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市長今天回應公宅爭議,繼續加碼說「不希望社宅變抽樂透」、「抽樂透你聽懂嗎?就喔...抽到你就賺到」。
不是啊,蓋公宅當然是要讓人民住到賺到,難不成還賠到嗎?那蓋公宅要蓋麻!?
這件事單純就是市府單方面為了財務考量,把成本轉嫁到理應是幫助對象的租戶身上,暴漲租金八成。爆出來後市長才開始一下講混居、一下講抽樂透,其實都是事後找理由、偷換概念。
*
#去標籤化、 #混居、 #共融
避免公共住宅本身成為被歧視、不良的居住環境回頭讓住戶陷入負面循環,這是正確的觀念。但不能以財力為篩選機制,否則本身就否定了社會住宅幫助弱勢的意義。
過去幾年,台北市確實在避免公宅成為鄰避設施這點上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把公宅蓋的漂漂亮亮(但明倫公宅租金將成本又轉嫁回租戶身上完全本末倒置)、讓公宅結合社區機能(托育、長照)、結合青創回饋等。
為了化解公宅與地方的矛盾,甚至市府還採取了部分妥協性的政策,例如在地保留戶、在地里抽籤加權等措施,這部分見仁見智。但有看過公宅地方說明的抗爭場面就知道,很多地方的反彈非常強烈,在台北市推公宅實在有許多重重阻力要克服、需要很強的政治意志。
考量到這些困難,柯文哲市長在第一任任內推動公宅是值得肯定的。
台北市目前已完工的公宅總共有3705戶,其中499戶是在柯任內規劃與落成的(明倫、木柵公宅)。而開工與待開工的10340戶公宅中,除了廣慈博愛園區的1044戶外,剩下的9296戶都是在柯任內編列預算規劃與執行的。
*
然而,如同柯市長在其他諸多面向上所為人詬病,他對公宅的態度也變了。
柯文哲市長上週末出席活動時,說當初八年五萬戶的口號是「吹牛的」,實際上任後發現做不到。但即便做不到,重點還是有沒有持續努力往最初設定的5%目標前進,你盡全力努力到最後了,就算跟目標還有落差,相信市民仍然會給予肯定。
柯市府進入第二任後,對公宅的推動腳步便大幅放緩,目前全部規劃中、施工中的公宅中,只有力行、松信、東湖三座基地414戶的規劃案、以及公辦都更分回的824戶是在2020年開始以連續預算執行,也就是所謂第二任的範圍內,其他全部都是第一任任內就規劃好的。(2019年的預算是在2018年就編好,所以從2020的預算開始算第二任)
要更精確地說,這個分水嶺的時間點就是柯文哲把林洲民拔掉,整個台北市在公宅的進程上就像洩了氣的皮球,不再持續大步衝刺。而林洲民局長之所以被拔掉,最直接的因素當然是他對大巨蛋案的態度和市府整體出現巨大矛盾,這就是另一個故事。
總的來說,柯市長在第一任任內確實對公宅推動良多,但第二任旋即熄火。不能說他背叛了居住正義,但對比當初的大刀闊斧,今時今日整個市府對公宅的冷處理、以及面對公宅變豪宅的爭議時種種推諉的理由,著實令人失望。(End)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嶺 東 社會住宅 在 鄭文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壢區市政說明會 以高標準建設中壢,促進中壢轉型
中壢正投入許多建設,包括亞洲‧矽谷計畫、鐵路地下化、捷運計畫,大建設要有眼光、魄力及執行決心,也要中央與議會支持,小建設則要貼心、好用,讓市民有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斷進步,讓市民看見中壢轉型。
中壢要提升水準,捷運、鐵路與道路拓寬需三者並行,每項工程從爭取到實現皆不容易,但現在不開工,以後也沒有完工;桃園機場捷運每日平均運量已達到6萬3,000人次,從A21環北站即將打通至A22老街溪站、延伸至A23中壢車站。目前土建工程完成49%,即將由交通部鐵道局發包機電工程,A22老街溪站預定3至4年內通車。
未來桃園機場捷運、綠線延伸中壢線及鐵路地下化,將於中壢車站三鐵共構,鐵路地下化先導工程已於9月動工,採用台鐵在上、捷運在下,因此中壢站配合降挖一層5.7公尺;中壢車站地下一層也增加空間,規劃中正路地下街。
鐵路地下化將帶動地方發展,以內壢車站為例,未來忠孝路、莊敬路將打通,內壢北營區目前也正進行用地變更,將設置內壢之心大公園;而未來的中原大學站,車站廣場面積1公頃,中原營區將改造為中原創業村。
捷運綠線延伸中壢段,自八德開始,沿著中山東路、環中東路,到達中壢車站,共設置7個車站,並設置中壢體育園區、興建中壢體育館,成為另一個小巨蛋,未來中壢後站將翻轉。
執行道路打通工程需要龐大預算,龍岡路需要50億元、中山東路需要22億元、龍慈路打通至66號快速道路需要20億元,龍南路打通至大溪工程也已編列明年預算;月桃路將從青埔經過大崙,打通至草漯;三民路經過A20興南站打通至萬能科技大學。
推動「中壢銀河水岸計畫」,從銀河廣場至老街溪,擇定10條道路進行改善,包括電纜地下化、讓人行步道暢通,預計107年底開工、109年底完工,提升道路品質。
內壢文化公園將增設地下停車場、兒童駕駛公園,吉林路也將拓寬、打通,2項工程將陸續開工,營造內壢更好的生活核心;自強立體停車場與圖書館、里民活動中心、派出所共同規劃,即將完成;中壢國小地下停車場也包括中壢國小校舍更新、設置藝術中心等,目前正進行工程設計,預計明年中開工。
老街溪是中壢的生命之河,升格後進行二階段整治、改造,將河岸小樹變大樹、灌木變喬木、親水公園變森林公園,一口氣種植280多棵大樹,讓老街溪地坪、步道、植栽、照明完全改變,同時也在老街溪舉辦藝術節,目前的老街溪正魅力加乘。
為讓老街溪環境改造,市府推動「老街溪水岸治理及親水環境營造計畫」,已獲中央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補助,總經費約14億6,000萬元。目前進行工程設計,從環北橋開始一路至青埔,總長度約20公里,預計108年6月完工。
中壢後站規劃4個社會住宅,共1,800戶,其中,中壢一號約1,000戶,為目前規模最大社宅基地,預計明年上半年開工,111年底完工入住,包含幼兒園、親子館、公托中心、市民活動中心、日照中心等公共設施;「中興巷公辦都更案」將興建2棟建築物,其中一棟將做為警察宿舍、社會住宅及3里聯合集會所、樂齡中心,110年12月完工。
重建中壢第一市場,預定109年2月完工,1至4樓為文創市場,5、6樓將設置客家文創中心,希望恢復市區往日熱鬧景象;新明青年創業基地則由市場閒置空間活化成功,提供AI及機器人新創團隊進駐。
A19桃園體育園區站旁將設置桃園會展中心,總經費41億元,並獲得中央支持,即將進行工程準備;「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是桃園的軟體園區,投資150億元,以亞洲·矽谷計畫為核心,讓國內外大廠進駐。
在污水下水道方面,中壢屬於南區(中壢、平鎮)污水下水道系統,共20萬戶,總經費160億元。針對內定里則以專案處理,讓居民能夠納入污水下水道系統,擁有乾淨便利的環境。
中壢也推動數項設校計畫,包括青埔特區增設青園國小,已於8月成立籌備處;遷建興南國中,新校將融入周邊地景環境,預計明年籌備;龍岡國小遷校至龍興國中旁等。另外,桃園市立美術館先導工程第一期整地工程即將在11月動工,經費約30億元;中壢國小與中壢分局宿舍群也都將於明年初完工。
中壢地政事務所暨過嶺社會福利綜合中心,預計明年7月完工,設有公托中心及親子館;各里集會所將持續設立,規劃採複合式設計,希望連同活動中心,納入長照、公托等設施。
在生活、福利各方面進步,目前已設立中壢、五權親子館,內壢常樂公園親子館即將動工,也在龍岡增設親子館;中壢國民運動中心已正式營運,也與中央大學合作,興建中大國民運動中心;天幕球場、公托及幼兒園、老人日間關懷站等將更加完善,大小建設都周全照顧,讓中壢不斷進步。
嶺 東 社會住宅 在 鄭文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桃園「中路一號」社會住宅開工!持續推動社宅興建計畫,實踐居住正義
中路一號社會住宅今天開工,位於良好的交通、生活區位,提供169戶住宅、15間店鋪及辦公室空間,並與兒童公園、司法園區綠帶連結,我們會以最高標準要求工程,讓社宅結合公共設施,確保社宅擁有良好居住品質。
桃園社會住宅自升格後開始規劃,已進入第二階段。而第一階段自辦興建總戶數將達到約4,600戶,現在已有8案工程發包,桃園區中路規劃4處社宅基地,其中進度最快的中路二號將於明年完工,中路一號今天動工,另2處在今年底全數動工,預計110年底提供1148戶。
第二階段社宅已規劃楊梅、平鎮2處,將持續評估並執行,運用機場捷運沿線、鐵路地下化通勤站周邊、各都市計畫整體開發區內土地,目前規劃31處儲備興建基地,達到1萬2,000戶。
市府以多元方式積極推動社宅興建計畫,包括:與石門農田水利會合作,興建大溪區埔頂一號及中壢區過嶺一號等2處約125戶社宅;東門停車場都更案及中壢區中興巷都更案將各取得約100戶社宅,提供警消同仁使用;也將與內政部合作,將部分社宅轉由內政部興建,擴大社宅建設能量。
中路地區持續增設公共設施,例如中路足球場及網球場,目前正在發包階段;風禾公園正進行改善工程,規劃溜滑梯、休憩無障礙步道、圓形劇場等設施,讓居民親近使用,針對地區改造宜居,也讓社宅的生活機能更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