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日本同時停辦兩大盛事,一是「奧運」二是「甲子園」。不禁想到《漫長的告別》中,妻子對著失智的先生說,「想和你在日本再看一次奧運」,以及《求婚大作戰》健三那句「我說過我會帶你進甲子園」。
既然如此,就去電影院吧。
即將於本週開跑的桃園電影節,今年特別以奧運與甲子園為題,關於那些被電影收錄其中,來自男孩們的淚水與汗水,在名導市川崑的鏡頭下看見《青春:第 50 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以及50年後、平成最後一個夏天,旅美日本導演山崎艾瑪紀錄的《甲子園:夢想競技場》。
此外,也包括在大河劇《韋駄天~東京奧運故事~》曾多次出現的畫面,由市川崑執導的《東京奧運1964》。不是戰後的日本、不是運動選手,更不是拿到金牌的冠軍,這是一部完全聚焦於「人」的紀錄片,觀眾的表情、選手的癖好,甚至是放棄比賽、跑最後一名、跌倒在地的「人」。且按照經驗,越是被日本政府所唾棄的電影,才更有欣賞的價值。
既然已經有兩部市川崑了,桃園電影節也就順勢放映《炎上》《弟弟》兩部4K數位修復。在市川崑誕辰105年,重新回顧大師的經典作品。
而本屆桃園電影節唯一的新片,則是由稻垣吾郎、二階堂富美主演,手塚真改編其父親漫畫作品的《手塚治虫迷幻少女》,CharMing的愛石橋靜河也有參與演出。
桃園電影節將於10月9日~23日,於桃園新光影城、八德廣豐國賓影城、中壢SBC星橋國際影城、桃園in89統領影城、桃園光影文化館舉辦。
官網:http://tyff.taoyuancf.org.tw/article/venue
場次:http://tyff.taoyuancf.org.tw/film/search
《#甲子園夢想競技場》
導演:山崎艾瑪
2018年,適逢夏季甲子園100週年,更是「平成最後一個夏天」。日本全國近4,000參賽隊伍,即將透過單敗淘汰制,選出 56 校角逐高中棒球最高榮譽。水谷哲也,橫濱隼人高中棒球總教練,目標制霸全國,始終將球隊擺在家庭之上。他從未見過15 歲的兒子打球,也不願訓練他。水谷將兒子送到遠方的花卷東高中,在他的弟子佐佐木洋隊中磨練。佐佐木可謂青出於藍,大聯盟球星大谷翔平、菊池雄星都是他訓練出的高徒。
大賽在即,同為甲子園常客的兩校隊伍,將會由哪隊創造奇蹟?旅美日本導演山崎艾瑪與 NHK 合作,近距捕捉棒球青年的沸騰熱血,從地獄備賽到最終決賽,感動呈現甲子園的汗與淚。「98% 的高中球員在這裡被打敗,然後變得更強。」高懸於阪神電車甲子園站的標語,清楚揭示一切。甲子園作為文化縮影,不只是熾烈青春的明證,更是塑造日本未來最堅實的夢想聖地!
《#青春第50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
導演:市川崑
1968 年盛夏,第 50 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夏季甲子園」正式開戰!六萬名觀眾擠爆看台觀戰,歡呼聲響徹雲霄。從 2,485 所學校脫穎而出 48 校菁英隊伍,準備爭奪獨一無二的至高榮耀。劇組縱橫經緯走遍列島,從寒冬到酷暑,追蹤野球少年的逐夢身影。片中更穿插珍貴歷史畫面,細數甲子園變遷史。走過二戰,巍巍場館除了曾因軍需拆用,甚至有明星球員遠赴沙場不再歸來。汗淚齊飆的甲子園,不僅是青春競技場,更見證永不言棄的大和精神。
本片為明治百年紀念電影,由朝日新聞社和日本高中棒球聯盟全面協力拍攝,一代名導市川崑最膾炙人口的傳奇傑作,媲美導演 1965 年轟動鉅作《東京奧運 1964》。為了落實導演的野望,全片出動20多台攝影機、動員120名工作人員,讓鏡頭伏地上天,穿梭各個角落,精彩捕捉賽事精華與綻放的各色青春!
《#東京奧運1964》
導演:市川崑
1940 年東京被選為夏季奧運的主辦城市,但由於二次世界大戰影響及其他爭議,東京主辦權因此終止,而此屆奧運賽事也因戰事開展而延期。直到1964年,日本再次挑戰奧運之夢,成為奧運首座亞洲主辦城市,再度向全世界證明日本從二次戰敗後,不屈不饒重新站立的能耐。日本大師市川崑受邀拍攝,對於奧運選手不歌功頌德,也不流為官方賽事記錄的宣傳片,運鏡與場面調度展現大師風範,整體敘事強調人道精神與多元文化,成為日本國民集體記憶的重要紀事。
此次影展放映版本為 2013 年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修復之作。本節目由國際奧委會 IOC 協力放映。
《#弟弟》
導演:市川崑
17 歲的阿絃與小她 3 歲的弟弟碧郎,生長在一個信奉天主教的家庭。他們的父親是名不經傳的作家,對於家務不聞不問,也經常沉默不語;繼母患有手腳風濕痛,長年臥病在床。對於碧郎來說,姊姊無微不至的照顧與愛護,他毫不珍惜,叛逆的行為舉止,令姊姊擔憂不已。在一次騎馬意外因而受傷入院時,醫生才發現碧郎的肺病已經很嚴重了,他才開始真正懂得珍惜身邊的親人……改編自幸田文原著,導演市川崑不慍不火呈現日本女性堅忍不拔的特質。市川崑曾說:「『家』是父愛、母愛、兄弟愛及姐弟愛建構而成的。但不管如何相親相愛,人,仍是孤獨的。以孤獨為前提,相互扶持的生活中所流露出的情感是最美麗的。」
《#炎上》
導演:市川崑
改編自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描述一名患有口吃的高中生,迷戀「驟閣寺」之美成痴,最終釀成巨禍,卻也為個人不幸命運帶來解脫。本片為市川崑首部寬銀幕作品,由攝影大師宮川一夫掌鏡。兩人聯手將日本 20 世紀最重要的小說大銀幕化,推上日本影史經典寶座。2020 年為三島由紀夫逝世 50 周年,此時再重溫兩位大師的作品結晶,別有意義。
《#手塚治虫迷幻少女》
導演:手塚真
演員:稻垣吾郎、二階堂富美
「東京都市吞噬、消化了幾千萬人,有個女人卻像是排泄物般被排出了,她的名字是芭波拉。」有著特殊性癖的唯美派作家美倉洋介在地鐵站邂逅了這名滿是酒氣的女子,便將她帶回家。放浪形骸的芭波拉再次激起美倉創作的靈感,文思泉湧猶如同他內心即將潰堤的慾望,她是繆斯?還是惡魔?或者根本只是美倉自行想像的幻影?有如在芭波拉的引領之下,美倉洋介展開了這段毀滅的旅程。
手塚治虫誕辰 90 周年紀念之作,由手塚真執導,日德英跨國聯手製作,四座金馬獎加七座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得主的杜可風擔任攝影。加上實力派演員稻垣吾郎,以及二階堂富美飾演謎一般的迷幻少女。繼東京影展競賽片之後,獲邀全世界各大奇幻影展。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600的網紅東京自耕農Tokyofarm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希望能透過影片讓大家也感受到現場的氣氛 大家一起來感受,平成年度的最後一個夏天吧!! P.S.如果想直接看花火的話,可以從影片的4分鐘處開始看 ======================== 東京自耕農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tokyofarmer/ ====...
「平成最後一個夏天」的推薦目錄:
- 關於平成最後一個夏天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平成最後一個夏天 在 日本旅人塾 Japan Tab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平成最後一個夏天 在 老貓偵探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平成最後一個夏天 在 東京自耕農Tokyofarm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平成最後一個夏天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平成最後一個夏天 在 Re: [情報] 聽說李世石就是棋靈王高永夏的原型- 看板hikarugo 的評價
- 關於平成最後一個夏天 在 平成的最后一个夏天(6b03acffc98de92352e7132cc61135) 的評價
平成最後一個夏天 在 日本旅人塾 Japan Tab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隨筆】vol.67 今日收工‧明日開工
年末的最後工作日,稱為 #仕事納め(shigoto osame)。
其實也不太知道今年是怎麼從1月1日走到12月31日的,好像除了慣例的小月(日本的新年度第一季4~6月)比較悠閒的寫稿子與演講,其他日子似乎都像顆陀螺一樣轉來轉去。
23回取材、31回演講、2本観光手冊、4回專欄、80回記事、32回隨筆、還有數不清的工作會議、數不來的粉絲團貼文數字,一年就過去了。
真要說有啥耀眼的工作成果,好像也沒有什麼東西是自己覺得可以端上來說嘴的,日子不也本來就是一步一腳印、一點一點的去「做好」嗎?
◆ ◆ ◆
#回首盤點今年的取材_依照慣例仍是沒在那霸上島。(喂)
今年的飛行,雖然前往北海道(道北)、東北(岩手、宮城)、關東(山梨)、北陸(石川、福井)、中部(静岡、岐阜)、關西(大阪、滋賀、兵庫)、中國(廣島、鳥取)、四國(香川、徳島、愛媛、高知)、九州(熊本、宮崎、鹿児島)各地,約莫去了都道府縣的半數,卻覺得對於日本這個國家,還有很多有待學習的知識。
印象比較深刻的類型,應該算是北海道、岩手、尾道這幾個城市。
雖然並非首次到訪,但因 #平成最後一個夏天的日本一點都不平靜,不但創下41度高溫,颱風與地震更是相繼而來,這幾個城市都是因為受到各種自然災害,格外努力推動観光復興工作。
儘管這些都是很迷人的城市,但衷心希望明年不要再有因「復興」而造訪當地的城市,希望都是可以開開心心地期待著,造訪及挖掘那些熟悉/陌生城市的迷人風貌。
◆ ◆ ◆
今年造訪次數最多的城市,應該算是仙台了吧?(咳)
與仙台的牽絆,來自各種形形色色的原因及取材,#需要工作能量時也一定要去吸吸這裡的空氣。
從春天一路走到冬天,雖因工作節奏的緣故,而沒能看到櫻花也沒看到雪花,連紅葉也因為有演講而無法在最美的時候相會,但這座森之都的各種枯枝樣貌倒是沒有錯過。
希望明年有機會,可以感受到仙台最美的季節風景。
◆ ◆ ◆
研究所時代,因為日本老街保存與社區營造議題,曾有幾次造訪「#他山之石」的四國,今年突然高頻率飛了三、四回,次數幾乎和仙台不相上下。
托工作所需,今年對於四國的各種功課的閱讀也大增,對於四國這部分真是「#讀好讀滿」。有種突然透過工作打開與過去所學連結的時光感,得到不少學習與思考,感恩金主、讚嘆金主。(一休手勢)
讓人覺得充滿樂趣的,則應該算是靜岡的取材。
工作不同於旅遊的最大差異,在於透過工作的過程必須思考、翻轉,並提出各種觀點或建議-\-\尤其對於看似熟悉的城市,更是因為熟悉而格外需要透過不同的視野、趨勢、經驗連結具有幫助的建議,才能為観光推展帶來些 #不同的刺激。
◆ ◆ ◆
今年的演講聽眾形形色色,從高校生、IT產業員工、観光客到銀髮族的演講場子一應俱全。
透過各種不同主題與聆聽對象的差異中,在準備與表達上也擁有各種不同努力方向及互動模式,摸索中也得到了學習趣味。
雖然現在因為工作節奏的關係,已經沒有在學校任教日本文化課程,但在社會大學面對各種類型演講,更讓人覺得充滿挑戰啊!還有幾乎 #全場都用閩南語進行的演講,也算是歐巴桑我的初體驗了,留下非常有趣回憶。
根據金主的形容,我的90分鐘演講模式是「#考前加強班」,希望對於各位考生有幫助。下次開班前,我會先準備一些道真公庇佑的文具~(誤)
◆ ◆ ◆
和各縣市擔當者一同進行的,彷如動腦遊戲般的観光取材、對策討論、各種檢討,則是在謙卑的感受自己可以「#透過自己的視野及經驗做點什麼」之餘,也更覺得需要不斷在工作崗位投入學習與用心,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好為観光推廣工作能有更實質的幫助。
#怎麼讓沒有來過這裡的観光客想來呢?
如何他們知道怎麼來、怎麼玩?又怎麼可以輕鬆的玩、開心的玩?哪部份可能是障礙?可以怎麼把障礙調整又不花大錢的把門檻到降最低?
對於已經來過的観光客,要如何使他們還想再來?有沒有哪裡是具有観光魅力而還沒有挖掘或介紹給観光客的好地方?
一年中不知道問自己幾次的自問自答,從1月1日問到12月31日,仍然是處在進行式狀態。
書架上的學生時代用書(観光振興、地域再生),直到現在還是工作上會用到的伙伴。雖然是看似偏離了一些軌道,又好像還是走在同樣的軌道上面,人生真奇妙。
◆ ◆ ◆
儘管Megumi這顆螺絲釘很小,但能處在「日本観光」這龐大構造中一部份,就讓人覺得是一份有意義又充滿挑戰的工作。
托腦袋經常處在很「#燃」的運轉狀態之福,應該可以預防太早變呆吧?也許不一定需要吃銀杏,但和葉黃素大概得當好朋友。
#努力的結果或許會不如人意_但努力的過程不會徒勞。
明年也要加油!啊,是明天啊...orz
-\-\-
#たびの車窓から
#從旅行的車窗眺望
20181231
-\-\-
平成最後一個夏天 在 老貓偵探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歸來。
《2019 大港開唱 X TOYOTA 第四波》
.
|Empty ORio|孩子王(Kid King)|
|必順鄉村 Bison Country|最後大浪 純風粉|
|一點生|老貓偵探社|
.
⚾「甲子園第100屆,平成最後一個夏天」
日本東北秋田縣的金足農,是地方傳統農校,在各種不能和棒球名校相比的情形下,一路挺進甲子園總冠賽,距離前次,已是103年前。平成最後一個夏天的甲子園,因為金足農,掀起了狂風巨浪。
.
👬「大家要不要一起去讀金足農?」
先發球員其中7人是在國三時認識,兄弟拉兄弟,7人便相約好一起進入金足農,再加上後來入學的兩位,「9人野球」的組合從一入學就確定這緊緊相繫的兄弟情誼。
.
🔴「兄弟,投手丘上有我撐著」
沒有中繼、後援球員,金足農9位先發球員一路從地方預賽至總冠軍賽,從未更換過選手,而主力投手吉田輝星,平均每場投出138球,冠軍賽前體力早已透支耗盡,冠軍賽第5局,吉田從投手丘換下,「我已經無法再投了」吉田痛哭著說。
.
🎖「真的好想贏,但是輸也要一起戰到最後」
換下並沒有下場,吉田輝星調動到右外野守備、三壘手上投手丘、外野手到三壘。9個兄弟從第1場第1局到第11場9局,一起完成所有局數。
.
👊👊 Bro, My Bro
👊👊 我的兄弟,有你在,我們才能跟世界拼命
.
#My破MyBro
#大港設計大大千辛萬苦做出EO團照
#去你的大港 #GoToMegaport
--
⚓⚓ 2019 大港開唱 X TOYOTA ⚓⚓
🚀3月23-24日|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
.
📍 高鐵套票,ibon網站同步開賣
.
|預售日日聯票 2200元|預售單日票 1200元|
|現場日日聯票 2600元|現場單日票 1500元|
.
演出陣容:
|泰迪羅賓|HUSH|女王蜂(JP)|向井太一(JP)|告五人|Empty ORio|孩子王|必順鄉村|椅子樂團|一點生|老貓偵探社|熱寫生|最後大浪|.....more
.
售票通路:
FamiTicket:https://tinyurl.com/ybpgtgj7
高鐵套票ibon網站:https://tinyurl.com/yaafpawl
.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出日音樂
承辦單位:海口味有限公司
指導單位:文化部、高雄市政府
冠名贊助:Toyota
贊助:提提研、雪山啤酒、Gokube、台灣高鐵、城市商旅、台灣虎航、承億輕旅、華元食品、奧利多 mini-Oligo、東方美企業、Coway Taiwan、ORIS、DR.WU、Republic of Gamers (ROG)、南元休閒農場
媒體協辦:HitFM、誠品音樂、WeMedia微視傳娛、H3O、QSearch、KKBOX、HereNow、大雄誌
洽詢:info@megaportfest.com
平成最後一個夏天 在 東京自耕農Tokyofarm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希望能透過影片讓大家也感受到現場的氣氛
大家一起來感受,平成年度的最後一個夏天吧!!
P.S.如果想直接看花火的話,可以從影片的4分鐘處開始看
========================
東京自耕農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tokyofarmer/
==========================================
另外如果有哪些影片是你想看到關於日本的
也可以留言給自耕農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TWaw-LZxlc/hqdefault.jpg)
平成最後一個夏天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清晨六時半。天空漸漸變成了魚肚白色。街上謐靜。尋常人仍在睡夢間。
但火炭工廠內的順香園,早已是沸沸揚揚。做餅的一天,掀幕了。
機器的摩打聲。油炸的吱吱聲。手起刀落的切割聲。一切聲音,從角落發出。探頭一看,是一片片閃耀的黃金馬仔。是香港僅剩的手工馬仔。是大陸、機器、潮流,永遠取替不了的味道。
順香園已有35年歷史,是香港碩果僅存的唐餅工廠。規模不大,樣樣遵照傳統,老闆馬馳不但靠此養家餬口,更漸漸做出一款生招牌——馬仔。年復年,月復月,傳統手作馬仔工場,一間間的被淘汰,惟有它,寶刀未老,老馬識途,愈做愈是好。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馬馳的伯樂,是師父楊煒明。馬馳人稱「草蜢仔」,他於1975年入行,在九龍城寨的麵包廠學師,先做麵包,後轉做馬仔,今年已經59歲,踏入退休年齡,但為了心愛的馬仔,手不停,心不累。「我好鍾意食馬仔,鍾意到……唔敢食,因為一食就會停唔到。」
每天清晨六時,草蜢仔是順香園最早回來的員工,因為做馬仔工序繁複,需時甚長。他先打麵粉,壓薄,然後用手切條,切成粉粒。之後會把粒粒倒進油鑊裏,火候要控制精準,火太慢,就不鬆化,火太猛,口感會太脆,爽而鬆,就完美,每一炸,都是經驗之談。
這邊廂炸完,就要開始着手煮糖膠,用麥芽糖混砂糖,分量隨天氣而變化。像這幾天潮濕,要放少點麥芽糖,否則太黏口。煮完,撈糖,把糖均勻黏在粉粒上,最考力度,見草蜢仔紮起馬,汗流浹背,就知道殊不簡單。最後堆壓,用陰力把馬仔壓成一塊塊,大功告成,歷時差不多三小時,一件又一件手工馬仔,經過千錘百煉,出爐了。急不及待試試手勢,吃罷,果然名不虛傅,一片馬仔,拿起不散,入口鬆化,蛋香十足,吃完不膩,猶有餘韻,有料到。
可惜再好吃的馬仔,也被時代洪流沖散。90年代開始,大陸工廠開始大量生產馬仔,機器做,材料平,成本低,劣幣驅逐良幣,手做的,難以競爭,哪有位置?「但係問心,大陸嘢,食落口成口油,又散晒,邊有得比?」香港的廠,執一間,少一間,漸漸,順香園成了最後的守業者,昔日每天做十幾板,今天高達六十板,有理由懷疑,全香港愛手做馬仔的客人,都是吃它的。
生意雖好,但其實前路茫茫。手做馬仔是辛苦工,工時長,環境差,待在爐邊,夏天時高達攝氏40度,年輕人敬而遠之。無人入行,漸漸斷層,難以傳承。「但我會做落去,做得幾耐就幾耐。我個孫都成日同我講,爺爺,馬仔好食,有無馬仔食?」
時光荏苒,慶幸是,順香園的馬仔老而彌堅。
採訪:莫小巧
攝影:謝致中 梁兆麟
剪接:謝致中
順香園
地址:火炭山尾街23-25號宇宙工業中心4樓B座
營業時間:9am – 5:30pm
楊紹記
地址:上水石湖墟街市2樓 8-9 鋪
註:可買到順香園馬仔
========================================
飲食男女App大革新!立即開App寫食評,下一個食神可能就係你!✍
?iOS App 下載:http://goo.gl/ZNVWFd
?Android App 下載:http://goo.gl/MrW6YE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l3x1qN_Z_c/hqdefault.jpg)
平成最後一個夏天 在 平成的最后一个夏天(6b03acffc98de92352e7132cc61135) 的推薦與評價
Save space on your device. Sign up. 平. 平成的最后一个夏天. @6b03acffc98de92352e7132cc61135. 0 followers. ·. 1 following. Follow. ... <看更多>
平成最後一個夏天 在 Re: [情報] 聽說李世石就是棋靈王高永夏的原型- 看板hikarugo 的推薦與評價
棋魂主旨確實就是圍棋界未來的希望,「圍棋界即將掀起一股新的波瀾」
棋魂漫畫連載期間1998年12月~2003年7月,
這段時空背景下開始嶄露頭角並且有望成為明日之星的少年棋士滿有可能作為原型
因此漫畫裡的韓國以及中國棋士,比如高永夏原型=李世石,陸力原型=古力,
都是可以令人接受並且滿明顯的。
2004年朴永訓新聞https://sports.sina.com.cn/o/p/2004-08-06/17561048567.shtml
「朴永訓在日本也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焦點。從1999年開始在日本掀起熱潮,已經銷售出
1400萬冊以上的圍棋漫畫《棋魂》中出現了朴永訓的身影。該漫畫的主人公“阿光”的強
勁對手“高永夏”的原型就是朴永訓。漫畫的作者堀田由美 (Hotta Yumi)親自到韓國與
朴永訓見了面。朴永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3年前找到家裡要求我做漫畫的人物原
型,並拍攝了學習圍棋的樣子和我生活的形象等。”朴永訓表示,“看了漫畫中高永夏居
住的家,與我家一模一樣。只是漫畫中的高永夏比較傲慢、目空一切,這一點與我不同,
所以令人遺憾。”」
從高永夏的形象以及他的家
可以看出高永夏家世良好,藏書豐富,並且天生有種貴公子氣質,
這點和從早期就素有「棋壇小王子」別稱的朴永訓一致。
2001年新聞 韓國天元戰決賽"棋壇小王子"首戰告捷
https://sports.sohu.com/53/42/sports_news163644253.shtml
2001年新聞「朴永訓聰明好學,素有“棋壇小王子”之稱」
https://sports.sina.com.cn/o/2001-12-14/14215926.shtml
2004年新聞 棋壇小王子朴永訓的故事
https://sports.enorth.com.cn/system/2004/07/07/000815791.shtml
因為棋魂是1998年底開始連載,剛連載時主角都是12歲小六生,
所以進藤光生日1986/9/20,塔矢亮生日1986/12/14,
北斗盃的舉辦日期是
從北斗盃賽前塔矢行洋參加的中國圍甲可得知那年是2002年
因此北斗盃的舉行時間為2002/5/4-5/5
(5/5這日期和佐為是在5/5消失的一樣,又是棋魂最愛用的ご=碁=圍棋=GO=5,
所以進藤光才常穿GO或5字樣的衣服。
也符合進藤光和塔矢亮在北斗盃時為15歲的設定,因為兩人都是1986下半年出生的,
北斗盃時高永夏的年紀設定比光亮大一歲是16歲,由此可證高永夏是1985年出生的。
而朴永訓也是生於1985年,李世石則是生於1983年,
因此高永夏的年紀設定與朴永訓一致,
另外高永夏的名字中間字和朴永訓一樣都是"永"。
高永夏這名字的原型來自1951年生的韓國職業九段棋手盧永夏
https://www.baduk.or.kr/info/player_view.asp?prpl_code=10000023
洪秀英這名字的原型來自1952年生的韓國職業九段棋手張秀英
https://www.baduk.or.kr/info/player_view.asp?prpl_code=10000009
(我一直覺得高永夏這名字超好聽的,堀田由美實在太會選用名字,
「高」+「永遠的夏天」,很配他的火紅長髮+高傲性格+高超圍棋實力+圍棋新世代霸主。)
2002/3/22新聞https://weiqi.sports.tom.com/news/3669.html
「上月底,曹薰鉉正在家裡擺譜,突然門鈴響了,當他推開房門時,門前出現一位穿著黑色
風衣的陌生女士。還沒等他說話,來客已用日語向他問好。聽了來客的介紹,曹薰鉉才恍然
大悟,原來這位女士就是日本大名鼎鼎的漫畫作家、《棋魂》的作者堀田由美女士。」
可證實堀田由美前往韓國取材是在2002年2月底
(說明一下,如同韓國年齡算法是算虛歲,
朴永訓2004年訪談說3年前,是包含當年度的算法→2004 2003 2002,實指2002年)
再結合完全版第19卷高永夏的文字介紹以及完全版第18卷堀田由美對他的感想
可得出高永夏的人設=2002年之際,韓國圍棋界未來第一人,未來世界棋王,個性心高氣傲
即使是在當年來看,這樣的人設原型也很明顯是李世石。
2001年新聞 不敗少年李世石惹爭端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2/12/n46503.htm
2001年新聞 世界棋王賽:不敗少年擊潰石佛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2/26/n51513.htm
2002年新聞 不敗少年特立獨行
https://sports.sohu.com/14/52/sports_news165155214.shtml
2002年新聞 李世石登頂躋身四大天王
https://weiqi.sports.tom.com/news/5462.html
2003年報導 韓國棋壇叛逆小子李世石
https://www.people.com.cn/GB/paper2086/10195/933322.html
動畫第30集圍棋教室播的是2002年3月22、23日舉行的亞洲盃沖繩圍棋大賽
https://sports.sohu.com/89/98/sports_news164129889.shtml
當時參加的韓國隊名單:曹薰鉉九段、李昌鎬九段、劉昌赫九段、李世石三段、朴永訓三段
高永夏參加北斗盃時設定為三段,北斗盃的時間設定為2002年,
所以高永夏的段位設定與李世石和朴永訓都一致。
2002年新聞https://www.epochtimes.com/b5/2/8/10/n207466.htm
「李世石的實力即使在九段中也是屬於頂級。三段的頭銜和他驚人的實力確實不相符。而李
世石本人又異常反感古板的段位制,曾明確表示:“我拒絕參加升段比賽。”
他曾表示:“現在的升段比賽太沒意思,如果不改變這種現狀,我願永遠做三段棋手。”」
該集圍棋教室有照到時值2002年19歲的李世石
也有照到17歲的朴永訓
時過境遷來看,也許可以說棋魂主旨不愧是聚焦於新世代少年棋士,
所以製作組有給李世石和朴永訓各一幕特寫。
這五人是2002年時韓國棋壇三巨頭再加上兩位新生代之星的頂尖棋士名單,
直到對圍棋界有了概念,重看這集圍棋教室才懂得這份感動...
棋魂所帶來的遠不只侷限於二次元,與當年現實圍棋界的連結是多麼彌足珍貴。
棋魂裡面對局所引用的棋譜
https://homepage1.nifty.com/tomospace/hikagokifu/hikagokifu.html
北斗盃進藤光VS高永夏的棋譜,
正是2002/8/3舉行的第15屆富士通杯決賽劉昌赫九段VS李世石三段的棋譜,
李世石三段執白半目贏劉昌赫九段,亦即漫畫中高永夏執白半目贏進藤光的對局,
就連年份都跟北斗盃舉行的時間一樣是2002年,那年李世石奪得該屆富士通杯世界冠軍。
值得注意的是,北斗盃決賽日期設定為2002/5/5,而李世石VS劉昌赫的決賽是2002/8/3,
漫畫在2003年連載此段對弈劇情時,
竟然會選擇引用才剛發生不久,並且賽事日期已超過了北斗盃時間點的棋譜,
實在很大程度的表示高永夏的原型非常明顯是李世石,
北斗盃這場對弈引用該局棋譜是作為「高永夏原型是李世石」的說法非常有力的佐證。
https://www.101weiqi.com/chessbook/player/102/45376/#main
仔細比較該局棋譜和漫畫終盤解說畫面,可以發現是完全一致的,
李世石在2002年奪得這場他生涯首座的世界冠軍,象徵著他這位新世代韓國天王即將登基,
是圍棋界嶄新時代的開端,完全符合高永夏人設亦符合北斗盃篇主旨。
2012年李世石出版的《李世石自戰解說 1 我心中有個夢》,有收錄這場戰局棋譜
https://m.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3769972
結論是高永夏原型是李世石無誤,
而年紀、家境、貴公子氣質、名字中間字的原型則是朴永訓。
其實我是此次人機大戰才真正認識李世石的長相
因此重溫動畫發現圍棋教室竟有李世石的出現,
就如同去年重溫時發現有井山裕太的登場一樣的震驚
但重看第30集圍棋教室,李世石的這幕側顏
竟然讓我想到高永夏這一幕
李世石的臉竟然愈看愈覺得和高永夏有那麼一點神似XD
尤其李世石曾經頭髮偏長的時期,更是有種高永夏既視感。
(不過在高永夏人設創造出來的2002年之際,李世石都還是短髮少年)
圍棋界世代交替迅速,
現在的李世石也許會讓人想感慨"15年過去,年輕高傲棋力強盛的高永夏也長大了..."
高永夏的原型明顯是李世石,再融合了一些朴永訓元素
但棋魂因為韓國人抗議這種影射才慘遭腰斬草率完結,這種說法明顯是謠言
原作堀田由美曾多次表達對高永夏這位角色的喜愛
單行本第23卷
完全版第18卷
https://blog.xuite.net/sandy_jwy/sky/56837603
2004年堀田由美與小畑健一起來台灣漫博會的訪問
「Q:請問老師,為什麼在北斗盃設定讓阿光敗北呢?把高永夏設定成那樣的性格,是為
了要激勵阿光嗎?
A(堀田):一場對弈不是勝就是負,我認為在這時刻裡,讓阿光敗北對於劇情整體是比
較有趣的。是的,在我的心目中,高永夏就是激勵阿光的一名重要角色。」
謠言說本來結局是設定進藤光贏了高永夏,結果遭到韓國方面抗議,
才導致棋魂被迫更改結局,而且還慘遭腰斬草率完結,甚至作者被韓國人告上官司?
堀田由美的訪問都輕易證實了這些明顯都是瞎掰的網路謠言。
謠言最不合理的地方是,尚在連載的漫畫,韓國人哪有可能神通廣大先知道結局呢?
而且高永夏vs進藤光用的既然是李世石vs劉昌赫的棋譜,那更不可能輕易更動結局,
因為棋魂內的對局都是引用現實圍棋界的棋譜,完全無法畫錯任何一處,
由於一場對弈都是持續好幾話的連載,一旦落子點畫錯要修改都很麻煩,
輸贏更不可能被中途更換,因為那就代表要更改引用的棋譜,好幾話都要完全重畫了。
棋魂連結了現實圍棋界,
不同於大多數少年運動漫畫總喜歡在壓哨時刻開掛逆轉的主角光環結局。
日本網友本來就比較仇韓,在當年的時空環境下是很可能出現這種不是事實的猜想謠言
都2016年了,還是有多數人相信這種10幾年前的謠言實在挺悲哀
謠言止於智者,
想想棋魂完結於2003年7月,而小畑健和大場鶇的Death Note在2003年12月就開始連載,
這種近乎於無縫接軌的時間點,
表示堀田由美和小畑健應是充分討論過後出於自身意願,本來就有完結棋魂的打算了。
2004年新聞 圍棋比賽難呈現 棋魂作者堀田不想寫續篇
https://sports.sohu.com/20040906/n221902038.shtml
「談到眾所矚目的“棋魂”續篇,堀田由美表示,日本圍棋的比賽過程繁雜,很多細節部分
難以用文字或是動漫呈現,所以,他們不打算創作續篇作品。」
棋魂內出現的場景、棋譜等都取材於現實景點與現實圍棋界,
而故事內容的時間設定,更是和連載當下的時空緊密相連,
如此具有現實感的一部漫畫,繼續畫下去也只是不停的圍棋比賽,那反而會有拖戲之疑。
對我而言結局收尾得很好,一點都沒有被腰斬的跡象
「為了將遙遠的過去與遙遠的未來連接在一起」
圍棋界本來就是承先啟後如此漫長的不斷延續下去,
既包含棋壇世代傳承永續發展的任重而道遠,也帶出棋界未來充滿希望的意涵。
2004年李世石新聞https://weiqi.tom.com/news/9080.html
「在日本,《棋魂》後播出的美女棋士梅澤由香里五段主持的1分鐘圍棋教室大受歡迎。
韓國方面也借鑑此做法,從6月15日開始推出由李世石九段和韓海苑二段共同主持的名為
“快樂圍棋王國”的少兒圍棋節目。
李世石之所以主持這個節目,也是因為他不顧出演費的微薄,強力自薦的結果。對此李世
石說:“其實沒什麼特別的理由,只是因為喜歡孩子又喜歡做節目,加上這是和圍棋有關
的能有助於造成圍棋熱潮的節目。我早就看完這個漫畫,梅澤主持的圍棋教室節目也看過
,希望我也能像她一樣把更多的小孩吸引到圍棋上。”」
李世石當年也是看完過棋魂這部動漫的棋士,
動畫第30集圍棋教室,2002年的曹薰鉉也說
2002年新聞 圍棋漫畫《棋魂》暢銷,圍棋熱潮風靡日韓
https://www.southcn.com/sports/others/qp/200203221778.htm
「雖然兩人是第一次見面,可一聽說是《棋魂》的作者,曹薰鉉就來了精神,
他也是《棋魂》的熱心讀者,剛見面的客套話很快就被省略了,曹薰鉉開始用日語與堀田
由美聊了起來,像一對久別重逢的老朋友。原來,這次堀田由美到韓國來,主要目的就是
要訪問曹薰鉉。她說:“曹先生在日本的人緣非常好,常常成為日本各大新聞媒體報導的
對象,特別是專門報導圍棋的《圍棋世界》更是深愛有加,不僅因為您曾在日本學藝十年
,有很高的圍棋造旨,更重要的是您發揚了圍棋的精神,用實際行動體現了‘棋道’
精神。”堀田由美表示,這是她第一次到韓國訪問,主要的任務就是要採訪曹薰鉉,
為《圍棋世界》的下一個專題作準備。
曹薰鉉對堀田由美也非常欽佩,他說:“我是從內弟那裡知道日本出版了一套非常有趣的
圍棋漫畫書,就托他給買來看,一看就喜歡上了。”他介紹說,《棋魂》在韓國也很受歡迎
,韓文版已銷售出40多萬冊」
曹薰鉉當年也是看了棋魂這部漫畫的棋士。
堀田由美提及前往韓國取材的經歷
(棋魂裡懂日文的韓國徐彰元棋士明顯是指曾經旅日過的曹薰鉉,
塔矢行洋的原型則極可能是擁有名譽名人、名譽棋聖、名譽碁聖的小林光一,
緒方精次、倉田厚則代表終結日本圍棋界六超時代的依田紀基、王立誠等棋士,
桑原本因坊的原型則結合坂田榮男與藤澤秀行。)
事實就是棋魂當年,尤其是2002、2003年之際,
在日本、台灣、中國、韓國乃至全亞洲都非常受歡迎。
總結高永夏原型確實是李世石+朴永訓,
但棋魂被韓國人抗議而草率完結這說法是不可信的。
陸力在北斗盃時為18歲,可推得比出生於1986年時值15歲的光、亮大三歲,
因此得證陸力出生於1983年,而古力也是生於1983年,
不管從名字還是年紀,都明顯可以看出陸力的原型即是古力。
若搭配此影片集中觀看1997~2011年的圍棋棋士世界排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RvlyEpOQ-8
棋魂連載於1998~2003年,而棋魂主旨「棋壇未來希望」則代表2000~2010年,
看此影片時,尤其特別注目北斗盃設定的2002年,以及連載北斗盃時的2003年,
會更覺得棋魂就是結合當下圍棋界時空又神預言的動漫,
2003年連載北斗盃時的這頁
可以證實高永夏他在2006之際真的做到世界棋王的地位了
(其實中日韓圍棋界這麼多年來就只出了一個小李當年這種風格的,
敢多次拿自己的職業生涯和韓國棋院對抗的李世石。)
作為主角的進藤光和塔矢亮是1998年就被創造出來的人設,
1998年的井山裕太才9歲還在當院生,所以說光或亮的原型是他根本不合理
(1998年的井山裕太 https://youtu.be/eNuERmayumQ )
由於進藤光和塔矢亮與高永夏、陸力皆為同世代棋士,
所以兩位主角的原型較可能是結合日本圍棋界的平成四天王,
至於藤原佐為本來就是指本因坊秀策。
棋魂動畫第25集後面的圍棋教室有照到剛入段的井山裕太
動畫第26集圍棋教室,時值2002年才國一生的井山裕太受訪
他當年的目標是
順帶一提2004年OVA邁向北斗盃之路的圍棋教室,也有已升三段的井山裕太畫面
我覺得井山裕太彷彿是被棋魂這部動漫保佑的日本棋士XD
或者說當年製作組相當慧眼押對寶,
結果當年的新初段小孩近年成為日本圍棋界第一人了,恍若神預言般溫馨感動又勵志。
2009年井山裕太的老師石井邦生出了一本書《わが天才棋士・井山裕太》
https://www.amazon.co.jp/dp/toc/4797671955/ref=dp_toc?_encoding=UTF8
第8章 特別対談 「ヒカルの未来は裕太がつくる」(光的未來由裕太來創造)
「ヒカルの碁」原作者ほったゆみVS井山裕太 (棋魂原作者堀田由美VS井山裕太)
「井山問“光的未來會如何呢?”。堀田回答“井山君的未來就是光的未來啊,我會一直
關注井山君的。如果以後有人問《棋魂》沒有後續了嗎,我就會說,啊,那麼請你關注井山
君吧。井山君如果輸了棋,就是光輸了棋,井山君如果贏了,那種感覺就是光也贏了。光和
塔矢亮共同努力,肯定會是這樣。我想井山君就代表了進藤光和塔矢亮。”」
此專訪是2009年8月7日進行的,同年10月井山裕太就奪得日本圍棋史上最年輕名人的頭銜
也許正是堀田由美此番話的讚賞激勵,讓他小宇宙爆發了XD
https://sports.sina.com.cn/go/2009-10-15/16114634829.shtml
https://www.9star.com.tw/shownews.asp?id=2032
https://www.asahi.com/igo/news/OSK201002200106.html
2010年井山裕太名人慶祝會上,堀田由美到場獻花致意
此時的他特別適合配上這句OS「日本圍棋界的未來由我來守護!」
正式開啟了近年他全力衝刺頭銜戰的序幕,
現今已是創下日本圍棋界史上眾多紀錄的日本第一人,
並且在20160420成為日本圍棋史上第一位七大頭銜全制霸的七冠王。
(可以參考維基百科的日本圍棋頭銜戰得主列表https://goo.gl/l1xsza )
2012年堀田由美受訪https://bbs.qyer.com/thread-614826-1.html
「所有《棋魂》的讀者其實都想問堀田由美,進藤光的故事還會不會繼續寫下去。
她說《棋魂》的故事已經寫完了,再續下去就是畫蛇添足,進藤光的故事將由今天的年輕人
用他們的經歷續寫下去。她說,現在看來,井山裕太就是她筆下的進藤光。」
井山裕太生於1989年,和生於1986年的進藤光、塔矢亮差距不大,
他的少年時期更是成長於有歷經棋魂當紅影響的年代,
https://igowatch.blog44.fc2.com/blog-entry-135.html
井山的老家書櫥有一整套棋魂漫畫
從和堀田由美的訪談中,也可以看出他很喜歡棋魂這部漫畫,(他最喜歡的角色是伊角)
可以說他是努力精進棋藝之餘,而又看完過棋魂這部動漫長大的小孩呀
結論是進藤光或塔矢亮的原型不可能是井山裕太,
但井山裕太是「棋魂世代」中被原作認證能夠代表進藤光的人物。
2002年新聞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18/n190775.htm
「曹薰鉉說日本不必過分悲觀,從漫畫《棋魂》在日本的影響來看,成千上萬的少年男女
中肯定會有人才出現。可是,寄望於“棋魂一代”,需要相當的時間,有什麽見效快的
藥方呢?曹薰鉉提出了一個驚人大膽的構想」
「棋魂世代」意指童年時期有被棋魂當紅影響到的一代,
而非1998~2003年連載當下的「棋魂角色原型」,
畢竟井山是原作堀田由美當面欽點的代表人物,
我想並非誰正值巔峰期誰就是光+亮,更該考慮其年紀是否能與棋魂的時空設定相關聯,
若將來年紀比井山裕太更小的日本棋士凌駕於他,並開創屬於自己的全盛期,
那該位更年輕日本棋士也無法代表進藤光+塔矢亮,
而是該作為井山的次世代(Next Generation),
綜觀圍棋界,
一個世代與下一世代的該國頂尖棋士年齡相差大約在6~10歲之間。
https://news.sina.com.hk/news/20150424/-22-3726801/1.html
至於伊田篤史這種8歲(時值2002年棋魂當紅時)看了棋魂後才跑去學圍棋的棋士,
又是「棋魂世代」中另一段更勵志感人的故事了。
btw棋魂官方遊戲"平安幻想異聞錄",
揭露了塔矢アキラ(AKIRA)的漢字正名該是「塔矢明」
進藤ヒカル(HIKARU)則是進藤光無誤
至於藤崎あかり(AKARI)可翻成藤崎燈,遊戲內依然沒給名字漢字
中文版覺得藤崎明較順,所以一直都是把名字翻譯成了塔矢亮
其實AKIRA這個日文字最常用的漢字真的是「明」
還有塔矢媽媽叫塔矢明子(あきこ),明顯表示塔矢行洋取兒子名也是參照了妻子名字
進藤ヒカル和塔矢アキラ的名字都是用片假名,是明顯的主角對應關係,
不管是塔矢亮還是該作為正名的塔矢明,
ヒカル(光)和アキラ(正名的明/翻譯的亮)的名字都代表棋壇未來光芒的寓意,
亦即進藤光和塔矢亮作為主角都是代表日本圍棋界未來的希望,也是呼應主旨。
棋魂漫畫真的是人設吸引人,又結合當下圍棋界時空而各種預言帝的神作,
動畫更是劇情、BGM、畫風、OP、ED、聲優配音都完美的經典。
畢竟棋魂已經是過去了將近15年的動漫,
現今圍棋界新生代棋手比如韓國朴廷桓(1993年生)、中國柯潔(1997年生)等等,
都已與棋魂內主要棋士人物無法做連結
他們明顯已是作為棋魂北斗盃少年棋士的次世代(Next Generation),
也就是最後出現的庄司、岡那一世代甚至是更下一世代的棋手。
不禁令人感慨時光飛逝歲月無情...
一代巔峰期過去又是迎來新一代的全盛期,圍棋界更新換代日月更迭。
李世石2014年與古力的十番棋宣傳片曾說
「即便從巔峰跌落是無可避免的宿命,我也無怨無悔,因為我曾經精彩地活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6.47.5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arugo/M.1458299354.A.18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