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戲 ◎林宇軒
⠀⠀
他是我認識世界的方法:「一起走嗎?
再也不要回來。」當我這麼問
⠀⠀
──他的炭塗滿了我的生靈
光影在暗室流淌,洗劫我和他不堪的過往
本來面目,不過兩顆心乾乾淨淨
享受萬物在舌尖的雛形,嚐試
而敏於挺身。我一次次出神在此時
此地,一次次對床上的內臟下手,小小格局
來回製造動靜,嗯,他的確是個好人
有想法,刻苦耐勞,精明且知性
懂得去隱含一種堅持,能對誰
不帶齟齬地搬弄是非所以
我等。等的意思是選擇
知會的意思也是選擇
⠀⠀
不愛是一種武器嗎?我提心上陣
無害的可能怯怯牴著骨架,直到完成自己
這些底細我全都記得。儘管只是剎那
誰的一部分曾死過,活過,在娑婆人世
我動用所有善感去揣摩
他,一個遲來的人開始認真
讓破破爛爛充盈身體,看我眼神迷離
裡頭多少個如此與當初,多少個我
為他漸次接受,直到彈指間大徹大悟:
眼。耳。鼻。舌。身。意外的浮屠
我展臂如兩面擦亮的鏡子
誰停下誰就是我的全部
⠀⠀
對此我從不怪他。只感到空乏
人前人後我積累的時光
還不足對抗八方落下的水,一切的他
都使我精神抖擻,這麼多苦果與甜頭
成全我對他的體察:我願意如此
負責他的空前與絕後。當初所有執迷
驅使我兜手打勾,蓋印
誰能說自己沒有目的?我赫然抽身
受想行識,一心的疲沓
都來自他的過和我的不急
大千世界我告別當下的自己
只讓念頭在眼底掙扎──
⠀⠀
而他說好。趁風雨正大
我們必須趕緊出發
⠀⠀
⠀⠀
-
⠀⠀
◎作者簡介
⠀⠀
林宇軒,1999年生,臺師大噴泉詩社顧問。國語日報專欄「詩的童話樂園」,著有詩集《泥盆紀》,Podcast節目《房藝厝詩》。
--
◎小編淵智賞析
*為方便讀者閱讀,若文中提及「我」,則是指詩中的第一人稱視角;若僅僅只是說我,而沒有引號,則代表小編的個人看法。造成閱讀上困擾還尚請海涵。
此首詩是宇軒於2021年獲得中興湖文學獎首獎的作品。宇軒素來擅於以事物間關係進行敘事,並在其中穿插對語言的實驗,如將「生靈塗炭」拆解成「他的炭塗滿了我的生靈」,「眼。舌。鼻。舌。身。意外的浮屠」六根中的「意」與「意外」的雙重意涵等等,由此種種可見他對於詩中意象與詞彙使用的挪移、轉換與連接之長,而這首〈前戲〉更是淋漓地展現了他的詩藝。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細讀這首詩吧。
從頭兩句開始:「他是我認識世界的方法:『一起走嗎?/再也不要回來。』當我這麼問」。此開頭便對於詩中的主要兩個人稱「我」與「他」之間的關係闡明了一簡單明瞭的定義。詩中的「他」,即是「我」與世界之間的橋樑,「我」必須經由「他」來認識這個世界,單單從首句,我們就可以隱約地感受到「我」與「他」之間的關係具有龐大的隱喻,不管是信仰上的貫連,或是任何情感上的糾葛,都足以見之。也正因為此複雜性藏得夠深,接下來的詩中,我們更應該注意的是在人稱之間的互動如何在詩人的意志中發揮效用。因此,接下來的問句也便順理成章的替此段關係的連袂進行開場,替整首詩開啟了理解與鋪敘之門:因著「我」對「他」依賴之深,一起出發便成了敘事者執著得近乎唯一的願求,而問出了如此深刻的一句告白:「一起走嗎?/再也不要回來。」——如此傾注全心全力渴望著的告白,此首詩的情調基礎大抵自此開始。
接著,來到次段,宇軒首次展現出了他所擅長的拆解詞彙功夫,將「生靈塗炭」拆成了「他的炭塗滿了我的生靈」,生靈在原成語中的涵義為「人民、百姓」,但拆開之後,所剩餘的詞彙「生靈」,在佛教道義中,也有著「活著的人靈魂出竅」之義,加上考慮到這首詩的兩個人稱互動之故,此一更動瞬間將原先成語的意義翻轉過來,原先的「炭」也從焚燒後的餘燼轉為正要起火的燃燒煤材。宇軒更以此意義的翻轉作為接下來句子的延續:「光影在暗室流淌,洗劫我和他不堪的過往」由炭的焚燒隱藏住火的隱喻,再以火焰所帶來的光影在暗室內製造的流動效果比擬為水,更以水的流動性將實際的物質轉換成抽象的人物關係之變化。我特別注意到了宇軒所使用的字眼為「洗劫」,如此一個負面性的詞彙,卻也在後面同樣負面的詞彙中,達成了負負得正的效果,彷彿屈原面臨汨羅江水,所說出的「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一般——當事物都淪陷於骯髒的境地時,就以不同的汙互相交迸,誕生出那些清朗的、出淤泥般的明亮——最終方得現出事物的本來面目。
而對宇軒來說,事物的本來面目,「不過是兩顆心乾乾淨淨/享受萬物在舌尖的雛形,嚐試/而敏於挺身」。布羅茨基曾說過「詩歌首先是一門關於指涉、暗示、語言相似性和形象相似性的藝術。」我們可以發現,在宇軒的詩中居然得以概括了這些詩歌的技巧,事物的本來面目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宇軒透過動作與名詞的實使得此一概念得以有所依附,讓我們知道事物的本來面目其實正正應當由我們心之錨點出發——只有當我們的心維持得夠乾淨時,才能得以共同感知到萬物,並且不斷地嘗試(當然,宇軒在這裡又玩弄了一個文字遊戲,將「嘗試」特別寫成「嚐試」,這固然是由於上句的舌尖所帶來的小樂趣)、運動與實踐,而這正正是詩歌指涉之所以始。回到最初我們曾討論過的「關係」,或許你會問,那這些跟詩中的「他」又有什麼關係呢?讓我先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再繼續往下來討論這首詩,而我認為,在談論關係間的密切時,我們更應當認知到所謂的關係,不過就是在談論心之間的互動與聯繫。
在此層面上,我們便可繼續往下理解詩中「我」的行動:「我一次次出神在此時/此地,一次次對床上的內臟下手,小小格局/來回製造動靜」,宇軒依然延續他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詞彙使用,將「內臟」「下手」等極重且並非傳統美感性的字眼作為「我」如何去對於「他」進行認識:以內臟隱喻人的內裡,下手隱喻觸碰,本來看似是開膛剖腹的鮮豔視覺效果,卻被下面的「小小格局/來回製造動靜」而被收束起來,而讓整個動作被我們置於一個遠到足以欣賞的距離後面。由此隔開了讀者與「我」之間的距離,卻將「我」與「他」融會在一個心交神合的空間。這不但呼應了前面的「認識世界中的方法」一句中「我」與「世界」的距離,卻也替旁觀者帶來了視覺衝擊與意念的衝撞。
將讀者遠離了現場後,接下來,才正式地進入了「我」與「他」之間。
…...,嗯,他的確是個好人
有想法,刻苦耐勞,精明且知性
懂得去隱含一種堅持,能對誰
不帶齟齬地搬弄是非所以
我等。等的意思是選擇
知會的意思也是選擇
透過「我」的眼睛,我們看得見他的種種優點,無論是有想法、刻苦耐勞,這種意志上的指向,正正昭顯出了「我」對於「他」的傾慕,使得「我」在一種情境下,願意去等待他,那這樣的情境是什麼情境呢?回到詩的開頭,或許你還記得,「我」曾經問出了一個問題:「一起走嗎?/再也不要回來。」當一個問題之發生,其所期待的必然是一個答案,但詩行至此,我們卻依然沒看到回答,在「我」內心中之焦急便油然而生。「我」便這樣開始進行了自我傾訴——究竟他有什麼優點,值得我為他等候?因此,我們便看到了這樣一個自我說服的過程:等待著「他的選擇」。這裡所隱藏的小小心思不由得使我感受到一種戀愛般的青澀感覺,只為了對方的選擇而苦苦等候著。
正因為這種少年情思所帶來的苦悶與糾結,下一段關於愛的辯證邏輯便因而順勢誕生。
不愛是一種武器嗎?我提心上陣
無害的可能怯怯牴著骨架,直到完成自己
這些底細我全都記得
在「我」與「他」的關係尚未確立與認證以前,兩人之間竟恍如戰場一般,「我」用心來抵抗著你的「不愛」,並在不斷抗拮的過程中,重新完成「我」在有他的世界裡應有的自我姿態,也使得兩人之間的所有情節與底細,都在這樣一場戰役中不斷地被記起。因此,「我」也終於開始思考起自我的姿態。而在閱讀這首詩的同時,我卻也透過了「我」的眼睛,參與了這場戰役一樣,感受到那些「他」的崇高、知性,彷彿一切我們所欲追尋之事物,彷彿我作為一個讀者,卻也已經替這個「他」找到了他的身分,不管是愛情、真理,還是知識——我終於在這首詩裡看到了詩的最基本姿態:「詩不過就是一種簡單的常識」,展現出了一個主體對客體之間的追尋與自我形體之確立。
接下來,宇軒在這樣的一個過程裡終於開始摸索起「我」的型態,「一個遲來的人開始認真/讓破破爛爛充盈身體,看我眼神迷離/裡頭多少個如此與當初,多少個我/為他漸次接受,直到彈指間大徹大悟」。「我」作為一個「遲來的人」,開始試圖充盈著自己的身心與靈魂,重新見識到最初的本我,從而能夠被他接受。閱讀至此,我不禁在想,究竟「我」的「遲來」是指什麼呢?接著我便想起了上面的句子「無害的可能怯怯牴著骨架,直到完成自己」,我突然領悟到了,或許那些遲來的部分,便是那些在無「他」的世界中,飄零四散的自我的破爛碎片,因為想要配合他的完整,而像磁鐵一般重新依附回「我」的身體,從而逐漸完整成一個足以配上「他」的「我」。而下面的句子卻也證實了我的想法:
眼。耳。鼻。舌。身。意外的浮屠
我展臂如兩面擦亮的鏡子
誰停下誰就是我的全部
眼、耳、鼻、舌、身、意的原典也是來自佛教用語,本是指六個感官器官,但卻在上面的詩句中被視為自我零碎部分的具體展現,我們方又得以發現這是宇軒的所擅長的技巧:拆解語言的原義,並重新依附上自己的詩感。而六根最後一根的「意」,卻也因為下面所接的一個「外」字而產生了新義,除了「意」之「外」的意涵之外,也有了「意外」的意涵。此一意外又是因何而來呢?閱讀時我依然思索到了這個問題,最後我給自己的一個答案是「他的出現」,或許對「我」而言是一種奇蹟,但奇蹟背後所隱隱顯現地,更是一種意外——只有當我們發生了意料之外的幸事時,我們才會將之稱為奇蹟。
但這種奇蹟的煥發,才得以使得「我」在追尋的過程中,重新找回自我,在這段末尾,「我」所展現的姿態,卻竟然與「他」之間有所翻轉,從原先的可望依附,成了一種救贖者的姿態:「我展臂如兩面鏡子/誰停下誰就是我的全部」,這樣一個宣言,讓我們得以看見原先破爛的「我」,在這樣的一個關係追尋過程裡,漸漸對於自己的一切明朗,也知道了究竟什麼才是自己的本來面目,一切姿態都被濃縮在一顆明亮的心,張開雙臂便能擁抱住一切。
但即使自我已然完成至此,「他」卻依然沒有回應,對此「我」終於也感到空乏,終於寫下了下一段的開始「對此我從不怪他。只感到空乏/人前人後我積累的時光/還不足對抗八方落下的水」,我彷彿感受得到「我」的那種疲倦——那些一再地積累、枯等的日子,以及在努力之後,隨之迎來的更洶湧的落下的水。然而,正當我們以為「我」就要如此放棄時,宇軒卻寫下了「我」在面對這些苦難時所隱含的堅持——那種隱含的堅持終於不僅僅只是在「他」身上發生,而是透過這些歷練,使得「我」漸漸成為一個像「他」這樣的一個趨近完人的人。也正因如此,「我」作出了我的宣言:「我願意如此/負責他的空前與絕後」這樣一個告白也替「我」自己找到了新的起點,在說出了「我願意」之後,所有事物與誓約,終於可以重新開始重新被自身所檢視,不管是在「他」與「我」之間,還是「我」在前進時,如何去一次又一次得完整自身。我終於得以見證到了「我」來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一個學會向當下的自己告別的「我」、一個學會只讓自己意志主導身體、靈魂運行的「我」。
或許這樣的改變,終於也使得「他」看見了吧,因此,從開頭時,我們便不斷地在等待著的答案,終於在詩的最末出口了:「而他說好。」我想,這樣短短一個字,或許卻是詩中的「我」歷經了千百劫難之後,所得到的一個最完整的答案了。
--
美術設計:吳浩瑋
--
#林宇軒 #暑假無主題詩選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721.html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凌性傑 內容簡介: 最親密的治癒系散文讀本,幻演多變驚喜日常! 永遠的男孩詩人凌性傑X個性風文青女俠范宜如 翻玩生活, 32篇重磅選文,情挑五感絕美盛宴! ★從現代文學作品尋覓生活品味之作,讓中學以上的文學愛好者透過讀本體察...
「少年遊賞析」的推薦目錄:
少年遊賞析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及 ◎林群盛
回憶的經緯度溫柔地
披在眼淚色的地球上
紗布色的信件從北回歸線出發
卻卡在郵差色的棕梠葉上
被赤道揉成灰燼
南回歸線只剩下
剛烘乾的天空色點滴瓶
應該再放入一封信
以瓶中信的手勢
可惜南回歸線太年輕
不會走路
不懂文字以及
流順如冰原的情書
「太早進化的回憶以及
太晚出生的文字」
一千年後的評論書說
--
◎作者簡介
林群盛,1969年8月生於台北。太酷了不知道從哪裡介紹起。
十九歲即以天才少年詩人之姿崛起,被冠以「詩癲」封號。私立光武工專機械科畢業,後赴美日兩國留學,攻讀室內設計,音樂,電腦動畫等科系。曾任遊戲公司企劃、動漫館行銷總監、電競教練。現擔任斑馬線文庫總監。
曾獲復興文藝營詩獎、創世紀創刊三十五年詩創作獎、年度優秀青年詩人獎等獎。詩集《超時空時計資料節錄集Ⅰ 聖紀豎琴座奧義傳說》(1988),《超時空時計資料節錄集Ⅱ 星舞絃獨角獸神話憶》(1995)已成詩壇「真.夢幻絕版品」。
洛夫在林群盛得《創世紀》詩獎的評語中說:「對都市文化和生態環境的感受力相當敏銳,想像縱橫一時呈飛躍之姿,意氣的爆發力很強,在整體結構上不免失控,語言尚待提煉。作者甫入詩道,潛力無限。」
曾發表詩作<沉默>(POETRY-BASIC),全詩以電腦語言(BASIC)寫成,除了題目外沒有中文出現。
--
◎小編 #三進 賞析:
把這首詩放在生態末日的主題下討論有點危險,畢竟整首詩並沒有明確寫出末日,從文字敘述看起來,頂多是有點熱。(?)
全詩沒有出現任何一個人,也沒有一隻動物受到傷害,不過......會不會並非沒有人在場,而是已經沒有人能在場?
「眼淚色的地球」、「紗布色的信件」暗示傷痛、受損已經存在。戲份很多的南北回歸線,之間夾著動不動就把東西揉成灰燼的赤道,兩邊的通信,已經斷絕。與之相對的,是被拿來形容為情書筆觸的「冰原」,極冷與極熱都不適人居,然而冷熱之間卻已見良惡。
而最末段透過千年後的書本揭示真相,「太早進化的回憶」與「太晚出生的文字」,看似難解的文句,解開之後即是真相。千年的跨度、漫長的空白,更是暗喻浩劫已經來過。
回到詩題〈及〉,有抵達、趕上之意,比如劍及履及、來得及。也有牽涉之意,比如波及。是抵達了哪裡?還是遭遇了什麼?推敲詩句中,那種繞行而過的違和感,或許即是末日。若非,就是下班趕工寫這篇的我的末日。(拜託不要)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
#生態詩 #林群盛 #是芥末日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6/20210629.html
少年遊賞析 在 思瑩老師的幸福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聽見歌 再唱》電影賞析研習
大廳84人額滿!!
本校高雄市勝利國小合唱團參與電影 聽見歌再唱Listen before you sing,我們決定辦自費研習,邀請大家進戲院支持好電影。
雖然看簡介大概知道劇情走向,
導演、演員和全部工作人員的努力,
讓這部電影好看又感人,
是很單純的幸福和感動,
又不會過份矯情。
普級電影故事簡單易懂,
國小低年級應該就看得懂囉!
講座部分孩子也可以聽聽看。
—-
《聽見歌 再唱》電影賞析研習
一、時間:4/23(五)13:20-16:00
二、地點: in89駁二電影院(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5-1號)
三、費用:自費研習,每人350元,包含電影包場費及講師費。需事先付費,成團後不予退費。若當日臨時無法前往,可找人遞補,確定成團後繳費。
四、人數:最多48人,35人以上成團。
五、參與對象:不限教師,歡迎一般民眾參與。
六、報名方式:
1.勝利夥伴請於校內群組記事本登記,並至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報名,課程代碼:3086103。
2.校外教師請私訊或mail姓名、服務學校給思瑩 szuying97@gmail.com 。
3.一般民眾請填表單 https://forms.gle/2LnDuXv6YxgGVpHK9 。
七、預計流程
13:20-15:20 播放電影
15:20-15:30 讓全世界聽見台灣的聲音--陳安瑜老師、周奕伶老師
15:30-15:50 從類型片公式和原住民觀點解析電影《聽見歌 再唱》--鄭秉泓老師
15:50-16:00 Q&A
八、影片簡介:
一個看不懂五線譜的合唱團指揮,一個到處流浪的音樂代課老師,和一群五音不全的原住民孩子,有機會在合唱比賽中奪冠,免於被廢校的命運嗎?
Umin.Boya(馬志翔)作品集 、 陳嘉樺 Ella 領銜主演, 楊智麟導演。歷經12 年籌備,根據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指揮馬彼得校長真人實事啓發,高雄市勝利國小等合唱團參與演出。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Listenbeforeyousing
九、講師簡介
1.陳安瑜(本片合唱指導)
現任國小音樂教師、中鋼真善美合唱團指揮、天生歌手合唱團駐團指揮,及天生音籟兒童合唱團藝術總監。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研究所畢業,主修合唱指揮,師事翁佳芬教授。2016 年於匈牙利李斯特音樂院Kodàly Institue 暑期班結業。2016 年創辦兒童合唱團,專收學齡前幼兒及低年級小歌手,將合唱教育向下紮根。目前經常受邀到各縣市及國際音樂節擔任研習講師,推廣音樂遊戲(Singing Games) 及歌唱教學。
2.周奕伶(本片合唱指導)
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系、高雄師範大學音樂所,主修聲樂。曾參與多部歌劇、合唱及個人獨唱會演出;目前致力於兒童、青少年之聲音開發。現任成功大學、高雄女中、屏山國小、福安國小、河堤合唱團指導老師、中山大學樂齡歌唱班講師、明誠浸信教會及多校合唱團之聲樂指導。
3.鄭秉泓(影評、策展人)
英國萊斯特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博士班肄業。2013-2017年擔任高雄電影節短片策展人,目前任教於義守大學與東海大學,電影評論散見於網路媒體及報章雜誌。編著作品〈台灣電影愛與死〉、〈她殺了時代:重訪日本電影新浪潮〉、〈台灣電影變幻時:尋找台灣魂〉,監製作品《伏流》。
十、備註
1.電影院提供小杯爆米花加小杯冷飲特價50元優惠,如需自費購買請登記 https://forms.gle/z5zwVQX3ao7yKEJN8
2.勝利夥伴將給予公假,屆時請自行於系統請假。
3.配合防疫請全程配戴口罩,請配合測量體溫及酒精清潔手部再入場,體溫37.5以上者謝絕入場。
4.主辦:高雄市勝利國小李思瑩老師,07-5522541#112、szuying97@gmail.com
少年遊賞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凌性傑
內容簡介:
最親密的治癒系散文讀本,幻演多變驚喜日常!
永遠的男孩詩人凌性傑X個性風文青女俠范宜如 翻玩生活,
32篇重磅選文,情挑五感絕美盛宴!
★從現代文學作品尋覓生活品味之作,讓中學以上的文學愛好者透過讀本體察生活,同時深化語文理解能力,各則選篇後附有專文賞析。
★提供另一扇日常視窗:描繪音樂(馬世芳〈巨龍之眼,美麗之島〉、房慧真〈鍾永豐:龐克樂手杜甫穿越過來了〉)、跨文化思索(黃麗群〈如果有一天你去金澤〉、王盛弘〈奈良有鹿〉、盛浩偉〈廁所的故事〉)、在電影中造夢(毛尖〈姊姊〉、孫梓評〈牯嶺街‧少年‧我〉)、生活暗面的反思自省(李欣倫〈致那些被棄的〉、胡晴舫〈無所謂快樂〉),含納傳統散文、短篇雜文、人物採訪等各式書寫。
作者簡介:凌性傑
高雄人。天蠍座。師大國文系、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曾獲臺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現任教於建國中學,著有《自己的看法》、《彷彿若有光》、《陪你讀的書》、《男孩路》、《島語》、《海誓》等書;編著有《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與楊佳嫻合編)、《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與石曉楓合編)、《青春散文選》(與吳岱穎合編)。
相關著作:《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島語》《島語(限量親簽珍藏版)》《彷彿若有光:遇見古典詩與詩生活》《海誓》《男孩路》《自己的看法--讀古文談寫作》《陪你讀的書──從經典到生活的42則私房書單》《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
作者簡介:范宜如
臺灣宜蘭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臺北市立敦化國中教師、韓國啟明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現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專任教授。研究領域為明代文學、空間與文學、報導文學。著有《行旅‧地誌‧社會記憶:王士性紀遊書寫探論》;合著有《風雅淵源:文人生活的美學》、《文學@臺灣》、《傾聽語文:大學國文新教室》等書。
少年遊賞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上學去」兒童繪本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莊世瑩、 許育榮
內容簡介:
來!來!來!來學校!
去!去!去!去上學!
在阿公的年代,是怎麼上學的呢?
爸爸媽媽以前上學時,又在學校裡做什麼呢?
以最生動的對話、最精采的圖畫開啟三代間的交流
最適合三代共讀的繪本
原來時光的流變,悄悄藏在童年裡
《上學去》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認識自1950年代至今,臺灣不同世代兒童的校園生活,以及社會變遷帶來的環境改變,並讓孩子了解上學真正的意義。
臺灣在十九世紀末邁入近代西化的初等教育之路,由日治時期至今,社會政經嬗變,兒童在不同的年代裡,接受當時社會文化影響下的小學教育,不同的世代會有什麼樣的差異呢?
本書以一個家族三代都上同一所小學的上學歷程,呈現臺灣小學教育的變化,同時也反映出社會的狀況和民眾的生活,在時光的流變中,尋找恆定不變的教育核心理念,那就是藉教育打開孩子的視野,讓每個人有能力追尋更好的自己。
系列簡介:
初期出版的三本書,以「兒童的文化生活史」為主軸,推出《上學去》、《放學後》、《放假了》共一套3冊,時間軸從1950年到現在,呈現這些年來生長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孩子的日常生活情景。同時,也展現歷史與文化軌跡的改變、日常生活樣貌的更替、過去與現今學校生活的不同、每個時代孩子所熱衷的童玩遊戲、日常生活的飲食等,運用強而有力的圖像和故事,向當代的孩童介紹,不同時代的臺灣孩子不同的生活樣貌。
作者簡介:莊世瑩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畢業,曾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助理,參與多項民間宗教信仰調查計畫,以及文建會地方博物館規劃案。
長期於小大繪本館擔任志工及講師。曾擔任聯合報年度童書、信誼幼兒文學獎、OPENBOOK閱讀誌年度童書等各獎項評審。
從小喜歡聽故事、說故事和寫故事,現致力於推廣兒童圖畫書與親子共讀,上山下海四處和小朋友說故事,也和大朋友分享賞析繪本的樂趣,並從事兒童文學創作、評論書寫及翻譯、書系策畫,出版繪本《貪睡的穿山甲》、《穿山甲的故事地圖》、《回家‧回部落》、《晃晃老師的禮物》、《石滬股份有限公司》、《小石獅的大發現》,曾兩度獲得「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作者簡介:許育榮
生於新北市,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畢業。
目前從事插畫設計與繪本的創作。
出版繪本《幸好我是小灰狼》、《界線》、《為了特別的你》等書。
2018年出版《看見龍山寺》獲誠品選書。
曾獲選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補助、桃源美展創作獎、福報文學獎、BenQ真善美數位創作獎、信誼幼兒文學獎入選。
喜歡在淡水河畔走路閒晃,也熱愛旅行、閱讀及電影。
對於老舊的事物有著深深的迷戀,總喜歡從他們的身上,去感受時間的流動。
期待能將生活中每個小小的體悟轉化為養分,供給自己,持續創作出美好的作品和讀者分享。
少年遊賞析 在 《宋徽宗・李師師・周邦彥》 -〈詞禍問罪〉-少年游選段 的推薦與評價
《宋徽宗・李師師・周邦彥》曲目重溫(現場錄音) : 〈 詞禍問罪- 少年游 〉 選段編撰:謝曉瑩| 作曲:高潤鴻| 〈 少年游 〉 宋周邦彥詞主唱:龍貫天、 ... ... <看更多>
少年遊賞析 在 shao nian you - richie ren xian qi (少年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Please check my playlist, there will be other singers in there and songs will be uploaded daily so my channel constantly chang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