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回我動腦筋在農用車輛上,記得在南法和義大利,的鄉野間也能看見許多可愛的農業用車😍台灣的山坡地陡峭又狹小,在農業用途上需要這些靈活功能性強,的運輸工具。我一直想要找到一輛更有美感和設計風格農用搬運車🤔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山坡地 搬運車 在 阮義忠攝影工作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墾丁農場的孤單女工
旅遊風氣漸開後,觀光有了「產業」之稱。隨着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畜牧業逐漸興旺,山坡地紛紛被開發來植栽牧草。一望無際的草原讓人想像塞外風光,正好與觀光結合,成為招攬遊客的賣點。位於屏東縣恆春鎮的墾丁農場就是當年的一個新興觀光盛地。
為了錄制電視節目〈映象之旅〉的「牧之旅」,我專程造訪種植牧草的農場。看慣了台灣農家以戶為單位的小耕作面積,企業化經營的那一大片田野還真是讓我大開眼界。農園面積大得超乎想像,所需人力卻少得難以置信。在這裡,幾乎看不到勞動的存在。
一輛龐大的機器在草原上開過來開過去,所經之處,牧草不但被割得乾乾凈淨,還被綑得方方正正、擺得整整齊齊。農民已不再是農民,只要會開車就行了,傳統的看家本事全成了多餘。人和土地的親密關係被機器取代之後,對作物的觸感隔了一層,對以往天天沾在身上的泥巴也日趨冷感。天、地、人的精神內涵漸漸消失,最後,生活和工作便成了絕緣體。
這位女工在田裡走來走去,任務是跟在收割機後面巡視,若是機器後斗吐出的一綑綑牧草落地時歪斜,便要稍為推動一下,以利搬運車的起重架作業。那天,她隻身一人枯等下班的背影觸動了我。屏東農業人口眾多,或許她也是農家出身?如今,在空曠的田野裡,單調無趣地走來走去便是她唯一的勞動。不知對她而言,距離土地愈來愈遠,會不會是不可承受之重?
圖、文:阮義忠,屏東縣恆春鎮,1982
轉載自《人與土地》照片故事集(行人出版社)
定價:380元 (阮義忠攝影工作坊 博客來 誠品皆有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