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9.5 天母/龍獅大戰
不再恐獅症的味全龍
終場 4:1 連勝🎉
勝利打點:就是開轟的董秉軒,本季第三轟🎉,加上有很多精彩守備,要記住這勝利的感覺,餅乾會再接再厲,提升自己的好實力💪
🌟帥秉軒賽後訪問:感謝家人
和一直支持他的親友球迷
更謝謝教練團和隊友🤜🤛
⚾️中職》初交手就砲轟大學同學
董秉軒:其實他很難對付
〔記者林宥辰/天母報導〕統一獅隊今天推出新秀投手姚杰宏登板先發,姚杰宏投3.1局失4分(3責失)後退場,面對他打得最兇的,除了擊出三壘打「補刀」的張政禹外,就屬文化大學同學董秉軒和學弟郭天信,其中董秉軒和姚杰宏交手的首打席,董秉軒就不客氣的擊出右外野方向全壘打,該陽春砲幫助龍隊先馳得點。
董秉軒面對大學同學姚杰宏開轟,賽後他顯得不太好意思。董秉軒說:「我們之前一起練過球,畢業一年多了,也很久沒跟他碰面。賽前我還特別認真看一下他投球影片。」董秉軒說,經過一年多,感覺姚杰宏的球速又更快,其實不好打。
「文化幫」該屆不少職棒好手,只是幾乎都在龍隊,除了董秉軒,蔣少宏、李凱威和目前在龍隊二軍的投手曾柏融都出身這屆,唯獨姚杰宏披獅隊戰袍、姚冠瑋投身富邦。董秉軒說,正因只有姚杰宏在獅隊,賽前特別想對這位同學打好一些。不過,他也說:「其實姚杰宏很難對付耶!雖然有幻想過打他全壘打,但沒有那麼容易,他的直球快、變化球也不錯,以前就是我們學校的王牌。」
這是董秉軒本季第3轟,他說,3度開轟家人都有來看球,讓他覺得特別開心,「我們家在宜蘭經營露營農場,平常家人也不太有時間來看球,很開心家人來都有打全壘打。」
https://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3661920
⚾️味全龍下週賽程:
2021.9.7 洲際棒球場
味全龍VS中信兄弟(18:35)
2021.9.8 洲際棒球場
味全龍VS中信兄弟(18:35)
2021.9.10 新莊棒球場
味全龍VS富邦悍將(18:35)
2021.9.11 新莊棒球場
味全龍VS富邦悍將(18:35)
2021.9.12 新莊棒球場
味全龍VS富邦悍將(17:05)
照片來源 味全龍Dragons
信心野球
小董山間野炊
幻想農場威向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夜·語錄.秋色》
* 沒有人告訴妳嗎?
所有的秋色,都只是銷魂的幻象。—陳文茜
* 人為什麼懷舊?不只是因為老了,不只是因為現在和那個年代有點距離,才看起來特別有美感。
我認為很大的原因是我們在經歷某些人生經驗或歷史時,當下往往不理解它的意涵,往往要過了許久許久,才赫然驚覺自己走過的足跡。
當時的痛、當年的苦、昔日的徬徨、年輕時的揮霍、特傻的日子……
過了幾十年,猛烈的心疼才油然而生,於是,開始了想念過去,開始了懷舊。
那一刻我們才驚覺:原來當年的我們,日子是這樣爬出來的;所有的歡樂,是這樣自我欺騙才換得的。
所以,有時候我們懷的舊,有一點像長大或者老去的我們對年輕脆弱的自己來一點點回盼,給一點點安慰。
把往事包裝起來,像對一個已然被摧毀的玩具,重新修補、裝扮,給點美的顏色,給件美的衣裳……那些遺憾、慚愧或者回不去的,通過重新的編織,讓仍要活下去的我們有了幻想,有了陶醉。
懷舊,看起來很美,其實是對失去的、消逝的、荒唐的、遺憾的過去,一種溫柔的抗爭。
它像止痛劑。—-陳文茜《終於,還是愛了》
* 每晚睡前,原諒所有今天讓你不愉快的人和事。閉上眼睛,清理你的心,如清理這一天身體骯髒的塵埃。過去,在今夜,已是回憶,它只是虛晃地存在你的腦海裡。無論今天遇到多麼糟糕的事,都不應悲傷:因為你還活著,還有未來。妳已經比那些病重、飢餓、瀕臨崩潰的人,幸福太多。我們都知道一輩子不長,但我們未必深刻的記住這一點。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想像一下,在你生命中絕大多數時間,你的生活狀態只是人類生活經歷中的一個片段,普通、安穩而又平常。
失敗就相當於突然把你從這種狀態中猛地推向了無盡黑暗和失望的深淵;成功也會如此突如其來地改變你,不同的是,成功會給你帶來極高的認可、讚揚和威望。
這兩種不同的命運,一種被這個世界視為是壞的,另一種被這個世界認為是好的,但是你的潛意識完全無法區分這種好壞的差別。你唯一能夠感知的是在情緒上體驗到的絕對值,是你在情緒上偏離常態的自己的絕對值。
這兩種情形下都會面臨同樣的危機,你可能迷失在心靈的孤島中,而這兩種不同的境遇又有著相同的自我修復方法,就是你要盡可能快地、順利地找到「回家」的路。
「回家」並不是指回到我的家族農場,而是回去繼續寫作,它就是我的家。對寫作的熱愛,遠大於被拒絕帶給我的傷痛,或者說我對寫作的熱愛勝過我對自我的愛,更直接地說,我愛寫作勝過愛我自己——我就是這麼挺過來的。
—Elizabeth Gilbert.
* 其實所謂幸與不幸,多半只是別人眼光和自己心中感受的交會點,最終定位了你所謂的幸福份量。
那種座標,像是導航系統的GPS,位置不過是一個點,並非真實。
幸或不幸,純粹是當事人的自我定義。從卡夫卡的角度看:我們一生不過是清醒地穿過夢境,每個人只不過是歲月的一個幽靈。
如果我們順利地度過逆境,我們可以把幽靈變得更具象、更堅實:它是「虛空」狀態的盔甲。
你若走得過,逆境便是你生命中的禮物。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什麼是青春?20 到 30 歲?15 到 25 歲?20 至 40 歲?依照日本文學家三島由紀夫的定義:青春就是未得到某種東西的心理狀態,於是形成渴望、形成憧憬、形成可能性。
儘管眼前埋伏廣袤的原野和恐懼,儘管還一無所有,但在幻想中,卻感覺自己擁有一切,那就是青春。
所以,青春無關年齡,有關恐懼和計算,有關安逸與逃避。
因此若你才 20 歲,已沒有了幻想,你的人生其實已經沒有了青春。
若你已 60 歲,你仍在創新,仍想擁抱新的生活方式,你還「青春」!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人們初次品嘗青春滋味的時候,並不知道只要抱持幻想,貧窮的滋味也是甜的;而永遠離別青春後,對青春的渴望、遺憾、追念……那個滋味,即使坐擁財富,也是苦的。
青春是一棵樹,愛與希望是它的根,需扎扎實實地扎根入土里,智慧與愉悅的枝葉才能招展,無論是風雨或藍色天空之下。
願你永遠青春。
願我永遠不老。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Kaii Higashiyama/ 東山魁夷
幻想農場威向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看完《我想結束這一切》(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 2020),直到九月,這肯定是2020最燒腦的電影了,也是典型的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之作:角色糾結在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現實與幻象/幻想/夢境之間、在腦內與現實之間、甚至還有死後靈魂的生前回想。
故事始於冬日在公路的對話,我們會看到男女主角(Jesse Plemons 和 Jessie Buckley)坐在前往男方父母農場的轎車上,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聊天。
他們要去農場與父母共進晚餐,於是天漸漸黑,雪也漸漸大,陰森晦暗之感,愈來愈強烈,濃濃的不解與不安也愈來愈沈重。
這段對話相當久,但是已經暗示許多細節,影射故事後面即將會出現的戲劇性轉變。抵達農場之後,男主角傑克的父母親都非常詭異,母親是由東妮·克莉蒂(Toni Collette)飾演,她的笑聲與笑臉總讓人感到毛骨悚然。
地下室的洗衣機,是最關鍵的場景,乘載滿滿的戳破張力。後來,女主角露西極力堅持一定要回到城市,回到自己的家,傑克總算開車載她上路。
兩人身處黑暗的車廂,又是冗長的對話,影射許多創作者與作品,若是不經意聽到睡著了,可能真的會跟不上故事而興起關機的念頭。
熬過黑暗大雪中的對話之後,來到冬夜的冰淇淋商店,以及燈火通明的高級中學。能夠看到這邊,相信你也是位非常能忍,願意燒腦的觀眾。
之後,傑克與露西化身為高中生,舞蹈著歌舞劇《奧科拉河馬》的雙人舞。這場雙人舞的結局,其實就是真實男主角的生命結局。
———以下有雷———
.
.
.
.
.
.
.
中間插播:我已經把故事的解釋寫好,交給電影神搜,或許這一兩天就會放在網路上,到時候再與大家分享。不如先去打開Netflix,看看這部燒腦電影,會不會把你燒到睡著呢?測驗看看自己能夠撐到第幾分鐘才投降。
.
.
.
.
.
.
《我想結束這一切》是一部要由尾巴向前推進才比較容易讀懂的電影,真正的主角既不是中年傑克,也不是名字一直更換的露西,而是在高中擔任清潔的邊緣老人——老傑克。
電影中所有中年傑克與露西的情節橋段,都是老傑克的幻想,農場老家的飯局當然也是。露西其實從來都不曾真實存在,她是在老傑克大腦裡的一個愛情理想,只是,老傑克宛若農場中肚子都是蛆而慢慢死去的豬,既不受歡迎也沒人在乎,在他腦中揮之不去地不斷呢喃「我想結束這一切」(自我了斷)。
這是個非常悲傷的故事,一個一生都活在自卑自閉、孤獨幽暗的社會邊緣人,僅僅活在一絲浪漫的幻想,最終卻不敵寒冬與健康的威脅,不敵對於生命悲觀的無助,而將自己性命斷送,真實地「結束這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