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已經進入了和營養師熱戀的第6週,戀愛狀態中對時間的感受也變了,一頭栽進一轉眼一個月沒來和大家打招呼。
6周的熱戀,每天每餐營養師的叮嚀,用餐習慣的改變和營養知識,配合Garmin跑步教練帕梅拉課程交替使用,精神變好之外連工作都更有效率,分泌多巴胺的強度跟次數是在家工作以來接近一年半最強烈的一陣子,好像終於從冬眠中醒來,雖然倫敦的夏天還是這樣的陰晴不定,幾天前還狂風暴雨接近10度的低溫。
想要有更健康的生活,每年的新希望和新目標,卻從未達成過,在這八週開始的改變自己都嚇到了,去年的這個時候因為在家工作, 還有工作業務上的轉換,需要和南美長期在傍晚時刻聯繫, 加上亞洲端的聯繫,沒控制好工作時間,時而沒日沒夜的繼續下去, 有時候一天就這麼過去, 幾天不出門就靠宅配也是常有的事。
沒有意識到工作上的壓力, 自覺抗壓力挺好應該不至於被這樣的轉換而影響, 但飲食失控卻是不爭的事實,為了要控制體重在正餐降低卡路里攝取,嘗試了各種不同的飲食方式,從生酮到間歇性斷食,卻無法停止夜深人靜一個人暴食的狀況,嚴重到1週可能會有四五個夜晚失控,1000卡的宵夜高熱量的垃圾食物,發現自己的胃就像無底洞以後,就算把垃圾食物換成健康低卡零食,還是無法停止夜晚想要暴吃的衝動。
幾近失控的狀況向英國精神科的飲食控制專科求助, 去年中開始了每週一次的飲食控制治療, 對飲食失控的患者,英國精神科採用的是最擅長的的CBT認知行為治療, 藉由每1週一次的小組討論,醫生從心裡還有生理層面營養學方面開始,每週飲食行為新挑戰的實施,循序漸進一共16週,可惜為期4個月的療程,完全沒有改善暴食狀況,每周三到四天的失控的狀態還是秩序持續著。
一直到台灣的營養師觀察過兩天用餐狀態和生活習慣以後,一針見血地指出營養攝取不足,不均衡的用餐狀態是暴食主因,注意各類營養素攝取後, 晚上想要暴食的慾望就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就算想要暴食,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狀態,畢竟白天營養均衡已經很飽了XD
經常性飲食失控的狀況, 很可能是基本營養攝取得不足, 身體發出的警訊,這是一定要找尋專業的協助, 千萬不要自責怪自己自制力不好或者是抗壓性低等,很可能問題就出在飲食和睡眠阿。
學習傾聽自己的身體, 是這一段期間重大的學習,感覺該休息的時候就去休息, 真的是沒有力氣不想運動的時候就給自己休息個幾天, 之後的表現反而會更好, 高品質的睡眠充分休息,降低壓力荷爾蒙, 對減脂也有幫助。
6週以來瘦了5公斤,慢跑成績也創紀錄,疫情前跑個1公里就喘噓噓的狀態,在這幾週開始突飛猛進跟著Garmin半馬課表,可以連續跑15公里,塞進以前的衣服真是可歌可泣。說這是疫情以來最美好的6週一點也不為過!希望大家都沒有飲食失控過, 對營養攝取還有生活習慣做更好的調整,八周享瘦或增肌減脂課程是很好的開始,一起來讓讓營養師每天照三餐叮嚀XD,光是決心還不夠,我還需要有環境和知識來推自己一把~謝謝COFIT提供的課程折扣碼,需要的請私訊囉。
為期四周第一階段達標,慶功宴是本周末到英國布里斯托,參加每年一次歐洲最大的熱氣球展! 今年因為疫情關係活動縮短為4天,世界各地來的熱氣球好手會在這個城市裡升空,從白天到夜晚,台灣亞洲七夕放天燈,英國也同步放熱氣球~
久違的英國小旅行,有去過布里斯託的朋友歡迎推薦餐廳景點~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零售地產大學生 #甜心國際獵頭 正式登場 Rosida Chu(人稱青埔羅姐) • 目前為「我是青埔人」版主及管理員,「我是青埔人好房」社團撰寫「羅姐談好房」專欄,文章點閱率超過上萬,針對目前房市、房價等精準趨勢進行分析,提供買房投資或自住客與讀者一個有用參考。 • 十餘年前到中國大陸...
布里斯托工作 在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New Taipei New Power 幫你充充電】線上講座ep.2 - 🏢整個城市 👦👧都是兒童的遊戲場
-
👉️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Lbxe33
-
高密度人口聚集、寸土寸金的城市,公共空間的規劃使用,往往犧牲了許多無法為自己 發言的弱勢權益,像是出門處處碰到障礙難行的👨🦼輪椅、身障人士、遠渡來台工作卻沒有合適交誼空間的外籍移工👷,甚至台灣青少年⛹、兒童遊戲場域的設計,在降低成本的工程考量下,也充斥一堆相同了無創意的罐頭遊具🎠……
-
本場【幫你充充電】線上講座,我們特別邀請「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召集人之一的李玉華小姐擔任主講人,分享特公盟近年來與各地方市府交流,為兒童遊戲空間發聲,以兒童為本👦👧,成功改造規劃全台近百座⛲公園遊戲場域設施,各具創意特色!
-
此外,也將分享她們與新北市府宣揚推廣🤸🏼♀️「兒童重返街道遊戲」理念,她與特公盟成員作為協力及顧問,結合三峽樹林二區的北大特區在地商家、團體、家長,已在此共同舉辦「瘋北大兒童上街趣」封街童遊活動,今年即將邁入第三屆,🛣️是將街道做暫時性的封閉🚧,作為兒童、青少年和他們照顧者們的遊戲場域,讓兒童可在街道馬路上,安全無虞地進行🛴戶外遊戲活動🤾🏻。近年來,全世界許多城市面臨越來越都會化的相同困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也呼籲「兒童友善」的城市規劃,將此作為「增進兒童福祉」的方案。
-
歡迎家中所有關心兒童友善城市規劃的爸爸、媽媽們,一起來報名參加本次線上講座,一起共創友善生活環境!
-
時間︱2021/8/7 (六) 15:30-16:30
(15:20 開啟 Google Meet 線上會議室,並以E-mail方式通知報名者連線網址)
-
主講人︱李玉華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國際事務/編譯組召集)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教育研究所
皮兜媽媽
-
本次活動將採線上互動之方式進行,為使活動進行順暢,限額50名,相關流程及規則說明如下:
1. 填寫報名表單 -
👉️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Lbxe33
-
2. 活動之進行,將使用google meet進行,活動開始前我們將透過📧email,傳送meet連結。未報名者無法加入,報名者需使用gmail帳號報名,尚未有gmail帳號的朋友,敬請事先申請好gmail帳號。
-
3. 講座進行中相關規則如下:
🔸活動進行過程中,請與會者暫時關閉麥克風🎙️。為使活動可以順利進行,若在主講人發言時間多次開起麥克風,將由「新北黨部」暫時關閉麥克風,新北黨部將視干擾狀況,決定是否暫時將其踢出MEET群組,還請大家多多見諒,尊重發言秩序。
🔸Q&A時間之發問:請先使用螢幕畫面右下角之「訊息」功能,輸入【我要提問】🤚🏻,主持人會依序點名,點到名者始可發言,其餘未點到名之與會者請尊重提問人。⏳️時間關係,請大家發言時盡量濃縮問題,盡量避免長時間發問。
布里斯托工作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刺青作為過去一種身分、職業、階級、教育程度的具體區分方式,常成為族群歧視、文化歧視、階級歧視的判準。文獻中將符合主流價值的服飾、身體等稱為「社會皮膚」(social skin),而將在主流價值下進行反叛的次文化群體行為成為「反社會皮膚」(anti-social skin)。刺青就是被分類在反社會的類別,被作為一種雖然是集體性的具有文化價值,但是是一種反對主流價值的次文化價值。不過,隨著各個不同文化領域的反思與改變,刺青也開始成為了主流文化價值無法忽視的一個現象。例如,台灣原住民刺青開始成為尋回文化認同、文化傳統的一個復振關鍵,或是在藝術的領域開始將刺青作為藝術作品。刺青承載的歷史、認同、情感與象徵意義開始需要人們用不同的眼光來觀看,而不是仍然使用污名化的態度將刺青作為一種反叛主流價值的次文化。在這個部分,博物館領域扮演了很關鍵的角色,例如去年高雄市立美術館就以刺青做過一次主題特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英國的博物館如何用不同的眼光來處理刺青的議題。
———————————
「紋身是一種神奇、浪漫、令人興奮且經常被人誤解的藝術形式。」
—《紋身—英國紋身藝術巡迴展》策展人Matt Lodder
長期關注博物館社會參與實踐的「博物館改變生命獎」(Museums Change Lives Awards),在2020年公佈的入圍名單中有個值得討論的遺珠—英國康瓦耳國家海洋博物館(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Cornwall)策劃的巡迴展《紋身—英國紋身藝術巡迴展》(Tattoo: British Tattoo Art Revealed)。該展以紋身的去污名化為目標,邀請地理文化背景與紋身相關的館舍參展,展示超過400件文物及原創作品,同時與地方社區合作蒐集個人生命故事,讓觀眾與紋身議題產生連結,更讓我們看見去污名化展示的多元可能性。
破除污名化—每個紋身都有不凡的意義
本展以英國紋身藝術史的發展脈絡為主軸,搭配相應的歷史物件,從被污名化的起源談起,挑戰大眾的普遍認知,再藉由17世紀盛行的朝聖紋身與18世紀興起的水手紋身,揭開紋身的百年歷史。其中,策展人不僅對紋身的歷史背景有詳細的描述,更透過圖案的象徵意義,讓觀眾了解紋身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著不凡的意義。以水手紋身為例,燕子象徵歸巢、返鄉,羅盤象徵不會迷失方向,豬和雞能保佑海上航行平安。事實上,過去的紋身者以富裕且受過良好教育的上層階級為主,挑戰了當代對紋身者多為下層階級的印象。
接著,透過集中營、死亡、罪犯、黑幫等關鍵字,向觀眾說明戰爭、媒體何以導致紋身的污名化,提醒觀眾污名化的過程是複雜且需要被關注的。同時,特別展示英國布里斯托爾(Bristol)紋身俱樂部等重要紋身藝術家的作品,強調紋身在當代藝術史中佔有一席之地。
獨樹一幟的女性紋身藝術家
此展同時將性別議題納入討論,展示英國首位女性紋身藝術家Jessie Knight的創作工具、作品及照片,訴說那些鮮少人知的故事。Jessie從18歲開始接管父親的紋身店,至今開設多家工作室,培育另一名女性紋身藝術家Winnie Ayres,甚至在1955年全英冠軍紋身藝術家比賽中獲得第二名殊榮。聯合策展人Derryth Ridge認為:「Jessie保留了該行業的悠久歷史,她的故事非常吸引人,她在一個男性主導的世界裡工作,有著堅定的決心,她是一位真正的先驅。」
百手齊發!來找紋身靈感吧!英國頂尖紋身師向你提案
當代紋身藝術的百花齊放,徹底展現在裝置藝術〈百隻手〉(THE 100 HANDS),100位英國頂尖紋身藝術家所繪製的矽膠手臂排列於牆面上,向觀眾展現英國當代紋身藝術的精湛技藝,同時邀請大家來此尋找下一個紋身靈感。
分享你的紋身故事,原來紋身是生命的一環
最後,觀眾並非僅能從歷史層面了解紋身,還能訴說自己的紋身故事。此展於巡迴過程中開放民眾以文字、照片、影像等形式分享個人的紋身故事,並於官網、社群媒體公開,藉由觀看一則則觸動人心的故事,重新認識人之所以紋身的原因。
紋身議題在台灣,議題還需持續發酵
透過以上案例,反思紋身議題在台灣的狀況,從主流論壇及新聞報導對相關議題的討論可發現,大家對紋身的負面印象往往比正面評價來得多。而博物館在此前提下,如何打破既定印象以去污名化,絕對不是幾個短期的特展就能完成任務,或許與相關產業及地方民眾的長期合作,更能幫助議題持續發酵。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museums.moc.gov.tw/Notice/NewsDetail?id=3658f276-e666-4db9-b28e-19b5900f6d99&fbclid=IwAR1zDhbs3Sa3Vnx5cmu9ICrN8qgLOq3e8ZwJrmGEjmGFn1aGs5VxtF4RDfM
布里斯托工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零售地產大學生 #甜心國際獵頭 正式登場
Rosida Chu(人稱青埔羅姐)
• 目前為「我是青埔人」版主及管理員,「我是青埔人好房」社團撰寫「羅姐談好房」專欄,文章點閱率超過上萬,針對目前房市、房價等精準趨勢進行分析,提供買房投資或自住客與讀者一個有用參考。
• 十餘年前到中國大陸,前後在最大的IT連鎖賣場企業,擔任品牌總監、浙江衛視的子公司擔任動漫商品的品牌主管。任職期間,動漫展活動人潮成長五倍,創下業績記錄,並開發超過200項授權商品。
• 中華財富傳承顧問協會顧問,且擔任吉格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總監,負責新項目開發。
Sandy Su
國際獵頭。海外職涯專家。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企業管理系碩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OAS)日文系與企管系雙修學士。
國一時離開臺灣,獨自前往英國求學,求學期間嘗試各項打工與接案:移民簽證的律師事務所、零售百貨業、餐飲業、房仲業,還曾協助臺灣公司在英國創業。為了增加自我競爭優勢,大學選擇念日文系,學習第三種外語能力;碩士則就讀企管系,增進商管知識。畢業後前往日本從事獵頭與企業人資的工作,接觸產業涵蓋金融、IT、醫藥、傳產、快消、教育。目前海外生活與工作經驗已經步上第二十二個年頭。
感謝 博思智庫Broad Think Tank 贊助
👇以下主持人粉絲頁,歡迎追蹤按讚👇
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
粉絲頁: Sandy's Recruitment note
社團: 我是青埔人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布里斯托工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2030轉職地圖:成為未來10年不被淘汰的國際人才」介紹
訪問作者:Sandy Su(蘇盈如)
內容簡介:
第1本為臺灣工作者量身打造的轉職專書‼】
職場上的你是否──
✓低薪瞎忙 ✓找不到天職 ✓老是換工作 ✓面臨中年危機 ✓想到海外發展
10大關鍵技能+8大軟性技能+32則真人職涯路徑,
國際獵頭教你跳脫框架,漂亮轉職!
人人都在問:「未來工作在哪裡?」你是不是也經常自我懷疑:「再不換工作我就沒機會了!」即使心有疑慮,仍舊舉棋不定,深不知自己早已列為職場上即將被淘汰的高危險群……
【獵頭觀點1:搭上國際趨勢,才能卡到好位置】
■「我是不是該轉職了?」──掌握去留的時機,保持隨時可加入新東家的狀態
①關注業界競爭對手的人事動向。
②設定停損點,檢視自己的成長與資方的承諾。
③每二年將個人履歷放到就職市場上測試水溫。
■「我的下一步該怎麼走?」──善用領英的轉職計畫
①經常更新個人檔案。
②主動向獵頭、業界人士建立關係,拓展「#專業人脈網」。
③研究並仿效業界好手們的轉職路徑。
■「這家公司好嗎?適合我嗎?」──正確判斷公司,避免匆促簽下賣身契約
①投履歷前,研讀「公司內部組織圖」。
②面試中主動出擊:「請問貴公司有『接班人計畫』嗎?」
③想快速升遷,瞄準正在積極擴點的公司。
■「有面試攻略寶典嗎?」──丟掉攻略,設計出色的個人履歷與面試作答
①調查企業主是二代接班還是傳統世代。
②運用「職業性向測驗」,置入個人履歷與面試作答。
③主動蒐集業界競爭對手的消息,向面試官分享。
【獵頭觀點2:未來不被取代的8大「軟性技能」】
❶持續學習(Continuous Learning)
❷創造力(Creativity)
❸自發性(Initiative)
❹領導力(Leadership)
❺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
❻問題解決能力(Problem Solving)
➐人脈網(Networking)
➑狼性(Aggressive)
【獵頭觀點3:32則真人真事轉職案例與分析】
■人資➜公關:在第一份工作中讓自己被看到。
■人資➜金融:跨出十年的舒適圈,成功轉換跑道。
■筆譯➜建築師:走出親情綑綁,利用現有資源達成內部升遷。
■生科➜金融:三十歲的背水一戰,讓每段轉職歧路都沒有白走。
■主播➜AI:展現可塑性,沒有理科背景也能跨進AI領域。
■非洲➜日本:串聯跨國「#人脈網」,三十歲以前被日企挖角。
■日本➜新加坡:在對外國人與女性不友善的日本職場中,找出突破口。
■英國➜瑞典:從被二百多家公司拒絕,到晉身為國際面試官。
作者簡介:Sandy Su(蘇盈如)
國際獵頭。海外職涯專家。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企業管理系碩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OAS)日文系與企管系雙修學士。
國一時離開臺灣,獨自前往英國求學,求學期間嘗試各項打工與接案:移民簽證的律師事務所、零售百貨業、餐飲業、房仲業,還曾協助臺灣公司在英國創業。為了增加自我競爭優勢,大學選擇念日文系,學習第三種外語能力;碩士則就讀企管系,增進商管知識。畢業後前往日本從事獵頭與企業人資的工作,接觸產業涵蓋金融、IT、醫藥、傳產、快消、教育。目前海外生活與工作經驗已經步上第二十二個年頭。
從事與「人」相關的工作以來,接觸形形色色的人事物,理解臺灣人在海外生活與工作的不易,因此開始經營部落格「Sandy's Recruitment note」,撰寫國際職涯專題報導,日本工作趨勢相關文章也投稿於Worklife in Japan、商周等平台。
海外生活的自我探索經歷、危機管理的決策力,以及人脈網,成為職涯上的重要武器。興趣是不間斷地參加各種聚會,不定期出席各式工作分享會,希望將國際實戰經驗分享給在職場上奮鬥的迷惘年輕人。
作者粉絲頁: Sandy's Recruitment note
出版社粉絲頁: 遠流粉絲團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布里斯托工作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佛洛依德案在全球引發種族歧視抗爭之外,許多西方國家也開始反省種族歧視的根源,這次我們要來談談歐洲種族歧視的狀況。
英國上禮拜就推倒了17世紀奴隸販子Edward Colston的雕像,踐踏它並將其推入布里斯托爾港。因為他的皇家非洲公司在1672年至1689年間,大約把10萬名奴隸從西非運往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在他們的胸前烙上了他的公司縮寫RAC。其中2萬多人因為疾病和脫水在船上死亡,屍體被扔進大海。像他這樣的人,卻有銅像在1895年在布里斯托爾樹立,上面刻著這個城市的賢明之子相關字樣。
這陣子有滿多推倒殖民者雕像的事件,其實這些雕像在過去就有爭議,但是一直到這個事件民意才高漲要去反省雕像背後的不正義。而到了今天,則是要看執政者有沒有sense,像是倫敦市長沙迪克‧汗因為父母來自巴基斯坦,所以他對於種族事件就比較敏感,抗爭開始不久他就把一個奴隸販子羅伯特米利根的雕像從倫敦東部的西印度碼頭移走,他在推特上說,「我們的大部分財富來自於奴隸貿易,這是一個可悲的事實,但這不必在我們的公共場所慶祝」。
比利時也有這樣的呼聲,抗爭者希望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的雕像要被拆除,因為這個國王在1885年至1909年殖民剛果時期造成高達1500萬人死亡。這也是比利時歷史上長期被掩蓋的一部分。即使是現在,教科書也很少提及比利時歷史上的這一章節。最近比利時國王菲利普的弟弟勞倫特還想為他曾祖父輩的國王利奧波德二世辯護,結果他居然說這個國王為比利時做了很多事啊,在布魯塞爾蓋了很多公園。此言一出大家更傻眼。一個比較好的做法就是有一區的區長把利奧波德雕像放到了博物館,也解釋有關他的歷史,大家就可以接受。
現在歐洲也開始有這種風潮,像是法國波爾多就在檢視這些道路有沒有殖名者或奴隸主的名字,就算不改,也要加以說明。不然你想想看如果一個少數族裔天天走過那些雕像或者是這些暴露上,那不只是他們祖先,在過去被壓迫、被剝削、被謀殺、被折磨、被強姦的歷史,更是他們今日被壓迫的象徵。
除了回顧歷史,當下的現實也很重要,根據歐盟執委會委員希區納斯Margaritis Schinas說法,他自認歐盟在種族問題上的處理一直比美國做得更好,因為歐盟在社會包容、保護和全民醫療制度上都做得不錯,不過如果你去問歐盟的少數族裔,很多人的感覺是,歐洲當然不像美國有時候你可以直接看到或感受到種族主義,而是更隱蔽或幽微的。
比如說,在就業市場上的歧視,就是沒有工作給你,或是在街上無緣無故被攔查,特別是針對非裔或阿拉伯裔的年輕人。像德國聯邦反歧視局上週發布了2019年的年度報告。數字顯示,德國的種族歧視現像明顯上升比前一年增加了10%,有1176起種族歧視案件的報告,比2015年多兩倍。
現在歐洲一些國家其實在法律文件上一直也有在正名。像是在法國、芬蘭、瑞典就不再用種族race這個字,而是用族裔ethnicity 。差別就在於種族指的是一個人的身體特徵,如骨骼結構和皮膚、頭髮或眼睛顏色。而族裔則是指文化因素,包括國籍、地域文化、祖先和語言。比如說種族強調的是棕色、白色或黑色的皮膚,但族裔講的是漢族、原住民族、德國或西班牙血統。目前德國多數政黨也有這樣的討論,要把德國基本法裡面的種族改成族裔。
說穿了世界上只有一個種族,那就是人類,後來哪種源於啟蒙時代和殖民主義時代的種族概念是導致成千上百萬人受到迫害、奴役和謀殺。佛洛伊德之死也提醒我們,雖然我們很容易把任何人都不得受到種族歧視寫在憲法裡或掛在嘴上,但是社會每一天發生的現實事件告訴我們種族歧視從未離我們遠去,我很高興看到台灣也有Black Lives Matter的活動,裡面也有不少台灣原住民參與,讓我們實際參與改變世界。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有什麼想法,歡迎在底下留言與我們分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