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編編報報:新增 4 例本土 COVID-19 病例,均為醫院感染事件之確診個案相關接觸者;新增 6 例境外移入 COVID-19 病例,自印尼、捷克及巴西入境❗
■(本土):案907、909、910
均為醫院感染事件之確診個案相關接觸者,其中 3 例為案 863 之同住家人(案 907、909、910),研判與案 863、864、865 為一起家庭群聚案;另 1 例為案 889 之就醫相關接觸者(案 908)。
■(本土):案 908
為 50 多歲男性,於 1/23 陪同其母就醫,過程均有戴口罩,於 1/26 經衛生單位通知居家隔離,迄今無症狀,因與其母同為案 889 之就醫相關接觸者,於1/29 安排採檢,今日確診。
■(境外):案901至906
案901:印尼 入境
案902:捷克 入境
案 903 至 906:巴西入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 4 例本土 COVID-19 確定病例,均為醫院感染事件之確診個案相關接觸者,其中 3 例為案 863 之同住家人(案 907、909、910),研判與案 863、864、865 為一起家庭群聚案;另 1 例為案 889 之就醫相關接觸者(案 908)。
✏指揮中心表示,案 907、909、910 分別為 80 多歲、20 多歲女性及 80 多歲男性,皆於 1/18 採檢陰性後居家隔離。案 907 有慢性腎病、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竭等病史,於 1/28 出現食慾不振、倦怠、發燒等症狀,1/29 因症狀持續且有咳嗽、呼吸困難症狀,安排採檢就醫檢驗陽性,於昨晚死亡。另案 909、910 為案 863 密切接觸者,於 1/29 與案 907 一起安排採檢,於今日確診。
✏案 908 為 50 多歲男性,於 1/23 陪同其母就醫,過程均有戴口罩,於 1/26 經衛生單位通知居家隔離,迄今無症狀,因與其母同為案 889 之就醫相關接觸者,於1/29 安排採檢,今日確診,另其母檢驗結果為陰性。個案密切接觸者安排採檢及同住家人居家隔離,相關疫調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 909 例確診,分別為 795 例境外移入,75 例本土病例,36 例敦睦艦隊、2 例航空器感染及 1 例不明;另 1 例(案 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 8 人死亡、823 人解除隔離、78 人住院隔離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 6 例境外移入 COVID-19 確定病例,分別自印尼(案 901)、捷克(案 902)及巴西(案 903 至 906)入境。
✏指揮中心表示,案 901 為本國籍 40 多歲男性,去年 7 月前往印尼,今年 1/21 返國,持有搭機前 3 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個案 1/22 起陸續出現發燒、咳嗽及喉嚨痛等症狀,於 1/27 主動通報後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並於今日確診。已掌握接觸者共 17 人,其中 5 人列居家隔離,12 人列自主健康管理。
✏案 902 為本國籍 20 多歲女性,去年 9 月至捷克就學,曾接觸確診個案並於今年 1/4 確診,後分別持有 1/15 及 22 日兩次檢驗陰性報告,於 1/25 搭機返台。個案 1/27 入境時有嗅覺異常症狀,於機場採檢陰性後轉至集中檢疫所檢疫,1/29 二採陽性並確診;同班機接觸者調查匡列中。
✏案 903 至案 906 皆為本國籍,包括 2 名未滿 10 歲女童、40 多歲男性及 30 多歲女性,為長期居住巴西之家庭,於 1/20 舉家搭機返台,皆持搭機前 3 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於住處居家檢疫;其中案 905 於 1/24 起出現發燒及喉嚨痛等症狀,案 903、案 904 及案 906 於 1/27 陸續出現症狀,經通報後採檢陽性確診,為一起境外移入家庭群聚;同班機接觸者調查匡列中。
#防疫最前線 #謝謝辛苦的檢疫人員
#謝謝臺灣醫護人員 #謝謝所有第一線人員 #臺灣加油
#2019nCoV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MOHW_Taiwan
⏲發文時間:2021.1.30 #今日新增四本土六境外
⭐記者會直播:https://youtu.be/jF0RpG7y0bg
⭐衛生福利部 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巴西 11歲女童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日疫情重點【本土疫情擴大,部桃群聚單日增4例,其中1例死亡;案863護理師一家7口6人染疫;首度出現另一家醫院確診者,若為環境汙染,恐為第三起院內感染】
部立桃園醫院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群聚事件,昨才傳出連5日零病例的好消息,今天(30日)疫情急速升溫,不僅單日新增4起本土案例,其中更有一例死亡。新增的4例中有3例都是1月18日確診的護理師(案863)同住家人,分別是他的婆婆(案907)、公公(案910)和女兒(案909),婆婆有慢性腎病、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竭病史,昨天(29日)因持續有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安排檢驗,確診陽性,並於當天晚上11點59分過世,為台灣第8起死亡案例,是自去年(2020年)5月10日丶相隔266天後,再出現死亡個案。
更令人憂心的是,自1月12日爆出部桃院內感染事件後,首度蔓延到另一家醫院。今日新增的一名50多歲男性(案908),1月23日曾陪母親到平鎮某醫院就醫,與案889在診間短暫接觸,今日也被檢出遭感染。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證實,「這是部桃群聚事件,首度傳出有其他醫院的接觸者確診。」雖然初步研判該男子可能被案889病患傳染,但兩人接觸時間僅短短20分鐘,指揮中心也不排除是環境感染,正在採檢環境。若證實為環境有病毒,可能繼林口長庚(去年)、部桃後,桃園地區第三起院內感染事件。
部桃群聚事件及擴散病例,累積到19例確診、1例死亡。指揮中心預計2月4日進行部桃「清零計畫」,包括消毒和採檢,陳時中表示,這幾天會提出相關計畫加以檢視, 今天新增案例後,清零計畫仍沒有變,醫院疫情愈來愈穩定,社區仍需要觀察。部桃群聚事件已隔離4093人,醫院員工總共隔離223人,124人在集中檢疫所,99人居家隔離。
■台灣第8例死亡個案,一檢時呈陰性,昨天確診當晚即病逝
今日新增個案中,3起都是部桃10B護理師(案863)同住親人,她是因為和先前確診的主治醫師(案856)工作有接觸,1月18日確診。6位同住家人,丈夫(案864)和一個女兒(案865)都在1月19日確診,其餘同住家人在1月18日採檢結果則呈陰性。
護理師確診後,同住家人都居家隔離,期間80多歲的婆婆於1月28日出現食慾不振、倦怠、發燒等症狀,1月29日因症狀持續且有咳嗽、呼吸困難症狀,安排採檢就醫,檢驗陽性,當天晚上即不幸病逝。護理師80多歲的公公,另一名20多歲的女兒,也在1月29日一起安排採檢,今日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護理師的婆婆有慢性腎病、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竭等慢性病史,已有心理準備,昨天簽署DNR(Do Not Resuscitate,放棄急救),沒有再急救,晚上11點58分死亡。死因為COVID-19,是台灣第8例死亡案例。
■案863護理師,1家7口6人確診
陳時中表示,護理師一家7口,僅剩丈夫的姊姊沒有確診,但這段時間她密集照顧案907,雖然檢驗沒有陽性,風險仍很大,先放到醫院隔離。
案907和910居家隔離後,因年事已高仍同住一起,陳時中表示,有可能1月18日檢驗時是陰性,但已經感染,「這可能性最高。」這家人新增的確診者因為早已居家隔離,指揮中心研判沒有其他接觸者。
今天陳時中整場記者會面色凝重,不時嘆氣,他表示自己是在今天清晨收到消息,距離上一個死亡案例已隔8個多月,「我們當然不希望有人死亡,但她有慢性病史,也簽署放棄急救,生老病死不得不。」他表示,目前台灣的死亡數仍算低,台灣醫療照顧非常好,相關相驗程序完成後,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五類傳染病法規,有相關流程要走,部桃會全力幫忙家屬。
■病毒擴散,第二家醫院也出現確診個案,感染源還需進一步釐清
值得注意的是,部桃群聚事件也首度擴散到另一家醫院。
1月24日確診、原本無法確定感染源的部桃12A病患案889,前天才以病毒序列比對,認為與案838住院醫師相似,列同一感染群。但案889在1月23日又到另一家平鎮某醫院就診, 今天新增的另一名50多歲男性(案908),在同一天陪同母親到同家醫院就醫後,也於今日確診,這是部桃群聚事件,首度傳出有其他醫院的接觸者確診。
這名男性陪同就醫過程均有戴口罩,因是案889可能接觸者,1月26日被衛生單位通知居家隔離,1月29日安排採檢,今天確診,屬於無症狀感染者,他的母親則為陰性,其他密切接觸者和同住家人已居家隔離,安排採檢。
指揮中心原本針對案908未多做說明、也未提及其陪母親到哪家醫院看診。後在記者追問下才發現,案908並不是在部桃和案889接觸。莊人祥不願透露接觸的醫院名字、地點,僅表示,案889確診時,這家醫院就有在匡列範圍,因此才有辦法篩出今日確診的案908。「不知道什麼原因接觸,還在進一步釐清。」
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目前並未將此定調為院內感染,而列「候診間接觸感染」。
■不排除環境也有病毒,指揮中心進行採檢、準備消毒
陳時中指出,這名男性和母親待在醫院的時間大約是10點出頭到10點23分,加上6分鐘領藥,案889在醫院時間則是9點47到10點46分,但是診間和案889病患不同,這名男性在領藥時,媽媽比較靠近案889診間,有可能是在那時感染,接觸時間約10點03分到10點23分,但媽媽目前陰性。「由於接觸時間只有20分鐘,指揮中心也不排除是醫院環境感染,正在採檢相關環境,準備消毒。」
陳時中表示,這名男性沒有症狀,因此將採檢確定日列為發病日,往前推兩天可傳染期,他前三天已開始居家隔離,目前相關可能接觸者、同家庭的人少,但為求謹慎,指揮中心還是會做相關檢測,釐清足跡,結果出來再報告。
然而莊人祥也坦言,案889確診時,只有匡列同一天門診候診區的病人和陪病家屬,並未匡列門診區醫護人員,「因為889只有短暫在門診區2、30分鐘,醫護人員有防護,所以我們沒採檢。」直到今天再傳出案908確診後,莊人祥表示,今天會去採檢當天門診的醫護人員。
■專家提醒,要將環境相關的接觸者都匡列,醫護不是有防護就沒風險
一天新增4個本土案例,且有死亡個案,更傳出部桃之外醫院也有確診個案,儘管陳時中認為,「新增案例都在防火牆內,」之前都已經隔離,因此沒有對疫情發展造成嚴重影響,整體疫情評估沒有升級。
但部桃感染擴散到另一家醫院,甚至可能是環境污染。台大急診部主治醫師陳世英認為令人很擔心,他形容,疫情就像一個震波或水波,跟在後面追的話會比較辛苦,如果當初指揮中心知道案889去過哪家醫院,知道可能影響到其他醫院,都匡起來、篩檢、消毒,就能趕在波前攔住,「應該更謙虛小心一點,老覺得醫護人員穿了裝備沒風險,但當初醫師不就是有穿裝備也被感染了?」
陳世英也擔憂,現在醫院都強制戴口罩,經飛沫或空氣機會很低,而且門診領藥不會有直接接觸,可能是摸到什麼東西而感染,「環境是很大憂慮。」針對指揮中心接下來的採檢,他建議,除了門診醫護人員,相關藥師、領藥人員也要採檢,而領藥號碼在前後的病患也有風險,要將環境相關的接觸者都匡列進去,不要老是覺得醫護人員有防護就好。
■新增6起境外移入,4人為同一家人
今天另新增6例境外移入,分別自印尼(案901)、捷克(案902)及巴西(案903至906)入境。
案901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去(2020)年7月前往印尼,今(2021)年1月21日返國,隔天起陸續出現發燒、咳嗽及喉嚨痛等症狀,1月27日主動通報後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今日確診。已掌握接觸者共17人,其中5人列居家隔離,12人列自主健康管理。
案902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去年9月至捷克就學,曾接觸確診個案並在今年1月4日確診,後分別持有1月15日及22日兩次檢驗陰性報告,1月25日搭機返台。1月27日入境時有嗅覺異常症狀,直接在機場採檢,陰性後轉至集中檢疫所檢疫,1月29日二採陽性並確診;同班機接觸者調查匡列中。
案903至案906皆為本國籍,包括2名未滿10歲女童、40多歲男性及30多歲女性,為長期居住巴西的家庭,1月20日舉家搭機返台,案905在1月24日起出現發燒及喉嚨痛等症狀,案903、案904及案906在1月27日陸續出現症狀,經通報後採檢陽性確診,為一起境外移入家庭群聚;同班機接觸者調查匡列中。(文/林慧貞;設計/江世民;攝影/楊子磊、陳曉威)
#延伸閱讀
【院內感染怎麼預防、挑戰在哪裡?】https://bit.ly/3oXRnqb
【抗疫一週年,台灣COVID-19病例分析5大重點】http://bit.ly/393fCxw
【重返和平──SARS隔離黑洞中難以告別的記憶】http://bit.ly/3aMLzrK
★事實從未如此重要,記錄關鍵時刻,#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報導者 #本土病例 #COVID19 #院內感染 #群聚感染 #隔離 #境外移入
巴西 11歲女童 在 udn.com 聯合新聞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生有時比八點檔還離奇(°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