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直接叫父母的名字,你能接受嗎?】
延續前幾天關於稱謂的話題
在明白稱謂不過是個代名詞
以及隱藏在稱謂當中的權力、責任與期待後
我不禁問自己:
「那我可以接受孩子直接叫我的名字嗎?」
坦白說,當我開始想像孩子直接叫我的名字時
我的確有被冒犯的感覺
甚至覺得怎麼可以沒大沒小
但我也明白這樣的感受
來自於長期被教育下的結果
就像有一道封印刻在腦中,跟你說不可以這樣
或是應該要那樣,但,真相與真理是什麼?
這讓我想到另一則故事
「有一個非常貧窮的家庭
雖然窮,但一家人非常的相親相愛
每天粗茶淡飯卻過得很幸福
母親每週都會預備一頓豐盛的餐點
而餐桌上都會有一條新鮮又肥嫩的魚
開動後,母親總是先將魚頭夾進自己的碗裡
孩子們以為母親愛吃魚頭
還會主動幫忙夾魚頭給母親
母親只是笑笑地說謝謝
後來孩子們長大了
因著努力的學習與打拼而有一番成就
生活品質相對也改善許多
孩子們紀念著母親一直以來的付出
於是準備了豐盛的一桌菜來招待母親
其中有一鍋滿滿的魚頭,是為母親特別預備的
而當這一鍋魚頭端到母親面前時
母親的表情非常錯愕,大家感到疑惑
在孩子們的詢問下才知道
原來母親並不愛吃魚頭
而是為了將魚肉留給孩子們
選擇先將肉少刺多的魚頭吃掉」
這個故事提醒了我
我的想法與認知不一定完全正確
如同聖經裡說的
「若有人以為自己知道什麼
按他所當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
- 哥林多前書 8:2
蘇格拉底也說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所以我很喜歡去質疑自己原有的想法與觀點
並且透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微調甚至是修正
拉回小孩直呼成人名字這件事
在我原有的觀點中
直接稱呼比自己年長對象的姓名
就等同於沒禮貌、沒教養
就連我的舅舅一直以來都表示
可以叫他的英文名字就好
我也從來「不敢」這樣叫,還是以舅舅稱呼他
深深刻印在腦中的觀點與認知限制了我的行動
階級制度、縱向關係,以及人有長幼尊卑之分
已烙印在我的生命裡
當我擁有這樣的觀點
我就無法落實真正的平等在親子關係中
要突破,就需要有新觀點的加入
與舊觀點碰撞激起火花,最後整合成新的方向
我想起有認識一對母女,他們一同都在教會服事
女兒也都是直接叫媽媽的英文名字
會覺得沒禮貌嗎?
完全不會! 反而覺得還隔外的親切零距離
同時也想到國外很多家庭成員
也會直接以名字稱呼彼此
所以這件事沒有絕對的對或錯
完全是跟文化和習慣有關
再來探討那被冒犯的感受來自於何處?
以下為我腦中各種想法進行辯論的小劇場🧕🏻🆚👸🏻
🧕🏻「被冒犯是因為被小孩叫名字感覺不被尊重」
👸🏻「不被尊重的感受來自於什麼樣的觀點?」
🧕🏻「因為我比較大,在家中地位比較高
所以需要被尊重」
👸🏻「所以小孩比較小,就不需要被尊重嗎?」
🧕🏻「話不能這樣說,這是兩件事」
👸🏻「所以你覺得小孩叫你的名字
會帶給你威脅是嗎?」
🧕🏻「是的」
👸🏻「威脅到你的什麼呢?」
🧕🏻「權威」
👸🏻「所以小孩叫你的名字
會讓你有被降階的感覺是嗎?」
🧕🏻「好像是」
👸🏻「降階不好嗎?」
🧕🏻「人都想往高處爬阿,當然希望自己擁有權威」
👸🏻「不過往下走一步
就能與孩子站在平行的位置」
也能與孩子更靠近、更親密」
🧕🏻「好像也是」
👸🏻「放棄權威不容易
但能換得與孩子更多的連結
你,願意嗎?」
當我突破心防的封印
(這時好想學庫洛魔法使大喊:封印解除!)
再次想像小孩叫我名字時
那種被冒犯與不舒服的感覺就消失了
於是,身為實踐派的我當然展開行動
👩🏻「從今天開始,你們可以叫我瑋玲喔!」
🧒🏻「媽媽」
👧🏻「瑋玲」
👩🏻「恩,要叫媽媽或叫瑋玲都可以」
🧒🏻「媽媽」
👧🏻「瑋玲」
喬伊一開始完全不敢叫我的名字
只有在玩遊戲時敢 (老師點名學生的遊戲)
而唯可完全沒障礙,叫得非常的順口
我從一開始的接受,到現在能享受
喜歡孩子叫我名字的那份親暱感
也覺得自己好像變年輕了 (誤)
解除封印讓我感覺很自在也很自由
同時孩子們還是最喜歡叫我媽媽
稱謂不再是枷鎖,而是重新連結
脫去當中的權威,回歸為那份獨有的關係
「媽媽,是專屬於我的代名詞
也代表著無人可取代的身分」
稱謂沒有不好,只需要重新檢視
讓稱謂沒有束縛,只有歸屬❤️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你的人生教練 - 佐依 Zoe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何打造出能邊工作邊旅行的線上事業?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 https://zoeyk.co/bylmini ▾▾▾ 更多資訊請展開 ▾▾▾ #佐編茶水間 #特別企劃 #佐編茶水間三歲慶生特輯 這次為了慶祝茶水間的三歲生日,我們特別製作了 50 Facts about Zoe...
展開行動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與蕭美琴大使一起拚外交
#美國會議員呼籲拜登總統放棄一中政策
前天(9/24)台灣時間早上8點,我出席北美台灣商會聯合總會TCCNA Taiwanese Chambers of Commerce of North America舉辦的「台灣美國 #女性國會議員─ #台美關係 圓桌高峰論壇」,同場的有蕭美琴 Bi-khim Hsiao大使、美國眾議員Debbie Lesko、Michelle Fischbach、Claudia Tenney、Beth Van Duyne等人。
全是女性,是這場論壇的主軸與特色。我們針對雙邊貿易協定(BTA)、資安與半導體產業、國安、與台灣加入聯合國進行討論。(直播影片請看 👉 https://fb.watch/8fw11UD_lk/ )
#女力創造改變🙆♀️ 🙆♀️ 🙆♀️
我首先強調在蔡英文總統的領導下,台灣和美國就保衛民主已經展開多項合作;駐美大使蕭美琴則針對深化台美關係做出努力。
連同本次參與會議的女性國會議員的問政,都顯示女力是改變政治環境與扭轉國際情勢的關鍵,而且更能與民主、自由、平等站在同一陣線。
我自己出身學生運動與婦女運動,過去推動在憲法與地方制度法保障女性參政;往後也將持續修法鼓勵女性參政,讓女性帶來的正面影響持續擴大。
#台美貿易互惠互利🤝
台灣與美國是長期的貿易夥伴,經貿繁榮、科技創新、尊重自由市場與智慧產權是共同目標。
我認為台美都熱愛民主自由,共享同樣的價值,台灣和美國簽署BTA可以延續和深化這樣的同盟關係。
眾議員Debbie Lesko肯定半導體製造產業對於台美關係的幫助,也提及疫情期間,從口罩到其他醫療用品的需求讓大家發現過去太過依賴中國。
眾議員Beth Van Duyne也肯定台灣是重要盟友,目前產業僱工面臨艱困時期,台灣對於穩定美國的生產鏈有關鍵地位。
#排除台灣是國際損失
面對中共以經促統、資訊戰、打壓國際空間甚至軍事威嚇,台灣一直站在抵抗威權擴張的第一線。台灣比任何國家都了解來自中共的威脅,也更懂得如何保持彈性與中國對抗。
美國作為台灣的長期盟友,也比其他國家更了解台灣被排除在聯合國體系外,不僅是台灣的損失,也是國際社會的損失。
#美國友台行動🗽
蕭美琴大使表示美國過往對台灣給予大力支持,三名參議員訪台傳遞台美友好消息,讓台灣人民更清楚誰是真正的朋友。而除了外部軍購,台灣也會持續發展自主防衛能力,抵禦中國的威脅。
眾議員Michelle Fischbach提及自己多次訪台,以行動支持台灣的國際空間。
眾議員Debbie Lesko強調美國對台灣的防衛協助,其中台灣的飛行員 ✈️ 就在他所處的亞利桑那州訓練。他也提出多項友台法案,如呼籲美國總統放棄一中政策,承認台灣並不屬於中國;還要求國務卿就台灣加入WHO擬定策略。
我認為,女性更懂得如何從自身經驗出發,回擊霸凌者。台美女性政治人物持續一同努力,共同深化台美關係,能夠讓雙方的國家更加強盛、世界更加安全!!!❤️ ❤️ ❤️
展開行動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涓滴不倦,終成巨流」
今天參加我的好朋友邱萬興(小邱)的新書《台灣關鍵年代:民進黨的誕生1986-1987》發表會,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游錫堃院長及許多民主前輩齊聚一堂,一起紀念35年前,在戒嚴時期,民進黨人突破重重難關,冒著「此去無回」的風險,成功組黨的歷史。
小邱用影像與文字,詳細記錄民進黨人的膽識、熱情、智慧與包容。民進黨的創黨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力量,有醫師、律師、老師、學者,也有平凡的政治工作者、家庭主婦,大家一起面對種種挫折與挑戰,一起把力量集中,衝破黨禁,迎來民主政治的曙光。
我們與國民黨不同,今天的國民黨仍在懷念過往「一中」的美好年代,民進黨則是在開創台灣未來希望的新時代。我們不只承擔歷史給我們的責任,我們還承擔台灣人民的國家未來的期盼。
我想透過這本書,可以讓我們這一代及下一代的民進黨人理解到,我們有更多的任務要完成,我們要記取這個政黨一路以來所累積的智慧,努力往前走。
照片來源:民主進步黨
==
《台灣關鍵年代:民進黨的誕生1986-1987》
〈推薦序〉桃園市長鄭文燦
1986年9月28日,歷史上的一天,台灣本土的反對黨-「民主進步黨」於台北圓山飯店成立,台灣民主化的腳步,從這一刻開始,展開與執政當局的拔河競賽。
民主進步黨組黨消息傳來,我當時仍是台灣大學電機系二年級的學生,我第一個反應是:. 「台灣是不是真的要改變了?」、「執政當局是不是會不承認,甚至直接解散這個新生的政黨?」、「台灣民主化是否已經露出曙光?」興奮、期盼、不安、恐懼,各種思緒心情,非常亂雜,交織在一起。不過,還來不及整理好心情的時候,歷史的巨浪,已經迎頭而來。
原本,在台北圓山飯店召開的是「一九八六黨外選舉後援會」會員大會,在臨時動議中突然提案組黨,並連署通過。看似臨時起意的組黨行動,其實不是。從1980年代,美麗島事件之後,「黨外公政會」、「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就把組黨當作最重要的目標,從組黨十人秘密小組到建黨十八人工作小組,創黨的民進黨人做好的準備,有準備入黑牢,也有準備前仆後繼完成任務,總之,在悲壯與使命的心情下,又要保密周全,防止消息走漏,而且必須與情治單位捉迷藏,最終才能踏出石破天驚的這一步。
當然,1986年民主進步黨的成立,短期是追溯到黨外民主運動,從自由中國、大學雜誌、中壢事件到美麗島事件,中期可以繼承白色恐佈時代反抗份子反對獨裁、地方反國民黨的黨外力量。遠期,可以反思日本統治時期,台灣人的政治社會運動,包括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報、台灣民眾黨、台灣農民組合、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等,這是歷史的資產。
當時,參與創黨的民進黨人,對於1979年美麗島事件大逮捕仍記憶猶新,許多人抱著此去無回的決心參與組黨。所幸,台灣人民已經累積了巨大的支持能量,國民黨政府被迫於隔年宣布解嚴,開放黨禁、報禁,終結長達38年的戒嚴令。涓滴不倦,終成巨流,獨裁統治終究抵不住眾聲喧嘩,台灣人百年來追求的出頭天的悲願,在此刻,迎來民主的曙光。
黨外民主前輩經歷過獨裁者殘酷的追捕、打壓、監控,以及黑牢酷刑的折磨,但他們如同壓不扁的玫瑰,在越是貧瘠的土地上,越能開出越燦爛鮮紅的玫瑰。
小邱,正是這片玫瑰花海的紀錄者。我與小邱的緣分,始於學生時代。在那個社會力迸發的時代中,我與校園的夥伴一起,爭取「大學自主」,發起「大學改革請願團」,赴立法院請願修正《大學法》。從這時開始,我就成為小邱鏡頭中的常客。那時小邱給我的印象,是個才華洋溢,活力充沛的大哥。白天在街頭衝撞,捕捉街頭運動的光影瞬間,晚上則挑燈夜戰,幫黨外雜誌美工設計、做傳單、布條。當時的街頭運動,充滿肅殺的氛圍,隨時都有被鎮壓的危險;而黨外雜誌則是時常被政府查緝,編輯人員屢屢被情治單位跟監、恐嚇。然而,小邱爽朗的笑聲卻不存在恐懼、擔憂,彷彿一切充滿希望。
隨後,我參與野百合學運,深刻投入民主改革。學運之後,懷抱著改革社會的熱情,我加入民主進步黨,希望延續民主運動的能量,改變台灣。在民進黨擔任幕僚期間,我有更多機會與小邱共事。小邱與我曾一同在1994年省長選舉中替陳定南先生製作文宣,他的設計及排版充滿力道,民進黨的選舉文宣主要是訴求改革、進步,並開創新的政治文化。小邱的妙手把這股新生的力量具體轉化為圖像設計,再加上他平時勤奮地為各個街頭運動、選舉活動留下的照片,結合生動的照片與力量充沛的設計,文宣總是第一眼就能吸引選民的目光,讓人忍不住繼續看下去。
2009年,我臨危受命,參選桃園縣長,從投入選舉到投票日只剩58天,我必須用最快的速度製作出文宣,加深選民對我的印象。還好小邱很快幫我整理出我過去的照片,我這才驚覺,原來我從學生運動、當兵、擔任幕僚、參選議員到擔任新聞局長,青春年華的樣貌竟都收錄在小邱的相機裡,從我大學時青澀、瘦弱的窮學生模樣,到以小搏大、力戰強敵的「胖周瑜」,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影像紀錄的功力。當然,我只是他鏡頭中的一個小人物,小邱記錄了整個民主世代,整個街頭運動的迸發,為台灣民主的關鍵年代留下珍貴又精確的紀錄。
還好有小邱,讓我們今天能得以窺見民進黨組黨的秘辛,以及黨外運動的關鍵過程。這些年,小邱致力於傳承歷史,努力出版、策展,讓更多歷史事件及人物,能被年輕一代認識、追憶,讓我們的下一代理解到,台灣當前的民主與自由,其實得來並不容易。我相信,小邱會記錄民主、記錄台灣,小邱手中的快門,已經按出了台灣的歷史光影,可以載入史冊,成為這塊土地珍貴的記憶。
展開行動英文 在 你的人生教練 - 佐依 Zoe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如何打造出能邊工作邊旅行的線上事業?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 https://zoeyk.co/bylmini
▾▾▾ 更多資訊請展開 ▾▾▾
#佐編茶水間 #特別企劃 #佐編茶水間三歲慶生特輯
這次為了慶祝茶水間的三歲生日,我們特別製作了 50 Facts about Zoey 的主題,邀請聽眾提出對我或對這個節目的好奇、疑問,上一週,我們已經分享過像是「我小時候的夢想、最糟糕的約會經驗、旅行中遇到的靈異故事」等題材,今天呢,我們一樣會請我的助理兼代班主持 Claire 來主導本集節目,那我們就廢話不多說,分享完接下來的25則提問吧!
你應該有發現我們的片頭曲換了,這次是有請專業設計師 Keno 幫我們精心設計了一個適合茶水間節目風格也符合我們品牌理念的開場曲,雖然設計師本人並沒有要求我在節目中做任何的 Shout out,但我還是想要趁此機會特別感謝 Keno ,也就是茶水間第136集的節目來賓 Keno ,謝謝你把片頭曲作為茶水間三歲的生日禮物送給我們,我自己也覺得 哇!加上特別設計過的開場音效,更有身歷其境的儀式感,如果你自己有 Podcast 節目,並且想要為自己的節目設計出獨一無二的片頭音樂,也歡迎你參考下方資訊聯繫 Keno 唷!
Keno Podcast 音樂設計/諮詢服務
? https://www.artists-co.com/podcastdesign
? 全文觀看? https://zoeyk.co/50-facts-about-zoey/
-------
*訪談綱要*
(這一集以整理所有提問取代時間標註喲)
Q:(提問者軒)覺得工作時要努力表現/領功勞,還是默默做完被安排好的工作?
Q:(提問者雨昕)和朋友經歷過最大的爭執是什麼?
Q:(提問者Nina)怎麼讓自己當個有自信的人?
Q:(提問者唯林)休息日或平日工作結束的休息時間會做什麼呢?
Q:(提問者潔如)請用 6-8 個形容詞描述「狀態最好的自己」
Q:(提問者Vivian)未來有什麼計畫?
Q:(提問者給給)如果你是這個世界的統治者,你會頒布哪三條命令?
Q:(提問者Claire)相信有外星人嗎?覺得自己來自哪個星球?
Q:(提問者Carol)怎麼在這麼多雜事的生活中保持自律和完成自己給自己的每天目標的?
Q:(提問者Ashley)請問你們現在住在哪個城市?最喜歡這個城市的哪一點呢?
Q:(提問者Lemon)做過什麼地獄料理?
Q:(提問者Jane)如果嘗試自媒體5年都無法做起来的話,你現在會是做什麼職業?或是採取什麼行動?
Q:(提問者一弦)在出國旅行的時候,發生過你覺得最有趣的一件事?
Q:(提問者Carol)有算命的經驗嗎?
Q:(提問者木三尼)請問有追過星嗎?因為追星做了什麼瘋狂的事呢?
Q:(提問者Chi)當初沒找台灣伴侶?因為認識先生,才練習英文嗎?才有辦法溝通?
Q:(提問者法國人)請問在美國生活,又是在家工作,妳不覺得孤單嗎?
Q:(提問者小魚)喜歡美國的生活嗎?
Q:(提問者Wendy)當初交了外國男友,爸媽知道你可能要嫁到國外有反對嗎?
Q:(提問者Shelly)最喜歡家裡的哪個角落?為什麼?
Q:(提問者佩霜)最特別的一次旅行經歷?
Q:(提問者媽桑)很生氣的時候會到哪裡去?會找誰?
Q:(提問者Sunny)想知道 Zoey 跟老公結婚前遠距了多久?
Q:(提問者被單)做過印象深刻的夢境是什麼?
Q:(提問者鴨鴨)如果要開一間餐廳,最想賣什麼?
---------------------------------------
【佐編茶水間】廣播節目
IOS收聽 https://apple.co/2tlrLIS
Android收聽 http://bit.ly/2K1Jkbg
Youtube收聽 http://bit.ly/2tyGcsr
Spotify收聽 https://lihi.cc/1GyC2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zoeyk.co/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zoeyk.co/
遠距工作課程:http://psce.pw/SMYHG
個人品牌課程:http://psce.pw/3aegpt

展開行動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2:12
【更正與致歉】
公視晚間新聞因同仁製播過程疏漏,未先取得作者同意,並審慎標示來源出處,慎重向作者「蠢羊與奇怪生物」致歉,並在網站文章及Youtube頻道皆標記本次錯誤/公視新聞國際組
_____
去年因為新型冠病毒疫情而中斷的美國菲律賓聯合軍演,今年在規模大幅縮水的情況下恢復進行。兩國將從12日開始,針對因應重大天災與反恐,測試雙方聯合行動的戰備程度。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128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展開行動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2:09
【更正與致歉】
公視晚間新聞因同仁製播過程疏漏,未先取得作者同意,並審慎標示來源出處,慎重向作者「蠢羊與奇怪生物」致歉,並在網站文章及Youtube頻道皆標記本次錯誤/公視新聞國際組
去年因為新型冠病毒疫情而中斷的美國菲律賓聯合軍演,今年在規模大幅縮水的情況下恢復進行。兩國將從12日開始,針對因應重大天災與反恐,測試雙方聯合行動的戰備程度。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128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展開行動英文 在 【英文文法】YouTuber 5 大常用文法句型解析! - Glossika 的推薦與評價
Without learning, the wise become foolish. 不學習,智者也會變愚人。 通常廢話不多說後面會伴隨這句「let's get started.」,是我們展開行動時常用的 ... ... <看更多>
展開行動英文 在 內在自信的種子就會開始萌芽、生長。行動是你唯一可以確定的事 的推薦與評價
在停止多慮、展開行動的那一刻,內在自信的種子就會開始萌芽、生長。行動是你唯一可以確定的事 ... 我們提倡丟掉文法書與拒絕死背單字本,學好英文先從聽力訓練開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