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心情不好算是憂鬱症嗎?】
—憂鬱症普遍性比想像還要高!不只心情低落,任何徵兆都應警覺!
知名網紅阿滴以經營英文教學YouTube頻道日前突然在臉書及YouTube發布貼文及影片坦承,自己罹患憂鬱症近1年。
在外界眼中事業成功、有這麼多朋友跟可愛妹妹,一向給人正向樂觀印象的阿滴,怎麼會得憂鬱症?阿滴表示自己從2020年在紐時刊登廣告「Who Can Help ? Taiwan」後就開始有一些憂鬱傾向了。「常常會覺得自己很爛、對工作表現很焦慮、睡眠障礙很嚴重、會很害怕網路上的批評、也會無故地悲傷哭泣。」
阿滴表示,狀況最糟的時候,他喪失了所有動力跟精力,做什麼都無法開心,連微笑都做不到,情緒只剩下焦慮跟憂鬱,甚至連龍貓這種超無害的動畫都會無法連續看15分鐘。「每天都非常的痛苦,光是活著就用盡力氣了。」阿滴希望藉由自己的經歷跟康復的過程,能幫助一些正在憂鬱症中掙扎的朋友。
很多人會覺得憂鬱症患者就是草莓玻璃心,一點點壓力就受不了,其實這個說法是有偏誤的,精神科醫師陳嬿伊分析,通常壓力過大的感受很常見於憂鬱症病發前的狀況,但壓力絕對不是直接引起憂鬱症的病因,事實上,很多患者往往是因為太ㄍㄧㄥ才會發病[1]。
■WHO:「憂鬱症」是所有造成失能疾病的第1名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說,在2020年全世界有3大疾病需要重視,包括:「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愛滋病」。
WHO將憂鬱症列為2020年世界第2大疾病。根據國內統計,憂鬱症的盛行率占8.9%,換算下來,超過200萬人罹患憂鬱症[2]。
「憂鬱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經濟負擔,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2,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憂鬱症」也是所有造成失能疾病的第1名。這幾年可以由媒體報導看到許多影視名人得了憂鬱症,也看到國內的自殺率一直上升,這其中有相當比例都與「憂鬱症」有關。
■憂鬱症與身心疾病的共病
「憂鬱症」很可能會合併各種身體疾病。許多慢性疾病或嚴重身體疾病都可能合併有憂鬱症,像是糖尿病、高血壓、洗腎患者,甚至癌症合併憂鬱症的比例都達1/3-1/4。合併憂鬱症常會惡化身體疾病的症狀與處理,許多憂鬱症患者的頭痛與身體不明原因的不舒服增加,生活品質也因而下降。
但是多數醫師只注意到身體疾病的治療,而忽略了伴隨著的憂鬱的處理。另外憂鬱症也容易合併其他的精神疾病,超過50%的憂鬱症合併至少一種焦慮症,很多的焦慮症甚至物質濫用最後皆會併生憂鬱症。一旦合併憂鬱症會加重了原有疾病的治療[3]。
■憂鬱症如同心靈的感冒
有的人說憂鬱症如同「心靈的感冒」,巧妙比喻著憂鬱症的普遍常見,彷彿像感冒病毒一般,當我們先天脆弱性高、後天抵抗力不足,此時再加上吹風受凍時則很有可能患病。而憂鬱症確實也是受到生理、心理、環境社會等多重因素下相互影響的結果,當個人的心理功能失調,無法面對生活壓力時,所產生的情感型疾病。
■憂鬱症若缺乏治療很難自行康復
值得注意的是,憂鬱症如此普遍,根據衛生福利部的推估,全台約有200萬人罹患憂鬱症,但在台灣許多人不願承認自己有憂鬱症,也抗拒治療。只有五分之一的憂鬱症患者有去求助,還有五分之四沒有求任何治療。因此當我們周遭親友向我們求援時,千萬正視與尊重對方的求助訊號,避免憾事發生[4]。
■我的家人會是憂鬱症嗎?以青少年為例
青少年的憂鬱症,很容易被簡化為「叛逆期」,此時的孩子內在性賀爾蒙大量變動、外在人際與親密關係也容易卡關的階段,情緒起伏大,不一定是終日悶悶不樂,反而可能是以暴躁易怒、自殘自傷的方式呈現。除了負面情緒外,可觀察孩子是否有下列變化:
▪ 對以前喜歡的活動、食物等失去興趣。
▪ 對於學習、打理自己等感到疲累、懶散。
▪ 體重突然短時間內明顯增加或減少,暴飲暴食或不吃不喝。
▪ 睡眠困擾,展現出失眠或是嗜睡。
▪ 有自殺想法或透露出活著沒意義等語言。
此時的孩子需要更多關心與耐心,除了上述五點供參考外,學校的輔導室也是可用的資源。如有疑慮可直接就醫交由專業醫師診斷,部分身心科診所特有青少年門診,坊間心理諮商所所提供的親子或個人諮商,也能協助孩子們抒發身心壓力,促進親子關係。
■我的家人會是憂鬱症嗎?以老年人為例
60歲以上老年人同樣面臨身心與生活的劇烈變化,包含身體老化、退休、子女空巢期、甚至喪親喪偶等哀傷失落。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的數據,老年人如出現自殺想法,實際執行的自殺成功率比青少年還要高出許多。董氏基金會整理對於老年憂鬱常見的症狀:
▪ 出現類似被害妄想,或悲觀的想法強烈。
▪ 焦慮不安與社交推縮,好像難以平靜下來,也不想與人交談。
▪ 呈現判斷力遲鈍或記憶力衰退等情況(非失智所造成)。
除了上述三點外,林皇吉醫師(2006)指出老年人較難表達憂鬱情緒,較常展現抱怨身體不適、頭痛、焦躁易怒…等非典型憂鬱症狀展現,因此高達 50% 的老年憂鬱在內科或家庭醫學科門診被遺漏掉。如家中長輩抗拒前往精神科就診,坊間心理諮商所也有老人個別諮商或團體服務,藉由專業人士的協助轉介,可多一份助力,鼓勵長輩就診[5]。
當心愛的人有憂鬱症,我該如何面對?是要小心翼翼地談話,然後不要提到任何關於憂鬱症的敏感話題?或是都不理他,讓他一個人靜一靜?還是應該鼓勵他多正向思考?
■面對憂鬱症患者時,可參考「3不守則」與「6個正確觀念」
「不鼓勵,不責備,不反駁」
1. 不鼓勵:不要一直對患者說要加油要正向思考等話語。
2. 不責備:不要責備患者說都是他的錯,或是有病就什麼事都做不好等等。
3. 不反駁:面對患者沮喪的話語,傾聽就好,不要一直反駁對方說的都是錯的。
除了3不守則之外,一起來看看6個面對憂鬱症患者的正確觀念
1. 關心
如果你身邊有人有憂鬱症,你一定會被一定程度的影響。最重要第一件事可以鼓勵或陪伴她就醫,並且盡力陪伴他完成療程,或是在他不適應原本療程時陪伴他尋找他法。不過也要時時注意不要讓自己過度沉浸在朋友罹患憂鬱症的情緒中。
2. 傾聽
傾聽憂鬱症患者時,要讓他了解事情現在不好,但不代表未來會不好。
3. 不要不理他
即使病患拒絕,也要要伸出援手,患者的孤單感很強,會拒絕與人接觸,但千萬不要這樣就不理他。
4. 說出來
在患者談起自殺念頭的時候,坦率地與他們談論自殺的話題,並且告訴他們的醫師或是心理師。
5. 一起出去玩
可以適時地邀請他一起出門運動或是參加一些輕鬆的活動,但千萬不要強迫他們。
6. 鼓勵就醫
周圍的人要積極鼓勵她就醫,用它自身的個性說服他就醫。讓他知道療程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因為當療程結束,他將會好轉很多[6]。
■憂鬱症的治療:主要分為「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兩個部分
一、心理治療:主要有認知行為、精神分析、人際方面等三大類的心理治療。
1.認知行為治療
憂鬱症患者常有自責、無助、罪惡感等負面想法;認知行為治療是幫助病人能自我覺察負面認知,發展新的思考模式,積極練習調整在不同情境下,應該有怎樣合宜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2.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藉著分析探討過去經驗對自己現在的影響,促進自我覺察和重新建構患者的人格及自我認同感,達到改善憂鬱症狀及防範復發的目標。
3. 人際方面的心理治療
人際取向的心理治療為避免憂鬱症引發的人際障礙,探討適應不良的人際關係,並學習溝通和社交能力,建立人際互動的信任感、親密感和應付能力,達到改善憂鬱症狀。
二、藥物治療:由醫生開立抗憂鬱藥物,幫助對抗憂鬱症,一般的療程是三至六個月(根據國內報告指出,穩定服藥超過三個月,快速復發的比例只有5%)。副作用可能為無法集中注意力或嗜睡。新一代的抗憂鬱藥物,具有調節大腦血清或調節正腎上腺素的功能。如:百憂解(Prozac)、克憂果(Seroxat)、無鬱寧(Luvox)、速悅(Efexor)等副作用已經減少,大多服用1-2週能改善心情,3-4週情緒可讓情平穩。
▪ 輕度憂鬱可以自我調適壓力或作紓壓放鬆的活動來調整。
▪ 中、重度以上等級的的憂鬱症則建議以藥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可見其功效。
若是治療部完全或是放棄治療,則會使憂鬱症復發或加重病症。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期盼憂鬱症家屬及病者本身,能用正確的心態,一起面對憂鬱症,才是解決問題之道[5]。
■憂鬱症污名化:你是不是有神經病阿?
衛福部2018年統計,台灣憂鬱症確診人數突破兩百萬。你我身邊都有許多「隱性」憂鬱症患者,只是大家都為了某些原因閉口不談,才讓這項疾患看似距離遙遠、遠到彷彿事不關己。「憂鬱症在台灣有點像個禁忌話題。患者不會主動告訴身邊的人自己有憂鬱症,尤其在工作場合,根本不會有人敢以憂鬱症發病為由請假。」
小鬱亂入創作者林妤恒說道。「老一輩可能還會說,你是不是神經病阿?是不是抗壓性很差?一旦讓別人知道患病事實,就會被貼上很多負面標籤。」
■「不敢說、不知道怎麼說、不知道去哪求助」因此成為許多自覺需要幫助的人心上說不出口的痛:林妤恒說,小鬱亂入專題完成後,粉專一下子湧入許多深陷憂鬱,卻連傾訴對象都沒有的網友。「他們都在問『你可以幫助我嗎?』因為他們不知道現實生活中有誰可以幫助他們,他們不知道可以去哪裡看醫生,他們不敢跟親朋好友講,所以只能找我們訴說。」
聽來哀傷,但這卻是台灣憂鬱症患者不得不練習面對的課題:「憂鬱症污名化」。這不單是指要學著和親人溝通,或要面對身邊親友的詢問、關心,汙名化無所不在,舉凡茶水間裡同事無心調侃,報章媒體為追點閱信手寫下的聳動標題。台灣社會給「憂鬱症」貼上的負面標籤,常一不小心就竄入患者視野之中[7]。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今周刊)「精神科醫師:大家都搞錯了!就是因為抗壓性太好,才容易得憂鬱症」: https://bit.ly/3BFCW0I
[2](美麗佳人 Marie Claire Taiwan)「女性憂鬱症高2倍!身旁親友有「這些症狀」逾2周是求救訊號,4大良方幫你遠離憂鬱」:https://www.marieclaire.com.tw/beauty/health-fitness/44104?atcr=297ad1
[3](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正視憂鬱症造成的社會經濟負擔」: http://www.depression.org.tw/knowledge/info.asp?/70.html
[4](今健康)「憂鬱症普遍性比想像還要高!不只心情低落,任何徵兆都應警覺!」:https://gooddoctorweb.com/post/952
[5](Heho健康)「家人長期心情不好?別忽略了青少年和老年人的憂鬱症狀」:https://heho.com.tw/archives/180574
[6](小鬱亂入Depressy Trouble )「如何面對憂鬱症患者:5件你可以做的事」:https://depressytrouble.tw/index.php/portfolio/how_to_face_patient/
[7](風傳媒)「面對他的憂鬱,我還能做些什麼?當最親的人憂鬱纏身,這些「看似善意」陪伴方式千萬別再用」: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863566?mode=whole
➤➤照片
[2] 圖說:女性不但憂鬱症的比例較高,且產生自殺的企圖也是男性的2倍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憂鬱症 #憂鬱症污名化
小鬱亂入Depressy Trouble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今周刊 / 美麗佳人 Marie Claire Taiwan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 今健康
Heho健康 / 小鬱亂入Depressy Trouble
風傳媒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 TVBS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LIVE直播不漏接【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https://pse.is/39jbvv ●{世界周報完整版} TVBS官方HD線上看:https://pse.is/3b4z32 ●{財經周報完整版...
「就診英文」的推薦目錄:
就診英文 在 藍燁 Lan Ye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分享一下這幾天才認識的
良性暈眩症「耳石症」
先說說病況
前幾天突然的在改變身體平衡時
( 躺下、起身、翻側身等... )
感到像是頂著一根棒子自轉數圈走直線
的那種天旋地轉🌀🌀
維持數秒後消失
當我發現這件事後
它開始頻繁的發生
緊接著伴隨而來的是即便不改變平衡
也會在行走時感到後腦悶悶鈍鈍
平衡力明顯不對勁
無法照正常的速度走路
感覺像是被下了緩速⏪
而且是不舒服的緩速
頭部無法正常速度的轉動
一切都被迫慢了下來
伴隨著嘴唇乾白
以及無法思考太多事情
不太能夠處理太多需要動腦的事
一切就是昏昏鈍鈍的
想到之前有幾次睡眠不足有類似的情況
原以為應該就是睡眠不足所引起的
但就算躺著休息或特別睡飽也不見改變
這個情況持續了兩三天
心想這樣不是辦法
上網查詢了暈眩的各種可能
加上家族心臟及三高病史
心中也產生了各種的擔憂
但因頭暈的發生可能性很多
腦啊神經啊心臟啊都有可能
第一時間也不知該尋求哪一科醫師的幫助
(因為狀況時好時壞 有時都沒事 但有時就很不舒服
但再過了一兩天後覺得實在不行
找了間家醫診所問了診(想說家醫全面一些)
問診的時候也有提出有搜尋到耳石症
以及家族有心臟及三高病史
醫師幫我量了血壓確定非此方面問題
斷定為「暈眩症」
原因為睡眠不足壓力大
確實吻合我最近的睡眠不足
但壓力大?最近還好吧🤔
不過心想 好吧 可能是未知的隱性壓力吧
拿了藥回家吃後狀況確實有改善
但像是有吃有抑制沒吃沒效果
感覺像是暫時壓制並非治療
(沒有越吃越好的感覺)
吃到剩最後兩包的時候覺得這樣不行
又再度搜尋了各種可能
期間也差點要到大醫院的神經內科掛號
不過看到「暈」和「眩」其實不同
延伸閱讀:https://www.google.com.tw/amp/s/health.tvbs.com.tw/amp/medical/311188
而且文內強調「年輕人」的部分😂
摘:以年紀來看,年輕人如果出現眩暈問題,建議先看耳鼻喉科;相反的,若年長者或疑似有心血管障礙者,則建議可以先看神經內科,往往可以得到較周全的評估。
於是在稍早前往耳鼻喉科診所就診
(還好沒直衝大醫院神經科😂)
跟醫師描述病況並提及有搜尋到耳石症
經醫師檢測後說耳石症有手術可做
我提出網上搜尋到「耳石復位術」的資訊
耳石復位術
簡介
譯自英文-耳石復位術或複位術是醫學專業人員用來治療耳後或前耳道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常見病因的一種手術。通過利用重力將來自患病半規管的自由漂浮的顆粒,移位的耳石移回至囊中,它們在此處不再刺激耳石,從而減輕了患者的眩暈感。該操作由醫師John M. Epley開發,並於1980年首次得到描述。 维基百科(英文)
然後就被帶到治療室躺在床上開始此物理治療
醫師經由觀察我開始天旋地轉時的眼球轉動
確定了我就是「耳石症」了
偉哉網路世代資訊充沛🤩
補充:如果是耳石脫落,眼睛會產生振顫,耳鼻喉科醫師可以藉由病人眼振的方向、頭歪斜的角度等來判斷是否為耳石脫落。
因為快要復工了
而我的工作又是需要短時間大量快速用腦
發生在這個時間點實在令人擔心😓
以及網路資訊各種可能是腦或是心臟的暈眩病因
也讓我內心不禁各種無法照顧家人的小劇場😵
不過還好
剛剛跟醫師確定了若是腦或心臟引起的
會是瞬間倒地的那種昏厥
所幸並不是😌真是放下一顆大石頭
結果沒想到簡單的文字圖
引來有相同狀況的家人關切
經通話確定後推測該家人也有可能是患有此症
既然說是良性的暈眩症 表示基本上問題不大
有可能是一些慢性病的併發症
也有可能只是單純的細胞老化所引起的
基本上不管它一陣子都能痊癒的
該家人只有在躺下時有 其它正常
前幾年有一次大約十幾天消失 最近又開始
但如果像我實在是不舒服到影響行動了
建議可以到家附近的耳鼻喉科診所就診
做個簡單的耳石復位術物理治療
拿個藥吃一下狀況會改善許多
不用等它自己好忍受這些不舒服的天數
最後 祝大家身體健康一切平安🙏🏼
就診英文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47例本土、13例死亡;強化邊境防疫,明日起實施「入境普篩且加做抗原快篩」政策;今起疫苗施打對象開放到第八類65歲以上長者接種】
台灣今日(7月1日)新增47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案例、13例死亡,疫情雖趨緩,但有4個群聚專案仍需持續關注,包括北農、環南市場、新北市家禽合作社與屏東枋山。為防Delta變種病毒,指揮中心將再加強邊境防疫,宣布明(2)日開始將實施「入境普篩」,且在檢疫期滿前須再完成第二次PCR採檢,另於檢疫期10~12天時加做一次抗原快篩。
美國贈與台灣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在今日開始接種,範圍擴大到優先順序第八類,即65歲以上長者,各縣市依照疫苗接種進度,進行族群、年齡分流接種。目前全台已經累計接種204萬3,218人次,包含AZ疫苗190萬8,861人次、莫德納疫苗13萬4,357人次,接種人口涵蓋率約8.52%。
■新增47例本土確診,仍有四大群聚需關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宣佈,新增47例本土確診案例(其中21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檢疫期滿採檢確診),一共22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22日至30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20例最多,台北市18例,桃園市5例,高雄市2例,新竹市、新竹縣各1例。自5月11日到6月29日,總共1萬3,549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306人解除隔離,佔確診人數76.1%。
指揮中心對整體疫情研判表示,目前確診個案愈來愈少,不過目前還是有4個群聚專案仍需持續關注,包括北農、環南市場、新北市家禽合作社與屏東枋山,截至昨(30)日,4個群聚案件已累計確診達204人,最後監測日都要到7月12日。
指揮中心也針對7月12日後,若順利解除警戒後的相關措施進行研議,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正在參考WHO及國際指引,將朝向「未來若又爆發疫情,該如何即時因應」的方向來規劃,因此會針對不同行業訂定指引,在人員管理、分流上班、健康監測、環境清潔消毒方面,都要達到一定標準。未來也會有餐飲業、市集、夜市等解封指引需訂定,主管單位也要負責教育訓練。
■新增13例確診者死亡,16例疑似疫苗接種後死亡個案
今日新增13例確診者死亡,死亡人數較前日高,其中包括7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6月18日,確診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20日,死亡日介於6月17日至6月30日。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其中一名死亡個案是70多歲男性(案8046),本身有慢性肺病、帕金森氏症,5月9日因肺病發病,住院時醫院出現確診群聚,而被匡列居家隔離。PCR採檢前三次都是陰性,期滿前陽性確診,後期因肺炎惡化、家屬同意簽署DNR後過世。
另一名50多歲女性(案13045),雖然較年輕,但為高血壓病患,長期洗腎,因家人確診而列為居家隔離,6月13日確診陽性,17日病況惡化過世。
除了確診死亡外,也新增16例疑似疫苗接種後死亡個案,其中9人為75歲以上長者。一名為年僅2個月大的女嬰,雖沒接種疫苗,但母親接種AZ疫苗後哺乳,隔日女嬰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解剖發現女嬰死亡原因為上呼吸道感染、雙肺有大葉性肺炎。
台大急診部主治醫師、品質管理中心主任陳世英表示,由於媽媽接種疫苗隔天女嬰就死亡,時序太快,媽媽還來不及產生抗體;且就算有抗體傳給女嬰,也會是保護女嬰,不會攻擊肺部組織,「一般病理學上,大葉性肺炎都是細菌性感染引起居多,儘管要看病理報告才能證實,初步看來與疫苗應是無關。」
■7月2日起加強邊境防疫,民眾入境全篩,且檢疫期間須採檢3次
近日傳播力愈來愈高的變種病毒成為世界各國的威脅,台灣也因為屏東枋山出現Delta病毒株群聚案而繃緊神經。陳時中今日表示,經過專家會議、綜合各方意見後做出新的邊境防疫措施,7月2日起,將進行入境普篩,且須檢驗3次,細節如下:
●所有入境旅客皆在入境時採檢PCR,檢疫第10~12天進行抗原快篩,12~14天再做一次PCR採檢。
●具有高風險國家旅遊史(包含巴西、印度、英國、秘魯、以色列、印尼及孟加拉)入境者,第一次入境採檢會在集中檢疫所進行,且所有人都必須入住集中檢疫所。
●其他一般旅客入境採檢在機場進行,可入住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
●若入境旅客驗出陽性,則會進行病毒基因定序,了解感染哪一種變種病毒株。
陳時中表示,過去沒有採納入境普篩的建議,是因為以前入境民眾都是在家進行檢疫,如果採檢陰性,容易造成防疫鬆懈,增加家庭內感染機率,「但現在所有人都入住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就算偽陰性也不會增加傳播風險,因此可以進行入境全篩。」不過陳時中也說,由於Delta病毒株並沒有潛伏期增長的狀況,因此不會延長檢疫時間。
陳世英表示,第10天加做抗原快篩,雖然可能會出現偽陽性的個案,但相對國外疫情嚴重,偽陽性個案就會比較少,而且加做抗原快篩可能原因有二:一是可以在早期偵測到確診個案,如果出現陽性,通常會馬上再做PCR,及早確診治療;第二,多數的個案就算進行抗原快篩也會是陰性,就不用3次都採用PCR採檢,可以節省成本,是合理的防疫方式。
機場採檢量能部分,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機場會依照每天預報入境人數來機動調整採檢人員。目前第一、第二航廈各有5個採檢站,每日入境人數約在200人至1,000多人,週五、週三的入境人數最多。陳宗彥表示,不管是自高風險國家入境的民眾、有症狀的旅客或一般無症狀旅客,入境的動線都已經建置完畢。
■屏東枋山群聚維持15人,不明感染源的果農夫婦研判在醫院被感染
今日屏東枋山群聚案件並沒有新增個案,不過陳時中表示,前日感染Delta病毒卻無明確感染源的果農夫妻(案14734、案14816),應是在醫院與秘魯祖孫的鄰居確診者(案14407)待在同一個空間。陳時中說明,雖然鄰居是到急診看病,但也有前往診間,正好與果農的診間在隔壁,可能是候診時有接觸。羅一鈞補充,因為醫院該處沒有監視器,因此是透過比對醫院就診紀錄、健保卡資料等,發現兩人在醫院時段、空間有重疊,且果農與其他個案都沒有接觸,所以研判是因此而被感染。
目前屏東針對社區、醫院都進行匡列採檢,前者採檢8,283件,目前為止都是陰性;後者則匡列462人,1人陽性,其餘持續隔離中,陳時中表示:「目前為止沒有擴散跡象,這一兩天可以把這起群聚案件看得更清楚。」
■新增慈濟採購疫苗專案,國產疫苗未來也可參與混打實驗
昨日指揮中心表示目前正在進行AZ與莫德納的混打審核案,那麼國產疫苗未來是否也有類似規劃,可以跟國際廠牌進行混打研究?陳時中表示有類似規劃,但目前需要更多國際數據及國內試驗數據相輔相成,「有更明確的科學證據再來做,若混打效果更好,未來安排疫苗政策就可以更靈活,施打率更高、更快。」
而民間採買疫苗部分,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在今日上午的行政院院會後記者會表示,除了台積電與鴻海的專案外,將再加入慈濟採購500萬劑BNT疫苗專案,但陳時中表示,目前民間採購疫苗都還沒有新進度。
慈濟基金會指出,於6月23日遞交疫苗申購案,經蔡英文總統致電證嚴法師後,就展開與相關部會討論申購疫苗的事宜,未來將依循鴻海與台積電的申請模式,另立慈濟捐贈500萬劑BNT疫苗專案。
■ 恢復家庭移工轉換雇主,轉換前需做PCR檢測
由於這週確診人數趨緩,考量失能者家庭的照顧需求,勞動部政務次長王安邦宣布,即日起優先恢復外籍家庭看護工及家庭幫傭,可以轉換雇主接續聘僱(含期滿轉換),但在新雇主承接前須做PCR檢測,費用由新雇主支付;其他產業移工仍須暫緩,待未來疫情狀況再行檢討。
若違反勞動部公布的「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雇主聘僱移工指引:移工工作、生活及外出管理注意事項」,將依照《就業服務法》第57條第9款規定,處以6~30萬罰鍰,加上不予核發接續聘僱許可、廢除名額。若雇主交由仲介處理而違反防疫規定,則依《仲介公司違反就業服務法》規定,處以6~30萬罰鍰。
(文/陳潔;設計與資料整理 /江世民、柯皓翔;攝影/余志偉、鄭宇辰、張皓安、董俊志)
#延伸閱讀
【「很多家庭快撐不住了!」社區據點因疫情關閉,失智者照顧雪上加霜
】https://bit.ly/2Ticbhe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疫苗 #莫德納 #入境普篩 #抗原快篩 #PCR #Delta變異株 #混打疫苗 #北農 #環南市場 #屏東枋山 #群聚感染 #移工 #長照
就診英文 在 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 TVBS Sisy's World New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LIVE直播不漏接【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https://pse.is/39jbvv
●{世界周報完整版} TVBS官方HD線上看:https://pse.is/3b4z32
●{財經周報完整版} TVBS官方HD線上看:https://pse.is/3b8g99
●{大國崛起:中國的世界大業}播放清單:https://pse.is/3bpmw3
●{美國政經系列報導}播放清單:https://pse.is/3bu5jn
●{歐洲政經系列報導}播放清單:https://pse.is/3btcwh
●{新冠病毒2.0系列報導}播放清單:https://pse.is/3brrk3
●{中美經貿之戰}播放清單:https://pse.is/3aat9v
●{在台灣放眼全球}播放清單:https://pse.is/3ayj2v
本節目感謝《富蘭克林 國民的基金》贊助
●海外資產佈局趨勢潮來臨 預約理財顧問為您獨家解析:https://lihi1.com/yTMjq
●1分鐘解讀2021美股4大趨勢圖文版:https://lihi1.com/yx742
●四大『美國註冊基金』掌握拜登政策利多:https://lihi1.com/9Zg3i
不放棄通往世界的窗口
全新4小時的"陳文茜"國際新聞與專家觀點,就在《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TVBS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每周六、日晚間21:00-23:00 敬請鎖定TVBS 56頻道&YouTube頻道。
#TVBS #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 #陳文茜
●按讚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VBSSisysWorldNews/
●TVBS官網:http://www.tvbs.com.tw/
●TVBS新聞網:http://news.tvbs.com.tw/
《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部分影片因版權限制以致海外地區無法觀看,造成不便敬請見諒。歡迎海外觀眾鎖定網路獨家影片。台灣以外TVBS ASIA頻道,在以下地區電視台播出,皆可收看到「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
● 馬來西亞Astro → 21:00
● 新加坡StarHub → 21:00
● 香港myTV SUPER/ Now TV → 21:00
● 澳門 Macau Cable TV → 21:00
● 菲律賓Sky Cable → 21:00
● 印尼 First Media → 20:00
●澳洲 TVB Australia → 24:00(雪梨時間)
●美國Dish Network → 8:00(美東時間)
就診英文 在 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 TVBS Sisy's World New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LIVE直播不漏接【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https://pse.is/39jbvv
●{世界周報完整版} TVBS官方HD線上看:https://pse.is/3b4z32
●{財經周報完整版} TVBS官方HD線上看:https://pse.is/3b8g99
●{大國崛起:中國的世界大業}播放清單:https://pse.is/3bpmw3
●{美國政經系列報導}播放清單:https://pse.is/3bu5jn
●{歐洲政經系列報導}播放清單:https://pse.is/3btcwh
●{新冠病毒2.0系列報導}播放清單:https://pse.is/3brrk3
●{中美經貿之戰}播放清單:https://pse.is/3aat9v
●{在台灣放眼全球}播放清單:https://pse.is/3ayj2v
本節目感謝《富蘭克林 國民的基金》贊助
●海外資產佈局趨勢潮來臨 預約理財顧問為您獨家解析:https://lihi1.com/yTMjq
●1分鐘解讀2021美股4大趨勢圖文版:https://lihi1.com/yx742
●四大『美國註冊基金』掌握拜登政策利多:https://lihi1.com/9Zg3i
不放棄通往世界的窗口
全新4小時的"陳文茜"國際新聞與專家觀點,就在《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TVBS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每周六、日晚間21:00-23:00 敬請鎖定TVBS 56頻道&YouTube頻道。
#TVBS #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 #陳文茜
●按讚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VBSSisysWorldNews/
●TVBS官網:http://www.tvbs.com.tw/
●TVBS新聞網:http://news.tvbs.com.tw/
《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部分影片因版權限制以致海外地區無法觀看,造成不便敬請見諒。歡迎海外觀眾鎖定網路獨家影片。台灣以外TVBS ASIA頻道,在以下地區電視台播出,皆可收看到「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
● 馬來西亞Astro → 21:00
● 新加坡StarHub → 21:00
● 香港myTV SUPER/ Now TV → 21:00
● 澳門 Macau Cable TV → 21:00
● 菲律賓Sky Cable → 21:00
● 印尼 First Media → 20:00
●澳洲 TVB Australia → 24:00(雪梨時間)
●美國Dish Network → 8:00(美東時間)
就診英文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蔡英文一句話暖爆!國門失守全台灣都慌了
👉https://youtu.be/4AndP5UxxUE
高學歷碩士被罵爆!年薪60萬怨社會不公?
👉https://youtu.be/J7PFgdve464
獨自養出律師和醫師!黃宥嘉媽媽引發熱議
👉https://youtu.be/yMduyWmE1Ao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分段重點】
00:00 開場介紹
01:32 震驚!黃芳彥為何客死於異鄉?
07:48 黃芳彥死因可能與此有關?
13:40 獨家!鄭弘儀談黃芳彥的小故事
15:09 黃芳彥怎麼樣的心情下選擇這條路?
22:25 黃芳彥死亡 多令人唏噓?
24:42 黃芳彥在SAS時期住進醫院抗疫?
25:49 黃芳彥在美國被拍到跟誰吃飯?
29:37 部桃醫院清潔工為何要爆發離職潮?
33:18 支持醫護 為何有人說道難做到?
35:17 為何就診被趕 疫情下的不信任?
38:12 家人討論什麼 讓護理人員多心酸?
40:40 醫師為何自己搭一個發燒篩檢站?
41:56 疫情下的難題 人性多糾結?
47:22 車廂有人咳嗽 心理小劇場多糾結?
49:06 連泡湯都要戴口罩 竟被抗議?
50:09 因為疫情 里長被拜託什麼事?
52:48 疫情影響 公益尾牙圍爐都沒了?
54:00 這波疫情 大家要忍耐多久?
55:45 辦活動規模限縮考量多少?
58:00 遇到母喪 在國外工作多糾結?
59:16 疫情給大家什麼人生反思?
01:04:25 疫苗接踵還要等 出國玩還要忍多久?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1#黃芳彥
就診英文 在 這篇病症就醫英文篇幅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出國不怕看醫生,流行病就診英文No.1 http://video.comp.com.tw/thematic.aspx?id=D1603150000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