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高樹鄉精神病患傷人事件,為何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
9月26日屏東縣高樹鄉發生衛生局列管的精神病患傷人事件,一名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男子因不滿便利超商女店員提醒需戴上口罩,跳入櫃檯壓制攻擊女店員,致其雙眼重傷,送醫搶救恐有失明之虞。事發過程經媒體曝光,引起社會譁然,屏東縣長潘孟安也於第一時間表示要深切檢討、補強社會安全網,與中央衛福部討論,希望強化法令,「讓精神病患不再成為社區的隱形炸彈」。
隨著這些年來精神病人的攻擊事件反覆發生,「補破網」的呼聲不斷,主責精神病患刑事案件的兩個主管機關,也因為新聞效應公開表態回應:司法院於昨(29日)晚間於官方臉書粉專強調去(2020)年底通過《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重大刑事案件被告在法院判決確定前,若有精神障礙且具有危害與急迫性時,不需要等到判決有罪,法院可以即時運用「緊急監護」的制度,命被告進行監護治療;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接受《中央社》訪問時也提到,4年內將社區關懷訪視員增至1000人以上,明(2022)年則一定可以設置4到6家「司法精神病房」,以風險程度分級分流處理,安置高暴力風險、高復發風險的精神病患。
在公部門許諾更安全的未來到來之前,到底是什麼緣故,使得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高風險精神病患傷人事件?
◼︎發生刑事案件之前,《精神衛生法》扮演最前端的預防角色
從2016年小燈泡案兇手王景玉、今年9月無期徒刑定讞的台中牙醫師命案兇手賴亞生,到甫發生傷害事件的屏東縣高樹鄉楊姓男子,他們共通的身分都是地方衛生局列管的「嚴重精神病人」,由公衛護士與社區關懷訪視員定期追蹤,據統計全台灣約有14萬名這樣的個案。
即便14萬名個案中有暴力犯罪比例微小,不能斷然將不定時炸彈與嚴重精神病人劃上等號,然而因其隨機性、大眾難以理解犯案動機等因素,使得整體社會將其風險放大檢視,更因部分個案過往曾有失序行為、反覆入出院的紀錄,而讓民眾擔心並質疑為何無法從更前端預防,讓有風險的精神病人強制住院治療。
然而,在《報導者》過去幾年針對精神醫療處遇的訪查,要釐清病患處遇與社會安全之間難以達成的平衡,得回到制度面的設計,甚至更需要在刑罰之外,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的治療。
現行針對精神病患的強制治療處遇,包括司法偵查中的「緊急監護」、判決定讞後的「監護處分」、規劃中的司法精神病房等,都是在發生觸法行為後,刑事案件進入正式司法程序,才會啟動。在實際的犯罪事件之前,在最前端能介入的是《精神衛生法》第41條,當發生嚴重精神病人疑似滋擾或危害公共安全,並有自傷或傷人之虞時,就可強制將其送醫或強制住院。
但實務上第一個常遇到的問題,是各縣市並無統一作業流程,「第一步通常都是call警消,有的縣市跨單位協調資源比較充足,遇到精神病人出現傷害或暴力事件,醫療人員會隨同出車評估,但有的地方人力不足,到現場的只有警消,不一定能判斷該送警局還是醫院,」屏安醫院精神科醫師、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學術教育暨出版委員彭啟倫在此事件後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
◼︎強制住院形同剝奪人身自由,法定程序問題持續爭議
若是進入強制就醫的流程,得在5日內由兩位精神科專科醫師鑑定,並經過由社工、心理師、職能治療師、家屬與律師代表組成的審查委員會評估,才能啟動強制住院,強制住院最長不能超過60日,若有必要延長,必須再重啟審查程序。
「強制住院審查委員會代表國家剝奪一個人的人身自由,近年一直有一些爭議,醫界普遍認為,應該由法官透過正當法律程序來裁定(法官保留)。」彭啟倫說。
去年10月,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曾舉辦《精神衛生法》修法公聽會,其中討論的重點就包括現行強制住院要經過一連串行政程序,部分民眾與家屬認為門檻過高,但醫療與司法界代表則基於法定程序與病患人權,表示現行機制是對患者的程序保障,不需調整。
根據衛福部數據,近年全國每年強制住院案件,在2012年約1200件後逐年下降,近5年大多維持700件上下,經審查委員會通過的許可率則在9成以上;對照之下,另一種機構處遇外的「強制社區治療」則乏人問津,此一2013年開始,基於預防大於治療的措施,透過門診、居家治療與社區精神復健,將嚴重病人的自由限制減到最低,支持協助病人在社區中繼續接受治療、逐步適應社會生活,全國每年申請與通過件數都在50到70件上下,究其原因,常跟醫療院所須耗費過多人力成本、病人不易配合常須協調警察、健保給付缺乏誘因有關。
◼︎猶待正視的醫療與社區治療環境落差
隨著屏東高樹鄉楊姓男子過往經歷曝光,會發現他歷年來都有短暫住院治療紀錄,但過不久又出院,為此潘孟安強調,要請醫院評估「長期收治」。此一個案凸顯出精神醫療專業評估精神狀態改善,出院後當家庭資源與社區現實無法順利承接,兩者間可能出現的空窗與落差。
「在作息正常、常規化的醫院環境,我們比較知道怎麼應對這些個案,他們受到的刺激相對小,當暴力或自殺風險下降,就達到可以出院的標準,但醫療的角度很難評估社區中會遭受的刺激,這跟出院後家庭支持度、醫療與社區公衛的銜接有關,若其中出現三不管地帶,很容易出事情。」彭啟倫說。
在承擔民眾對於整體社會安全的想像,以及維護個案健康與人身自由之間,精神醫療在相關社會事件中,屢屢陷入兩難的局面,或許在政府部門許諾要以更嚴格法規彌補社會安全網前,應先正視前端包括強制就醫/住院的制度流程,社區治療模式不彰的長年問題,才能在既有的經驗與基礎上,朝向更積極的改善方向。(文/張子午)
#延伸閱讀
【直視刑罰與治療的極限──如何務實修正精神障礙犯罪監護處分?】https://bit.ly/3F4r61L
【與受苦者相遇──社區精神病人關懷訪視員的現場反思】https://bit.ly/3mfXh5T
【一場艱難的對話:一名精神障礙者如何走向殺人之路】https://bit.ly/3D2etSO
#精神疾病 #思覺失調症 #屏東 #超商 #社區治療 #司法 #報導者
居家牙醫申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8/18回顧這文已經又過好幾年,不知道大家在社區走跳,如何處理個案牙痛看牙的問題?目前雖有牙科到宅服務,我在第一線看問題,感覺還是隔靴搔癢無法解決。而又有多少隱藏的個案是需要幫助而我們看不到呢?我常想「現在的他們,未來的自己」,大家必須繼續努力💪。
如果你認識我夠久.就知道我在口腔這領域很投入.
過程有太多笑中帶淚的故事.都在那些紀錄片裡面.
因為誤入歧途.反而開展後續義診的緣分...
總之.一切都是 猿糞 啦!
60歲出頭的 阿誠先生 是今年4月收案服務的新個案
診斷有10個(超過)DM.HTN.CVA.Leukemia.Rt neck tumor....
當初申請收案時填寫申請書出現的"關係人"是已經離婚的"前妻"
我沒問當初為什麼分開.已經過去不重要
只淡淡問"前妻":怎麼決定回來照顧先生?
她說:過去都過去了.他生病.如果我沒回來照顧.拖累的是孩子們....
總之 ~ 一切都是愛.
不一定是夫妻間的.而是媽媽心疼無辜受苦的孩子的
阿誠先生右側偏癱.人清楚可表達理解.吞嚥困難留置一條胃管.軟質食物可以由口協助餵食.脾氣不是很好.對前妻的照顧.偶而還是很有意見
每次訪視.我都會跟這二位 前妻 前夫閒聊.聊生活.聊照顧.聊任何事情.
慢慢讓他們了解認識我.建立信任關係.
我替阿誠先生申請居家復健師.希望他能因為復健介入提升自我照顧功能.
讓 前妻 輕鬆一點.除了健側肢體大動作之外.我急著要他練習的就是刷牙
前妻說:他常牙痛又最不愛刷牙....
遇到我這麼愛刷牙的機車護理師.真的是"神的安排"
6月.阿誠先生說牙痛.我替他申請居家到宅牙科服務.鼓勵繼續刷牙
7月.阿誠先生說牙痛.牙醫到宅申請已分發負責單位但還沒來.繼續刷牙
8月阿誠先生說牙痛.對於我只會說持續刷牙已經失去信心...
前妻偷偷告訴我:他已經2周不願意拿牙刷了...
OMG...2週不刷牙...很可怕
OMG...我竟然讓我的病人牙痛超過2個月...很自責
問題接踵而至...
試問診斷 Leukemia 的個案如果要去看牙科.誰收??
試問診斷 CVA有管路的個案如果要去看牙科.誰收??
硬著頭皮打電話給林口血汗工廠唯一曾經出手相助的口外陳醫師
連哄帶騙....擠出星期五下午的時段接收我的困難個案
請個案前妻安排時間.安排交通.
我安排緊湊的台北個案訪視行程
相約2點半在牙科門診進行治療
治療舊有蛀牙重新填補.治療牙周發炎.洗牙...一直到4點鐘.完成任務
阿誠先生用不是很清楚的發音對醫師與我說謝謝
前妻很感謝的握我的手表達謝意
我用很不好意思的厚臉皮要求陳醫師再約回診追蹤
說來落落長的小故事.我們大家真的親身經歷很多過程
前妻的辛酸
阿誠先生的牙痛
設圈套給陳醫師跳的護理師
沒辦法拒絕組頭懇求的牙醫師
終於讀完這篇的你...
大家都辛苦了!
#可以更多人看到身障牙醫的需求嗎
居家牙醫申請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影響下
#末代指考考生的權益也要顧
#成功要求教育部提出染疫考生補救措施
因為疫情關係,今年的指考破天荒地延期至 7 月 28 - 30日,教育部也早在六月就先行公布部分的防疫措施,針對居家檢疫、隔離中的學生,安排了獨立的備用試場。
不過,不幸確診的考生該怎麼辦呢?更令人擔心的是,這次指考將是最後一屆,若沒有相關的補救措施,就代表著這些不幸確診的高三孩子,必須等待一年之後再行重考,不只延後了一年入學,而且,還得面對完全不同的考試方式、課綱內容、升學方式。
然而,當時,教育部先前對此的回應卻是,「確診無法應考者,將不會安排補考」。
我認為,在疫情之下,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確診,病毒的散播也不會看身份,更不會因為是要指考的學生就不會被傳染,染疫與否,絕非考生所願,不該就此犧牲這些孩子們的權益。
所以,我也在 6 月 10 日發函要求教育部與疾管署,必須共同研議補救措施,之後時代力量黨團在紓困黨團協商時也提案要求教育部,應該顧及考生權益,研擬相關辦法。
在將近一個月的努力之下,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終於在昨天發布新聞稿,宣布針對確診無法應考考生,將會有補救措施協助!
必要條件除了必須事先報名今年度的大學指考外,也必須在 7月 26 日上午 9 點起到 8 月 2 日下午 5 點止,檢附相關證明向招聯會申請。
補救措施分為三者:
1️⃣ 類似學測個人申請,考生檢附自傳、讀書計畫及高中 3 年在校成績單等備審資料,並填妥最多 6 個志願校系後,提交招聯會轉送申請校系審查、分發。考生若有參加今年學測,成績則會提供給選填校系參考,但若今年沒參加學測,也可選用本管道。(但醫學系、牙醫系、中醫系、師資培育生公費系組及全師培系組,因牽涉到政府人力管控,均無法適用上述補救措施。)
2️⃣ 今年大學繁星入學已獲錄取並放棄的考生,可申請分發回原錄取校系。
3️⃣ 今年以學測個人申請獲「校系正取」或獲「校系備取且經分發」後放棄的考生,可以選擇1個校系分發。
如果還有其他疑惑的話,也歡迎學生或家長們來訊詢問。
不過,我們仍希望盡量不要有考生們需要使用到這樣的補救專案,也希望今年的指考可以順利舉辦,在落實相關防疫措施的情況下,讓每個考生都能安心無虞的順利應考!
居家牙醫申請 在 到宅牙醫申請 :: 醫院醫院幫幫忙 的推薦與評價
醫院醫院幫幫忙,到宅牙醫費用,居家牙醫醫療服務,新北市到宅牙醫,111年全民健康保險牙醫門診總額特殊醫療服務計畫,到宅牙醫醫療服務,長照牙醫,牙醫身心障礙,台中到宅 ... ... <看更多>
居家牙醫申請 在 2022牙醫系術科考試素描、雕刻線上全修!高醫醫轉牙前評審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牙醫 系# 牙醫 術科# 牙醫 素描\ ✨ 牙醫 術課考試✨ / 牙醫 術科全修|從術科考試進入醫學專業與生活 https://bit.ly/3DkpQGo【 這門課程跟實體補習班的 ... ... <看更多>
居家牙醫申請 在 恩主公醫院- 【 到宅牙醫 #申請篇✍️】 在認識到宅牙醫後 的推薦與評價
到宅牙醫 #申請篇✍️】 在認識到宅牙醫後, 來瞭解申請步驟吧! 只要完成這三個步驟就完成了! 提供給大家做為參考。 歡迎大家一起到范醫師的粉絲團點讚~ 給予醫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