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家人突如其來的住院,這5月的生活步調是臨時又混亂的。都忘了哥受邀在「Taipei Walker 5月號/2021 第289期」有篇文章啊!
#謝謝TaipeiWalker
#客家滋味的柔軟時光
文圖:溫士凱
端上桌的這碗「粄條加炊粉」,在深褐色的方桌上,就看見熱騰騰的湯氣氤氳在碗上飄散,那香氣撲鼻而來,簡單中帶濃郁的味道,讓我習慣性的閉上雙眼,輕輕地,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腦海裡馬上就浮現出兒時北埔山上外公家的畫面,前面是一排梯田,遠方的山景綿延。而睜開眼,碗裡的粄條加炊粉,就幻化成了北埔的山線層疊,那客家人心中最美味的靈魂「香蔥油」綴在粄條上,也成了春天山頭上那些蔥鬱的樹林。而蔥油浮上湯面帶些微微的光亮,像極了梯田上映出的天光。
我習慣先喝一口湯,讓味蕾浸潤在早晨4點起床熬煮的豬骨湯頭鮮味裡,特別是竹東馳名的客家黑毛豬的滋味,會像是久別相逢的老朋友般,讓人舒心和放心。然後攪拌了幾下粄條和湯頭,讓香蔥油在熱湯中綻放香氣,偶爾,還穿插著豆芽和韭菜不願落單的氣息。而粄條才一入口,我的嘴角便緩緩的上揚,這帶些紮實的口感,是我鍾情的傳統客家味。而竹東「陳記老街麵店」的這一碗看似簡單的客家粄條加炊粉,從作法到吃法;從食材到味道堆疊,它的堅持和所乘載的,不單是客家庄的飲食文化,還是家鄉的滋味,是舒心的滿足,更是我們竹東三代人的美味柔軟時光啊!
至於竹東中央市場,農務時代起便是客家買辦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聚集地。從日常起居、食物到中藥房,這裡經過了數十年的更迭,依舊是全台保存客家飲食文化最重要的指標地。而對我們在地人來說 ,在那個轉角,有「客家菜包(粄)」的迷人身影;在這個街口,則是溫媽媽早上7點就要來排隊的「兩姐妹客家土雞攤」;市場口老遠就用氣味和我們打招呼的「鹹菜(客家酸菜)」小販,總是讓我不由自主的停下腳步多看一眼;市場中段岔口處的臨時攤,阿婆賣的「梅干菜」和「豆乾(豇豆乾)」則是婆婆媽媽們爭相購買的客家囤貨菜。那日曬過的香氣,彰顯了客家祖宗保存食物的智慧,也在子女們回家時,只要簡單搭個豬肉或是排骨,看著飯桌上子女們滿足的笑意,就是客家媽媽們心中最美好的柔軟時光。
說起我的台三線,除了舌尖上的印記和驕傲,從北埔到竹東,再從新竹到苗栗,閉上眼的畫面,是美在虛無飄渺的山巒中,也是樸實真摯的田園景致裡。當五月一到,那綠色山林中點綴的油桐花,風輕輕地拂過,一片片如雪花飄下,如詩般的浪漫,好不綺麗;而那田埂大樹下的伯公廟,守護著眼前綠油油正抽穗開花的水稻田,午後的時光,靜謐淡然,演繹著客家低調的晴耕雨讀祖訓。至於屬于我自己最私密的柔軟時光,則是無論旅遊到哪方,行李箱裡總會備好的台三線特產,具有客家魔法的「膨風茶(東方美人茶)」裡。
特別是在他鄉的夜晚,看似繁華的都市美好,在回到飯店後,通常都是帶了些疲憊的孤寂。這時,一杯帶有琥珀色的茶湯,隱隱飄散著蜜香的氣息,而一個溫潤入喉,背往沙發一靠,整個人便放鬆了起來。這膨風茶的茶韻不同於其他的茶湯,圓柔醇厚,緩而細綿。每每飲之,台三縣那山、那水、那人的家鄉溫暖,客家最柔軟的滋味,總是悄悄然的圍繞在舌尖、嘴角微揚的弧線,好不暖心啊!
溫士凱
美食、旅遊作家、客家事務專業獎章三等獎章得主、講客電台「世界異家來作客」節目製作及主持人、第50屆廣播金鐘獎社區節目類「最佳節目主持人獎」得主。授頒日本官方任命「VISIT JAPAN 北海道大使」、日本關西廣域聯合「Kansai 觀光大使」及泰國國際貢獻獎「第8屆泰國之友Friends of Thailand」。文章「我在台東,心情,晴」及「玩出國際觀」兩文編入教科書課文。行遍世界五大洲,共出版對味的旅行、溫士凱的說走就走泰國小旅行、日本關西私渡假、泰美味等20本書。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山林 氣味 小旅行 在 奧地利山邊小屋裡的Zero Waste樂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深秋的清冷氣息裡,穿雲踏霧地出行。這個時節的奧地利南部鄉間,美麗的有如仙境。
今日再度回到我們喜愛的的精品旅店,簡單低調與私密感,讓人特別容易放鬆。
經濟獨立了之後,直接受惠的就是花錢的自由。雖然日常花用依舊儉省,但是一年數次的二人小旅行,是讓我們一想起就心花怒放的美好耽溺。
為了我的他順利完成吉他音樂節,與我的40歲生日,還有讓我能心無旁騖安靜工作與休息二日,於夏末時分就定下了這二日,是放鬆和慶典兼而有之的出走緣由。
我們先提前到旅店享用一頓豐盛的早餐,這裏有著我在奧地利所見過的數一數二出色早食,餐點的質量、服務與空間,都無可挑剔。
我的他會整日在芬蘭浴、蒸汽室與大休息室窗邊的躺椅上流轉,發呆睡覺追劇看小說。
而我白日在旅館房間鑰匙還未到手前,躲在人來人往的咖啡座角落,戴著耳機隨著音樂和文字哭哭笑笑。
午後則把自己關在清靜簡約的房間裡,先放一浴池的熱水,再進淋浴間從頭到腳痛快地洗個淋漓盡致的熱水澡,接著緩緩將自己埋進溫熱的浴池。為了最近體質配製的處方精油,氣味和效果都是身心所需,香氣隨著熱氣,散逸屋內。
只有玻璃隔間牆的浴間,浴缸設置在寬敞的房間正中央,四面清透,一抬眼即可見窗外的山嵐雲影。手邊有香醇熱咖啡和氣泡礦泉水,將身子泡軟出汗後,在最放鬆的狀態起身。
穿好衣服,包裹地溫暖舒適後,在瑜伽墊上做幾個伸展動作,佈置好當下身心需要的精油香氛,攤開所有資料和器具,開始工作。
需要休息了就再回到浴缸裡,起身後又繼續工作。
一下午會這樣在浴池和書桌邊來回,直到晚霞輕籠山林的暮色蒼茫時分。
旅社內外四角燃起燭火,晚餐時間到來。在旅店裡食物精緻美味的餐廳裡預定了星級水準餐食,之前幾次的經驗,知道餐廳主廚的風格細巧又大氣,份量非常足,此次只預約了有三道菜的餐點。因為是在著名酒區的旅店,藏酒豐富,侍酒師頗有功力,所以我的他安排了一人份的隨餐品酒。
每一道菜都會搭配數樣不同的酒品, 任君選擇。一碰酒精就起疹昏沈的我,不太喝酒,就著我的他的選酒,淺嚐一小口即可。
入睡前與我的他各自再享受一次烤箱、蒸汽室與浴池帶來的效用,一身輕軟,徹夜好眠地睡到自然醒。
如此二日的清閒,是我們在辛勤忙碌的日常之間,給自己的一份小禮物。這樣的簡單安排,卻是數年前的我無法想像的生活。
如許時刻,總是分外珍惜,感恩宇宙和我自己,也感恩所有支持成就這些小小舒心喜悅的人事物。
山林 氣味 小旅行 在 洪震宇的田野思考與觀察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明年希望針對返鄉青年、有志進入村落社區的青年,有系統化的協助(思考、創新與實作),因此當學弟(清大人類所)邱星崴問我可否擔任說故事講師,我馬上就答應了。
我會談故事與創新、故事與表達、故事與調查、故事與實踐,希望對青年在學習、參與地方事務時,有更好地發揮力量。
三堂課的講師如下:
1. 地方社會田野調查,講師:邱星崴
(文獻解讀、問卷操作、田野實察)
2. 社會創新設計,講師:胡庭碩
(設定在地議題並且設計處理機制)
3. 說故事培力,講師:洪震宇
(掌握文化邏輯並且訴說動人故事)
主辦的星崴,期待先用社會科學方法實際了解地方社會的處境、質感與邏輯;再從歷史中了解各項限制,從既有結構中拉出解決機制;最後學會述說,表達在地生命故事,吸引更多良善力量投入。
地方社會,是這個時代台灣土地對於青年的招喚。
而青年世代,則對土地莫名地依戀;儘管我們更加流動,但鄉愁卻更加濃烈。
於是我們出發,背起行囊,以小旅行、壯遊之名,晃盪在自己或別人的故鄉。我們在巷弄中穿梭,沉醉於各式小吃,震懾於文化儀式....在地生活散發出迷人的氣味,總希望能貼近一點、再近一點,沾染些許才能心滿意足。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暗瘂的破巷、窳陋的老屋、乾癟的皺摺;我們看到美麗背後的哀愁。於是我們試著老屋新力、老街文創,以設計思考、社會設計的方式介入。
這一切都在發生當中。支持台灣繁盛地方性的機制搖搖欲墜,我們試圖盡力彌補,用以下三種方式,讓正從事地方工作的你/妳,可以走得更強健踏實:
1. 地方社會田野調查,講師:邱星崴
(文獻解讀、問卷操作、田野實察)
2. 社會創新設計,講師:胡庭碩
(設定在地議題並且設計處理機制)
3. 說故事培力,講師:洪震宇
(掌握文化邏輯並且訴說動人故事)
如此安排的用意是,先用社會科學方法實際了解地方社會的處境、質感與邏輯;再從歷史中了解各項限制,從既有結構中拉出解決機制;最後學會述說,表達在地生命故事,吸引更多良善力量投入。
返鄉、進鄉這一條路,孤單、寂寞與挫折,恰如長夜中的繁星,但讓我們一起前行。
報名連結:https://goo.gl/z00Qi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藏醃菜焢窯趣』在地旅行,一起踏查山林:https://goo.gl/9Tc2Rl
⤁『2017第一波 換宿計畫』: https://goo.gl/YRLZxK
⤁『浪漫台三線 新書分享會』:https://goo.gl/bbxO8L
⤁ 『在地山林好味道,訂餐預定』:https://goo.gl/tZjQ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