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又是連續幾天的術科聯招大考,所幸這週氣候比較起往年不會那麼濕冷。在此衷心祝福各位考生順利圓滿 旗開得勝!
【術科考試的錦囊妙計:如何讓自己在凍寒天氣中仍能正常發揮其演奏(物理篇)】♩.♪
范姜毅 / 文
每年的二月首先會是所有高三生升大學音樂系的術科聯招,而緊接在後的又將是連續三天的臺北藝術大學術科獨招。每次考試期間都恰巧猶有魔咒般的遇上寒流,溫度驟降再加上綿綿不斷的雨水,濕冷的氣候讓所有的考生們叫苦連天。『冰男凍女』們手冷只能尋求暖暖包的慰藉,雙手插在羽絨衣口袋裡取暖,可是樂器冰到降溫影響到音準穩定度,也只好一併塞進大衣內側,避免上台考試時的樂器狀態不穩定。這時所有家長看了雖心急卻又對氣候無可奈何....
其實要先知道我們人是恆溫動物,環境溫度改變時,體溫仍必須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內;故人體會透過循環、自主神經、內分泌系統及新陳代謝等方式,調節體溫以禦寒,避免低溫對身體組織器官帶來的危害。
手腳冰冷是指末梢血管血液循環不良,引起手腳溫度下降而感到發冷的一種情況。當血糖及血壓太低,或處於情緒緊張時,血液循環也會不佳,就容易手腳冰冷了!
在此分享幾個物理上避免手指寒冷僵到動不了的小撇步,希望大家能找到各自的錦囊妙計,面對酷寒,面對考驗,邁向成功的音樂人生!
♪ 首先要瞭解手腳冰冷的主因有以下可能性:
*心臟無法正常運作使血液供應到身體末梢部位。
*體內血液量不夠,血紅素和紅血球偏低。
*血管中有阻塞,或生病發燒、感冒等症狀都會影響大腦中樞神經,導致手腳冰冷。
*體型太瘦小的女生:體型較瘦、虛寒體質的女生最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情形,因為這類型的人末梢血液循環較差,容易使體溫調節的機制紊亂,而手腳冰冷正是自律神經功能調節不順暢,血管變細所引起。而且腳趾、膝蓋、肩膀和手指等部位,屬於運動較多的關節區,因為脂肪、血管皆相對較少,熱度容易散失。
*血糖太低或低血壓時:食物是身體很重要的熱量來源,如果妳減肥過度、餓過了頭,讓血糖太低時,都會有手腳冰冷的現象。而低血壓時,血液循環也會不佳,疲勞、身體衰弱時,血壓容易降低,就會手腳冰冷囉!
*壓力過大時:因為工作緊繃的壓力或時間逼迫的壓力,都會讓手腳發冷發抖,這時反而該專注在心裡的音樂想像之中,壓力的專注力被轉移,相對的就有可能慢慢恢復溫暖。
*衣物不夠保暖:如果手腳冰冷,表示體溫的平均調配有問題,如果已經多穿了好幾件衣服,但手腳仍未恢復溫暖,就該注意啦!因為許多人體表的溫覺神經接受體的「涼點」,因為太過遲鈍而不能感受到冷。
*長時間待在氣溫冷的室外或是空調室房都會讓血流量減少、血行速度減緩讓手腳冰冷。
♪ 全方位解除冬天手腳冰冷
要全方位解除冬天手腳冰冷,必須從日常生活各方面來著手,快快開始運動、食療、吃藥膳、泡溫泉、按摩…
.攻略1:勤運動.勤甩手
冬天的早上固然容易賴床,但如果下定決心要擺脫手腳冰冷,建議不妨一早起來做做運動,健走是最佳選擇!用比走路快、比跑步慢的速度,大步往前走,雙手順便甩一甩,走上30分鐘,促進氣血運行,全身就會暖呼呼,因為一早就讓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加速,所以整天都會充滿活力,不容易發冷喔!上下樓梯、做做伸展操等,每天至少運動10~20分鐘,有助於強化自身體溫調節的能力。
只要有稍微流汗的程度,都有助於強化體溫調節能力。久坐之後,最好站起來走一走、踏踏步,時而不時地動動手指、腳趾頭,皆可幫助血液循環。
.攻略2:多補充維他命E
維他命E可擴張末梢血管,對於末梢血液循環暢通很有幫助,但維他命E的效果較緩慢,須持續3個月才可見效,而且每天必須服用210-250IU才足夠。
.攻略3:多吃含菸鹼酸的食物
菸鹼酸對於穩定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很有幫助,也可改善神經緊張,更可擴張末梢血管,改善手腳冰冷。 (菸鹼酸在動物肝臟、蛋、牛奶、起士、糙米、全麥製品、芝麻、香菇、花生、綠豆、咖啡中,含量都很豐富。只是身為音樂家不建議演出前喝咖啡,因為在某些人身上會產生手微顫抖的副作用。 另外維他命B群可幫助合成菸鹼酸維生素 B1、B2、B6能幫助菸鹼酸的合成,想促進末梢血管擴張,每天可補充30-60mg的維他命B群。)
.攻略4:多吃堅果.胡蘿蔔
可藉由日常食補法,讓身體暖一暖,如堅果類的核桃仁、芝麻、松子等;蔬菜類的韭菜、胡蘿蔔、甘藍菜、菠菜等;水果類的杏、桃、木瓜等,都是飲食最佳選擇,其他如牛肉、羊肉、海鮮類、四神、糯米、糙米、黃豆、豆腐、芝麻、紅糖…,都屬於溫熱性食物,是手腳冰冷的人應多選用的食材。
要特別提醒,容易手腳冰冷的人,一年四季都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飲,即使夏天的天氣再熱,也要淺嘗輒止喔!
.攻略5:培養吃辛辣食物的習慣…等辛香料,可促進血液循環,利用平常飲食時,搭配食用。多吃辣椒大蒜、青蔥、胡椒、薑片、蒜頭、芥末、咖哩等辛香料可幫助血液循環,提升新陳代謝率。其中以咖哩中的薑黃素(Curcumin)效果最佳,研究發現,早在三千年前,古印 度醫療者就使用薑黃來增進人體防禦功能,且做為提高新陳代謝,改善血流順暢之用。而薑黃以品種又分為秋薑黃、春薑黃及紅薑黃,其中以紅薑黃含有的薑黃素含 量為所有品種之冠!是秋薑黃的7倍!春薑黃的74倍!其高抗氧化力,可快速促進新陳代謝為首選!
.攻略6:常吃溫補食物
如人參茶、薑母鴨、桂圓茶、黑芝麻、甜湯圓…等,冬天吃不僅讓身子可以達到補身的功效,手腳也能不再冰冷。中藥中有許多藥物可改善及預防冰冷,如人參、黨參、當歸、丹參、北耆、鹿茸、兔絲子、巴戟天、玉桂、肉蓯蓉、仙茅、玉桂子、桂枝、麻黃、乾薑、花椒、胡椒、肉豆蔻、草豆蔻…等,不論是泡茶、熬煮、入菜,只要沒有體質過敏性反應都可食用就對啦!飲食習慣上,要特別提醒容易手腳冰冷的人,一年四季都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及冷飲(寒性食物如:香蕉、奇異果、梨子、大白菜、苦瓜、黃瓜、絲瓜、空心菜、竹筍、白蘿蔔等。),即使是炎炎夏日,也要淺嚐即止喔!另外,可多喝些蔘茶、桂圓茶或薑湯等,幫助暖和身體。
.抗手腳冰冷食補常見且方便攜帶的例如有:
*人參枸杞湯
*人參核桃飲
*紅棗龍眼飲
*薑茶
.攻略7:不要餓過頭
不要偏食、過度減肥,讓身體儲存些適量的脂肪,可幫助維持體溫。
.攻略8:服用中藥
中醫也有固定的處方來治療手腳冰冷,如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四君子湯、四物湯、理中湯、歸耆建中湯、附子理中湯、桂枝湯、葛根湯、麻黃湯、當歸四逆湯、腎氣丸、右歸丸…等。這些中藥通常較適合虛寒體質的人,如果沒把握,也可請中醫師開立藥方。
.攻略9:最一般般但也是實用的招式:『注意保暖』
別因為演奏愛美而穿輕薄的裙子或露肩衣(天!看了就覺得好冷 @@),或穿太多怕顯臃腫被旁人笑,而少穿禦寒衣物。各種保暖的措施,如外套、毛帽、手套、圍巾、口罩、衛生衣、發熱衣都應該斟酌穿著,最好是選擇穿脫方便又保暖的大衣或是能遮蓋到腿部的羽絨衣,以利於進入考場前脫衣時掌握時間。
巴蔘菜副作用 在 萌萌&咩咩(小小無臉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孕婦甚麼能吃,甚麼不能吃]
一知道自己懷孕就開始注重自己的飲食,開始網路收尋統整了一
下哪些東西要少吃
1.薏仁-薏仁具利水滑胎的作用,造成催產
2.螃蟹-寒涼,本身也具活血化淤的作用,吃得太多,造成流產
3.杏仁及杏仁茶-因杏仁含有氫氨酸,吃太多會導致中毒現象
4.黑木耳和青木瓜-建議孕婦不要一次吃很多,會產生副作用
5.山楂-活血化淤、促進子宮收縮,吃太多會增加流產的機率
6.蝦-小朋友會過敏,甲殼素過多
7.羊奶和肉桂-孕婦吃多了,會造成胎動不安,小朋友皮膚會差
8.玉米鬚-會刺激增強免疫作用,導致母體排斥胚胎,影響著床
9.味素-會穿透胎盤,影響胎兒正常發
10.紅豆和豬肝-以為可補血,但因具破血作用,還是少吃為妙
11.海帶-最好適量,因為吃得太多會影響胎兒的甲狀腺發育
12.竹筍-破肝氣,孕婦要少
13.韭菜-韭菜含揮發油,具有興奮子宮、增加子宮收縮的作用
14.勿常吃木瓜'芒果-刺激
15.咖啡-興奮作用外,咖啡堿還可能導致維生素B1缺乏癥.
16.可樂類飲料-類飲料也有咖啡因
17.辛熱生冷-辛熱食物如辣椒等可致胎熱
18.人蔘-大補元氣之品,準媽媽濫用人蔘進補,導致氣盛陰虛
19.鹿茸、鹿胎、蜂王漿
20.茴香、花椒、辣椒粉、胡椒-且有刺激性
21.避免吃醃製食品-內含亞硝酸鹽、苯丙芘等,對身體很不
22.酒
23.荔枝和桂圓-內熱加重,有礙機體聚血養胎
24.柑橘-孕婦每天吃柑橘不應該超過3只
25.旗魚.鯊魚.大西洋大青花魚
26.蚵.貝類少吃
27.熱狗,火腿
28.軟起司(法國布瑞起司)
以上是自己評斷能不能吃,以前的孕婦也是亂吃一通,還是生下寶寶,所以看自己瞜,有根據的報導是什麼都可以吃,但不能過量,但我是傳統的孕婦,我還是習慣走別人走過的路,不要鐵齒,只要清淡不加味素,什麼都OK
有醫學根據的飲食禁忌
1.不要過量吸取維他命A。
孕婦攝取太多的維他命A,會導致早產和胎兒發育不健全,所以每日只可攝取400-1250微克的維他命A,其中豬肝含極豐富維他命A,孕婦切忌過量進食。
2.要限制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
攝取太多咖啡因會影響胎兒的骨骼成長,有可能出現手指、腳趾畸形的情況,也會增加流產、早產、嬰兒體重過輕的情況。最好避免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品,如果非喝不可,每日不可多過2杯咖啡或3杯半濃茶。
3.避免喝酒
如果喝太多酒,會令胎兒畸形,影響胎兒智商和生理上的發展,基本上是避免喝。2杯啤酒、或1杯葡萄酒為極限。
4.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
吃太多高糖、高脂肪食物如汽水、糖、薯片,令孕婦過胖,從而增加妊娠性糖尿病、妊娠性高血壓的情況,除增加日後患糖尿病和血壓高的機會之外,分娩時也會有困難。
PS:其實在2.3個月的期間,我的嘴巴都有一種苦苦澀澀的感覺,吃起東西來都怪怪的,很想要找個東西是可以解掉這樣的感覺,之後才買了酸梅和重口味的東西來解苦澀,直到4個月後,就發現這樣的狀況比較好一點
巴蔘菜副作用 在 巴參菜(野菜)~功效与作用. ( Talinum fruticosum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巴參菜* 學名:Talinum triangulare 別名:人參菜、錐花土人參、棱軸土人參,參仔菜、土高麗參、飛來參,歸來參*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 ... <看更多>
巴蔘菜副作用 在 道文有機農場- 今日『營養小尖兵』 《巴參菜》 又叫做「人參菜 ... 的推薦與評價
例如,腦失去健康,腦火大、腦壓高、頭痛、頭暈目眩、無法安定、安神、安眠、用腦過度、腦神經衰弱、記憶力減退、耳鳴、健忘、癡呆、讀書工作壓力大、精神分裂、語無倫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