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新增343例本土與校正回歸個案、明起不再校正回歸;苗栗3間電子廠出現確診、全縣單日確診人數超越北市;美國參議員搭乘軍用運輸機抵台,宣布將捐贈75萬劑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宣布新增335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個案、8例校正回歸、36例死亡,新增案例仍以新北市最多,但苗栗縣單日新增人數超越北市,單日新增75例,主因在於京元電子廠群聚案仍持續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京元電子的移工相對群聚風險高,已要求移工暫停上班,居家隔離期間薪資照付,將與勞動部討論移工宿舍如何加強管理、稽核,另外下週也會討論是否維持第三級警戒。
今天早上7點19分,美國3名參議員搭乘軍用運輸機抵達松山機場,並宣布將捐贈75萬劑疫苗,總統蔡英文也在接見議員時,表示十分感謝拜登政府伸出援手,「疫苗對台灣是及時雨,各位的幫忙,我們會銘記在心。」陳時中表示,目前廠牌還不知道,但因應各廠牌疫苗可能輸入,會在下週儘速完成其他廠牌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
5月28日從歐洲送達的莫德納疫苗,預計下週配發第一批7萬劑,日本贈予的124萬劑AZ疫苗則預計在15日開打。指揮中心預計調整施打順序,除了先前已公布長照機構人員優先施打,也擬將洗腎病患、大學指考工作人員納入這波施打名單。陳時中表示,另外會考慮在高風險和中高風險的嚴重疫區,以及醫療不便的離島,增加配送比例。
■苗栗單日確診人數超越北市,明日起不再校正回歸
此波本土疫情從5月初爆發以來,雙北市確診人數都高居第一、二位,但今天北市首度和苗栗縣出現交叉。今天公布確診和校正回歸案例總計343例中,新北市160例最多,但苗栗縣新增75例、台北市則下降到64例,另有桃園市16例、宜蘭縣9例、雲林縣、高雄市、彰化縣及新竹縣各3例,基隆市、台中市及台南市各2例,嘉義市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119例中,107例為已知感染源,7例關聯不明,5例疫調中。(見最新疫情概況圖)
今天新增的335例本土病例,為189例男性、14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4日至6月5日。另校正回歸個案8例中,為3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日至6月2日。陳時中表示,校正回歸已清查得差不多,明天起不再公布校正回歸個案,下週另會討論警戒級別、時間、措施,由行政院統一對外說明。
■苗栗已有3間電子廠傳出確診,京元電子廠移工將暫停工作
苗栗縣府統計,今天新增的75例中,外籍移工佔64例、本國11例;其中與京元電子案相關65例(移工55例、本國10例)、智邦科技10例(外籍移工9例、本國1例)。目前京元電子經PCR核酸檢測確診人數來到195人;智邦科技則在6月4日啟動全廠快篩,預計篩檢1,500人,目前篩檢202人,陽性10人,經PCR檢測10人陽性確診。此外超豐電子也有11人PCR檢測出確診,目前疫情已擴及三個電子廠。
苗栗縣府表示,為避免工廠群聚疫情波及社區,今天起持續1週,在電子廠所在地的頂埔里設置社區篩檢站,希望竹南、頭份及與京元電子員工同住者前往篩檢,今天以5條快篩線同步作業,截至傍晚為止,共585人快篩,結果全數為陰性。
陳時中表示,很難區分京元電子哪些地方是熱區、非熱區,但外籍移工相對染疫多,生活起居有很多連結,因此要求京元電移工暫停上班,進行居家隔離且薪資照付。昨天已經移出290多位移工,高度風險者移到集中檢疫所,中低風險者就地居家隔離,進行健康監控;本國籍確診者則依規定隔離,採取有條件降載復工,要求當地一些相關、有連結的工廠也可以展開廠內篩檢。
■死亡案例連兩天破30,指揮中心引進單株抗體治療防輕症變重症
昨天死亡案例出現37例,今天仍居高不下,有36例死亡個案,其中男性22位、女性14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其中35人超過60歲,發病日介於5月7日至6月1日,確診日介於5月13日至6月5日,死亡日介於5月28日至6月4日。至今已累計260例、死亡率約2.31%。(見死亡個案累計圖)
中、高齡患者即便一開始是輕症,病情仍容易急轉直下為重症,指揮中心已採購瑞德西韋和單株抗體藥物予以治療。台大副校長、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通常在疫情高峰10到14天後,會出現死亡高峰階段,目前重症可以用瑞德西韋治療,另有幾個單株抗體藥物已經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緊急使用授權,美國很多輕症病人都在家裡沒住院,針對這群患者,有實證顯示單株抗體藥物治療在前期使用,可以減少輕症變成重症,現在台灣比較多年長者進入重症,需要在早期就用藥,減少變成重症機會。
台北市疫情趨緩,病患也陸續解隔離,不過重症數雙北仍舊持平,指揮中心統計,4月20日後確診個案共9,876例,依WHO嚴重度分類,1,768人(17.9%)為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而年齡大於(含)60歲的3,606名個案中,高達34%,共1,227例為重症。目前有264例正在使用呼吸器,2例使用葉克膜中。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重症住院日數較長,重症量能是否會像輕症有餘裕,還需觀察,會透過EOC(緊急應變中心)監測、調度雙北專責加護病房,滿足重症收治需求。
■美參議員訪台宣布將贈75萬劑疫苗:深化夥伴關係、合力面對疫情
美國聯邦參議員達克沃絲(Ladda Tammy Duckworth)、蘇利文(Daniel Scott Sullivan)及昆斯(Christopher Andrew Coons)今日率團訪台,宣布美國將透過COVAX(疫苗全球取得機制)捐贈75萬劑疫苗給台灣。
美國總統拜登3日宣布將和全球共享8,000萬劑美國疫苗,計畫首批為2,500萬劑,其中700萬劑會到亞洲。達克沃絲表示,經過3位參議員和白宮數週對話,台灣列入第一批名單,這是因為美國認識到台灣的迫切需求,「我們重視這種夥伴關係。」蘇利文則感謝台灣在疫情初期給予美國1,000萬片口罩等防護物資,這次疫苗是美方回報的善意,且美國將持續支持台灣的繁榮、安全及民主。
事實上,本次來台的3位參議員為跨黨派組合,分屬軍事及外交委員會,其中民主黨的昆斯曾提案《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簡稱《台北法》 TAIPEI Act S.1678)友台法案,與總統拜登關係良好。參訪團於上午7點19分抵達松山機場,由外交部長吳釗燮和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親自接機;且一行人是搭乘美軍C-17大型運輸軍機,並非搭乘行政專機,別具宣示意義。該軍機清晨從韓國烏山空軍基地起飛後降落松山機場,也是繼2009年莫拉克風災與2015年F-18軍機因機械故障迫降台南後,再度有美軍軍機起降台灣機場。
總統蔡英文上午8點半在空軍松山基地指揮部接見參訪團,她在公開談話中表示,過去1年多來,台、美與理念相近的國家共同面對疫情挑戰,也在上個月發起全球合作及訓練架構、舉辦線上研討會,分享疫苗接種策略與防疫經驗。蔡英文特別感謝美國與日本的支持,「疫苗對台灣是及時雨,各位的幫忙我們會銘記在心,期待接下來透過英、美、日等國的合作,台灣能度過未來的挑戰,也能協助各國克服疫情走向復甦之路。」
■疫苗納入洗腎患者,高風險區擬增加配送
陳時中也在今日的記者會表示感謝,「這75萬劑是雪中送炭,」希望及早知道是哪些廠牌,儘快安排後續作業,因應未來可能有不同廠牌疫苗輸入,食藥署也正在審查其他廠牌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
陳時中表示,5月28日抵台的15萬劑莫德納疫苗,預計下週會配發第一批7萬劑,提供第一類人員(醫事人員)施打,目前第一線醫護約有3成沒施打,人數7萬多人。
日本在6月4日給予的124萬劑AZ疫苗,則預計11日檢驗封緘完成,15日開打,由於到貨量相對充足,指揮中心預計將較高風險者提前順位。陳時中指出,最優先還是第一至三類人員,接著是社福照顧系統,因為機構長者相對相對重症可能性高,而且有群聚風險;其他優先者還包括75歲以上長者、洗腎病人,因為洗腎相對重症風險高,洗腎也會群聚;接著則是提供一部分給關鍵設施產業和國防人員、維持社會運作相關人員,一小部分給大學指考工作人員約3千人,因指考是維持升學重要管道,要維持安全性。剩下的會給打完第一劑疫苗、間隔10~12週後要接種第二劑者。
陳時中表示,6月15日後疫苗目標族群會放大, 若沒打完就往其他族群開放,接下來要看目標族群施打效率,比較高的話會多配送,也會考量高風險和中高風險疫區,增加配送比例;離島也會考慮配送較高比例,因為離島醫療量能相對沒那麼強,颱風天也有交通問題,島與島醫療資源要互通相對可能性低,若沒有多做準備會造成威脅;近來也有原住民立委表示應考量原住民平均餘命差距,希望優先施打族群從75歲降低到65歲,陳時中表示,相關的計畫都擬定好了,預計下週二送ACIP委員會(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定案。
■指揮中心呼籲端午連假勿移動,強化市場人流管理
下週就是端午連假,指揮中心也再度呼籲,端午節勿移動。內政部次長、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高鐵、台鐵、公路運輸已經降載,限制每班次不超過2成載客量, 退票免手續費,他指出目前台鐵在6月11日到14日連假期間,每天載客數不到1成運量,但高鐵在連假開始跟結束兩日乘客較多,「我們覺得真的沒有必要返鄉,希望大家都留在所在縣市,不要再移動,大家犧牲可以得到疫情好的狀況。」
由於各地市場仍有群聚情形,經濟部常務次長林全能今天公布傳統市集、夜市5大強化措施,包括希望各地方政府擴大管制傳統市集至周邊攤販,明定核心營業時間、管制路段,並強化管制出入口,制定容留人數、實聯制與派員駐守,以落實人數管制。
台北市政府則是即日起以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上市場、超市、賣場,單號週一、週三、週五、週日,雙號是週二、週四、週六。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週一到週五是自主管理,週末會拉管制線強制管理,民眾若違反,依照《傳染病防治條例》可罰3,000至1萬5,000元,若仍無法有效紓解人潮,必要時休市1到3天。
(文/林慧貞、陳德倫;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何柏均;攝影/鄭宇辰、林彥廷、楊子磊)
#延伸閱讀
【「你們、我們」思維的代價:新加坡疫情,為何因移工宿舍感染失控?】https://bit.ly/3iiIFCc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武漢肺炎大事記:從全球到台灣,疫情如何發展?】https://bit.ly/3w3jffK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快篩 #苗栗 #群聚感染 #美國參議員 #疫苗 #緊急授權 #端午連假
工廠稽核重點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弟以前以前做過職安系統,對職安有點涉略
政府有一個管理工廠、工地或是有風險工作環境的法規稱為職業安全衛生法。
裡面明確規定要怎麼保障在這裡的工作地方和人的安全。然後都要有工安要檢查工作環境,並且去評估發生意外的風險、並且制定如果發生意外的應對計畫。
然後政府就要固定派人去稽核,檢查工作環境是否安全,安全應變計劃是否有執行之類的。但是最可憐的就是工安了。常常聽到工安就只是個傳聲筒,負責蓋章擔責任的,如果工安指出哪裡有安全問題要糾正的時候,工人就會大小聲的,然後如果跟老闆講,老闆覺得工安在小題大作,不要影響他賺錢,所以台灣工安普遍是做得很隨便的。
.
除了台灣人自己做事本身就喜歡講人情味(敷衍)外,政府督導怠惰也是一大重點,政府派人去稽核就跟檢舉交通違規一樣,沒事的話也是隨隨便便的。還記不記得常常工廠發生爆炸的桃園,幾年前工廠爆炸後,還燒死很多消防員。桃園市長在臉書上有說要改革,就說工廠都要繪製廠區平面圖,把工廠裡面有儲存或用到的化學品原料都標示清楚,要交一份給政府,另外要放一份在警衛室。以免發生意外的時候,可以讓消防員拿到平面圖,掌握更多情資,用正確的方法滅火。立意雖然良善,但是政府鋒頭一過就沒有認真執行了。結果去年桃園又有某一間工廠爆炸,還燒死幾名外籍勞工,消防人員從警衛室拿到平面圖之後,要進去救火,才發現他們警衛室給的是一套,給政府稽核用的,政府也就看看沒有認真去比對,實際上運作又是一套。幸好消防員夠機靈,發現超級危險,不然差點又要殉職了。
.
只不過被燒死的是外籍勞工,他們沒有投票權也沒有話語權,也就沒有什麼人在乎。政府稽核工安常常就跟交通違規一樣,就人手不足、沒錢幾個老套的理由。如果夠重視生命、夠重視安全,都執政那麼多年了,要認真早就排預算進去了。但是政府沒有,因為這樣花錢不會有票。錢就要花在可以拿到票但是對社會沒有幫助的地方,例如硬是把已經定案的桃園鐵路高架化改成地下化,經費從400億暴漲到1200多億,同時間和桃園一起動工的台中鐵路高架化早就全線完工通車,然後還要通一條捷運,桃園就整天在工地剪綵不動工,把多出來的800億拿去改善勞工安全、勞資關係,一定綽綽有餘。
.
或是說拿納稅人的錢說持桃園市民卡可以去麥當勞(只限定麥當勞喔),可以換免費早餐,就有人在DCARD上面發文說我愛市長、市長好棒,這樣不就多好幾票了嗎?為什麼要花在拿不到票的工安上面。
.
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先預防好沒有人會感謝你的努力,發生意外才是當英雄的舞台,霸氣發文、霸氣坐鎮、霸氣指揮,霸氣好不威風
.
所以你說政府督導不周沒有責任嗎?
再來說說人民的問題,台灣人做事是真的普遍散漫、隨便的,都覺得自己做一下又不會怎樣,做得比我壞的人更多,我不過就是個小惡,如果真的有錯也是別人的錯,而且你們都不抓大條的只抓我這個小條的,是不是在欺負老百姓。
.
像是說道路邊違停好了,大家總是說路邊停一下不會怎樣,不知道一年有多少人被路邊停一下不會怎樣害死。等到真的民怨沸騰,政府真的要抓的時候,就會有人出來抗議說,大車違停都不抓,就只抓小車,每個人都覺得有比自己還要惡的人,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沒有抓完比他還要惡的人之前,你都不能抓我。這也可以應用在別的議題方面,例如跟你說水不夠了,大家省點用,就會有人說:真的用的兇的是大企業,我就用一點點電,不會多少,然後繼續浪費水,大家都有這個心態,就每人都在罵大企業浪費水,為自己浪費水開脫。殊不知,大企業也是小老百姓上班的地方,如果自己都沒有節水的心態,要如何奢求進入企業掌管水資源後,會有節水的方法呢?
.
或者是說,政府今天要抓違停的時候,就會有人說,政府規畫停車位不足,導致我沒有地方可以停,所以我亂停車有道理。但是亂停車跟停車位不足根本沒有什麼相關性。你買車位之前就知道台灣的停車位是不足的,就要有找不到車位的心理準備,況且法律也沒有任何一條規定說,停車位不足所以違停就不是違停。違停就是違停,但是大家都覺得違停沒什麼,多到警察也都懶得抓了。
.
所以就是從自身小事的散漫、隨便,遇到大事自然也不可能有多認真。從政府到人民,都沒有人認真正式職業安全這件事情,做事情可以有人情味,但是意外可不會因為人情味就不會來。
.
如果要我說,據我觀察,重視個人安全與工作場所防護最認真的可能就是國軍了。雖然很多人覺得國軍出事後就只會發小卡,然後叫你背誦很蠢。例如打靶前要附頌裝子彈的口令,打靶後來要背誦清槍的口令,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很像智障。但是這樣的方法叫做「指差確認」,就是透過背誦口令,大聲唸出來,加上身體的大動作比對確認,讓操作人員確實確認自己正在執行的危險動作,減少意外的發生。就像日本就是一個很強調指差確認的國家。常常可以看到他們工地很大聲附頌然後比來比去,這個就是讓他們做事比較嚴謹的方法。
.
如果你到台灣民間,做事情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附頌確認後才執行,只會被笑白癡而已,被人笑做事不彈性、沒有方法,就像國軍一樣白癡。如果今天有一張停車小卡,然後依照停車小卡上面的指示,大聲唸出來確認停車的每一個動作,有沒有確實安全停好車,然後政府確實監督工地的安全計畫的話,這件意外是不是就可以不發生了呢?』
Re: [問卦] 政府要怎麼管到工人手煞車? https://disp.cc/b/163-dnL7
工廠稽核重點 在 王耀裕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導報109/7/10
#大寮林園飽受空汙及工安意外威脅
#王耀裕為鄉親請命
【記者于欽智高雄報導】好山、好水、好危險!高雄市議員王耀裕昨天總質詢時,感嘆林園人在石化廠林立的大發、臨海等工業區下生存,飽受空汙及工安意外威脅,市府除了鐵腕裁罰、稽查外,也要為居民身體健康把關。
高雄市議會昨天(十日)繼續進行市政總質詢議程;王耀裕議員質詢時表示,林園石化廠區每家工廠、每輛槽車、每條管線都像顆不定時炸彈,火警、工安意外頻傳,周遭居民怨聲載道,空污更是高雄人擺脫不了的命運,裁罰是個手段,但效果有限,重點要找出意外原因,加強工安稽核並輔導廠商定期進行廠區設備及環保設備更新,絕不允許這些工廠一再出事。
報導連結https://taiwan-reports.com/archives/48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