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まいごのオルカ 迷路的虎鯨--二川英一
前幾天在找跟北極動物相關的繪本,剛好看到這一本。然後隔天就看到了轉角國際的一篇新聞 #時事看繪本
┄┅┄┅┄┅┄┅┄┅┄┅┄┅┄┅┄°
#尋找媽咪大作戰 🇳🇿
「Toa仍在大海尋母...大家現在真的需要一些奇蹟!」紐西蘭北島南端的濱海小城普利莫頓,這個星期日突然出現了一頭「迷路嬌客」——一頭大概只有4~6個月大的虎鯨幼崽,不明原因與鯨群走散,獨自擱淺在附近海灘。儘管目擊村民與紐西蘭的鯨豚救援專家很快地緊急動員,順利讓幼鯨脫困;但大海茫茫,仍在哺乳期的幼鯨,野放後獨自存活的機率近趨於零。因此紐西蘭政府與各地沿海社區,都全力出動「大海協尋」,希望能找到幼鯨應該還在附近海域的原生鯨群,在一切都還來得及的時候,盡可能讓迷路的幼鯨回到焦急的虎鯨媽媽與家族的身邊。
原文網址:https://pse.is/3ju9ln
┄┅┄┅┄┅┄┅┄┅┄┅┄┅┄┅┄°
剛好就跟繪本內容一模一樣。小虎鯨學著媽媽奶奶哥哥姐姐學著唱虎鯨之歌。
「金浪燦燦 銀波閃閃 噗巴波~噗巴波~ 」
有一天,他們眼前出現了一大群鮭魚,小虎鯨追著鮭魚游阿游,沒抓到鮭魚反而跟家人走丟了。小虎鯨自己孤單的游著,遇見了一隻海豹。他問海豹:「你有看到我奶奶他們嗎?」海豹說:「好像在海草森林那邊看到有動物在噴水。」小虎鯨急急忙忙朝著海草森林游去,結果遇到了座頭鯨母子。他問座頭鯨:「你們有看到我奶奶他們嗎?」座頭鯨說:「在雙生岩那邊有看到黑色的背鰭。」小虎鯨急急忙忙朝著雙生岩游去,結果遇到了巨頭鯨群。接著又遇到了短吻海豚,還是找不到自己的家人。
小虎鯨好累好累,再也游不動了。他仰著身體,在海面上飄啊飄。不自覺得唱起了虎鯨之歌「金浪燦燦 銀波閃閃 噗巴波~噗巴波~ 」這時,他好像聽到了什麼。「金浪燦燦 銀波閃閃 噗巴波~噗巴波~ 」阿!!是我們的虎鯨之歌!!!小虎鯨打起精神,大聲著唱著。「噗巴波~噗巴波~噴了水,天空也搖動 」歌聲越來越近,是家人來找他了!
小虎鯨好開心,他在奶奶媽媽哥哥姐姐之間轉圈圈游來游去。夜晚的海洋,傳來了虎鯨之歌。「金浪燦燦 銀波閃閃 噗巴波~噗巴波~噗巴波~噗巴波~ 」
希望紐西蘭的小虎鯨Toa也能早日找到自己的家人。
p.s.之前在找書的過程中,發現日本人居然出了一本「クジラ対シャチ 大海原の決闘。」(鯨魚對虎鯨 大海原的決鬥)XDDD
座頭鯨 噴水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海洋動物小測驗/
❓ 浮在海面上的座頭鯨,頭頂噴出一道高高的白色水霧,猜猜牠正在做什麼?
a. 噴水 b.換氣 c. 吐出沒消化的鱗蝦
▶︎ 前往報名+回答,抽LaMer深海能量驚喜禮 https://user106340.psee.io/3hqfp3
鯨豚與人類同樣是哺乳動物,靠肺呼吸。座頭鯨在海面活動時通常 7-15 分鐘換氣一次,有時會潛往200多公尺深處,閉氣達45分鐘。牠們的氣孔長在頭頂,浮出水面換氣時,會將空氣從肺部用力擠出,累積在噴氣孔周圍的水與黏液隨之噴發。早期捕鯨人以為鯨魚會噴水,其實那是鯨魚在呼氣時所噴出的水氣。座頭鯨的噴氣高度約 2-6 公尺,想要在寬廣的海面找到牠,高高的噴氣就是線索之一。
-----------------------------
#2021國家地理海洋日路跑 🏃🏻♂️現正報名中!
🎁 多項座頭鯨創意設計完賽禮等你來收集
✨ 健身環、深蹲、伏地挺身、原地跑等,皆可當完賽證明
座頭鯨 噴水 在 Yahoo!奇摩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離得好近啊!
#賞鯨 #動物 #座頭鯨 #YVOD
座頭鯨 噴水 在 [問卦] 有沒有鯨豚會保護其他海洋生物的八卦? - 看板YOLO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SC5cenG ]
作者: rrr518 (廢文族の里莎)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有沒有鯨豚會保護其他海洋生物的八卦?
時間: Sat Jan 5 15:15:48 2019
大家安安
今天來說說鯨魚的故事
※ 引述《mygreece (維度守護者)》之銘言:
: 大家安安
: 印象中前一陣子有看過幾篇網路文章
: 有提到座頭鯨(還是鯨鯊之類?)會有保護其他海洋生物的行為
如果是前一陣子的話
應該是座頭鯨保護解救海豹
不過重點應該在
座頭鯨從誰口中解救海豹?
答案是 虎鯨
: 請問這種行為是湊巧紀錄到的嗎?
一開始大家也以為是湊巧
於是科學家就開始四處去問有沒有人看過這行為呀~
結果全世界 光被人類看到的有100多起類似事件
而且每一次都是 座頭鯨vs虎鯨
有沒有開始覺得案情不單純了?
: 還是他們真的有銅鋰鋅(?)會想保護弱小生物呢?
一開始科學家的確假設
座頭鯨可能有利他行為
會有這樣的想法就是因為利他行為在海豚身上有被觀察到
(在海豚身上也只是猜測唷)
但是如果真的是利他行為
為什麼每次對手都是虎鯨?
回答這個問題前
我們先回來看看虎鯨
虎鯨就是成群結隊到處打獵
狩獵的物種範圍非常廣泛
海豹 海豚 鯨魚 鯊魚 一般魚群……
而虎鯨針對不同物種
也會設計不同作戰方式
第一張圖片 在冰上的海豹
虎鯨會高速游過 自己製造海浪
把海豹衝下來
https://youtu.be/g1VEwsI4SlY?t=199
對付海豚
虎鯨採用暴力
畢竟體型上完全不能比較
對付小鯊魚
虎鯨會限制鯊魚行動
然後咬掉小鯊魚的魚鰭
對付大鯊魚
虎鯨小心的限制鯊魚行動
然後從鯊魚側下方撞翻鯊魚
鯊魚一旦翻過來就會陷入僵直
虎鯨這時候就可以沒有風險的吃掉鯊魚
那麼對付鯨魚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DZZj6By3Y
這是人類難得拍攝清楚的影片
不過水面上很多東西看不到
我來跟大家介紹水面下的視角吧
對付鯨魚 是場耐力賽
這是一隻捕鯨業最愛的小鬚鯨
虎鯨分幾隻游在小鬚鯨身邊限制他的行動
這會讓小鬚鯨很緊張 呼吸就會急促
記得前面的技能 製造海浪嗎?
虎鯨在他身邊不規律的上上下下
也會讓小鬚鯨抓不準可以呼吸的時間
呼吸不順暢 就容易疲倦
這場比賽 比的就是誰先疲倦
小鬚鯨只有自己一隻
有看到游在旁邊的虎鯨嗎?
他們是替補選手
就這樣不斷地消耗
小鬚鯨開始疲倦了
虎鯨就會開始進行更侵略性的攻擊
攻擊胸鰭 背鰭 下顎
讓小鬚鯨的游泳能力受限
下顎就是確保獵物沒有咬他們的能力
這時候小鬚鯨又累 又游不太動
虎鯨開始躍上小鬚鯨的背部
企圖將小鬚鯨壓進水裡
或者從旁邊把小鬚鯨頂翻
目的就是淹死小鬚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JQyN_j_hio
這裡還有別的影片
後半段可以看到咬胸鰭 下顎 還有把鯨魚翻肚
虎鯨會攻擊很多種類的鯨魚
藍鯨 座頭鯨 抹香鯨 灰鯨
在我們海洋世界裡面
虎鯨就像是哥布林
只要他們成功一次 而且活了下來
接下來那一群虎鯨就全部都學會了
最後就變成幫派橫掃整個海洋世界
有研究指出 虎鯨狩獵的獵物中
座頭鯨佔了11%
這讓座頭鯨很不爽阿!!
小時候他們還沒有自保能力
長大後體型大了 頭上也有了藤壺武器
看到虎鯨就忍不住想衝上去尬翻他們
所以水底下的情況是這樣子
虎鯨A:「殺阿~~~~」
虎鯨B:「殺阿~~~~」
虎鯨C:「殺阿~~~~」
遠處座頭鯨A:「你有沒有聽到虎鯨在攻擊別人?」
遠處座頭鯨B:「殺阿~~~~」
(不知道海洋哺乳類怎麼溝通的
請移駕至 #1S4FQXR0 (Gossiping)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44615585.A.6C0.html)
因此
其實座頭鯨根本不知道虎鯨在攻擊誰
但是因為小時候的舊恨
加上虎鯨有可能是在攻擊別群小座頭鯨的新仇
還有看到虎鯨就想尬翻的衝動
這才讓我們看到了座頭鯨「保護」虎鯨獵物的畫面
不過這是科學家目前的推測
畢竟先下手為強 在很多生物身上都看得到
因此這也是目前最有共識的推測
真實情況還是要更進一步的研究
: 鯨豚類裡面最溫和的生物又是誰呢?
我最喜歡藍鯨啦
好大 0/////0
: 有迷有八卦~~
: (想跪求水行俠/海洋王3r回覆 >///<)
不過還是要幫虎鯨說說好話
虎鯨會開始到處攻擊體型比牠大的獵物
是因為食物實在是不夠他們吃了
所以開始打主意到有高度風險的生物上
例如大白鯊
大概是一種官逼民反的感覺吧QQ
大概是這樣子啦
謝謝大家
冷知識:
回去看小鬚鯨影片,可以觀察他的氣孔。
兩個氣孔的是鬚鯨,齒鯨只有一氣孔。
(不知道鬚鯨齒鯨的請移駕至#1S0fgEb9 (Gossipi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4.161.9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46672552.A.C50.html
藍鯨體型龐大很少東西會攻擊他
大部分藍鯨的死亡原因
就是在海面休息的時候
被船撞死QQ
大白鯊大概6m
不過那是最大紀錄啦
通常差不多8m就很大了
可是鯊魚很兇滴
1個月內沒吃這兩種魚魚的舉手~~ XDD
不過這也是讓人類喜歡上海洋的一個方法
但是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食物匱乏
虎鯨在攻擊大白鯊前 會先拿小隻的做實驗
再來才開始打BOSS
如果實驗失敗就餓死了QQ
他是找方法狩獵物種
不是挑物種好不好吃
※ 編輯: rrr518 (49.214.161.94), 01/05/2019 15:40:03
姑且稱之為家族好了
不同虎鯨家族有自己的生活環境 習慣
所以這也會影響到吃的食物
不過食物不夠就難說了
不是每個家族的虎鯨都會吃這些東西
※ 編輯: rrr518 (49.214.161.94), 01/05/2019 15:49:42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okcool (1.171.175.62), 01/06/2019 23:38:21
... <看更多>