰手上?跟對了人,比經營績效還重要。
這種思維又受到90年代民主化的摧殘,於是變得更極端,最近爆紅的政治劇「國際橋牌社」就在演這段故事。藍營認定民進黨之所以壯大,是受到美國和日本在背後的暗中支持。他們沒了老大,心底會慌,被民進黨人罵「外省豬,滾回去」,罵到又恨又慌。於是就算借牌也要借出一個老大,正在崛起的中國大陸,便成了他們心中的新老大。從此之後,國民黨人開口閉口都是兩岸關係,沒有兩岸關係當導言,就不知如何論述。論述邏輯也只有一條:兩岸不能打仗,台灣打不過大陸,所以就算中華民國這塊招牌委屈點,也別讓老共不開心。為了抵抗台獨綠營的借殼上市,藍營掏空轉賣,也是剛好而已。
這是深藍掛最根本的心態:不在意一般人民感受。只要老大開心,放夠資源,控制了媒體,眾口一致,就能引導輿論,人民感受是可以被操縱的。
那以國民黨當年資源之豐富,為什麼不能與民進黨一戰呢?因為「不用功」。民進黨打選戰,只要對手一浮上檯面,不待提名,就有一組人衝監察院翻他的財產申報,拿回來一條一條查對。另一組人去圖書館翻找歷年新聞,或整理立法院公報,找出發言紀錄與投票紀錄。再一組人下地方問地方人士和記者,查問回報各方評價與家族歷史。回來組織整理後才變出各種文宣素材。
國民黨以往還有文宣小組的研究生在做這些苦工,現在只有想一夕成名的網紅們。而且愈上層愈不用功,許多膝反射動物,在朝肛門期,在野口腔期,別說新趨勢與新知識,連政務工作的作業流程和任務分工都搞不清楚,只會罵東罵西,整天憤怒抨擊,卻又打不到痛處,然後麵粉水球,勾芡復國。
那就檢討改進或換批新人上去吧?!對不起,黨內文化不但要論資排輩,還要尊重倫理。有事屬下扛其責,有酒食先生饌。當官心法是「依法而不行政,道歉而不認錯,檢討而不改進,引咎而不辭職。」要改進就改進底下人,長官英明神武,文能安邦,武可定國,怎麼會有錯?如此老司機怎麼能換手?不改進又不放手的結果,就是同一代人,三十年來不斷重複一樣的低級錯誤。
為什麼多次失敗也無法擊倒這種文化呢?講穿了,就是老的小的,都沒有LP。
平日健康掛帥、道德掛帥、自己安全掛帥、前途第一。眼不能見血,手不能沾污。罵人怕被告,打架怕受傷。爛事、壞事、麻煩事,定要聳恿他人去處理,自己只負責教唆殺人。整屋上下,都把自己當成玻璃娃娃在呵護經營。等到前線戰將一身傷被抬回來,滿朝嫌棄,良弓當柴火,走狗當食材,高層繼續過他們的好日子。
三十年來,不在意民心讓藍營失掉了根;不用功使其連戰連敗,還把治國專業的招牌自己砸了;不改進使藍營愈來愈像對著機關槍拼刺刀的萬歲衝鋒,還常常腦筋不清不楚,跟不上時代,抓不住時機;不放手讓老人們一直在舔拭自己過往的光輝,滿足自己的虛榮,新一代逐漸流失。而沒有LP,使他們面對綠營時,既不願戰也不能戰,只想拱老大哥出來應戰。即使老大哥現在得了肺炎躺在病床上動不了,也得狠嗆幾聲:「等我大哥身體好了,你們就完了!」
吳斯懷不過是老藍男們這「四不一沒有」組織文化捏出來的代表人物,不自覺的被拱上台去當砲灰。除他以外,還有無數吳斯懷們,仍陷在同個文化思維陷阱中而不自知,喊著改革去爭奪權位,卻沒意識到,如果改不動這些文化與思維,自己只是在爭逐下一代的砲灰。
其實,藍軍有許多專業人才,許多寶貴的執政經驗,能幫國家社會提出更好建議,卻總是棄而不用。反忙著用自己無力的手指,想對綠營執政打頭打臉,結果也總是自取其辱。
養出吳斯懷的組織文化,也正在養成另一批小吳斯懷,換了再多黨主席,「四不一沒有」還在繼續傳承,這才是藍營真正的危機。
小組分工英文 在 小組分工英文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 ... 的推薦與評價
小組分工英文 資訊懶人包(1),我想要撰寫一份工作分配表(做成表格的型式)上面的名稱,想要全部用英文打大概需要註名姓名、學號、負責的工作請問表格所需要用到的-"負責 ... ... <看更多>
小組分工英文 在 【英文作文「家事分工經驗談」 考生:難拿高分】...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英文 作文「家事分工經驗談」 考生:難拿高分】 今年學測英文作文題目『我對家事 ... 運用英語進行小組報告,或是上臺發表研究成果,這便是啟動英語簡報能力的第一步。 ... <看更多>
小組分工英文 在 小組分工英文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 ... 的推薦與評價
小組分工英文 資訊懶人包(1),我想要撰寫一份工作分配表(做成表格的型式)上面的名稱,想要全部用英文打大概需要註名姓名、學號、負責的工作請問表格所需要用到的-"負責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